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6例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冬菊;刘玉枝;王凌云

    目的 探讨斜视矫正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与方法.方法 对86例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术的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心理干预,饮食及安全护理指导、眼部护理干预、出院指导;对照组接受病区一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1)病人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试验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仪为80%.x2=11.52,P<0.01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性意义.(2)患者及家长遵医嘱行为,试验组遵医嘱行为为97.8%,对照组为80%,x2=7.47,P<0.0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而细致的心理干预,正确的饮食及安全指导,眼部护理干预,出院指导等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斜视矫正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

    作者:李新美;甘杰泽

    通过对斜视矫正术的分析,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08版)对斜视矫正术的手术操作进行编码,一条眼外肌的后徙术编码为15.11;一条眼外肌的延长术编码为15.21;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眼外肌的其他手术编码为15.4.在编码过程中编码员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编码的原则,仔细阅读手术记录,充分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确保编码准确.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作者:秦建丽;姜琴;邵雪梅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局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放松疗法、穴位按压、播放背景音乐、心理支持与疏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每一级眼心反射的发生率,术后每一级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一至三级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分别为69.2%,30.8%,0.0%;对照组为46.2%,50.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5,P<0.05).干预组一至四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5.4%.32.7%.1.9%,0.0%;对照组为26.9%,48.1%,2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06,P<0.01).干预组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2%比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9,P<0.01).干预组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未有三级眼心反射和四级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减轻患者在斜视矫正术中的眼心反射症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 242例斜视矫正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谭素芬;胡淑英;胡穗曦

    斜视是影响双眼单视功能和美容的疾病之一.它的特点是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视轴呈偏离状态,不能保持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并影响美容.斜视矫正术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矫正眼位偏斜,改善美容;消除患者精神和社交上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242例斜视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斜视矫正术的护理问题.

  •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娟;韩惠芳;刘素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河北省眼科医院2015年1~9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行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观察矫正术后眼部舒适度、球结膜切口、眼位、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球结膜充血消退快,眼周围刺激症状较轻,球结膜创口愈合较好,且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随访1年,眼位矫正治愈率91.41%(117/128),检测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为正常,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疗效确切,效果令人满意,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七氟醚和氟烷麻醉对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眼心、眼呼吸反射程度的比较

    作者:刘瑶;曾群英

    目的比较七氟醚(Sevoflurane)和氟烷(Halothane)对小儿斜视矫正术眼心、眼呼吸反射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2~8岁拟在吸入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N2O-O2麻醉组(S组,n=30)和氟烷-N2O-O2麻醉组(H组,n=30),所有小儿均使用喉罩并保留自主呼吸.分别于手术野消毒铺单后和牵拉眼肌期间记录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OCR)指标(HR,心律失常、MAP)和眼呼吸反射(oculorespiratory reflex,ORR)指标(RR,SpO2,PET CO2).以消毒铺单后的数值作基础值.结果S组基础HR高于H组[S vs H:(119±23)vs(108±20),P<0.05];与基础值比较,牵拉眼肌期间两组病人HR急剧降低[S:(119±23)vs(95±13),P<0.01;H:(108±20)vs(75±15,P<0.01],但OCR期间S组低HR明显高于H组[S vs H:(95±13)vs(75±15),P<0.01];S组OCR发生率和OCR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组(OCR发生率:S vs H:41%vs 79% 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S vs H:4%vs 20%,P<0.01).两组病人OCR期间P R明显低于基础值[S:(32.3±3.0)vs(38.0±2.2),P<0.05,H:(28.0±3.7)vs(34.5±3.0),P<0.05],但S组基础RR和OCR期间低RR均高于H组(P<0.05).结论小儿斜视矫正术中,部分小儿经历了急剧的眼心、眼呼吸反射.七氟醚组眼心、眼呼吸反射程度明显低于氟烷组,七氟醚是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较安全的一种新型吸入麻醉剂.

  • 球后阻滞麻醉技术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赵立明;吴丽霞;都兴光

    将球后阻滞和麻痹眼轮匝肌的神经阻滞技术(例如面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可为内眼手术提供满意的局部麻醉效果。球后阻滞主要适用于眶前段和后段的手术以及斜视矫正术。另外,阻滞操作时注入神经松解药物还可治疗慢性疼痛性眼疾病[1]。选取2011年~2012年行球后阻滞麻醉技术麻醉方法进行报告如下。

  • 儿童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辛丽娜;李雪梅;杨帆;赵娜

    报告了对106例儿童斜视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这106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费用,防止了并发症,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 系统性护理在斜视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冶英;马吉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在斜视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包括术前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期间心理情况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了系统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情稳定人数45人明显多于对照组人数29人;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85.71%.结论 系统性护理在斜视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情绪稳定.

  • 斜视矫正术对共同性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齐梦;赵博文;周金琼;王京辉;孙省利;付晶

    目的 探讨共同性斜视患者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进行斜视矫正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191例.方法 将患者按斜视类型分为共同性内斜视组、恒定性外斜视组和间歇性外斜视组;按手术时年龄分为≤9岁组和>9岁组.观察术前、术后1、3个月双眼视觉功能.主要指标 同视机双眼视觉三级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191例患者中,术前分别有26.7%、19.4%、11.0%及 41.9%的患者具备同视机Ⅰ、Ⅱ、Ⅲ级及近立体视功能,术后1个月分别提高至90.1%、64.4%、33.0%及57.1%,术后3个月分别提高至94.8%、79.1%、37.7%及63.9%,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术前,间歇性外斜视组38.1%、29.5%及72.4%的患者具备同视机Ⅰ、Ⅱ级及近立体视功能,高于另两组(P<0.01).术后3个月,间歇性外斜视组93.3%、48.6%及87.6%的患者具备同视机Ⅱ、Ⅲ级及近立体视功能,高于另两组(P均<0.05);恒定性外斜视组55.8%的患者具备近立体视功能,共同性内斜视组为14.0%(P<0.001).>9岁组,术前28.1%、21.9%、14.6%及31.3%的患者具备同视机Ⅰ、Ⅱ、Ⅲ级及近立体视功能,术后3个月分别提高至93.8%、75.0%、37.5%及58.3%,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斜视矫正术有助于共同性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的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双眼视觉功能优于其他类型斜视;大龄斜视患者术后也可能获得双眼视觉功能的改善.

  • 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宪孟;韩二营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28例斜视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70例为试验组,肉眼直视下传统斜视矫正手术58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时间6 ~12个月,平均(8.20±2.41)月,观察患者眼位矫正情况及结膜切口瘢痕、肌肉缝线反应、结膜下囊肿、术后感染、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眼位矫正有效率97.14%,对照组眼位矫正有效率96.55%,两组眼位矫正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5).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是可行的,具有与传统斜视矫正手术相同的效果,显微斜视矫正手术具有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

  • 喉罩全麻下术中唤醒在斜视矫正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韩二营;李素臻;张清生;赵宪孟;郭玉强;李月礼;冯英策

    目的 探讨喉罩全麻下术中唤醒用于斜视矫正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169例,随机分为术中唤醒组和无术中唤醒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手术.术中唤醒组术中缝合固定肌肉时先打活结,保留缝线,唤醒后检查眼位,若为正位,结束手术;若为欠矫或过矫则再次麻醉,调整手术量,直至眼位正位.无术中唤醒组(对照组),按照术前设计的手术方案进行常规手术.结果 两组比较,术中唤醒组87例中,84例(96.55%)唤醒后能安静合作,3例(3.45%)唤醒后不能配合检查放弃调整.无唤醒组82例麻醉及手术顺利.术后1周,唤醒组正位率为98.85%,无唤醒组正位率为91.46%,两组间比较x2=5.108,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唤醒组正位率为95.4%,无唤醒组正位率为85.37%,两组间比较x2 =4.961,P =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麻术中唤醒用于斜视矫正手术安全有效,术中唤醒时患者对喉罩耐受性好,眼位调整顺利,可以提高斜视手术的的成功率.

  • 共转性斜视矫正术麻醉方法的改进体会

    作者:李巧云;王双义;王海霞

    以往对于共转性斜视矫正术,我们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10岁以下的儿童给全麻,上述几种方法,术中均不能观察眼位,手术效果不够满意,自1993年以来,作者采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行共转性斜视矫正术2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斜视矫正术致心跳呼吸停止一例

    作者:蔡笃儒

    患者男,22岁,保安员.因眼球外斜10余年,于2000年4月1日以共同性外斜视收住院.眼部检查:视力:右0.5矫正1.0,左1.2.双眼球活动正常,交替性外斜视25°.

  • 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术期观察和护理

    作者:冯春蕾;刘刚荣;李洁;薛晓会

    斜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早期发现与早期矫正眼位非常重要.斜视矫正手术不仅可使患儿有望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而且对其外观的改善及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顺利实施依赖于护士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术中患儿会出现多种护理问题,如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的护理配合、眼心反射的观察与处理、静脉补液问题等等.回顾我院手术室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完成的128例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术期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8例中男56例、女72例,年龄1~8.5岁,平均(5.5±0.72)岁.单眼38例,双眼90例.手术方法全角直肌后徙、缩短术,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术,上斜肌断腱肌止端移位术.手术历时6~30min.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安全返回病房.

  • 上斜肌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吴夕;牛兰俊;姜宁;黎晓新

    目的探讨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手术的特殊性,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施行上斜肌折叠术;对7例外斜视A征和7例动眼神经麻痹施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观察手术中上斜肌解剖的特点及手术前后眼位、斜视角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单侧12例、双侧6例行上斜肌折叠手术,均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术中见上斜肌异常者9/18(50.00%),表现为肌腱松弛、肌止端附着点位于上直肌的鼻侧止端.手术矫正了原在位上斜视15△~25△,矫正鼻侧方向大上斜视15△~40△.术后眼位恢复正位15眼,欠矫3眼,无过矫.外斜视A征伴双上斜肌亢进7例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了上下外斜角之差别20△~30△,消除了A征,未发现过矫,术后4例恢复双眼视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7例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矫正了原在位下斜视平均15△,术后垂直斜视矫正6例,欠矫1例.结论上斜肌肌止端解剖异常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发病原因之一;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术主要改善旋转功能和矫正鼻下方垂直斜角,宜联合下斜肌或水平直肌手术.

    关键词: 上斜肌 斜视矫正术
  •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中耀;颜建华;杨华胜;毛羽翔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到1999年12月施斜视矫正术的20例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8.0-67.0岁(平均50.2岁).手术方式包括下直肌后退术(12条),上直肌后退术(7条),下直肌缩短术(4条),上直肌缩短术(2条),上直肌断腱术(2条),内直肌后退术(1条),外直肌缩短术(1条).术后平均随访1年.结果术后9例达到正位,复视消失;7例术后斜视度小于或等于5°,4例有小度数斜视但复视明显改善;手术并发症为:肌肉缝线撕脱2例,过矫3例,欠矫4例;轻度眼睑退缩5例.过矫3例中2例是由于术后手术肌肉缝线撕脱所致,经手术探查肌肉复位后眼位矫正满意.结论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斜视手术初学者两种结膜切口及术式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翔骥;孙强;贺翔鸽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初学斜视手术时,结膜切口和直肌处理方法 对术后并发症及眼位矫正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斜视手术的切口方式、直肌处理方法 与术后并发症及眼位矫正成功率的关系.结果 共同性斜视手术103例,采用传统梯形切口,直肌缝合于肌止端后巩膜处45例;穹窿结膜切口,直肌悬吊后徙术58例.两种手术方式终术后斜视角<10△,欠矫和过矫者无明显差异(X2=4.672,P>.05).传统切口及手术方式组2例行二次手术调整眼位.穹窿结膜切口术后瘢痕小,结膜愈合平整,眼部刺激症状轻.结论 穹窿结膜切口愈合美观,可调节后徙缝线法方便对术后眼位的调整,避免二次手术,但操作比传统切口略有难度.

  • 全身麻醉在成人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修阳晖;潘美华

    目的 探索成人斜视手术行全身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我科接受的斜视手术的成人患者57例,其中表面麻醉组27例,全身麻醉组30例,记录斜视手术时间、眼心反射发生率、术后1天角膜刺激症状及术后3个月眼位,比较其差异.结果 全身麻醉的斜视手术时间、眼心反射发生率及术后1天角膜刺激症状均小于表面麻醉组,而术后3个月眼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成人斜视手术行全身麻醉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较少.

  •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朱蕾;冯丽

    目的 探讨小儿斜视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80例行择期斜视矫正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观察组140例患儿采用2u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140例患儿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滴鼻,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30min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的父母离别时情绪评分、镇静评分和吸入面罩接受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和PAE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喉痉挛、呕吐、呼吸暂停、呛咳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斜视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能降低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效果显著.

13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