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飞利浦极速CT(Brilliance iCT)

    作者:张宏伟

    飞利浦公司于2007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推出新产品Briliance iCT(极速CT),它的临床应用使CT诊断在心脏检查、动态成像和高分辨扫描等方面均得到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以往螺旋CT的几个环节在技术上相互制约的瓶颈.

  •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解读

    作者:丁红

    自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于2004年在我国批准上市以来,实时动态成像的低声压谐频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迅速开展,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报道层出不穷,涉及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正式发布了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这是由我国20多位肝脏超声专家参考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超声造影肝脏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肝脏疾病的特点,经过1年多时间的起草、修改、讨论和斟酌而完成的;尤其在专业术语等方面,详细征询了超声界权威的意见,力求用词严谨、规范和科学。这里将就此次公布的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的主要内容、制定背景和编写过程、如何理解和执行指南等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 640层CT连续动态容积扫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对椎间孔的影响

    作者:张亮;冀鹏

    目的:探讨640层CT连续动态容积扫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对椎间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用东芝Aquilion One容积CT对腰椎实施连续性640层动态扫描,其范围自屈曲位-20°一直到伸展位﹢20°,测定各个腰椎曲度,腰椎(L3~S1)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椎间盘突出值、椎间孔面积,统计运动变化情况和所存在相关性。结果:有屈曲到伸展动态监测椎间盘突出等级增加,且两端突出程度有显著差异性( P<0.05)。管电流70mA 时CTDI vol比常规CT扫描要低,图像质量效果好,诊断价值高。结论:腰椎连续动态CT能够在低X线剂量下得到高质量腰椎多角度屈伸图像,对于运动状态下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孔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 眼球运动动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琪;樊兆珊;王利华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在生理状态下对眼球运动的影像学研究成为可能.其研究方法由静态成像方法研究眼外肌断层解剖,发展到动态成像方法研究眼球运动功能.

  • 静态扫描协议下的动态FDG PET成像技术研究

    作者:叶青;姚树林;吕振雷;刘亚强;马天予

    目的:验证缩短扫描时间的协议下动态FDG PET成像的可行性,为推广临床动态PET成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提出一种简化的动态PET成像扫描协议,应用基于模板的血浆输入函数来缩短扫描时间.基于大鼠的模型模拟和动物试验,在InliView 3000A多模态小动物成像系统平台实现间接和直接重建的分析;比较不同扫描协议下得到的代谢参数图像,并与传统动态扫描协议下的结果对比,验证简化扫描协议的可行性.结果:应用简化协议进行动态分析,其结果未见代谢参数图像Ki明显变化,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应用直接重建虽Ki误差略大,但对比度更高.与传统动态扫描协议分析结果相比,简化扫描协议获得了合理的结果.结论:简化的扫描协议在临床上的可操作性强且可以获得合理的动态参数结果,在动态FDG PET成像的临床应用中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 动态成像技术及其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克柽;孙卫国;林意群

    放射治疗的发展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密不可分,CT成像的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的提高使得动态CT日益成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手段.在放疗模拟定位的应用中,采用呼吸门控技术得到呼吸周期中不同相位的三维图像,可掌握肿瘤目标随呼吸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而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对改进治疗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直线加速器上嵌入两正交的X射线成像系统,以实时跟踪肿瘤目标的位置,也是四维放疗研究的一个方向.

  • 肺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新进展

    作者:陈果;李春平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肺血管影像,它不仅能直观地反映肺动、静脉分支情况,还能反映肺功能受损的范围和分布.综述肺血管磁共振成像原理、方法及其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 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高光虹;李福星;金宝荣

    超声医学是将物理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由于超声诊断技术采用的超声波是频率在20KHz以上的机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能量集中、方向性强、贯穿本领大等优点[1],且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不像X射线具有累积效应,与X射线不同,超声能量还不足以引起危险的电力损害.因此,超声诊断具有安全、价廉、可实时动态成像的优点.超声影像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与X-CT、MRI、RNI相比有其独到之处[2] .

  • 乳腺黏液癌MRI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少君;刘延梅;梁小燕;黄范丽;李冬妮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RI表现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20例乳腺黏液癌,其中17例单纯型3例混合型乳腺黏液性肿瘤的MRIT2加权和MRI动态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MR图像特征,对肿瘤的信号强度和增强模式及与病理相关性做出评价。结果:在T2加权像高信号强度是乳腺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肿瘤的一个共同特点。14例单纯型肿瘤和1例混合型呈现肿瘤很高信号强度,3例单纯型和2例混合型肿瘤具有很高的信号强度和灯信号强度在T2加权影像等。在早期阶段的变化和增强模式与单纯型肿瘤细胞构成和混合瘤非黏液上皮细胞癌成分分布相关。细胞较少的单纯型肿瘤具有典型的逐步增强模式。结论:细胞过多的单存型黏液性肿瘤表现出强烈的早期增强,可能很难与混合型液性肿瘤鉴别,黏液腺癌的单纯型肿瘤和混合型肿瘤之间的区别很重要,因为混合型黏液癌更频繁地发生淋巴结转移,比单纯型黏液性癌预后差。

  • 三种电阻抗断层动态成像算法的仿真比较研究

    作者:帅万钧;董秀珍;吕晓宁;晁勇

    三种电阻抗断层动态成像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三种算法的图像分辨率、抗噪性能和运算速度分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反投影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牛顿一步重建法的图像分辨率佳,灵敏度矩阵重建算法整体性能适中.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研究进展

    作者:闫春丽;陈兴灿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影像诊断方法主要是CT和MRI,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凭借其自身独特优势已成为LDH的重要检查手段,临床工作中发现常规MRI检查对一部分LDH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笔者就LDH的MRI研究做一综述.

  • 唾液腺核素动态成像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志;宣丹;陆进明;徐亮;程光华

    目的:观察唾液腺核素动态成像在干燥综合征中的成像特点,探讨其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行唾液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检测.首先对患者组腮腺和颌下腺成像阳性率进行比较.其次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腮腺、颌下腺核素摄取速率和排泄速率的差异.结果:①干燥综合征患者组中腮腺和颌下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患者组腮腺和颌下腺的核素摄取速率和排泄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唾液腺核素扫描动态成像为干燥综合征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 白癜风及其他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的RCM图像特点

    作者:刘华绪;林燕;陈学超;卢宪梅;周桂芝;李晶辉;王淑芬;张福仁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RC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在细胞水平上对皮肤无创、实时、动态成像的装置,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其中色素减退性疾病是其一大类适应症.黑素在RCM 成像中折光率高,1 因而黑素含量较高的基底层在RCM 图像中呈明亮的结构,通过比较皮损与周围正常组织黑素的含量,可以实现白癜风及其它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本文就白癜风及其他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的RCM 图像特点进行总结.

  • 肝脏CT灌注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罗伟;肖恩华

    一直以来,无创性测量肝脏灌注的主要方法是核素显像.1980年Axel[1]首先报道了采用CT动态成像评价组织血流灌注的方法来测量脑血流量,此后,Miles、Blomley等先后扩展了这一理论.随着多排螺旋CT的广泛引用,Materne等[2]在2000年提出了使用双人路一房室去卷积模型分析肝脏双期血供.近年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病变中的临床运用倍受瞩目,它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时机和更完善的治疗前评价,引导肝病治疗学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 经胰泌素刺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勤;陈绍红

    腹部器官的生理运动使腹部MR应用发展慢于其他器官的MR成像.然而,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升级,MR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实现动态成像,腹部器官生理运动的消除显著改善了图像质量,使腹部MR成像有了飞速发展,其中经胰泌素刺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肝门胆管癌三维薄层动态增强MRI表现及病理联系

    作者:印隆林;宋彬;徐隽;朱洪梅;李迎春

    目的 探讨三维(3D)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对肝门胆管癌显示、分型的技术优势及各型肿瘤的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 搜集19例(6例肿块型,11例浸润型,2例内生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接受了上腹部MRI检查,包括2D T1WI、T2WI平扫,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3D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和2D T1WI平衡期增强扫描.分别观察3D薄层动态增强MRI图像、2D T1WI增强扫描平衡期图像和MRCP图像3种MRI序列对肿瘤的显示及分型情况. 结果 3D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序列能清晰显示19例患者的肿瘤并正确分型;2D T1WI增强序列未能显示4例浸润型肝门胆管癌的瘤体情况(21.1%),MRCP 仅能判断1例浸润型肿瘤的分型(5.3%). 结论 3D薄层动态增强MRI检查能准确显示肝门胆管癌及其分型,特别是对浸润型肿瘤的显示具有较大优势.

  • 320排CT全脑灌注及4-D血管成像在颅脑的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孟盈盈;罗泽斌;夏俊

    CT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颅内畸形等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螺旋CT脑灌注成像曾因对较大病灶的覆盖面有限、动脉灌注值不精确及对目的灌注区域外的病灶无法探测等问题,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受限。同时,传统3-D CT血管造影(3-D CTA)相对于血管影像“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大的不足在于,其检查时间过长、费用高,并且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

  • 大鼠视觉皮层动态锰离子增强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作者:张鹏;法志强;常海刚;杨璐军;徐如祥;姜晓丹

    目的 应用动态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技术行大鼠视觉皮层功能成像,为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提供方法.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只,右颈外动脉插管后于连续的4个时段分别进行不同处理,第一时段(5 min)不给予药物,无视觉刺激;第二时段(10 min)经右颈外动脉注射甘露醇和氯化锰,无视觉刺激;第三时段(15 min)仅注射氯化锰,给予视觉刺激;第四时段(5 min)注射氯化锰与谷氨酸混合液,无视觉刺激.每一时段处理后立即进行大鼠头颅磁共振成像,应用SPM软件进行图像的配准和平滑处理,应用Matlab软件得出图像的配色图及等高线图;选取视觉皮层进行兴趣区(ROI)分析,观察不同处理后磁共振图像中脑内特异性增强区域并比较大鼠视觉皮层的信号强度.结果 磁共振图像分析显示第一、二时段处理后大鼠脑内未发现特异性增强区域,第三时段处理后大鼠右侧视觉皮层特异性增强,第四时段处理后大鼠右侧脑内多个核团特异性增强;ROI分析显示第三时段处理后的视觉皮层信号强度(1.897±0.172)明显强于第二时段(1.549±0.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分析大鼠视觉皮层功能活动,可做为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新方法.

  • 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轩;杜勇;杨汉丰;肖应权;袁尉峰;尹平;胡友强;殷欢欢

    随着影像学成像理念的革新、设备的发展,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的MRI成像研究近几年获得了较大的进展.较新的MRI成像策略包括:动态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MR-T1p成像和T2驰豫时间的测量.MRI动态成像能够检出活动度过大的节段脊柱;弥散加权成像可定量研究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程度,在研究椎间盘疾病发病机制、无创评价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弥散张量成像可能是有效展示椎间盘早期退变的一种可靠方法;磁共振波谱成像评价早期椎间盘退变有重要价值;T2弛豫时间正常椎间盘与退变椎间盘只存在略微差别,要想将T2弛豫时间用于定量分析IVDD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上述各种磁共振新的成像技术,因能够无创性定量评价椎间盘早期退变并进行分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可靠的影像学证据而成为当今研究热点.本文就当前IVDD的MRI成像进展和前景进行综述.

  • 大螺距扫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动态成像及辐射剂量的研究

    作者:何桂茹;杨进军;刘艳;古丽巴哈;杨君;李江红

    目的:探讨Flash 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11例OSAS患者在睡眠前、后分别进行大螺距Flash CT扫描,然后进行气道三维重建,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进行观察,测量上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及截面积;B组:常规MSCT扫描OSAS患者11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辐射剂量。结果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时气道狭窄处面积比清醒时明显变小,在悬雍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有效辐射剂量ED(0.43±0.019)msv,B组为(0.76±0.033) msv,A组比B组减少了43.43%的有效辐射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 flash扫描可动态观察气道,并对狭窄部位和范围进行定位,为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方式提供可靠依据,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