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疫苗高覆盖率对接种人群发病的影响

    作者:王桂强;赵旭明;李秀燕;崔伟红;刘涛;李娜;李波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高免疫覆盖率的免疫效果.方法 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接种报告、乙肝血清学流行率调查结果,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历年乙肝发病的疫情报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并与接种前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92—2011年(乙肝疫苗接种20年)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下降了86.84%.5~14岁发病高峰被削平.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0年13.59%,降至2006年4.61%,从乙肝高度流行区降到了中度流行区.同期0~15岁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2.67%降至0.82%,降幅达到93.53%.结论 乙肝疫苗高覆盖率接种有显著的免疫保护效果,应继续坚持.

  • 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丁福;孟继鸿

    本文简单介绍了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历史,以及研制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必要性;综述了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发展趋势.

  • 北京市大兴区3-12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作者:韩庆英;高洁;马书花;侯文俊;袁明;李洁;石春兰;常庆红;王福珍;龚晓红

    目的评价大兴区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分析接种疫苗后乙肝疫情报告资料;采取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区3-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收集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表面抗原(抗-HBsAg)、表面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共调查3-12岁儿童435名,表面抗原阳性1名(阳性率为0.2%);核心抗体阳性1名(阳性率为0.2%);表面抗体阳性202名,阳性率为46.4%,表面抗体滴度(GMT)为72.5.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发病率由90年代的11.2/10万-22.9/10万降至0.4/10万.表面抗原携带率由3.2%降至0.2%,下降约92.8%.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 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兴录;朱徐;徐涛;李全乐;张健;柴锋;王克安

    为对我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进行评价,笔者分析了全国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审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资料,结果表明我国1994年出生的儿童全程接种(三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50.6%,95%可信限为50.4%~50.8%.各省间调查接种率差异很大,接种率在85%以上的省有7个;50%~84%有8个;30%~50%有7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有13个.城镇儿童接种率为91.3%,农村为44.6%,城镇高于农村.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单因素及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城镇、平原地区、参加计免保偿、发过常规免疫接种证、看护人具有基本防病知识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

  •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不同人群后抗体阳转情况观察

    作者:张虎

    乙型肝炎流行面广,传染性强,病程迁延,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对乙型肝炎治疗无特效方法,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为了解乙型肝炎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效果,笔者对1999~2000年在我站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可追踪的受免疫者进行抗-HBs阳转情况观察,现报告如下.

  • 浙江省上虞市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鑫培;章兴祥;贾杰;范建强;万丽君;朱方亮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上虞市1~59岁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现状,评价实施大规模乙肝疫苗(HepB)接种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64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ELISA方法检测了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上虞市1~59岁人群HBsAg、抗-HBs、抗-HBc 阳性率分别是5.57%、53.46%、32.83%,1~14岁人群HBsAg 阳性率为1.37%.做过创伤性美容、经常去洗浴场所(足浴店)修脚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拔牙、补牙、洗牙等口腔诊疗史,经常去理发店修面、修体毛或刮胡须是HBV自然感染的危险因素.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47.80%(x2=7.12,P<0.01).结论 接种HepB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 浙江省丽水市区新入园幼儿病毒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调查

    作者:陈鹏龙;徐晓红;陈颖;兰蔚蔚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丽水市新人园儿童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及其抗体阳性率.方法 采集2006-2008年10 619名(2006年4052名,2007年4420名,2008年2147名)入园体检儿童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抗-HBs).采用检查疫苗接种记录了解上述儿童HepB接种情况.结果 上述儿童的HepB接种率>99%.10619份血标本中,HBsAg总阳性率为0.56%,各年度的阳性率分别为0.71%、0.52%和0.37%,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上述标本中抗-HBs总阳性率为47.10%,其中2006、2007和2008年的血标本中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2.57%、48.21%和53.38%,抗-HBs阳性率逐年升高(P<0.01).结论 丽水市入园儿童HepB接种率很高,HBV感染率很低,且抗-HBs阳性率逐年升高,表明该市儿童的乙肝防控工作已有明显成效.

  • 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作者:富继业;丁麒;史如晶;王菊光;张卫

    目的 评价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12月龄内全程接种10μg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9年8~9月对在京居住时间≥6个月、12月龄内完成全程HepB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获得儿童一般情况、居住地区性质、HepB接种情况、体重、身长、出生时体重、是否早产、母亲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父亲HBsAg情况等数据,采集被调查儿童静脉血标本2 ml,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HBsAg.结果 共调查7~15月龄儿童691名,纳入分析666名,儿童无HBsAg阳性出现,抗-HBs阳性(≥10 IU/L)率达99.8%(665/666),抗-HBs浓度小的6.99 IU/L,大的超过15 000 IU/L,平均几何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 527.0 IU/L,中位数为1 337.2 IU/L;男童抗-HBs GMC(1 719.1 IU/L)和女童(1 342.2 IU/L)、采血时间距HepB3间隔≥60 d的儿童GMC(1 342.2 IU/L)和<60 d的儿童GMC(1 342.2 I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2,P=0.007;F =36.487,P<0.001);抗-HBs阳性的儿童中,低应答率(抗-HBs≥10 IU/L且<100 IU/L)1.2%,中应答率(抗-HBs≥100 IU/L且<1 000 IU/L)34.0%,高应答率64.8%.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12月龄内全程接种HepB后,产生的抗-HBs阳性率高.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抗-HBs GMC随着采血时间和HepB3间隔的延长而降低,男童抗-HBs GMC高于女童.

  • 北京市原东城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评估

    作者:张海艳;周艳丽;赵丽英;徐文彩;赵楠

    目的 分析和评价北京市原东城区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阻断方法,为制定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况调查方式,调查原东城区在册登记的母亲乙肝阳性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母亲感染情况、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乙肝感染指标及保护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评价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分析各种因素对阻断效果的影响.结果 此次现况调查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465人,乙肝感染率5.59%,疫苗保护率为93.42%.接种血源型疫苗后的感染率24.00%,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重组酵母)后的感染率3.37%.接种不同种类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965,P=0.000).结论 北京市原东城区采取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效果显著,母亲阳性儿童乙肝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基因疫苗取代血源疫苗后,保护率显著提高.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对提高疫苗保护率效果不显著;母亲感染状况是影响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重要因素,单阳母亲的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双阳母亲;原东城区母亲阳性儿童保持了较高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水平.

  • 预防乙肝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

    一、免疫程序、接种禁忌及注意事项(一)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接种3针,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及第3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是保证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关键.首针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且越早越好.

  •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儿童血清HBV-DNA检测及亚型分析

    作者:邵秋琴;李凯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血清中病毒复制及常州地区HBV-DNA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20例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扩增其血清中HBV-DNA S基因区,并对阳性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结果20例HBsAg阳性儿童有17例血清HBV-DNA阳性,阳性率85.0%,其中adw型8例,占47.1%,adr型9例,占52.9%.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中多数存在病毒的复制,江苏常州地区乙肝病毒血清型为adw和adr型.

  • 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桂新

    目的 探讨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型肝炎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于河西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婴幼儿120名,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婴幼儿进行追踪,观察婴幼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HBsAb阳性情况.结果 婴幼儿在首次接种后4、12、24周的HBsAb阳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接种1、2、3年后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分别为(118.6±11.5) mU/ml、(93.8±-9.4) mU/ml、(48.6±6.9)mU/ml,各个时间段之间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各种不良反应症状在24h内均自行消失.结论 婴幼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感染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门诊200例乙肝两对半血检结果分析

    作者:李军

    目的:探讨楚雄州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门诊200例就诊者进行血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乙型肝炎感染率21.5%,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40%,5项标志物均阴性38.5%.结论:楚雄州居民乙型肝炎感染率偏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偏低,有关部门应该加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力度.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近期免疫学效果观察

    作者:白石壮

    目的:观察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近期免疫学效果.方法:选取乙肝病毒感染者家庭成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皮下注射乙肝疫苗,观察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接种前后,研究对象CD3+、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IFN-γ升高明显(18.4±6.8) vs(32.7±8.7)、(16.1±5.8)vs(30.9±8.7)、(5.91 ±0.61) vs(29.55±6.41),P<0.05.结论:对HBV感染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能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机能抗体水平.

  • 北京市昌平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调查

    作者:唐雅清;王瑞琴;刘重程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为制订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取17个镇的30个村中210名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0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 被调查儿童全程接种率为98.10%,第一针及时接种率为94.29%,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7.14%.本市儿童各接种率指标高于外来儿童(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较高,但流动儿童乙型肝炎各接种率指标与本区儿童接种率相比还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 安庆市农村≤3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

    作者:曹玲生;李大年;潘贵霞;陶艳峰;郑依伦;胡柏柳

    目的:为了解农村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抗-HbS阳转率,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方法:2002年12月对安庆市农村≤3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的930人中,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4.30%,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6.45%,全程及时接种率为29.46%,首针及时接种率以0岁组高(x2=23.23,P<0.01);检出阳性者15人,携带率为1.61%;调查合格接种乙肝疫苗儿童631人,抗-HbS阳性493人,抗-HbS阳转率为78.13%.平原地区的首针及时率为38.4O%,高于山区(x2=4.56,P<0.05).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48.74%、14.63%,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7.67,P<0.01).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提高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价值探讨

    作者:郝丽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双阳性产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自愿接受加强被动免疫阻断)和对照组(自愿放弃加强被动免疫阻断),各33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观察组新生儿满月时加强接种免疫球蛋白1次,对照组没有加强,比较两组婴儿出生后至1岁HBsAg阳性率,宫内感染和免疫效果。结果:观察组婴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率(3.03%)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随访1年:观察组婴儿免疫成功率(0)显著高于对照组(15.1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降低宫内感染率,提高免疫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费县全面实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分析

    作者:蒋东久

    目的:评价费县全面实施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的效果.方法:2009年10~12月抽取幼儿园、小学、初中各2所,对部分2~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819人,完成全程以上接种乙肝疫苗的91.10%,单纯HBsAg阳性检出率0.84%,乙肝患病率0.47%.全程以上接种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P<0.01),单纯HBsAg阳性率,2~10岁、11~12岁、13~14岁分别为0.41%、1.43%、6.00%(P<0.01),乙肝患病率2~10岁0.10%,11~14岁1.64%(P<0.01),全面实施乙肝免疫后与实施前出生的,完成全程以上乙肝疫苗接种都所占比例分别为91.49%和62.00%(P<0.01),单项HBsAg阳性的分别占0.63%和6.00%(P<0.01),乙肝患病率分别为0.35%和3.33%.结论:全面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可以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与乙肝发病率.

  • 乙型肝炎疫苗父婴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文栩;严季芳;江雪萍

    目的 研究父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对其子女的影响,评价兵团现行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父婴阻断效果.方法 利用2001~2008年,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乙肝疫苗(HepB)或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B+HBIG)免疫后的血清学监测资料,分析其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及疫苗保护水平.结果 HBsAg阳性父亲新生儿,接种HBIG+HepB联合免疫后,HBsAg阳性率为0,抗-HBs阳性率为82.4 %,疫苗保护率为100.0 %,免疫效果好于规范接种HepB儿童,两组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58例母亲HBsAg阳性接种HBIG+HepB联合免疫儿童比较,两组儿童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HBIG+HepB联合免疫策略对父母HBsAg阳性的儿童保护效果理想.建议在孕妇自愿基础上推广实施.

  • 浅析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瑞芳

    目的 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于该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200例且年龄处于0~6岁之间的儿童进行效果分析,测定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结果 200例患者中产生免疫应答的为161例(80.5%),无应答的患者为39例(19.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抗体浓度下降,不同性别之间的患者接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是安全必要的,但抗体浓度会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因此应该加大年龄偏大儿童的疫苗剂量,以提高应答率,同时接种后应该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并加强免疫防范.

867 条记录 1/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