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杂志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and Medical Imageology(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2015
  • 国内刊号: 11-93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8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宝成 孙钢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肝硬化患者胃肠壁增厚增强CT表现

    作者:郑海澜;张国华;董伟华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肠壁增厚增强CT表现。方法分析2013年4至11月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肝硬化全腹部CT增强患者腹部增强CT表现。将胃壁厚度>10 mm、小肠及结肠肠壁厚度>3 mm作为胃、小肠及结肠壁增厚的判断标准。结果59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现43例(72.9%)患者胃肠壁增厚。空肠与升结肠是胃肠壁增厚好发部位。胃肠壁增厚表现为同心性、均匀性强化。结论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CT扫描常发现胃肠壁增厚改变,表现为多段肠管累及,以空肠及升结肠多见。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处理

    作者:朱培江;吴金荣;李升华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24 h内止血比例为9/11,全部11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72 h内出血停止。但其中1例患者于治疗后第7天再出血,因拒绝再次三腔二囊管止血而死亡;1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13 d死于肝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82%(9/11),死亡率为18%(2/11)。结论采取内科措施控制出血,将紧急手术转为择期手术,可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抢救治疗的成功率。

  • 经动脉栓塞治疗内痔大出血一例

    作者:刘洪超;孟小茜;廖华强;张永秋;董伟华

    患者男性,61岁,因“肾移植术后14年,反复咳嗽咳痰17个月”于2013年8月30日入院。入院前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51×109/L,血红蛋白浓度76 g/L,血小板计数55×109/L。入院后根据病情变化先后予以素比伏抗病毒、保肝、调节电解质平衡、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补充白蛋白、冷沉淀、血小板及输红细胞血液,肝素抗凝以及克倍宁、舒普深、米开民、万古霉素等抗感染,多索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气道雾化、兰苏化痰等治疗。2013年9月29日晨6:00该患者出现血便,为暗红色鲜血便,量约400 ml,生命体征较平稳,考虑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立即停止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予输注400 ml红细胞悬液以及万汶针扩容、输注冷沉淀6U、凝血酶原冻干粉8000 U以及微泵注入鱼精蛋白50 mg止血并中和肝素。予凝血酶原冻干粉12000 U 肠内注射局部止血,去甲肾上腺素8 mg维持血压。基本止血血压回升后,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静脉滴注止血芳酸、邦亭针、思他宁等药物止血治疗。次日早晨患者便血约2000 ml,暗红色,内含血凝块。急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07×109/L,血红蛋白浓度65 g/L,血小板计数35×109/L。继续输注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纠正血容量,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及纤维蛋白原,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静脉滴注止血药物。下午再次出现血便350 ml,考虑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床旁急诊肠镜所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以及升结肠内均有血液,但未见明显出血点及肠壁黏膜糜烂破溃,提示患者出血在结肠以上部位。即行床旁胃镜检查但胃内未见出血;夜间再次便血,量约500 ml,遂行急诊造影检查,术中行肠系膜上动脉及胃十二指动脉造影,因患者配合差,图像欠佳,但反复造影观察未见明显出血点,另行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动态图1),未见异常,导管留置于肠系膜上动脉行垂体后叶素(剂量0.9 U/h)持续灌注。次日早晨再次便血而再行急诊造影检查,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动态图2)显示直肠末端(肛门口)肠腔内造影剂外溢(此次造影覆盖的范围至肛门以下,回放前日的造影见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时覆盖范围不足,虽当时造影剂外溢更明显,但因观察重点在小肠而误以为是肠腔气体伪影),微导管超选直肠上动脉,用300~50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血流明显缓慢。栓塞后患者未再出现血便,次日复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60×109/L,血红蛋白浓度79 g/L,血小板计数34×109/L。10 d后复查血红蛋白浓度111 g/L。

  • 先天性肝动静脉瘘合并肺动脉高压一例

    作者:张丹瑛;翁书强;瞿旭东;董玲;沈锡中

    患者女性,35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胸闷3个月”入我院。患者3个月前反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胸闷,每次持续2~3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不伴胸痛、咳嗽、咳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2012年10月8日至我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右心室稍增大,肺动脉增宽26 mm,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为78 mmHg (1 mmHg =0.133 kPa),肺动脉平均压为48 mmHg,轻度三尖瓣反流及轻微肺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3%。于2012年10月24日行漂浮导管检查术,术中测得上腔静脉、右心房上、右心房中、右心房下、下腔静脉、右心室及肺动脉氧饱和度分别为79%、78%、83%、88%、91%、80%和79%;考虑存在分流。肺部高分辨CT示:两肺少许慢性炎症。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动脉弥漫迂曲扩张;肝静脉扩张。胸、腹主动脉血管成像示:肝动脉系统动脉扩张,肝内多发扩张血管显影伴肝静脉早显。患者平素体健,无乏力、纳差,无紫绀、喘憋,无水肿、少尿、血尿,无腹痛、腰背痛等不适。体格检查:体温37℃,心率76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110/68 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可,呼吸平稳,自主体位。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颈软,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律齐,第二心音亢进伴分裂,P2>A2。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或肌卫。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肠鸣音3次/min,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浓度104 g/L,谷丙转氨酶浓度12 U/L,谷草转氨酶浓度31 U/L,乳酸脱氢酶浓度258 U/L,碱性磷酸酶浓度60 U/L,γ-谷氨酰转移酶浓度48 U/L,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3.9μmol/L,结合胆红素浓度6.4μmol/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5.4 s,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6.7 s, INR 1.25,D-二聚体浓度1.96 mg/L。血清中甲~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内动脉迂曲扩张,肝静脉扩张。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CT示:肝动脉系统广泛迂曲扩张伴肝脏异常强化、肝静脉扩张早显(图1,2)。患者入院后行数字减影血管检查,术中插管至肝总动脉造影示:肝动脉增粗、增多,扭曲成团,静脉明显增粗、早显。再于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副肝动脉供应肝右叶,副肝动脉明显增粗扭曲,肝右静脉亦增粗,早显。术中诊断为肝动静脉畸形。患者明确诊断后,建议进一步行血管栓塞术,术中见肝左右动脉明显增粗扭曲紊乱,肝内血管影明显增多,肝静脉早显,并肩肝静脉扩张增粗,导管超选至肝右动脉,逐支予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复造影肝右动脉血流明显减慢,肝静脉早显消失。患者术后胸闷气促较前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胸闷气促较栓塞前明显减轻。

  • 肝脓肿的胆管细胞癌一例

    作者:蔡瑜;朱新宇;徐奕;丁莺;董玲;沈锡中

    患者男性,64岁,因发热十余天收住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达39℃以上,午后、晚上明显。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8041,血培养阴性,结核菌、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均阴性。给予美洛西林、甲硝唑、帕珠沙星抗感染治疗7d 无效,遂至我院行进一步检查。腹部增强MRI检查示:肝右后叶见一椭圆形异常信号灶,边界较清,大小约18 mm ×23 mm,T1WI为稍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灶伴低信号环,病灶周围见T1 WI低信号影,DWI呈明显高信号灶伴周边稍高信号影,动态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周边强化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界较前清楚,延迟期可见病灶周边轻度强化及内部环形状强化,肝内血管无特殊(图1~4)。考虑肝脓肿可能大。遂以“肝脓肿”收住入院。入院后,高热时多次行血厌氧和需氧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分别使用美罗培南和夫西地酸、亚胺培南加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仍有高热。血常规示:血红蛋白浓度77 g/L,白细胞计数18.1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2;肝功能提示低蛋白血症,白蛋白浓度30 g/L,其余指标均正常;肾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风湿ENA谱、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补体、血免疫球蛋白(含IgG4)均为阴性;患者使用解热镇痛药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经过上述治疗,患者病情无任何好转。20 d后复查腹部增强MRI示:肝右后叶病灶较前增大,见大片状异常信号影,呈稍长T1、T2信号影,边缘不清,内见多个大小不等囊性结节影,DWI 呈明显强化,较大一枚约33 mm ×23 mm,位于肝右叶包膜下,增强动脉期肝右叶呈大片状异常强化,内多发结节呈环形强化;肝左叶无特殊表现,肝内血管无特殊表现(图5~12)。PET-CT示:肝右叶见大截面约73.8 mm ×51 mm、糖代谢异常增高的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界模糊,大SUV值约10.8;肝内外胆管无扩张,符合肝脓肿表现。因患者长期强效抗生素治疗无效,脓肿无液化,肝脓肿诊断证据不足;影像学无法确诊。建议肝穿刺病理活检。经过充分准备,遂在超声造影引导下,使用18 G BARD自动活检枪穿入肝右后叶近膈顶肿块内,选取超声造影增强区,取出活组织2条。活检后病理提示:肝穿刺未见正常肝组织,增生纤维组织间见异性上皮巢,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可能;免疫组化提示肝内原发胆管细胞癌。

  • 微小RNA-192与慢性肝病和肝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江峰;刘婷婷;王晓菲;朱睴

    作为新近发现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微小RNA-192(microRNA-192)在多种肿瘤和非肿瘤疾病中表达异常,并且参与调节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microRNA-192与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胶原蛋白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外,在药物性肝损害模型和肝癌患者的外周循环血中,microRNA-19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本文就microRNA-192在慢性肝病、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肠道微生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朱琳;沈锡中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宿主肠道微生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人类肠道是一个内在重要的代谢及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可影响宿主代谢,改变肠道通透性,引起炎症及一系列免疫反应。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肝癌肝移植

    作者:王倩;陈俊;姚定康

    肝移植和肝切除是目前肝癌的2种主要治疗方法。早期肝癌合并晚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后疗效评估佳;但是对于肝功能代偿尚可、不伴门静脉高压的早期肝癌患者来说,佳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大量的研究证明肝移植后无病生存率更高,但是尚不清楚长期生存率如何。通过改进手术技术和实行补救性肝移植的方法可明显改善肝切除后患者生存率,且避免了可因切除治愈的患者因等待移植时间过长而失去机会。

  • 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作者:李萍;蒲静;王晓菲;刘苏

    肝肺综合征是一种在肝脏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以肺血管扩张、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预后差,病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治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本文就近年来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等作一综述。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与发展方向

    作者:刘成海;慕永平;刘平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征,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对于改善慢性肝病预后,降低慢性肝病病死率至关重要。本文就慢性肝炎抗纤维化必要性、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发展与现状以及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发展方向等进行回顾与评述,旨在为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 甘草酸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曹勤;蔡瑜;郭晓玲;朱新宇;董玲;沈锡中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甘草酸干预组3组,每组各15只。肝纤维化组和甘草酸干预组构建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的橄榄油。甘草酸干预组大鼠以0.2%甘草酸溶液予腹腔注射,3 ml/只,3次/周;对照组大鼠予等量双蒸水替代。3组于实验第1、4、8周各处死5只大鼠,取肝组织行HE染色检测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定量分析检测p53蛋白在大鼠肝组织内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实验第1、4、8周p53蛋白表达量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实验第1周,3组大鼠肝组织p53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4、8周,肝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大鼠升高,而甘草酸干预组大鼠肝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量均较肝纤维化组大鼠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第4周:t值分别为2.39、2.74;实验第8周:t值分别为1.58、7.79;P值均为0.000)。结论甘草酸可减缓肝纤维化进程,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53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编辑部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4年第4卷主题词索引

    作者:

    关键词: 消化病 影像 电子版
  • 订阅事宜详细说明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关键词: 消化病 影像
  •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干细胞 电子版
  • 肝脏移植概述

    作者:王正昕;沈宏亮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根本方法,其适应证包括良性终末期肝病、肿瘤性疾病和先天性、代谢性肝病。肝脏移植术式包括经典原位肝移植、背驮式肝移植和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等。术后要防治并发症,控制排异反应,乙型肝炎患者要控制乙型肝炎,肝癌患者要防止肿瘤复发。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无创诊断

    作者:朱风尚;杨长青;陈锡美

    由于肝活检的有创性和不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成为关注的热点。以血清学指标为基础的多参数模型公认为首选的NASH及肝纤维化的研究对象。本文阐述了各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血清学参数模型在NASH及肝纤维无创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4年征订启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消化病 影像 电子版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5年各期内容主题计划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立项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之一(新出审字【2011】229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济南军区总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CN 11-9312/R,ISSN 2095-2015)。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消化与影像领域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以DVD-ROM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出版发行。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期刊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媒体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本刊征集消化与影像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专家述评、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继续教育、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医学动态、视频讲座、手术演示、综述、书评、快讯等。

  •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查询本刊路径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