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弥散成像在肝细胞肝癌及TACE治疗后的应用

    作者:吴斌;彭卫军;陈灏;刘鲁明;唐峰;李建奇;顾雅佳;杨天锡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及介入治疗前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例确诊HCC进行屏气状态下多个弥散梯度因子(b值=200s/mm2、400s/mm2、600s/mm2、1000s/mm2、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选用自旋平面回波(SE-EPI)序列(TR/TE=2000/46.7-78.1ms,层厚:8mm,层距:2mm),对肿瘤层面的瘤灶、邻近未累及肝实质区与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SI)进行测量,并观察经皮插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b值的增加,肝脏DWI图像质量呈下降趋势.低b值DWI图像清晰但存在较明显的T2透过效应;高b值时则图像模糊信号接近于背景噪声,当b值取600s/mm2时,肝癌肿瘤与肝实质之间存在着佳对比度.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普遍有所增大,其中高b值时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屏气状态下DWI在肝脏肿瘤的应用完全可行,ADC值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趋势可能具有监测肿瘤内部坏死情况的价值.

  • 胰腺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徐晓雪;张小明;舒健;曾南林;翟昭华

    目的:总结胰腺损伤的MR征象,评价MRI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伴胰腺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4-52岁,平均33.60±15.34岁.MRI检查用GE 1.5T超导全身磁共振机,相控阵列线圈,包括T1WI、T2WI及MRCP等序列.结果:胰腺损伤的MRI表现有:①胰腺肿大(2例);②胰腺断裂(4例);③主胰管断裂(4例);④胰腺内出血(1例);⑤胰周改变:5例均有胰周被膜和肾旁前筋膜增厚,胰周、肾旁间隙广泛积液;⑥假性囊肿形成(2例).结论:胰腺损伤具有较特征的MR表现,结合临床,可以明确诊断.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作者:孙承;刘燕;汪登斌;陈克敏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的优越性.材料和方法:搜集64例曾于术前做腹部CT检查并经手术或纤维结肠镜病理证实为结肠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病例,就以下CT及腹部平片表现进行分析:①梗阻近、远侧肠管表现;②梗阻部位改变;③并发症的CT征象.结果:64例肠梗阻中,判断肠梗阻的有无,CT检查诊断64例(100%),X线平片诊断60例(93.7%);肠梗阻病因的判断,CT诊断64例(100%),平片诊断0例(0%).全组64例在CT上均见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其中4例见缺血性结肠炎.结论:结肠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CT检查,对诊断梗阻的原因、部位、程度及发病缓急可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 肠梗阻 结肠癌 CT 诊断
  • 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任小军;章士正;董旦君;胡红杰

    目的:分析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19例终诊断为小肠缺血性肠病并行CT检查的患者,分析其CT表现及病因.除4例急诊检查外,其余15例检查前均口服2.5%等渗甘露醇1000-1500 ml作为肠道对比剂,每一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15例行冠状面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结果:CT表现为肠壁增厚16例(84%),分层强化呈靶征14例(占增厚肠壁87.5%),肠壁菲薄、无强化2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14例(73.7%),肠系膜浑浊15例(78.9%),腹水13例,肠壁积气3例,门静脉积气、肠系膜上动脉(SMA)充盈缺损、僵硬狭窄及肠系膜上静脉(SMV)闭塞各1例,肠系膜小血管充血(增粗、密集呈"梳征")16例,缺血(变细、稀疏、强化减弱)3例.病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血管炎7例,肠梗阻4例,SMA栓塞(均为房颤患者)、肠系膜扭转和外伤分别为2例,动脉粥样硬化、SMV血栓形成各l例.7例SLE均广泛累及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其中5例同时累及结肠.结论: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①肠壁和肠系膜缺血:肠壁水肿、增厚、分层强化呈靶征,肠系膜浑浊,血管炎所致缺血性肠病常累及整个小肠及结肠;②肠系膜血管异常:SMA及SMV狭窄或闭塞,肠系膜小血管充血或缺血.

    关键词: 缺血 螺旋CT
  • 婴幼儿脑白质发育的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作者:沈瑾;刘含秋;冯晓源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材料和方法:将26例正常婴幼儿(年龄4d至24个月)分为4组:第一组7例,小于6个月;第二组8例,6-12个月;第三组6例,12-18个月;第四组5例,18-24个月.均进行常规头颅MR和弥散张量成像,并测量不同部位脑白质的FA值和ADC值.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ADC值逐渐减低,FA值逐渐升高.不同组别大脑白质各部位的ADC值和FA值不同(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反映活体脑白质的细微结构,可用于评价脑白质发育情况.

  • 脊髓病变病人的脑脊液流动MRI研究

    作者:李茗;张冰;周正扬;朱斌;俞海平

    目的:利用相位对比动力学MRI研究脊髓病变病人的脑脊液动力学.材料和方法:对脊椎侧凸病人20例,脊髓空洞症病人20例,Chiari畸形病人20例,脊髓肿瘤20例和无脊椎脊髓病变50例,采用Philips1.5T超导型磁共振常规MRI检查后,行磁共振Qflow序列检查.测量部位选择C2-3椎间盘横断面,将检测数据传到Easyvison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出流速和流量,并通过软件模拟出脑脊液流动的波形.结果:以50例无脊椎脊髓病变的脑脊液动力学为等动力学参照,发现脊椎侧凸病人和脊髓肿瘤的脑脊液动力学为高动力学,脊髓空洞症病人和Chiari畸形病人的脑脊液动力学为低动力学.结论:①无创伤性相位对比动力学MRI为研究脊髓病变病人的脑脊液流动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方法;②脊髓空洞症脑脊液低动力学为临床脊髓空洞症做出定量的诊断,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 多发性硬化的正常表现脑白质的DTI定量

    作者:李郁欣;耿道颖;姜兴岳;李振新;吴平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量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常规磁共振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以及探讨其相关的微观病理改变.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仪,对34例MS患者和2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均进行DTI检查.分别测量MS组和对照组的9个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平均弥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这9个部位包括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内囊后肢、侧脑室旁白质、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以及小脑中脚.比较两组NAWM之间的MD和FA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MS组的NAWM的M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胼胝体体部、内囊、侧脑室旁及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更为显著(P<0.01);MS组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胼胝体体部、顶叶白质、额叶白质、枕叶白质及内囊、侧脑室旁发现明显降低(P<0.05),以后4个部位更为显著(P<0.01),而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小脑结合臂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TI定量研究可以探测到多发性硬化的NAWM所出现的微观病理改变,表现为水分子的平均弥散幅度明显升高,以幕上明显,并且胼胝体体部、内囊后肢等白质纤维明显失去正常的方向性.DTI在对白质损伤程度的量化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电子束CT诊断

    作者:文利;戴书华;邹利光;刘卫金;孙清荣;张冬

    目的:探讨电子束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共10例病人,年龄6-18岁,均经手术证实.对所有患儿行EBCT增强扫描,并对图像行三维重建.结果:10例病人术前均得到正确诊断,其中8例为主动脉缩窄,2例为主动脉弓离断.EBCT均显示了全部8例主动脉缩窄及其缩窄的程度、形态,并显示缩窄处与左锁骨下动脉的关系.其中6例(75%)为局限性狭窄,2例(25%)形成中-重度长管状狭窄.合并畸形有: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合并二尖瓣狭窄,2例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弓离断病例,均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EBCT均显示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呈分离状.结论:EB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先天性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同时显示合并的胸部大血管异常.

  •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

    作者:田建明;萧毅;李晓明;弓静;王敏杰;生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1800例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结果,统计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结果:1800例检查者中发现冠脉起源异常51例,发病率2.8%.包括右冠状动脉变异11例(21.6%)、左冠状动脉变异8例(15.7%)、左右冠均发生变异1例(2%)、单支冠状动脉1例(2%)、分支变异28例(54.9%).结论:64层螺旋CT是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安全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64层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萧毅;田建明;弓静;李晓明;林琳;沈倩瑾;孙高峰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21例复合畸形、10例单纯室缺或房缺、2例主动脉弓离断;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Cardiac 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扫描参数:120kV,100-500 mAs,64×0.6 mm,以1.5-3.5 ml/s的速率经肘静脉注入25-8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舒张末期重建0.75mm横断面图像,并在工作站上完成进行容积成像、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及仿真内镜等.所有病例同期均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检查,23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0例进行了介入治疗.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23例患者手术显示累计畸形59处,CT正确诊断55处,诊断符合率93.2%;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54处,诊断符合率91.5%;心血管造影正确诊断56处,诊断符合率94.9%;三者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63,P>0.05).10例介入治疗者以血管造影为标准共有10处畸形,CT及超声均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100%.结论:64层螺旋CT可逼真显现心脏大血管病理解剖结构,与超声、CAG相当,但受心率的影响较大.

  • 椎间盘突出激光减压术对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影响

    作者:陆勇;童国海;顾志冬;张仲伟;颜凌;陈克敏

    目的:分析犬椎间盘突出模型的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PLDD)对血清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初步研究PLDD对椎间盘突出治疗有效的非机械性机制.材料和方法:成年杂种犬15条,随机分为PLDD手术组、空白手术对照和空白对照组(n=5).麻醉后X线透视下向犬L3-4椎间盘髓核内注入生理盐水3ml,建立椎间盘突出模型.然后对手术组动物行PLDD手术,空白手术组行相同部位椎间盘穿刺.各组在建模前、后及PLDD术后相应时间点采集血清,测定PLA2活性.结果:椎间盘突出模型血清PLA2为19.14-23.12 nmol/(min·mg),高于空白对照组[11.34-17.22 nmol/(min·mg)](t=25.047,P=0.024);PLDD手术组术后血清PLA2值显著下降[14.33±1.37 nmol/(min·mg)],自术后第7天与空白对照组[14.21±2.99 nmol/(min·mg)]无显著差异(t=5.004,P=0.113),与空白手术组[22.34±1.36 nmol/(min·mg)]差异显著(t=23.948,P=0.027);至术后35d为止,PLDD组PLA2活性仍无上升表现n4.24+3.58 nmol/(min·mg)].结论:椎间盘突出会造成血清PLA2表达上升,而PLDD手术能显著减少病变椎间盘磷脂酶A2释放并降低血清中含量.这可能是PLDD手术有效的非机械性机制之一.

  • 彩色室壁运动定量分析腹主动脉瘤壁节段运动

    作者:陈泉;叶艺;包俊敏;景在平;梅志军;赵宝珍

    目的:运用彩色室壁运动(CK)定量分析正常腹主动脉壁及腹主动脉瘤的瘤壁运动.材料和方法:使用CK技术对20例正常青年男性(平均年龄24±2.3年,正常组)及20例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5±3.4年,老年组)的腹主动脉壁运动和1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65±5.2年,动脉瘤组)的动脉瘤壁运动进行观测和记录,并使用定量分析软件(ICKTM)对所得图像加以分析.结果:使用M型超声和CK测量正常组腹主动脉前后壁位移相似,无统计学差异.在正常人腹主动脉壁位移,后壁0.93±0.21 mm,前壁1.42±0.24 mm;老年人腹主动脉壁的位移,后壁0.91±0.12 mm,前壁1.23±0.18 mm.腹主动脉瘤患者的瘤壁位移,后壁:入口处0.31±0.22 mm,大直径处0.11±0.16 mm,出口处0.22±0.13 mm;前壁:入口处0.66±0.42 mm,大直径处0.21±0.18 mm,出口处0.31±0.15 mm.在横断面上,收缩期正常组腹主动脉的各节段是同时达到大位移,而腹主动脉瘤的瘤壁运动各节段是不一致的.结论:使用CK和定量分析软件(ICKTM)观测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瘤壁节段运动是可行的,可以对瘤壁运动提供更多的信息.

  • 纠正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变形的一种方法

    作者:刘树永;姚旭峰;耿道颖

    目的:采用图像变形配准的方法校正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几何畸变,以利于神经外科导航中DTI与原始图像的融合.材料和方法:采用仿射变换和B样条的变形配准方法来矫正几何畸变,配准的相似性测度采用互信息为准则.结果:弥散张量成像特定组织间由磁敏感性差异引起的几何畸变得到了一定纠正.结论:采用3D配准的方法可以对弥散张量成像的几何畸变进行纠正,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其在神经外科导航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18F-FDG SPEC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与全身骨显像比较

    作者:邢岩;赵晋华;汪太松;车文军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肿瘤代谢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分别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和99Tcm-MDP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其他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11个病人共48个病灶终诊断为骨转移.18F-FDG SPECT/CT诊断11个病人有骨转移,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10个病人.按病灶分析,FDG和MD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4%、71%、89%、92%、77%和83%、64%、79%、89%、53%.18F-FDG SPECT/CT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P<0.05).结论:18F-FDG 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

  • 儿童颅后窝肿瘤的磁共振成像

    作者:郭睿;刘铁军;邓奎品;郭光程;陈坦;蒋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颅后窝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后窝肿瘤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髓母细胞瘤13例、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例,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10例.所有病灶均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扫描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信号、边缘情况,强化扫描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帮助,结论:儿童颅后窝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是儿童颅后窝肿瘤检查的首选.

  • 3.0T高分辨MRI对颈动脉斑块分型的研究

    作者:赵辉林;许建荣

    目的:探讨在3.0T上运用高分辨多序列MRI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定性、分型的能力.材料和方法:53例经超声筛选的颈动脉斑块病人,包括近期脑卒中者27例,在3.0T MR仪上行多序列(3D-TOF、T1W、T2W和PDW)扫描,参照修改的AHA动脉粥样硬化MRI分型标准,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分叉部的斑块进行定性和分型,计算症状侧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和比数比,以评估各型斑块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度.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或Fisher切概率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数比的显著性检验用Mantel-Haenszel法,并计算95%可信区间.结果:①270个部位中,Ⅰ-Ⅱ型占32.2%,Ⅲ型占45.9%,Ⅳ-Ⅴ型占14.4%,Ⅵ型占3.0%,Ⅶ型占4.5%,各型斑块在颈动脉3个部位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0596);②Ⅳ-Ⅴ型、Ⅵ型斑块在症状侧颈动脉的发病率和比数比高于其他类型,Ⅵ型斑块比数比为16.42.结论:在3.0T MR上应用高分辨多序列技术对进展期的斑块具有准确定位及初步分型的能力,Ⅳ-Ⅴ型和Ⅵ型斑块显示了较强的脑卒中发生趋势,尤其是Ⅵ型斑块.

  • 中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化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凌晓;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刘嵘;陈颐;周大勇

    目的:评价经动脉灌注含盐酸吉西他滨方案对不同部位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6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分成2组,研究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3-84岁,中位53岁)采用经动脉灌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方案,对照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35-84岁,中位56岁)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分析不同部位胰腺癌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临床受益率(CBR)、不良反应和生存期.结果:研究组中位生存期11.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6%、80.7%、57.1%、47.1%;对照组中位生存期8.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9%、63.9%、33.6%、10.7%.胰头癌患者和胰体尾癌患者CBR分别为68.3%和37.5%(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个月和7.0个月.两组肿瘤标志物CA199下降>50%分别为51.9%、44.8%.可评价疗效的55例中单纯灌注13例,中位生存期8.0个月,化疗栓塞42例,中位生存期9.0个月.结论:经动脉灌注含吉西他滨方案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受益率,可延长其生存期;胰头癌的疗效优于胰体尾部.

  • 百年华山——影像论坛

    作者:李克

    关键词: 华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