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一种恢复人体活力的能量很神奇

    作者:李察森

    编者按:金字塔形的三棱镜可以把阳光折射成彩虹;三角形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甚至那金贵无比的钻石,也呈金字塔似的三角形.莫非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真的可以产生某种神奇的物理效应?自然界的奥秘,人类还没有全部读懂,探索永无止境.对此类现象,在科学还没有做出终结论之前,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看待但不痴迷,不执着,不神化.

  • PRK与LASIK矫治远视的疗效比较

    作者:汪辉;阴正勤;陈莉;任茜;罗启慧;孟小红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可蚀盘矫治远视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使用可蚀盘联合三棱镜抛光技术,对25例患者40只远视眼进行矫治.其中PRK 16眼, LASIK 24眼. 患者术前屈光度+1.62~+6.25D.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PRK组有2眼(12.5%)、LASIK组有3眼(12.5%)佳矫正远视力丢失2行以上;而佳矫正近视力丢失2行以上者分别为1眼(6.3%)和2眼(8.3%).平均裸眼远视力PRK组为0.55,LASIK组为0.68;平均裸眼近视力PRK组为0.66,LASIK组为0.85.PRK组有12眼(75.0%)、LASIK组有20眼(83.3%)残余屈光度在-1.00D~+1.00D之间.术后1~3个月,PRK组平均回退量为0.95D,LASIK组的平均回退量为0.76D;术后3~6个月,其回退量分别为0.35D和0.08D;术后6~12个月,回退量分别为-0.22D和0.00D.两种术式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使用可蚀盘联合三棱镜矫治远视是安全的,PRK与LASIK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但LASIK较PRK更容易稳定,且有效性和预测性更好.

  • 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

    作者:

    立体视锐度对视锐度在20/20至20/40范围内的单眼变化比双眼对称性变化更为敏感.Simons指出,定量的双眼视检查对于由轻度屈光不正引起的少量的对称性的视觉差异是不敏感的,而对于与双眼视觉差异有关的双眼视功能障碍则是敏感的.已经发现,Titmus检查,即一种显示轮廓的立体视检测,因有许多单眼线索并不可靠.随机点立体图的图形仅在有深度觉时才能看见,因而用于检测弱视.但是Campos与Enoch发现一些屈光参差性弱视病人因影象不等而无中心融合,然而他们有立体视觉,甚至能进行随机点立体图检查,由此认为通过检查立体视觉来筛选弱视可能是一种误导.Lang也注意到许多屈光参差性弱视病人通过了随机点立体图检测和Titmus检查.为此,作者研究观察了屈光参差对双眼视的影响以及屈光参差病人立体视与融合功能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对25例屈光参差病人进行研究,记录每例病人屈光检查状况和佳矫正视力.病人戴镜矫正后进行线状镜、4-D三棱镜试验、Worth四点检查和TNO立体视检查. 结果:屈光参差的程度和弱视程度呈正相关,但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人经线状镜检查均未发现中心抑制.25例病人经4-D三棱镜试验屈光度高侧眼均为阳性,但19例屈光度高侧眼的快速扫视运动速度都较对侧眼慢.Worth四点检查,远距离测定时15例(60%)病人有融合,而9例(30%)有抑制,1例(4%)有复视.有抑制或复视的病人屈光参差程度明显高于有融合的病人;近距离测定时,有3例表现抑制.对于7例视远抑制或复视而视近有融合的病人,其屈光参差程度和弱视程度无显著性差异.TNO检查中,19例有立体视的病人平均立体视锐度为634.7秒弧.6例(24%)有正常的立体视,13例(52%)立体视锐度下降,6例未测出立体视.立体视锐度的降低与远距离Worth四点检查融合阴性成正比.立体视的降低与弱视程度成正比.Snellen视力表上差异≥3.29行的屈光参差性弱视与立体视的降低或丧失相关.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弱视程度比屈光参差的程度更能引起双眼视的损害.几乎所有屈光参差病人都有融合,中心抑制暗点并不存在,所谓的"周边融合"实际上是旁中心融合.融合功能减弱、立体视锐度下降都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程度成正比.屈光参差性弱视在Snellen视力表上差异>3行就能够引起对立体视的损害.作者建议可以用TNO立体视检查来筛选有意义的弱视.

  • 眼外肌断裂伤修复的体会

    作者:王孜;王介平

    眼外肌断裂伤,虽然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修复,变成陈旧性,就会给今后的手术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给患者带来终生的复视或配戴三棱镜的后果.我院近15年来曾对2例新鲜眼外肌断裂伤及时进行手术修复,取得完全治愈的效果,恢复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现就诊断和手术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 内斜矫正术后后发性外斜

    作者:李弘;张忠;李延娟

    现将5例内斜视矫正术术后后发性外斜视病例报告如下,并对内斜视术后后发性外斜的病因进行探讨.典型病例:例1,男,32岁,病历号96-4381.幼时内斜,未曾戴镜,未曾行弱视治疗.14岁时行内斜矫正术,术后正位,仍未进行弱视治疗.4年后逐渐发现左眼外斜.为手术矫正外斜而入院.(既往病史及手术资料不详).查体:视力右1.2,左0.12(不能矫正).检影双正视.左眼内转受限.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弧形视野汁法检查5m注视,左眼外斜45°,33cm注视,左眼外斜35°.左眼旁中心注视.

  • 直肌联合术治疗先天性下直肌缺如一例

    作者:刘励;赵俊锋

    患者女,20岁,左眼自幼上斜,左眼较右眼视力差,无仰头、歪头视物习惯,无外伤手术史,为改善外观入院治疗.查体: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0.5,无法矫正.双眼睑裂大小相等,平视时左眼上睑缘遮盖于瞳孔区中央.左眼向下运动不超过水平中线,向上、内、外运动正常.右眼向各方向运动正常.双眼前后段未见异常.主动及被动牵拉试验提示左上直肌肌力较强,下直肌无方.三棱镜加遮盖去遮盖试验无法测出左眼上斜具体度数.

  • 直角三棱镜和等腰三棱镜在斜视角测量中的差别研究

    作者:牛玉玲;徐进;严威;胡聪;贾智艳

    目的 探讨直角三棱镜和等腰三棱镜检查斜视角的差别.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明确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的99名患者分别运用交替遮盖直角三棱镜和等腰三棱镜中和法进行斜视角测量.结果 1.直角三棱镜测量的三棱镜度为44.75△±14.52△,等腰三棱镜测定的三棱镜度为33.81△±8.67△,两者差值为10.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三棱镜的检查结果通过理论计算转换为圆周度,直角三棱镜测量值为18.11°±2.83°,等腰三棱镜为18.57°±4.35°,两者差值为0.46°.2.当直角三棱镜测量值为30△、40△、50△、60△、80△时,等腰三棱镜的测量值均数分别为24.30△±2.46△、32.61△±2.97△、38.25△±4.06△、42.50△±3.16△、5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角三棱镜和等腰三棱镜检查斜视角存在差别,直角三棱镜测定的斜视度偏大,角度越大两者差别越大;两种检查结果通过理论计算转换为圆周度后差别明显减小.

  • 弧形视野计和三棱镜测量斜视角比较

    作者:杜东成;周雄武;杜振华;袁媛;陈志祺;金小琴;张晓娟

    目的 探讨弧形视野计和三棱镜测量斜视角的差异和其可能原因.方法 水平共同性斜视250例,其中内斜视115例,男52例,女63例,平均年龄18.80+10.87岁;外斜视135例,男61例,女74例,平均年龄19.10±9.23岁.分别以三棱镜加遮盖法和弧形视野计同时行近距离(33cm)和远距离(6m)的斜视角测量.将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内斜视的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33cm:1°=2.46△~2.87△;6m:1°=2.30△~2.87△.外斜视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33cm:1°=2.39△~2.70△;6m:1°=2.10△~2.63△.内斜视和外斜视的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临床值同理论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斜视与外斜视的临床值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弧形视野计测量斜视角的临床值小于三棱镜测量的临床值;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差异表现为随斜视角的增加而增大.内斜视的临床换算值大于外斜视.隐斜成分、融合力及三棱镜块本身的缺陷等是造成圆周度与三棱镜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 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

    作者:向施红;叶婴;揭红

    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近3年来所见17例报告如下,以供探讨.临床资料1.对象本文17例,其中门诊病例13例,住院病例4例,男8例,女9例.就诊年龄1岁6月~10岁,76.5%患者在7岁前就诊.发病年龄3月~4岁.2.检查方法(1)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1%阿托品眼膏点眼,每日3次,连续3天后进行检影,配镜;(2)进行外眼、眼前节、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3)用角膜映光法及三棱镜遮盖法检查6m及33cm斜视度.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一例

    作者:刘丽丽;于刚;吴倩;曹文红;樊云崴;崔燕辉;张茹

    患者男,5岁,2013年8月8日因“右腿痛”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次日血液科CCLG-2008-ALL标危方案化疗,包括单联鞘内注射,强的松敏感实验。8月22日诱导缓解。8月29日再次诱导缓解。9月10日继续诱导缓解。9月19日行CAM早期强化治疗,期间三联鞘内注射1次,化疗期间合并骨髓抑制,予输红细胞以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造血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予以头孢唑林、万古霉素、伏立康唑、达菲抗感染治疗后缓解。10月9日突然头痛,伴呕吐,“对眼”,11日到眼科就诊,双眼视力:1.0眼压:右眼:13mmHg,左眼:11mmHg,眼位映光:左眼+20°,三棱镜遮盖法:右眼注视:+50△,左眼注视:+50△,融合立体视检查:交叉点:+23°(他觉),融合范围立体视:无。眼球运动无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伴有少量出血。诊断: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双眼视神经水肿,视网膜出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眼B超示:双眼视神经增粗,视乳头水肿。阿托品散瞳双眼:+1.75DS,斜视度较散瞳前无明显变化。佩戴压贴三棱镜:双眼底向外20△,10月20日颅内压340mmHg,头颅血管成像:右横窦及乙状窦管径明显变细,断续显影,左横窦外侧段管径较细,左乙状窦显影浅淡,大脑静脉影增多。头部MRI检查显示: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脑沟以及侧脑室较前显著。MRI及MRV示:双侧侧窦受压性改变。诊断为:颅高压,原因?予口服甘油盐水20ml每日3次。2周后:双眼视力1.0,.映光:左眼+20°,三棱镜遮盖试验:右眼注视:+50△,左眼注视:+50△,融合立体视:无。眼底:双视乳头边界轻模糊,无新鲜出血。3周后眼底视神经水肿消失,视网膜出血吸收,颅内压260mmHg。

  • 外斜视术后继发周期性内斜视一例

    作者:张明亭;安军生

    患儿男性,2000年5月出生,主因阳光下闭右眼1年,于2010-7-12人院.入院检查:右眼视力0.2-1.50DS=1.0,左眼0.25-1.25DS=1.0,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眼位,33cm正位,6m遮盖去遮盖明显外至中,映光-15°~-20°,眼球运动无受限,三棱镜检查:左右眼分别注视33cm--25△,6m-30△,带镜与裸眼斜视度相同,四点试验,33cm有双眼视,6m右眼抑制.诊断"间歇性外斜视"、"双眼近视",局麻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6mm,出院眼位正位.术后3个月,每天上午出现内斜伴复视,不能耐受,下午眼位正位,复视消失,患儿"精神"下午明显比上午好.2011-8-15再次人院,检查:矫正视力右眼-1.75DS=1.0,左眼-1.50DS=1.0.双眼近外眦部球结膜可见手术瘢痕,双眼角膜透明,晶状体及玻璃体未见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清,颜色红,中心凹反光存在.

  • 外直肌止端异常一例报告

    作者:刘勇;郭承伟

    患者于××,女,35岁,自幼左眼内斜,以"交替性内斜视"于1999年4月14日收入院。查:视力,双眼均为5.0,双前节及眼底正常。眼位:角膜映光,左眼内斜约40°。双眼均可固视。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三棱镜中和:内斜80△。无代偿头位。眼球运动:左眼外转时颞侧角膜缘距外眦3mm,内转时瞳孔缘超过上下泪小点连线2mm;牵拉试验无限制因素。诊断:交替性内斜视。于1999年4月16日在局麻下行斜视矫正术。术中首先将双眼内直肌分别后徙5mm。灯光投影检查见左眼仍内斜约10°。打开左眼颞侧球结膜,分离暴露外直肌,发现外直肌肌腱附着点距角膜缘11mm,肌腹厚约2mm,子午线将外直肌对称性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将外直肌前徙于角膜缘后6.9mm之巩膜表面上固定。灯光投影检查:双眼基本正位。术毕5日后拆除球结膜缝线,痊愈出院。 讨论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机理至今还不完全清楚,许多原因可能引起共同性内斜视,解剖因素是其中一个。正常外直肌附着在角膜缘后6.9mm巩膜上,该患者左眼外直肌附着在角膜缘后11mm,实属罕见。解剖异常应是该患者斜视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前徙复位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本文编辑:甘晓玲)

  • 钝挫伤所致的下斜肌麻痹

    作者:朱小妹;王苏华

    后天性的下斜肌麻痹以外伤较为多见,患者常因眼眶或眼眶周围部钝挫伤后出现复视、歪头而来眼科就诊.笔者诊治过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3岁,左面部撞伤后向左侧歪头1周,于1999年11月就诊.眼科检查:左眶部无明显肿胀.角膜映光右/左5.,交替遮盖:右眼由上到中,左眼由下到中.眼球运动:左眼右上转落后.代偿头位:头向左歪,盖一眼歪头明显好转,因患儿不合作,未做同视机、三棱镜等检查.诊断:左眼下斜肌麻痹.给予维生素B1、弥可保、ATP、肌苷等药物治疗.1.5月后复诊,角膜映光正位,代偿头位消失.

  • 上斜肌麻痹术后残留代偿头位的矫正

    作者:卓旭英;孙英;陈美玲;于宁

    在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上斜肌麻痹较为常见,其主要治疗为手术矫正.术后代偿头位的消失是其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大部分患儿经手术矫正后头位消失,且部分可达到功能性治愈,而有的患儿术后残留小度数的垂直斜视度和代偿头位,仍可发生面、颈和脊柱的继发畸形.本文2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均行手术矫正,术后残留代偿头位,经配戴三棱镜并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双眼Duane综合征并DVD一例

    作者:张芳;薛丽茵;金宏伟

    患者,接××,女,15岁。自幼内斜视伴歪头视物。于2000年3月8日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1.00DS=1.0;左眼0.8,+1.00DS=1.0。双眼前节、屈光间质及眼底无异常。眼位用角膜映光法检查∶右眼注视左眼内斜10°,上斜8°。交替遮盖时双眼均从内上方向正中移动,双眼在被遮时都向上方偏斜,向侧方转动时亦可见上飘,Bielschowsky现象(+)。双眼外转仅能达到中线,外转时伴有睑裂开大,内转正常但睑裂变小并伴有眼球后退。用三棱镜中和:33cm右眼注视,+25△ L/R 16△;左眼注视,+35△ R/L 16△;5m:右眼注视,+30△ L/R 20△;左眼注视,+40△ R/L 16△。

  • 4△三棱镜检查法诊断微小内斜视质疑

    作者:李云女;张宝艳

    目前,4△三棱镜检查法作为检查微小内斜视的一个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我们认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对于诊断微小内斜视意义并不明确.为说明这一点,先简单回顾一下4△三棱镜检查法与微小内斜视的特征.4△三棱镜检查法是让被检者双眼注视前方33cm处点光源,于一眼前快速放置底向外的4△三棱镜,同时观察两眼的运动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将4△底向外的三棱镜所置的一眼会发生内转,在此一瞬间,另眼必向外转但随即再发生内转.若未置镜的眼不出现内转运动,则说明该眼黄斑区有抑制存在.假如一眼置4△三棱镜后,双眼均不出现移动,则说明加三棱镜的眼有中心凹抑制存在.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峰

    目的 对56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探讨手术年龄与双眼视觉恢复率的关系.方法 手术前后用三棱镜遮盖法,同视机检查斜视度,AC/A比值及视网膜对应情况,术后进行同视机训练.结果 4~7岁双眼视觉恢复率高,与8~13岁组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8~13岁组与14~17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4~17岁组与18岁以上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早期手术,年龄越小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越高,同视机训练使部分患者能重新建立起正常视网膜对应,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 肌性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勇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患者肌性视疲劳患者的处理效果.方法 采用规范的主觉验光的基础上,用MADDOX杆加三棱镜测定隐斜度数,检测其调节力和AC/A值;综合双眼视动参数对53例双眼肌性视疲劳患者采用三棱镜矫正及近视过矫等方法进行矫正治疗.结果 外隐斜给予近视过矫7例,给予三棱镜矫正者11例,近视过矫加三棱镜矫正8例;内隐斜14例,垂直隐斜14例,全部给予三棱镜矫正.全部病例经过适应期后眼疲劳、眼部不适等症状都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对屈光不正患者,在普通验光方法后出现视觉不适、视力疲劳等症状时应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并进一步全面检查双眼视功能,针对病因进行个性化的处理,给予三棱镜或球镜过矫、欠矫,使其获得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和阅读能力.

  •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1例

    作者:刘丹岩;张怡红

    1 临床资料患者,李某,女性,15岁.自幼右眼上斜视,无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2 -3.50s -1.00 c×50°= 1.0;左眼:0.2 -3.25s -0.50 c×170°=1.0.眼位: 33cm -15°R/L 20°.三棱镜中和:- 30△R/ L 40△ .眼球运动:右眼上斜肌功能减弱,下斜肌功能亢进,右眼下直肌功能弱,上直肌功能亢进.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 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合并上斜肌麻痹2例

    作者:安军生;邵文强

    例1.男,9岁.主因自幼眼斜而于1999年3月22日收住院,患者自出生后眼斜,未经治疗.全身情况未见异常.眼部情况:视力OD1.0 OS1.0,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三棱镜+遮盖检查,OS 33 cm+60△、6 m+45△,眼球运动,双眼内转时伴上转.初步诊断原发性婴儿性内斜视伴双眼上斜肌麻痹.同视机检查:单眼抑制,他觉斜角=27°,同视机检查表现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