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含膨胀单体的新型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耐磨性研究

    作者:秦艳;韩红钰;付静;付兴周;许海平;范春;刘杰

    目的 研究含一种膨胀单体的新型牙科低收缩树脂的耐磨性.方法 用DCW-1磨耗机模拟体外三体磨耗实验,测量各组树脂磨耗过程中的体积损失量、高度损失量和粗糙度值,并用电镜观察磨损后样本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果 对照组FiltekTMZ350的体积损失量少,组B体积损失量多,其中组A和组B间的体积损失量和高度损失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适当的比例下,含膨胀单体的实验组树脂的耐磨性低于对照成品树脂组,但仍高于临床一些其他常用树脂,其耐磨性能满足临床需要.

  •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研究

    作者:张瑛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8例进行口腔美容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牙体损伤的原因将其分成两组,即牙体畸形和缺损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患者,氟斑牙患者34例为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修复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口腔美容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α-Si3N4与SP1SiO2熔附比例对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作者:李保泉;李博;谢金芳;耿文韬;李雪洋;李祥伟

    目的 研究α-Si3N4与SP1SiO2熔附比例对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α-Si3N4晶须和SP1SiO2颗粒分别按0:1、1:5、1:2、1:1、2:1、5:1和1:0(Wt%)配比混合,800℃、30 min条件下熔附,环己烷溶液处理后与树脂基质按60 Wt%比例充分混合、聚合及两种市售复合树脂制作挠曲强度试样、断裂韧性试样和硬度测定试样(n=5).测试试样挠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进行试样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结果 α-Si3N4晶须与SP1SiO2颗粒的熔附比例对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影响较大,挠曲强度随熔附比例增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P<0.05),2:1组值高,随后下降.断裂韧性从0:1至2:1组逐渐增大(均P<0.05),2:1组值高,随后的5:1和1:0进入平台期.熔附比例对硬度和脆性影响较小,硬度基本无变化,脆性从0:1至1:1组逐渐降低(均P<0.05),随后进入平台期.断面SEM形貌与力学性能相符.结论 α-Si3N4晶须与SP1SiO2颗粒的佳熔附比例为2:1.

  • 残根残冠修复100例分析

    作者:秦韬;郑新乐;尹永梅

    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后,应用螺纹钉根管内固定,光固化复合树脂制作核桩后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或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治疗前磨牙和磨牙因龋齿等导致牙体大面积缺损形成残根残冠100例,分析如下.

  • 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60例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张宪

    目的:评价可见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应用价值和远期效果.方法:利用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操作简便快捷、塑形容易、色泽自然逼真等优点,对60例牙齿楔状缺损的患牙进行修复.结果: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成功率达90%.结论: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性能可靠.

  • 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髓反应的原因分析

    作者:刘爱莲

    目的临床观察分析活髓后牙龋洞用超钻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髓反应的发生原因.方法据后牙龋一类窝洞的深度,将108例患牙分为深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1~1.5mm)30例,中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1 mm)46例,浅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 mm)32例.其中,深层窝洞用Dycal护髓,GIC垫底后用超钻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中层窝洞和浅层窝洞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充填修复后2周、1~2个月和12个月进行复查.结果深层窝洞组激发痛的发生率为66.67%, 中层窝洞组为23.91%,浅层窝洞组为6.25%.经卡方检验,P<0.01, 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树脂应用于活髓后牙深层窝洞的充填修复时,复合树脂中的未聚合单体、酸蚀、固化灯照射产生的热量和边缘微渗漏形成的细菌侵入等因素,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髓反应.

  • 热固性乙烯基酯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骨内固定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作者:魏杰;李利军;彭芳辰

    目的 对自制的碳纤维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参照国内外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学评价实验方法,对该材料进行了有关生物相容性的检测试验.结果 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机体无毒性,对组织、皮肤无刺激性,无溶血,对皮肤无致敏性,无致突变性,植入皮肤及组织内反应很小.结论 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对机体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理想的生物材料,其性能已经达到临床要求.

  •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研究

    作者:郭晓君

    目的:探讨分析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口腔美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口腔美容修复患者,根据牙齿损伤原因分为观察组(氟斑牙)和对照组(牙体缺损、畸形),每组患者各31例(31颗)。两组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塑形固化修复,观察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修复后经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26/31);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修复体脱落率3例,无牙髓炎。对照组修复体脱落率为6/31例,牙髓炎的2例。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口腔美容修复中的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氟斑牙的美容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王晓峰

    目的:分析讨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口腔美容修复的96例患者,包括氟斑牙,对照组为牙痛畸形及牙体缺损。均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采取分层塑形固化的方式,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结果:经口腔美容修复患者总有效率为89.6%(86/96)。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经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患者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且并发症较少,保持时间长,为口腔美容修复中佳材料。

  • 不同材料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研究

    作者:戈军;唐玉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材料嵌体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方法:在30颗离体牙上备洞,分别用水晶瓷、银钯合金、镍铬合金制作嵌体,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嵌体与牙窝洞间的边缘密合度.结果:银钯合金嵌体、水晶瓷嵌体与牙窝洞边缘间的间隙较小,镍铬合金嵌体与牙间的间隙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钯合金嵌体、水晶瓷嵌体边缘密合度好,可满足临床牙体修复的需要.

  • 流动与膏体复合树脂表面抛光性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瑞莉;袁重阳;潘怡湘;田福聪;王祖华;王晓燕

    目的 对比流动和膏体复合树脂的表面抛光性能,为流动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种流动复合树脂(A1:Clearfil Majesty ES Flow;B1:Beautifil Flow Plus F00;C1:Filtek Bulk Fill)和3种膏体复合树脂(A2:Clearfil Majesty;B2:Beautifil;C2:Filtek Z350).每种树脂制作11个圆片状试样,分别在固化、打磨、抛光、磨损5 000及10000次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光泽度并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抛光后各组表面粗糙度(0.11~0.22 μm)与光泽度(74.25~86.48 G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树脂磨损后表面粗糙度均显著上升,光泽度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抛光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损后A1组光泽度[(50.68±1.58) GU]显著优于其他5组(P<0.05).A1和B1组流动树脂磨损后的表面粗糙度与光泽度均优于相应膏体树脂(A2和B2组).结论 本项研究条件下流动复合树脂可获得与传统膏体复合树脂相近,甚至更好的抛光性能.

  • 含氟复合树脂释氟对材料挠曲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晓燕;高学军;王嘉德

    目的研究含氟复合树脂释氟对材料本身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氟含量的含氟树脂,以氟电极法连续30 d测定含氟复合树脂体外释氟量;万能试验机测定含氟复合树脂释氟30 d前后的挠曲强度.结果含氟树脂氟含量越高(重量比分别为0%、0.3%、0.6%和1.2%),初期释氟量越大(分别为0、21.98、43.98和99.91μg@cm-2),相应挠曲强度越低(分别为101.70、94.29、82.03和79.84 MPa).随着含氟复合树脂释氟量的增加,材料的挠曲强度相应降低.结论含氟树脂释氟对其机械性能有一定影响.

  • 超支化聚酯对牙科树脂的改性及力学性能的评价

    作者:罗有成;孙素;肖玉鸿

    目的 探讨两种超支化聚酯(hyperbranched polyester,HBP)改性后牙科常用树脂力学性能的变化,评价该类超支化聚酯在口腔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将HBP2-X型和HBP2-Y型超支化聚酯,按40%质量百分比分别添加至牙科常用树脂基质[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phenol-A diglycidyl methacrylate,Bis-GMA)/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TEGDMA)]中,作为X组和Y组,以未添加超支化聚酯的树脂基质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树脂的体积收缩率、维氏硬度、吸水值、溶解值,以及添加0%、30%、50%、70%无机填料后3组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径向拉伸强度(每项实验每组样本量均为8).结果 X、Y组树脂体积收缩率分别为(6.32±0.49)%和(6.31±0.68)%,较对照组[(8.14±0.53)%]显著降低(P<0.05);X、Y组维氏硬度分别为(198±5)和(177±4) MPa,较对照组[(214±6) MPa]显著降低(P<0.05);X、Y组吸水值和溶解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对含70%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而言,3组挠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组与对照组压缩强度[分别为(244±13)和(234±17) MPa]均显著大于Y组[(204±24) MPa](P<0.05);X组径向拉伸强度[(41.1±3.0)MPa]显著大于Y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4±2.1)和(34.4±2.9) MPa](P<0.05).结论 经超支化聚酯改性后树脂基质力学性能受到一定影响,但收缩性能测试结果较理想,可进一步研究.

  • 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邢远航;林斐;岳林

    目的 探讨硅烷偶联剂对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为临床提高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提供依据.方法 用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Filtek P60)制作树脂块;选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CSE)和通用型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作为复合树脂间粘接剂;并使用硅烷偶联剂(RelyX Ceramic Primer).根据树脂块表面是否使用硅烷预处理及粘接剂类型分为4组:CSE组,CSE粘接;硅烷+CSE组,硅烷偶联剂预处理+CSE粘接;SBU组,SBU粘接;硅烷+SBU组,硅烷偶联剂预处理+SBU粘接.各组分别充填复合树脂,光固化.切割粘接树脂块得到20个1 mm×1 mm×14 mm的试样,通过微拉伸测试仪检测微拉伸强度,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下观察断面形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微拉伸强度,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断裂类型比例.结果硅烷+SBU组微拉伸强度[(69.6±3.3) MPa]显著大于其他3组(P<0.05);硅烷+CSE组微拉伸强度[(63.9±3.7) MPa]显著大于CSE组[(55.7±4.2)MPa]和SBU组[(55.4±4.0)MPa] (P<0.05);SBU组与CS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有粘接断裂、内聚断裂和混合断裂类型,硅烷+CSE组和硅烷+SBU组粘接断裂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分别显著小于CSE组和SBU组(P<0.05).结论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可提高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通用型粘接剂中的硅烷偶联剂并不能提高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

  • 口腔抗菌树脂材料抗菌模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石鑫;陆海波;毛靖;龚士强

    口腔抗菌树脂材料的抗菌模式可分为两种,即单抗菌和联合抗菌模式.单抗菌模式是在树脂材料中添加一种抗菌剂,即释放性抗菌剂或接触性抗菌剂,单抗菌模式在抗菌途径和抗菌效果上较局限.联合抗菌模式则结合不同抗菌剂的优点,发挥强大的抗菌作用,例如释放性抗菌剂联合接触性抗菌剂,或抗菌剂联合具有生物矿化功能的钙化合物等.现从单抗菌和联合抗菌模式两个方面就口腔抗菌树脂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树脂材料的抗菌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 口腔自修复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惠宜;杨宏业;黄翠

    口腔复合树脂的老化可产生微裂纹并逐步扩展使修复体完全破裂,是影响其在口内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为早期修补微裂纹、提高复合树脂的长期耐久性,近年,学者将基于微胶囊模型的自修复体系引入口腔复合树脂,以提高其综合性能和临床使用寿命.现综述自修复材料的概念及分类,以及现阶段其应用于口腔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探讨口腔自修复复合树脂的发展方向.

  •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凌琳;刘天佳;方关贤;李伟

    目的 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3例磨牙缺损患者的200颗患牙,将其分为2组,每组患牙100颗.分别采用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患牙.于修复完成6个月和5年复诊.采用美国公共卫生署修复体临床评价标准对患者口内充填体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修复后6个月,嵌体修复成功率为91.8%(90/98),树脂直接充填成功率为91.8%(89/97),经x2检验两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5年,嵌体修复成功率为87.9%(80/91),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成功率为67.4%(60/89),x2检验显示嵌体的临床疗效优于树脂直接充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缺损临床疗效良好,其长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 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材料的发展看临床技术指南

    作者:王晓燕;岳林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核心材料的性能制约着临床操作程序,进而影响临床疗效.为克服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对复合树脂基质和填料不断研发以改良其性能;在成熟的酸蚀-冲洗-粘接牙釉质的基础上,突破牙本质粘接难点研发出自酸蚀粘接系统.尚未克服的材料性能的局限性要求通过严格的临床操作表达技术目标,美国、欧洲和中国均建立了相应的临床操作技术指南.本文通过分析材料性能,重点阐述了技术指南中关于牙体组织去腐、粘接界面准备和粘接剂应用3个关键环节,并介绍了材料进入临床的准入标准和临床疗效评价系统的应用.

  • 自凝树脂基托材料与下颌口腔黏膜滑动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静;莫中军;潘韶霞;冯海兰;樊喻波

    目的 通过测量猪下颌黏膜与自凝基托树脂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有限元分析义齿与黏膜间的接触状态提供基础.方法 设计实验装置,制作3个快速自凝基托树脂块,在获知滑动摩擦力以及树脂块和猪下颌口腔黏膜间的正压力下,根据公式: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系数×正压力,用Excel 2007计算滑动摩擦系数.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3个树脂块所得滑动摩擦系数的差异.结果 3个树脂块的滑动摩擦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脂块和猪下颌口腔黏膜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33 ±0.04.结论 本项实验测得自凝基托树脂材料与猪下颌黏膜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可在临床将有限元模型中义齿基托与黏膜之间设置为滑动摩擦关系.

  • 渗透树脂改善前牙正畸治疗后釉质白垩斑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德利;舒广;陈立;谭建国

    目的 评价树脂渗透技术改善前牙正畸治疗后脱矿形成的釉质白垩斑的美学修复效果及其稳定性.方法 选取已完成正畸治疗的前牙区釉质白垩斑患者30例,采用自身配对实验设计,使用渗透树脂(Icon-Infiltrant(R))对白垩斑病损进行治疗.通过拍摄标准化数码照片,使用Image 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记录渗透树脂治疗前,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白垩斑面积的变化.结果 各牙位釉质白斑面积占牙冠部唇面面积百分比的变化表现相同,中切牙治疗前[(41.36 ±13.21)%]与治疗后即刻[(29.29±9.62)%]、治疗后1个月[(22.21±6.94)%]、3个月[(26.43±7.85)%]及6个月[(22.82±8.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9,P<0.001),侧切牙(F=14.07,P<0.001)及尖牙(F =32.09,P<0.001)结果与之相似.结论 应用渗透树脂后前牙脱矿釉质白垩斑面积显著减少,6个月观察期疗效稳定,但长期疗效及稳定性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11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