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북경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167X
  • 国内刊号: 11-469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489
  • 曾用名: 北京医学院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韩启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一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curcumafuranol

    作者:蔡阳

    目的:研究和对比广西产莪术和日本屋久岛产莪术中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甲醇提取,甲醇/正己烷分配,硅胶柱分离和光谱、CD分析以分离纯品并确定结构.结果:确定了新的倍半萜化合物curcumafuranol的结构包括立体结构.结论:提取、分离和确定常用植物药莪术中不稳定成分curcumafuranol的结构,包括绝对构型,这对莪术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意义.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手术的一种新选择--甲状腺一叶切除和对侧大部切除术

    作者:张澜波;王文治;罗斌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方法:1983年1月至1988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外科病房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68例,其中35例接受一直沿用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即切除两叶甲状腺大部组织及峡部、锥体叶;另外33例接受切除一叶、峡部、锥体叶及对侧叶大部组织的手术.结果:前一术式所需平均手术时间为200 min,后一术式则为148 min,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1).前者有22例需要输血,平均输血量为300 ml;而后一手术无一例需要输血,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1).结论:后一手术方式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避免输血,且不增加手术合并症.

  • 降脂冲剂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淑娥

    目的:观察降脂冲剂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降脂冲剂对5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服药2个月前后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用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降脂冲剂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 深低温在肝细胞移植中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

    作者:林丛;侯宽永;张文秀;吕京宁;公衍道;丁晓岚;张秀芳;赵南明

    目的:探讨深低温减轻肝细胞移植免疫排斥作用.方法: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检测猪肝细胞溶解率,圆二色测定其膜蛋白构象.移植新鲜或冻存猪肝细胞于肝衰鼠腹腔内,并行SD鼠冻存肝细胞同种移植,观察鼠存活率.结果:ADCC显示新鲜细胞数0.24×105,冻存细胞0.68×105;新鲜肝细胞膜蛋白中α螺旋为47.5%,液氮处理后,α螺旋增至56.5%.肝衰鼠33.3%存活,新鲜猪肝细胞移植鼠66.7%;移植冻存猪肝细胞后,存活率显著提高到94.1%,但与SD鼠冻存肝细胞同种移植组(71.4%)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深低温使膜蛋白中α螺旋增加,并导致移植细胞的免疫反应原性降低;冻存肝细胞移植可提高急性肝衰治愈率.

  • 人GDNF基因的克隆

    作者:崔巍;崔振中;王晓民;徐国恒;梁德勇;韩济生

    目的:克隆可表达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方法:从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的脑瘤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扩增出了一段约558bp的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于pUC18载体中,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证实该研究所克隆的cDNA是编码正确的人GDNF基因.与发表于GeneBank上的序列相比,发现该研究克隆的基因有一段78bp的核苷酸序列缺失,但不影响密码子的阅读框.结论:克隆到了编码正确的人GDNF的cDNA全序列,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高血压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肾上腺升压素的变化

    作者:苏加林;汪丽蕙;夏冰;张连元;唐朝枢;常英姿

    目的:观察高血压大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和肾上腺升压素(adrenotensin,Adt)的变化及其与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关系.方法:在Wistar大鼠上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dm、Adt和ET.结果:血浆Adm明显升高[(7.6±1.2) pmol/L比对照组[(3.4±0.7) pmol/L,P<0.01],与高血压和心肌肥大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P<0.01)和0.48(P<0.05)],反之,血浆Adt降低[(10.0±2.0) pmol/L比对照组(12.7±1.7) pmol/L,P<0.01).血浆Adm和Adt与血浆ET分别呈正和负相关.ETA受体颉颃剂JKC-301治疗不仅可使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下降,并且可以逆转Adm和Adt的上述变化.结论:Adm、Adt和ET间相互作用参与高血压动物的发病过程.

  • 胃癌高发区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的关系

    作者:谢玉泉;李吉友;胡綝;游伟程;金懋林;徐光炜

    目的:研究两型肠上皮化生中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我国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35~64岁的居民3 401人进行了胃内7个标准部位的胃镜活检,对所有的活检材料均进行了病理检查,并研究肠化生类型及其与异型增生的关系.结果:这一人群的肠化生检出率为52.8%,异型增生检出率为20.1%,小肠型肠化生中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33.6%,大肠型肠化生中的发生率为51%(P<0.01).结论:研究表明,与小肠型化生相比较,大肠型化生更易于发生异型增生,因此,终发生癌变的危险性可能高于小肠型化生.

  • 癌基因p21pan-ras和p62c-myc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白亚来;张春雷;尹善雪;沈力;李世荫

    目的:研究癌基因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32例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MF/SS)皮肤组织中癌基因ras和myc蛋白产物p21和p62的表达.结果:32例MF/SS中有12例p21阳性,有17例p62阳性, 有10例同时示p21和p62阳性.其中有皮肤外播散的进展期MF/SS比局限于皮肤的早期MF/SS增高明显.结论:p21pan-ras和p62c-myc的表达, 与MF/SS细胞增殖转化相关.ras和myc癌基因可能在MF/SS的多阶段发病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视功能恢复

    作者:许艺民;张惠蓉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复位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165只解剖复位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术后半年行视力,矫正视力,眼底三面镜检查.其中53例在术后不同时间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解剖复位后的视网膜功能恢复不甚理想,其影响因素有黄斑脱离及脱离的时间,术后黄斑前膜的形成.结论:对伴有黄斑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应尽快手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并避免过度冷凝.

  • 双向单克隆抗体在示踪裸鼠体内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

    作者:于长隆;Mark HARDY

    目的:应用双向单克隆抗体为桥梁对接种于雌性裸鼠体内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示踪,为示踪体内肿瘤细胞寻找更好的途径.方法:将MCF-7细胞经体外培养后接种于雌性裸鼠,待形成肿瘤结节再用自制的双向单克隆抗体(用两株分别分泌抗MCF-7细胞表面抗原及抗碘化的Bolton-Hunter, IBH试剂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再杂交,得到的双重杂交瘤分泌的双向单克隆抗体可同时结合MCF-7细胞及IBH试剂) 及125I-BH注射于裸鼠体内,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示125I在MCF-7细胞表面的分布.结果:双向单克隆抗体确能将125I-BH带到裸鼠体内的MCF-7细胞表面.结论:应用双向单克隆抗体为桥梁进行肿瘤细胞示踪或局部放射治疗应是较单纯化学修饰单克隆抗体效果更加确切的方式.

  • 转染bcl-2基因抑制足叶乙甙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

    作者:陈德喜;王申五;曹国栋

    目的:观察bcl-2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真核表达质粒p290-bcl-2转染K562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 mRNA 和蛋白表达;用MTT实验检测K562 细胞对化疗药物足叶乙甙的敏感性变化;用DNA"ladder"检测bcl-2对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bcl-2后K562的bcl-2蛋白表达增高,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在足叶乙甙低于125 μmol/L时检测不到凋亡梯形DNA;而K562细胞在足叶乙甙为32 μmol/L时就能检测到凋亡梯形DNA.结论:若把bcl-2导入正常造血干细胞,从而增强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这将对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李克敏;毕慧;郑淑蓉;孙素莲;杨蔚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其雌、孕激素受体(ER和PR)的影响.方法:服用米非司酮每日10 mg,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27例,连续3个月后, 其中7例行子宫切除, 测其血清E2、P、FSH、LH水平,并分别对子宫肌瘤及肌层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ER和 PR;同时与未用药而行子宫切除的肌瘤进行比较.结果:每日服用10 mg米非司酮3个月后,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41.6% .体内的E2和P水平均下降,E2维持在滤泡早期水平;肌瘤的PR 和ER 含量均减少,PR减少更明显,接近绝经后水平.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缩小子宫肌瘤的机理可能与其降低体内E2和P水平及肌瘤的PR和ER含量有关.

  • 不同频率电针耐受对κ阿片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

    作者:王韵;王晓民;韩济生

    目的:研究2 Hz及100 Hz电针耐受对κ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每天给大鼠2 Hz及100 Hz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电针6 d,在电针的第1、3、6天分别取各个脑区及脊髓,提取RNA,然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κ受体mRNA水平.结果:(1)电针后的第1天,各脑区及脊髓κ受体mRNA均无明显改变;(2)每天给大鼠针刺(不给电刺激)1次,连续多次针刺可使纹状体内κ受体mRNA显著增加,在针刺的第6天杏仁核内κ受体mRNA也轻度增加;(3)每天给大鼠100 Hz电针1次,每次30 min,连续电针3~6次可使脊髓中κ受体mRNA水平下降,同样现象也可在纹状体及杏仁核中观察到,2 Hz电针的结果很不一致,它使PAG和纹状体内κ受体mRNA水平降低,而杏仁核和脊髓中的κ受体水平增强,或呈双相反应.结论:单纯针刺3~6 d本身有一定的中枢效应,但是多次电针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抑制κ受体mRNA的转录,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大量释放也可引起阿片受体下调,这可能是电针耐受的机制之一.

  • 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洪波;丘镜滢;史慧琳;何琦;谭家怀;师岩;党辉;荣亿迎;王德炳;陆道培

    目的:将荧光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杂交法运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提高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方法:以生物素标记的人类15号染色体特异的DNA为探针,对10例APL患者骨髓中期分裂相进行杂交,所有病例均进行G显带分析.结果:CISS杂交法异常核型的检出率较传统G显带高或在G显带无法分析时,提供结果.结论:CISS杂交结果更全面反映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特性,在检测细微结构异常、复杂易位以及残留白血病细胞等方面,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及对嵌合细胞群体可定量分析的优点.

  • 后颅凹脑膜瘤

    作者:鲍圣德;V.Seifert;F.M.Van Krieken;D.Stolke

    目的:提高对后颅凹脑膜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987~1993年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45例后颅凹脑膜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29/45).疗效:优27例(27/45),良8例(8/45),差5例(5/45),死亡5例(5/45).结论: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和大小.统计学分析表明病人的预后与术前ASA(美国麻醉学会评分法)级别和术前神经功能状况有关.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合成酶活性的改变

    作者:王艳荣;钱荣立;马晓伟

    目的:研究类NIDDM大鼠模型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一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尾静脉注射,另一组不给STZ,作为对照组,观察18周,选择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水平高于或等于对照组者作为类NIDDM大鼠模型,实验末期测定其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结果:Ⅰ型酶为(0.18±0.06) μmol/(min*g)相对于(0.24±0.09) μmol/(min*g) (P<0.05),而总酶I+D为(1.5±0.4) μmol/(min*g)相对于(1.8±0.4) μmol/(min*g) (P<0.05).结论:糖尿病鼠此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 不同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

    作者:杨润宽;林三仁

    目的:了解不同幽门螺杆菌的菌体蛋白构成及其免疫印迹条带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6株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其免疫原性;以6株Hp菌体蛋白的等量混合物为抗原, 检测了6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抗Hp-IgG的免疫印迹条带.结果:凝胶上6株Hp的菌体蛋白条带非常相似,均含67.0 u、65.0 u、57.0 u 3条主要蛋白条带,但各主要蛋白条带的含量在6株Hp中各不相同 (薄层扫描法);除共同含有67.0 u、57.0 u、55.0 u、52.0 u 4条免疫反应条带外,6株Hp的其余免疫反应条带的检出率及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24.8 u免疫反应条带在胃癌组的检出比例(11/12) 显著高于胃溃疡组(4/13)、十二指肠溃疡组(7/14)和慢性胃炎组(1/12).结论:不同Hp临床分离株的菌体蛋白结构相似,但其蛋白含量和免疫原性有差异;24.8 u蛋白可能与胃癌有相关性.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 R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常锦红;王豪;杜绍财;孙焱;陶其敏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感染的状况.方法:以NS5区序列分析为基础设计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并对我国几个地区、不同疾病状况的268例患者进行庚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有输血史的健康人群、HBV和HCV感染者及慢性非乙非丙型肝炎患者的GBV-C/HGV RNA阳性率均高于自然人群,分别为13.3%,18.4%,19.8%,8.9%,其中有明确血液暴露史者的检出率达20.1%.结论:庚型肝炎在我国有广泛的流行,输血等肠道外途径为重要危险因素.

  •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对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影响

    作者:白文佩;郑淑蓉;陈淑玲

    目的:探讨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对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5例更年期病人按2∶1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接受口服国产短效戊酸雌二醇每天1 mg,对照组15例口服结合雌激素每天0.625 mg,并与醋酸甲孕酮4 mg连续序贯应用治疗16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9周、16周测定血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HDL、ApoA-Ⅰ上升,ApoB、ApoC-Ⅲ、ApoE下降;对照组HDL、ApoA-Ⅰ、ApoA-Ⅱ上升,ApoE下降.用药后9周,对照组ApoA-Ⅰ和ApoC-Ⅱ明显高于实验组;用药后16周,对照组ApoA-Ⅱ和ApoC-Ⅲ明显高于实验组;其余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对血脂构成有正性作用.

  • 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小儿尿道下裂(附94例报告)

    作者:贾钧;王永禄;王淑芹

    目的:探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小儿尿道下裂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94例应用带蒂阴囊中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术式治疗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94例中阴茎型58例, 阴茎阴囊型34例,会阴型2例.一次手术治愈88例.6例术后发生单发尿瘘.结论:带蒂阴囊中隔皮瓣是带血管的皮瓣,血循环丰富,成形尿道愈合力强,合并症少,能一期完成手术.尿道口可达正常位置,阴茎外观良好.

  • mRNA差异展示法检测氧化镍所致基因表达差异

    作者:鲁凤民;刘霜;吴卫东;安文锋;刘翔;刘世杰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从经染毒处理细胞中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方法:基于AP-PCR技术的mRNA差异展示分析法.结果:用黑色氧化镍染毒处理人胚肺2倍体细胞株,用基于AP-PCR技术的mRNA差异展示分析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直接EB染色分离AP-PCR产物,对未染毒和经染毒处理的人胚肺2倍体细胞株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染毒组与对照组细胞株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其中1个差异片段pDL回收纯化并作RNA斑点杂交.结论:非同位素mRNA差异展示方法可快速从经染毒处理细胞株中分离差异基因.

  •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分子数在慢性肾炎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朱军;高沪滨;邱歆海;田松;于仲元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CGN)时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活性的改变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采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25I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以单位点放射免疫法直接定量测定43例CGN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小板GMP-140,并用99m Tc-DTPA检测GFR.结果:发现CGN患者GMP-140分子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GFR下降GMP-140也逐渐下降,二者呈正相关.结论:GMP-140测定有助于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及进行性肾脏损害的研究,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 地塞米松引起小鼠胸腺内细胞凋亡的半薄切片观察

    作者:陈英杰;孙品伟;董静霞;毕振武;朱小辉

    目的:获取地塞米松引起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时间变化曲线.方法:雄性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油镜下观察甲苯胺蓝染色的半薄切片,计数100 mm2内细胞总数及凋亡细胞(Ac)数和凋亡小体(Ab)数及Ac、Ab百分率.结果:胸腺皮质与髓质形成Ac、Ab的高峰时相为15 h.在皮质,1~15 h为凋亡上升期,15~19 h为凋亡高峰平台期,19~30 h为凋亡下降期;在髓质,1~15 h为凋亡上升期,15 h为凋亡高峰期,15~30 h为凋亡下降期.结论:这一时间变化曲线为深入探讨胸腺的细胞凋亡提供数值变化资料.

  • 肾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

    作者:杨宝龙;顾方六;刘德祥;宓培;苏晋伟;孔祥田;邓方明

    目的:探讨肾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对48例肾癌和3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48例肾癌组织增殖指数为35.79,对照组为2.23,两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P<0.001). 48例肾癌组织凋亡指数为1.21,对照组为0.16,两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且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均随肿瘤分级的增加而增高. 48例肾癌组织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比值(0.035)明显低于对照组(0.13),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并随肿瘤分级的增加,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比值逐渐减小.结论:肾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处于抑制状态,细胞增殖的增加和凋亡的相对减少在肾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 新生儿窒息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作者:郭在晨;王东红;王颖;黄丽英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变化.方法:对24例足月新生儿窒息患儿及18例对照新生儿,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出生后第1天和第5天血浆ET-1及CGRP浓度.结果:生后第1天窒息患儿血浆ET-1及CG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生后第5天患病组二者水平显著下降.实验组第1、5天血浆ET-1及CGRP呈正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窒息血浆ET生成增加可能起着损伤机体的作用;而CGRP升高可能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作者:董国祥;赵军

    目的:减少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用腰椎拍片定位法行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18例下肢缺血性疾病.结果:显效8例(44.4%);改善7例(38.9%),获得满意效果,特别是止痛效果更明显,对雷诺病患者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结论: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而又没有良好的流出道可供血管重建或血管重建术后效果不佳,特别是雷诺病,均可考虑施行化学性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 大鼠脑脊液、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部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比较

    作者:田津斌;方明;刘雪松;许伟;韩济生

    目的:比较大鼠脊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基础释放量.方法:以反相离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样品中的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分别测得了大鼠脑脊液、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部组织提取液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2)在大鼠脊髓背部组织中同时含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但在脊髓灌流液和脑脊液中只能检测到去甲肾上腺素,部分样品中能测到多巴胺;(3) 递质代谢产物在脑脊液和脊髓灌流液中的含量均高于其对应的递质.结论:该方法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均能满足实验要求,所得数据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水平单胺类递质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 检测卵巢癌细胞活性的XTT比色法的建立

    作者:吴楠;崔恒;钱和年;冯捷;傅天云;李小平

    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5-[(phenylamino) carbonyl]-2H-tetrazolium hydroxide)是一种与MTT类似的四唑氮(tetrazolium)衍生物,可被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还原而形成水溶性的棕黄色的甲月赞(formazan)产物.当XTT与电子偶合剂共同使用时其甲月赞产物的生成量与活细胞数量成正相关,在波长近450 nm处有大吸收峰.Scudiero等[1]首次采用XTT进行体外细胞增殖和药敏检测.此后,国外有许多学者将XTT比色法用于细胞活性检测[2~6],国内目前尚未见其应用的报道.为了获得更为敏感、简便的卵巢癌细胞活性检测方法,我们建立了XTT比色法,摸索了具体的实验条件,并进行相应的MTT对照实验.

  • 大肠杆菌致IgA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韩庆烽;范敏华;邹万忠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报道认为泌尿系统感染与IgA肾病的发病有关[1],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是引起人类泌尿系统感染为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本文试图以大肠杆菌为免疫原,构建实验性IgA肾病的动物模型.

  • 可乐定膜控型贴剂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刘亚光;李民;蒋建渝;王德玲

    可乐定为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其口服制剂作为麻醉术前用药受到一定重视[1,2],膜控型贴剂为其新型制剂.本文目的是观察可乐定膜控型贴剂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影响.

  • 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在梗阻性黄疸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作者:杨乃众;牟东成;徐为;杜如昱

    梗阻性黄疸(下称梗黄)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胃粘膜完整性的维持在于保证足够的粘膜血流,胃粘膜的损伤性因子和防御性因子相互作用影响粘膜血流,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在其中都起一定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ng Ⅱ)是一作用很强的血管收缩剂,已知外源性Ang Ⅱ可以引起剂量依赖性胃血管收缩,对胃血流有调控作用[1].内源性Ang Ⅱ在梗黄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观察了血管紧张素酶转化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对梗黄应激性溃疡的影响.

  • 中国健康中老年人血浆中t-PA水平的调查

    作者:王卫莉;晋康新;郭利萍;胡利华;张晓燕;徐德胜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合成,是体内纤溶系统的关键成分,广泛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国内外研究表明,血浆中t-PA水平与血栓的形成、组织修复、预后判断、溶栓疗效,以及某些肿瘤的分化程度、肿块大小及转移与否有直接的联系[1].而中老年人又是这些疾病的高发人群.基因重组t-P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栓性疾病的治疗.鉴于我国至今尚无血浆t-PA正常值,限制了我国该领域研究及t-PA在临床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为此我们在北京、南京及兰州等城市抽样调查515名健康中老年人血浆t-PA水平,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为国内开展t-PA科研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食管良性溃疡的X线表现

    作者:王爱英;吴颖;林三仁

    本文总结21例食管良性溃疡患者的X线表现,以探讨其形态特点及诊断价值.

  •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γδ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

    作者:高枫;陈清棠

    重症肌无力(MG)是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病,目前MG的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都有较严重的副作用.我们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PCR-RFLP)对MG患者γδ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用T细胞受体颉颃肽进行特异免疫治疗的可能性.

  • 125I-G3的制备与示踪动力学初探

    作者:王运宏;张孙曦

    G3是重组人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生成因子(GM-CSF)与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蛋白的简称.国外报道称PIXY321(Saroj VR, Nicholas E, Papodopoulos MA, et al. J Clin Oncolo, 1994,12:715~724).G3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GM-CSF与IL-3二者基因连接起来并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而获得.

  • Cr(Ⅵ)在细胞内外价态的变化规律

    作者:贾光;刘世杰;王耐芬;王小燕

    铬(Cr)具有多种价态,其中Cr(Ⅵ)毒性大, Cr(Ⅲ)毒性小; Cr(Ⅵ)又是强致癌剂和氧化剂.Cr(Ⅲ)和Cr(Ⅵ)生物学效应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二者的细胞生物利用率不同[1].1979年Jennette就曾提出Cr(Ⅵ)摄入、还原代谢模型,Cr(Ⅵ)以四面体铬离子形式利用细胞上普通阴离子运输系统进入细胞,Cr(Ⅲ)主要以八面体存在,只能通过简单扩散,而不易穿过细胞膜.它很好地解释了Cr(Ⅵ)和Cr(Ⅲ)在细胞生物利用率上的差别.此后大量的化学体系[2]及模拟生物体系[3]研究均证明,Cr(Ⅵ)确实存在价态变化,同时在还原过程中伴有活性氧产生.但在完整的、特别是在人体细胞体系内,这方面的研究则很少.为此,我们用K2Cr2O7提供Cr(Ⅵ), 以人胚肺(HEL)细胞作为受试对象,观察了Cr(Ⅵ)在细胞内外价态变化的规律.

  • 壮族与汉族载脂蛋白E基因频率的比较

    作者:白千帆;朱世乐;王海燕

    人类血浆载脂蛋白E(ApoE)基因对脂蛋白代谢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ApoE具有3种等位基因(e2,e3,e4)和6种基因型(e2/2,e2/3,e2/4,e3/3,e3/4,e4/4)[1,2].其基因型的分布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差异显著[2].我们应用限制酶切变异型基因检测法,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结合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首次对壮族人群ApoE基因频率进行研究,并将之与汉族人群进行比较.

  • 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在糖尿病肾病并心肾功能不全的应用

    作者:郭红;邱歆海;田松;王静毅;谢彤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常因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原因而出现高度浮肿、少尿,发展至心肾功能不全,传统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高.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手段,我们用此方法治疗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 子宫肌瘤合并正常附件扭转一例

    作者:张晓红;魏丽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左下腹痛伴恶心呕吐5 h急诊收入院.患者近十年来有时腰骶部疼痛.5 h前排尿后起立时突发左下腹持续性绞痛,逐渐加剧,伴恶心呕吐,无肛门坠胀感,无头晕眼花.

  • 残角子宫双胎妊娠一例

    作者:武晓莹;魏丽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停经97 d,腹痛2 d入院.患者停经50余天有早孕反应,在外院查尿β-hCG(+)及B超诊为"宫内孕",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具体情况不详.

  • 冬虫夏草及其发酵菌丝体的鉴定及质量分析

    作者:张治针;韩京艳;彭朝晖;果德安;郑俊华

    本室对从青海甘南地区采集的冬虫夏草样品经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培养,通过S-450型扫描电镜和Olympus BX-50型光学显微镜,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鉴定为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nsis sp.nov..并对上述菌株经发酵生产的产物与天然冬虫夏草进行化学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均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主要氨基酸,但发酵产物中氨基酸的含量较低.通过ELAN500型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58种微量元素,发酵产物中Zn、B、Cd、Pt、Rb、Br的含量均比天然冬虫夏草的高,但却不含Be、Se、Tm、Lu 4种元素.通过高效液相(HPLC)对所含活性成分腺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发酵产物所含的腺苷比天然冬虫夏草所含的要低.

  • 骨髓巨噬细胞系QXMSC1诱导成年小鼠同种异基因移植耐受

    作者:秦凤华;谢蜀生

    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不但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对自身反应淋巴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重要细胞.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主要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

  • 青藏高原2种大黄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谢宗强;尚安明;薛峰;果德安;郑俊华

    植物的生长、生殖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始终相伴随.这两种生理作用对植物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我们首次采用ADC公司生产的LCH4便携式光合-呼吸测定仪对青藏高原2种大黄的各生理指标进行日进程测定,表明此法

  • 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王弘;敏德;张治针;郑玉果;史亚君;果德安;郑俊华

    罗勒Ocimum basilicum L. 为唇形科一年生植物,挥发油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但罗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对福建同安产罗勒的挥发油采用GC/MS进行分析,对检出的44种成分初步鉴定出27个化合物,依体积分数排列:丁香酚(eugenol) 49.47%,4-松油醇(terpinen-4-ol) 1.56%,己酸(hexanoic acid) 1.14%,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 1.12%,δ-杜松烯(δ-cadinene) 0.75%, β-波旁烯(β-bourbonene) 0.49%, 龙脑(borneol) 0.40%,壬酸(nonanoic acid) 0.36%,1-辛烯-3-醇(1-octen-3-ol) 0.35%,癸酸(decanoic acid) 0.31%,芳樟醇(linalool) 0.28%,α-松油醇(α-terpineol)0.26%,1-己醇(1-hexanol) 0.23%, 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 0.19%,辛酸(caprylic acid) 0.17%,顺-3-己烯-1-醇 (cis-3-hexen-1-ol) 0.12%,庚酸(heptanoic acid) 0.10%,长叶薄荷酮 (pulegone) 0.08%,正丁醇(1-butanol) 0.08%等.本结果为罗勒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

  • L型细菌与肿瘤

    作者:汪万英;朱应葆;韩云;贾廷珍

    在生物性致癌因素中除病毒感染外,尚有细菌感染一大类.但后者在国际肿瘤研究领域中未予足够重视.细菌进入机体后,几乎不可避免地被诱导为L型.L型属缺壁微生物,它在宿主细胞内定居、增殖,通过阻断溶酶体的溶合或抵抗酸性环境而长期潜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增生和异型增生;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自由基活性氧及其他小分子量的断裂因子,导致DNA链的损伤、断裂或使DNA发生错误修复,从而引起细胞突变或发生恶性转化.

  • 决明"发根"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郭洪祝;常振战;王弘;杨如筠;杨玉军;果德安;郑俊华

    我室成功地诱导了决明发根的产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分离与鉴定,共分得12个化合物,经波谱测试鉴定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酚-8-甲醚、大黄酚-1-甲醚、芦荟大黄素、1-羟基-3-甲氧基-8-甲基蒽醌(1-hydroxy-3-methoxy-8-methylanthraquinone)、1-羟基-7-甲氧基-3-甲基蒽醌(1-hydroxy-7-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和1,2,8-三羟基-6,7-二甲氧基蒽醌(1,2,8-trihydroxy-6,7-bimethoxyanthraquinone), 其中后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自决明发根中分得,其余结构正在鉴定之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