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磁共振扫描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华;贾海鹏;宋立涛;潘自来;张欢;杜联军;丁蓓;凌华威;宋琦;陈克敏

    目的:评价磁共振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6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动态增强图像、DWI图像对胃癌术前TN分期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对胃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6.9%.MR对胃周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41.8%,胃癌病变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较相应正常胃壁的ADC值偏低(P =0.145).胃癌病变ADC值与浆膜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6<0.05).结论:MRI能对胃癌术前TN分期做出准确的判断.DWI对于胃癌病灶以及其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影像诊断学价值.

  • 多发性硬化的深部灰质核团和边缘叶萎缩: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李郁欣;张碧云;汤伟军;耿道颖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方法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灰质变化.方法:应用3.0T MRI,对25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和22例正常志愿者进行3D T1WI扫描,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全脑灰质和区域灰质核团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发性硬化的全脑灰质明显萎缩( 679.40±52.68mlvs629.09±54.50ml,P=0.040),其中双侧丘脑、双侧壳核、双侧苍白球、左侧尾状核、左侧海马、左侧海马旁回、双侧扣带回前部、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双侧岛叶体积明显缩小(P< 0.001).结论:多发性硬化存在脑灰质萎缩,主要累及深部灰质核团和边缘叶系统.

  • 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反应性增生的MR和病理表现

    作者:杨艳梅;冯晓源;孙华平;李安宁;解骞

    目的:动态追踪局灶性脑缺血MRT2、ADC信号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细胞反应性增生的影像特点.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模型制作后6h、1d、3d、7d行俯卧位冠状面磁共振T2WI、T2 map和DWI扫描,测量ADC、T2值,取脑切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MR图像6h已经显示缺血灶;1d时病理表现为脑水肿、组织坏死,T2WI为高信号,ADC值降低;3d时病变组织以片状坏死为主,出现细胞增生,T2信号增高的程度较前有所降低,ADC值有所回升;反应性细胞增生于第7天更为明显,T2高信号强度进一步降低,而ADC值增高,并超过对侧.结论:脑缺血后不同MR参数时间空间变化存在一定规律,MR成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体反映脑缺血后细胞反应性增生过程.

  • 脉络丛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孙建华;朱珍;梁宗辉

    目的:研究脉络丛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搜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脉络丛肿瘤,其中脉络丛乳头状瘤35例,脉络丛癌4例.男性13例,女性26例,年龄1~ 60岁,平均19.5岁.所有病例均行CT和(或)MRI扫描.分析CT和MRI表现.结果:脉络丛肿瘤发生于侧脑室26例,9例位于第四脑室,3例位于桥小脑角,1例同时累及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小儿21例,其中2例为脉络丛癌;成人18例,其中2例为脉络丛癌.脉络膜乳头状瘤为良性、分叶状实质性肿块,常见肿瘤血管,可见钙化,出血、囊变很少.实质部分CT呈现等或(和)略高密度;MRI T1WI呈现等或(和)略高或略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FLAIR多为高信号,DWI多为等或略高信号.实质部分常均匀明显增强.无或有极轻微瘤周水肿,一般无脑组织浸润.可致阻塞或(和)交通性脑积水.脉络丛癌可见脑组织浸润或囊变、出血等改变.结论:脉络丛肿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结合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 颅外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乐维婕;余强

    目的:评价颅外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颅外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仅行CT检查者2例;仅行MRI检查者1例;CT及MRI均查者3例.结果:6例颅外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为:①病变位于咽旁间隙者3例,咀嚼肌间隙者1例,眼眶者2例;②平扫CT上病变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中3/5病变含有沙粒样钙化.平扫MRI上,病变在T2WI上均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椒盐”征);③增强CT和MRI上,病变均呈明显强化表现;④位于咽旁间隙的病变推移(2例)或包绕(1例)颈内动脉,咽侧壁呈受压改变;⑤4/6例病变表现为与颅内脑膜瘤相连,相邻颅骨和眶壁表现为骨质增厚(4例)或吸收(1例).结论:颅外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以软组织肿块内含钙化、“椒盐”征和邻骨受侵为特点.该病变的CT和MRI表现能为相关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 肱骨头囊变与年龄和肩袖损伤的相关因素磁共振研究

    作者:葛宇曦;崔恒武;张联合

    目的:利用磁共振检查,探讨发生在肱骨头不同部位囊变与肩袖损伤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肩关节磁共振资料.按肱骨头囊变发生的不同部位分四组:肱骨大结节后部(a)和前部(b),肱骨小结节(c),肱骨解剖颈裸区(d).统计对照分析不同部位囊变组与无囊变组的平均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结果:107例(37.0%)肱骨头发现囊变,经统计学检验:大结节后部囊变组的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均高于无囊变组(P<0.01);大结节前部囊变组和小结节部囊变组的肩袖损伤程度高于无囊变组(P<0.01);肱骨解剖颈裸区囊变组的年龄和肩袖损伤程度与无囊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大结节后部出现囊变提示与年龄和肩袖损伤有关;大结节前部和小结节部出现囊变提示与肩袖损伤有关;而肱骨解剖颈裸区出现囊变与年龄和肩袖损伤无明显关系.

  •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姜铃霞;姚伟武;辛鸿婕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BMFH)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6~2010.11间经病理证实的18例PBMFH(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岁,肱骨2例,股骨9例,胫骨5例,腓骨1例,髋臼及股骨头1例.X线检查12例,CT检查12例,MRI检查13例(增强7例).结果:X线平片上可见到骨质破坏(18例)、边缘/髓腔硬化(8例)、骨膜反应(3例)、软组织肿块(2例)、病理性骨折(2例)等表现.CT片示2例病灶内部骨嵴影.MRI上12例表现为T1WI等低、T2WI混杂信号,其中5例病灶内含更低信号细小分隔影;另1例T1WI、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结论:虫蚀状骨皮质破坏,局部皮质可断裂,骨破坏区内可有/无残留骨嵴,骨膜反应少见是PBMFH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 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分型

    作者:赵秋枫;王嵩;耿道颖;杨蓊勃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分型及应用价值.方法:70例臂丛损伤患者(59例手术,11例经临床随访)术前行MR检查,将术中所见、肌电图及随访结果与MRI结果比较.结果:47例节前损伤患者的196对受损神经根中MR检出176对,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9.1%、89.8%、84.8%.节前损伤征象:①椎管内神经根消失161对;②前后根增粗、僵硬,无法连续追踪至椎间孔处20对;③椎管内脑脊液囊性聚集,假性脊膜膨出96对;④神经根袖形态异常54对;⑤脊髓变形移位79节段;⑥椎间孔区瘢痕形成11对;⑦脊髓损伤5例;⑧椎旁肌肉信号异常42例.节后损伤表现:①神经走行自然,结构及信号与健侧一致2例;②神经连续、走行自然、增粗、信号增高18例;③神经连续、走行僵硬、结构紊乱19例;④神经断裂,断端分离2例;⑤神经断裂,断端假性神经瘤形成2例.臂丛损伤MR表现分型:正常表现型、神经变性水肿型、神经瘢痕纤维化型、神经断裂型、神经根性撕脱伤、昆合型.结论:MRI能对臂丛损伤做出准确的诊断,对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改善有重要价值.

  • 冷循环微波消融脾组织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彬;王怡;王涌;周宁明;董彩虹

    目的:通过研究冷循环微波对猪淤血性肿大脾的消融作用,探讨猪脾组织微波消融的功率条件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脾肿大、脾亢、脾破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头小香猪建立淤血性脾肿大的动物模型.2450MHz冷循环微波电极行脾消融18个点,能量输出设为60W/600s、70W/600s、80W/600s三组,并测温;消融时观察脾局部的改变,消融后实测凝固区的长径、宽径,并计算体积.结果:冷循环微波在不同能量条件下消融灶的形态均为椭圆形,脾凝固区呈红褐色,表面干燥皱缩;出针后针道无活动性出血,由消融中心向外周依次分别为中央凝固性坏死灶、周围血栓性梗死灶和热能沉积导致血管、脾窦内皮受损累及整个脾脏.不同区域病理表现各异.实验中分别统计了不同能量状态下消融范围(大长径、宽径和体积)和微波电极周围温度变化.结论:2450MHz冷循环微波电极高功率脾消融是安全的,该技术可在猪脾组织形成椭圆形消融坏死区,消融体积可随能量提高而增大.

    关键词: 微波 消融术
  • 恶性淋巴结放疗后早期反应的磁共振灌注实验研究

    作者:丁玖乐;邢伟;生晶;陈杰;陈明;俞胜男

    目的:使用T2WI - PWI研究淋巴结放疗后的早期变化.方法:10只新两兰白兔建立恶性淋巴结模型,给予一次性局部10Gy的放射性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天、3天及7天采集磁共振灌注图像.由一位放射科医师绘制感兴趣区,生成时间-信号曲线,并计算半定量灌注参数:TTP、MSD%及PH%.此外,每次灌注图像采集完毕后取一只兔子行病理HE染色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放疗后,只有第7天的半定量灌注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TTP增加、MSD%减低(P<0.05).放疗后第1天部分细胞核退变、细胞肿胀;第3天部分肿瘤细胞核碎裂,可见残余肿瘤细胞轮廓;第7天淋巴结内散在坏死.对侧肌肉的灌注参数在放疗时间点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半定量灌注参数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评估淋巴结放疗后早期的变化.

  • 大鼠C6胶质瘤模型建立及7T动物磁共振表现实验研究

    作者:黄丙仓;耿道颖;刘培;郑海宁

    目的:制备大鼠脑C6胶质瘤模型并进行7T磁共振成像(包括常规MRI、DWI、MRS、PWI),研究大鼠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特点,优化成像序列及参数.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体重约200g;在立体定向仪下,以矢状缝旁1mm及冠状缝右侧约3mm确定为进针点,进针深度为5mm后拔出1mm,缓慢注入浓度为2x 105个/μlC6胶质瘤细胞混悬液约10μl,注射10min,停针5min后拔出;种植后第7天进行磁共振筛选,选取大小及部位基本一致的肿瘤30只,采集常规MRI及功能磁共振成像(包括DWI、MRS、PWI);检查完毕,获取胶质瘤标本送病理学及电镜检查.结果:大鼠脑胶质瘤成瘤率100%;肿瘤平均体积约为0.15cm3,病理学及电镜检查证实为C6胶质瘤;常规MRI呈长T1长T2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平均rADC值为0.70x 10-3m/s,MRS基线稳定,各代谢物峰下面积与肌酐比值Cho/NAA比值分别为Cho/Cr1.22,NAA/Cr1.67,Lac1.70, Lip0.76,Cho/NAA0.75.PWI曲线稳定,相对血容量rrCBV值为3.73.结论:通过立体定向仪种植胶质瘤细胞混悬液成功制备鼠脑胶质瘤模型,7T MRI各序列成像清晰稳定,成功摸索出7T MRI的各种序列参数,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 急性兔脑微栓塞模型的CT灌注成像研究

    作者:张放;姚振威;冯晓源;孙华平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脑微栓塞模型,探讨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对早期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5只,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25只,为微栓塞组.分离右侧颈部血管,经颈外动脉向颈内动脉注入直径约0.5mm的SiO2颗粒10枚,栓塞后30min行CTPI,分别测量灌注异常侧与正常对侧的CBF、CBV及MTT值.24h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行HE染色.利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CBF、CBV及MTT ROC曲线分析,评价各灌注参数诊断早期脑缺血的准确性.结果:A组CTPI及病理均未见明显异常.B组3只因实验意外死亡,1只因下肢静脉穿刺失败导致CTPI失败,21只行CTPI检查,其中18只CTPI异常,HE染色10只脑梗死,7只脑缺血,1只未见明显异常;3只CTPI未见明显异常,HE染色1只轻度脑缺血,2只未见明显异常.灌注异常主要表现为局部CBF降低、MTT延长、CBV无明显变化或轻度上升、下降,包括5只右侧额、颞叶片状低灌注;4只右侧额叶、颞叶、基底节及小脑片状低灌注;7只右侧颞叶小片低灌注;2只双侧额颞叶小片低灌注.灌注异常侧与正常对侧CBF值、MT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提示CBF< 67.06ml/(min·100g)、CBV< 3.08ml/100g、MTT> 4.58s,诊断早期脑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74.4%、87.2%.结论:CBF、MTT诊断早期脑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CTPI技术可以准确、无创地反映兔脑微栓塞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新型肠道对比剂Gd- nanoCPs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靶向MRI成像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杰军;刘晓晟;朱君;许建荣;何丹农;吴连明;周涓;冯琦;朱炯

    目的:建立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索经直肠灌注Gd - nanoCPs检测炎性肠病的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凝结技术合成Gd - nanoCPs.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对正常组(n=1 4)、结肠炎组(n=14)分别灌注Gd - nanoCPs混悬液(10只),Gd - DTPA水溶液(2只)及尾静脉注射Gd - DTPA(2只),于灌肠前和灌肠20~ 120min后行结肠MR扫描.对结肠上段、中段及下段肠壁分别进行灌肠前后结肠壁、盆壁肌肉和图像背景MR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计算灌肠前后肠壁与盆壁肌肉的相对信号值及强化率,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直肠灌注Gd - nanoCPs混悬液20~120min内肠黏膜均有强化,20~ 120min内下段、中段及上段结肠黏膜强化率分别为1.8%~35.2%、1.6% ~26.4%、1.8% ~ 27.3%和25.2%~71.1%、20.8% ~ 55.7%、9.4%~3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 - nanoCPs作为一种新型肠道MRI对比剂,具有成为检测炎性肠病的特异性靶向MRI造影剂的潜能.

  • 脊柱血管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分型与PVP的应用

    作者:刘孝萍;吴春根;李明华;李跃华

    脊柱血管瘤(VH)是常见的椎体良性肿瘤,是发生在椎体的血管错构瘤,通常无症状,少数可表现为侵袭性的.骨内脂肪基质含量的多少与病灶的侵袭性呈反比关系.脊柱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复杂.本文通过阐述脊柱血管瘤的病理与临床分型,并综合分析其X线CT、MRI表现及核医学图像特征,以此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儿童骨骼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表现

    作者:奚文华;周莺;顾晓红;朱铭

    目的:了解儿童骨骼系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发生率,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LCH的临床资料和图像特点.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包括因偶然发现局部软组织肿块12例,皮疹、贫血伴发热3例,因外伤后疼痛行X线检查发现局部病灶2例,反复发热伴局部疼痛2例,腰骶部疼痛伴大小便功能障碍1例.本组病例3例皮疹患者经皮肤活检证实,其余17例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所有病例均予病变部位X线平片、CT扫描、全身同位素检查.CT为直接增强扫描.结果:本组病例,单发10例,多发10例.单发10例中,病变位于颅骨5例,位于肋骨1例,位于胸椎1例,位于四肢骨3例.单发病例病灶边界清晰,伴软组织肿块5例,不伴软组织肿块5例,骨骼缺损大直径为3.5cm,小直径为1cm.多发病例中,累及两处骨骼4例.累及3处骨骼1例,累及多处骨骼5例.结论:儿童LCH常累及全身骨骼,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及ECT可以很好地显示病灶,有助于本病及早诊断.

  • 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包明波;蒯新平;孟小茜;王智;董伟华;贾宁阳

    目的:讨论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16排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患者共80例,其中常规剂量扫描A组(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mm/rot)和低剂量扫描B组(1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23mm/rot)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穿刺CT扫描剂量、图像质量和穿刺结果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23.64± 2.41) mGy和(172.37-± 17.63)mGy·cm,穿刺成功率为90%;低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22±0.12)mGy和(8.56±0.88)mGy·cm,穿刺成功率为85%.两组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分级均能满足穿刺活检的需要,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剂量CT扫描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 早期牙根纵裂的锥形束CT诊断

    作者:宁放;余强;曹东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早期牙根纵裂(简称“根裂”)的锥形束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判断是否存在根裂影像.早期根裂的CBCT诊断标准为:至少连续2个牙根断面上可见明显的低密度裂隙影或折断片明显移位.结果:所有病例经截根术和拔除患牙证实为牙根纵裂与CBCT检查诊断完全一致,CBCT能够发现常规X线根尖片不能检知的根裂,且能够清晰显示牙根折裂的部位.结论:CBCT能够立体显示根裂的位置和方向,有助于牙根纵裂的早期诊断.

  • 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作者:李静;李澄;王苇

    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 II(dTVII)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通过感兴趣区(ROI)的设置得到患侧CST三维示踪图像,评价患侧CST的受累程度(IS值),并由软件计算获得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对脑出血患者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 Meyer评分.结果:22例患者患侧CST的IS值与6个月后Fugl- Meyer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35,P<0.01);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与6个月后Fugl- Meyer评分之间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7,P<0.01).结论:利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及定量技术对皮质脊髓束的分析都可以早期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结果进行预测评估.

  • 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王云玲;贾琳;汤伟军;王红;王皓;贾文霄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 BOLD)探讨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接受两种语言刺激任务时,大脑语言功能区激活的异同.方法:20名健康维吾尔族维-英双语者进行fMRI检查,所有受试者均在10~ 12岁开始接受英语教育,并通过大学英语4~6级考试.fMRI BOLD检查采用组块设计,受试者分别接受维吾尔语及英语认知任务的视觉刺激并进行默读,所得图像数据经SPM5脑功能处理软件处理,生成脑激活图并进行分析,组间数据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维吾尔族语刺激任务主要激活了双侧额中回(BA 9)、左侧额下回(BA 46、47)、双侧中央前回(BA4)、左侧颞中回(BA18)、双侧梭状回(BA 37)、双侧顶上下小叶(BA 7、40)、左侧枕中回(BA 19)和部分小脑.英语刺激任务主要激活了双侧额中回和额下回(BA9、46、47)、双侧中央前回(BA4)、双侧顶上下小叶(BA 7、40),左侧梭状回(BA 4)、左侧颞中回(BA18)、左侧枕中回(BA19)、部分小脑及基底节区神经核团.两种语言刺激的优势半球均为左侧大脑半球.结论:维吾尔族双语者给予母语和英语刺激时,两种语言有共同的脑激活区,处理英语刺激任务时脑激活区激活强度及范围大于母语刺激任务,两种语言刺激时大脑的偏侧化程度无差异.

  • 颅颈CT血管造影的低kV技术评价

    作者:李玉华;柏梅;李惠民;冯赟;陆建平

    目的:采用低kV扫描可以明显降低CT的X线辐射.利用双源CT(DSCT)双能量采集头颈部血管造影的数据,研究其中的低kV采集的数据图像质量,进一步分析低kV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的20例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病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岁(44~ 75岁),全部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DSCT 机,行双能量扫描;回顾性重建高千伏、低千伏以及融合双能量图像,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分叉部水平的动脉和胸锁乳突肌的CT值,并记录标准差(SD)作为噪声值,计算血管造影的图像对比度、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当低kV图像噪声较高时,回顾性重建低通滤过图像进行比较.上述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重建,比较颈动脉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优秀、良好、差).统计采用两两配对t检验.结果:低kV图像能获得好的血管强化程度和对比度,但图像噪声较高,SNR、CNR以及血管三维图像总体较好.低通滤过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t=8.36,P<0.01).结论:低kV扫描结合低通滤过可以获得优秀的头颈部CTA图像.

  • 在Power Point中利用VBA控件实现断层医学图像集的手控浏览

    作者:周子恩;许建荣

    介绍了一种在Power Point(Microsoft公司)中利用VBA控件实现断层医学图像集(如CT、MRI)手控浏览的方法.从而增强医学类电子演示文稿在教学、演讲、汇报等场合中的交互性及手控性.

  • 下肢全长拼接摄影肢体力线测量角度准确度的研究

    作者:姜荣;贺文;赵丽琴

    目的:探讨下肢全长拼接软件摄影对肢体力线测量的准确度.方法:用全数字化大平板透视-摄影系统的拼接摄影功能,对人体下肢骨骼标本进行标准力线投照,经过下肢全长拼接软件得到下肢全长,分析和总结设定的各点到标准力线所形成角度的准确度,来确定下肢力线的准确度.结果:以游标万能量角器测量的角度数值为标准,通过游标万能量角器测量的角度数值与拼接摄影的角度数值相比较,差异在临床允许范围内.结论:运用岛津DR拼接软件摄影得到的下肢全长所测量的力线是可靠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