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

齐鲁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Qilu 제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341
  • 国内刊号: 37-12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130
  • 曾用名: 康复与疗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变化

    作者:董胜英;陈彤;张秋业;董增义;雷珂

    ①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功能变化,以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②方法对20例HSP病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Ca2+导入剂(Ionomycin)体外诱导48 h,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③结果 HSP病儿急性期PBMC经体外诱生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6.133,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548,P<0.01),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5.717,P<0.01),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862,P<0.01 );PBMC培养上清液的TGF-β1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654,P<0.01),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1),而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457,P<0.05);HSP病儿急性期并发肾损害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GF-β1、IL-4、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与无肾损害组皆无显著性差异(t或t′=0.624~1.741,P均>0.05).④结论 HSP病儿急性期Th1/Th2失衡,呈现Th2相对优势状态;体内出现保护性或调节性Th3功能增强,但TGF-β1保护性调节不足,使Th1/Th2失衡不能纠正;HSP病儿急性期Th细胞亚群功能变化与其急性期有无肾损害无关.

  • 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

    作者:王涛;王善政

    ①目的观察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TGFβ1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为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②方法利用左肺门阻断技术模型,将本地健康杂种犬2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1、4、8、16、24 h组,每组4只,采用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各组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③结果正常对照组肺中有少量TGFβ1mRNA表达,主要在肺泡上皮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在缺血45 min时,TGFβ1基因表达略有增加;再灌注4 h后,TGFβ1mRNA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8 h后达到高峰;再灌注24 h后恢复正常.④结论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GFβ1mRNA表达量随损伤时间不同而变化,其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内脏损伤后的自我修复.

  • 毛细支气管炎病儿IgE、IL-4与TNF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秀芳;金丽英;车淑玉;刘英杰

    ①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病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探讨其与哮喘的关系.②方法毛细支气管炎病儿62例,分别于急性期、缓解期和半年后随访时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IgE、IL-4和TNF的变化,并与健康儿童31例进行对比.③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病儿IgE、IL-4和TNF不仅明显高于对照组(F=4.98~7.21,q=3.76~5.92,P<0.01),而且也高于缓解期病儿(q=2.83~4.58,P<0.05、0.01),缓解期IgE、IL-4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q=2.80、2.87,P<0.05).随诊时发生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病儿上述三项指标仍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F=4.78~7.92,q=2.80~4.38, P<0.05、0.01),而无反复发作的病儿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2.03~2.51, P>0.05).④结论 IgE、IL-4和TNF与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高危哮喘转化为哮喘的客观实验室指标.

  • 彩超腔内探头引导穿刺活检浅表病变的准确性

    作者:王洪智;杨黎红;杨建秀;焦瑞宁;所丽华;王从光

    ①目的探讨彩超腔内探头引导穿刺浅表性病变的准确性.②方法利用腔内探头、引导器及引导线指导穿刺36例38个病灶(观察组),以小器官探头监测徒手穿刺47例51个病灶作为对照组.③结果观察组穿刺活检共取材128针,穿刺准确率100%;对照组共取材152针,穿刺准确率87.5%,两组穿刺准确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6.13,P<0.01).④结论彩超腔内探头能够准确引导穿刺浅表性占位病变,在穿刺中不会损伤较大的血管,值得推广应用.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

    作者:纪静涛;郑熔;李果蓉

    ①目的观察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②方法对96例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均采用直接进镜法,用套石篮或取石钳取出、或气压弹道碎石后排除结石89例,成功率92.7%.其中中、下段结石92例,取出或碎石后排除结石87例,成功率为94.6%.膀胱穿孔1例,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黏膜下损伤形成假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④结论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较好.

  •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作者:于海初;张文燕;孙桂霞;蔡尚郎

    ①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②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分为2组:右冠状动脉(RCA)闭塞组47例,左回旋支(LCX)闭塞组13例.对各组病人心电图不同导联曲型心肌梗死图形的发生率及缺血改变发生率进行分析.③结果 RCA组STaVL↓>STⅠ↓、STⅢ↑>STⅡ↑、STaVL↓>STⅠ↓和STⅢ↑>STⅡ↑同时具备、STaVF+V2>0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LCX组(χ2=13.90~29.47,P<0.01),灵敏度分别为76.6%、89.4%、72.3%、85.1%,特异度分别为84.6%、84.6%、100%、100%.LCX组STaVL↓>STⅠ↓和STⅢ↑>STⅡ↑两项均不具备、STaVF+V2<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组(χ2=43.21、48.61,P<0.01),灵敏度分别为84.6%和92.3%,特异度均为100%.④结论 STaVL↓>STⅠ↓、STⅢ↑>STⅡ↑、STaVL↓>STⅠ↓和STⅢ↑>STⅡ↑同时具备、STaVL↓>STⅠ↓和STⅢ↑>STⅡ↑两项均不具备、STaVF+V2>0、STaVF+V2<0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有高度特异性.

  • 小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鉴别诊断

    作者:孙明利;毕为群;纪清连;于东升;丛德宽;宋瑞香

    ①目的探讨CT鉴别诊断小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意义.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小肾癌和1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资料.③结果在CT图像上小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密度特点不同,小肾癌动态增强扫描均呈"快进快退"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平扫时均显示脂肪成分.④结论CT检查(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眶尖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马荣昌;鞠建宝

    ①目的通过眶尖部结构的断层影像解剖研究,为鼻内镜下眶尖部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数据,减少手术并发症.②方法随机选取30例成人尸头进行CT扫描,对前鼻棘至眶尖部各结构的距离、侧偏角、视神经管及眶上裂各径线长度、毗邻关系等进行断层影像解剖观测.并将CT扫描图像与断层切片进行对照.③结果断层影像测量前鼻棘至视神经管眶口、颅口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70.35±4.93)、(72.76±5.03)mm,侧偏角分别为9.65°±1.30°、5.44°±0.86°.视神经管内侧壁中部薄,视神经管中部为视神经管狭窄的部位.④结论以FV平面作为轴位扫描基线,结合水平及冠状位CT图像进行分析,有利于眶尖部结构的准确定位.

  •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新华;李瑞杰;彭福松;王本荣

    ①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P)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73例UNP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并于当晚睡前再服20 mg,以后每晚服20 mg,连服4周;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不加任何调脂药物.于治疗第4周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内皮功能.③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肱动脉血管内径增加率分别为10.99%±5.22%和7.99%±3.86%,差异有显著性(t=2.76,P<0.01).治疗组、对照组肱动脉血流量的增加率分别为102.29%±65.08%和73.41%±48.79%,差异亦有显著性(t=2.12,P<0.05).④结论 UNP病人服用辛伐他汀后内皮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 青岛地区2000~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毒基因分型

    作者:乔刚;张洪乐;逄叔申;龚艳;程茂玲;李震海;钱东萌;王斌

    ①目的调查山东省青岛地区2000~2003年汉坦病毒的流行情况,研究病毒在该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②方法采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期病人血清标本64份,提取血清中病毒R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汉坦病毒基因序列,设计HTN型和SEO型的通用外套引物,同时分别设计HTN型特异性引物和SEO型的特异性引物作为内套引物,RT-nest-PCR扩增汉坦病毒基因组M片段G1区基因序列并测序.测序结果利用DNA 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③结果在64例标本中用HTN型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6例,占9%;用SEO型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25例,占39%;总阳性率为48%.总体来看青岛地区流行的汉坦毒株以SEO型为主.SEO型汉坦病毒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相对较小,在核苷酸序列水平其基因的离散度为0.3%~8.9%.HTN型汉坦病毒的变异率较高,其基因的离散度为2.6%~11.2%.④结论青岛地区汉坦病毒的流行以SEO型为主,HTN型并存,其中HTN型主要发生在胶南市.

  • 顺铂腹腔热灌注并微波局部热疗对癌性腹水的初步效果

    作者:焦升超;姚如升;张海平;陈德利

    ①目的观察顺铂腹腔热灌注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72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并微波局部热疗;对照组32例单用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③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16,t=2.451,P<0.05).④结论顺铂腹腔热灌注并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青岛市城乡儿童卡介苗接种后PPD阳转情况调查

    作者:刘加洪;王英年;牛明光;董兴无;李玉华

    ①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市和农村儿童卡介苗(BCG)接种后的结核菌素(PPD)试验阳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预防效果提供依据.②方法调查2 653例3个月~5岁城市儿童及589例1~5岁农村儿童卡痕率并行PPD试验.③结果城市3~12个月儿童卡痕阳性者PPD阳转率为71.3%,1~5岁儿童PPD阳转率为37.0%;农村1~5岁儿童PPD阳转率为24.8%;城乡1~5岁儿童PPD阳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82,P<0.001).④结论青岛市城乡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亟待提高.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效果

    作者:赵立红;于红;李莉莉;赵铭

    ①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病奈瑟菌基因,同时与金标准--细菌培养法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淋病的诊疗提供依据.②方法采集173例病人临床标本,以PE5700全自动PCR扩增分析仪和淋病奈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同时,用含PolyViteX的巧克力板对淋病奈瑟菌进行分离,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APINH进行鉴定.③结果 173份临床标本中,荧光定量PCR法示47例淋病奈瑟菌阳性,阳性率为27.2%;细菌培养法示41例淋病奈瑟菌阳性,阳性率为23.7%.与细菌培养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5%,两者的符合率为96.5%.④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定量准确等优点,在临床检测淋病奈瑟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AIDS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IL-8水平的变化

    作者:荆永正;高杰;孙凤英;迟文平

    ①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②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例AIDS病人和20例健康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IL-8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AIDS病人CD2、CD4、CD4/CD8明显降低,而CD8和IL-6、IL-8则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或t′=4.37~17.19,P<0.001).④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IL-8的检测可作为观察AIDS病人病情及监测治疗反应的一种手段.

  • GADA和ICA联合检测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早期诊断及预测胰岛功能的意义

    作者:白春英;杨爱红;曲世平;陶璐;姜宏卫

    ①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标准,及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与胰岛功能之间的关系.②方法检测106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比较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典型症状与抗体阳性的关系,并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比较基础和随访结束时C-肽水平的变化.③结果抗体阴性组84例(79.2%),抗体阳性组22例(20.8%), GADA+组17例(16.0%),ICA+组19例(17.9%),仅1种抗体阳性组15例(14.2%),双阳性组7例(6.6%).抗体阳性组与抗体阴性组之间的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在随访1.5年后,抗体阳性组餐后2 h C-肽水平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组(t=9.841,P<0.01).④结论发病年龄、BMI和多尿、多饮等症状并不能预测是否有抗体阳性,出现抗体阳性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将迅速恶化.

  • 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浆TM、PC抗原和D-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忠思;管洪在;田玉芹;卢伟;谭齐贤

    ①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C(PC)抗原、D-二聚体(D-D)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对12例健康体检者及22例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浆TM、PC抗原和D-D含量进行检测.③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前血浆TM、D-D升高,PC抗原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509~6.077,P<0.01).缓解后,血浆TM、PC抗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D-D含量比化疗前有明显降低(t=5.099,P<0.01),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t=3.509,P<0.01).④结论急性白血病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血浆TM、PC抗原和D-D含量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 冠心病病人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

    作者:李勇;刘孟宇;张秀珍

    ①目的探讨冠心病发病与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②方法选择80例冠心病病人及57例健康人,分别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含量.③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病人Zn、Fe、Co含量及Zn/Cu比值明显升高(t=4.08~5.93,P<0.01);Mn、Cu、Cr、Se、Sr含量均明显下降(t=3.57~12.10,P<0.01).④结论微量元素代谢不平衡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

  • 枣庄矿区口腔门诊病人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作者:郭梅;孟祥凤;李英婷;宫巧红

    ①目的掌握枣庄矿区人群对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口腔防龋的健康教育.②方法采用多选题问卷法,对枣庄矿区口腔门诊586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不同年龄组病人对刷牙次数、方法、时间和龋病病因等方面的龋病防治认识差异有显著性(χ2=13.20~70.20,P<0.01),其中>50岁年龄组差.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间>3 min,适时进行窝沟封闭是较好的防龋方法.④结论对龋病应进行多方面的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 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肝表面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炳高;王守彪;夏玉军;梅广东;刘志才;单涛

    ①目的探讨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暴露途径,为右三肝叶和肝左外叶切除提供解剖学基础.②方法取30例成人肝标本,以肝镰状韧带和左纵沟所在的平面为中心,向两侧行平行连续性切面以观测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及其分支情况.③结果矢状部、囊部的左右侧和角部的左右侧在肝膈面的对应点三维坐标(单位均为cm)分别为(0.65、4.64、4.35),(-0.45、4.72、4.40),(0.55、6.65、3.76),(-0.45、6.67、3.70);在肝脏面对应点三维坐标分别为(0.66、4.50、2.74),(-0.45、4.54、2.40),(0.50、6.51、2.76),(-0.51、6.54、2.70).④结论在肝脏面左纵沟右0.5 cm处做切口较易暴露处理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右侧分支;在肝的膈面镰状韧带左0.7 cm处做切口可以较为容易地结扎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左侧分支,从而避免损伤矢状部主干.

  • 血管生长因子治疗皮肤难治性溃疡的效果

    作者:卢法传

    ①目的评价血管生长因子治疗皮肤难治性溃疡的效果和副作用.②方法将49例难治性皮肤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管生长因子与常规保守方法治疗4周,根据溃疡缩小、肉芽组织生长等情况,评价临床疗效.③结果血管生长因子治疗组与常规保守治疗组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uc=3.326,P<0.01).两组均未出现副作用.④结论血管生长因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皮肤难治性溃疡的药物.

  • 不同时机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

    作者:史长宏;王洪祥;商显敏;王晓燕

    ①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61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A组19例,生后即给予纳洛酮脐静脉注射,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后再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B组22例,仅在进入新生儿病房后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C组20例,不用纳洛酮.③结果 A组临床神经症状消失时间较B组和C组明显缩短(F=5.72~6.69,q=2.95~5.07,P<0.05、0.01).A组与B、C组比较,治疗后前囟B超检查异常率及血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PK-BB)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χ2=3.96、5,13,F=17.45,q=4.16、8.19,P<0.05、0.01).④结论纳洛酮早期连续使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对临床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 酶组织化学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赵洁;孟云霄;孙惠安;杨文毅;牛膺筠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细胞的各个部位都有酶的存在.如果没有酶的存在,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就不能进行[1].我院眼科病理室自1987年至今,在动物的眼球上做各种实验后,再进行酶组织化学研究,染色中发现影响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因素很多,我们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 针灸并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

    作者:于扬;肖建廷

    自1996年以来,我们以113例周围性面瘫病人进行针灸并电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

    作者:孙淑玉;姜兰芳;王玉云

    胎儿先天性唇腭裂并不少见,但常因复杂的面部曲线使二维超声难以得到确切的图像,现将我院经引产证实的14例唇腭裂胎儿超声表现报告如下.

  • 急性氟乙酰胺农药中毒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新国;王清竹;王朋波;王军波;单乳芹

    氟乙酰胺是一种剧毒杀鼠剂,近年来也用于果树、瓜果、蔬菜的灭虫.我院于1992~2001年共收治氟乙酰胺农药中毒病人2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38例临床分析

    作者:柳林;刘欣

    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引起.前者多采取药物治疗,有效率为100%,但却有较高的手术病率[1].

  • 腹部MR检查中呼吸伪影控制方法初探

    作者:解桂花;王燕;张慧君

    腹部检查时,呼吸运动伪影严重影响MR图像质量,甚至疾病的诊断.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伪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般认为伪影在SE T2WI上明显[1,2].因此,本文将SE T2WI选为评价呼吸伪影控制效果的图像.腹带加压包扎或呼吸补偿是既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显示其对呼吸伪影控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腹部加压包扎通过限制腹式呼吸,减少腹部脏器的上下移动,降低运动伪影.病人均匀呼吸后,呼吸补偿机制可使脏器各位点处统一呼吸相位时进行信号采集,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动伪影,增加图像清晰度.因此,腹部加压包扎和均匀呼吸并用可大限度地消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本研究显示,采用腹带加压包扎和病人平静均匀呼吸并用方法所取得的图像质量的确优于其他各组,大限度地满足了诊断的需要.因此本法是一种伪影控制的良好方法,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腹主动脉瘤并发肠梗阻和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体会(附2例报告)

    作者:王豪夫;蔡常春;郭卫东;邱法波;吴力群

    腹主动脉瘤并发肠梗阻及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发生率很低的外科危重急症,迄今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2002年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 肺母细胞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俊叶;董翠玉

    肺母细胞瘤又称肺胚瘤或胚胎型癌肉瘤,临床罕见,多为单例报道.可见于成人、儿童甚至新生儿,男性为多.本瘤病理上的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组织由恶性间叶成肾母细胞瘤及癌肉瘤混淆.

  • 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护理

    作者:于新艳

    对于骨盆骨折,传统的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不仅给病人造成终身残疾及心理创伤,而且易出现并发症,严重病例还具有很高的病死率.1999年12月~2002年9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骨折共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体会

    作者:宋翠凤

    将一次性使用Intima-Ⅱ静脉留置针用于临床工作中,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腹部重症损伤的早期抢救与护理

    作者:陈锋;张秋英;孟宪芹;张艳芳;焦玮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腹泻部重症损伤病人85例.现就早期治疗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肝癌病人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作者:金延春;赵显芝;仇夏;杨洪芝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是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或肝瘤供血分支,然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和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法.由于癌组织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肝动脉,肝动脉栓塞后,癌组织缺血坏死,因此TACE可有效地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平均自下而上期和手术切除率.

  • 机械通气病人停机前后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朱桂芳;丁海玲;刘淑芳;张海燕

    在现代重症临护病房中,建立人工气道,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越来越多.1994年2月~2003年3月我院共使用机械通气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病人26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老年腹泻病人的门诊健康教育

    作者:刘爱民;尚如燕;孙相红

    老年人由于各个脏器功能下降很容易出现腹泻症状.2002年我科门诊共收治264例老年腹泻病人,根据其发病及治疗情况,我们认为开发老年腹泻病人门诊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从自身做起是维护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保证.

  • APBSCT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张静;姜美玲;徐少华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实体瘤和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移植过程中,致死量的化疗常引起病人粒细胞缺乏,严重破坏了人体正常免疫功能,使病人各器官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各种严重感染.肛周皮肤是易感染部位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控制.1997年4月~2001年8月,我科对17例APBSCT病人进行了积极的护理,避免和减轻了肛周感染.现将APBSCT病人发生肛周感染的相关因素、预防感染措施及发生后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 杜绝手术体腔遗留物的有效管理

    作者:刘好;李娟;郑昕

    如何社绝手术体腔遗留物,一直是各医院手术人员重视的问题.尽管如此,不少医院有关手术体腔遗留物的事件仍苦,同时也给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为此,我院手术室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 护生职业素质培养初探

    作者:韩顺玲;张艳;张洁

    毕业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是理论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是护士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途径.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边疆性强、技术操作多、责任重大、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等特点,因此了解护生的职业心态及需求,强化护生职业信念,满足其合理要求,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合格护理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护士
  •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保留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作者:宁丽霞;赵欣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留置针柔韧性好,能随血管开头而弯曲,并在血液的温度下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在血管内保持较长的时间.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儿童 护理
  • 婴幼儿肠道手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王平;王楚;刘小臻

    婴幼儿肠道手术后护理与成年人相比有独特之处,由于年龄关系,病儿不能进行有目的的自主活动,各种操作也不能配合.若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肠麻痹期延长、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现将婴幼儿肠道手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现代青少年骨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孟宪亮;刘丰春

    身高、体质量和骨龄等都可以反映人的生物学年龄,但骨龄是更为精确的指标,所以,骨龄对于评价人的生长发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有关骨龄的研究多见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国内外文献.近1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发生了显著变化[1].全身许多部位如肩、肘、膝、踝、腕及骨盆等,均可用于确定骨龄,但多局限于腕部[2].有关股骨上部骨松质X线测量[3]及膝部干骺愈合的研究资料[4]年代久远,且未见胫、腓骨下端的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对现代青少年骨龄的变化进一步进行研究.现将国内外有关骨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树突状细胞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作者:孟冬梅;赵春亭

    化疗方法的改进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例髓性白血病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疾病的复发,根源是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树突状细胞(DCS)是免疫系统功能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S),惟一能够致敏初始型T细胞[1],在体内外可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生成.

  • 建设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友贞;张爱芳;李芳芳;王永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数字和网络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医院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及时性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新的医学信息资源,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1].医院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和任务,要求医院图书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加快图书馆的建设,为推动我国医院图书馆现代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 胸壁结核误诊乳房疾病14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怀华;李雪芹;高学军;高广庭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皆为女性,18~30岁8例,31~40岁4例,40~52岁2例,平均30岁.病程20 d~5年,平均70 d.早期均表现为局部单发性包块,呈球形,直径约1.5~10.0 cm.左乳房9例,右乳房5例.包块位于乳头下3例,乳房内侧2例,外上象限2例,外侧及外下象限7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大2例,颈淋巴结大4例.除4例病人有轻度胸痛外,其他无不适感.均无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既往有结核病史者4例.入院查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11例.胸部X线及CT检查示:活动性肺结核1例,肺内有陈旧性结核病灶2例,局限性胸膜肥厚4例.诊治情况:14例中,院外误诊12例,晚期怀疑或确诊胸壁结核转入我院2例,误诊史短12 d,长5年,平均70 d.误诊为乳房炎性包块7例,纤维腺瘤4例,乳癌2例,乳房小叶增生症1例.手术切开引流5例,单纯包块切除3例,乳房区段切除5例,乳房切除1例.所有病人术后切口不愈合,反复发作,形成窦道.其中6例病人按乳房结核治疗,数次手术均未成功.入院后全部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SRHZ/4RH方案)抗结核治疗1~2周.取距乳房外侧及下方2 cm弧形切口,从胸肌筋膜表面向内上翻转乳房,显示病变多位于前胸壁2~4肋间软组织内,有大量干酪坏死组织和脓液,沿肋间隙及筋膜间隙向下向内形成多个窦道,向前穿破胸肌筋膜形成哑铃状干酪病灶,乳房组织内病灶比较小且局限,部分肋骨及骨膜破坏.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6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崇芳;张晶晶;姜玉珍;相尧美;赵淑萍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发病率高达30%以上.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除药物治疗外,还有电灼、激光、冷冻等物理疗法,但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近5年来,我院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满意,一次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 B超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55例分析

    作者:李洪霞;董秀英

    临床资料本组55例病人,年龄23~39岁,平均31岁.停经38~48 d,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术,流产后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阴道大出血.B超检查时间:短在胚胎排除后3 h,长43 d,平均21 d.使用仪器为SAL-38A型线阵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 MHz.病人取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于耻骨联合上方腹壁涂以藕合剂做多方位扫查.结果:55例B超均诊断为宫内组织残留.药物流产当日行B超检查并刮宫11例,5例肉眼观察为绒毛及胚胎组织残留,6例为凝血块,B超诊断符合率45.5%;药物流产术后1周内B超诊断11例中,有6例行刮宫术后证实为宫内组织残留,占54.4%;1~2周B超诊断7例,术后证实5例为宫内组织残留,占71.4%;2周后B超诊断26例,术后证实为21例,占80.8%.17例假阳性者B超表现:8例宫内充满不规则液性暗区,夹有回声略强的不规则团块,未见明显声影,子宫略大或饱满;2例宫腔内充满多个强回声光团伴声影;3例宫内密集细光点融合成片状,回声中等强度.

  • 中药煎服方法浅谈

    作者:王秀英;丛江;刘玉爱

    古人云煎药方法极为重要,煎药得法病势易瘥,不得其法,善既未见,祸反现焉,因此煎药法不可不讲也.大抵外感病之药类多辛、香、散,亦即含挥发油较多,不宜久煎,煎时稍长香气过性,即挥发成分散失,失去功效,非外感病之药方含挥发油多的亦不能久煎.如:血府逐瘀汤虽不是外感病方,但方中半数以上药物含有挥发油,它在汤剂煎煮过程中,可随水蒸气蒸发而损失掉.所以对含有挥发油的中药方剂,医生和药剂人员应该交待煎药方法.为了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嘱病人家属每剂药第一煎泡药要用凉水或温水浸泡,不可用开水,冬天浸泡30~60 min,夏天浸泡15~30 min,之后开始煎药,先用武火,煮沸后5~10 min即把药过滤出,煎出挥发性成分和久煎易分解的药物.第二煎要加热水,用文火,开锅后煎煮20~30 min,煎出不易挥发的成分.第三煎加热水,用文火,开锅后煎煮20 min以上,煎出难溶性成分,后将药液合并,分2~3次口服.煎药好用砂锅或搪瓷锅,加盖.内伤病之药类方剂多补正,虽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较少,但煎法应同含挥发油多的方剂,只不过把第二煎和第三煎的时间拖长一点,达到久煎煎出药效的目的.

  • 浅谈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作者:于晓华;高晓云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的常见病,它以咳嗽、咳痰、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点,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肺气肿及肺心病.常因反复多次住院治疗,增加了病人单位、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人们达到佳的健康状态.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如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去除病因,避免诱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 新型引流条的制作

    作者:董子迎;魏爱华;陈振雨

    引流是一项外科治疗的基本技术,它将体内或皮下积液及脓肿物导出体外,以促进创口及炎症部位的愈合,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其中,引流条常用于浅表切口的引流.现在国内医院大都将裁剪的乳胶手套片作为皮下引流用品,但这种乳胶片引流条的缺点是容易脱落.为弥补上述不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设计出一种新型引流条,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引流条 制作 引流术
  • 多原发癌长期生存1例

    作者:丁晓;骆梅;马风华

    病人,男,51岁.1995年6月因大便带血来我院就诊,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降结肠癌,在我院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结肠低分化腺癌,肿瘤3.0 cm×3.0 cm×2.5 cm大小,侵达肌层,肠周淋巴结2/5转移,术后给予DDP+氟尿嘧啶化疗6周期(DDP 40 mg入液静滴第1~3天,氟尿嘧啶750 mg入液静滴第1~5天).治疗后多次复查无复发.1998年2月病人出现尿痛,尿血,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诊断为右输尿管占位,在泌尿外科行右输尿管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输尿管移行上皮癌,术后行丝裂霉素10 mg膀胱灌注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6次.1999年12月又出现血尿,行盆腔CT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癌术后复发,再次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6 MV-X线全盆腔放疗,DT 5 000 cGy/5周,以后多次复查无复发.2001年2月病人前额部出现皮肤溃疡,久治不愈前来就诊,查体见前额部皮肤有一约3.0 cm×2.5 cm大溃疡面,表面淡红色分泌物溢出,切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示皮肤中分化鳞癌.给予6 MeV-电子线照射,DT 6 000 cGy/6周,局部结痂脱落治愈出院.病人随访至今无瘤生存,继续工作中.

  •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1例

    作者:刘燕飞;刘亚飞;吴红静

    病人,54岁,因月经不规律5年,不规则阴道流血3月,发现盆腔包块2周入院.病人近5年月经不规律,周期由原来的30d延长至35d~45d,月经经期延长,由原来的5d延长至10~12d,经量约为原来的两倍.

  • 巨大茎突1例

    作者:柳林整;孙彦

    病人,男,35岁.因左侧咽痛12年,左茎突部分切除术后5年入院.病人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咽部疼痛、异物感,呈缓慢进行性加重,以张口转颈时明显并伴左侧头痛、耳痛,呈发作性.曾在外院以慢性扁桃体炎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及以慢性咽炎治疗,效果不佳.5年前在我院行茎突侧位片检查显示:左侧茎突长约8.0 cm,较粗有分节.以茎突综合征行左茎突部分切除术,当时切除茎突长约5.0 cm,横径0.5 cm,而且由两个结节分为三节.术后上述症状减轻,但数月后上述症状又逐渐加重.以茎突综合征再次收住院.查体:双侧扁桃体窝可触及瘢痕,左侧扁桃体窝可扪及纵行条索状硬物,压痛明显.双侧茎突体层片示双茎突长度分别为左侧4.0 cm,右侧6.0 cm,角度无明显偏斜,其中左侧茎突形态较粗,横径为0.7 cm.入院后在全麻下经咽侧行左侧茎突部分切除术.切除茎突呈直棒状,长3.0 cm,横径0.7 cm.术后病人上述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 肌腱膜缺损治疗的进展

    作者:赵军强;邹云雯

    由于外伤、肿瘤切除、筋膜间隔综合征切开减压以及组织移植等原因造成的肌腱膜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肌腱膜组织缺损往往伴有肌疝的发生,大部分肌疝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即使没有功能障碍,其局部凸起也多不被病人所接受.因此,大多数肌腱膜缺损的病例需要治疗,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现将肌腱膜缺损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

    作者:乔光曦;邹云雯;叶发刚

    ①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56例,随访8~26个月,观察治疗结果.③结果 56例病人术后对位、对线均满意,股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9周,胫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7.7周,2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发生.④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人发作为细胞体外培养载体的实验观察

    作者:王志杰;刘和仑;邹云雯

    ①目的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了解人工材料与肌腱细胞的相容性以及肌腱细胞在人工材料上的生长情况.②方法将冻存复苏后的传代细胞与经50 g/L戊二醛处理过的人发、正常人发、涤纶单丝缝合线3种材料联合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③结果在3种材料中,50 g/L戊二醛处理过的人发与肌腱细胞的相容性好,有良好的吸附性,其余2种材料附着细胞较少,而且容易脱落.④结论 50 g/L戊二醛处理过的人发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肌腱细胞载体.

  •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骨细胞凋亡与bcl-2和TNF-α表达的关系

    作者:于腾波;赵鹏;纪方;叶发刚;邹云雯

    ①目的了解股骨颈骨折后骨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病理机制.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及TUNEL法,对60例(分为早、中、晚期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bcl-2、TNF-α表达及细胞凋亡检测.③结果 60例标本中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空骨陷窝化,并可见到骨细胞的凋亡.bcl-2表达中期组较早、晚期组强,TNF-α表达晚期组较早、中期组强,细胞凋亡晚期组较中期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532、7.236,q=4.238~6.321,P<0.05).④结论股骨颈骨折后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若在股骨颈骨折后的10~20 d内采取恰当的临床干预治疗,则有可能对股骨颈骨折的愈合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 重建钢板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

    作者:张才龙;邹云雯;叶发刚

    ①目的评价应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对1999年7月~2003年5月应用重建钢板治疗30例锁骨骨折病人的效果进行分析.③结果随访5~13个月,病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④结论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复位好,固定稳固确切,有利于病人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不同方法吻合神经再生情况的比较

    作者:于泓;邹云雯;李怀忠

    ①目的比较不同方式吻合神经的再生情况.②方法将72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分别以端端吻合、部分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方式吻合颈7近端与颈6远端,观测手术后4、8、12、16周各组再生纤维轴突数目及有髓轴突截面积.③结果术后4、12、16周部分端端吻合组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与端端吻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3.75、3.18,P>0.05);端侧吻合组术后4、8、12、16周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均低于端端吻合组及部分端端吻合组,差异有显著性(F=8.23~45.71,q=5.25~16.48,P<0.05).④结论神经部分端端吻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PCB在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邹云雯;叶发刚;王志杰;于腾波;张才龙

    ①目的评价带钢板椎间融合器(PCB)在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疗效.②方法 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前路减压后,选用相应规格的PCB材料置入减压椎间隙内,在非影像学监控下安全打入上下2枚螺钉并于椎间融合器内行松质骨植骨.③结果本组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PCB内置物位置、颈椎间盘高度及颈椎曲度均良好.随访长27个月,无螺钉退出、断钉、颈椎失稳及假关节现象.病人症状明显改善.④结论 PCB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融合固定,能即刻恢复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及颈椎间盘高度,方法简便,固定可靠,效果满意.

  •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作者:夏长所;邹云雯;叶发刚;王登春;李树娟

    ①目的了解应用3种前路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②方法 2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在进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分别应用AO圆棒内固定系统、TSRH棒钉系统和SDRS棒固定系统进行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比较手术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随访时椎体角度丢失情况.③结果随访3~38个月,所有病人治疗效果满意,内固定物本身未造成并发症.④结论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可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早期功能锻炼奠定了基础,在脊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的基础研究

    作者:王进;邹云雯;逄文泉

    ①目的研究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相容性,及其对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②方法 Wistar大白鼠18只随机分成3组,将其坐骨神经切取10 mm,分别用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实验组)、大白鼠自体骨骼肌(对照Ⅰ组)和未经特殊处理的人发(对照Ⅱ组)连接神经两断端.术后不同时间进行组织形态及解剖学观察.③结果术后第8周实验组坐骨神经两断端之间出现白色新生组织;第12周白色新生组织出现于移植材料腔隙;第24周移植材料腔隙被充满,人发被初步降解,光镜下可见人发周围有大量呈无序排列的再生神经纤维,透射电镜下可见人发周围雪旺细胞增殖并形成髓鞘.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④结论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好,并可诱导神经纤维再生,是用于修复神经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 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

    作者:叶发刚;邹云雯;于腾波;王志杰;夏长所

    ①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②方法对36例经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髋臼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③结果用Matta复位标准测量,解剖复位18例,满意14例,不满意4例.平均随访36.2月,临床疗效优良28例,中等6例,差2例.④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适用于髋臼前柱及前壁骨折,也适用于部分双柱骨折及"T"形骨折的治疗.

齐鲁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