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계산기성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5741
  • 国内刊号: 31-170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6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沈天真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诊断

    作者:罗清;张追阳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12例中,肿块平均大径9.2cm,10例肿块形态不规则伴明显分叶,2例表现为椭园形.平扫CT值低于肌肉软组织10例,2例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9例实质内明显坏死囊变,2例实质内可见钙化灶,3例破坏骨骼,1例累及肾脏,1例累及胰体、尾部.增强扫描肿块呈中~高度强化.对照手术病理结果,CT定位准确率75%,定性准确率41.67%.结论: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

  • 磁共振成像在尿路疾病的应用

    作者:韩希年;王俭;刘光华

    目的:介绍用磁共振检查尿路疾病的四种扫描序列,并评价其作用和局限性.材料和方法:对41例疑有尿路梗阻或尿路畸形的患者行两种T2加权和两种MRU序列检查:横断位HASTE序列、冠状位TrueFISP序列,TurboSEMRU序列和HASTEMRU序列.4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MR检查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所有图像的质量均达到了能够诊断的要求.四种扫描序列均显示了所有扩张的肾盂、肾盏、输尿管,对梗阻原因的准确性分别为82.9%,85.4%,70.7%和75.6%,综合所有序列定性的准确性为92.7%.结论:上述四种扫描序列对显示尿路疾病各有其优点,综合应用可提高尿路疾病检出率和作出更准确定性诊断.

  •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作者:李晓兵;田建明;王培军;王敏杰;萧毅;左长京;薛宏;范月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且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 肾重复畸形的CT诊断价值及与IVP、B超的比较

    作者:杨兴惠;周银宝;何瑾;梁茵;朱传雷

    目的:提高对肾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12例经手术证实的肾重复畸形的CT、IVP和B超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对全部6只积水型肾作出诊断,而9只发育型肾中5只作出诊断,2例发育不全型中1例作出诊断.B超的诊断结果与CT相似.IVP对全部9只发育型肾作出诊断,明显优于CT和B超.而对积水型主要依赖下极肾盂的位置和形态改变,对发育不全型无诊断价值.结论:对肾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单项检查容易漏诊,两种以上检查方法结合进行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 MR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蛛网膜囊肿诊断中应用价值初探

    作者:朱晓黎;沈天真;陈星荣

    目的:评价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蛛网膜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扩大及囊肿与邻近脑池是否相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和流动分析软件对21例影像学疑为蛛网膜囊肿或蛛网膜下腔扩大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相位幅度图像形态及搏动情况,测定相应病变区在相位速度图上的搏动强度.结果:蛛网膜囊肿在相位幅度图上可清楚显示囊肿与邻近脑池相分隔:同时可显示囊肿内搏动幅度.囊肿内反向流动信号及喷射信号改变,提示与邻近蛛网膜腔相通.而在四脑室扩大者,相位幅度图未见明显囊腔,可见与导水管相通.结论: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对显示不同部位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形态、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结构鉴别及了解囊肿内搏动情况判断与邻近脑池是否交通有重要价值.

  • 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MRI表现的再探讨和MR静脉成像的选择

    作者:陶晓峰;肖湘生;施增儒;黄坚;于明昆

    目的:明确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脑内MRI表现和MR血管造影的诊断及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共9例病人,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30~56岁,平均38.2岁.使用Siemensvision-plus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T.采用常规SE序列,tuberSE,TOF血管成像(用于动脉血管显示),PC法2D静脉血管成像和增强3D静脉血管成像(用于矢状窦显示).结果:MR的动脉血管成像显示阳性率为0%,2D和3D静脉血管成像阳性率为100%,3D增强静脉血管造影可更好地显示阻塞的静脉.脑实质内均有阳性表现,表现为矢状窦旁白质区对称或非对称性异常改变,呈斑片状和片状,T1W为低信号,T2W为高信号.增强后脑膜强化2例.合并脑内出血5例.结论:MRI结合MR静脉血管造影,尤其增强3D静脉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 TIA患者脑动态CT峰值时间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作者:高培毅;林燕

    目的:探讨脑动态CT峰值时间(TTP)灌注成像对短暂性脑局部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进行脑动态CT扫描TTP灌注成像检查.感兴趣区层厚10mm,扫描矩阵512×512,曝光电压和功率与常规扫描相同.动态CT检查为在启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的同时对感兴趣层面进行连续快速扫描.曝光时间为1s,连续扫描40s,共40层.碘对比剂为300mg碘海醇,流量为8ml/s,总量为40ml.CT检查结束后,用自编软件进行动态增强CT数据处理.用手工画线方式将脑实质与颅骨、皮下组织、脑室和图像背景分割,后仅留下脑实质的彩色TTP灌注图像.结果:17例常规CT检查(包括增强检查)和12例常规MR检查均未发现脑内有与TIA发作临床表现相符合的新鲜病灶.脑动态CT扫描TTP灌注成像显示脑内有与TIA发作临床表现相符合的病灶14例(82.35%).其余3例脑TTP灌注成像未见异常.结论:虽然动态CT峰值时间脑灌注成像只能进行单一层面的检查,但其方法简单、易行,可显示常规CT和MR无法发现的早期脑缺血区的血流异常,对TIA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该方法优于CBF和CBV灌注成像.

  • 术前介入治疗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钢;谢宗贵;耿明;董冰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的疗效.材料和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介入治疗后行手术35例标本和单纯手术31例标本的细胞凋亡率、p53和bc1-2蛋白表达.结果:介入治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介入治疗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介入治疗组的bc1-2蛋白阳性表达与单纯手术组相比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促进细胞凋亡,近期疗效较好,同时术前介入治疗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产生,疗程不宜过长.

  • 乳腺癌MRI研究

    作者:汪登斌;谭令;江浩;展颖;潘自来;陈憩;倪根雄;沈军;刘建军;丁蓓;宋琦;陈克敏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的综合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随机选择临床和(或)乳腺钼靶片疑有肿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系列MRI检查,将其中58例乳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女性57例,男性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分别从病灶的信号特点、形态学、强化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并评估MRI的综合价值.结果:58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48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髓样癌2例及纤维腺瘤恶变1例.根据乳腺癌病灶的信号及形态学、强化模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各因素的综合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9.7%,77.6%,79.3%~91.4%和94.8%,病灶的检出率达100%.结论:MRI检查对乳腺癌检出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大咯血的血管造影检查和栓塞治疗

    作者:董伟华;欧阳强;李惠民;董生;张电波;肖湘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大咯血的诊治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例不明原因的大咯血患者急诊或择期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异常血管用聚乙烯泡沫醇(PVA)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加钢圈栓塞.结果:共发现9支畸形支气管动脉,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支气管动脉扭曲、分支增多,粗细不均,远端有弥漫造影剂浓染者3例,伴有一处或多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者4例.除1例明胶海绵及钢圈栓塞患者1周内复发外,PVA栓塞者平均随访27.5月未见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造影可明确致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畸形,栓塞治疗可望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 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的MRI及与病理对照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道海;郭亮;丁乙;董天华

    目的:取得股骨头坏死的MRI与病理对照的资料.材料和方法:我们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将30只杂交狗制作成股骨头坏死模型.动物分以下10组:1天,7天,17天,23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所有动物均进行平片(离体及活体)、CT、MR检查.观察坏死后股骨头的密度及信号改变情况.结果:1个月以内组,所有动物于活体时平片均未发现异常.离体后,17天后可见密度有轻度的增高.1个月及以后组活体及离体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密度改变.2个月有囊变,3个月可见轻度塌陷.CT于17天即可发现有密度增高,1个月可见有囊变,2个月时可见有微骨折.MR除1天组未发现异常外,其他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信号改变.信号异常范围由小变大,至1个月后整个股骨头均可见信号异常.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可见混杂信号(1个月以内)、均匀高信号(1~3个月)、高信号内出现低信号(3个月以后).组织学改变:1天仅表现脂肪细胞肥大,7~23天可见炎性细胞渗出、纤维肉芽组织开始出现.1个月以后,主要为肉芽组织修复.塌陷的股骨头病理显示坏死的骨小梁吸收和新产生的骨小梁骨折,骨性重建不完全.结论:股骨头坏死的MR表现与病理改变是一致的;MR较CT、平片敏感.

  • STIR在磁共振软组织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钱玉娥;林伟;章士正;方松华

    目的:探讨STIR像在磁共振软组织检查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选择了35例软组织疾患者同时行磁共振STIR像和FSET2加权像的扫描.结果:STIR像35例病人均检出病灶,而FSET2加权像检出34例.对病灶边界的显示STIR像明显优于FSET2加权像,其中STIR像清楚显示病灶边界32例,FSET2加权像清楚显示9例.结论:STIR像对软组织病灶的检出率及对病灶边界的显示状况均优于FSET2加权像.

    关键词: 磁共振 STIR 软组织
  • RIS的功能设计和应用

    作者:钟国康;沈天真;冯晓源;裔杰

    目前国内PACS的研究已从研讨逐步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1].不少三级医院已建立了PACS.除逐渐完善PACS的功能外,以PACS为核心技术,包括对医学影像的管理、诊断报告及数据库统计等功能的RIS的开发和建立已迫在眉睫[2].我们从2001年初起,与软件开发人员合作,本着"用好是关键"的理念[3],不求"面面俱到",重点在RIS的信息登录、病人预约和放射诊断报告方面进行开发研究,些许体会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 肺部病变18F-FDGSPECT符合线路显像

    作者:王荣福;胡怀湘

    目的:探讨18F-FDG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用双探头SPECT符合线路对肺部病变患者进行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分析检查结果并与CT进行比较.结果:48例肺部病变患者18F-FDG显像诊断结果为真阳性37例,真阴性7例,假阳性3例和假阴性1例.其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7%,97.4%和70%.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结论:18F-FDGSPECT符合线路显像对肺部病变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 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MRI诊断

    作者:周莺;唐旭峰;李玉华;朱铭

    目的:探讨MRI对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MRI表现与临床症状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儿童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其中男性为4人,女性为2人.小年龄为4个月,大年龄为3岁4个月.结果:下丘脑错构瘤特征性临床症状为性早熟,MRI表现为鞍上下丘脑区异常信号,其中直径<10mm者为3个,10~15mm者为1人,大于15mm者为2人.T1WI及T2WI信号均与脑灰质一致,且信号非常均匀,增强后结节均无强化.结论:下丘脑错构瘤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患儿特征性临床表现及MRI表现,MRI能作出该病的明确诊断,无需病理诊断.

    关键词: 错构瘤 下丘脑 MRI 儿童
  • CT在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皓;沈天真;李淑云;于朝阳;刘民

    目的:探讨CT在上颌埋伏牙,尤其是儿童埋伏牙诊治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以色列Elscint2400EliteCT扫描机对我院自1995年4月至今108例上颌埋伏牙病人进行薄层扫描.并应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对横断面图像进行冠状及矢状重建,部分病例还进行了三维立体重建和DentalCT软件处理.然后与所有病例的曲面断层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根据CT各种图像特点,对上颌埋伏牙从数目、解剖位置、三维相邻关系几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结论:CT对上颌埋伏牙的诊治有其独特的优势,克服了传统X线检查中组织结构重叠等问题,使各种测量更精确.可以指导术前准备,手术方案的制定,确定手术入路,简化手术过程,减少或避免术中、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同时,可使口腔医生对埋伏牙的位置、方向等有更深刻、具体的理解.

    关键词: CT 上颌 埋伏牙
  • 电解脱弹簧圈(GDC)在颅内动脉瘤腔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明华;刘建民;程英升;顾斌贤;许奕;陈君彦;方淳;徐涛;周晓平;洪波;赵文元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应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70例273枚.其中5例在载瘤动脉内支架置放后再行瘤腔内GDC栓塞.临床表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36例,脑神经压迫症状18例,其他16例.131例在栓塞后3~15个月作了随访血管造影.结果:262例265枚动脉瘤栓塞成功,8例手术失败.动脉瘤完全闭塞或几近完全闭塞(闭塞范围>95%)217枚,大部闭塞(闭塞范围70%~95%)31枚,部分闭塞(闭塞范围<70%)17枚,与手术相关的死亡4例,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18例(其中13例经处理后无后遗症;4例轻残;1例重残).随访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复发9例,均为原部分栓塞患者.结论:颅内动脉瘤腔内GDC完全致密填塞的效果肯定,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者经验有关.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作者:王培军;左长京;田建明;王敏杰;吕桃珍;邵成伟;张火俊;陈炜;萧毅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31例MG,男13例,女18例,年龄10~54岁,平均34岁.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表现等作出诊断.按Osserman分型:Ⅰ型19例,Ⅲ型7例、Ⅳ型5例.胸腺增生25例,小胸腺瘤5例,正常胸腺1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取胸骨旁为穿刺点,用22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入胸腺,分次注射无水乙醇,直至胸腺瘤或整个增生、正常胸腺充满乙醇为止.结果:治疗后即刻CT扫描,示胸腺内充满高密度影(乙醇混含对比剂),3~4周CT复查,25例胸腺增生和1例正常胸腺彻底坏死,5例小胸腺瘤坏死.31例MG胸腺乙醇消融治疗后3个月CT复查,胸腺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与治疗前比较分别缩小了59.2%,68.6%,73.2%.30例MG于治疗后2天内都见效,其中23例在治疗后眼睑即能明显睁开.治疗后随访4年,显著好转23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MG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易行,并发症少,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