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e Frontiers of Medical Science(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의학전연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7372
  • 国内刊号: 11-929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霍勇、沈琳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艳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GERD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组和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8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其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的关系,并对影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疗效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RE组与NERD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ERD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与RDQ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RD与SAS、SDS、PSQI评分是影响GERD患者PPI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治疗时考虑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可提高GRED患者PPI治疗效果。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伟;任小宝;陈翔宇;刘明华;苟亚军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治疗儿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患儿均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植皮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VSD敷料覆盖,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儿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植皮全部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4例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儿移植皮瓣颜色、质地均较佳,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对照组4例患儿皮瓣较臃肿,1例患儿返院接受二次手术。结论 VSD有利于移植皮瓣的成活,可降低皮瓣坏死率和创面感染率,能够促进患肢外观和功能的恢复,操作方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袁广琴;曾谊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免疫表型及抗结核能力,为评价抗结核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9月收治的11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组,按照治疗情况将其分为初治组、复治组与治愈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选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肺结核发生发展的关系;检测分析CD4+CD8+T细胞免疫功能、活化标记及记忆表型,并分析CD4+CD8+T细胞的抗结核免疫应答能力。结果初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愈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逐渐下降;CD4+CD8+T细胞的免疫功能优于CD4+T细胞与CD8+T细胞;抗原肽刺激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均高于无抗原肽刺激组(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刺激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参与抗结核免疫应答。CD4+CD8+T细胞表达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抗结核治疗效果,监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可评估患者的预后。

  • microRNA-125b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肖文峰;罗伟;肖凯;杨拓;李宇晟

    目的:研究microRNA-125b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0例骨肉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骨肉瘤组织及肉瘤旁正常组织中microRNA-125b的表达水平;转染microRNA-125b抑制物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在G0/G1期、S期、G2/M期所占的比例。结果 microRNA-125b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icroRNA-125b在两组患者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icroRNA-125b在骨肉瘤的诊断中,其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5%;骨肉瘤细胞(SOSP-9607)转染microRNA-125b抑制物24小时后,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且处于G2/M期及S期的骨肉瘤细胞比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microRNA-125b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增加microRNA-125b的表达水平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且监测microRNA-125b水平有助于诊断骨肉瘤。

  • 新生儿坏死性肠炎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春义;刘峰;董彦青;王丽亚;陈盼;赵丹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致病原因、预防及诊治策略,为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坏死性肠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胎龄、体重、喂养方式、首次进食时间等一般资料。结果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发病与患儿胎龄、体重、喂养方式以及首次进食时间等原因密切相关,其中,早产儿、有感染史或宫内缺氧的足月儿、非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即接受哺乳的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正常新生儿(P<0.05)。结论早产儿、非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即接受喂养的新生儿为坏死性肠炎的高发人群,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新生儿临床体征的监测,争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提高临床治愈率和生存率。

  • 环磷酰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蒲昆鹏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抢救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第1、2、3周时的存活率,第1周和第2周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肺纤维化发生率及肺纤维化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治疗第1周和第2周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试验组患者第3周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治疗第2周肺部HRCT评分均高于第1周(P<0.05),试验组患者入院治疗第2周肺部HR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肺纤维化发生率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存活率高,显著降低肺纤维化程度,保护肺免于被损伤。

  •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玉芳;石惠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B组(30例)和C组(25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口服NAC治疗,B组患者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C组患者同时使用上述2种药物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C组较A组和B组改善更明显(P<0.05);三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C组较A组和B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NAC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缓解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燕海亚;刘妍;杨蕾;杨婷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行保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孕三烯酮治疗,予观察组患者LNG-IU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仅1例(2.33%)复发,对照组7例(16.28%)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LNG-IUS治疗效果佳,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奥洛他定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赵春宁;秦宏;杨洪滨;吴红;王琇;安明

    目的:探讨奥洛他定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眼干燥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84例(186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93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洛他定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天症状与体征评分、BUT、SchirmerⅠ试验结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诉眼红加重、眼痒、刺激感等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训练

    作者:梁崎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强制性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和机体代谢需求,但限制体力活动亦带来诸多弊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其益处亦逐渐被认识。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更新了《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运动训练可提高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且可能降低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推荐患者规律性参加体力活动和运动训练(Ⅰ类推荐,A级证据)[1]。2012年,上述指南再次更新,并再次强调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益处,强烈推荐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规律的运动训练[2]。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也明确指出运动训练(规律的体力活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并建议运动训练可作为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疗法(Ⅰ类推荐,A级证据)[3]。2014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明确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情况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的前提下,应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以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Ⅰ类推荐,A级证据)[4]。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患者可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Ⅰ类推荐,B级证据),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心脏康复运动对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程文飞;董少红

    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后发生的进行性左心室大小、形态、组织结构及功能状态的改变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活化,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改变,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等。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抑制梗死后心室重构。

  • 基于运动的治疗性训练是心脏康复的发展之路

    作者:高炜;徐顺霖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根据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2010—2030年中国35岁以上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增加数量将大于5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10年,心血管疾病患病例数仍将快速增加且年轻化趋势将愈加明显。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医学前沿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义与发病机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多为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及内皮损伤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和坏死过程的临床综合征。

  • 运动耐量的影响机制和运动训练的保护作用

    作者:曹轲;李学宇;郭丽君;高炜

    近年来,运动缺乏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1]。运动耐量下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要症状。影响运动耐量的机制包括中心机制和外周机制。运动训练在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的同时,对于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均具有显著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下降的射血分数,对于健康人群同样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义,并被写入了指南和共识[2,3]。因此,对运动训练进行量化、个体化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就运动耐量的影响机制及运动训练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进行简要阐述。

  • 冠心病患者骨骼肌力量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佩雷;阿克胡?阿勒马斯;李丹;赵威;徐顺霖;高炜

    目的通过检测大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和6m步行速度等肌肉减少症相关参数,探讨冠心病患者骨骼肌力量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心内科心脏康复中心就诊的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107例),心绞痛组(145例)及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58例)。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肺运动试验参数、体质成分检测结果、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及6m步行速度检测结果,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8.5±8.5)岁,男性占81.0%,平均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和6 m步行速度分别为(31.1±7.8)kg(、10.3±1.3)kg/m2和(1.3±0.2)m/s。分别以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和6m步行速度作为因变量,将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ystolic velocity of mitral annulus,Sm)与上述指标均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1、0.031及0.022),规律运动是握力和6 m步行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分别为0.033和0.025)。结论左室收缩功能可影响冠心病患者骨骼肌力量相关指标,规律运动者握力和6m步行速度较好。

  • 疾病管理模式对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的稳定性冠心病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二级预防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铀;赵倩;郑颖颖;马依彤;杨毅宁;李晓梅;李磊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管理模式对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的稳定性冠心病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二级预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且FFR>0.80的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干预组患者自术后24小时起定期(术后1、3、6个月)随访,并提供电话咨询、短信提示及专题讲堂。对照组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门诊随访,其余时间自行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和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药物掌握程度的差异。结果共209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术后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戒烟、体重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心率等康复指标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药物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预随访的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FFR指导的SCAD非血运重建治疗患者的二级预防水平。

  • 合理用药基础上联合运动指导对CABG术后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附个案报道)

    作者:李丹;赵威;张;徐顺霖;刘萍;鲁胜楠;高炜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曾发生过心肌梗死或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加强对上述人群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冠心病致死率及致残率[1]。在个体化用药基础上通过有效强度的运动刺激可稳定冠状动脉斑块、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其生活质量[2-4]。药物治疗与运动指导相结合是有效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策略。本文分享1例冠心病二级预防合理用药联合运动指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术后患者的治疗案例。

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