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북경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6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167X
  • 国内刊号: 11-469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489
  • 曾用名: 北京医学院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韩启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频率竞争涨落图比较

    作者:孔庆梅;王玉凤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间频率竞争图的差别.方法:运用频率竞争涨落图技术、视觉注意力变量测试(Visual TOVA)和Conners父母调查问卷对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的29名ADHD患儿和29名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儿童的α波协同结构是以10 Hz为优势频率,9 Hz为准优势频率,而ADHD患儿是以9 Hz为优势频率,8、10 Hz为准优势频率.ADHD患儿的α波协同结构左移,优势频率存在慢化趋势.ADHD患儿10 Hz成分较正常儿童明显减低(P<0.05);10 Hz成分越少,认知速度越慢,注意力维持时间越短,反应稳定性越差(r=0.32~0.40,P<0.05).ADHD患儿的颞区12、13 Hz成分越多,Conners量表的焦虑因子分数越高(r=0.37~0.44,P<0.05).结论:ADHD患儿α波协同结构不良,脑自组织能力差.

  • 新抗肿瘤化合物8-氯腺苷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窦桂芳;楼雅卿;邹安庆

    目的:全面了解一次静注8-氯腺苷后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实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给大鼠单次静注4种剂量8-氯腺苷后,应用HPLC方法测定在体液和组织中8-氯腺苷代谢产物8-氯肌苷和8-氯嘌呤的含量.结果:8-氯腺苷在大鼠体内迅速转化为代谢产物8-氯肌苷和8-氯嘌呤.代谢产物之一8-氯嘌呤半衰期(t1/2)有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延长的趋势,为10.15~32.84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8-氯腺苷剂量增加至150 mg.kg-1时不成比例地增高,呈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另一代谢产物8-氯肌苷的t1/2约为100min,在剂量增加至100 mg.kg-1时,其AUC不成比例地增加,呈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除脂肪、脑、睾丸组织外,8-氯肌苷和8-氯嘌呤在体内分布广泛,其中肝、肾等代谢和排泄器官的含量较高.药物主要以代谢物形式从尿及胆汁中排泄,排泄量占总给药量的39.81%.结论:静注8-氯腺苷后8-氯嘌呤在大鼠血中迅速生成,消除也比较迅速,8-氯肌苷在大鼠血中出现较晚,消除也比较缓慢,两种代谢物在用药剂量25~100 mg.kg-1范围内呈线性动力学消除,当剂量增加至100~150mg.kg-1有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趋势.两代谢物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但不易进入脂溶性组织和透过血脑屏障.肾为其主要排泄器官,主要以代谢物8-氯肌苷的形式排出体外.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

    作者:祖竑;周国鹏;姚兴海;唐朝枢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红细胞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方法:通过核素标记测定红细胞3H-L-Arg转运的特征;一氧化氮合酶(NO synthase,NOS)改良法测定红细胞NOS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结果:高血压组红细胞L-Arg摄入的大转运速率(Vmax)较正常组明显降低,但两组L-Arg转运的亲合力(Km)无差异.其中高血压组经过Y+通道的Vmax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Km与正常组无差别.经过Y+L通道的Vmax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变化,Km升高.高血压组红细胞NOS生成量及NOS活性均降低.高血压时红细胞中的cGMP的含量也较正常人明显减少.结论:高血压时红细胞利用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的能力下降.

  •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NG2表达的检测

    作者:陈育红;高晖;常艳;于弘;陈珊珊

    目的: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NG2的表达,了解其与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62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骨髓细胞膜表面人类小鼠硫酸透明质酸糖蛋白NG2同源物的表达.结果:在19.35%的AML和4.17%的ALL中此抗原表达阳性.阳性者与对照在临床特征和血象方面无差异.但在AML中与FAB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以M0、M1为多.NG2阳性者更易表达CD9和CD13,而CD14、CD15的阳性率较低(P<0.05),CD34、CD38等干/祖细胞标志的表达率也较高(P=0.1). NG2阳性患者的缓解率较低(P=0.08).结论:NG2多表达于早期的造血干/祖细胞,与预后似乎有一定的关系.

  • HL-60细胞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的发生机制

    作者:赵明明;白志勇;白晓川;徐国宾;武淑兰

    目的:探讨HL-60细胞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HL-60细胞,以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应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结合设有内外参照的PCR 技术,检测CT 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同位素微量分析法检测DNA-胞嘧啶-甲基转移酶(DNA-cytosin-methyltransferase,MTase)活性;应用RT-PCR技术检测MTase 基因表达水平.结果:HL-60细胞经甲基化敏感的内切酶HpaⅡ消化后仍可扩增出清晰的CT基因特异条带,提示CT基因5′端呈高甲基化状态; HL-60细胞MTase 活性平均测定值为539.9 Bq,是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平均21.8 Bq)的29.8 倍;MTase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MTase与β-actin内参照RT-PCR产物的比值表示,HL-60细胞(0.72)为正常对照(0.02)的36倍.结论:HL-60细胞CT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MTase活性增高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

  • 多巴胺D2受体基因启动子A-241G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家系中的连锁不平衡传递

    作者:胡宪章;周儒伦;周朝凤;陈昌惠;王玉凤;韩永华;沈渔邨;徐希平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dopamine D2 receptor,DRD2)启动子A-241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集101个家系,每家有2名或2名以上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病同胞且父母存活.对DRD2启动子的A-241G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1)DRD2启动子的A-241G等位基因频度和基因型频度在父母组、非患病同胞组和患病同胞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3组不同性别之间以及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之间基因型频度和等位基因频度的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2) 传递不平衡检验发现在患病同胞(χ2 =0.94,P>0.05,OR=0.83,95%可信区间0.57~1.21)中未表现传递不平衡性,而在非患病同胞(χ2 =6.76,P<0.01,OR=3.17,95%可信区间0.41~24.71)中存在传递不平衡性,其中-241A等位基因在非患病同胞中传递较多;(3) 基因型与妄想总分、幻觉总分、思维形式障碍、情感障碍、精神性失语及症状持续时间等临床特征相关.结论:DRD2启动子的A-241G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和临床表现具有一定影响.

  • LHS cDNA的部分克隆及其表达对肝癌细胞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军建;张杰;周柔丽;金城

    目的:克隆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的差异显示片段L2的基因cDNA序列,并初步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L2在GenBank中拼接后,分析其序列结构,并构建正义真核表达质粒,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后,对转染细胞增殖、粘附、迁移和侵袭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克隆得到一条1 005 bp的cDNA,其5′端712 bp与人Liprinβ1 cDNA 5′端调控序列和外显子1,2,3序列同源(100%),而3′端293 bp与Liprinβ1基因内含子4同源(100%).其间有一个510 bp开放阅读框架,起始密码位置与Liprinβ1基因相同,推断的蛋白产物除C端13个氨基酸残基外,其余均与Liprinβ1同源.此cDNA暂命名为LHS (Liprinβ1-homologous sequence).LHS cDNA正义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系,对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肝癌细胞在层粘连蛋白上的粘附和迁移能力.结论:LHS表达下调可能在肝癌的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酵母双杂合体系研究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的受体

    作者:梁庆华;蒋栋;谢尧;高建恩;范涛;陶其敏

    目的:用酵母双杂合体系筛选肝细胞 cDNA文库,寻找与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胞膜蛋白2(E2)相作用蛋白的基因,探讨HCV与肝细胞的相互作用,寻找HCV进入细胞的受体.方法:以HCV E2蛋白胞外区片段,构建酵母双杂合体系中"饵"载体,从成人肝细胞cDNA文库筛选与HCV E2相作用蛋白的基因.结果:筛出的阳性克隆基因序列分析后,经GenBank查询,与人的apo CⅢ同源,同源性为98%.结论:HCV E2蛋白能与人的apo CⅢ在酵母双杂合体系中结合,但其相互作用与HCV进入细胞间的关系待进一步研究.

  • 快速检测神经元放电串中优势模式

    作者:王铭;顾蕴辉;孙泽今;郭韬

    目的:新建一个"优势模式(favored pattern,FP)"快速检测法,用以检测不同神经元放电串中之FP,并检验其效果.方法:在原有的"改进的FP检测法"的基础上,采用数种措施实现快速检测,并用多个指标检验其检测效果.结果:(1)具有3种不同程度变动的各种模拟FP的检出阈均为2,表明该法敏感;(2)自发放电串中各个FP重复出现时,其全长和所含不同放电间隔长度之变异系数分别为5%和17%,均小于检测所规定的容差,表明该法可靠;(3)自发放电串中FP长时间稳定地存在,而诱发放电串中不同FP的总数随放电率的变化而增减;(4)所有被检测的放电串(总数92)都能检测到FP,检测一个1200~1500个动作电位的放电串中的FP仅需2~3 s.结论:新建立的"快速FP检测法"可能是研究神经信息编码的一个很有用的手段.

  • 老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和基底膜厚度的变化

    作者:邱忠民;何冰;宋明臣;李海潮

    目的:探讨老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和基底膜厚度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幼年(1~2个月)、中年(8~9个月)和老年(25~28个月)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及肺泡Ⅱ型细胞基底膜的厚度.结果:老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层粘连蛋白减少,纤维连接蛋白增多,基底膜增厚.结论:老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肺泡修复能力的异常.

  • 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单抗C50片段Fab'及其生物分布研究

    作者:杨志;林保和;韩燕;牟阿平;孔健;张梅颖

    目的:研究克服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单抗体内生物半衰期长、血液廓清速度慢、晚时相放射性信号弱等缺点的方法,用直接标记法进行了99mTc标记抗CEA抗体C50片断Fab'的研究.方法:经胃蛋白酶切得的C50片断F(ab')2用适量的2-巯基乙醇还原,Sephadex G50柱分离获得纯度大于90%的Fab'片断.取0.6~1.0 mg纯化的片段Fab'(体积<1.0 ml),加入0.4~0.8 mg葡庚糖酸钠及新鲜配制的SnCl2溶液5~10μg,然后加入新鲜淋洗的Na99mTcO4淋洗液,反应10~15min.用高压液相色谱监测放化纯度和抗体纯度.荷CL-187(结肠癌)裸鼠静脉注射99mTc-Fab',观察标记抗体片段在不同时相的体内分布.结果:标记率大于90%.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结果显示:在注射99mTc-Fab' 4 h后瘤/血、瘤/肝、瘤/肺放射性摄取比分别为1.93、2.35和3.13,24 h后则分别为4.91、2.62和5.26,肿瘤的ID(%)/g(每克组织的摄取率)为2.73.虽然注射99mTc标记的全抗C50后24 h,肿瘤的ID(%)/g高达12.5,但瘤/血比值仅为1.51.结论:采用99mTc直接法标记Fab'是成功的,肿瘤与非肿瘤(T/NT)的比值除肾外在早期4 h时均大于2.0,明显高于全抗的T/NT比值,有利于在注射后短时间内获得清晰的图像,因而99mTc-C50 Fab'是很有希望的放射免疫显像药物.

  •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的鉴定方法

    作者:王化冰;董秀云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毒素鉴定方法.方法: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HB1菌株,以国际标准株NCTC 11637(VacA+ CagA+)和NCTC 11639(VacA- CagA+)为参照,运用细胞培养、PCR、Western blot等技术对HB1进行细胞毒素鉴定.结果:HB1菌株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空泡变性,经PCR检测含cagA基因,Western blot显示87×103及130×103处有蛋白条带.结论:HB1菌株为VacA+ CagA+菌株.

  • 银染法与放射自显影法检测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比较

    作者:刘健;韩学尧;纪立农

    目的:探讨银染法检测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基因5′端微卫星多态性的可靠性.方法:用银染法和放射自显影法分别检测相同样本DNA的AR基因微卫星多态性,比较二者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清楚判读基因型且结果一致.结论:银染法可以代替放射自显影方法检测AR基因的微卫星多态性.

  • 8-氯-腺苷抗肿瘤作用机制

    作者:陆久怡;王蔼明;贺师鹏;张礼和

    cAMP对多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寻找对癌细胞增殖和分化有作用的cAMP类似物.现有大量研究表明8-Cl-cAMP及其代谢产物8-氯腺苷(8-Cl-Ado)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1~3],但它的抑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细胞周期的运行受诸如细胞周期蛋白、生长因子、癌基因蛋白等因子的调控.如一些癌基因蛋白(如P16、P21、P53等)的缺失或突变就会引起细胞的癌变.

  • 正常人和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酶原基因20210位的变异

    作者:屈晨雪;夏铁安;王建中

    新近研究发现,凝血酶原基因20210位核苷酸 G→A的变异(FⅡ20210A)与血栓性疾病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1~3].为此,我们对36例正常人、50例静脉血栓患者及51例动脉血栓患者进行了FⅡ20210A变异的检测.

  • 妇科肿瘤研究新动向

    作者:钱和年

    女性生殖器肿瘤是一种多发病,由于其起源复杂,组织结构多样,受神经内分泌影响不断变化,而且所在部位又极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很早就受到人们重视.

  • 中国北京地区绝经后汉族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关菁;戴兆亨;沈浣;田莉;高伯山;岳明刚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北京地区绝经后的汉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方法研究ER基因的Xba Ⅰ和Pvu Ⅱ酶切多态性,检测骨密度,通过方差分析探讨ER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ER基因Pvu Ⅱ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而ER基因Xba Ⅰ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XX基因型骨密度值低,xx基因型骨密度值高.结论:ER基因Xba Ⅰ酶切多态性分布与桡骨松质骨以及桡骨密质骨的骨密度之间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为探讨骨质疏松症在分子生物学范畴的发病机制及预防与预后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徐立新;冯捷;唐军民;钱和年;唐岩;姚煜;李枫

    目的:通过观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了解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的免疫状态,探讨MHC与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结果:在卵巢上皮癌中,HLA-I+细胞数量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而表达强度虽亦降低,但差异未见显著性;同时,HLA-DR+细胞数量增多,表达强度增强,且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卵巢上皮癌局部微环境中MHC表达的变化在机体自身抗卵巢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这为临床开展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人B7-1、IFN-γ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作者:曹善津;钱和年;冯捷;付天云;叶雪;姚煜

    目的:制备免疫基因修饰的卵巢癌肿瘤疫苗.方法:利用口蹄疫病毒的内在性核糖体插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人B7-1、IFN-γ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7-1 IFN-γ.结果:将PLXSN/B7-1 IFN-γ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包装成病毒,经滴度测定后,转导卵巢上皮癌细胞系3AO,筛选稳定表达克隆,RT-PCR和免疫流式细胞测定均可证实B7-1、IFN-γ在同一转导细胞的共表达.结论:口蹄疫病毒的IRES可提供B7-1、IFN-γ的共表达.

  • 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A、B亚型的表达

    作者:魏丽惠;屠铮;王建六;李小平;崔恒;钱和年

    目的:探讨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hPR-A和hPR-B)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为临床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标本,取肌瘤组织和正常肌层组织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冰冻标本.前者经免疫组化定位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后者经蛋白质提取和Western印迹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蛋白表达;从冰冻组织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半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的mRNA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见hPR阳性颗粒;(2)蛋白定量中hPR-(A+B)和hPR-A在子宫肌瘤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肌层;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中,hPR-B表达均明显高于hPR-A;(3) hPR-A、hPR-B和hPR-(A+B)的mRNA在肌瘤的表达量均高于周围正常肌层;(4)无论在子宫肌瘤还是在正常肌层组织中,hPR-A与hPR-B的mRNA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与A、B亚型受体蛋白在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的情况不平行,提示可能存在转录后调控的差异.结论:hPR-A、hPR-B为核受体;A亚型蛋白表达在子宫肌瘤高于正常肌层;A、B亚型的mRNA在子宫肌瘤表达均高于正常肌层;孕激素受体亚型,特别是hPR-A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

  • 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颖;陈咏健;李美芝;张小为;王蔼明

    目的:了解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着床窗口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黄体中期ER、PR及其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中雌激素(estradiol,E2) 及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结果: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22例中有20例为分泌中期改变,2例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弱表达,ER mRNA及PR mRNA的表达也较弱,而PCOS妇女治疗后黄体中期氯米芬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及氯米芬/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各15例分别有8/15及7/15光镜下为分泌中期改变,其它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的表达增强,其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增强,血清P的水平相对较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共10例,E2、P及P/E2接近对照组,上述标志物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但3组PCOS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增生、致密,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且间质致密处ER、PR及其mRNA表达均下降.结论:氯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方案产生了超生理水平的E2,PCOS的颗粒细胞分泌P的功能受损,P/E2水平下降,对子宫内膜ER、PR及其基因的表达抑制不利,影响胚胎的着床;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方案则产生有利的激素环境,使分泌期E2、P及P/E2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对ER、PR及其基因表达抑制,有利于胚胎的着床.

  • 胰岛素对卵巢卵泡膜细胞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武秀峰;郑淑蓉;范正红;李红真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猪卵巢卵泡膜细胞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LH /hCG)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LH /hCG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处理的细胞淡黄色着色且阳性细胞数少;而FSH+LH+胰岛素(insulin,INS)处理的细胞为深黄色着色,阳性细胞数多,FSH+LH+INS组光密度(0.353±0.013)与FSH+LH组(0.287±0.009)相比LH/hCG 受体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SH+LH+INS组(6598±388)LH/hCG 受体蛋白分别在6×103、5×103、3.5×103出现条带,而FSH+LH组(2237±395)仅在6×103处出现条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素可以增强卵泡膜细胞LH /hCG 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PCOS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卵泡发育停滞的原因之一.

  • 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崔恒;李艺;童春容;成夜霞;冯捷;刘蓓;葛华;钱和年

    目的:为研究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方法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皮下接种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同时腹腔注射人脾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功能重建.观察成瘤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中人IgG含量以及流式细胞学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鼠脾内人T细胞表型鉴定免疫重建.结果:免疫重建的小鼠成瘤率为89.6%,免疫组化证实皮下瘤保持原细胞系特征.3种方法检测发现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效果优于用脾淋巴细胞.结论:免疫重建的荷人卵巢癌-SCID小鼠模型已初步建立成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

    作者:陈咏健;魏兆莲;李美芝;王蔼明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aromatase cytochrome P450,P450arom)mRNA及蛋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31例PCOS患者和30例因输卵管不通而不孕或男性不孕的对照组(15例增殖期,15例分泌期)的子宫内膜上的P450arom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P450arom mRNA呈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为弱表达或阴性表达;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P450arom蛋白呈弱到强阳性表达,对照组为阴性到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COS患者增殖期与单纯增生比较,P450arom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P450arom的异常升高可能促进雄激素在子宫内膜局部转化为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病变中起一定作用.

  • 剖宫产率与不合理剖宫产

    作者:郭红燕;李诗兰;周羡梅;王山米;曾蔚越;许良智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探讨不合理剖宫产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分析北京大学两家附属医院1998年的剖宫产指征,比较剖宫产率不同的两家医院不合理剖宫产情况.结果:剖宫产率、不合理剖宫产率、单纯医生因素的不合理剖宫产率在两家医院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围产儿死亡率、孕妇要求的不合理剖宫产率两院间差异无显著性(P=0.648与P=0.403).结论:不合理剖宫产是造成高剖宫产率的重要原因.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新生儿出生24 h血糖监测

    作者:尹玲;杨慧霞;刘洪滨;薛晴;吴北生;王素环;卢永霞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孕期血糖控制满意后,新生儿早期动态血糖变化.方法:选择1998年4月至199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代谢异常孕妇孕期血糖控制满意者所分娩的新生儿3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60例,其中大于胎龄儿26例,正常体重儿(对照组)34例.新生儿出生后分别于第2、4、8、24小时测定微量血糖,并监测血色素、红细胞压积、微量胆红素及体温等.结果: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出生2、4、8、24 h微量血糖值[(3.3±0.5),(3.4±0.4),(3.6±0.5),(3.6±0.6)mmol.L-1,±s]与对照组[(3.2±0.4),(3.3±0.4),(3.3±0.4),(3.4±0.3) mmol.L-1,±s]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低血糖发生;且新生儿出生体重也与对照组相近.结论:严格控制糖代谢异常孕妇孕期血糖,可使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与糖代谢正常母亲的新生儿相近,且降低新生儿早期低血糖的发生.

  • 米非司酮对垂体移植诱发小鼠子宫腺肌症的影响

    作者:周应芳;守隆夫;郑淑蓉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 (RU486) 治疗对SHN系小鼠子宫腺肌症的影响.方法:20只7周龄未受过孕的雌性小鼠开腹行脑垂体子宫内移植手术,用来促使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术后17周,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投予含RU486(20mg.kg-1)的饲料,对照组给予不含RU486的相同饲料.4周后处死小鼠,取出子宫和卵巢称重,计数子宫表面突出的腺肌症结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子宫较细、颜色较浅.子宫湿重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8只小鼠子宫表面可见突出的腺肌症结节,结节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的结节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显微镜检查证实,子宫表面的突出结节均为子宫腺肌症.治疗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致密化,腺肌症组织的腺体分泌明显受到抑制.腺肌症发生率两组相同(8/10比8/10).结论:RU486治疗4周虽不能治愈小鼠子宫腺肌症,但可以缩小子宫和腺肌症病灶,减轻病变程度.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发展史

    作者:梁淑云

    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1912年,初创时名称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改称"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1927年,与北京大学等八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此后校名几经更迭.自30年代初期开始,在各个不同时期学校陆续创办了各种医学刊物,以报道和反映师生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先后创办有<北京大学医学院半月刊>、<唯生医学>、<医学年刊>、<国立北京大学医学杂志>和<医光>等,但持续时间均不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改称"北京医学院".

  • 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简介

    作者:应嘉;赵睿颖;张丹

    阿维德.卡森(Arvid Carlsson) 、保罗.格林盖德(Paul Greengard)和爱瑞克.康德尔(Eric Kandel)3位教授是神经突触化学传递理论的奠基人.他们由于在神经系统信号传递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将他们的主要成就作一简单介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