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북경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167X
  • 国内刊号: 11-469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489
  • 曾用名: 北京医学院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韩启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牙周手术治疗对猴Ⅲ度根分叉病变模型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朱卫东;侯建霞;刘凯宁;唐晓琳;孟焕新

    目的:纵向观察猴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根分叉部位龈下菌斑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方法:在猴下颌双侧第二前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制备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后,行牙周手术治疗,3只猴共18个牙位.分别在自然状态下(Ⅲ度根分叉病变建立前),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取根分叉部位(颊、舌侧)的龈下菌斑.每只猴每时间点有12个样本,3只猴36个菌斑样本,用16SrRNA为基础的PCR技术检测样本中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i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结果:根分叉病变模型建立后,局部炎症明显,牙周手术后6个月根分叉区牙周组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局部炎症依然存在,Pg、Tf、Td和Fn的检出率均逐渐显著增加,分别从58.3%、69.4%至88.9%(P<0.01),从47.2%、69.4%至83.3% (P <0.01),从13.9%、36.1%至61.1% (P <0.01),从69.4%、91.7%至91.7% (P <0.05).Aa的检出率3次取样变化不大(从25.9%、13.9%至33.3%).同时检出3种以上微生物的检出率从38.9%、61.1%至83.3% (P <0.01),以及红色复合体(Pg±Tf+Td)的同时检出(从8.3%、27.8%至44.4%,P <0.01)也逐渐明显增加.根据术后6个月组织学有无炎症细胞浸润,分成8个感染牙位和10个未感染牙位,术后6个月感染位点与其根分叉病变建立后牙周手术治疗前的红色复合体检出率(87.5%,62.5%)明显高于根分叉病变建立前(0.0%,P<0.01).虽然均高于非感染部位(60.0%,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和Td)在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Fn则可能是龈下菌斑中的常驻菌,而Aa可能不是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 不同扫描参数下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咬合面龋诊断准确性

    作者:韩国嵩;程俊歌;张智玲;李刚;张祖燕;马绪臣

    目的:比较口腔颌面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不同扫描参数下对咬合面龋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37颗离体前磨牙、磨牙,使用两台CBCT机器(DCT Pro,怡友公司,韩国;ProMax3D,普兰梅卡公司,芬兰)在7种不同参数下进行扫描,得到7组CBCT影像,由10名观察者进行评估,得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组织学切片确定金标准.结果:在37颗离体牙中,11颗(29.7%,11/37)无龋,13颗(35.1%,13/37)有牙釉质龋,13颗(35.1%,13/37)有牙本质龋;在对咬合面龋的诊断准确性方面,DCT Pro普通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98 ±0.064 vs.0.735 ±0.044,P>0.05),ProMax3D低分辨率、普通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00 ±0.031 vs.0.700±0.054 vs.0.701 ±0.041,P>0.05);单独分析牙釉质龋和牙本质龋,DCT Pro普通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20±0.068 vs.0.659±0.048,0.776 ±0.078 vs.0.811 ±0.047,P>0.05),ProMax 3D低分辨率、普通分辨率和高分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86±0.050 vs.0.685±0.063 vs.0.689±0.063,0.713±0.039 vs.0.685±0.063 vs.0.713 ±0.040,P>0.05);ProMax 3D不同球管电流组之间对咬合面龋诊断准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53±0.065 vs.0.700±0.054 vs.0.670±0.062,P>0.05).结论:分辨率不影响DCT Pro和ProMax3D对咬合面龋的诊断准确性,球管电流不影响ProMax3D对咬合面龋的诊断准确性.

  • 中国正畸专家对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的主观判断一致性研究

    作者:刘思琦;沈刚;白丁;周洪;厉松;陈文静;王大为;李巍然;耿直;许天民

    目的:分析中国正畸专家主观判断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方法:从参与中国正畸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的6所院校所提供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完成正畸治疗的2 383例病例中以院校来源和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随机抽取120例病例,由全国69位正畸专家,根据病例治疗前的模型、头颅侧位片、面像、曲面断层片和病历基本资料主观判断每例错(牙合)畸形的严重程度,选取轻度、中等偏轻、中等、中等偏重和重度5个严重程度级别之一作为每例的判断结果,并对主观判断结果进行专家自身可靠性和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的分析.结果:采用加权Kappa检验分析专家自身可靠性,8.33%的专家自身一致性达到极好水平(Kappa≥0.81);78.33%的专家自身一致性达到好及以上水平(Kappa≥0.61);96.67%的专家自身一致性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Kappa≥0.41).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分析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r=0.989,P<0.01),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非常好.结论:中国正畸专家依据病例治疗前的模型、头颅侧位片、面像、曲面断层片和病例基本信息对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进行主观判断的专家自身可靠性好,且专家之间评价一致性高,这为建立错(牙合)畸形严重程度的客观分级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中过渡义齿对软组织成型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邸萍;林野;罗佳;崔宏燕;于海燕;任抒欣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作为实验组,在拔牙窝愈合期使用粘接桥进行临时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则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诱导牙龈,对软组织形态进行干预和诱导;同期符合相同入组条件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拔牙后戴压膜过渡义齿(或不戴义齿),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拔牙前、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结束时对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计算粘接桥的存留率、再粘接率,种植体支持的过渡义齿完好率,并请患者对修复美学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桥戴用时间为2.2~5.1个月,平均3.7个月;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时间为6.2~13.1个月,平均8.3个月.至戴用期结束时,粘接桥存留100%,再粘接率为16.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存留率为100%.在永久修复完成时,实验组的软组织美学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7.48±0.51 vs.5.69±0.71,P<0.000 1).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对修复美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粘接桥的再粘接率为16.2%.结论: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的维持和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 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与少年治疗前、后牙(牙合)变化的对比

    作者:赵健慧;丁云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牙(牙合)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女性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各30例,两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前、后牙(牙合)关系变化的异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少年组与成人组上切牙均直立及伸长,少年组上磨牙前移并伸长,成人组则上磨牙仅前移而无伸长,治疗后两组下切牙均远中移动,但唇倾度均无明显变化,成人组下切牙垂直向压低多于少年组,少年组下磨牙的前移及伸长均多于成人组,治疗后成人组较少年组有更多的上、下(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结论:生长发育有利于骨性Ⅱ类均角患者深覆(牙合)的矫治.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中口腔诊断项目的临床评价

    作者:闫志敏;魏攀;强璐;华红

    目的:评价2002年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各分项条目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pSS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结果:共收集到148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口腔科各项诊断条目中,98.0%的患者有口干症状,96.6%的患者唾液静态流率减少,60.1%的pSS患者的腮腺造影符合干燥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血清学检查项目中,79.7%的患者出现抗SSA抗体阳性,75.0%的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有20.3% (30/148)的患者终需通过唇腺活检获得确证诊断.结论:2002 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口腔各分项诊断条目中,口腔症状和唾液静态流率测定敏感度较好,是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重要依据.

  • 三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的有限元法分析

    作者:周团锋;王新知

    目的:采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在功能状况下,上颌中切牙3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桩核及牙根的应力分布情况,为CAD/CAM一体化全瓷桩核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用上颌中切牙分别建立直径1.5 mm、2.0 mm、2.5 mm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基牙分为无肩领和2.0 mm高肩领两组,共6种模型.用100 N力,通过牙长轴与切缘垂直向加载和切缘下腭侧2.0 mm与牙体长轴45°角斜向加载,模拟上、下切牙相对时和下颌前伸运动时的两种受力情况.结果:在100 N垂直向加载下,直径为2.0 mm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牙根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桩末端的根管内侧壁,其力值随着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100 N 45°角斜向加载下,所有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和牙根的大应力值是垂直向加载下的3倍以上,桩核的大应力位于根管内桩的唇侧中1/3,应力集中不明显,牙根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桩末端的外侧壁及根尖孔区.在2.0 mm肩领存在时,相同直径的桩核和牙根的大应力较无肩领设计时减小.结论:在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根管预备时2.0 mm的直径有利于应力的均匀分布,末端牙体预备要防止应力集中,前伸侧向力对牙根及桩核的影响较大,根尖1/3是可能发生根折的部位.

  • 扫描电镜评价MTAD对根尖区管间峡部感染物的清除效果

    作者:包旭东;姚娜;郭惠杰;张成飞;岳林

    目的:评价MTAD根管冲洗剂清除根尖区峡部感染物的效果.方法:收集有管间峡部结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15颗,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分为5组,每组3颗.第1组不做根管预备,作为粪肠球菌感染状态的基线对照,其余4组采用Protaper旋转镍钛锉进行根管机械预备,冲洗分别用生理盐水、MTAD、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钠+ EDTA.根管预备后制备扫描电镜标本,观察管间峡部表面细菌群落和玷污层的状态.结果:生理盐水组峡部表面厚层玷污层中嵌有大量细菌,玷污层评分中位数为5;MTAD组峡部表面也铺有玷污层,但玷污层评分较小,中位数为3,嵌入其中的细菌有破壁现象;次氯酸钠组峡部表面铺满牙本质泥,中位数也为5,但不含细菌;次氯酸钠+ EDTA组峡部表面干净,牙本质小管和管间结构清晰,玷污层评分的中位数小为1.结论:MTAD可渗入根尖区管间峡部,部分去除玷污层,但杀菌效果较弱;次氯酸钠配合EDTA冲洗可有效清除管间峡部的感染.

  •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对人牙髓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米姗姗;董艳梅;高学军

    目的:研究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对人牙髓细胞增殖与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作用.方法:取人无龋前磨牙或第三磨牙的牙髓进行牙髓细胞原代培养,传至第4代作为实验用细胞.实验用生物活性玻璃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的58S、纳米58S(Nano-58S)和传统熔融法制备的45S5.用含有1 g/L(mg/mL)的58S、Nano-58S和45S5浸提液的达尔伯克必需基本培养基(Dulbecco's mimimum essential medium,DMEM)培养人牙髓细胞,对照组为不含生物活性玻璃的DMEM培养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溶液[(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于第1、3、5、7天测定细胞增殖,第14天检测细胞的ALP活性.结果:Nano58S组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Nano-58S组和58S组的细胞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45S5组的细胞增殖(P<0.01)和ALP活性(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Nano-58S和58S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能够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和ALP活性,对人牙髓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作用.

  • 两种牙科材料对人胚胎干细胞来源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战园;王晓颖;李盛林;傅歆;俞光岩;曹彤;刘鹤

    目的:观察口腔常用材料氢氧化钙( calcium hydroxide,CH)和复合树脂对人胚胎干细胞来源成纤维细胞(embryo body fibroblasts-H9,EBf-H9)、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及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探讨使用EBf-H9评价牙科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可行性.方法: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9)分化为EBf-H9,原代培养hDPCs,并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用细胞计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比较梯度浓度CH和复合树脂浸提液对EBf-H9、hDPCs和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CH或复合树脂分别作用24h和48 h(或72 h)之后,L929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EBf-H9和hDPCs(P<0.05),但EBf-H9和hDPCs的细胞存活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CH和复合树脂的毒性反应,L929细胞与hDPCs有较大差异,EBf-H9比L929细胞更接近hDPCs的反应,提示在牙科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中,人胚胎干细胞来源成纤维细胞具有替代现有细胞检测模型的潜力.

  • 人重组S100A8蛋白适配体的筛选和结构分析

    作者:彭磊;张欣;孟焕新

    目的:筛选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的适配体.方法:采用配体指数级富集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以人重组S100A8蛋白为靶蛋白,以微孔板为筛选介质,从体外合成的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其适配体.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检测每轮单链DNA文库与靶蛋白的亲和力直至亲和力的上升趋于饱和,将后一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过11轮筛选,单链DNA文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11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30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30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但有3对适配体序列完全一致.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茎环和口袋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提示其可能是适配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基础.根据茎环和口袋的相对比例可将30个适配体分为4组,其中第1组中35号适配体与人重组S100A8蛋白亲和力高.结论:获得了与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群,为后续适配体的应用研究以及S100A8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不同牙周状况下唾液和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含量

    作者:康军;沙月琴;陈智滨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性牙周炎( 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24例)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24例)的唾液和/或龈沟液样本中的E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AgP患者龈沟液EA水平高于CP患者(0.485 3 ±0.225 0 vs.0.288 4±0.193 1,P<O.01);牙周炎患者(AgP和CP)唾液EA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0.844 5±0.660 6,0.637 3±0.648 9 vs.0.012 2±0.005 8,0.031 6±0.020 6;P均<0.001).牙周炎患者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结论:龈沟液EA的测定对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唾液EA水平的测定可用于在人群普查中筛选牙周炎患者及进行全口牙周评估.

  • 下后牙区平台转移设计种植体植入深度对边缘骨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佳;胡秀莲;林野;邱立新;邸萍;李健慧

    目的:评价下后牙区种植体植入深度对于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的下牙列缺损患者46名(男20人,女26人),共111枚Ankylos(R)种植体纳入研究;分别测量每个种植体植入时,以及修复完成并负重至少3年后的曲面断层片,评估种植体颈部边缘骨水平的变化及差异;观察时间为36~ 85个月,平均58.1个月.结果:植入种植体水平低于、平齐或高于骨面,边缘骨吸收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功能性负重后,植入于骨面以下的位点中有67.7%边缘骨稳定于肩台水平或之上,32.3%吸收于平台之下;植入平齐骨面的位点分别为19.7%和80.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植入水平低于牙槽嵴顶有利于维持种植体颈部边缘骨组织长期(3年以上)稳定于种植体肩台水平.

  • 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对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镇静效果的临床评价

    作者:关明;王恩博;刘宇;崔念晖;丁蓓;张伟

    目的:旨在评估咪达唑仑静脉镇静联合局部麻醉拔除儿童上颌理伏多生牙的镇静效果及共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科门诊拔除上颌埋伏多生牙的患儿(6~14岁)41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级,咪达唑仑静脉滴定到中度镇静,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记录患儿入室5min(作为基础值)、局部麻醉时、手术切开时、手术10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脑电双频指数值(bispectral index,BIS)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手术结束后评价治疗的总体镇静效果.结果:41名儿童中男29名、女12名,年龄(9.76±2.46)岁,手术时间为(23.83±9.98) min,用药总量为(2.96±0.92) mg,用药剂量为(0.084±0.016) mg/kg.年龄与用药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与用药剂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37,P<0.05);随着年龄减小,患儿在局部麻醉时发生体动或哭泣的概率增大;随着年龄增加,患儿对牙钻或锤敲击有记忆的概率增大;RSS和BIS值相关系数为r=-0.854(P <0.01),RSS为3时对应的BIS值中位数是75;所有患儿均完成手术且术中的SpO2在95%以上.结论:在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采用咪达唑仑滴定法静脉镇静,使患儿处于嗜睡、反应迟钝状态,且BIS值不低于75是安全有效的.

  • 超急性期严重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研究

    作者:宋红松;袁慧书;樊东升

    目的:了解超急性期(发病3h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区严重缺血性卒中[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0]患者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HMCAS)发生率,比较HMCAS(+)组和HMCAS( -)组患者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异同.方法:共43名患者纳入研究,进行临床评价、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随访90d记录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Bathel指数(Bathel index,BI)和死亡情况.结果:HMCAS(+)发生率为23.3% (10/43).HMCAS(+)组发病24h NIHSS评分和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HMCAS(-)组(20.2±5.4 vs.14.8±7.2,P=0.037;100% vs 39.1%,P=0.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危险因素、就诊间隔、实验室检查和90 d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急性期HMCAS(+)的严重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4h病情恶化更为显著,随后发生大面积梗死者比例更高;临床表现为严重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基线非增强CT出现HMCAS需要引起注意.

  • 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用于上颌动脉下颌段三维解剖研究

    作者:李阳;汤可;许向亮;伊彪

    目的:利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上颌动脉下颌段的三维解剖研究,与实际解剖进行对照,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且为减少上颌动脉下颌段的术中损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研究分为尸体组和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组(VR组),各15例.尸体组完成上颌动脉的实体解剖,进行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VR组在尸头灌注完成后,采集CT及MRI影像数据,将数据导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融合建立上颌动脉及相关结构三维图像进行观察,并对上颌动脉相关结构进行立体显示、切割、解剖和相关数据测量.结果:上颌动脉到下颌升支后缘内侧皮质的短距离、上颌动脉到乙状切迹下缘的短距离、上颌动脉到髁突上缘的短距离、上颌动脉到关节结节低点的短距离、上颌动脉起始部到髁突上缘的距离、上颌动脉起始部的口径在尸体组分别为:(6.12±0.78) mm、(5.29 ±0.69) mm、(20.68 ±0.95) mm、(4.60±0.60) mm、(22.48 ±1.18) mm、(3.74±0.57) mm;VR组上述数据分别为:(6.22 ±0.63) mm、(5.40±0.51) mm、(20.80±0.88) mm、(4.55±0.56) mm、(22.70±1.11)mm、(3.69 ±0.60) mm.结论:虚拟解剖组所测得的相关数据与尸体组测得的实体数据相一致,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上颌动脉下颌段的三维解剖具有可靠性及一定的优越性.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辉;王俊;周足力;李运;卜梁;杨帆;隋锡朝;陈克终;李晓;刘军;李剑锋;姜冠潮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接受EBUS-TBNA检查的73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本组73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后60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37例,确诊率82.2%( 60/73).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8% (23/24),100%(49/49)和98.6% (72/73).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 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生物学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凤秋;孟焕新;韩劼;刘凯宁

    目的:了解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矿化、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茜素红染色进行细胞表型的鉴定;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分析釉基质蛋白对牙周膜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釉基质蛋白作用下对牙周膜细胞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釉基质蛋白可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促进牙周膜细胞DNA的合成,使牙周膜细胞周期的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降低,而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升高,并可提高牙周膜细胞蛋白总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经釉基质蛋白作用后的牙周膜细胞胞浆丰富,与蛋白合成相关细胞器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体发达,釉基质蛋白可促进牙周膜细胞矿化相关蛋白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结论:釉基质蛋白能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蛋白合成及矿化相关蛋白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 松风牙龈色板模拟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量牙齿颜色的影响

    作者:陈立;杨旭;谭建国;周建锋;杜阳;王芳萍

    目的:探讨在体外实验条件下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色准确性的影响.方法:用松风牙龈色板模拟不同颜色牙龈,将VITA Classical比色片固定于牙龈色板,在自制测色暗盒中用分光光度计Crystaleye测量比色片及牙龈色板色度值,分析比色片的部位和牙龈色板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比色片颜色测量的影响.牙龈色差值及对应的比色板色差值之间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颈、中、切三部分的色差值范围分别为1.01 ~2.26、0.93~ 1.27和1.67~2.97,颈部各组间的色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及切端各组差别不明显.牙龈色板颜色、部位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色差值都有影响(P<0.001).牙龈色差与比色片颈、中、切三部分色差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646、0.386和0.217(P <0.001).结论:牙龈颜色对分光光度计测色的影响主要在比色片颈部,颈部的色度值随着牙龈背景的改变而有规律变化.

  • 正畸保持期龈沟液骨保护素/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对牙槽骨改建状态的意义

    作者:赵宁宁;林久祥;陈智滨;刘妍

    目的:探讨正畸保持期牙周龈沟液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的变化及相应牙周组织OPG和RANKL表达的变化,为预测保持期牙周骨组织状态是否稳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周龄雄性Wista大鼠15只,按时间点(T1:基线,T2:加力14 d,T3:停止加力14 d)分为3组,每组5只.在每个时间点先采集龈沟液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OPG和sRANKL( 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浓度,然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周组织中OPG和RANKL表达.结果:龈沟液中sRANKL浓度在T2期明显上升(P<0.05),T3期则显著下降(P<0.05),与T1期几乎相当.龈沟液中OPG浓度在3个时间点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中sRANKL/OPG的比值和牙周组织RANKL/OPG的比值变化近似,均在T2期明显增大(P<0.05和P<0.01),在rT3期显著减小(P<0.05).结论:在正畸加力至保持期,龈沟液中sRANKL/OPG的比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周组织中骨改建的状态.

  • 监护人教育对儿童口腔就诊行为表现的影响

    作者:夏斌;张笋

    目的:观察在治疗开始前对患儿监护人进行简单的“如何让孩子配合口腔治疗”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健康2~8岁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患儿和监护人的基本信息.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给干预组监护人分发“如何让孩子配合口腔治疗”的宣传单,给对照组监护人分发口腔卫生重要性的宣传单.分4个时点观察两组监护人在面对孩子治疗时自身的紧张程度和所使用语言的特点,同时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共观察了235名儿童,年龄为4.35±1.66岁,其中男孩131人,女孩104人;共有165人接受了局部麻醉注射.对照组人数129人,95人接受局部麻醉注射;干预组人数106人,70人接受了局部麻醉注射.干预组儿童总体的行为表现好于对照组(X2=4.56,P=0.033);干预组患儿监护人的紧张程度在治疗开始时(Z=-2.581,P=0.01)、局部麻醉时(Z=-3.613,P=0.002)、治疗中(Z=-3.096,P=0.002)、整个治疗过程(Z=-3.042,P=0.002)4个时点都好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监护人在3个时点更多使用了期望性语言,即在局部麻醉时(X2=15.57,P<0.001)、治疗中(X2=6.52,P=0.011)和整个治疗过程(X2=15.99,P<0.001).结论:在治疗开始前对监护人进行简单的主题为“如何让孩子配合口腔治疗”的教育能有效改善监护人和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 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折断分析

    作者:朱彦红;张博;刘亦洪;秦飞;李华芳;郑玉峰

    目的:对比纯钛与钴铬合金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的临床折断失败率,分析两种金属支架的断裂方式和原因,以及缺陷的产生在断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追踪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式RPD共30 618件,分别统计18个月的临床折断失败率.收集断裂的金属支架,分析断裂原因,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断裂面微观形貌,分析断裂方式和损伤特征.X线衍射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化学成分变化.结果:纯钛支架的折断失败率为1.75%,钴铬合金为0.57%.分析可能的折断原因涉及到临床牙体预备、支架设计和支架制作缺陷.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的断裂方式均呈现韧性断裂特征,裂隙缺陷存在于断裂后的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内部,气孔发现于纯钛支架的断裂面.结论:纯钛支架的临床折断失败率高于钴铬合金支架,原因与铸造过程产生的缺陷相关.

  • 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一致性的探讨

    作者:宋广瀛;李巍然;耿直;许天民

    目的:研究正畸医师对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的一致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4年7月至2008年8月之间治疗完成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806个病例中,以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随机抽取48个病例,将其治疗后模型、头颅侧位片和面像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随机临床试验.仍以安氏分类作为分层因素,将48个病例随机分为4组,请12位正畸专家依据所给治疗后的各项临床资料或者多项资料的组合,对每组12个病例依据治疗结果满意度高低进行排序判断.结果:本试验共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1 584对,Spearman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565 3±0.239 9.不同组别的疗效评价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治疗后模型和头颅侧位片时,医师的一致性高(P <0.001),其余5项实验项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疗效满意度较好和较差的样本时,医师之间的一致性明显高于疗效满意度中等组(P<0.05).疗程在2.5年以上的样本得分的一致性高于疗程介于1.5年至2.5年之间的样本(P<0.05).不同安氏分类、不同年龄段和拔牙或不拔牙的样本得分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之间对正畸疗效满意度主观评价呈现中度的一致性,各项因素中,样本的组别、实验项目、疗效满意度水平和疗程是影响医师主观评价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样本的安氏分类、年龄和是否拔牙对医师主观评价的一致性无统计学影响.

  • 一端为非刚性连接体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的抗疲劳实验

    作者:姜慧;谭京;王新知

    目的:评价带有非刚性连接体与刚性连接体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在模拟口腔功能状态下抗疲劳寿命的差别.方法:选择新鲜完整的离体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作为基牙包埋于自凝树脂中,模拟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连续缺失,制作10个模型试块,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第一前磨牙的远中设计栓体栓道式非刚性连接体,在第二磨牙的近中设计刚性连接体;对照组制作双端刚性连接的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将试块置于冷热循环机械载荷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加载,记录粘结桥发生破坏时的循环加载次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初次粘结后发生破坏时的平均循环加载次数分别为(134.34±8.17)万次和(92.58±19.73)万次,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α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一端带有非刚性连接体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比双端均为刚性连接的后牙四单位金属翼板粘结桥的抗疲劳寿命长.结论:在体外模拟使用一端为非刚性连接体的长跨度金属翼板粘接桥的寿命要长于两端均为刚性连接体的传统粘接桥,结果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 紧贴面神经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处理

    作者:高敏;陈艳;高岩;彭歆;俞光岩

    目的:探讨紧贴面神经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处理.方法:2000年9月至2010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手术治疗的20例(21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术中发现面神经与肿瘤紧贴,分离、保留面神经后行肿瘤及腮腺切除,病理观察与面神经紧贴部位的肿瘤包膜结构,术后随访观察有无肿瘤复发.结果:21侧与面神经紧贴的肿瘤均有完整包膜,其中5侧包膜菲薄但完整;3侧包膜内有肿瘤结节浸润,但未突出包膜.术中1侧肿瘤破裂,术后2.5年出现种植性复发,其余20侧术中未发生肿瘤破裂,经平均4.5年随访,均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与面神经紧贴的腮腺部位多形性腺瘤有菲薄但完整的包膜,细致分离并保留面神经是可行的,术中避免肿瘤破裂是预防种植性复发的关键.

  • 北京城市社区居民以社区牙周指数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峥;朱凌;张博学;司燕;刘敏

    目的:采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调查城市社区成年人群牙周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完成目标社区1 183名35~74岁个体的牙周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牙列缺失者27人,缺失率为2.3%,其余1 156人,CPI高得分为0、1、2、3、4者分别占0.3%、0.2%、46.3% 、31.9%、21.3%.个体平均含健康、出血、牙石、浅袋、深袋及缺失状况的区段和牙齿数目分别为0.26、0.25、3.56、1.06、0.39、0.48和3.32、2.02、15.43、2.60、0.70、3.9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吸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等指示危险因素(risk indicator)可影响牙周浅、深袋及缺失区段的分布.结论:城市社区居民牙周健康状况差,并受诸多行为环境因素影响,居民中超过一半比例(53.2%)需复杂牙周治疗.

  • 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洋;郭传瑸;彭歆;俞光岩

    目的:评价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切口用于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腮腺肿瘤及浅叶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其中采用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切口和口腔颌面外科常规“S”形切口的患者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切口组患者术后对于外观的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口腔颌面外科常规“S”形切口组(P<0.01).结论: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切口可以达到与口腔颌面外科常规“S”形切口相同的手术效果,同时切口隐蔽,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 子宫内膜癌中p-AKT与PTEN、 P53、 HER-2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作者:张晓明;梁英;董颖;张莹;王颖;孟佚婷;李挺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P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点、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KT及PTEN、P53、HER-2、Ki67在95例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对照.结果:(1)本组95例子宫内膜癌p-AKT阳性率为53.7% (51/95),Ⅰ型癌(53.6%)与Ⅱ型癌(54.5%)的表达率近似;p-AKT阳性与阴性组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57).(2) PTEN失表达率为56.8% (54/95),在Ⅰ型癌(60.7%,51/84)与Ⅱ型癌(27.3%,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5);PTEN失表达组的预后显著优于正常表达组(P =0.015).(3)p-AKT与PTEN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 =0.265),但分组分析显示p-AKT阳性时,PTEN失表达组与正常组间的预后差异失去统计学意义(P=0.148),而p-AKT阴性时,PTEN失表达组生存期较PTEN正常表达组长(P =0.055).同时,p-AKT阳性与PTEN失表达对肿瘤增殖活性可能有协同促进作用:PTEN +/p-AKT+时的Ki67阳性率高(40.0%),PTEN -/p-AKT -时的Ki67阳性率低(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4) p-AKT表达与P53、HER-2阳性亦未见相关性(P>0.05),Ⅱ型癌P53、HER-2阳性表达(100.0%,45.5%)显著高于Ⅰ型癌(42.9%,6.0%)(P<0.05),阳性者预后差,且两者表达正相关(r =0.209,P=0.041).结论:p-AKT在两型内膜癌中均有较高比例的活化,p-AKT阳性表达可能削弱PTEN失表达对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相对善良的提示作用,p-AKT+与PTEN+对肿瘤增殖活性可能有协同促进作用;p-AKT活化与Ⅰ、Ⅱ型内膜癌常见的分子异常(PTEN失表达、P53和HER-2表达)均无相关性,可能更多取决于其他因素的调节.以p-AKT为靶点的生物治疗在进展期内膜癌中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Triple-tray和常规印模技术修复全冠所需的临床与工艺操作时间的对比研究

    作者:邢燕西;彭东;王宇光

    目的:通过记录全冠修复体临床操作及工艺制作步骤所需的时间,比较常规印模与Triple-tray印模技术的差异.方法:由4名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对124名患者(130颗患牙)进行全冠修复治疗.口腔医师可以利用一副印模同时制取预备后牙齿及对颌牙列的石膏模型,并记录牙列间的牙尖交错关系.牙体预备后,采用Triple-tray法(76例,患牙80颗)和常规法(48例,患牙50颗)制取聚醚印模.记录印模材的用量、石膏用量、上(牙合)架时间、全冠工艺制作时间以及临床试戴所用时间.对两种方法下各步骤所用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使用Triple-tray法制取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所用的材料量显著少于常规印模法所用的印模材量和石膏量(P<0.01);Triple-tray法制作全冠的工艺制作时间和临床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印模法所需的时间(P<0.01);Triple-tray印模技术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可能的操作失误.结论:和常规印模法相比较,采用Triple-tray方法,可减少临床及工艺的操作时间,减少材料的消耗.

  • 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2年临床防龋效果观察

    作者:陈小贤;刘星纲

    龋病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7%,龋均3.59;北京市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41%~43%[1],其中窝沟龋占儿童和青少年全部龋的比例高达90%左右[2].窝沟封闭经循证医学证明可有效预防窝沟龋的发生[3],据国外文献报道,玻璃离子对于减少窝沟龋的发生有很大的潜在作用[4],但目前国内窝沟封闭剂以树脂类材料为主,玻璃离子类窝沟封闭材料的临床类研究还比较少见.

  • 人脂肪基质细胞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永胜;刘云松;葛雯姝;张晓;马桂娥;曾百进;倪永伟

    口腔颌面部及全身骨组织缺损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对的困境.造成骨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发育异常、炎症、肿瘤、外伤等,然而治疗骨缺损的方法却十分有限,以往主要应用自体骨移植或人工骨替代材料,但是,自体骨移植取材受限并且会增加手术创伤,人工材料生物相容性差并且成骨能力有限,因此,骨组织工程技术有望在今后成为主要的骨再生技术[1 ].一个经典的组织工程化骨系统一般由3个要素构成,即:种子细胞、成骨向诱导因子和三维支架材料,而其中种子细胞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基础和关键[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