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

齐鲁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Qilu 제로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341
  • 国内刊号: 37-12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4-130
  • 曾用名: 康复与疗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齐鲁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预置双J管对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并发症影响

    作者:韩登俊;梁勇;陈炜;曾翔;林圩

    目的 探讨预置双J管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肾结石病人218例,根据术前是否留置双J管分为预置组(131例)及常规组(87例),对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鞘置入不成功、输尿管损伤、术中出血、术后血尿、尿源性脓毒血症、石街形成、肾内结石残留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19、6.18,x2 =4.26~9.39,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双J管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 CRRT与IHD对急性肾衰竭病人免疫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丽;薛婷;卓越

    目的 对比研究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IHD)治疗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预后及对病人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RF病人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RT组68例和IHD组72例,两组分别采用CRRT和IHD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电解质、pH值、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临床预后.结果 治疗结束6h时,CRRT组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循环阻力、肺血管阻力均显著优于IHD组(t=2.496~13.091,P<0.05).治疗7d时,CRRT组病人的血肌酐、尿素氮、K+显著低于IHD组(t=9.957~14.534,P<0.05),Na+、HCO3-及pH值显著高于IHD组(t=4.488~11.791,P<0.05).治疗7d时,CRRT组病人的CD4+、CD4+/CD8+、IgA、IgG均显著高于IHD组,CD8+显著低于IHD组(t=8.589~19.425,P<0.05).治疗7d时,CRRT组病人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IHD组(t=8.447,P<0.05),尿量恢复时间、器官支持时间、住ICU时间均较IHD组明显缩短(t=5.415~7.611,P<0.05).CRRT组病人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3.24%,显著低于IHD组的33.33%(x2=7.841,P<0.05).两组治疗7d时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RT组病人治疗15、30 d时的生存率显著高于IHD组(x2=4.503、4.498,P<0.05),且治疗7、15、30 d时的肾功能恢复率均显著高于IHD组(x2 =4.203~6.460,P<0.05).结论 CRRT与IHD治疗ARF均具有良好效果,但CRRT能够更好地维持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强免疫功能,对心血管影响更小,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 NMES对痉挛型双瘫脑瘫病儿下肢表面肌电影响

    作者:陈军;于晓明;郇赛;李玉堂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脑瘫)病儿下肢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治疗的4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病儿下肢痉挛肌及其拮抗肌进行20 min的交替电刺激,并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进行表面肌电测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双下肢被动牵伸状态下病儿痉挛肌的积分肌电值明显降低(t=4.350,P<0.05),主动收缩状态下拮抗肌的积分肌电值明显升高(t=3.368,P<0.05).结论 NMES对降低痉挛型双瘫脑瘫病儿痉挛肌肌张力、提高拮抗肌肌力有即时效应.表面肌电分析可作为评估电刺激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病儿疗效的客观方法.

  • “壳内”截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效果

    作者:孙庆鹏

    目的 探讨后路保留椎体外层皮质的“壳内”截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5年3月,采用经椎弓根椎体皮质内次全切+钛网支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30例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病人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椎管侵占率的变化,以综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病人随访时间为7~24个月,平均17.2个月,椎管侵占率由术前的(72.48±3.48)%降至术后的(14.46±1.63)%,ASIA评分由术前的(265.43±21.80)分提高至术后的(308.83±16.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754、8.629,P<0.01).结论 “壳内”截骨术在有效恢复脊柱序列、矫正脊柱畸形的基础上,能充分减压、恢复椎管容积,解除脊髓与神经根的压迫,为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不失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 rhGH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小鼠炎性因子及免疫与肾功能影响

    作者:杜珊珊;陈慧;陶慧;刘亚菲;刘军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组.A组小鼠打开腹腔后不予处理后关闭伤口,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模型,C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rhGH腹腔注射.48 h时脱颈法处死3组小鼠取材,采用ELISA法观察3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的变化,同时分别检测3组小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肾损伤分子(KIM-1)的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3组小鼠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及金属蛋白酶基质-2(MMP-2)蛋白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3组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较,术后B组小鼠血清中IgA、IgM、IgG水平明显降低(t=22.8~240.0,P<0.05);肾脏组织原代细胞中IL-18、CD68及MMP-2水平均明显升高(t=20.5~26.6,P<0.05);血清中SCr、BUN、KIM-1水平均显著下降(t=18.6~32.8,P<0.05).与B组相比较,术后C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的水平明显提高(t=19.3~261.2,P<0.05);肾脏组织原代细胞中IL-18、CD68、MMP-2水平明显下降(t=30.0~40.0,P<0.05),同时血清中SCr、BUN、KIM-1的水平显著升高(t=29.6~59.1,P<0.05).与A组比较,B组小鼠肾脏组织呈不同程度损伤;与B组比较,C组小鼠肾脏组织损伤及肾间质血管充血程度均明显降低.结论 rhGH可增强AKI小鼠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维持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化及营养等指标的影响

    作者:石婷婷;张学广;焦盈盈;任春会;侯磊;种宗雷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化及营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普通鼻饲组42例(A组)、添加益生菌鼻饲组39例(B组)、鼻肠管鼻饲组43例(C组)和添加益生菌鼻肠管鼻饲组41例(D组),在摄入同等热量及同等氮量的条件下,分别于第1、7、14天行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的检测,同时比较各组胃肠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第14天,对比4组病人的ALB结果显示,B组优于A组(t=3.32,P<0.05),D组优于C组(t=2.75,P<0.05);Hb水平B组优于A组(t=3.25,P<0.05),D组优于C组(t=2.99,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组优于A组(t=3.40,P<0.05),D组优于C组(t=2.51,P<0.05);白细胞计数B组低于A组(t=3.21,P<0.05),D组低于C组(t=3.42,P<0.05);C反应蛋白水平B组低于A组(t=3.01,P<0.05),D组低于C组(t=3.65,P<0.05);降钙素原水平B组低于A组(t=2.31,P<0.05),D组低于C组(t=2.46,P<0.05).腹胀、腹泻、反流等胃肠道症状反应的发生率B组低于A组(x2 =3.98,P<0.05),D组低于C组(x2=4.11,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有效保护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胃肠黏膜,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 松质骨移植联合封闭植皮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效果

    作者:周世强;曹锐;程亚锋

    目的 探讨松质骨移植联合封闭植皮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后骨髓炎病人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松质骨移植联合封闭植皮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植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清创术前的软组织缺损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病人的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术前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08,P<0.05).观察组病人创面愈合无渗出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1.32、9.30,P<0.05).观察组病人无复发,对照组病人有4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观察组病人的优良愈合率为9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5).结论 松质骨移植联合封闭植皮治疗创伤后骨髓炎,创面愈合时间短,骨性愈合迅速,感染、复发率低,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自体骨-支持带-骨移植物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测定

    作者:刘国峰;王立群;苗存良

    目的 观察自体骨-支持带-骨移植物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学特性.方法 选用8只新鲜冷冻上肢标本,切取舟月韧带和自体骨-支持带-骨结构,观察其组织学特性,并将标本固定在生物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计算其刚度、大负荷、大位移、大应力和大能量.结果 自体骨-支持带-骨结构的刚度、大负荷、大能量明显低于舟月韧带背侧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14.5,P<0.05),而大应力和大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构的组织学特性相似.结论 自体骨-支持带-骨移植物可作为舟月韧带背侧部重建的供体.

  • 不同体位对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周树明;郭青良

    目的 探讨截石斜仰卧位、斜仰卧位和完全俯卧位对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杂性肾结石病人180例,均应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随机分为3组,各60例.A组病人采取截石斜仰卧位,B组病人采取斜仰卧位,C组病人采取完全俯卧位.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比较,A组短于B、C组,B组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3,P<0.01).3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术中体位舒适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x2=17.252、18.634,P<0.01),B组、C组舒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截石斜仰卧位、斜仰卧位和完全俯卧位的效果相当,但截石斜仰卧位较其他两种体位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人体位舒适度.

    关键词: 肾结石 碎石术 体位
  • 糖尿病并重症肺部感染病人不同病原菌血清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曙艳;周雪红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病人不同病原微生物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病人132例,根据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分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和真菌组3个亚组,再根据病人的不同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每2~4 h监测1次血糖,计算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观察病人不同病原微生物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比较不同预后病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血糖达标时间、SDBG以及低糖血症事件情况.结果 入院第1、7天革兰阴性菌感染病人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各炎症因子的水平高,革兰阳性菌感染病人次之,真菌感染病人中低,差异均有显著性(F=7.043~19.635,P<0.05).入院第7天同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各炎症因子水平较第1天均明显下降(t=4.67~11.16,P<0.05).不同结局的两组病人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真菌感染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 2=25.097,P<0.05).对影响病人的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院时APACHEⅡ评分(OR=2.342)、SDBG(OR=1.458)和真菌感染(OR =3.689)为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进行血糖控制,降低全天血糖波动性,避免和控制真菌感染,有利于病人预后.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学丛;孔文婷;张跃其;张淑云

    目的 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颈动脉狭窄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CAS治疗的颈动脉狭窄病人60例(支架治疗组)和接受药物治疗的颈动脉狭窄病人60例(药物治疗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韦氏智力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支架治疗组治疗后3d时的知识、算术、数字广度、数字符号、领悟力得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后6个月时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得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d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3.86,P<0.05).药物治疗组治疗后3d时的木块图得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0,P<0.05).结论 相较于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AS后,虽然早期出现一过性认知功能减退,但远期病人的记忆力以及注意力等有所提高.

  • 微创重叠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

    作者:牛选民;田晓冬;陈显业;张修塨;孙瑞府;汪学松

    目的 探讨采用射频热凝+臭氧椎间盘盘内消融、椎间孔臭氧消融与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臭氧消融阻断术的重叠方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对6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病人行经皮穿刺微创重叠治疗.于末次随访时采用Nakano标准评价疗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4、12周时采用Oswestr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0 min.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4.8个月,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Nakano标准评价疗效,优61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5%.术后1、4、12周时Oswestry评分分别为(8.4±5.6)、(8.5±5.1)、(8.6±5.3)分,与术前(21.1±6.9)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F=81.14,P<0.05).结论 采用经皮穿刺微创重叠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效果满意.

  • 某院515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报警率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谢春霞;赵自云;于潇榕;孙玉娟

    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标本的阳性报警率、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共51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在12、24、48和72 h内阳性报警率分别为39.22%、71.26%、89.51%和95.73%.检出的病原菌构成比居前3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19例(23.11%)、肺炎克雷伯杆菌52例(10.10%)与金黄色葡萄球菌39例(7.57%).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强,均>7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茵除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42.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61.9%.革兰阳性球菌中各类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较低.结论 该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以肠杆菌科为主,不同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耐药形势严峻,需及时监测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率的变化,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血管NK-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何靖;胡莉文;古学奎

    目的 通过对1例血管NK-T细胞淋巴瘤分析并文献复习,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血管NK-T细胞淋巴瘤,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病人主要症状以四肢散在红色皮疹为表现,免疫病理表现为淋巴瘤细胞围绕血管内皮管腔生长,伴有EBER(+),该病诊断较为困难,治疗效果欠佳.结论 血管NK-T细胞淋巴瘤属于罕见疾病,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 外科手术治疗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武文思;王胜男;徐林浩;沈毅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复习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肺MALT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例病人仅行单纯手术治疗,术后未作其他治疗,定期门诊复查,长期随访病情无进展,健康生存.结论 外科手术既有利于获取病理标本以便明确诊断,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肺MALT淋巴瘤的诊治中起积极作用.由于肺MALT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病人个人意愿选择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 MicroRNA-375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祝志鹏;张丽君;齐宏

    微小RNA(micro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单链非编码内源性小RN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RNAs可以作为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在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进程中起重要作用.MicroRNA-375为microRNAs中的一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期研究显示,microRNA-375在结直肠癌中呈低表达,其高表达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结直肠癌对于人类健康生存威胁巨大,本文就microRNA-375在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神经调节蛋白4与代谢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爽;高燕燕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代谢性疾病病人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受关注的疾病之一,其相关研究非常广泛.神经调节蛋白4属于细胞外配体的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是组织生长因子,在棕色脂肪组织中含量丰富,在控制能量平衡、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脂肪肝的产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神经调节蛋白4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代谢综合征与3种常见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效良;张桂铭;孙立江

    代谢综合征(MS)主要包括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及血脂异常.肾细胞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是泌尿男生殖系统常见的3种肿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S或其中的组成部分与某些肿瘤存在联系.本文主要综述了MS与3种常见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MS参与3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葛建文

    认知功能障碍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各种磁共振成像新技术被应用于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的研究,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效能已经得到认可.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介绍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各种成像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早期明确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及早干预,预防认知功能障碍向老年痴呆进展.

  • MicroRNA-214对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王亮;韩秀娣;付于

    微RNA(miR)是一个约含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miR-214及其对应靶基因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miR-214不仅可以通过PTEN-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负调控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表达及减少Ca2+超载等抑制细胞凋亡,同时又可通过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基因(EZH2)的负调控、下调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表达等诱导细胞凋亡.本文就MiR-214对细胞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综述如下.

  • 高通量测序及其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蒋明芳;曲斌斌;张春玲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检测成本低、速度快、通量高的第二代测序(NGS)技术在肿瘤临床领域中显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肺癌是世界上常见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为实现对肺癌病人的个体化诊疗,近年来NGS技术成为肺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对NGS各测序平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NGS技术类型以及该技术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并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价值

    作者:彭泽昇;熊莉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于小肝癌(SHC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79例经二维超声检查提示肝区占位性病变病人进行超声造影、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检查,并且以术后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判断超声造影、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检查鉴别诊断SHCC的临床价值.结果 79例病人,终共检出病灶89个,超声造影和CT扫描均检出病灶89个.超声造影检查和CT扫描在动脉期的强化特征一致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门脉期、延迟期,超声造影和CT扫描对病灶的廓清特征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T扫描正确诊断恶性病灶37个,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为78.72%,特异度为85.71%;超声造影检查正确诊断恶性病灶39个,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为82.98%,特异度为80.95%;超声造影联合CT扫描检查正确诊断恶性病灶43个,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为91.49%,特异度为92.86%,漏诊率为8.51%,误诊率为7.14%.结论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可有效提高对SHCC诊断的准确率.

  • E2F-1与MDM2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及意义

    作者:付东宏;胡崇明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1(E2F-1)、小鼠双微体(MDM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林州市肿瘤医院2008年8月-2009年3月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49例,并同时取距肿瘤大于5 cm处的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2F-1、MDM2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E2F-1、MDM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x2=21.598、11.004,P<0.05),E2F-1、MDM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有关(x2 =4.871~11.002,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E2F-1与MDM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5,P<0.05).结论 E2F-1、MDM2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二者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 结直肠癌组织中肝肠钙黏连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汤胜君

    目的 探讨肝肠钙黏连蛋白(CDH17)在结直肠癌(CRC)组织表达及其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CRC病人6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癌组织标本均经肠镜活检诊断且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随机选取其中30例病人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H17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DH17蛋白表达与CR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RC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DH17在CR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63%(13/6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20/30),癌组织中CDH1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3.935,P<0.05).CDH17蛋白表达与CRC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3.285~3.716,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CR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有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DH17表达阳性.结论 CDH17在CRC中呈高表达,且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CDH17表达阳性为CR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

  • 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NIS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位俊慧;李贤;郝风云;林东亮;刘世国;孙振青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突变类型和特点,初步探讨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方法 从50例DTC病人的甲状腺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NIS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在2例病人甲状腺癌组织中发现位于NIS基因第10外显子的1个基因突变(c.1571 C>T,p.Leu 408=),尽管密码子发生变化,但是两组密码子均编码亮氨酸.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发现基因突变.甲状腺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NIS基因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S基因突变可能与青岛地区DTC无相关性,检测到的同义突变在甲状腺摄碘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 肠梗阻对直肠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作者:秦凯强;成良栋;李春桥;楚晓娜;李世宽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对直肠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51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伴肠梗阻病人75例,不伴肠梗阻病人7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预后分析并生成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筛选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3、5年总生存率(OSR)比较和无瘤生存率(DFSR)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 2=6.188、3.392,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肠梗阻与OSR有关(RR=2.877,x2 =5.639,P<0.05),而与DFSR无关(RR=1.909,x2=3.670,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肠梗阻与OSR有关(RR=3.290,x2=4.933,P<0.05).结论 肠梗阻是直肠癌病人OSR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 lncRNA NEAT1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周炼钢;廖恺;周晓燕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EAT1 (lncRNA NEAT1)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肝癌病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癌组织中lncRNA NEAT1表达;并检测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SMMC-7721、Hep3B、Hub7和HepG2)中lncRNA NEAT1的表达,应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lncRNA NEAT1 siRNA至HepG2细胞内干扰lncRNA NEAT1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活力,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 TACE治疗后肝癌组织中lncRNA NEAT1表达较治疗前减少(t=6.26,P<0.05).与正常肝细胞LO2比较,lncRNA NEAT1在肝癌细胞SMMC-7721、Hep3B、Hub7和HepG2中表达增加(F=30.02,P<0.05).lncRNA NEAT1 siRNA干扰组与无关序列组比较,HepG2细胞活力降低(F=15.97,P<0.05),Caspase-3活性升高(F =28.36,P<0.05),Bax蛋白表达增加(F=9.85,P<0.05),Bcl-2表达减少(F=6.73,P<0.05).结论 lncRNA NEAT1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和防治的新靶点.

  • RENAL评分≥7分肾肿瘤行后腹腔镜肾动脉分支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

    作者:綦德柱;袁效良;任禹霏;孙立江;骆磊;张桂铭

    目的 探讨RENAL评分≥7分肾肿瘤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动脉分支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胶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RENAL评分≥7分的肾肿瘤病人63例,分别采用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及标准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切缘阳性率、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肾功能.结果 标准肾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较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9,P<0.05).两组热缺血时间、切缘阳性率、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组患肾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程度明显低于标准肾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肾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ENAL评分≥7分肾肿瘤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动脉分支选择性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可在术后早期大限度地保护患肾功能,且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18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志英;薛波;李丹霞;刘希光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且术前分期为Ⅰ期的NSCLC病人171例.病人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纵隔内淋巴结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淋巴结转移病人31例归为A组,淋巴结未转移病人140例归为B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A组病人女性所占比例更大(x2 =4.401,P<0.05),吸烟史较B组短(t=15.924,P<0.05),18F-FDG PET/CT显像原发病灶大标准吸收值(SUVmax)、原发灶放射摄取体积(MTV)明显高于B组(t=3.616、3.630,P<0.05),术后病理检查增殖抗原Ki67明显高于B组(t=2.465,P<0.05),肿瘤原发病灶直径明显较B组大(t=3.112,P<0.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x2=30.1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病灶MTV为术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显示NSCLC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应结合病人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于高度怀疑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建议必要时行纵隔淋巴结活检.

  • 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半定量分析对乳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裴妮慧;柳炳吉;孔宁宁;袁明刚;赵莉;于华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半定量分析法对乳癌骨转移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发现有单发放射性浓聚灶的乳癌病人42例,并对单发浓聚部位行SPECT/CT融合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D技术分别勾画并计算平面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浓聚灶的平均放射性计数(T3h),采用同样方法得到对侧或相邻部位正常骨骼的平均放射性计数(N3h),并分别计算出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的放射性摄取比值H1(T3h/N3h)、H2(T3h/N3h),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技术,获取乳癌单发浓聚灶良恶性病变的佳诊断界值点(H),验证其与临床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以平面半定量法测定的H1 =2.12为阈值诊断乳癌单发骨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3%、66.7%、64.5%、62.5%、71.4%,平面半定量法H1诊断与临床综合诊断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29).以SPECT/CT断层ROI半定量法测定的H2=3.20为阈值对乳癌单发骨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 、83.3% 、80.0%、75.0%、85.7%,SPECT/CT断层ROI半定量法H2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21).结论 H2值是SPECT/CT骨断层显像诊断乳癌骨转移较好的半定量指标,且诊断阈值取3.20时,对乳癌骨转移诊断效能较好.

  • 宫颈癌组织中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3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娈英;杨丽;李雪玲;吴飒;司晓辉

    目的 探讨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3(BAG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03例宫颈癌(宫颈癌组)、5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40例正常宫颈(对照组)组织中BAG3蛋白和BAG3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BAG3蛋白表达对宫颈癌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组BAG3蛋白阳性率均高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7.167、28.514,P<0.01);宫颈癌组BAG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53、26.295,P<0.01);宫颈癌组BAG3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有关(x2 =4.691~7.530,P<0.05;t =28.825~35.696,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AG3蛋白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7.96个月,BAG3蛋白阴性表达组则为53.70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5,P<0.05).结论 BAG3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并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BAG3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 术前FIB和PLT检测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人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宋鑫;俞程程;贺平丽;柴东岳;孙立江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计数评估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UTUC)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0例非转移性UUTUC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不同FIB和PLT水平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低FIB(<4.0 g/L)组与高FIB(≥4.0 g/L)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仅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1,P<0.01).高PLT组各临床病理指标与低PLT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低FIB组与高FIB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92、7.162,P<0.05).病理分期、术前FIB是病人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097、0.429,P<0.05).结论 术前FIB是UUTUC病人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FIB≥4.0 g/L的病人预后差.术前PLT计数对UUTUC病人预后无明显影响.

  • 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丽丽;王文磊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53蛋白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6.7%、36.7%、46.7%、74.3%,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不同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06~6.10,P<0.05).P53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36.7%、46.7%、57.1%,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不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2.00~5.32,P<0.05).结论 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二者的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SCC-Ag、Cath-D和CA125诊断宫颈鳞癌及转移价值

    作者:钟昌宝;梁振达;李南

    目的 评价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联合糖类抗原CA125诊断宫颈鳞癌及其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诊治宫颈鳞癌病人51例(宫颈癌组)、同时期同年龄段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CIN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SCC-Ag、Cath-D和CA125的水平.以病理诊断或(和)影像学分期为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CC-Ag、Cath-D和CA125单独以及联合诊断宫颈癌及其转移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和CIN组比较,宫颈癌组SCC-Ag、Cath-D和CA125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7.693~51.815,P<0.05);宫颈癌转移组SCC-Ag、Cath-D和CA125的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t=2.043~2.095,P<0.05).SCC-Ag、Cath-D和CA125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效能显著高于单独诊断(AUC分别为0.94、0.78、0.87和0.82),联合诊断时的佳截点为:SCC-Ag> 1.49 μg/L,Cath-D> 10.83 ng/L,CA125>18.95 kU/L.SCC-Ag、Cath-D和CA125联合预测宫颈癌转移的效能显著高于单独诊断(AUC分别为0.91、0.70、0.83和0.80),联合诊断时的佳截点为:SCC-Ag> 1.96 μg/L,Cath-D> 13.53 ng/L,CA125>22.42 kU/L.结论 SCC-Ag、Cath-D和CA125对于宫颈鳞癌的诊断以及转移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 我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及建设策略

    作者:李婧;张云;景晓琳;韩颖

    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为今后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缓慢、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训与需求脱节、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卫生服务的发展.结论 政府落实激励及优惠政策,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城乡联动的卫生人才一体化模式,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肩部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臧运书;马超;赵秀峰

    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PFT)是一种罕见的中间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由张仁元和ENZINGER在1988年首次报道的.2002年,WHO在间叶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中将PFT归类为中间型偶有转移型肿瘤.为促进对PFT的认识,现将我院确诊的1例肩部PFT报告如下.

  • 结肠造口病人配偶负性情绪与疾病不确定感调查分析

    作者:陈敏

    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配偶的焦虑、抑郁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对14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结果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配偶焦虑情绪得分为(46.90±10.45)分,抑郁情绪得分为(43.26±10.20)分,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3.40±9.48)分.病人配偶的性别和自觉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配偶是否工作及病人的医疗付费方式为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3~0.460,P<0.05).结论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配偶焦虑、抑郁情绪与疾病不确定感存在相关性,医务工作者应重视配偶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

  • 胸腔闭式引流接负压吸引治疗原发性气胸的压力选择

    作者:朱春勤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同步接低负压治疗的可行性及佳负压值.方法 我院收治原发性气胸病人60例,入院后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同步接符合胸膜腔生理的低负压持续吸引,按吸引负压值不同将其分为A组(-0.5 kPa)、B组(-1.0 kPa)、C组(-1.5 kPa),观察3组病人中重度胸痛持续时间、气泡溢出时间、水柱显示恢复负压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结果 B、C组气泡溢出时间、水柱显示恢复负压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均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4~4.068,P<0.05);3组胸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与C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同步接-1.0、-1.5 kPa的持续负压吸引效果优于-0.5 kPa,能有效促进肺复张.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郑莉莉;宋金蕾;赵娟

    目的 探讨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效果.方法 将63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RAS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ERAS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优化护理措施.对两组病人术后进食时间、留置尿管及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ERAS组术后进食时间、留置尿管及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 =2.10~3.78,P<0.05).ERAS组病人术后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644,P<0.05),尿路感染、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和对照组病人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7.5±1.5)和(78.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54,P<0.01).结论 ERAS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促进了临床多学科协作,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加速了病人术后康复,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使医护与病人的沟通加强,拉近了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齐鲁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