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杂志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and Medical Imageology(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2015
  • 国内刊号: 11-93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8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宝成 孙钢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

    作者:王猛;田彤彤;朱庆强;彭云;尚松安;张洪英;吴晶涛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认识,增加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资料、CT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单发,周围型8例,中央型4例,直径为0.7~8.6(4.5±1.9)cm,5例位于左肺,7例位于右肺.CT均表现为肺内肿块(n=11)或结节(n=1),病灶呈类圆形伴有钙化(n=1),棘突征(n=5),分叶征(n=5),毛刺征(n=2),累及胸膜(n=8),伴纵隔淋巴结肿大(n=3),肺门淋巴结肿大(n=3),骨转移(n=2),左下肢及脾转移(n=1).CT平扫均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为14~38(21±14)HU,增强扫描肿块呈分层强化(n=11),增强后边缘CT值为47~60(57.2±14)HU,低密度区CT值为19~29(25.3±6.3)HU.本组病例中发现占位后行手术切除的4例患者中有2例好转后出院,余放弃治疗.结论 肺肉瘤样癌以周围型为主,生长迅速,CT上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平扫可见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分层强化方式,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 内镜超声小探头辅助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

    作者:唐宇;奚维东;孙晓滨;姜琳;高羚芯;史维

    目的 探讨对内镜无法通过且吞服造影剂未能明确狭窄长度的食管恶性狭窄利用内镜超声小探头(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und,mEUS)辅助镜下直视支架置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7年8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符合上述特征的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诊治资料,其中92例采用普通胃镜下将导丝通过狭窄处、扩张至镜身可通过并测量狭窄长度后放置支架(对照组),66例利用mEUS通过狭窄处并测量狭窄段长度,然后放置导丝和置入支架(mEUS组).比较2种方法的技术成功率,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痛、支架移位、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mEUS组比对照组技术成功率高(100%比87.0%)、操作时间短[(11.80±2.21)min比(14.65±3.63)min]、术中出血发生率低(7.6%比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US组和对照组在术后胸痛发生率(65.2%比59.8%)、支架移位率(4.5%比8.7%)和再狭窄率(22.7%比16.3%)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US辅助支架置入对常规胃镜无法通过且吞服造影剂未能明确狭窄长度的食管恶性狭窄更加简便安全有效.

  • 肝肉瘤样癌超声造影表现一例

    作者:曹文斌;陈琴;罗俊

    患者男性,62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深呼吸时明显,呈针刺样,持续3~4h可自行缓解. 癌胚抗原:2. 14 ng/ml,甲胎蛋白2. 14 ng/ml,甲胎蛋白异质体L3<0. 4.

    关键词:
  • 十二指肠降部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致梗阻性黄疸一例

    作者:于庆红;陈超伍

    患者男性,40岁,因"眼黄、尿黄半月余"入院,否认"肝炎"病史. 查体:巩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坦,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未及明显肿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4次/min.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检:血常规:红细胞5. 00 × 1012/L,血红蛋白138 g/L,白细胞7. 59 × 109/L.

    关键词:
  • 我国乙型肝炎疫苗研究及接种的新进展

    作者:段瑞波;刘立新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相关疾病仍然是困扰医疗界的一大难题,全球每年有(100~150)万人死于与HBV相关的疾病,尤其以慢性乙型肝炎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使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成为了目前防治乙型肝炎的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乙型肝炎疫苗研究也因此有了长足发展.本文对乙型肝炎疫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乙型肝炎疫苗的认识.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作者:王冰心;白珊珊;张佳佳;党小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已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目前NAFLD完整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提出肠道菌群通过调控能量代谢、增加内源性乙醇、调节胆汁酸及胆碱代谢,破坏免疫平衡引发机体低度炎症等途径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肠道菌群与NAFLD的相关机制做一概述.

  •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梁晓珍;殷云勤;殷鹏宇;阮江

    随着消化内镜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对胃黏膜微结构观察能力.胃黏膜病变时其表面形态会发生变化,根据其变化的特点,主要包含表面微结构和微血管结构的改变,可早期发现黏膜病变,并大致预测病理组织学类型.这对于胃癌前病变、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胃黏膜微结构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尤其与早期胃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显微镜下结肠炎的诊治进展

    作者:李桂红;晏喻婷;蒋波涛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与显微镜下结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MC)在临床表现上均为反复发作的、非出血性、水样或稀糊状腹泻,且结肠镜检查均为正常黏膜像,但二者却为不同性质的2种疾病.IBS-D的诊断是基于症状学基础的罗马Ⅲ标准,MC的确诊方法是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组织活检.由于IBS-D与MC在临床症状上的重叠和阴性结肠镜表现,极易造成二者之间的误诊.目前全球尚无统一的MC诊断共识,国内的临床医师对MC的认识不足、结肠镜下黏膜活检率低,造成MC临床极高的误诊率.本文从IBS-D和MC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其临床症状重叠情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视Lemmel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风尚;杨长青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Lemmel综合征在临床中不再罕见,但目前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或重视不足,亟待规范地开展诊疗.本文厘清了Lemmel综合征定义的内涵,介绍了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选用原则,同时详细总结了鉴别诊断要点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 综合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徐向迎;时敏秀;郭树霞;李卫敬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护理(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CIN)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为SAP的住院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综合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腹部症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腹痛症状改善程度、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严重并发症持续时间、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AP患者采用CIN,可使患者症状缓解率及整体满意度显著提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伴艰难梭菌感染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华;张焰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抑郁. 同时会明显加增患者躯体不适感,并对其社会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其生理应激状态的出现[1-2].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的观察,针对性的制定了休息护理、饮食护理、高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五个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策. 大大减轻了患者焦虑、恐惧和抑郁的情绪,使其安心、平静、乐观,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关键词:
  • 钛夹预防消化内镜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作者:袁明亮;季万胜;董静武;余学春;伏玲;张永琪;高志星

    目的 评价使用钛夹关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术后创面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7年10月之前Pub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三个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钛夹关闭EMR、ESD术后创面的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终入选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终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钛夹关闭创面不能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OR=0.43,95%CI:0.14~1.29,P=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创面关闭可以促进创面愈合(OR=-1.18,95%CI:-1.77~-0.6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钛夹关闭创面不能减少EMR、ESD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但可能促进医源性创面的愈合.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