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MDCT对胃部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亚春;宋琦;刘向东;谢雪芬;沈春林;刘荣伟

    目的:探讨胃部异位胰腺的MD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征.结果:8例胃部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位于胃窦部2例,胃体部6例;8例均位于胃小弯侧.病灶长径1.8~2.7 cm,短径0.9~1.4 cm,长径/短径平均为1.9.病灶长轴均平行于胃壁.7例呈卵圆形,边界清晰,局部边缘模糊;1例呈不规则形,边缘模糊.8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8例均呈等密度,其中3例边缘显示脐凹征,1例中央见导管征.增强扫描,8例均呈明显持续强化,强化的趋势与正常胰腺一致.8例胃壁黏膜层均完整.结论:胃部异位胰腺为黏膜下病变,其MD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DCT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常规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富碧;杨茹;杜勇;杨汉丰;李杨;郑后军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的MRI图像,并分成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各种淋巴结病变MRI表现,并评价常规MRI、DWI和常规MRI联合DWI的定性诊断价值.同时,测量并比较良性淋巴结组与恶性淋巴结组的ADC值.结果:良性组囊变发生率(64%)低于恶性组(78.3%)(P>0.05).良性组环形强化发生率为(16%)低于恶性组(47.8%)(P<0.05).恶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055±0.189 (×10-3mm2/s),良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685±0.303 (×10-3 mm2/s),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DWI、常规MRI联合DWI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 (61/71)、69% (49/71)、94.4% (6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联合DWI对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ADC值可能是一种淋巴结定性诊断的辅助指标.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增生的MRI表现

    作者:唐颖;张俊海;李益明;梁宗辉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垂体增生的MRI表现.方法:收集30例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MRI显示垂体病变的患者,回顾性研究其MRI表现;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随访垂体MRI,对比治疗前后垂体病变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年女性,其中71.88%的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男女比例为1∶6.5.垂体MRI显示垂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垂体高度大可达18mm,但垂体信号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除1例外垂体柄均居中.其中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垂体增生.其他患者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随访,增大的垂体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垂体高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复查垂体MRI显示增大的垂体,恢复到正常范围内;MRI检查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增生的有效手段,术前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对烟雾病血管重建评价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谦;程晓青;周长圣;倪玲;罗松;黄伟;卢光明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颅内外血管重建的烟雾病患者,23例患者共行25侧血管重建术,包括21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STA-MCA+EDMS)和4侧脑-脑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患者术前一周内均行3D TOF MRA及DSA检查,术后一周内复查3D TOF MRA.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进行观察.术前对颞浅动脉的图像显示以3分制计分法(优秀、良好、差)进行影像评分.术后以5分制计分法对搭桥血管成像质量及通畅性进行影像评分.对术后3D TOF MRA显示搭桥血管闭塞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搭桥血管情况.结果:术前46侧经DSA证实通畅的颞浅动脉,3D TOF MRA显示优秀36条(78.26%),良好10条(21.74%).术后3D TOF MRA对搭桥血管的平均质量评分为3.88±0.44,无明显的伪影出现.搭桥血管的平均通畅性评分为2.8±1.26.通过与CTA对照,3例搭桥血管穿颅段出现假性闭塞.结论:3D TOF MR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临床上需要注意搭桥血管在穿颅段可能存在假性闭塞.

  • 脑铁沉积随年龄变化的SWI量化研究

    作者:王丹;李跃华

    目的: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量化正常人脑的铁沉积.方法:143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MR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和SWI序列.受试者根据年龄以每10岁为年龄段分为组1(10~18岁)到组8(80~87岁).使用相位图量化尾状核头与豆状核的铁沉积,计算出相应的角弧度值并采用ANOVA分析进行各组数据的组间比较.用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拟合分析,尾状核头和豆状核的铁沉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豆状核的铁沉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至40岁,而40岁之后没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尾状核头的铁沉积达到高峰的年龄是60岁,60岁之后变化不明显.两侧尾状核头和两侧豆状核的铁沉积与年龄均有高度相关性.线性回归显示:双侧尾状核头、双侧豆状核与年龄显著相关(P<0.001).结论:豆状核的铁沉积随年龄而增长,在40岁达到峰值之后铁沉积变化不明显.尾状核头铁沉积也随着年龄而增长,并在60岁达到一个平台期.

  • 颅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作者:李安宁;吴越;王静;姚振威;冯晓源

    目的:分析颅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CT和MRI).其中49例有效的影像资料,包括17例行头颅CT平扫,47例行MR轴位T1W、T2W、DWI、增强后T1W序列扫描.结果:70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鞍区病变主要表现为尿崩,基底节病灶主要为轻偏瘫,松果体病灶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眩晕、呕吐.49例神经影像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高密度,MR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囊变率55.8%,部分病灶可见弥散稍高信号.从形态上,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肿块.鞍区生殖细胞瘤可分为3类:垂体柄结节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3/30(10%)、17/30(56.7%)及10/30(33.3%).发生于基底节区及丘脑的生殖细胞瘤主要表现为簇状结节加囊变病灶.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同肿瘤的发生部位密切相关.鞍区病灶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

  • 支气管肺炎型肺部隐球菌病CT表现

    作者:王向明;李惠民;陈庆华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13例支气管肺炎型肺隐球菌病纳入分析,包括男12例,女l例,年龄5~57岁,平均39.6±13.2岁,中位43岁.采用16层MSCT完成全肺扫描,其中6例加增强扫描.结果:13例中11例表现为多发团块状,类圆形,边界较清楚,伴有较轻的晕;其余2例表现为实变.全部病例累及下叶,其中9例累及双下叶,11例病灶累及胸膜.所有病例显示明显的支气管充气征,6例增强扫描均显示血管造影征.结论:支气管肺炎型肺隐球菌病有一定CT特点,有助于定性诊断.

  • 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与病理组织分化的相关性

    作者:伍翠云;程涛

    目的:探讨原发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病理证实的原发周围型肺腺癌的CT表现,比较在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腺癌中的差异,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周围型肺腺癌之间,瘤体大小、形态、密度、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出现率(x2=16.430、13.327、19.436、6.542、13.005、7.945)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发生部位、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血管集束征的出现率(x2=1.312、0.177、0.027、0.19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与组织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瘤体直径>3cm,形态不规则,实性成分越多,且具有深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等CT征象的周围型肺腺癌更趋低分化.

  • CT双能量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

    作者:张秀莉;李绍东;李江山;谢丽响;李钢;徐凯

    目的:探讨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CTPA)和肺灌注成像(DEPI)在评价肺栓塞(PE)严重程度及其所致右心功能不全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拟诊PE患者行CT双能量扫描,采用dual-energy软件获得CTPA、DEPI图像,记录肺动脉内栓子的位置、数目、栓塞类型及肺内灌注异常的程度、位置、数目,并计算肺栓塞指数和灌注缺损率.利用CTPA获得右心功能相关指标.分析Qanadli栓塞指数、灌注缺损率、右心室与左心室的大横径比(RVd/LVd)及大面积比(RVa/LVa)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肺栓塞组和非栓塞组右心功能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31例患者中20例显示肺栓塞,8例无肺栓塞,2例因肺叶不张、1例因左侧胸腔大量积液而剔除该组研究.Qanadli栓塞指数与肺灌注缺损率具有正相关性(r=0.826,P<0.01).Qanadli栓塞指数、灌注缺损率与RVd/LVd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610、0.600,P均为0.01);Qanadli栓塞指数、灌注缺损率与RVa/LVa间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684、0.655,P均<0.01).栓塞组的RVd/LVd、RVa/LVa较非栓塞组增大(P<0.05).结论:CTPA和DEPI在一定程度上能提示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受损程度.

  • 左心房血栓与黏液瘤的多层CT诊断

    作者:祝因苏;唐立钧;徐怡;朱晓梅;徐海

    目的:研究左心房血栓及黏液瘤的CT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左心房黏液瘤及血栓各5例(男5例,女5例,年龄19 ~75岁),采用双源CT心电门控采集,完成平扫和冠脉CTA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病变.结果:黏液瘤均单发,病灶附着于左心房壁,为不规则椭圆形,平扫呈软组织密度,4例密度不均匀,3例合并斑点状及条片状钙化,增强后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例多发血栓发生于左心房内及心耳,其余4例单发,3例椭圆形,1例不规则形,其中2例呈铸型位于左心耳;5例均密度均匀,未见钙化;增强后4例病灶不同程度强化,2例不均匀,2例均匀,1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左心房黏液瘤和血栓多层CT显示良好,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有赖于病理.

  • 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之平;吴伟;廖国政;李正连;孔令玲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在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O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组为46例早期症状性膝关节OA患者,对照组为3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GE HDe 1.5T超导型MR扫描仪,T2-mapping成像测量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30)胫骨内侧面、外侧面,股骨内侧面、外侧面和髌骨5处软骨的T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获得两组各处关节软骨的T2-mapping伪彩图像.结果:研究组内侧胫骨面、内侧股骨面、外侧胫骨面、外侧股骨面和髌骨面T2值均高于对照组相应关节面软骨T2值,(P<0.05).正常膝关节软骨T2图色阶呈均匀一致橙红色,关节软骨光滑连续完整;早期OA组T2图主色阶为橙红色,局部出现绿色色阶,关节软骨厚薄不均或局部缺失.结论:磁共振T2-mapping成像通过T2值的测量和T2图的显示,可以发现膝关节早期OA关节软骨的异常改变,是检测膝关节早期OA的敏感手段.

  •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肾细胞癌分型的对照研究

    作者:胡海燕;赵艳娥;魏淑萍;马思懿;张宗军

    目的:分析三种亚型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在肾细胞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肾细胞癌患者分别行超声造影(104例)和三期增强CT(108例)检查,对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上37例透明细胞癌表现为“快进快出”,14例“同进同出”,高于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52例透明细胞癌呈高增强,高于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在增强CT动脉期上,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细胞癌(P<0.01);肿瘤肾皮质比分别为74.7%、44%和24.5%.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鉴别透明细胞癌和非透明细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5.36%和85.51%,特异性为65.71%和64.10%.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肾细胞癌亚型鉴别上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

  • 320排螺旋CT在SD大鼠腹部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季文彬;祁小龙;范国鑫;周方宇;徐卫国;杨长青;王培军

    目的:探索320排螺旋CT在活体SD大鼠腹部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东芝320排螺旋CT对30只正常SD大鼠进行腹部CT动脉造影,并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及三维重建后,观察大鼠腹部动脉血管的结构形态.结果:所得动脉图像均达到诊断标准,能清晰显示腹部主要动脉形态及其解剖位置.结论:运用320排CT可以安全、便捷、精确地获得大鼠动脉血管系统的结构形态信息和其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

  • 良恶性淋巴结放疗早期扩散成像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作者:俞胜男;邢伟;陈杰;李蓓;陈明

    目的:探讨MRI扩散成像监测良恶性淋巴结放疗早期疗效的能力.方法:26只实验兔(转移17只,良性9只)分成A组(转移10只)、B组(转移7只)和C组(良性9只).A组和C组接受放疗,B组为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后第1、3、7天进行常规MR及DWI检查,测量淋巴结的ADC值.三组淋巴结ADC值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所有实验兔共35个淋巴结,A组16枚,B组10枚及C组9枚.三组ADC值放疗前后变化有明显差异(P< 0.001),而A组和C组ADC值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WI能够监测良恶性淋巴结放疗后的早期反应,但其区分不同病理特征的能力有局限性.

  • 低管电压技术在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敏;李剑

    目的:比较128层CT低管电压(80 kV)和标准管电压(120 kV)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成像(CTA)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管电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48例行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120 kV、120 mAs)、B(80 kV、120mAs)两组,每组24例.2名研究者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测定血管内CT值、血管内噪声N,计算信噪比CNR.采用4分法评价图像质量.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两组间各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各节段血管CT值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管噪声(57.95±19.23)高于A组(22.7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CNR无统计学差异 (15.69±5.39 vs.14.85±5.61,P>0.05).A、B两组各节段血管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DLP明显低于A组(274.96±20.72 mGy·cm vs.1025.50±64.15 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CTA可以在较低辐射剂量下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

  •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恶性胶质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并无多大改变.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建立有效的免疫疗法,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定位并清除肿瘤细胞而不损害周围正常的组织,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策略.近些年来,研究者建立了多种脑胶质瘤的免疫疗法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本文就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免疫治疗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PECT/CT诊断

    作者:张连娜;杨芳;冯瑾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拟诊为甲旁亢患者行99mTc-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31例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均确诊为甲旁亢,其中甲状旁腺腺瘤27例,甲状旁腺增生3例,甲状旁腺癌1例.99mTc-MIBI平面显像及SPECT/CT断层图像融合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87.1%和96.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是有效的探测甲状旁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在PHPT患者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DSA三维数字成像动脉瘤体积测量的研究

    作者:冷冰;郑永涛;徐强;何俊

    目的:致密填塞动脉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精确测量动脉瘤体积成为首要问题.方法:利用DSA三维数字成像VRT后处理技术,精确测量动脉瘤体积.结果:利用体外球囊体积测量,VRT与实际结果吻合率99%;传统模拟测量误差大于50%; 199例患者221个动脉瘤采用VRT测量,长期随访结果其复发率6.2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VRT可以精确计算动脉瘤体积,为致密填塞动脉瘤提供了基础.

  • 儿童副鼻窦的16层CT低剂量扫描

    作者:边当绒;于春英;顾志娟;李颖;杨西海;王雪莉;罗肖山;激扬

    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中的低剂量应用.方法:60例疑诊副鼻窦炎的6~12岁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00mAs (A组)、50mAs(B组)和20mAs(C组),获取5mm层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并0.625mm层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与A组比较,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和80%.A、B组间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三组轴位图像间噪声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冠状位图像间噪声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应用20mAs管电流进行儿童副鼻窦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副鼻窦结构,同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 容积CTA在肾脏肿瘤术前的应用及其与螺旋CTA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超;郭海若;许兵;刘崎;魏强;沈倩瑾;张火俊;陆建平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在肾脏肿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比螺旋CTA的优势.方法:对118例肾肿瘤患者术前行容积CT肾脏血管成像,观察肾动静脉及腔静脉.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行320排螺旋CT肾脏血管成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118例患者的双侧肾脏及肾动静脉均在容积CT的扫描范围内.7例肾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有癌栓;患侧出现27例多支肾动脉,9例肾动脉过早分支,2例肾动脉狭窄.观察组CTA辐射剂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可精确提供双肾及肿瘤的血管情况,能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信息;较之螺旋CT成像,容积CT血管成像较大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