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表现(40例)

    作者:邵丹丹;王雪雪;赵骞;贾宁阳;陈栋;龙行安;陆伦;程红岩;孙莉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9月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共40例,回顾性分析该病影像特征.结果:单结节病灶26例、多结节病灶14例.病灶大径0.7~5.6cm(2.42 ±0.98cm),30例≤3cm、10例>3cm;分别位于肝右叶34例、肝左叶4例、中肝叶2例,病灶分布于肝缘下35例、肝脏深部5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18例、葫芦状14例、蚯蚓状8例.T1WI示所有病灶均为低/等信号,T2WI示病灶呈稍高/等信号32例、稍低信号8例,增强后病灶实质均无强化,病灶周缘均可见薄环状强化,环壁厚0.87~3.05mm(2.09±0.52mm),14例病灶内见间隔线强化.结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多见于肝右叶肝缘下,通常大径≤3cm,MRI增强表现为周缘薄环状强化,典型表现可以提示SNN的诊断.

  • 256层CT全肝灌注评估肝硬化段性功能储备

    作者:吴国华;殷允娟;侯海燕;常军;姜建威

    目的:以临床Child-pugh分级为标准,应用256层CT全肝灌注扫描对肝硬化患者行段性功能储备评估.方法: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患者及23例肝硬化患者均行全肝灌注检查,得到肝脏灌注图像,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以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PPI).对正常组及肝硬化组行肝段性灌注测量,对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肝脏各段间HAP、HPP、TLP、HAPI、HPPI均无统计学差异,HAP:HPP=1/3~1/4;Child-pugh A级HAP、TLP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1/2~1/3;Child-pughB级HAP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1/2~1/3;Child-pughC级各灌注参数均存在段间差异(P<0.05),HAP:HPP=2/1~2/3.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间比较:除Ⅱ、Ⅲ段HA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Ⅰ-Ⅷ段各灌注参数均存在部分组间差异(P<0.05),Ⅰ-Ⅷ段HPP肝硬化各组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肝脏各段HAP、HAPI值呈上升趋势,HPP、TLP、HPPI值呈下降趋势,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血供比例逐渐增大.结论:256层CT全肝灌注模式可用于直观定量反映肝硬化肝脏各段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储备功能分段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早期肾盂癌的MSCT表现和诊断

    作者:吕光宏;吴海啸;应明亮;陈晓荣

    目的:分析早期肾盂癌(泌尿上皮癌1~2期)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22例输尿管镜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肾盂癌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70.7岁(49~88岁),采用Siemens 16层或Philips 256层多排螺旋CT完成层厚1.2mm或0.67mm的采集,增强方式:80~90ml浓度300mgI/ml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团注速度3ml/s,分别于注射后35s和70s完成动脉期和静脉期全肾扫描、延迟5min完成全尿路排泌期扫描,并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结果:22例肾盂泌尿上皮癌均为单发病灶,右肾15例,左肾7例;CT检出19例,表现为肾盂(肾盏)占位,平扫密度类似于肾实质密度,平均约35HU;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升高,延迟期强化减低,各期强化均低于肾实质,尤以排泌期密度差大,表现为肾盂/肾盏内充盈缺损,多平面重组(MPR)及CTU (VR、MIP)显示更加清楚直观.对应输尿管镜下表现为肾盂(肾盏)内乳头状或菜花样赘生物突起,表面灰白色,部分附暗红色血块,手术肿块0.5×0.4cm~2.5×2.0cm.CT漏诊3例,其中l例仅显示肾盂内无强化充盈缺损,2例未见明显异常,输尿管镜下表现为肾盂(肾盏)内小病灶,长径小于1.0cm.结论:早期肾盂癌有较好的CT表现特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阴性不能排除,输尿管镜检查仍有必要.

    关键词: 肾盂肿瘤 MSCT 内镜
  •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潘冬梅;范国华;沈钧康;龚建平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28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右侧小脑半球4例(其中1例为多发病灶),左侧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2例.肿瘤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等或稍高于小脑灰质信号,DWI呈稍高信号;肿瘤内部可见裂隙状或斑片状T1WI低、T2WI高信号;肿瘤周围可见片状或环状水肿.增强扫描10例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均未见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结论: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以小脑半球多见,可多发,易囊变,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较少出现蛛网膜下腔种植转移,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潘小平;金盛辉;许龙胜;王小健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和MRI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HPC的CT及MRI资料.结果:15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幕上12例,幕下静脉窦旁3例.10例呈不规则分叶状,5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6例行CT平扫及增强:平扫稍高密度,3例伴囊变、坏死;增强后均明显强化,2例伴脑膜尾征.15例行MRI常规平扫、DWI及增强:T1WI上二4例呈稍高信号,7例呈等信号,4例呈稍低信号;T2WI上5例呈等信号,10例呈稍高信号;DWI上10例呈稍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2例呈高低混杂信号.12例无或仅轻度水肿,3例中度水肿;11例瘤内伴囊变、坏死,7例见流空血管信号,3例颅骨破坏.MRI增强均明显强化,6例伴“脑膜尾征”.结论:HPC具有较为特征性CT、MRI征象,尤其是MRI平扫T1WI稍高信号及DWI稍低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综合分析可帮助做出正确诊断.

  •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表现

    作者:程增辉;戴飞;栾丽娟;王佩芬;武刚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CT和MR表现特征,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ISF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位置、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邻近颅骨改变).结果:ISFT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3/4),4个病灶皆起源于硬脑膜,其中幕上2个,幕下1个,跨天幕生长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1个,大径3~8.5cm,平均5.6cm,CT平扫呈不均匀稍高及高密度,无明显钙化;MR TlWI等稍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4),1例出现典型“阴阳征”,2例出现“脑膜尾征”,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2例.结论:当颅内脑外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尤其出现典型“阴阳征”及邻近颅骨侵蚀性改变时应考虑到ISFT的可能性.

  • 磁共振弥散成像中T2穿透效应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研究

    作者:苏文婷;潘自来;徐敬慈;宋瑞波;饶敏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中的T2穿透效应,及从根本上消除该效应的方法.方法:应用1.5T超导MR系统及自旋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对30名志愿者采集含脑干部位的头部弥散成像数据;除通常采集的b≠0及对应TE的b=0的数据外,额外采集一组更短TE的b=0数据,从两组不同TE的b=0数据,计算像素组织的T2值,并用它除去b≠0图像数据中的T2衰减,得到无T2穿透效应的弥散加权图像数据.结果:脑干小脑上脚交叉结构较之周边组织有较长的T2值.在消除了T2穿透效应后,正常脑干区小脑上脚交叉部分和脑干区皮质脊髓束部分在弥散加权图像上的信号差异消失.结论:通过采集两组不同TE的b=0数据,计算得到每个像素组织的T2值;应用得到的T2值从b≠0的弥散加权图像中去除T2衰减,可以完全去除弥散成像中的T2穿透效应.

  • 非典型脑膜瘤MRI表现

    作者:许蕾;王椋;许道洲

    目的:探讨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颅内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和DWI扫描,其中2例做了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额区4例、枕区2例、岩椎区、桥小脑角区及桥延交界区各1例.术前误诊为胶质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转移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论:非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仍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及了解肿瘤与相邻组织关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SCT与MRI征象

    作者:孙毅;谢丽响;胡春峰;徐凯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ESFT)的MSCT与MRI影像诊断.方法:分析12例ESFT的CT与MRI资料,5例行CT平扫和增强,4例MR平扫和增强,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和增强,2例MR平扫.结果:腹盆部5例,头面部5例,四肢2例;单发11例,双发1例,共13处病灶;瘤体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形8例;边缘清楚6例,边缘呈浸润或模糊状7例;实性10例,囊实性3例.CT平扫呈均匀及混杂密度各3例,5例增强后动脉期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3例,强化呈斑片状和线条状,静脉期进行性增强或减低,3例见钙化及坏死.MR平扫肿瘤实质部分4例T1WI等信号,T2WI等及稍高信号;4例T1WI等、低信号,T2WI等、低或稍高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结论:ESFT影像学有一定特征,典型征象为孤立的明显进行性强化的软组织肿瘤,当肿瘤实质区T1WI或T2WI出现等低信号且增强明显强化时应考虑SFT诊断可能.

  • 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探讨

    作者:李鲁;李惠民;舒锦尔;潘江峰;周绍斌;徐义斌

    目的:探讨生理通气辅助超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简称G-方案),提高对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fGGO)的细节显示.方法:临床低剂量肺癌筛查中检出的连续20例fGGO患者(男9例,女11例,35~74岁,平均53±11岁)纳入研究,前10例对病灶范围进行常规超高分辨率靶扫描和G-方案扫描,后10例利用筛查原始数据对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1024矩阵靶重建和G-方案扫描.2位高年资医生共同评价所得图像,评价指标包括:图像细节显示清晰度主观评价、病灶和周围肺野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方案扫描图像上磨玻璃灶细节显示清晰度明显优于常规超高分辨率扫描和回顾性重建,病灶所在区域背景肺野CT值明显低于常规超高分辨率扫描(P<0.05).病灶与背景之间的密度差(即相对密度值)在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理通气辅助帮助背景肺过度充气,结合超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增加磨玻璃灶的细节显示能力,进而提高fGGO的诊断准确率.相对密度值可能更适合磨玻璃结节的密度评价.

  • 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

    作者:孔维芳;蒲红;陶客言;王娜;印隆林;陈加源;赵源;尚兰

    目的:探讨肺栓塞(PE)的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DEP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42例疑似PE患者进行DEPI扫描,以80kV的数据得到CTPA图像,采用Lung PBV软件后处理得到DEPI图像,观察CTPA图像上PE的位置、类型以及DEPI图像肺灌注缺损的位置及形态,以肺段为单位对PE的类型及灌注缺损的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以CTPA为标准分析以肺叶及肺段为单位DEPI诊断PE的效率.结果:840个肺段中CTPA检出178个肺段有PE,DEPI检出186个肺段有灌注缺损,部分型PE主要为斑点状、斑片状灌注缺损或无缺损,完全型PE则以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为主,且栓塞与灌注缺损类型存在相关性(P<0.05).以CTPA为标准,以肺叶及肺段为单位DEPI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系数值分别为89.06%、73.97%、0.555,79.77%、93.35%、0.719.结论:DEPI可以一次扫描获得肺组织的解剖与功能信息,有助于PE的诊断.

  • 单椎体病变的MR诊断

    作者:杨健;赵殿辉;万卫平

    目的:评估单椎体病变的MR表现,提高MR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单椎体病变的MR表现,分别测量病灶的对比度及强化程度,评价T1W、T2W、T2W脂肪抑制、T1W增强及T1W脂肪抑制增强检查对病变的显示情况,分析病变的MR表现.结果:T2W脂肪抑制及T1W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显示病变的对比度较好.其中29例术前诊断正确(61.7%),12例术后分析修正了影像学诊断,6例因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而无法做出修正诊断.26例转移瘤中5例术前误诊,21例其他单椎体病变中13例术前误诊.肿瘤性病变不侵犯相邻椎间盘、血管瘤明显强化及黏液的特殊MR表现对于病变的定性有较大帮助.结论:准确把握不同组织的MR表现有助于提高单椎体病变的MR诊断准确性.

  • 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梅花;何川;冯建民;严福华;陈喆;陆勇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CT及MR表现,评价三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行翻修术的病例,观察其X线、CT及MRI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分析三者诊断无菌性松动、骨溶解及感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三者诊断准确性.结果:4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松动、骨溶解、感染、假瘤及假体周围骨折.X线、CT及MRI诊断无菌性松动的敏感度分别为84%、78%、80%,特异度分别为76%、81%、94%;诊断骨溶解的敏感度分别为73%、86%、78%,特异度分别为88%,100%,86%;诊断感染的敏感度分别是50%、60%、100%,特异度分别为72%、74%、100%.三者诊断假体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的准确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准确性方面,X线和CT二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MRI (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方面,X线、CT及MRI互为补充,但其中MRI是观察假体周围感染的佳手段.

  • 颈椎病的MRI诊断与分型

    作者:刘东华;方长海;钱银峰;文祥明;梅尧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病的MRI表现,探讨其在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2014年10月间住院确诊为颈椎病且有完整临床和MRI资料的39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年龄分为中老年组(>35岁)和青年组(≤35岁),比较两组间MRI表现的差异,并比较MRI分型与临床分型的一致性.结果:颈椎病的MRI表现主要有颈椎曲度改变、颈椎序列不连续、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异常、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椎管狭窄、横突孔狭窄、侧隐窝狭窄、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增厚、神经根受压、脊髓水肿或变性、终板炎、纤维外环断裂等诸多征象,中老年组与青年组颈椎病病患者上述表现发生的概率不同.MRI分型中神经根型197例、椎动脉型58例、脊髓型59例和交感型12例与临床分型一致,总符合率为82.3%(P<0.001,r=0.794,Kappa=0.711).结论:颈椎病的MRI诊断与分型与临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为临床医生处理提供帮助.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运动性蛋白尿/血尿的肾脏血流动力学观察

    作者:金壮;曹军英;张筠;于馨;高越

    目的:探讨寒冷条件下、战士运动后出现蛋白尿与血尿的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以我军某部700名战士作为实验对象,室外温度-10℃~0℃时组织进行5km越野训练(30min),训练后留取尿样并检测,出现蛋白尿/血尿者为实验组,其余随机选取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2组受检者的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及肾脏各级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蛋白尿49例,血尿11例,蛋白尿/血尿发病率为8.57%;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低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在各级肾动脉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反映运动条件下人三级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研究运动性肾损害提供信息.

  • MR磁敏感技术在腹部疾病应用的进展

    作者:李烨;刘爱连;田士峰

    MR磁敏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技术的改进以及扫描时间的缩短,该技术逐步被应用到腹部,在肝脏、肾脏以及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中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磁敏感技术无需使用对比剂,能够获得疾病血供、代谢等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18F-FDG PET-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静;任树华;张媛媛;何剑;陈小东;朱柠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8F-FDG SUVmax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探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的SUVmax值为10.21±5.77,良性病变的SUVmax值为5.22+3.9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鳞癌(12.18±6.18)>腺癌(9.26±5.7),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与病灶大小低度相关(r=0.339,P<0.01),与血清CEA水平显著相关(r=0.286,P=0.003).PET-CT SUVmax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SUVmax=5.4,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60.4%.结论:PET-CT SUVmax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明显相关.

  • 低剂量CT在儿童肘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陈炳;杨燕;赵振华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肘关节外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肘关节外伤后行CT扫描的患儿9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120kV、150mA)和低mA组(120kV、50mA)、低kV组(80kV、150mA),扫描完成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按照骨折线的清晰度对图像进行评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mA组、低kV组DLP仅为常规剂量组的31.9%和31.5%;而各组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肘关节外伤行低剂量CT扫描,显著减少了射线剂量,并且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要求.

  • 儿童视-隔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作者:刘垚;薛潋艳;施美华

    目的:探讨儿童视-隔发育不良(SOD)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证实视-隔发育不良患儿(男2例,女5例,年龄2个月~9岁)的MRI表现,使用Siemens 3.0T超导机完成常规检查.结果:视-隔发育不良Ⅱ型6例,复杂型1例.MRI显示II型均透明隔完全缺如,侧脑室体积增大,额角变平,双侧视神经、视束及视交叉变细,脑白质发育不良;其中合并双侧视辐射发育不良3例,第三脑室增大变形1例,脑灰质异位1例,视隐窝憩室样扩大1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尖头畸形1例.复杂型显示透明隔部分缺如,侧脑室体积增大,侧脑室改变同Ⅱ型;双侧视神经、视束及视交叉变细,视辐射、胼胝体、脑白质及顶枕叶皮层发育不良,视隐窝憩室样扩大.结论:儿童视-隔发育不良的MRI表现丰富而有特征,有助于详细评价.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易亚辉;周海航;陆忠烈;肖跃将;马春燕;刘虎;苏刚;汤伟军;姚振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d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DAI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两组感兴趣区(ROI)平均FA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DAI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DAI早期FA值(胼胝体压部0.647±0.069、胼胝体膝部0.615±0.043、内囊前肢0.541 ±0.065、内囊后肢0.639±0.035)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48±0.045、胼胝体膝部0.729±0.058、内囊前肢0.622±0.038、内囊后肢0.667±0.027) FA值有显著降低(P<0.001).胼胝体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736,P=0.00).结论:DTI是DAI患者检查的敏感序列,FA值是DAI评估及严重程度的有力依据.

  • 多层CT血管成像在老年肾动脉狭窄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黎;庄舜久;毛定彪;李铭;杨皓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参考标准,探讨多层CT血管成像(MDCTA)在无创诊断老年肾动脉狭窄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经DSA证实的老年肾动脉狭窄相关疾病患者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5岁),于DSA术前行MDCTA前瞻性对照研究,观察MDCTA显示肾动脉狭窄的程度、位置、形态和数目等情况,并对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肾动脉狭窄进行CT影像分析.结果:48例肾动脉狭窄相关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42例、大动脉炎1例、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1例、肾动脉纤维性肌性结构不良1例、肾动脉瘤1例、自发性肾动脉夹层l例和腹膜后肿瘤压迫1例.DSA证实狭窄肾动脉60支,均为主肾动脉,其中双侧26例,左侧5例,右侧3例.起始部狭窄48支,中部狭窄3支,全程狭窄9支.MDCTA显示血管狭窄65例,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8%,准确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狭窄程度MDCTA分级:0级36支,Ⅰ级20支,Ⅱ级29支,Ⅲ级11支,Ⅳ级5支;DSA分级:0级41支,Ⅰ级19支,Ⅱ级27支,Ⅲ级10支,Ⅳ级4支,两种检查方法评价肾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x2=0.5805,P=0.965).结论:MDCTA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狭窄的位置、数目和形态,并精确评价其狭窄程度和鉴别肾动脉狭窄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可作为老年肾动脉相关性疾病无创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 4D-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潘嘉伟;于向荣;凌倚峰;程忻;董强;耿道颖

    目的:探讨采用256层CT全脑灌注成像重建的4D-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价值.方法: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收集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入院CT平扫、256层全脑CTP和头颈部CTA检查.CTP动态扫描获得全脑的血流灌注信息,通过灌注原始数据重建获得12cm扫描覆盖范围内的动态4D-CTA,观察其检测大血管管腔状况的能力.结果:CTA共检测11位患者中存在12处颅内血管闭塞.4D-CTA显示颅内11处大血管闭塞,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7%、100%、100%.结论:256层CT全脑灌注成像重建的4D-CT血管造影可作为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的一种可行方法.

  • ADC直方图区分宫颈癌常见病理类型的价值

    作者:陆媛媛;黄群英;孙明华;朱家樑;张卓颖;张军;龚华荣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对两种常见宫颈癌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IB-IIA期宫颈癌37例.在磁共振工作站上绘制整个肿瘤病灶的ADC直方图,记录肿瘤各百分比ADC值及ADCmin、ADCmean、ADCmax;并利用FireVoxel软件计算出肿瘤ADC直方图曲线的偏度和峰度,分别对鳞癌和腺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鳞癌的ADCmin明显低于腺癌(P=0.042),其余各百分比ADC值、ADCmean、ADCmax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鳞癌和腺癌的ADC直方图均为正偏态分布,鳞癌的偏度及峰度均较腺癌高(P=0.027和0.017).结论:ADC直方图可以客观地提供肿瘤的整体信息,能区别鳞癌和腺癌之间的差异,对宫颈癌的诊断有潜在优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