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本院的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新思想和新观点。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学、技术方法、医学综述等。
1个月内
1 对文稿的要求
文稿应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论著勿超过4000字,文献综述勿超过6000字,短篇报道勿超过1500字。
1.1 文题 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主题,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一般不设副题,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通栏居中书写。
1.2 作者 署名作者的人数最多不超过6人,顺序由作者自定,两位以上的作者中间用逗号“,”隔开,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序。例:韩英铎1,相永康2
(1.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 100084;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
1.3 摘要 论著应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每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四部分连续排列,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1.4 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标引3~8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5 层次 系统以不超过4级为宜,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层次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1.1”、“1.1.1”,标序与文字之间空一字格;在一个自然段内分项叙述一律用①、②、③......编号的方式。
1.6 图表 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中文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1.7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其中近5年内的文献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举例:
[期刊]佟继铭,刘玉玲,陈光晖,等.野黄芩的解热作用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9,16(2):101-102.
[书籍]刘善和.医用物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63-266.
[析出文献]曾宪九.抗菌术与无菌术[A].见:黄家驷,吴阶平主编.外科学(上册)[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8.
1.8 稿件打印格式 稿件用4号宋体字打印,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应隔行打印。
2 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录用,即发“录用通知书”,并赠本期学报2本;6个月内未接到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未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者请投稿时注明。
3 本刊已加入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凡在本刊登载的稿件均视为同意入编,不愿入编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4 来稿(打印稿及软盘)请挂号寄:(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上二道河子 承德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0314-2291125),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cdmcxb@126.com。作者亦可通过网上在线投稿。作者请在文末注明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发文量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承德医学院学报版面费是多少?
版面费一般是根据字符数来定的,但是每本期刊的版面费价格会不同,具体的可询问编辑部。
-
承德医学院学报审稿周期多长?
1个月内。
-
承德医学院学报影响因子是多少?
承德医学院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0.381,综合影响因子:0.258。
-
承德医学院学报交多少审稿费?
暂未查询到相关信息。
-
承德医学院学报投稿要求是什么?
可至官方网站查看或者浏览本页投稿要求。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6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评估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小板计数评估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18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根据刨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SS)将患者分为轻伤组和重伤组,每组94例;随访6个月后,根据重伤组患者的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并分别计算APACHE-Ⅱ评分.结果:受伤程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40.620、183.52、376.978,P<0.05);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具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19.983、357.19、833.4,尸<0.05).轻伤组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重伤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重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6、592.88、4329.444,P<0.05).6个月随访发现,存活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小板计数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尸<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血小板计数有助于评估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右美托嘧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方法: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髋部骨折手术,实验组患者自术后第0d至术后第1d 6:00给予右美托嘧啶(0.2μg/kg/h)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NRS评分,术后镇痛药地佐辛使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谵妄发病率,睡眠质量NRS评分,地佐辛使用量及低氧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
-
肿瘤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常见产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肿瘤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KPC)的情况,并分析相应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30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及产ESBLs和KPC的检测,并对相应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达73.53%(225/306),产KPC检出率为10.46%(32/306).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CRKpn)对药敏试验中所有药物均呈高水平耐药,且对大部分药物的耐药率达100.00%.结论:我院肿瘤患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KPC情况严重,相应菌株耐药率高,必须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产ESBLs菌株及CRKpn进一步增加或扩散.
-
静脉滴注尿激酶和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尿激酶和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动脉溶栓组,每组各40例.静脉溶栓组予以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动脉溶栓组予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采用神经功能量表(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能力;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动脉溶栓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95.00% vs 8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动脉溶栓组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ADL评分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12.50% vs 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尿激酶和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常规疗法治疗ACI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超选择动脉溶栓的疗效更高,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检测RA患者膝关节滑膜血管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与超声造影(CEUS)技术比较,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滑膜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SMI和CEUS技术检测52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RA患者膝关节髌上囊滑膜的血流信号,并对滑膜血流信号进行分级.分析SMI技术与CEUS技术检测滑膜血管分级的一致性,以及SMI分级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52例患者共104个膝关节,行TKA的膝关节63个.SMI、CEUS技术对膝关节滑膜血流信号的显示率均为92.31%(96/104),两种方法对RA患者滑膜血流信号分级的一致性高(Kappa-0.724).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MI分级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744,P<0.05).结论:SMI技术和CEUS技术显示RA患者膝关节滑膜血流信号分级具有一致性,且SMI技术能为判断RA的活动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30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周、第4周的体重和Karnofsky评分.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体重和Kamofsk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周、第4周,腹腔镜组的体重和Karnofsky评分均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直肠癌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且腹腔镜手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体重和Karnofsky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与其它铂二联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方案与其它铂二联化疗方案治疗非驱动基因阳性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非驱动基因阳性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实验组选用PC(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对照组选用TP(紫杉醇+顺铂)/DP(多西他赛+顺铂)/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C方案治疗非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腺癌较应用TP/DP/GP方案临床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替格瑞洛对急诊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5例,均诊断为氯吡格雷抵抗且均急诊行PCI术,根据术后用药分为氯吡格雷组(n=47,术后给予氯吡格雷150mg每日一次口服)和替格瑞洛组(n=48,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mg每日两次口服).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抽血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表达情况和血栓素A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和血栓素A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与术前比较,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并且,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P选择素均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氯吡格雷组(尸<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血栓素A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行PCI的氯吡格雷抵抗患者使用替格瑞洛代替高维持剂量的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抑制血小板聚集.
-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45例和剖宫产分娩组41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试产过程中未出现胎儿窘迫、先兆性子宫破裂等情况,均顺利进行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产后24h出血量、产褥病率、盆腔粘连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分娩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明显高于剖官产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在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阴道分娩更具优势,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
凋亡相关因子cCAR1、Par-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调控蛋白1(CCAR1)、前列腺凋亡反应基因-4(Par-4)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中CCAR1蛋白、Par-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胃腺癌组织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CAR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Par-4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织中CCAR1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Par-4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腺癌组织CCAR1蛋白和Par-4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8,P>0.05).结论:Par-4与CCAR1均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但二者在胃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受不同机制的调控.
-
鬼臼苦素对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鬼臼苦素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5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鬼臼苦素作用HCT-15细胞24h、48h、72h后的增殖活性,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CT-15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鬼臼苦素能显著抑制HCT-15细胞的增殖活性,鬼臼苦素浓度在0.125μ mol/L-2μmol/L范围内,随着鬼臼苦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CT-15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鬼臼苦素作用后H CT-15细胞不同程度皱缩、折光性降低、活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鬼臼苦素对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肝癌组织CtBP1、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羧基末端结合蛋白1 (CtBP1)、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CtBP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tBP1、E-钙黏蛋白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肝癌组织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CtBP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CtBP1、E-钙黏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 0.05),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CtBP1、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102,尸<0.05).结论:肝癌组织CtBP1和E-cadherin均呈异常表达,且二者可能存在调控关系,联合检测CtBP1、E-钙黏蛋白有望成为评估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
术后谵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术后谵妄是一种因手术应激导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术后急性、非特异性的意识水平、注意力、认知能力的改变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为特点的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老年患者较为多见,多种因素可以造成谵妄患者认知及行为上的改变.到目前为止,对谵妄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变化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从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生物节律等几个研究方面对术后谵妄的可能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习称宫外孕[1].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当输卵管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1].近年来,国内外异位妊娠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3],了解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性文化理念的转变、生活环境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及医学科学的进步等,异位妊娠危险因素出现了多样化、复杂化和隐匿化等特点.为此,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对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自理理论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为380.4万,全国癌症死亡例数229.6万,由此可见,癌症正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民的健康.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重新定义为一种可以调控、治疗甚至治愈的慢性病[1].自理理论在慢性病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2],国外专家学者也将该理论应用于癌症患者中,认为自理理论的应用对缩短癌症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疗成本消耗,实现自我价值等有重要意义[3-5].但在我国,自理理论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都忽视了患者自理能力对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性.针对此现状,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将自理理论应用于癌症患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依据.
-
三维电场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PSVT孕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2岁,孕15周,因反复心悸4年入院,心悸呈突发突止的特点,近2个月发作频繁.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62mmHg;听诊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界叩诊正常,听诊心律整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窦律,A型预激综合征(间歇性).心脏超声:左心房前后径31mm,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6mm,左心室射血分数60.临床确诊:(1)心律失常,A型预激综合征(间歇性),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宫内孕15周.
-
Xp11.2易位相关性肾癌1例并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1岁,农民,主因右侧腰腹疼痛6年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疼痛,疼痛可耐受,间歇发作,无放射性疼痛,无肉限血尿.专科查体:无阳性体征.彩超检查:右肾上极实质部探及4.4cm×3.5cm的中强回声团,边界尚清,其内探及少量血流信号.CT.右肾体积增大,实质内见团块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匀,内可见点状钙化和囊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可见持续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大小约5.6cm×3.7cm.X线、彩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远处脏器转移.术前诊断:右肾恶性肿瘤.全麻下行11肋间切口右肾部分切除术.
-
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70例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用药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用药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后(出院6个月)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和改善A型性格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
利培酮治疗轻度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利培酮治疗轻度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正在接受利培酮治疗的轻度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轻度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早期心理康复.分别在护理干预前后,利用简式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肢体功能的变化情况;使用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等结合中国情况制定的评价生活质量的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环境、生理、心理及社会4个领域.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Fug1-Meyer评分、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Fug1-Meyer评分、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实施早期心理康复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对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114例单胎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及出生5min后新生儿健康状态(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尸<0.05);观察组中转剖官产率为1.75%(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4%(8/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观察组出生5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能可有效缩短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婴儿的健康状态,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
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孕期营养指导对新疆疏附地区孕妇妊娠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初检孕周小于20周的单胎维吾尔族孕妇,根据是否接受营养指导分为干预组(352例)和未干预组(410例),未干预组定期常规产检,干预组在调查孕妇膳食营养情况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两组均于分娩后观察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产后出血情况、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贫血)、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各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疆疏附地区维吾尔族孕妇进行膳食调查及营养指导,能更好地控制孕妇体重增长、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病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尸<0.05),并且,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 vs 14.63%),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00.00% vs 82.9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
心理干预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n=23)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2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6天、出院时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以及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天、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移动重症监护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院内转运时间设立对照组(74例)和实验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法,实验组在传统转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进行转运.转运结束后,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填写患者不良事件记录单;转运后的第二天由专人用调查表调查患者或家属对相关科室的满意度及科室纠纷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尸<0.05),科室人员满意度(P<0.05),相关科室纠纷降低(尸<0.01)结论:应用移动重症监护模式进行转运,可降低不良事件及风险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和合作科室的满意度,减少医患及合作科室纠纷,保障患者安全.
-
品管圈活动改善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情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的作用.方法:以完善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为目的,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成立8人品管圈活动小组.对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和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仅有1例,不完善率为2.94%(1/34),明显低于活动前的25.0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医师满意度由活动前的72.00%(36/50)提高到活动后的94.00%(47/50),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率,提高手术医师满意度,有助于护理质量地持续改进.
-
中日两国护理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培养能够独立获取知识的护理人才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同时,护理学科的知识、技能、观念更新迅速,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国外学者自上世纪50年代即对自主学习的概念、理论等进行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界对Zimmerman构建的自主学习理论普遍认可,并以该理论为基础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有效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自我管理、学习合作及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人才[1].国内学者也在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社会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和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调整本科护生的培养目标,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
-
国内外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日益提高,长寿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提升到17.8%左右,全社会用于养老的支出也将持续增长[1].同时,十九大报告指出[2],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因此,缓解养老压力,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已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养老模式有所冲击,当主流居住方式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演变成核心小家庭时[3],如何更好的为城市老年人口提供养老服务,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而建立新的养老模式,必须考虑实际的养老需求,以当代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为出发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国内外有关城市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我院住院患者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由于注射剂不经胃肠道,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且吸收迅速、作用可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因注射剂直接进入人体的组织、血管或器官,因此注射剂的使用一定要安全、合理、有效.为规范注射剂的使用,临床药学部对我院2017年部分住院患者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提高我院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畸形诊断中二维超声和四维联合检查的应用价值,为产前诊断胎儿畸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中晚期孕妇89例,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并对可疑病例实施四维超声检查,以引产、分娩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二维超声检查与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的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经引产、分娩及随访结果发现,89例孕妇共娩出胎儿106例,其中畸形56例.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91.51% vs 77.36%)、敏感性(91.07% vs 76.79%)、特异性(92.00% vs 78.00%)、阳性预测值(92.73% vs 79.63%)及阴性预测值(90.20% vs 75.00%)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可提高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自拟“祛疣汤”治疗扁平疣临床案例举隅
扁平疣是发生在皮肤表浅部位的以硬性扁平赘生物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1].中医将之称为“扁瘊”、“疣疮”、“疣目”.扁平疣常发于颜面、手背、手臂等部位,多为针头、米粒、黄豆粒大小的淡红、淡褐色扁平丘疹,一般无红肿热痛等感觉,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瘙痒,大多骤然出现,为皮肤病常发病之一,青少年、免疫力低下及外伤者极易感染,且其病程长,复发率高,影响美观.中医上,扁平疣多为脾虚不运、湿邪内生、郁而化热的虚实夹杂证,治宜健脾除湿、软坚散结.自拟“祛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现将相关临床典型病例及经验报告如下,以期为今后临床治疗扁平疣提供新方药.
-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促进产后康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促进产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妇依照康复疗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产后泌乳充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恶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尸<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产妇子宫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内容枯燥、知识点繁杂、比较难记忆.传统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授课内容,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换角色,教师减少授课时间,当学生“听讲课”,学生到讲台上“讲课”体验授课过程的一种自学指导式教学方法[1].本研究将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引入到人体解剖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初步探讨了该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投了一篇综述,审稿速度很快,提的问题很中肯,投稿后很快就收到通知说初审通过了,外审后直接录用了,电话咨询编辑时态度很好。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10.8号网上投稿,10.18号初审结束,外审10.20号完成,速度很快,半个月编辑加工了,基本就是接受了,感觉外审提的意见很中肯,编辑老师很认真,只要文章回答审稿意见,基本投中机率就挺大了。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投了一篇文章,整个审稿流程都很规范,有一个审稿专家超时了,编辑还帮着催了,专家审稿意见很详细,给的意见很中肯,小修后上传就录用了,编辑老师很热情,有问必答。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在线投稿的,初审外审到最后终审速度都很快,收稿范围也很广泛,编辑说话言简意赅,会对某个问题的某一方面或者解决问题的某一路径进行精细化的阐述,还好最后录用了。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10.8号网上投稿,10.18号初审结束,外审10.20号完成,速度很快,半个月编辑加工了,基本就是接受了,感觉外审提的意见很中肯,编辑老师很认真,只要文章回答审稿意见,基本投中机率就挺大了。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编辑人很好,投了试试的,没想到真的投中了,编辑电话过来,真的出乎意料,杂志主要电话联系作者,先送审,四审通过后才会打电话过来问要不要发,速度很快,一个月左右,点赞!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杂志编辑值得称赞,很耐心也很细致,投的提取分离方面的杂志,审稿速度也很快,半个月给了回复,让我修改,修改后又过了半个月就录用了,整体来说还挺好的,杂志很不错。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杂志很不错,就是每次编辑处理稿件的时间有点长了,我文章在编辑手里过了三次,但是编辑很负责,因为我自己文字功底比较差,编辑从头跟到尾连标点都帮忙修改了。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编辑很负责,后期有些小问题编辑都会主动电话沟通修改了,而且审稿周期也不长,9月中旬投稿的,基本一个月就录用,挺不错的。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10.8号网上投稿,10.18号初审结束,外审10.20号完成,速度很快,半个月编辑加工了,基本就是接受了,感觉外审提的意见很中肯,编辑老师很认真,只要文章回答审稿意见,基本投中机率就挺大了。
-
未知录用情况:选择周期:
杂志很难中,发表过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录用,前后一个月左右,之后和编辑反复沟通好几次,商量用词,能投中还是挺幸运的。
审稿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月就直接录用了,估计是我文章比较符合杂志文章要求,很快就出刊了,比我想象的速度快很多,不像网上说的那么敷衍,如果被拒稿也会电话过来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