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层面及感兴趣区的选择对直肠癌扩散峰度成像测量值一致性的影响:单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孙轶群;童彤;顾雅佳;信超;彭卫军;王小林

    目的:探讨不同层面及兴趣区对直肠癌扩散峰度成像(DKI)测量值一致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患者治疗前的DKI图像.2名医师分别在ADCmap图像上采用中心法及轮廓法勾画ROI,通过软件将ADCmap图上的ROI自动对应MKmap及MDmap图,轮廓法采用手动勾画模式,沿肿瘤轮廓将肿瘤实性部分勾入ROI.中心法使用圆形ROI工具大可能将肿瘤实性部分圈入.共三种层面选择,分别是肿瘤大层、肿瘤大层及其上下两层即"三层法"、肿瘤全层法.两名医师采用两种ROI法及三种层面间隔2周进行重复测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肿瘤大层面、"三层法"及全部层面所得各ADC、MK及MD值差异.中心法及轮廓法测量所得ADC、MK及MD值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两名医师及同一医师前后两次测量的ADC、MK及MD值一致性使用组内及组间相关系数(ICC)评价.结果:不同层面间ADC、MK及MD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轮廓法测量的ADC及MD值均大于肿瘤中心法的测量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轮廓法测量的MK值小于中心法MK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层—中心法测量ADC、MK及MD值,组内及组间ICC分别可达到0.913, 0.803;0.927, 0.903, 0.931,0.860.肿瘤全层—轮廓法测量ADC. MK及MD值,组内及组间ICC分别可达到0.954,0.822; 0.942, 0.931; 0.941,0.879,肿瘤全层—轮廓法所得测量值一致性略高于肿瘤全层—中心法.结论:层面选择对直肠癌扩散峰度成像测量值的影响不大,而ROI对测量值影响大.肿瘤全层—中心法较轮廓法测得ADC, MK及MD值一致性略差,但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肿瘤全层—轮廓法所得测量值一致性高且能反映肿瘤整体情况,但操作较费时.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诊断

    作者:杜小峰;何广友;金中高;胡碧波;郑建军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6例位于腹内,起源于隐睾;8例为阴囊内.6例腹内隐睾并发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单发腹内肿块,位于左侧2例,右侧4例;4例位于腹腔内,2例位于腹膜外;其中1例呈明显不规则分叶状,5例呈椭圆形;肿块大约9.0cm×12.2cm×15.5cm,小约 3.5cm×4.5cm×6.5cm,其大径平均为9.5cm; 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内部信号不均,肿块内见不规则、囊状高信号坏死液化区,周围实性部分呈稍低信号;DWI实性部分呈高信号,ADC图实性部分呈低信号,坏死液化区呈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并呈持续渐进性强化,病灶内坏死液化区呈不同大小无强化区;周围边界及结构清晰;肿块推移膀胱2例;6例均未见淋巴结肿大,盆腔内未见明显积液;单侧阴囊空虚、未见睾丸显示5例,双侧阴囊空虚、未见睾丸显示1例.8例位于阴囊内,均为单侧,左侧5例,右侧3例;肿块呈椭圆形,边缘清晰,肿块大约7.8cm×8.5cm×10.2cm,小约2.0cm×2.4cm×3.5cm,其大径平均为5.6cm.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6例呈稍低信号,2例信号不均,内见不规则高信号区;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增强后强化较均匀6例,欠均匀2例;病灶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轻微,周围见薄环状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稍增加,呈轻中强化,4例见内部分隔样强化;7例合并少量睾丸鞘膜积液;1例见腹沟股淋巴结肿大,1例见腹膜外淋巴结肿大.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点,隐睾病史对腹内型精原细胞瘤具重要价值..

  • 能谱CT碘值测定评价肝泡状棘球蚴患者残肝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王贝;蒋奕;刘文亚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在肝泡状棘球蚴(HAE)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中残肝实质内碘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2017年所有经临床确诊为HAE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及病例收集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其中A组20例,B组11例,同时记录肝功能评分.另选取15例因临床需要行腹部CT检查、经其他检查证实无肝脏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HD 750能谱CT三期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重建出以水和碘为基物质的能量CT图像.在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及同期腹主动脉、门脉主干内碘含量平均值,计算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与Child-pugh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的碘含量均较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高,各组间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比较,对照组高,A组次之,B组低;研究组和对照组肝动脉期、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残肝实质内碘含量与Child-pugh分级评分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较强.结论:HAE患者增强后残肝实质内碘含量变化提示肝功能状态,与Child-pugh分级评分有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Child-pugh分级的补充.

  • 浅析螺旋CT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赵永峰;王丹;田忠祥

    目的:探讨螺旋CT(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方法:运用螺旋CT对22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泌尿系统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同时用自带软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结果:22例病例均可见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的征象.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可直观地显示腹主动脉(AO)与SMA之间的夹角(α) 15.23°~28.45°,平均19.90°.左肾静脉受压前管腔直径与受压处管径之比为2.48 1:~ 8.3 21.6例腹主动脉前壁见有弧形压迹,7例左肾静脉上方肠系膜上动脉可见弓形隆起,9例左肾静脉上下径拉长,长达18.98mm.1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期(后期)显示双肾实质密度相差20HU以上.结论:SCT在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 脑实质结核抗结核治疗的MRI动态研究

    作者:丁爽;张志俊;李彤;吴剑;陈宏;刘晓晨

    目的:探讨脑实质结核抗结核治疗中的MRI影像学变化特点.方法:收集脑实质结核及混合型颅内结核患者29例,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结核病灶的MRI影像学特点及演变过程.根据文献将结核病灶分为粟粒型、结节型及结核瘤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结核病灶的消失率.结果:29例患者共660个病灶,粟粒型病灶239个(36.2%);结节型病灶323个(48.9%),其中60.7%呈环形强化,呈实性强化;结核瘤型病灶98个(14.8%).治疗后1个月内粟粒型、结节型病灶消失率分别为41.0% (98/239)、15.5% (50/323),治疗后3个月内病灶消失率分别为79.9% (191/239)、38.4% (124/323),治疗后6个月内病灶消失率分别为97.1% (232/239)、52.9% (171/323).治疗不同时间段的粟粒型病灶消失率均高于结节型值分别为46.130、96.156、131.856,P<0.05);且结节型病灶中实性强化结节的消失率高于环形强化结节值分别为5.344、20.318、24.673,P<0.05).治疗中3例出现新发病灶.结论:准确分析脑实质结核不同MRI影像学分型病灶的动态变化,有利于预测及评估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 基于VBM-DARTEL分析的双相抑郁障碍大脑灰质的研究

    作者:邱美慧;刘军;黄悦琦;张建业;沈婷;彭代辉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全脑结构MRI特征,探索双相抑郁障碍的大脑灰质结构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30例、30例健康对照进行结构MRI扫描,使用SPM8软件对MRI数据进行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方法(VBM)分析.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组的双侧旁扣带回中部、右侧眶回、右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的灰质体积减少,右侧梭状回及右侧额下回的灰质体积增加.②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右侧眶回、右侧梭状回灰质体积与认知障碍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前额叶—边缘相关脑区,可能是双相抑郁障碍情绪认知障碍的脑结构基础.

  • MRI引导下乳腺定位活检术应用效能探讨

    作者:王明瑶;所世腾;华佳;张丹丹;华小兰;李岚;张庆

    目的:细化分析仅在MRI下显示的乳腺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以减少不必要的MRI引导下定位活检.方法:75例(共75个病灶)经MRI穿刺定位活检病理证实乳腺病患者,女性,平均年龄44.4± 11.0岁,其中13例为恶性病变,62例为良性病变,所有病例穿刺术前均行常规3.OT MRI检查、且BI-RADS分级达4级.根据Fischer评分标准对穿刺术前病灶MRI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灶评分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的准确度.结果:Fischer评分标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5% CI: 0.694~0.885),表现出较高诊断效能.ROC分析当取cut-off值为≤ 3时,可在不遗漏恶性病灶的情况下减少21例(33.8%)不必要的活检.结论:对于仅在MRI上显示的可疑病灶,运用Fischer评分标准进行进一步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MRI引导下定位活检术.

  • 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分析

    作者:袁明远;李荣先;贾雷;刑忠莹;宁忠平;李新明

    目的:通过比较与左前降支心肌桥形态学差别来总结冠脉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方法:研究49例左回旋支心肌桥病例的CTA资料,50例左前降支心肌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桥的形态、分布、类型、壁冠状动脉长度、收缩期直径及合并冠心病发生率的区别.结果:左回旋支心肌桥发生率为3.36%.平均年龄为55.00±0.87岁,分布在回旋支近、中、远段的例数分别为9例(18.36%)、10例(20.40%)和30例(61.24%);其中浅表型39例(79.60%),深埋型10例(20.40%).平均壁冠状动脉长度31.30±2.06mm,收缩期平均直径为2.19±3.05mm,心肌桥平均厚度1.23±2.16mm,合并冠心病5例(10.20%).两组在肌桥类型、分布特点和合并冠心病例数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心肌桥厚度、长度和直径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左回旋支心肌桥罕见,肌桥类型以浅表型多见且跨度较长,好发于回旋支远段,较少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冠状动脉CTA对比剂注射方案优化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顾圣佳;秦乐;马泽鹏;朱兰;严福华;杨文洁

    目的:验证一种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理学模型的原型软件,再结合患者胸部大血管时间—密度曲线,优化冠状动脉(冠脉)CTA检查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效果.方法:连续收录自2016年6月至9月于我院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并随机分入A组(团注对比剂跟踪组)、B组(小剂量团注测试组)和C组(原型软件计算组).冠脉诊断的目标CT值为350HU.冠脉CT值由一位放射科医师手动测量.所有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 18.0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和Levene检验.结果:共199例患者,三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组的冠脉强化程度在三组中高,但是远高于诊断需求的CT值(350HU).与B组相比,C组的右冠状动脉中段(S2)、远段(S3)的强化程度更高,而其他节段的强化值则与C组相仿.且C组所用的对比剂总量在三组中少.除了 S2、S3段外,C组冠脉强化程度标准差在三组中低,表明C组冠脉(除了 S2、S3段以外)强化程度的组内差异小.结论:与传统的对比剂注射方案相比,通过原型软件计算,可以显著减少冠脉CTA检查对比剂的使用量,同时获得较好的强化效果(接近诊断需求的强化值和均匀的强化效果).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A 对比剂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李洁欣;孙志丹;马义勇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38名诊断明确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并以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两组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3D-STI检查,获得以下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两组对应参数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LVEDd、 LVEDs、LVPWt、LV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肝硬化组 IVSt增厚,LVEDV、LVES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9、-3.156、-3.032,尸值均<0.05);3D-STI参数中,肝硬化组GLS、GCS、GRS、GA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4、-3.102、 2.378、-3.318,P值均<0.05).结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应用3D-STI技术能早期、敏感地检测出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

  • 基于影像组学方法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等级预测

    作者:刘桐桐;董怡;韩红;戴猛;姚钊;郭威;张炜彬;曹佳颖;罗惠高;余锦华;王文平

    目的:本文基于影像组学方法,用常规灰阶超声(GS-US)图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微血管侵犯(MVI)指标和肿瘤分化等级进行预测.方法:根据影像组学的基本流程,本研究通过四个步骤: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特征筛选和分类判别,分别建立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病人的两个指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回顾性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肝脏的二维图像和MVI以及分化等级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留一法(LOOCV)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预测,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ROC)分别达到0.76(MVI)、0.89(肿瘤分化).结论:灰阶超声图像蕴含和MVI以及肿瘤分化相关的相关信息,对HCC的灰阶超声图像的影像组学研究有助于患者的术前诊断和预后预测.

  • 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博;许萍

    甲状腺结节病理成分复杂,良恶性声像图特征存在部分重叠,故如何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临床常用的几种弹性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包括施压式弹性成像(SE)、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实时剪切波成像(SSE)及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技术(VTIQ).目前弹性成像作为传统超声的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上仍存在争议.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网络模式的18F-FDG PET显像研究

    作者:李修明;宋炯;朱毓华;鲍伟奇;管一晖;谭海波

    目的: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显示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的特点及其异常脑代谢网络模式(PDRP),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对早期PD(H-Y I~Ⅱ级)组1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例进行18F-FDG PET显像,应用参数图分析法(SPM)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差异和特点.对上述脑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脑地形剖面分级(TPR)运算,获得相应的PDRP表达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早期PD患者在壳核、苍白球、丘脑、脑桥、小脑和初级运动皮质区均表现为葡萄糖代谢明显增强.PD组的PDRP表达值为1.512±0.631,对照组的PDRP表达值为0.000±0.54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t=10.731,P<0.001).结论:基于18F-FDG PET显像得到的PDRP可以有效区分早期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

  • 磁共振对胎儿异常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莎莎;雷娟;周竹萍

    目的:评价在胎儿少见异常疾病中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临床对照资料证实的相对复杂胎儿异常疾病39例,对照产后临床诊断及尸检结果,总结磁共振诊断结果.结果:共检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18例,脑出血4例以及Galen静脉瘤1例;中枢神经系统外异常:胎儿肠梗阻3例,脊膜膨出3例,先天性无肾4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1例,唇腭裂1例,隔离肺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畸胎瘤1例.结论:胎儿磁共振可以做为超声产前胎儿检查的补充及延伸,对超声检出却无法明确性质的胎儿少见异常疾病进行诊断.

  • 静息态fMRI对抑郁症伴嗅觉功能减退患者功能连接的研究

    作者:蔡秋艺;谢俊诗;邹瑜;杨德雨;王杰;胡良波

    目的:应用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伴嗅觉功能减退患者的双侧杏仁核功能连接情况.方法:纳入37例抑郁症患者(MDD组)和38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NC组)进行70%异丙醇吸入测试法进行嗅觉测试,根据嗅觉测试结果将抑郁症组分为伴嗅觉减退的抑郁症a组和不伴嗅觉减退的抑郁症b组,然后均接受脑静息态fMRI检查,选取双侧杏仁核做全脑FC分析.结果:抑郁症伴嗅觉减退患者嗅觉减退程度与HDRS-24得分(r=-0.519,P=0.033 )存在负相关关系.以左侧杏仁核为种植点,抑郁症组较正常组在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双侧内侧旁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抑郁症a组在右侧丘脑、右侧内侧旁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距状回、右侧岛叶、左侧颞上回、右侧中央沟盖、左侧楔叶、左侧内侧旁扣带回、双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中回、左侧补充运动区、Cerebelm Crusl_R功能连接增强.以右侧杏仁核为种植点,抑郁症组较正常组在右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内侧旁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功能连接减弱,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抑郁症a组在右侧内侧旁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抑郁症a组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颞上回(r=-0.603, P=0.038)、左侧楔叶(r=-0.671,P=0.017)以及 Cerebelum_Crusl_R (r=-0.608,P=0.036)功能连接与嗅觉测试距离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伴嗅觉减退的患者双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存在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提示了抑郁症患者嗅觉减退和情绪调节失控之间的关系.

  • 颞叶癫痫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宁殿秀;唐乐梅;苗延巍;孙美玉;魏强;张军;宋凡;郎志谨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检查技术在颞叶癫痫脑内病变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颞叶癫痫患者50例,年龄在10~56岁,平均21.3±10.3岁.使用GEsignal.5及3.OTHDxt磁共振机,常规扫描:垂直于海马的斜冠状位T2及T2 FLAIR,轴位T1 FLAIR、T2及T2 FLAIR;在常规扫描基础上加扫轴位高分辨SWI及MRS;图像在GE ADW4.4工作站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经卡方检验,结果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0例患者中,常规磁共振发现颅内病灶32例(32/50),常规磁共振扫描基础上加SWI扫描发现颅内病灶37例(37/50),MRS谱线异常41例(41/50),未见异常9例(9/50).常规磁共振联合功能磁共振扫描对病变的显示能力得到提高, P<0.05,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颞叶癫痫脑内病变影像学表现常不十分明显,因此在磁共振检查中应注意加扫功能磁共振成像,有利于脑内病变的检出.

  • O-MAR技术去金属植入物伪影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颖;张磊;谢丽响;王小龙;徐凯

    目的:探讨O-MAR重建技术减少金属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1例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扫描后对图像分别进行常规技术重建和O-MAR技术重建.以金属伪影影响严重区域作为兴趣区(ROI),比较两组ROI的CT值和SD值,同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兴趣区的 CT值和SD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计量资料的秩和检验.结果:A、B两组兴趣区CT值和SD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图像质量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AR重建技术能够有效减少金属伪影,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 正常成人腰骶段神经根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

    作者:李丽艳;赵伟;褚丽娟;郭云志;申国强;周顺科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接受3.OT多源磁共振检查,采用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及DTI融合图像,分别在L4、L5、S1神经根的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和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三个不同水平设定兴趣区(ROI)测量左、右两侧神经根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同时进行神经根DTT.结果:2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PROSET、DTI及DTT均成功,可以清晰显示 L4、L5、S1神经根,测量其 FA及 ADC的均值分别为0.56±0.10和(0.94±0.53)mm2/s,0.52±0.11和(1.07±0.50)mm2/s,0.48±0.11和(1.18±0.45)mm2/s;各神经根相同水平左、右两侧的FA值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神经根ADC值除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水平各神经根之间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A值变化呈L4> L5>S1趋势,ADC值变化趋势反之;同一神经根在三个不同水平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A值变化呈节前<神经节<节后趋势,ADC值变化趋势反之.结论:正常成人L4、L5、 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与PROSET融合图像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 POEMS综合征伴硬化型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师小凤;丁晓毅;陆勇;严福华;杜联军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伴硬化型骨髓瘤骨骼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POEMS综合征伴硬化型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重点分析其骨骼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POEMS综合征伴硬化型骨髓瘤好发于男性,中位年龄5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异常、M蛋白、皮肤改变、血管外容量负荷增加、硬化性骨病.实验室检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通常是λ型),血VEGF升高.骨损影像学表现:累及部位多为中轴骨,如脊椎、骨盆.骨损大小不一,大径约7cm,小径约1~2mm; 7例多发,2例单发;7例表现为骨质硬化型,3例表现为混合型(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周边硬化).结论:POEMS综合征是一种多脏器损害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其伴发硬化型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 门静脉瘤的MSCT血管成像诊断价值

    作者:杨彬;斯光晏;代平;刘姝兰;欧光乾;何其舟

    目的:探究MSCT血管成像对门静脉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 MSCT血管成像检查的门静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利用MPR、MIP、VR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记录患者的性别、部位、形态、门脉系统、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4例均为单发,其中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CNF) 14例,门静脉主干(MPV) 2例,门静脉左支(LBP) 4例,门静脉左右支分叉处(PVB) 4例;16例呈囊状扩张,8例呈梭形扩张;4例合并海绵样变性,2例合并门静脉栓子形成,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16例合并门静脉高压.门静脉瘤不同性别的发病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6,P<0.05),男性患者中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居多(85.7%);门静脉瘤不同形态的并发症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00,P<0.05),门静脉瘤合并并发症者均为囊状扩张;门静脉瘤发病部位与门静脉高压有显著关系(x2=11.143,P<0.05),合并门静脉高压者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发病居多(62.5%).结论:门静脉瘤虽少见,但其有一定特征性,MSCT血管成像具有很好的诊价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