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作者:刘变英;原丽莉;汪嵘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可靠的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2例病人结肠镜检查发现患肉后,常规染色,息肉基底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使病灶隆起,黏膜与肌层分离,再以高频电切除,创面过大者用钛夹封闭.结果7例病人均一次切除,5例病人因息肉过大分次切除,1个月后复查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治疗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首选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达到根治目的.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作者:崔志俊;邢卫松;刘恩;袁剑波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价值.方法应用黏膜染色技术结合超声内镜在内镜下对8例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进行EMR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完成.病变大56mm×62mm,小8mm×10mm,病理诊断绒毛状腺瘤并不典型增生Ⅰ-Ⅱ级3例,管状腺瘤伴Ⅱ级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并黏膜内癌2例,全部病人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0.5~2年,无复发.结论 EMR治疗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安全有效.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线粒体DNA D-环区的突变

    作者:宋卫兵;吴倩倩;阎丽;马莉;肖冰

    目的:了解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线粒体DNA的突变,探讨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LST线粒体DNA(mtDNA),扩增D-环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个碱基突变.第16223位C突变为T,第16298位C突变为T,第16362位T突变为C,第16519位T突变为C.结论:线粒体DNA D-环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LST中突变率较高.

  •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巨大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例

    作者:贾爱芹;尚瑞莲;魏志;孙自勤

    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病变较大时行ESD术操作困难,并发症多.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多环黏膜套扎器治疗1例巨大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效果显著,无并发症发生,为此类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 肠癌细胞株dynamin Ⅱ的差异表达

    作者:王新颖;李恕军;赖卓胜;马文敏;狄焱;姜泊

    目的: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dynaminⅡ基因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细胞株同SW480细胞株及Lovo细胞株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以三种肠癌细胞株为标本,分别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选择加入的模板量及循环数,优化PCR反应条件,确定适宜的反应体系,凝胶图像分析结果.结果: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细胞株同普通隆起型肠癌细胞株之间存在着dynaminⅡ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半定量RT-PCR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的特点,通过该方法,我们发现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癌细胞株同SW480细胞株及Lovo细胞株之间存在dynaminⅡ基因的差异表达,此结果同我们基因芯片的筛选结果一致,结合dynaminⅡ基因的功能,我们推测该基因可能在LST的形态学或癌变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的侧向发育型肿瘤(附视频)

    作者:钟芸诗;时强

    患者男性,66岁,大便次数增多伴腹胀8个月,大便每日3~4次,无腹痛、大便变细、便血、黑便、黏液便等,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距肛门口4~10 cm处见一绒毛状肿物,占肠腔3/4周,局灶充血、糜烂,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到我院就诊后,经肠镜进一步证实,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 ESD治疗步骤如下:(1)观察:白光、靛胭脂或NBI染色清晰显示病变边缘,观察病变的范围,评估完整切除的可能性和初步设计切除方案;(2)注射:用I型海博刀于黏膜下肛侧缘病灶外侧行多点注射(主要是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3)病变剥离:用海博刀从病变的近端向远端推进,行病灶黏膜下剥离同时切开病变的边缘。病变剥离时,应用海博刀在病灶下方沿黏膜下层间隙紧贴固有肌层进行剥离,剥离中需要反复黏膜下注射,始终保持剥离层次在黏膜下层,大块、完整地切除病灶;(4)创面处理:对于创面可见的小血管可用海博刀直接电凝,对于较大血管,可用热活检钳处理,因为创面巨大,金属止血夹不能闭合创面,故要反复确切的止血;(5)标本处理:将切下的病变用大头针固定于平板上,中性甲醛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观察病灶边缘和基底有无病变累及。经病理检查,如侧面和基底部切缘均无肿瘤残留的视为治愈性切除,根据病理决定后续治疗并密切随访。本例病理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轻度异型增生,局灶区中度异型增生,尚属上皮内瘤变低级别范畴,基底部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第2天,体温升高,高为38.8℃,行CT检查提示直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见片絮影,边缘欠清,膈下无游离气体,保守治疗3d后好转。术后7d出院。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近肛门处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大敏;陈蓉;谯秋建

    直径<2 cm 的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 LST )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进行切除;直径>2 cm 的 LST 可采用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piece mucosal resection , EPMR )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dtion , ESD)进行切除[1],但EPMR治疗LST往往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标本。 EMR难以一次性切除的病变主要是LST。在LST中,颗粒性LST病变罕见黏膜下癌,即使癌变也是局限于腺瘤内的灶性癌变[2]。结节混合型LST好发于直肠,特别是直径>2 cm的病变,一次性整体切除是更好的方式[3]。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鉴定

    作者:赖卓胜;韩宇晶;刘思德;王亚东;姜泊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采用人LST组织进行肿瘤细胞建株及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传代至70代进行细胞鉴定,包括细胞的形态结构分析、染色体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等,并与非LST细胞作对比.结果 LST细胞为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多形性上皮细胞占大多数,其有近似肿瘤细胞的生长特性,群体倍增时间为36h;染色体数量为42~66,85%在三倍体范围内,并具有异常染色体核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ESA、CK20均呈阳性;超微结构具肿瘤细胞样表现和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1个LST细胞株,并命名为LST-R1细胞,为进一步深入研究LS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奠定了基础.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8例内镜下治疗及随访

    作者:刘思德;岳辉;白岚;张亚历;智发朝;张振书;周殿元;姜泊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在内镜下治疗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放大大肠镜与黏膜染色技术观察黏膜pit分型,发现LST早期癌变,并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对LST早期癌变进行治疗且随访疗效.结果 8例LST早期癌变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占75%;病变大于30mm以上者占75%;放大内镜下病变pit分型以Ⅳ型为主,占75%;病理形态以绒毛状腺瘤癌变为主,占62.5%,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为主,占75%(m+sm1占87.5%).8例早期病变均进行EMR,一次性完全切除成功,其中EMR和内镜下分片黏膜剥离切除术(EPMR)各4例.平均随访20.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局部残留、复发及转移.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早期癌变多为黏膜内癌,内镜下行EMR是一种有效的或可能治愈的方法.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治

    作者:刘思德;李明松;陈学清;岳辉;赖卓胜;智发朝;张亚历;姜泊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近2年内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的46例共47个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病变的检出及处理情况.方法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pit形态,46例LST患者中,42例共42个病变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2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病变,1例行透明帽辅助EPMR切除病变,3例行单纯高频电热圈套切除术切除病变.结果 LST检出率: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8%.病变分布:47个LST病变中,直肠22个,乙状结肠10个,降结肠7个,横结肠4个,升结肠2个,盲肠2个.内镜下病变大体分型:颗粒均一型25个,结节混合型12个,平坦隆起型8个,假凹陷型2个.Pit形态:Ⅱ型pit 2个,Ⅱ型+ⅢL型pit 8个,ⅢL型pit 9个,IV型pit 28个.病理形态:绒毛状腺瘤28例,均伴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其中7例有局部癌变(6例m癌,1例sm1癌),但根部无癌残留;增生性息肉2例;管状腺瘤11例,10例合并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局部癌变(m癌);锯齿状腺瘤(Serrated腺瘤)6例.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内镜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其德;韩树堂;周晓白;胡余美;张以洋;肖君;张小琴

    目的 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大体形态、腺管开口(Pit)类型、病理形态及内镜下处理等进行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大肠LST的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所有病变均行超声肠镜检查,观察病变的Pit类型.结果 8例患者共检出9个病灶,病变部位:升结肠2个,横结肠1个,降结肠1个,乙状结肠2个,直肠3个.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颗粒均一型1个,结节混合型5个,扁平隆起型3个,假凹陷型0个;Pit类型:Ⅱ型2个,ⅢL型4个,Ⅳ型3个.病理形态:管状腺瘤4个,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3个,增生性息肉伴腺瘤样改变2个.8个病灶行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1个病灶行外科手术.结论 大肠LST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EPMR.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鹏;丁静;陈莉;施瑞华

    目的::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34例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及心理护理、术中护理监护和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及随访。结果:34例患者中31例成功完成内镜黏膜下病灶切除术,2例病变分块切除,1例病变未能全部切除,完整切除率91.18%。所有患者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住院5~14 d,平均7 d。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患者,操作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有效的术中配合和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威;姚平;胡学军;汤瑜;邱全兴;花海兵;徐美东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 ,LST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例直肠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直肠黏膜表面形态对LSTs进行分型,统计肿瘤大小、形态特征、病理特点以及ESD治疗的切除率和手术时间,并且随访分析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20例中,LSTs分型为颗粒型8例,非颗粒型12例;腺瘤伴有低级别瘤变1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13例;平均病变直径为(33.9±11.5)mm ;ESD治疗时整块、完整切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40±15)min。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2/20),无穿孔发生;在平均12.6个月随访时间内,未发现复发。结论:ESD治疗直肠LSTs病变的整块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ESD是治疗直肠LSTs(尤其是病变直径大于2 cm、具有较高恶变潜能的LST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galectin-1表达下调对LST-R1细胞侵袭表型的影响

    作者:童华生;张亚历;姜泊;苏磊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半乳凝素(galectin)-1高表达于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KST)细胞株LST-R1,由此推测其可能与LST病变的侧向生长有关.目的:探讨galectin-1表达下调对LST-R1细胞侵袭表型的影响.方法:以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LST-R1细胞的galectin-1基因,采用异质性黏附实验、同质性黏附实验、趋化运动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比较转染galectin-1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的p-shRNA1-LST细胞、转染空载体的p-LST细胞和对照组LST-R1细胞侵袭表型的差异.结果:p-shRNA1-LST细胞的异质性黏附细胞数增加,同质性黏附细胞数减少,趋化运动能力增强,细胞集落形成数增多.结论:galectin-1表达下调可致LST-R1细胞出现侵袭相关表型,提示galectin-1可能参与了LST病变浅表性扩散特性的形成.

  • 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久亿;李军;丁士刚

    Wnt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凋亡等生理过程,其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一种有着较高恶变潜能的肿瘤,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在LS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LST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张菊嫦;王学青;李爱民;刘思德

    目的 探讨2001年至2015年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随时间变迁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1年至2015年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的549例结直肠LST患者的病历资料,按诊断的时间顺序分成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和2011年至2015年3个时间段,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变亚型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手段.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5年的结直肠LST检出率分别为0.38% (50/13 319)、0.60% (144/23 912)和0.79% (355/44 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34,P<0.01).3个时间段男女比例均接近1∶1,患者平均年龄约59岁,LST病灶大径平均值均维持在30 mm左右.2001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5年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分别占82.4% (42/51)、67.7% (105/155)和78.2% (283/362),非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NG)分别占17.6%(9/51)、32.3%(50/155)和21.8%(7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P=0.02);3个时间段近端结肠LST所占比例分别为21.6%(11/51)、34.2%(53/155)、41.4%(150/362),远端结肠LST则分别为78.4%(40/51)、65.8%(102/155)、58.6%(212/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1,P=0.01).3个时间段黏膜高级别瘤变(HGN)所占比例分别为13.7%(7/51)、21.9%(34/155)、48.6%(176/362),浸润癌所占比例分别为2.0%(1/51)、5.2%(8/155)、8.3%(3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9,P<0.01).3个时间段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所占比例分别为56.9%(29/51)、58.7%(91/155)、32.0%(116/362),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所占比例分别为41.2%(21/51)、23.9%(37/155)、14.1%(51/36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所占比例分别为0、12.3%(19/155)、46.1%(167/362),手术治疗所占比例为0、5.2%(8/155)、7.7%(28/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6,P<0.01).结论 2001年至2015年,结直肠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随时间发生了变迁.近端结肠LST构成比增高,LST-G比例下降,手术方式转变为以ESD为主,术后黏膜HGN和浸润癌的病理诊断比例增高.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黄玮;吴云林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先由东京医学院工藤进英提出.过去因其形态特殊曾称为匍匐样肿瘤和结节聚集型肿瘤[1].由于该肿瘤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2].LST内镜下易漏诊,病理亚型较多,形态多样,发生途径不详,但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对LST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下治疗的手术配合

    作者:余文琴;徐馥;张允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定义是LST病变直径10 mm以上,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包括颗粒集簇样及非颗粒型病变[1].这类肿瘤与结肠癌关系密切,临床必须高度重视.随着本院内镜技术的发展,本科通过内镜常规染色、超声内镜确定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分片切除术(EPMR)或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肠镜诊断的44例LST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亚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作者:徐美东;王小云;周平红;姚礼庆;钟芸诗;张轶群;陈巍峰;马丽黎;秦文政;胡健卫

    目的 研究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各亚型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经ESD治疗的174例结直肠LST病变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按内镜下表面形态将LST分为4个亚型,然后对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ESD治疗的切除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颗粒型(LST-G)病变中,结节混合型的病变大小[(35.3±14.2)mm]、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下癌的发生率(51.0%)、操作时间[(52.1±33.0)min)]均明显大于颗粒均一亚型;而非颗粒型(LST-NG)的伪凹陷型的病变大小[(30.1±9.1)mm]、黏膜下癌的发生率(11.1%)和操作时间[(62.7±31.0) min]均明显大于扁平隆起型.LST-G与LST-NG及各亚型之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完整治愈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ST-G的颗粒均一型及LST-NG的扁平隆起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节混合型术后出血率为4.6%,穿孔率为3.5%;伪凹陷型术后出血率和穿孔率均为11.1%.1例伪凹陷型在术后第6个月复查发现复发.结论 结节混合型和伪凹陷型由于病变较大、黏膜下侵犯的概率高,所需操作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由操作技术高者来完成.无论是临床治疗还是基础研究,准确区分这4种亚型是很有必要的.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探讨

    作者:龚伟;刘思德;智发朝;白杨;周丹;黄颖;姜泊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肠镜检查诊断为LST且直径>2 cm的32例病变进行ESD治疗,回顾性分析病变特征(如病变类型、大小、部位)以及手术结果(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诊断、随访情况等).结果 32例大肠LST,肿瘤直径2.5 ~8.0 cm,平均(4.1±2.1)cm,29例(90.6%)一次性完整切除.ESD手术时间25 ~300 min,平均(75.7±66.0) min.术中5例(15.6%)出现动脉血管出血,行止血夹或电凝成功止血;迟发性出血2例(6.25%);穿孔3例(9.4%),均行内镜下金属夹闭合,内科治疗成功.术后病理诊断为低级别瘤变19例、高级别瘤变6例、癌变7例.病变局限于黏膜层25例,黏膜下浅层(sm1)5例,黏膜下深层(sm2)2例追加外科手术.2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0±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对直径>2m的LST,选择ESD治疗切除彻底,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7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