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肠系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杨复宾;周珉;陈方

    病例资料 患者,男,62岁,因间断性腹胀1个月,腹痛1天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呈间断性,进食后加重,无烧心、反酸、嗳气、嗝逆及腹痛.入院前一天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主,呈钝痛,无放射.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可,睡眠尚好,无消瘦、乏力;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3主年,无心脏病、糖尿病病史.

  • 股骨干骨折漏诊同侧髋关节损伤6例分析

    作者:杨明方;曾跃林;胡罗建

    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损伤,临床少见.我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12例,漏诊6例.现就6例漏诊病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49岁,均为车祸损伤.其中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脱位2例,并同侧髋臼粉碎性骨折及髋关节脱位2例,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例.1例在牵引治疗1周后床边照片复查时偶然发现同侧髋关节脱位(图1),1例在入院3天后诉同髋关节痛照片检查发现髋臼骨折(图2).

  • 腰大肌脓肿一例

    作者:陈文书;叶江霞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主因干咳,发热20天,在当地医院行青霉素,口服抗结核药治疗半月无效而入院.体检:体温38.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4/90kPa.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不良.血常规:WBC 12.2×109/1,RBC3.9×1012/1、HB 103 g/1、中性核左移,血沉105 mm/h,OT试验弱阳性.

  • 小儿溺水后脑损伤fMRI随访一例

    作者:王娟;周义成;王承缘

    病例资料 患儿,男,4岁,溺水被人救起时意识完全丧失,心跳呼吸停止.急送附近医院经清理呼吸道、心肺复苏术后8min恢复心跳和浅慢呼吸,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降颅压、改善循环等处理后有咳嗽反射,呼吸心跳逐渐平稳,但呈浅昏迷状态.于第3天转送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30次/分,浅昏迷,心、肺、腹无明显异常.

  • 青年外伤性肺血肿邂逅肺腺癌一例

    作者:王栋;罗斗强;冯晓莉

    有关肺血肿的报道极少,青年人肺血肿邂逅肺癌者更为罕见,笔者近遇到一例,经手术、病理诊断,报道如下.

  • 婴儿肺成熟障碍综合征一例

    作者:闫淯淳;袁新宇;关立夫

    病例资料 患儿,女,第5胎第2产,孕30周自然分娩,出生时体重1200 g,生后1周呼吸困难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住院期间无明确高浓度吸氧史及机械通气史.出院后因鼻堵、呼吸急促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患儿症状加重伴喘息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提示巨细胞病毒IgM(+),CMV PCR(+),予以抗病毒治疗7天后症状稍有缓解.

  • 子宫肌瘤导管栓塞治疗后经宫口自行排出并经阴道摘除两例报告

    作者:向旭;田瑛;李保平;董欣;梁保林;庞瑞芬

    病例资料 病例1,女,20岁.主因经量增多半年,经期延长半月于2005年10月30日入院.未婚,有同床史,未育.人院妇检:未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外观光滑,颈管膨大.即行诊刮术:子宫体后方触及包块,不活动.术后病理示分泌期的宫内膜,间质散在炎细胞浸润.彩超显示子宫大小5.2 cm×5.1 cm×3.6 cm,宫颈管可见低回声团块4.7 cm×3.3 cm(图1a).

  • 腹膜后慢性阑尾炎穿孔伴脓肿的影像诊断

    作者:陈绍红;王敏;张青梅

    目的:探讨腹膜后慢性阑尾炎穿孔伴脓肿形成的诊断方法.方法:搜集7例腹膜后慢性阑尾炎穿孔伴脓肿形成的全部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例患者中5例常规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发现穿孔伴脓肿形成.7例B超,4例MRI和CT均显示右下腹肿块影.7例均手术治疗,6例术后良好,1例术后腹膜炎.结论:腹膜后慢性阑尾炎穿孔伴脓肿形成的诊断,以结肠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准确,MRI和CT可作为补充诊断手段.

  • 肝脏16层螺旋CT增强多期相扫描及血管成像的综合应用

    作者:王荣品;邓奇平;唐斌;翟茂雄;苏友德;秦华

    目的:探索16层螺旋CT在肝脏多期相扫描设置的优化及血管成像的综合应用技术,以期提高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参照肝脏增强时间密度曲线,选择兼顾肝动脉、门静脉成像及肝内病变检出的佳时间段设置扫描期相.采用此期相设置对40例经B超发现肝脏有病变的患者进行16层CT增强检查.将所得双期血管成像与其中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进行比较,作出前瞻性诊断后追踪病理及临床综合资料并作比较.结果:在注射对比剂后40例患者病变均能检出,且前瞻性诊断符合率达95%,双期血管成像与DSA比较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肝脏16层CT多期相设置及血管成像的综合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与X线检查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九军;刘玉;王敏;冯喜昌;陈琛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X线检查对比.方法:回顾本院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输尿管结石120例,其中单侧输尿管结石19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4例.全部病例中2例经手术证实,11例经输尿管镜证实,107例经体外排石证实.全部病例均行超声检查,并与腹部X线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相比.结果: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符合率较高(92.7%),明显高于KUB、IVP检查(62.0%);同时,超声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泌尿系的直接表现及伴发信息.结论:输尿管结石的首诊方法为超声.

  • 螺旋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陈勤;张皓;何之彦;陈海曦;金宝良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5年经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48例肠梗阻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螺旋CT机做CT平扫,其中6例另行增强CT扫描.结果:所有48例肠梗阻病例的CT诊断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相符.①在本组病例中,CT扫描显示肠梗阻部位(小肠梗阻29例,结肠梗阻19例);肠梗阻原因(腹壁疝13例,肿瘤19例,肠粘连14例,肠套叠3例,胆石性肠梗阻2例);肠梗阻性质(单纯性肠梗阻41例,绞窄性肠梗阻7例).②CT扫描不仅显示肠梗阻时肠道的扩张及肠腔内的气液平面,而且清晰地显示肠梗阻时肠壁、肠系膜的情况、闭襻的形成以及肠梗阻是否伴有出血及腹水等征象.结论:CT检查可以判定有无肠梗阻,确定肠梗阻的部位及肠梗阻的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CT是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有效方法.

  • MR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娟;刘志兰;刘鹏飞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结节型肝细胞癌24例,MRI平扫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选取病灶感兴趣区,描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16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速升速降型,7例为速升缓降型;1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能为结节型肝细胞癌的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许彪;陈刚;韦璐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法(Raysum)和仿真内镜(CTVE)检查,结合轴面图像和所有重组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进行CT诊断及胃癌的术前评估分期,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0例胃癌患者MSCT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MSCT对胃癌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很有必要广泛应用于临床.在MSCT的诊断分析中,应当把原始轴面图像、三维重组图像及CTVE图像充分结合,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 MS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光;沈文;祁吉;刘英秀;王健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430例肝移植患者,均于术前行3期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利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积(VR)技术行肝动脉血管成像.根据Michels分型对肝动脉解剖进行分型.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均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30例患者中MichelsⅠ型316例(73.49%),肝动脉解剖变异114例(26.51%),其中MichelsⅡ型20例(4.65%),Ⅲ型48例(11.16%),V型2例(0.47%),Ⅵ型3例(0.70%),Ⅷ型1例(0.23%),Ⅸ型4例(0.93%).另外36例肝动脉变异难以包括在Michels分型中,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显示所有血管成像诊断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病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但在诊断为正常型的病例中3例手术结果显示存在迷走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对肝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进行准确的判断,应作为相关手术前肝动脉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 109例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分析

    作者:韦小燕;赵青;孟力军;汪平

    目的:通过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资料显示其肛管直肠形态及功能,寻找便秘原因.方法:109倒排粪造影,其中13例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由于肛管直肠形态功能异常所致的排粪功能障碍者91例,其中女性病例占80.22%.而女性异常病例中又以直肠前突多见.排粪造影及结肠传输试验均异常者7例.外科单纯手术纠正者2例,术后随访造影表现正常.结论:排粪造影对于便秘患者病因分析及诊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 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巨腺瘤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作者:李又成;余方芳;李建策;黎金林;温新东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巨腺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巨腺瘤在MRI上的信号强度、大径、其向蝶鞍上下延伸生长的高度,及其有无海绵窦侵犯;同时22例无分泌功能垂体巨腺瘤作为对照组纳入.结果:64例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巨腺瘤患者中,生长激素(GH)细胞腺瘤16例,泌乳素(PRL)细胞腺瘤3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腺瘤5例,多种激素细胞腺瘤7例.T1WI等信号在GH及多种激素细胞腺瘤中常见;T2WI等、低信号在GH、ACTH及多种激素细胞腺瘤中常见,而T2WI高信号在PRL及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中常见;GH细胞腺瘤鞍上生长高度明显低于其他几种腺瘤,倾向于向鞍下生长;各类型腺瘤的海绵窦侵犯无明显差异.结论:几种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腺瘤中,GH、多种激素细胞腺瘤的MRI信号强度,以及GH细胞腺瘤的生长延伸方向具有一定的特征.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申爱强;张波;王秀平;窦小峰;田为中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16例患者行CTA检查,其中8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16例患者经CTA检出动脉瘤17个.1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2个),15例为单发动脉瘤.瘤体以圆形或卵圆形居多(13个),也可以显示为肾形(2个)、葫芦形(1个)和串蛛状(1个).瘤体大直径18 mm,小直径1.5 mm.8例行DSA检查的患者中,7例DSA所见与CTA结果一致,1例DSA漏诊1个动脉瘤.结论:16层CTA检出动脉瘤准确率高,快速、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瘤首选影像学方法,尤其适合于急诊情况下,并能补充DSA诊断信息.

  • MR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文才;韩飞;田世俊;李国雄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脑外伤患者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扩散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出血性病灶和水肿性病灶检出均很敏感,尤其是对小出血灶和小水肿灶的检出能力显著超过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对小出血灶有独特优势,其特征性表现是斑点状低信号周围有水肿环,而且通过消除脑脊液信号,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好显示胼胝体水肿灶.讨论:与自旋回波序列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加敏感地检出脑内小病灶,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显示出更高的应用价值.

  • 脊髓梗死的磁共振诊断初探

    作者:田芳;丁永生;周自明;袁军

    目的:探讨脊髓梗死的MRI诊断,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脊髓梗死的7例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矢状位T1WI、T2WI、SPIR和轴位T1WI、T2WI,其中6例病例有增强扫描,5例有扩散加权序列.结果:脊髓梗死诊断7例:颈段3例,胸腰段4例.MR信号强度与发病时间、病程进展有关:发病3天内脊髓略肿胀,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扩散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3~14 d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扩散为高信号.2周后扩散为混杂信号.缓解期,病变受损范围可减少1~2个节段.结论:MRI可显示脊髓梗死的病变范围及受累部位,与临床结合,可早期诊断.

  • 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闭塞的MR灌注成像研究

    作者:卢洁;李坤成;张苗;焦力群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MR脑灌注成像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8例单侧MCA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MR脑灌注成像检查,得出有关脑灌注参数图,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达峰时间(TTP)图,对灌注成像表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28例MCA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均发现病变侧灌注异常,病变侧rCBV、rMTT和TTP与对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CB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MTT和TTP图显示病变侧较对侧明显延迟,24例仅累及MCA供血区,4例同时累及MCA和分水岭区.结论:PWI检查能够显示单侧MCA慢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受损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RI表现

    作者:陈学强;张云枢;郑克华;徐蓉;吕长磊;袁丽芳;丁颖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RI表现和特点.方法:对9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Stanford A型4例,Stanford B型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MRI SE常规序列.结果:本组病例均示主动脉管腔正常或受压稍变小,约3.5~4.5 cm;管壁均示增厚,横轴位2例管壁呈环形增厚、4例管壁呈新月形增厚;壁内血肿2例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较低信号,3例血肿T1WI及T2WI呈较均匀性高信号,1例于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壁分层,中间见等信号动脉中膜相隔,两侧信号不一致,T1WI血肿外侧部分呈等信号、内侧部分呈高信号,T2WI两侧均呈高信号.结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诊断价值大.

  •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彭俊琴;汤日杰;张涛;游佳;林彬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32个病灶)行16层螺旋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治疗中,利用多层CT软件功能,对病灶处进行二维多层面和三维重组,观察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治疗后1月或半年后再行CT扫描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显示明确,特别是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更能清晰观察针尖所处的位置,病灶毁损较为完全.治疗后即行CT扫描,32个病灶周边都有渗出;有25个病灶密度减低;7个病灶密度变化不大.有18个病灶内部呈单个或多个小气泡影.1月或半年后CT复查显示,有2个病灶完全消失,25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个无变化,3个增大.8例有肺部症状及体征者治疗后消失或减轻好转.结论:射频毁损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有确切疗效,16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准确引导治疗针进入目的位置,特别是对靠近心脏主动脉等重要器官的病灶射频毁损治疗比普通CT定位更精确、效果更佳.

  • 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孔丽丽;霍萌;刘白鹭

    肺癌目前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为肺癌治疗前提供准确的术前分期,从而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上肺癌的CTNM分期一般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及浸润范围确定T;根据区域淋巴结的肿大确定N;根据远处转移与否确定M,而术后病理分期PTNM由于T、M变化不大,较为客观,故区域淋巴结N的定义则显得尤为重要[1].

  •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因素及其影像医学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琳娜;吕申;陈福刚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肺癌的生存率,故肺癌的发病机制及术前影像学诊断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肺癌影像研究已从单纯的形态学扩展到分子生物学.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加强影像医学的认识,通过影像分析,可以评价肺癌的生物学趋向和预后.

  • 经胰泌素刺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勤;陈绍红

    腹部器官的生理运动使腹部MR应用发展慢于其他器官的MR成像.然而,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升级,MR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实现动态成像,腹部器官生理运动的消除显著改善了图像质量,使腹部MR成像有了飞速发展,其中经胰泌素刺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表现(附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周万军;殷好治;常建美;刘永刚;傅晓琴;梁福民

    目的:提高对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6例患者均行全身骨X线检查,4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患者发病均较广泛并双侧对称,病灶呈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硬化结节.大部分病灶位于骨松质内,并与骨小梁走行一致,少部分位于骨皮质内.相邻关节软骨无异常改变.结论:骨斑点症X线、CT、MRI表现均具有特异征象,可明确诊断.

  • MR不同序列诊断早期脊柱转移瘤的价值

    作者:王莉霞;孔祥泉;刘定西;史河水;于群

    目的:探讨MR不同序列在诊断早期脊椎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25例临床怀疑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快速翻转恢复序列(STIR)、梯度回波(GRE)序列二维多回波聚合(Me-2D).结果:25例均发现脊柱转移瘤病灶,共73个椎体和45个附件受累.椎体的异常在各序列图像显示情况不同,T1WI显示73个异常椎体,T2WI显示55个,STIR显示69个,Me-2D显示73个.在T1WI序列图像有24个椎体表现为弥漫性异常信号,49个椎体局部信号异常.Me-2D序列显示椎体局部受累病灶边缘及骨小梁结构清晰.结论:SE T1WI,TSE T2WI及GRE Me-2D序列结合能够更敏感地发现椎体受累早期改变.

  • 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於志华;王云华;许竞雄;张联合;顾东华

    目的:讨论骨内脂肪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骨内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1例均行X线、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边界清晰的不规则形透亮区,可伴硬化缘.CT上病灶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55~-120 HU,病灶边界不规则,伴有厚薄不一的硬化缘,5个病灶中心可见结节状钙化灶.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病灶信号受抑变低,边缘见长T1短T2信号,其内见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的纤维分隔及长T1长T2的液性囊腔.结论:结合发病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本病可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CT、MRI的重复检查.

  • MAGNUM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杰;扬汉丰;黄小华;邓进

    目的:探讨CT导向下MAGNUM活检枪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影像学不能确诊的肺部病变94例行CT导向下MAGNUM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94例(100%)穿刺成功;88例(94%)获得正确诊断,其中肺癌53例,结核16例,慢性炎性病变19例;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出血,其发生率分别为9%和16%.结论:CT导向下MAGNUM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经皮血管成形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作者:陈俊卯;杨德久;张万壮;周士琦;李素新;田素红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成形术配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体会.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1月对16例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外科手术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联合治疗,术后随访2~26个月.结果:14例患者因术后侧枝循环建立患肢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动脉再闭塞2例,人工血管闭塞1例,支架部分再狭窄1例.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配合外科手术治疗,降低了手术难度与复杂性,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DR组织均衡对照研究

    作者:王骏;甘泉;陈新沛

    目的:对大面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组织均衡软拷贝进行对照研究.方法:100位患者用数字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获得后前位X线胸片,50位获得侧位X线胸片.通过后前位胸部X线照片中的结构:肺尖、心后和纵隔后肺血管、降主动脉、第六胸椎上缘等,侧位X线照片:心后肺血管、肺门、心影内的肺血管、心影上的横隔,以及第三胸椎上缘等,进行影像学评价.对组织均衡后所获影像间的显著性差异作测试.结果:对于第六胸椎上缘结构的显示,以及心后三角处肺纹理的显示上组织均衡图像更好(P<0.05).结论:组织均衡这种宽的动态范围在穿透差的区域中可改善对比性能(如:纵隔),且能够使不同吸收特性的组织同时适当重显(如:骨、肺实质).

  • 肋骨病变外周化投照的应用及分析

    作者:周和清;杨蓓;杨威;代利文

    目的:探讨肋骨非外伤性病变X线检查的有效投照方法.方法:276位受检者在常规拍摄正位及前后斜位X线片的同时,加照病变外周化斜位片.比较两组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276例受检者中,常规正位及前后斜位X线片有38例发现病变,而病变外周化斜位片中61例发现病变.结论:肋骨病变外周化斜位投照是诊断肋骨非外伤性疾病的更有效摄片方法.

  • 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不同重组技术的比较

    作者:韩静;陈喜中;王峰;郭富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时不同重组技术对冠状动脉及其狭窄的佳显示方法.方法:对3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进行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重组,并由2名放射科医师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照.结果:在36例患者的CT能满足诊断要求的289节段(血管直径>2 mm)冠脉,在横断位图像上对正常和≥50%狭窄血管的显示及诊断符合率高达95%以上;MIP和CPR成像清晰,对106节段正常冠脉的诊断符合率达90.2%和93.4%,对183节段狭窄(≥50%)的血管的诊断符合率达85.3%和86.3%;VR重组图像能在三维立体空间内直观、形象、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分布走行情况及在心脏表面的位置,但图像易造成正常血管狭窄的假象,106节段正常血管中有48节段显示狭窄改变.MPR不能显示冠脉全程,图象粗糙,在冠脉的评价中应用价值不大.结论:横断面、CPR和MIP是显示冠脉及其狭窄的佳的重组方法,诊断准确性高,VR和MPR可作为补充显示方法.

  • 腮腺腺淋巴瘤的CT、MRI表现

    作者:陈祖华;周任务;姚渭土;夏建余;郑双丽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Wartthin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12例腮腺Warthin氏瘤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腮腺Warthin瘤均为单侧发病,男性10例,女性2例,50岁以上8例(66.7%).单发9例,多发3例,共16个病灶,其中9个(56.3%)病灶位于腮腺后下方.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变区呈类圆形液性密度灶;MRI T1WI病灶呈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囊变区呈更长T1、长T2信号,大多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根据腮腺Warthin瘤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 飞利浦LX-CT机球管高压故障一例

    作者:钱南

    扫描时出现故障如下:按下准备键后,球管旋转阳极开始启动,然后扫描开始键闪亮,按下后开始曝光,这时故障指示灯"OV TUBE+"和"OV TUBE-"点亮,表示球管阳极和阴极对地电压超过设定值,扫描被终止.首先测量高压测试点的电压(1 V=10 kV),能跟随所选的高压,但要比所选的高压值高一些.

  • 500mA X线机球管损坏的故障分析一例

    作者:易国琼

    X线机对电源质量(电压、频率、容量、内阻等)的要求非同其他医用仪器设备.它对电源电压、电源频率要求平稳恒定和对电源的低阻值以及对电源大容量的要求是其大的特点.可以说,电源质量的保障,既是X线照片的质量保障,更是X线机球管使用寿命的保障.

  • 磁共振检测纳米磁靶向性药物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建伟;李高;唐涛;肖宝来;陈波;李宏;王剑明;邹声泉

    目的:利用MRI技术探讨活体状态磁靶向性药物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取荷瘤裸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B组未建立局部磁场,单纯静脉注射纳米磁小体靶向氟脲嘧啶药囊(剂量250 mg/kg);C组为建立肿瘤局部内磁场后静脉注射纳米磁小体靶向氟脲嘧啶药囊(250 mg/kg).三组每天用药一次,连续5天.在后一次用药后24 h,每组各取2只动物行MRI扫描,扫描完毕后处死荷瘤鼠,取肝、肾、脑和肿瘤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和C组中T1WI和T2WI上肝、肾组织信号都明显降低,以肝脏降低更显著;与A和B组比较,C组中肿瘤信号在T2WI上明显降低;3组中,脑组织信号均无明显变化.病理学检查也进一步证实.结论:磁性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在建立肿瘤局部内磁场后,磁性药物可以靶向性分布于肿瘤,磁性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MRI技术是检测磁靶向性药物在活体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的有效方法.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王淑彬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估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一项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3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高血压组(n=16)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n=16),选择14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计算各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IMT)、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β)、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正常对照组未发现斑块.糖尿病各组颈动脉IMT增厚,僵硬参数Ep、β升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各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减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增厚,动脉僵硬度增加,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减低,阻力指数增高.因此应用高频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

  • 胎儿病变MRI检查与超声或标本对比(二)

    作者:夏黎明;孙子燕;杨文忠;陈欣林;杨小红;胡军武;王承缘

    胸部胎儿气管和支气管在16~20周胎龄时发育,肺和气管支气管由于没有呼吸不含气体,其内充满羊水,因而在T2WI上呈高信号,这与出生的婴儿不同,双肺的信号随着胎龄的增加和TR的延长,其信号也增强.心脏的4个心腔,主动脉,腔静脉及少数情况下的肺动脉由于流空效应而呈低信号.胎儿矢状面和冠状面可清楚显示膈肌的形态,呈等信号表现,肺与肝脏的对比明显.

  • 兴趣区设置对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作者:汪长银;文兵;张湘园

    目的:探讨肾脏及本底兴趣区ROI的勾画方式对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对41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并按不同ROI勾画法计算GFR.改变本底ROI位置、大小、本底与肾脏ROI距离及肾脏ROI大小、局部偏离,观察GFR变化;将各GFR与标准Gates法GFR比较,观察结果偏离程度及导致结果偏离的因素.结果:①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本底ROI位置、大小、本底与肾脏ROI间距离以及"肾脏ROI大小、局部偏离"均是影响GFR的重要因素(χ2分别为250.9,73.9,53.5,215.8,P=0.000);②本底位于肾脏正下方较大范围内或肾脏ROI在外下方局部外偏时GFR与标准Gates法十分接近;本底ROI、肾脏ROI的其它各种改变均可对GFR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结论:①Gates法GFR测定时,ROI勾画须注意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②本底ROI设置于肾脏正下方(20~160)象素大小、(0~16)象素距离范围内可减少本底大小、距离对GFR影响.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