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康复训练仪在低视力儿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桂芹

    低视力属于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其通常是指患者在实施手术、药物或屈光矫正等方案治疗后其好眼的优视力介于0.05~0.30,或者患者经过治疗其中心视野半径<10°,其剩余视力尚能满足生活、工作需要[1]。临床统计数据显示[2],我国大约有1000万患者处于低视力状态,这部分患者中有相当大比例为儿童青少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低视力儿童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院眼科对部分患者在给予传统方案治疗的同时加用康复治疗仪,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助视器,低视力者的“第二双眼”

    作者:戴锦晖

    高度近视,是引起低视力的常见原因所谓视力残疾,是指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和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的损害,双眼中好眼佳矫正视力低于0.3,或虽然视力比较好,但视野明显缩小,视野半径小于10度,包括低视力和盲两种类型.导致视力残疾的眼病,在发展中国家以白内障为常见,而在发达国家以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常见,在儿童中以先天遗传性眼病为常见.

  • 学龄儿童屈光矫正前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效果观察

    作者:黄再红;唐知进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屈光矫正前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效果.方法:收治屈光不正学龄儿童100例,采取针对性屈光矫正措施,对其屈光矫正前后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屈光矫正之后,患儿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现象的检出率要明显低于矫正前;近视和远视患儿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在屈光矫正后的检出率较为接近,但近视患儿的恢复率要显著高于远视患儿,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矫正能够有效降低学龄儿童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的检出率,在帮助儿童改善视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不同屈光矫正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黎嘉丽

    目的 对比不同屈光矫正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该院120例儿童弱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依据检影结果进行屈光矫正,研究组依据检影结果减去+1.00 DS进行屈光矫正,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斜视性弱视内斜视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斜视性弱视内斜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屈光矫正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儿童弱视,有效改善斜视性弱视患儿的内斜视程度,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角膜屈光矫正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评估

    作者:云波;施玉英

    角膜屈光矫正术后患者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应用常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和角膜屈光度测定法造成术后不同程度的远视.本文在回顾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原理及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发展的基础上,就产生术后远视这种屈光误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RK术后屈光回退的处理

    作者:张丽萍;高保亮;庄铁钢

    目的评价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术后屈光回退、欠矫残留近视的处理方法.方法 1993~1998年采用3.0~4.0mm作光学区,4~12条放射状切口,对1.50D~12 D的近视患者进行治疗.经RK手术586例(1170眼)中有12例(24眼)出现屈光回退,终残留近视.经过术后绷带加压,二次RK手术等方法处理.结果 12例(24眼)经手术加压裸眼视力≥1.0者12服(50%),经加压后无效的12眼选择二次RK手术治疗,术后裸眼视力≥1.0者4眼(33.33%),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3眼是再次手术的25%.全组实际屈光矫正度与预测矫正度相差1.0 D以内者22眼(91.66%).结论首次RK术后因屈光回退、欠矫而残留近视者,可通过术后加压,二次RK的方法处理,来达到矫正的目的.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远期疗效

    作者:雷鸣;谢伯林;曾原;汪萍;邹红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4~5年后的疗效.方法对449例(889眼)屈光度分布在-0.75D~-21.00D的近视及-0.50D~5.50D的近视散光患者进行了4~5年的LASIK术后跟踪观察.结果术后4年时,93.5%的屈光度在±1.00D之间,92.2%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其中89.2%达1.0.欠矫68眼,欠矫率为7.7%.术中术后少见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并发症.结论 LASIK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和安全性.

  • 几种儿童屈光性眼病的接触镜应用

    作者:谢培英;王丹;杨丽娜

    目的探讨各类接触镜在矫正不同儿童屈光异常眼病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具体分析几种疑难性屈光性儿童眼病的接触镜选择、验配、使用方法,对比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并观察戴镜后屈光度改变和眼部反应.结果 (1)35例(62眼)圆锥角膜(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儿全部选择配戴了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RGPCL矫正视力(RGPVA)≥0.8者占70%,按轻、中、重度分组,各组RGPVA均显著高于框架镜矫正视力(SPVA).戴镜1.5年左右复查,可见部分病例近视度和散光度降低,部分视力尚有提高.(2)眼外伤术后51例(52眼),59.6%使用了软性接触镜(SCL),矫正视力>0.6的比例,框架镜25.8%,SCL 29.1%.40.4%使用了RGPCL,RGPVA0.7~0.9占23.8%,1.0~1.2占23.8%,SPVA0.7~0.9占14.3%,1.0~1.2占4.8%,并使多数病例恢复了双眼单视.(3)RGPCL对96只高度散光及高度近视眼,30只近视、散光眼,28例屈光参差矫正效果良好,RGPVA均高于SPVA,高度散光眼为显著.21例有复诊记录,近视度平均降低1.16D±0.97D,散光度平均降低1.22D±0.56D,5只眼视力提升1~2行.(4)SCL用于7例屈光参差,8只高度近视眼和22只近视、散光眼,矫正视力与SPVA相近,但明显消除了不等像视,扩大了视野.(5)低视力儿童8例(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白化病,马凡综合征,眼球震颤,角膜白斑,高度近视,高度散光)选择配戴了加虹膜色彩的SCL和RGPCL,并配合光学助视器有效提高了功能视力,使患儿能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全部病例均对接触镜矫正满意,未发现明显角、结膜并发症而停用接触镜者.结论充分发挥接触镜的光学矫正优势,可有效提高矫正视力,促进儿童双眼视觉功能发育,并有可能不同程度控制近视和散光发展.儿童对接触镜的接受程度与成人无异,医师与患儿及其家长密切配合下的科学使用基本可保证戴镜安全.

  • 少年儿童眼外伤术后无晶体眼的接触镜矫正

    作者:谢培英;王丹;王静;郑英德;郑燕;梁宗钦;夏春红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单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接触镜(CL)矫正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观察81名少年儿童眼外伤术后患者的眼部改变,并根据其屈光状态的变化、对侧眼的状态及其生活的实际需要,选择验配了软性接触镜(SCL)、托力克软性接触镜(TSCL)、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加虹膜色彩的非透气性硬性接触镜(PMMA虹彩片)和软、硬组合型镜片系统(Piggyback CL),并比较视力矫正效果.结果与对侧健眼比较,外伤术后眼角膜曲率半径值显著改变,角膜散光度明显增加.52眼选用SCL和TSCL,矫正视力与框架眼镜比较无明显差异;22眼选用RGPCL,4眼选用PMMA虹彩镜,3眼选用Piggyback CL,三种镜片矫正视力比框架眼镜明显提高.PMMA虹彩镜和Piggyback CL用于外伤后角膜白斑、术后无晶状体、虹膜严重损伤眼,除显著提高视力外,还明显改善了羞明症状和眼外观.结论在严格的医疗化管理下,利用CL矫正少儿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恢复双眼视觉是安全、有效的.硬性接触镜(HCL)的视力矫正效果明显优于SCL.

  • 佩戴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镜及不戴镜对近视发展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丽波;蒋爱民

    目的 探讨近视儿童佩戴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镜及不戴镜对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 7~12岁近视患者250例(500只眼),分为5组,每组50人,又将这5组患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戴镜组共200例,第二部分为不戴镜组共50例,将第一部分戴镜组随机分成4组,每组50人,用1%复方托品酰胺快速散瞳检影验光,第1、2、3、4组依次将单眼视力矫正到0.8、1.0、1.2、1.5,按验光结果配镜并记录,第5组不配镜50人(患儿父母坚决不同意配戴矫正眼镜),并记录单眼矫正视力到1.0的屈光度;1年后同样方法测量其屈光度的变化,共计5年.结果 各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均逐年增加,第1、2组的平均每年增加度数明显低于第3、第4和第5组(P<0.01);第3、第4和第5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及未矫正对近视者屈光演变过程有影响,过度矫正及未矫正均可加速近视的发展.

  • 近视眼屈光矫正前后的立体视功能

    作者:孔德兰;杜学玲

    立体视觉是人类和动物在三维空间中后天获得的一种视功能,是双眼单视功能的高级形式,它作为从事各种精细工作的必要条件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近视眼患病率明显增加,引起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普遍关注.由于近视眼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目前仍以配戴矫正眼镜为主,配戴眼镜矫正屈光对立体视功能有何影响?我们测定了90例近视眼患者配戴矫正眼镜3个月后的立体视锐度,并就近视眼矫正前后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

    作者:黄琳;庞琳

    尽早施行白内障摘出并矫正无晶体眼的屈光不正已成为公认的治疗白内障的原则.由于儿童期眼球发育及屈光改变很快,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后屈光度不能随其变化,而且幼儿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极高,这些都给儿童人工晶体植入造成很大的困难.本文就白内障对儿童眼轴发育的影响、IOL植入佳手术时机、IOL屈光度的选择、术后屈光度变化等问题进行综述.白内障是严重影响患儿视觉发育的疾病.在英国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约为0.36%,其中双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0.12%,单眼致密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0.08%[1].Francois回顾性资料表明,先天性白内障占儿童失明原因的10.0%~38.0%.全世界约有20万儿童由于双眼白内障而致盲(佳矫正视力<0.05).在我国天津、上海、北京儿童致盲原因的调查中,发现20%~39%的盲童是因先天性白内障而致盲,占失明原因的第二位[2].此外,还有许多儿童因本病而导致严重的弱视.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及早行白内障摘出及术后屈光矫正已被广大医生和患儿父母所接受.对成年人,人工晶体植入是无晶体眼的佳屈光矫正办法,但由于儿童视觉系统还处于发育过程,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例如IOL植入术的佳手术时机,合适的IOL设计,IOL屈光度选择等.

  • 儿童白内障术后近视漂移的研究进展(续)

    作者:梁惠文

    4.单侧眼患病:单侧白内障术后眼镜、接触镜或人工晶状体的固定焦距均无法与对侧健眼在追随持续不断变化的物像时正常晶状体的快速调节功能相配合,微小的不聚焦几乎是持续存在的,再加上眼镜或接触镜度数不合适,接触镜丢失,依从性差、不坚持戴镜等原因,得不到适当的屈光矫正易发生弱视.研究发现,白内障手术年龄较小的单侧患儿易发生眼轴过度增长和近视漂移率增大[2,4,19].

  • 儿童辐辏功能不足一例

    作者:范贵云;刘媛;王莉菲;韩惠芳;安军生

    辐辏功能不足是两眼视线的平行运动正常,但内直肌同时收缩的有关运动表现功能不足[1].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可伴有或完全不合并各种斜视. 临床检查,近点后退远移(10cm以外),且随视标移近外斜倾向增加.同视机检查,辐辏范围很小.主要症状,轻者有眼肌疲劳、眼胀、头痛,特别是近距离工作感到困难;严重者1米以内视物成双,丧失工作学习能力,日常生活亦感困难.其发病原因不完全明了,可能与解剖因素、视力与屈光因素、全身因素等有关.因而在治疗上,一般应积极寻找与发病有关因素,如屈光矫正,全身病的治疗,眼肌训练等,手术效果多不理想.总之,辐辏是一种中枢性功能,病因较多,治疗较难[1].

  • 屈光矫正对远视儿童正视化的影响

    作者:ZHU Wei;蔚伟

    目的 探讨远视儿童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屈光演变的影响.方法 对83例(166眼)6~9岁远视和复性远视散光的儿童散瞳验光,配镜处方根据验光度数分别减少不同球镜度数.第1组减+1.00DS,第2组减+2.00 DS,第3组减+3.00 DS.连续观察3年的屈光演变.结果 各组患儿的远视屈光度均逐年降低,但平均每年递减度数第1组的明显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1);第2组和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儿童的正视化过程有影响,适量欠矫有利于中、高度远视儿童的正视化过程.

  • 隐形眼镜美丽背后的隐忧

    作者:周广德

    隐形眼镜作为与框架眼镜、屈光手术鼎立的屈光矫正三大成熟技术之一,其广受欢迎的大原因就是美观,尤其近年来各种美瞳镜片的兴起,更使不少花样年华的少女乃至少男们都能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双“大眼睛”.但由于隐形眼镜直接与眼睛接触,其佩戴方法的正确与否、镜片以及护理用品质量的优劣,就直接关系到眼睛的健康.

  •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矫正及综合训练

    作者:王中利

    目的:对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100只眼)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对其行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治疗。结果40例患儿(61只眼)矫正视力超过0.8,17例患儿(34只眼)视力提升超过两行,3例患儿(5只眼)视力提升不明显,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研究表明,屈光矫正联合综合训练有助于提升患儿视力。

  • 外伤性瞳孔移位的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的临床观察

    作者:柳国华

    目的:评价外伤性瞳孔移位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准分子激光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12眼),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中调整视轴为切削中心。术后3个月记录裸眼视力、屈光度和切削偏心量。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6~1.0,平均(0.83±0.16),与术前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术后屈光度等效球镜-0.50D~+1.0D,平均(-0.46±0.32)D,偏心量平均(0.32±0.16)mm。结论外伤性瞳孔移位合并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矫正安全、有效。

  • 基层医院眼科重视儿童弱视防治的规范化研究

    作者:西翠平

    基层医院眼科需要进一步重视儿童弱视诊治的规范化.在制定规范化治疗弱视的方案时,应该重视屈光矫正,提高屈光矫正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弱视不同类型,患儿的不同年龄制定不同的遮盖方案,对轻、中度弱视和对遮盖疗法依从性差的儿童,压抑疗法值得提倡和推广.

  • 屈光矫正法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王万明

    目的:观察屈光矫正法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作用,探究屈光矫正法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轻度近视青少年随机分为矫正组和对照组各30名(矫正组儿童单眼视力矫正至1.0),对所有儿童矫正前后进行验光,屈光度测量以单眼1.0为准,观察两组儿童屈光度的变化。结果:两组青少年的眼睛近视度均有所增加,矫正组儿童增加的度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眼睛度数改变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国青少年普遍有眼睛近视的情况,及时矫正对近视儿童视力下降的控制有重要作用,屈光矫正法对于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7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