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杂志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and Medical Imageology(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2015
  • 国内刊号: 11-93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8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宝成 孙钢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胆囊壁僵硬并动脉增粗 CT 征象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泽弟;吴若岱;李子平;孙灿辉;李雪华;陈立强;方伟;杜龙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显示胆囊壁僵硬并动脉增粗的征象(“脐样”征)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2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壁增厚患者行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利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对该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胆囊癌41例,出现“脐样”征25例;非胆囊癌31例,其中2例胆囊腺肌症出现“脐样”征。“脐样”征诊断胆囊癌的敏感度为60.97%,特异度为93.54%,准确度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92.59%。结论胆囊壁僵硬并动脉增粗征象对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广基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葛艳丽;王志荣;杨长青;许树长;张东伟;陈锡美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广基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1月由结肠镜诊断经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进行息肉切除的324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切除息肉均符合EMR指征。观察手术并发症、处理措施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EMR治疗结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共切除463枚息肉,直径6~45 mm,大于20 mm的息肉共65枚;息肉易发生部位为直肠;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瘤为多见。除2例不完全切除外均完整切除,标本完整切除率为99.6%。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其中消化道出血7例(1.5%),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5例(1.1%),无消化道穿孔。直径大于20 mm的息肉EMR术后12个月复查肠镜,无复发。结论采用EMR治疗即使是直径大于20 mm的结肠息肉也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直肠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唐雪梅;孔鹏飞;顾鹏;唐锦;李媛;岳文胜;罗玉群

    目的:评价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直肠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超声检查显示并经病理确诊的36例直肠病灶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测,对病灶弹性图像硬度进行分级,绘制病灶整体弹性比率、大弹性比率、小弹性比率与局部弹性比率四种模式的ROC曲线,并比较不同性质的病灶各个曲线下的面积。结果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分析直肠病灶大、小、局部弹性数值对诊断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556、0.556、0.767,三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直肠病灶大弹性比值在0.0133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63.3%;小弹性比值在0.8027时诊断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66.7%;局部弹性比值在0.8084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70.9%。弹性分级图像诊断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90.1%,准确率为83.3%,曲线下面积约0.962,ROC临界点为3.4。结论直肠病灶大、小、局部弹性比率值、弹性分级可评价病灶内部硬度,为判断病灶良恶性提供诊断依据,其中以局部弹性比率值意义大。弹性分级在Ⅲ级以上对提示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肾损伤影响因素与预后分析

    作者:周巍;张立伟;郝峻烽;姜宏;杨本强

    目的: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是原位进展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一线治疗手段。但操作过程中使用的造影剂可引起术后急性肾损伤,但其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仍不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TACE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AK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连续130例患者共245次TACE操作,根据两种不同标准评价TACE术后AKI发生情况,通过组间比较评价了TACE术后AK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等。结果按照Barrett&Parfrey的标准TACE术后AKI的发生率为18.37%(45/245),按照AKIN的标准TACE术后AKI的发生率为5.71%(14/2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按照Barrett & Parfrey的标准,PT-INR>1.05是发生TACE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按照AKIN的标准,既往TACE术后AKI病史是在此发生TACE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后方面,按照AKIN的标准发生TACE术后AKI者中有2例(14.29%,P=0.006)接受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例(14.29%,P=0.006)残留慢性肾功能不全。无论参照哪种标准,发生TACE术后AKI者与未发生者住院日期、总住院费用及术后30 d死亡率等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根据不同评价标准, TACE 术后AKI发生率约为5.71%~18.37%。 PT-INR(>1.05)及既往TACE术后AKI病史是发生TACE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照AKIN的标准,发生TACE术后AKI的患者肾脏替代治疗及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更高。

  • 异位胰腺临床症状以及内镜下特点分析

    作者:张子旭;高峰;冯燕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胃镜及超声胃镜下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病理结果证实为异位胰腺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内镜及超声内镜下表现。结果57例异位胰腺患者中,位于胃窦部多为52例(52/57,91.2%),其余位于胃角4例,十二指肠1例。胃镜下均表现隆起病变,49例可见隆起顶部有脐样开口。超声内镜下,隆起边界不清50例,48例为不均匀混合回声病灶,低回声或等回声6例,3例为高回声病灶。6例病变位于黏膜层,47例病变为黏膜下层,2例病变累及肌层,2例病变突破肌层。结论异位胰腺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胃镜联合超声内镜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 胶圈套扎治疗贲门黏膜撕裂出血并 Schatzki 环(附视频)

    作者:魏晶晶;庄则豪

    患者女,19岁,以“1天呕血4次”为主诉入院。1d前饮酒后剧烈呕吐,初为胃内容物,后呕鲜红色血4次,含血凝块,总量共计500 ml ,伴口干、冷汗等,无眼黄、尿黄、皮肤黄,无纳差、乏力,无腹痛,无反酸、嗳气,无畏冷、发热,无口腔溃疡、关节痛等。既往偶有进食后心窝部梗噎感。入院查体:T 36.3℃, P 102次/min, R 19次/min, BP 128/76 mmHg (1 mmHg=0.133 kPa )。神志清楚,双肺无阳性体征,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急查血常规:RBC 4.45×1012/L, Hb 120 g/L, HCT 0.373 L/L, PLT 279×109/L, BUN 2.50 mmol/L,尿比重1.031;肝功全套、凝血全套未见异常。急诊胃镜提示:胃腔内见咖啡样血迹,十二指肠球部、降部、胃窦、胃体、胃角、胃底黏膜未见异常,贲门活动性渗血,见长约5 mm的纵形黏膜撕裂2处,齿状线上可见隔膜样光滑收缩环(图1)。内镜诊断考虑(视频1):(1)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Mallory-Weiss syndrome , MWS )并活动出血;(2) Schatzki环( Schatzki ring )。

  • 肝右动脉分支血管畸形致以黑便为主要表现的下消化道出血一例

    作者:姜艳芳;魏志;孙自勤

    患者女,76岁,因“黑便1个月余”于2014年8月19日入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为预防动脉硬化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大便发黑,为黑色成形大便,含血凝块,排便1次/d,量不详,伴头晕,右下腹疼痛,便后腹痛缓解。2014年8月9日,患者头晕症状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怀疑为“上消化道出血”,并给予禁食、抑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仍间断解黑便。查血常规示:RBC 2.46×10-12/L, Hb71 g/L, Hct0.23%。遂于2014年8月19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后复查血常规示:RBC 2.26×10-12/L;Hb68 g/L,Hct20.8%。无内镜检查及治疗禁忌,于2014年8月20日行无痛胃镜检查示:(1)贲门-胃体黏膜撕裂症;(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S2);(3)十二指肠憩室;(4)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怀疑为贲门-胃体黏膜撕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遂放夹闭贲门-胃体部溃烂部位。术后给予止血、抑酸、保护胃黏膜及促进创面愈合等治疗,术后又反复解成型黑便3次,Hb继续下降。为排除下消化道出血所致,拟行肠镜检查,但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再次出现大量鲜血便4次,伴心慌、乏力、口渴等休克症状。遂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 DSA ),术中见肝右动脉分支出血(图1),并注入500μmPVA颗粒,造影复查该动脉分支阻塞(图2),术后患者病情稳定4 d,但于2014年9月2日再次解黑色成形便6次,怀疑患者下消化道仍存在出血灶,遂给予患者少量泻剂清洁肠道后,行急诊无痛肠镜示:升结肠起始部小血管活动性渗血(图3),于内镜下钛夹夹闭止血(图4),后未出现活动性渗血,其余肠管表面黏膜光滑,无出血部位。术后患者未在出现黑便。患者术后1年随访,未再解黑便。后诊断:肝右动脉分支血管畸形出血。

  • CT 引导下穿刺活检食管占位病变一例

    作者:庄兴俊;王坤;田玉芹

    患者男,25岁,2013年9月上旬患者感进食时轻度哽噎感,于我院就诊。查胸部CT:中胸段食管壁增厚,纵隔见多发小淋巴结。食管镜检查示:距门齿32 cm见一约1.5 cm ×1.2 cm大小溃疡,底覆白苔,周边黏膜光滑;病理诊断:(食管)慢性溃疡,周边黏膜呈中度慢性炎症,复层鳞状上皮乳头瘤样增生。 PET/CT检查:(1)中胸段食管管壁增厚,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食管癌(图1);(2)纵隔、右肺门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为明确诊断行CT引导下食管占位穿刺活检术。

  • 粪菌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玉帛;李婷宇;曹海超;吴开春;樊代明;聂勇战

    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总数多达100万亿,肠微生态失调与肠内外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的粪菌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帮助纠正患者失衡的肠道菌群和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目前,粪菌移植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具有良好疗效已获广泛认同;其对于与菌群失调相关的其他肠道内外疾病的治疗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但是众多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存在较多争议。另外,有关粪菌移植技术标准化、安全性评估以及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仍待更多深入研究。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肠内外疾病的联系、粪菌移植实施方案及其治疗潜力等内容结合国内外新进展进行综述,为粪菌移植能更好服务于临床提供参考。

  • 认识消化道软斑病

    作者:陈倩倩;刘庆森;张修礼;郑晓永

    消化道软斑病是除泌尿系软斑病外常见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与细菌感染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异常相关。该病常伴随有免疫功能低下、结肠腺息肉、腺癌及炎症性肠病等。患者可无症状或有腹泻、腹痛。内镜下可见结节、斑块、息肉或巨块状病变。病理上有特征性Michaelis-Gutmann小体。治疗上可应用敏感抗生素或手术切除病变。

  • 葡聚糖硫酸钠致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孔鹏飞;赵兵;覃勤;李敏;唐学贵

    目的:探讨葡聚糖硫酸钠( DS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UC)急性期模型的建立。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空白组( n=12)、模型组( n=48),空白组给予自由饮食,模型组给予3%DSS溶液自由饮用7 d。应用疾病活动指数( DAI)及组织学评分( HI)对各组进行对比。结果模型组DAI及HI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模型组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腹泻、隐血试验阳性、脓血便,病理可见炎症主要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结论 DSS诱导的UC急性期模型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人类UC相似,是理想的UC模型之一。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近肛门处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大敏;陈蓉;谯秋建

    直径<2 cm 的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 LST )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进行切除;直径>2 cm 的 LST 可采用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piece mucosal resection , EPMR )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dtion , ESD)进行切除[1],但EPMR治疗LST往往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标本。 EMR难以一次性切除的病变主要是LST。在LST中,颗粒性LST病变罕见黏膜下癌,即使癌变也是局限于腺瘤内的灶性癌变[2]。结节混合型LST好发于直肠,特别是直径>2 cm的病变,一次性整体切除是更好的方式[3]。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审字【2011】229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济南军区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 CN 11-9312/R, ISSN 2095-2015)。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以DVD-ROM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