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际眼科纵览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Ophthalmology 국제안과종람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2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500/R
  • 国内刊号: 李建军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iro@cmaph.org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6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国际眼科纵览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的注气移位治疗

    作者:卢海;彭晓燕

    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其它疾病所导致的黄斑部视网膜下致密出血常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且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一种新的注气移位疗法采用玻璃体腔注气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配合术后短期俯卧位已在某些病例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较少.对于某些病例该方法可使患者得到明显和较稳定的视力提高.本文对该治疗方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刘小伟;庞国祥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综合征)是一组累及虹膜、角膜、前房角的致盲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Chandler综合征、Cogan-Reese综合征.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无统一结论.本文就其临床和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HRT在青光眼诊断和视神经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夏翠然;徐亮

    HRT是一种自动化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共焦激光眼底断层扫描仪.利用它可以获取视盘的三维地形图,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处理,得到视盘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定量描述,并且可用于地形图变化的定量分析.本文就HRT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及其在青光眼诊断和视神经损害监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细胞缝隙连接与先天性白内障

    作者:徐雯;姚克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中常见的致盲眼病.缝隙连接是组织细胞之间连接的一种基本形式.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缝隙连接的异常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有明显的联系.本文就缝隙连接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机制之间的联系等作一综述.

  • Fas/FasL与眼新生血管

    作者:陈琳;孙旭光

    Fas是神经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种跨膜蛋白,与其配体FasL结合,通过FADD与Daxx两条独立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Fas/FasL在眼部有广泛表达,对角膜及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新生血管的可能机制包括: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2.诱导粘附于血管壁的白细胞凋亡,抑制其外渗,从而减少血管刺激因子的释放.

  • 结膜泪囊鼻腔吻合术

    作者:秦毅;闵燕

    近端泪小管堵塞引起的泪溢症,系眼科常见病,现多主张采用结膜泪囊鼻腔吻合术(conjunctivodacryocystorhinostomy,CDCR)治疗.CDCR开展已近30年,但因手术带来的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本文总结了数年来诸多学者对CDCR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促进各临床医生对CDCR的进一步思考.

  •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点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风华;李彬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成人的生命,尽管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其病因、发病机制、自然病程尚不清楚,目前除眼球摘除外治疗方式多样,但临床医生对不同病人治疗方案的选择无统一标准.本文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生物学特性、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综述.

  • 屈光手术新进展-LASEK

    作者:万修华;姚克

    LASEK手术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本综述主要介绍此手术的原理、手术技巧、临床效果、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 晶状体囊袋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作者:杨晖;张振平

    1991年,为克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囊袋皱缩变形,Hara发明了囊袋赤道环.在此基础上Nagamoto设计了囊袋张力环,使晶状体脱位时的白内障手术得到改观.1998年,Nishi将囊袋张力环改进成为囊袋曲折环,使之成为一种同时具有抑制后发性白内障能力的环.囊袋环作为一种独立于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内植入物,正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本文对上述这三种囊袋环的作用原理,外形设计,植入方法和应用效果作一综述.

  • 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作者:王志良;张皙

    作者通过阐述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机制、分类、诊断,揭示玻璃体后脱离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并且回顾了玻璃体后脱离的各种药物诱导方法.

  • 单疱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铁英;齐艳华

    单疱病毒性角膜基质炎是由病毒抗原引起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在T细胞活化的过程中,CD28和B7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细胞因子如IL-2、IFN-γ以及粘附分子如ICAM-1、PECAM-1也在此病中起调节作用.

  • 内皮素、一氧化氮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陈百华;姜德咏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是两种作用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质,两者共同作用影响眼底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毛细血管的闭塞、内皮细胞的增殖、周细胞的凋亡以及基底膜的增厚密切相关,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角膜厚度对眼压测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作者:王卫群;孔令训

    眼压是诊治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参数.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受角膜中央厚度的影响,正常人群中角膜中央厚度个体差异较大,带来眼压测量值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引起一些临床意义,对高眼压症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治造成影响.本文就正常人的角膜中央厚度、每日角膜厚度变化曲线、与眼压测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眼压和青光眼的角膜厚度方面进行综述.

  • 器官培养法保存人角膜

    作者:赵靖;谢立信

    器官培养是欧洲眼库保存角膜的主要方法,它可以保存角膜活性达数周,并且可以降低感染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文就器官培养保存角膜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及保存角膜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一综述.

  • 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

    作者:

    立体视锐度对视锐度在20/20至20/40范围内的单眼变化比双眼对称性变化更为敏感.Simons指出,定量的双眼视检查对于由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少量的对称性的视觉差异是不敏感的,而对于与双眼视觉差异有关的双眼视功能障碍则是敏感的.已经发现,Titmus检查,即一种显示轮廓的立体视检测,因有许多单眼线索并不可靠.随机点立体图的图形仅在有深度觉时才能看见,因而用于检测弱视.但是Campos与Enoch发现一些屈光参差性弱视病人因影象不等而无中心融合,然而他们有立体视觉,甚至能进行随机点立体图检查,由此认为通过检查立体视觉来筛选弱视可能是一种误导.Lang也注意到许多屈光参差性弱视病人通过了随机点立体图检测和Titmus检查.为此,作者研究观察了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病人立体视与融合功能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对25例屈光参差病人进行研究,记录每例病人屈光检查状况和佳矫正视力.病人戴镜矫正后进行线状镜、4-D三棱镜试验、Worth四点检查和TNO立体视检查. 结果:屈光参差的程度和弱视程度呈正相关,但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人经线状镜检查均未发现中心抑制.25例病人经4-D三棱镜试验屈光度高侧眼均为阳性,但19例屈光度高侧眼的快速扫视运动速度都较对侧眼慢.Worth四点检查,远距离测定时15例(60%)病人有融合,而9例(30%)有抑制,1例(4%)有复视.有抑制或复视的病人屈光参差程度明显高于有融合的病人;近距离测定时,有3例表现抑制.对于7例视远抑制或复视而视近有融合的病人,其屈光参差程度和弱视程度无显著性差异.TNO检查中,19例有立体视的病人平均立体视锐度为634.7秒弧.6例(24%)有正常的立体视,13例(52%)立体视锐度下降,6例未测出立体视.立体视锐度的降低与远距离Worth四点检查融合阴性成正比.立体视的降低与弱视程度成正比.Snellen视力表上差异≥3.29行的屈光参差性弱视与立体视的降低或丧失相关.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弱视程度比屈光参差的程度更能引起双眼视的损害.几乎所有屈光参差病人都有融合,中心抑制暗点并不存在,所谓的"周边融合"实际上是旁中心融合.融合功能减弱、立体视锐度下降都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程度成正比.屈光参差性弱视在Snellen视力表上差异>3行就能够引起对立体视的损害.作者建议可以用TNO立体视检查来筛选有意义的弱视.

  • 眼表疾病行羊膜移植的抗感染效应

    作者:

    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常因角膜或结膜上皮化延迟而变得复杂.上皮化延迟(PED)的治疗涉及导致PED的各种因素,包括异常眼睑重建、人工泪液、自体血清点眼和近期提倡的作为受损基底膜替代物的羊膜之应用.关于羊膜的报道多数集中于羊膜作为基底膜替代物,被认为是促进上皮生长的理想底物.此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报道,即羊膜被用作遮盖再生上皮的暂时性植片,不包括其基底膜特性. 临床研究:患者20例20眼,分为两组,一组是PED患者接受羊膜移植,仅保守疗法治疗2周无效的患者方可进入此研究;另一组是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作为预防性措施接受这一疗法,因为此类患者角膜上皮化常很困难.疑有活动性炎症者除外,按常规方法施行羊膜移植,所有病例均为基底膜面向外,术后1周取下羊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苏木素-伊红染色,及TUNEL染色.浸润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用抗CD14,CD4,CD8和CD20单克隆抗体特征性标记受累细胞是T细胞或B细胞亚群. 体外研究:几种T细胞来源细胞系(Raji,Molt 4)和由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来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与保存的人羊膜共同培养,获取含有淋巴细胞的羊膜.每组事先用β1及β2整合蛋白的封闭抗体处理.羊膜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TUNEL技术染色. 从临床研究获取的羊膜,其基质中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CD14染色阳性表明大多数属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CD4、CD8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几乎相等,说明两种类型T细胞均存在.另一方面,CD20抗体着染不明显,证明B细胞浸润很少.大多数浸润的淋巴细胞TUNEL(+),提示迁移到羊膜时多已凋亡.其凋亡过程是否是由羊膜所导致的主动效应还不很清楚,因为淋巴细胞在羊膜中可能仅进行了一次生理性凋亡过程.所有的组织学标本均表明浸润细胞没有侵犯基底膜,大多数细胞似乎都与紧邻于羊膜下的眼表面相隔开来.另有可能是羊膜作为一种生理性屏障,就像接触镜保护眼表那样,以防泪膜中的炎症细胞侵入.此研究中作者没有比较羊膜处于相反方向,即基质面向上时的结果. 体外研究结果发现Raji和外周血单核细胞都没有侵入羊膜,而Molt4粘附并浸润于羊膜基质中.这表明淋巴细胞的粘附和浸润是有选择性的,提示其粘附是通过有关的特定分子进行的.Molt4的粘附未被加入的主要粘附分子β1和β2整合素阻遏剂所阻断,提示其它分子可能参与此过程. 此研究表明羊膜在眼表作为暂时性植片能够促进眼表上皮化,羊膜使浸润于其中的淋巴细胞与眼表面相隔离,似乎在羊膜的抗感染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连同羊膜其它已公认的特性使羊膜在严重的眼表疾病治疗中成为一种有用的外科材料.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对比敏感度分析

    作者:

    对比敏感度作为一种心理物理学检查法,对视力特别是视觉质量的评估,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关于RK、PRK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已有较多报道,但对LASIK后对比敏感度研究较少.为此,作者对接受近视或近视散光性LASIK术的65例(120眼)患者(术前近视等值球径度数:-1.25D~-13.75D)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了空间对比敏感度检查和佳矫正视力测定,以探讨LASIK对二者的影响. 结果表明,LASIK后所有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均有下降,其中频率为12c/d的对比敏感度下降至少持续3个月,而18c/d频率者则仅下降1周.将病例按近视度数分为低度数组(-1.25D~-6.00D)和高度数组(-6.00D~-13.75D)后,发现低度数组仅12c/d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下降至少持续3个月;而高度数组则表现为术后1周6c/d、12c/d和18c/d频率均有下降,但术后1个月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在高度数组除12c/d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下降至少持续3个月和18c/d频率下降1周外,患者术后的对比敏感度虽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另外,虽然术前高度数近视组佳矫正视力较低度数组稍低,但两组术后的佳矫正视力均与术前保持一致. 近有研究表明,LASIK单区切削治疗近视(-2.25D~-7.80D)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低(3c/d)、中(6c/d)频率的空间对比敏感度均显著下降.而对一组高度近视患者(-6.00D~-19.50D)进行的研究表明,LASIK术后1个月,患者低(3c/d)、中(6c/d)频率的空间对比敏感度显著下降,但术后3个月时则有所改善;而高频率(12c/d、18c/d)的空间对比敏感度无明显下降.作者推测,这些研究结果之所以与作者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可能与研究的病例数不同、所用激光器及切削程序不同等有关. 作者认为,LASIK对治疗高达-13.75D的近视和高达+5.25D的散光是安全有效的,对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几乎无影响,而12c/d频率的空间对比敏感度对评价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的下降是敏感的.

  • 老年黄斑变性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行黄斑转位术后发生暂时性幻视

    作者:

    作者报道2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在单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行视网膜切开、脉络膜巩膜折叠黄斑转位术后24小时出现幻视,分别于术后3天和7天幻视消失.患者有正常认知力、定向力及洞察力,无精神症状.此症状是典型的Charles Bonnet综合征(CBS)的表现. 病例1:女性,84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8个月.无精神病史.视力:右眼20/40,左眼1/200.右眼老年黄斑变性继发黄斑中心凹下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左眼黄斑盘状瘢痕.患者右眼在球后麻醉下行限制性黄斑转位手术,包括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人为造成视网膜不完全脱离,颞上象限脉络膜巩膜折叠,气液交换.患者在术后第1天眼垫去除前出现幻视.此时右眼视力为手动,玻璃体腔有40%的气泡,下方视网膜脱离.至术后第3天视网膜复位,行近黄斑中心凹处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光凝,视力提高,1周后幻视消失.术后5个月由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发,患者右眼视力仅为眼前指数. 病例2:女性,83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数月.无精神病史.视力:右眼20/300,左眼20/400.眼底见右眼黄斑地图状萎缩,左眼老年黄斑变性中心凹下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左眼行限制性黄斑转位术.术后第1天,患者在去除眼垫前出现幻视.左眼视力为手动,玻璃体腔有55%的气泡,下方视网膜脱离.术后第3天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为20/400,幻视消失.由于黄斑下出血,术后6个月左眼视力仅为20/300. Charles Bonnet综合征是一组以具有正常认知力和洞察力而出现幻视为特征的综合征,通常发生在由眼部疾病造成视觉剥夺的老年人.此病需与眼部手术后双眼覆盖所引起的"黑盲性精神错乱(Black Patch Psychosis)"和由抗胆碱散瞳药物全身毒性反应所致的幻视相鉴别.后两种情况患者均表现为躁动,不安,易激动,无定向力及意识模糊,而Charles Bonnet综合征无上述表现且只遮盖单眼. 作者认为上述病例的观察结果为理解Charles Bonnet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的信息.1,幻视很快发生于黄斑转位术后视网膜脱离和视力差时.2,幻视消失于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提高时.视网膜的附着状态、视力的急剧变化与幻视的出现和消失之联系支持了幻觉剥夺理论,即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输入减少使以前的知觉加入到意识中产生了幻觉.

  • 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低剂量丝裂霉素C的疗效观察

    作者: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可有效防止其复发,但可引起如角膜融解等严重并发症.近有报道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也可明显降低其复发.作者对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低剂量丝裂霉素C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实验分为三组.组1为36例38眼原发性翼状胬肉,组2为26例26眼复发性翼状胬肉,组3为30例3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其中组1,组2切除翼状胬肉暴露巩膜后,局部用含0.02%的丝裂霉素C的棉片作用30秒钟,之后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组3切除翼状胬肉暴露巩膜后行自体结膜移植.所有病人术后至少遮眼一天至角膜上皮愈合.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点眼(4次/日)一周后,地塞米松逐渐减量至停药. 结果:组1随访6~12个月38眼中有3眼(7.9%)复发,组2随访5~7个月26眼中有5眼(19.2%)复发,组3随访2~9个月32眼中有2眼(6.3%)复发,统计结果显示组2和组3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年轻人的复发率高于老年人.术后至发现翼状胬肉复发的时间:组1为(10.0±3.5)天,组2为(5.1±1.7)天,组3为(5.5±3.5)天.术后组1中有71.1%的病人对手术外观满意,即术眼与正常眼无明显差别,或只在手术区有少量浅层巩膜血管但未超过角膜缘并且无纤维组织增生.组2和组3病人满意率分别为65.4%和75.1%,二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丝裂霉素C治疗组的主要并发症是浅层点状角膜炎,多在术后1~2周内出现,但在自体结膜移植组,未见此类并发症.平均随访(28.3±10.3)个月,无巩膜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果表明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低剂量丝裂霉素C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而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眼外观使病人满意.作者认为:对于初发的翼状胬肉患者,应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丝裂霉素C治疗;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是更好的治疗方案.

  • 葡萄膜黑素细胞功能专题讨论会纪要

    作者:何世坤

    长期以来,人们对葡萄膜黑素细胞(uveal melanocyte,UM)所知甚少.正如三十年前,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功能一无所知,以为仅是遮蔽光线而已.但日后研究显示RPE具有许多重要功能.UM可能也有很多功能,只是尚未被认识.为此,国际眼色素细胞研究学会主席、纽约医学院胡诞宁教授组织了"葡萄膜黑素细胞在眼生理与病理中的作用"学术讨论会,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结果并讨论今后研究方向. 此会于2001年5月3日下午在美国Fort Lauderdale市会议中心举行,到会的有中、美、英、日、德、法、瑞典、印度、波兰等国的学者.会议由胡诞宁致开幕词并回顾UM研究的进展.以前由于无法在体外培养UM,研究进展很慢.十年前胡诞宁建立了UM分离、培养与体外研究的方法,从此进展加快:(1)UM生长与制造色素功能的调控:现已研究了近百种生长因子、内分泌素、神经传递介质和前列腺素等的作用,其调控机制已基本弄清.(2)UM的功能及其在眼病发生中的作用:已知的还较少,一般仅知UM的恶变会引起黑色素瘤.今后研究重点应在此一领域.讨论会分两个专题:

国际眼科纵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