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承德医学院学报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승덕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承德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6879
  • 国内刊号: 13-11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承德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曹凯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62例临床体会

    作者:杨图广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62例.参照组患者在给予降颅压、纤溶、降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口服;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9.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静;王博;窦志杰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134例CSVD患者和75例对照者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CSVD的危险因素.结果:CSVD及其各亚型(腔隙性脑梗死/LI、脑白质病变/WML、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高血压比例、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为CSVD、LI、WML、LI合并WML的危险因素,FIB为CSVD、LI、LI合并WML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FIB、D-二聚体作为CSVD的危险因素参与了CSVD的发生发展过程,但不同亚型的CSVD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薛晶雯;王又君;郭静;吕喜英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进针深度、穿刺针在胸腔内停留时间及灶周有无肺气肿,并按照病灶大小及进针深度、穿刺针在胸腔内停留时间及灶周有无肺气肿进行分组,分析术后并发气胸和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出血:并发气胸19例(14.07%),其中17例患者为少量气胸、2例患者为中量气胸;并发出血23例(17.04%),其中大部分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无中等量咯血、大咯血及穿刺相关死亡病例.术后并发气胸、出血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与病灶大小、进针深度、灶周肺气肿和留置时间有关(P<0.05):病灶越小、进针越深、灶周有肺气肿、穿刺针在胸腔内停留时间越长,气胸和出血的发生率越高.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大小、进针深度、灶周有无肺气肿、穿刺针在胸腔内的停留时间有关.

  • 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艳;曹雪峰;王芳芳;刘玉伶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F组、H组和KH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术后分别应用舒芬太尼(2μg/kg~3μg/k g)、氢吗啡酮(0.12mg/kg~0.14mg/kg)和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0.12mg/kg+50mg)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三组患者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术后2h、6h、12h、24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皮肤瘙痒、嗜睡、眩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KH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SF组和H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9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颖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月经和排卵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49/5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月经、排卵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9%vs 18.6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排卵和月经,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静脉滴注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43例疗效分析

    作者:陈漫伟

    目的:观察内镜止血联合静脉滴注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h后再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止血时间为25.5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止血联合静脉滴注大剂量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的疗效与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相当,且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洋洋;梁丽玲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肠球菌属细菌883株.细菌来源科室主要为ICU(292株,33.07%)和肝胆外科(125株,14.16%);标本分布以尿液多见(347株,39.30%),其次为体液(315株,35.67%)和血标本(202株,22.88%);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数目多(596株,67.50%),其次为粪肠球菌(244株,27.63%).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肠球菌属细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具有更高的耐药率,临床治疗需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麦叶;尹桂茹;张洁;李庆红;马桂琴;张淑君

    目的:分析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用药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4/40,P<0.05);两组患者头晕、腹泻、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评价

    作者:李健美

    目的:评价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确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6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盆腔粘连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预后良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胰岛素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赵梓涵;高宇;山秀杰;张蕊;宋娜;刘晓燕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疾病,人群发病率1~4/百万,可在任何年龄发病,通常女性多于男性.胰岛素瘤多数为良性,直径小于2.5cm,单发居多,少数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syndrome type 1,MEN-1)的临床表现之一.

  • 干扰素联合柴胡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海莹;丁元布;樊进军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柴胡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柴胡解毒汤联合干扰素治疗48周,对照A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48周,对照B组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72周.对比分析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复常率和血清HBV标志物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复常率和血清HBV标志物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血清HBV标志物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柴胡解毒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肝功能复常率和血清HBV标志物转阴率,是一种理想的慢性乙肝治疗方法.

  • IG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薛晶;赵杨;程玉;徐树蕾;严鹏;申兴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60例乳腺纤维腺瘤、5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IGF-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GF-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IGF-1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IGFBP-3、MMP-1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立园;刘晓倩;薛晶;申兴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0例结直肠癌(CRC)、30例结直肠腺瘤(CRA)及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NM)IGFBP-3、MMP-1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RC中IGFBP-3、MMP-14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RC中MMP-1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CRA和NM,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1,P<0.05);CRC中IGFBP-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CRA和NM,且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CRC中,MMP-14与IGFBP-3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60,P<0.05).结论:IGFBP-3和MMP-14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

  • 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处CD4、CD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丽莉;韩晨珠;王艳心;王成;李保强

    目的:分析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处CD4、CD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Max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组织(疾病组)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CD4、CD8的表达情况.结果:疾病组CD4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疾病组、对照组CD8分子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处存在T细胞亚群的失衡,考虑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结节性红斑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

    作者:李亚敏;薛绍鸥;张雷

    胃癌已被认为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全球第5位和第3位[1],且大多数胃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症状[2].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癌因性疲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等[3].与其它癌症相比,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症状的发生率极高,已严重影响了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4-5].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癌因性疲乏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仍未得到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充分认识,且治疗多为医护人员的口头安慰,缺乏实质性治疗方法.为此,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改善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改善胃癌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斯雯;刘晓燕

    周围神经病变(diagnosis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1],预计到204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会超过6.4亿,且患有DPN的患者将高达30%~50%.DPN起病比较隐匿,且临床表现多样,很难尽早发现,而糖尿病患者确诊DPN后,3年生存率仅约为53%[2],可见DPN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非特异性下背痛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云芳;姜贵云;王泽熙;范飞;孙丽楠;刘旭东

    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被定义腰骶部的急、慢性疼痛,通常包括肋骨下缘至臀下皱褶以上的疼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1].近年来,慢性下背痛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人群致残率和医疗成本.研究表明,人群中下背痛的终生患病率高达85%[2].LBP通常被分为特异性、神经根性与非特异性.非特异性下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被认为是一种无法用某种特异性病理因素(例如感染、外伤、肿瘤、脊柱畸形、神经根压迫等)解释的下背痛.有研究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NLBP均与腰腹部肌肉疲劳、收缩能力的下降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3],但其具体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明确.

  • 细胞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媛;高维娟

    细胞自噬是目前生物医学广泛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一种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成分自我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生物中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在真核细胞中,自噬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起到持家的作用,例如降解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及无功能蛋白,以此作为细胞内能量的来源,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自噬的上调出现在外部坏境的改变,如饥饿、激素失衡和氧化应激等,或者是内部需求的增加,如去除蛋白质聚集体等情况[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与心脏病、癌症和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据Hundeshagen等[3]报道,地高辛在治疗心衰的过程中可明显激活自噬;但在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自噬过度激活可诱导细胞发生死亡,加重脑损伤[4].自噬在疾病中的作用比较复杂,因此,明确自噬的发生机制,有助于诱导自噬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为此,本文对细胞自噬的过程及其分子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 成人心肌炎引起双室心肌增厚1例

    作者:李舒承;胡娜;高海超;梁浩

    患者女性,33岁,既往体健,就诊4天前无诱因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共腹泻6次;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伴发热,体温高37.8℃;无腹痛、反酸、呃逆.当地诊断"急性胃肠炎",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体温降至正常.3天前在休息时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呈针刺样疼痛,范围手掌大小,与呼吸有关,前倾位胸痛减轻,伴有背部、四肢酸痛,胸闷、气短,头晕、乏力、恶心,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扩冠、抗凝、调脂、改善循环等治疗,症状稍减轻后转院.

  • 15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周莉;李小象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易遗留后遗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小儿的身体健康与发育.脑脊液培养是诊断化脑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等待脑脊液培养结果可能延误疾病的治疗,并且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越来越低.因此,将病因学和相关临床参数作为化脑的诊治依据,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为此,本文总结了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罗格列酮对PD小鼠模型脑黑质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乘云;张丹丹

    目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已知的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2].罗格列酮是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的激动剂,已有实验证明,罗格列酮在脂多糖诱导的PD体外模型中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3].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 dropyridine, MPTP)的方法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观察罗格列酮能否通过影响黑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为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 p-STAT3/5在肝癌中低表达机制的研究

    作者:崔海鹏;张乘云;刘凯;王爱国;赵娟

    目前,肝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发展伴随着多种信号转导机制参与[1].STAT3/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作为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在癌症的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研究表明, STAT3/5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被视为癌症发生的标志[1-3];但Schneller等的研究发现,Ca-STAT3磷酸化可抑制癌症的发生[4].为进一步探讨STAT3/5信号通路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H-ras 12V转基因肝癌小鼠模型[5],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5的活化水平,初步探讨了STAT3/5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肿瘤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 肝癌 STAT3 STAT5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杨小玲;张春花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63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1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132例,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住院时和出院前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住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5%vs 87.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 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在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温春花;王丽容

    目的:探讨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并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予以家庭延伸康复护理指导并进行定期上门随访,半年后评估并分析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后半年,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优于出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家庭延伸康复护理指导训练,不仅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更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 小儿热性惊厥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丽霞;曾月嫦;马梦玲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降低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率的作用.方法:将热性惊厥患儿1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清醒时间;随访1年内,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用于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预防病情的反复发作,并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魏菊兰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15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7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采血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郭秋云;张平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采血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于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对比分析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体检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体检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并记录护理人员感染及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与实施细节护理前相比,实施后的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体检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细节护理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率、满意率显著提高,而护理人员感染率及针刺伤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体检中心采血室体检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体检者的依从率和满意度.

  • 异位妊娠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鲁玉玲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5例,循证护理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通过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临床路径表在肩袖修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李霞;李淑英;李嘉;梁丽欣;冯华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表在肩袖修补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肩关节镜手术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临床路径表中规范内容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日、7日、出院当日VAS疼痛评分,出院当日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日、7日、出院当日肩关节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当日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袖修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依据临床路径表中的规范内容给予健康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田金满;史楠;丹海永;师新景;张婧婧;郭振霞

    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后免疫力低下,骨髓处于抑制状态,三系均低于正常水平,面对外界多种细菌及病毒的侵袭,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口腔黏膜炎是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溃烂、出血、疼痛、进食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引发全身感染,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故防治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浅谈新时期做好高校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柏成

    高校信访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高校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了解高校发展和师生状况的有效途径,同时高校信访工作还能有效化解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以及高校的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高校信访诉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信访工作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新时期做好高校信访工作的新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满足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需求.

  •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作者:林亚芬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着教学管理这一重大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要而迫切.

  • 基于图的理论解决机器人避障短路径选择问题

    作者:张琪;王一帆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机器人避障问题从各个方面、以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就机器人避障短路径选择问题,用数学方法采集数据并进行计算,以有向图的理论筛选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再用C语言按Dijkstra算法编写代码,从而实现求短行走和短时间路径.

  • 正交法优化野生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工艺

    作者:肖艳红;周晓慧;徐倩;王冉;赵春颖

    真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1-3].从真菌中提取并筛选有活性的多糖一直是国内外众多领域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牛肝菌[4]俗称"大脚菇",是一种稀有、名贵的野生食用真菌.

  • 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伯英

    目的:分析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周期30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29/35)(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且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的预防作用

    作者:廖思敏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7例腰肌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中医推拿疗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推拿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变化、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27%(1/44)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28%(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感,并能有效预防复发,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院前急救仿真模拟教学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张巧玲;韩劲松;赵蓓蓓

    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院前急救单项和综合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急救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1].但基于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医疗服务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在真实场景中实践护生对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应用院前急救综合训练系统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教学,成为了解决护理能力需求与实训困惑的教改切入点.

承德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