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结肠水灌肠MSCT对大肠癌与大肠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锡海;许建荣;龚红霞;路青;华佳

    目的:分析大肠癌与大肠炎的结肠水灌肠MSCT征象、病变径线值及CT值变化特点,探讨此种检查方法对大肠癌与大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46例行结肠水灌MSCT检查的患者,大肠癌34例,大肠炎12例.分析大肠癌及大肠炎各种征象(如浆膜浸润征、表面毛糙征、肠壁分层征等),计算出各种征象的出现率.测量所有大肠病变的纵径、横径及增强前后的平均CT值,比较肠癌与肠炎病变径线值及增强前后CT值变化有无差异.结果:结肠水灌肠MSCT上大肠癌征象如表面毛糙征、浆膜面浸润、局部系膜浸润及血管纹理增生具有较高的出现率,上述征象与肠旁结节征、系膜网膜结节征出现率均明显高于肠炎,肠壁分层征则相反.大肠炎病变纵径明显大于肠癌,横径小于肠癌.肠炎与肠癌增强前后CT值均有显著性差异,肠癌平均CT值高于肠炎,但强化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肠癌大部分MSCT征象、病变径线值及增强前后CT值变化与肠炎均有显著差异.结肠水灌肠MSCT显示大肠癌与肠炎各种征象更敏感、丰富、全面、准确,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韩希年;王琳;王俭;刘光华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分型、CT和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及临床、病理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7~65岁,平均46.2岁.结果:本组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右侧11例,左侧2例,双侧3例(1例左侧有2处病灶),共20处病灶.肿瘤直径为2~10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肿瘤内密度/信号不均匀,以脂肪为主12处,以软组织为主8处,增强扫描软组织呈轻至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肿瘤长于增生的肾上腺内,4处病灶有点状或条状钙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一般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 脑组织ADC值定量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倪建明;沈天真;陈星荣

    目的:探讨不同的MR成像技术对脑组织近似弥散系数(ADC)定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使用5种不同的弥散敏感系数(b值)(b=500、1 000、1 500、2 000、3 000s/mm2)在3T MR上对17名志愿者进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b=1 000s/mm2下的液体翻转衰减恢复弥散加权成像(FLAIR-DWI);其中10名志愿者完成3TMR检查后,再用1.5T MR进行b=1 000s/mm2的颅脑弥散加权成像.获得ADC图后,分别测量两侧半卵圆中心、扣带回、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及侧脑室体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值的增加使脑组织的ADC值显著下降,FLAIR可以明显降低脑脊液对ADC值测量的污染;不同MR扫描仪对ADC值的定量无显著影响.结论:DWI参数的选择对ADC值的测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b值,佳的b值应该为1 000s/mm2,因而在研究中必须始终保持扫描参数的一致;DWI前施加FLAIR抑止脑脊液信号明显减轻了脑脊液部分容积效应对ADC值测量的影响,这对于脑萎缩患者的ADC值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场强的MR成像系统对ADC值定量研究无显著影响.

  • FLAIR序列MR图像上人脑边缘叶的正确评价

    作者:何慧瑾;冯晓源;沈天真;姚振威;蒋胜洪

    目的:探讨FLAIR序列MR图像上人脑皮质不同区域是否具有不同的信号强度.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健康志愿者的冠状面FLAIR序列图像,分别测量双侧杏仁核、海马、扣带回、胼下区、岛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皮质的信号强度.并以额叶皮质的信号为标准,分别比较不同皮质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异,共分五级.结果:杏仁核的信号高,其次为胼下区、海马、扣带回,均高于额叶皮质的信号,其与额叶的信号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岛叶的信号略高于额叶,但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颞叶、顶叶和枕叶皮质的信号等同或略低于额叶皮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皮质区双侧信号强度的差异也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脑边缘叶在FLAIR序列MR图像上经常表现为高信号,必须正确评价.

  • 颅内脂肪瘤的磁共振表现

    作者:舒锦尔;章士正;李惠民;盛三兰;卢金花;蒋春景;吴海鸰

    目的:分析颅内脂肪瘤MRI影像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材料和方法:58例颅内脂肪瘤(2例手术证实,其余依据典型短T1中长T2和高质子密度的MR信号和抑脂时信号消失而诊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41.3(9~77)岁.均采用常规SE序列,T2WI加脂肪抑制,其中4例使用了T1WI脂肪抑制.结果:全部病灶均具有典型MR信号,与球后或皮下脂肪信号相同,并均无占位效应.中线脂肪瘤41例,合并发育异常9例.其中胼胝体区16例,包括巨块3例,弧线型12例,小点状1例;四叠体池、环池区域13例,小脑上池6例,窦汇区、蚓部、纵裂内、小脑半球间、鞍上池、跨枕大孔区各1例.非中线脂肪瘤15例.包括天幕池2例,桥小脑角池、侧裂池、侧脑室三角区各4例,及脑实质1例.多发2例,分别为2个和4个瘤体.结论:颅内脂肪瘤具有典型MR信号,中线部位尤其胼胝体区多见,并常见伴行的发育异常;非中线部位表现多样,形态各异,伴行发育异常少;少数可多发.胼胝体区脂肪瘤具有较强规律性,与胼胝体发生发育一致;非胼胝体区脂肪瘤与脑膜关系密切.

  • 穴位和非穴位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对照研究

    作者:张俊海;冯晓源;李霁;汤伟军;黎元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穴位和非穴位电针(EA)镇痛时脑功能区变化,了解穴位对电针镇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穴位深刺、非穴位深刺不同的针刺方法,分别电针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左侧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GB34)和悬钟穴(GB39),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SPM99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1)分析得出不同针刺方法的脑功能图像.结果:20例受试者中有16例完成穴位深刺,18例完成非穴位深刺.穴位深刺与非穴位深刺引起的脑功能区的变化有显著差别.穴位深刺组表现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双侧豆状核区等信号升高;双侧扣带前回(BA24、32区)、左侧杏仁体(NA)、双侧海马结构等信号降低.这些发生明显变化的脑功能区被认为可能与针刺镇痛有关.非穴位组双侧扣带前回(BA24、32区)等信号升高,双侧豆状核等信号降低.结论:fMRI方法研究表明,穴位深刺电针镇痛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和兴奋与痛觉调制相关的多个脑功能区而实现的.非穴位深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穴位的准确定位对电针镇痛有明显影响.

  • 孤立肺结节诊断中CT容积显示的价值

    作者: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于红;李成洲;杨春山

    目的:探讨CT容积显示技术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横断面大直径≤30mm的周围型肺癌32例和非肺癌结节30例,采用四层螺旋CT扫描仪,准直1.0mm,层厚1.3mm,重建间隔0.6mm;FOV 180~220mm,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VR)处理,确保有横轴面VR图像、结节-肺门方向的横截位和正交纵向VR图像.结果:肺癌与非肺癌大多表现为圆形结节(22/32;25/30),22例肺癌圆形结节征的病例中7例横断面上表现为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良性的25例中未见这种变化;16例典型的分叶在横轴面VR上表现为多结节样;肺癌分叶、毛刺、血管集中、胸膜凹陷征表现率高于非肺癌(P<0.05);肺癌血管集中表现率并无异于肺部炎性病灶(P>0.05).结论:VR更好地显示了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诊断.

  •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解剖分析

    作者:于红;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肖湘生

    目的:利用16层CT血管造影(CTA)研究评价肋间支气管动脉(ICBA)三维影像解剖学特征.材料和方法:CTA清晰显示右支气管动脉(BA)的399例胸部扫描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大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右侧肋间后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结果:254例(63.66%)右BA源自肋间后动脉,其中243例为粗或唯一的右BA.ICBA主要起自第3及第4肋间后动脉(87.40%).全部的右肋间动脉-BA干均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绝大多数为降主动脉上第1支肋间后动脉.所有ICBA开口对应于T3~T6椎骨范围,向右未超过肋骨小头,63.0%的ICBA开口在椎体正前方.结论:右BA多数起源于右肋间后动脉,开口位置大多在椎体正前方,16层CT血管造影可较好评价ICBA影像解剖学特征.

  •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周国兴;洪庆坚;郝楠馨;黄鸿源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将7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T1WI/T2WI的信号变化分为:等/等、等/高、低/高及信号改变在受压部位以外四组,进行手术前后随访,比较改善率.结果: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脊髓的受压程度与改善率呈负相关(P<0.01),等/等信号组预后较好,低/高信号组预后较差.结论: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 人体正常半月板MRI三维定量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加张;顾小华;王旭;顾湘杰;潘哲尔;陈星荣

    目的:探讨应用MRI测量国人半月板正常量值范围,为诊断半月板疾病和半月板移植提供客观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四肢专用关节MRI成像系统,对57只膝关节正常半月板的前角、体部和后角进行高度和宽度的测量,还对胫骨平台的宽度进行测量.结果:内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7.74±1.41mm和4.48±0.77mm,8.43±1.91mm和4.49±0.72mm,10.89±2.22mm和5.50±1.01mm.外侧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8.96±2.06mm和4.28±0.70mm,9.18±2.12mm和4.74±0.90mm,9.64±2.26mm和5.56±0.86mm.外侧半月板体部宽度与胫骨平台宽度比例为13.97%.结论:本研究所获国人体内MRI测量的正常数据,对诊断半月板疾病和半月板移植有重要参考价值.

  • 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中的作用

    作者:秦茜淼;杨永明;赵保平;王怡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31例术前穿刺证实前列腺癌病人,在经直肠超声或在经直肠超声及X线透视双重引导下,进行了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CT均显示种子植入位置良好.结论: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术中有三大功能:第一,能准确计算前列腺体积;第二,能确定耻骨弓与前列腺之间关系;第三:能实时监控同位素放射源的植入.

  • 磁显葡胺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张冬;冯晓源;王从俭

    目的:建立荧光法测定磁显葡胺含量的方法.材料和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磁显葡胺溶液,用日立F-3000型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其荧光,建立标准曲线.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磁显葡胺含量的条件:激发波长275nm,发射波长312nm,pH范围6.0~8.0,线性范围1mol/L~1×10-5mol/L.结论:荧光法是一种测定磁显葡胺含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

    作者:胡喜红;詹松华;李国平;杨皓玮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13例,CT扫描11例,平片2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颈部淋巴管瘤发生的部位将其分为3组,即肿块位于外三角区7例,颈后三角区5例,颈前区1例.常见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儿童 颈部 淋巴管瘤 CT
  • 鳃裂囊肿和瘘管的影像诊断

    作者:林红雨;黄宝生;王爱英;陈巨坤

    目的:认识鳃裂囊肿影像学表现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经临床诊治,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和瘘管21例的超声、CT、MRI表现.结果:①12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颈中、上部两侧与胸锁乳突肌、颌下腺、腮腺、颈鞘血管关系密切的低回声囊肿或囊实性病灶.②10例CT检查表现为位于颈前三角区、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囊性肿块;合并感染时,病灶边界模糊,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强化.③1例MRI检查表现为颈侧部、胸锁乳突肌深面、下颌角后下方、颈动静脉外侧的囊性肿物,为短T1长T2信号,边缘异常对比增强,与周围组织界限清.仅有1例第一鳃裂瘘管未能显示.结论:超声的诊断价值有限,CT和MRI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形态、密度和信号较佳,多断面成像和信号变化使M RI在诊断中更有价值.

  • 鼻骨骨折的CT检查与诊断

    作者:王军;潘阿善;黄贤华;黄田业;谢齐;叶艳;赵徐静

    目的:改善CT扫描技术以提高鼻骨骨折的CT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60例临床和CT诊断的鼻骨骨折病人和40例正常志愿者的HRCT横断位和改良冠状位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T改良冠状位显示鼻骨孔35对,优于横断面扫描(显示20对);60例鼻骨骨折中改良冠状位扫描检出鼻骨骨折58例(96.7%),高于横断位检出(42例,70%),但鼻区并发症检出(17例)明显低于横断位(46例).结论:改良冠状位HRCT扫描可以提高鼻骨骨折检出率,结合横断位则更好,并可以提高鼻区并发症的检出率.

    关键词: 鼻骨骨折 CT
  • 应用明胶海绵和聚乙烯醇颗粒动脉栓塞治疗肺咯血疗效及复发原因分析

    作者:江森;孙兮文;支文祥;马骏;尤正千;史景云

    目的:探讨应用明胶海绵(GS)和聚乙烯醇(PVA)颗粒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咯血治疗效果及复发原因分析.材料和方法:对85例肺咯血患者(单纯性支气管扩张21例、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48例、肺癌6例、肺曲菌病3例、矽肺2例、肺脓肿1例、肺囊肿1例、原因不明3例)行动脉栓塞术止血.栓塞剂分别采用GS、PVA颗粒,其中单纯应用GS 25例,单纯应用PVA颗粒32例,联合应用GS、PVA颗粒28例.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即时止血72例(84.7%),一次性治愈44例(51.8%),显效和好转37例(43.5%),无效4例(4.7%).25例复发(29.4%),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占20例,二次栓塞9例,治愈5例.一次性治愈44例中单纯性支气管扩张17例,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17例,肺癌2例(即时止血率100%,另外4例晚期肺癌因其他原因在6月内死亡),肺曲菌病2例,肺脓肿1例,矽肺2例,肺囊肿1例,原因不明2例;单纯应用GS治愈8例(治愈率32%),单纯应用PVA颗粒治愈18例(治愈率56.3%),联合应用GS、PVA颗粒治愈18例(治愈率64.3%).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咯血疗效显著.单纯应用GS治愈率<单纯应用PVA颗粒治愈率<联合应用GS、PVA颗粒治愈率.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疗效相对较差,复发率相对较高.

  • 儿童多器官结核一例

    作者:何永胜;舒荣宝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1岁,平时有盗汗及午后低热,1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感腰骶部疼痛并加重1周.患者出生后按常规接种BCG疫苗.体检:一般发育差,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腰椎稍向左侧弯,骶骨区压痛及叩击痛阳性.血沉为118mm/h.CT表现:右肺野散在斑片状浸润影(图1),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伴钙化(图2),肝脏多发境界不清低密度伴钙化影,边缘环形强化(图3),腰骶椎及骶髂关节可见广泛的骨质破坏及死骨形成,腹腔及腹膜后广泛淋巴结增大融合并有环形强化,左侧骶管及竖脊肌脓肿形成(图4,5),CT诊断考虑为全身多器官结核.手术:骶棘肌处大量脓液,自L2至骶棘肌内有空于某种原因而抵抗力下降时,肺内原发病灶和增大淋巴结可继续发展,形成肺内的原发性空洞,并引起血行或支气管播散.本病例符合原发型肺结核的特征,一般诊断不难,如果出现原发性结核空洞则需与肺脓肿空洞鉴别.

  • 书讯

    作者:单广军

    关键词:
  • 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一次医学影像学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作者:福建省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修改稿约中参考文献格式的通知

    作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