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弱视对视觉的影响与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丽;王艳玲;陈颖萍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视觉发育混乱,其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有7周岁前的斜视,屈光参差,视觉剥夺等.立体视觉则是人类后天获得的一种视觉功能,是双眼视功能的高级形式,同时也是人类从事多种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一种重要功能.国内外研究表明弱视可不同程度的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故建立完善的立体视觉已成为弱视治疗的终目标.我们就近年来弱视与立体视觉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改良Kestenbaum法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觉分析

    作者:贾延磊;王乐今;布娟;李静

    目的 比较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行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同视机图片与Titmus立体视图本,对27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做手术前正前方与中间带方位的、远与近距离立体视定性和定量测定.实行中间带移位术后,再同样做远与近立体视锐度测定,进行分级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正前方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视力提高2~5行.代偿头位基本消除或改善.立体视从无到有,视锐度从800"至60"逐级提高由周边体视转变为黄斑体视、以至中心凹体视.结论 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麻痹性斜视立体视觉术前可有部分发育,中间带方向好于非中间带方向,经中间带移位术后,不仅解决了眼球震颤、代偿头位、视力问题,而且能使远近立体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 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

    作者:

    立体视锐度对视锐度在20/20至20/40范围内的单眼变化比双眼对称性变化更为敏感.Simons指出,定量的双眼视检查对于由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少量的对称性的视觉差异是不敏感的,而对于与双眼视觉差异有关的双眼视功能障碍则是敏感的.已经发现,Titmus检查,即一种显示轮廓的立体视检测,因有许多单眼线索并不可靠.随机点立体图的图形仅在有深度觉时才能看见,因而用于检测弱视.但是Campos与Enoch发现一些屈光参差性弱视病人因影象不等而无中心融合,然而他们有立体视觉,甚至能进行随机点立体图检查,由此认为通过检查立体视觉来筛选弱视可能是一种误导.Lang也注意到许多屈光参差性弱视病人通过了随机点立体图检测和Titmus检查.为此,作者研究观察了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病人立体视与融合功能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对25例屈光参差病人进行研究,记录每例病人屈光检查状况和佳矫正视力.病人戴镜矫正后进行线状镜、4-D三棱镜试验、Worth四点检查和TNO立体视检查. 结果:屈光参差的程度和弱视程度呈正相关,但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人经线状镜检查均未发现中心抑制.25例病人经4-D三棱镜试验屈光度高侧眼均为阳性,但19例屈光度高侧眼的快速扫视运动速度都较对侧眼慢.Worth四点检查,远距离测定时15例(60%)病人有融合,而9例(30%)有抑制,1例(4%)有复视.有抑制或复视的病人屈光参差程度明显高于有融合的病人;近距离测定时,有3例表现抑制.对于7例视远抑制或复视而视近有融合的病人,其屈光参差程度和弱视程度无显著性差异.TNO检查中,19例有立体视的病人平均立体视锐度为634.7秒弧.6例(24%)有正常的立体视,13例(52%)立体视锐度下降,6例未测出立体视.立体视锐度的降低与远距离Worth四点检查融合阴性成正比.立体视的降低与弱视程度成正比.Snellen视力表上差异≥3.29行的屈光参差性弱视与立体视的降低或丧失相关.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弱视程度比屈光参差的程度更能引起双眼视的损害.几乎所有屈光参差病人都有融合,中心抑制暗点并不存在,所谓的"周边融合"实际上是旁中心融合.融合功能减弱、立体视锐度下降都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程度成正比.屈光参差性弱视在Snellen视力表上差异>3行就能够引起对立体视的损害.作者建议可以用TNO立体视检查来筛选有意义的弱视.

  • 人工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激光治疗前后视功能的变化

    作者:郭晓萍;夏群;王铮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PCO)对视功能的影响以及Nd:YAG激光治疗后的变化.设计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57术57例(59眼)PCO患者.方法对57例(59眼)PCO患者行Nd:YAG激光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眼和对侧眼进行LogMAR视力、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近距立体视锐度检查.主要指标LogMAR视力、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结果激光治疗前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22)及患眼各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值均较对侧眼显著低下;治疗后有明显提高(LogMAR视力0.00).治疗后立体视阳性比率和达到中心立体视的比率,以及平均立体视锐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后立体视锐度仍未达到正常者与佳矫正视力低常、屈光参差及原有眼病有关.结论PCO不仅影响患眼视力和对比敏感度,也影响立体视功能.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PCO、恢复患者视力和重建正常立体视功能的有效手段.(眼科,2006,15:38-41)

  •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前后双眼视觉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楠;卢炜;成娟娟;孙省利

    目的 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及矫正视力正常后双眼视觉的状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53例.方法 对5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分别在治疗前及矫正视力≥0.9后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检测其双眼视觉功能.主要指标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同时知觉、远融合范围,定性远立体视.结果 屈光参差与弱视(r=0.613)、弱视与立体视(r=0.422)及屈光参差与立体视均具有相关性(r=354).弱视患儿矫正视力正常后其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视患儿矫正视力正常后其同时视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37);远融合范围及远立体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融合范围P=0.03,远立体视P<0.01).结论 屈光参差、弱视、立体视觉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影响融合和立体视觉的发育.随着视力的提高,双眼视觉有显著改善.

  • 立体视锐度的临床检查及评价

    作者:李少敏;甘晓玲;郭静秋

    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制的SVT软件包及Lang、颜氏图、Titmus,对243例正常学龄前儿童和117例斜视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学龄前儿童中93.82%(SVT)、91.77%(颜氏图)立体视锐度≤60″,用Titmus检查≤60″者为70.37%,斜视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异常者(> 60″及立体视盲者)均≥90%;所有检查方法两组间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SVT立体视觉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立体视觉异常或儿童立体视觉异常的筛选;并通过几种方法结果的比较证明对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发育进行研究时,选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方法更为合适.

  •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前后立体视觉的临床初步观察

    作者:成娟娟;卢炜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和治愈后立体视觉状况.方法 对4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分别在治疗前和治愈后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其立体视锐度以及同视机三级功能的检测.结果 (1)弱视患者治愈前(矫正视力0.1~0.8)后(矫正视力0.9~1.5)黄斑视锐度和周边立体视锐度的结果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弱视患者治愈前后融合范围和定性远立体视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屈光不正性弱视不仅影响视力发育同时也影响整体立体视的发育.(2)随着视力的治愈整体立体视锐度也有显著的改善.(3)在弱视的诊断治疗中注意整体立体视的变化.

  • 远立体视测定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垠;戴鸿斌;宋天勤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佳手术时机,以求达到矫正斜视并获得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目的。方法 采用颜氏远用和近用随机点立体图,对69例间歇性外斜视进行手术前后立体视锐度测定;用三棱镜法测量远近斜视角;用同视机法测定双眼单视功能。结果69例间歇性外斜视中术前4例通过远立体视,47例通过近立体视,二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37例通过远立体视,与术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而近立体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病程愈长,术后获得立体视者愈少,病程短则相反。结论通过测定远近立体视,合理掌握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对其预后估计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卢炜;王京辉;李林

    目的 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方法 将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术后正位、欠矫、过矫分为三组,对其三组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1、正位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欠矫组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矫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损害P<0.05.2、正位组与欠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过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后对近立体视锐度的显著损害,矫正手术以不过较为宜.

  • 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立体视锐度发育因素分析

    作者:李凤云;谭星平;杨昌全;周明敏;刘双珍

    目的分析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立体视锐度发育的因素.方法对10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按斜、弱视常规戴镜的原则进行治疗;采用同视机测量斜视度数;用颜少明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测量近立体视锐度.结果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发病年龄越小、戴镜前斜视度越大、两眼视力差距越大,立体视锐度的发育越差.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立体视锐度发育与发病年龄、戴镜前斜视度、两眼视力有关.

  • 斜视和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的临床检测及评价

    作者:刘海华;甘晓玲;金贵昌

    目的探讨斜视及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对L型立体视觉检测板和国内其它常用立体视觉检测图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制的L型立体视觉检测板和Lang、Titmus立体视检测图对204例斜视及弱视患儿立体视锐度进行检测.结果 (1)斜视组患儿立体视锐度差,其中内斜视组立体视锐度低于外斜视组.弱视组患儿中双眼视力不平衡组立体视锐度低于平衡组.(2)三种方法检测斜视及弱视患儿立体视觉无明显差别.结论斜视、弱视严重地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L型立体视觉检测板可以用于儿童立体视觉的检测.

  • 儿童屈光不正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

    作者:许江涛;郝玉星;马艳玲;胡雪篱

    对257例儿童屈光不正患者的立体视锐度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仅有42.4%的人获得中心窝立体视,明显低于国内其它作者对正常视力儿童进行检测的结果.其中以远视眼的立体视锐度差、混合散光次之,近视眼好.屈光参差患者的立体视锐度远不及屈光不正者.统计结果表明:屈光不正发生的年龄越小,对立体视觉发育的不良影响越大,致使部份患儿在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后,仍不能得到立体视觉或完善的立体视觉.

  • 158例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前后的远/近立体视锐度测定

    作者:胡俊喜;侯宗芹;陆丽红

    目的探讨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远/近立体视觉的状态及治愈后立体视锐度的变化.方法对158名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治愈前后进行远/近立体锐度(stereoacuity,SA)检查.结果(1)治愈前远SA优于近SA(P<0.025).(2)治愈后远/近SA都有明显提高(P<0.005).(3)<5岁被诊治患儿SA提高优于>5岁才接受诊治的患儿(P<0.005).结论(1)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远SA优于近SA;治愈后近SA比远SA提高快.(2)弱视儿童治愈时间越早越好,它有利于立体视觉功能的提高.

  • 屈光不正对儿童立体视觉的影响

    作者:雷玉

    立体视觉是双眼视觉的高级部分,是人类和高等动物在三维空间中后天获得的一种视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作为从事许多职业,特别是各类精细工作的必要条件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儿童期是视功能发育完善的敏感时期,对影响儿童立体视觉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152例矫正视力良好的屈光不正患儿和86例正视眼儿童的立体视锐度进行对照研究,以了解屈光不正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 近视眼屈光矫正前后的立体视功能

    作者:孔德兰;杜学玲

    立体视觉是人类和动物在三维空间中后天获得的一种视功能,是双眼单视功能的高级形式,它作为从事各种精细工作的必要条件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近视眼患病率明显增加,引起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普遍关注.由于近视眼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目前仍以配戴矫正眼镜为主,配戴眼镜矫正屈光对立体视功能有何影响?我们测定了90例近视眼患者配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的立体视锐度,并就近视眼矫正前后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 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觉

    作者:林东晓;张丽娜

    目的探讨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患者采用Parks法手术治疗前后的近立体视锐度变化.方法用颜少明等研著的<立体视觉检查图>(下文简称颜氏图)测定15例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患者术前第一眼位、静止眼位和术后第一眼位近立体视锐度.结果第一眼位双眼佳矫正视力和近立体视锐度在术后较术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先天性冲动型眼球震颤患者经Parks修正法手术治疗后,症状改善,视力提高,近立体视觉也得以相应提高.

  • 儿童弱视与立体视锐度

    作者:潘爱洁;金莉;戚蕾

    立体视觉是人的一种高级视功能.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具有良好立体视功能的工作种类日益增多.立体视觉的形成与出生后眼的发育过程有关,视觉发育过程中任何不利因素均可造成立体视觉发育不良.现将我们对346例正常及弱视儿童立体视锐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346例儿童年龄为4~12岁,平均8岁.弱视组178例,为随机抽取的2000年门诊弱视患者.其中男83例,女9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108例,斜视性弱视27例,屈光参差性弱视41例,形觉剥夺性弱视2例;轻度弱视94例,中度弱视81例,重度弱视3例.正常组168例为查体及门诊正常视力儿童,条件为:裸眼视力≥1.0,眼位正常,外眼、眼底及屈光间质无器质性病变.正常组男82例,女86例.

  • 立体视的发育及检查方法(续)

    作者:黄欣;胡聪

    15.维尔赫夫立体计(Verhoeff Stereopter)[37]是1942年由Verhoeff研制出的使用真正的三维物体检查立体视的方法.三根杆垂直放置,其中一杆放于另两杆之前或之后,被检者在8种方式下分别判断哪一杆的位置近于或远于其它两杆,该杆与其它两杆的深度距离为2.5mm.根据所能判断的远距离来计算立体视锐度,距离1m时立体视锐度为31″.检查时正置及倒置检查仪各检查4次,全部答对者为通过,多用于评价飞行员的立体视锐度.

  • 邢台市1219名学龄前儿童视力及立体视调查

    作者:韩爱军;范贵云;韩惠芳

    目的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视力、立体视发育情况,及时有效地防治儿童弱视.方法由专门眼科医师对我市121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立体视锐度检测.结果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为8.86%,可疑弱视患病率为26.58%.学龄前儿童有中心凹立体视者占58.41%.结论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立体视普查很有必要,对视力低下或立体视检查明显低于同龄人者需密切随访.

  • 正常参考值的统计研究方法

    作者:赵宜

    小儿眼科临床常不断研究及引进新的检测方法,通过形态和功能的测量可建立正常儿童视力、眼屈光度、眼轴长度、立体视锐度等标准,为临床提供基础数据,在确定这些正常参考值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应用统计的设计、分析.应用不合理的统计设计、分析方法,会影响到研究的质量,甚至得出错误结果,导至研究失败,本文旨在提出确定正常参考值中所涉及的试验设计问题和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