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중화내분필대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699
  • 国内刊号: 31-12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1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宁光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二甲双胍对高胰岛素血症儿童假性黑棘皮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姜丽红;刘戈力;杨菁岩;马咸成

    对88例高胰岛素血症假性黑棘皮病(AN)肥胖儿童给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对空腹胰岛素、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胰岛素和AN评分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改善假性AN肥胖患儿高胰岛素血症状态,AN分级方法可作为病情变化的无创监测手段.

  • 血清胰岛素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罗雪娇;陆汉魁;高云朝;陆俊茜;顾程晨;贾伟平

    目的 通过对比榆测探讨不同血清胰岛素免疫检测系统存在的差异性及对临床判断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1例患者,包括正常糖耐量13名,空腹血糖受损8名,糖耐量受损9名及2型糖尿病21名,采集血清样品152份.采用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平行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其中放射免疫法1种、化学发光法2种和电化学发光法1种;另外再从21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4名患者行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 4种方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结果的相互间相关系数在0.81~0.99之间;检测数值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1),但此差异对糖尿病临床诊断无显著影响.另外,在精氨酸刺激试验中,4种检测结果的趋向性表现一致,对临床判断胰岛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的胰岛素检测方法既存在高度相关性也存在显著差异,4种不同的胰岛素检测方法对于临床判断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 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吕朝晖;潘长玉;陈家伦;傅祖植;高妍;陆菊明;宁光;程桦;高燕明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来得时~(R))与格列美脲(亚莫利~(R))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n=62)或低精蛋白胰岛素(n=60),清晨口服3mg格列美脲两组,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 (1)基线时除甘精胰岛素组口服降糖药物使用的时间显著长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之外,两组其他指标相似;(2)24周时,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的平均HbA_(1C)分别下降了1.38%和1.41%,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从12.30和11.90 mmol/L降至6.05和6.19 mmol/L,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和4.56 mmol/L;(3)试验结束时,甘精胰岛素组和低精蛋白胰岛素组分别有46.8%和71.1%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156次和293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为3.2%和15.0%(2次和21次),夜间低血糖分别为37.1%和61.7%(87次和229次),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向胰岛素组的日平均胰岛素剂量分别从9.7 IU和9.8 IU增至32.5 IU和29.5 IU.结论 与低精蛋白胰岛素比较,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和清晨口服3 mg格列美脲联合应用可使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控制,且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甘精胰岛素优于低精蛋白胰岛素.

  • 乌市水磨沟区糖尿病高危人群HOMA-IS与血清25-(OH)D_3相关

    作者:安娜;张丽;尹琦;樊勇;刘俊娟;王军;权丽;朱筠

    569例受试者(糖尿病高危人群)按稳态模型评估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中位数,分为ISI组(HOMA-IS>104.83)和IS2组(HOMA-IS≤104.83).IS2组的血清25-(OH)D_3、空腹胰岛素、体重指数、腰围和总胆固醇明显下降,空腹血糖和服糖后2 h血糖明显上升.相关分析显示,HOMA-IS与体重指数、腰围、总胆固醇、血清25-(OH)D_3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HOMA-IS与服糖后2 h 血糖呈负相关关系(P<0.05).提示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相关.

  • 酒精联合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孙璇;赵立娜;徐肇明;彭晓琳;郝丽萍;孙秀发

    研究酒精和高脂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测大鼠血糖、血胰岛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示各剂量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均P<0.05),GLUT-4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

  •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在肥胖大鼠胰腺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闫晓洁;秦贵军;樊大贝;马晓君;张颖辉

    高脂饲料喂养20周的SD肥胖大鼠呈胰岛素抵抗特征,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IR)主要表达于胰岛p细胞,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高脂喂养组胰腺CBIR蛋白(6 002.8±855.5 vs 3 712.8±769.6,P<0.01)及mRNA(对照组的16.7倍,P<0.05)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肥胖时胰岛D细胞CB11R表达量上调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 血红素加氧酶1在高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THP-1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作者:关美萍;薛耀明;卓凤婷;沙建平;符霞军;李际敏;王玲;何飞英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高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加用15 mmoL/L葡萄糖(高糖)+100μg/ml AGE或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将人单核细胞白m病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糖组(5 mmoL/L)、高糖+AGE组、高糖+AGE+ZnPP组、正常糖+ZnPP组,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上清,榆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氧簇(ROS)、培养液上清丙二醛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AGE组和正常糖+ZnPP组的ROS、丙二醛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糖组(均P<0.05).高糖+AGE+ZnPP组的ROS、TNF-α水平显著高于高糖+AGE组(均P<0.05).高糖+AGE+ZnPP组的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糖+AGE组(0.39+0.02±0.89 vs 0.09±0.384±0.00 vs 0.81±0.02,均P<0.05).结论 ZnPP通过抑制HO-1表达加重高糖和AGE导致的单核细胞氧化应激,HO-1可能在糖尿病氧化应激中起重要作用.

  • 大鼠妊娠期胰岛适应性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陈国芳;刘翠萍;薛莹;茅晓东;徐宽枫;武晓泓;刘超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大鼠妊娠期胰岛β细胞适应性增殖的分子机制.与正常未孕对照组相比,Nupr1、Art3、Btg2、β-catenin及c-Mye等基因在孕期表达明显增强,提示它们可能参与调节孕期胰岛的适应性增殖.

  • C反应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作者:袁国跃;周丽斌;陈霞;马勤耘;唐金凤;陈名道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对313-L1脂肪细胞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致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Northem印迹、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CRP对脂联素表达及分泌的影响.结果 (1)Northern印迹显示25和50μg/ml CRP作用24 h分别使脂联素mRNA表达下降约31%和52%(均P<0.01),呈剂量依赖趋势;50 μg/ml CRP干预12和24 h分别使脂联素的表达下降约42%和52%(均P<0.01),呈时间依赖趋势.(2)Western印迹显示25和50μg/ml CRP作用24 h分别使脂联素的分泌下降约19%和41%(均P<0.01),呈剂量依赖趋势;50μs/ml CRP干预12和24 h分别使脂联素的分泌下降约29%和41%(均P<0.01).(3)用10 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抑制剂LY294002与50μg/ml CRP干预313-L1细胞24 h,可部分逆转CRP对脂联素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使脂联素的表达恢复到对照组的77%.结论 CRP通过PDK途径抑制脂肪细胞脂联索的表达和分泌,可能是其导致胰岛素抵抗机制之一.

  • 短期吸烟对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方丹;刘红;岳惠芬;邓宏明;蒙碧辉;温中薇;孙晓菲

    高糖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8或12周被动吸烟,检测大鼠血脂变化.结果 显示糖尿病吸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下降(均P<0.05).停止吸烟4周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下降(均P<0.01),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吸烟可能与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戒烟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吸烟带来的危害.

  • 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合并干燥综合征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例报道

    作者:姜燕;安晓飞;张效丽;徐小萍;余江毅

    患者55岁女性,因"口干、眼干、多饮3年,多尿、消瘦8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0天"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饮水多于本院风湿科就诊,查血尿便常规、全胸片和心电图(-),血生化:天冬氨酸转氨酶98 U/L,丙氨酸转氨酶96 U/L,碱性磷酸酶367 μmol/L,总胆红素87.7μmol/L,直接胆红素49.5μmol/L,余无异常.

    关键词:
  • CYP17A1基因突变致17α-羟化酶缺陷症一例

    作者:谢作玲;孙子林

    患者女,13岁,因"体检发现血压高1个月"就诊.1个月前体检时测血压为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后多次测血压均高于正常,无月经初潮.家族中无高血压史,父母系近亲结婚.

    关键词:
  •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作者:黄岚;邹大进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主要在脂肪组织中大量表达,其主要生理作用为参与细胞内部的脂肪酸转运和靶向定位.近期的研究发现,A-FABP是全身胰岛素敏感性以及糖脂代谢的重要调节冈素,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紧密联系.

  • 重视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治是降低糖尿病截肢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樟荣

    下肢动脉疾病(PAD)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具有多节段、更远端、病变更广泛等临床特点.该症起病缓慢而隐匿,临床上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但危害性大,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该症诊断相对容易,触诊、踝肱动脉压指数测定、皮温测定、超声检查、CT或核磁共振都是有效的诊断技术,血管减数造影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轻-中度病变采用药物治疗,重症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如深部球囊扩张术和血管内支架置放和干细胞移植治疗已在国内一些大医院开展并取得了相当疗效.

  • 专家报告3:磺脲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K_(ATP)通道的关闭作用研究

    作者:刘述益;李秀钧;勾忠平;谢小英;田浩明

    目的:格列齐特、格列苯脲对β细胞K_(ATP)通道作用的研究较多,已为业内较熟知,格列美脲及格列奈的研究近也有报告.格列喹酮由Borieger Ingeiihen公司研发在独联体及亚洲应用较多,但尚未见其对β细胞电生理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
  • 专家报告2:胰岛β细胞中内质网应激IRE1α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丘义福;毛婷;张永亮;邵孟乐;蒋雷;李文君;刘勇

    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ER Stress)通过激活细胞内未折叠蛋白响应(UPR,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信号通路,在专职分泌的胰岛β细胞中对维持内质网稳态平衡和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关键词:
  •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七次会议纪要

    作者:周智广;宁光;贾伟平

    胰岛素分泌与β细胞功能是国际胰岛素分泌研究组(International Group on Insulin Secretion,IGIS)的研究重点.自2000年IGIS成立至今,研究组逐年就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胰岛素的一相与二相分泌特点、胰岛素生成的调节因素与治疗靶点、影响β细胞功能的新因子(基因、脂肪因子与线粒体的作用)、治疗方式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1型与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特点、β细胞功能障碍的相关动物模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极大地促进了糖尿病与胰岛素分泌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新星奖论文摘要2:PPARγ激动剂对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霞;王安平;刘碧莲;郑瑛;颜湘;周智广

    PPARγ激动剂-格列酮类药物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已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新近发现,格列酮类药物可增加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颗粒含量,具有潜在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预防或延缓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动物模型-NOD小鼠发生糖尿病.

    关键词:
  • 新星奖论文摘要3: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中国成人胰岛素分泌特点

    作者:杨兆军;萧建中;卜石;王娜;李玉凤;阮丹杰;单广良;杨文英

    目的:不同种族、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人群的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差异,如在相同糖耐量状态下白种人的β细胞功能要好于日本人和华人.

    关键词:
  • 新星奖论文摘要1:KCNQ1基因变异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β细胞功能的关系

    作者:胡承;王从容;张蓉;马晓静;王婕;陆静毅;秦雯;项坤三;贾伟平

    目的:东亚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KCNQ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相关,本研究旨在中国汉族人中验证这一结果.

    关键词:
  • 专家报告1:路漫漫其修远——也谈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再认识

    作者:李光伟

    CGIS首次会议的议题"胰岛素分泌重新回到舞台的中心",意在扭转胰岛素抵抗似乎受到"过度"关注的局面.从CGIS第四次会议的"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恢复分泌功能--实还是梦想"到本次会议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再认识"及国内近年广州,上海,北京陆续的报告和CGIS华夏胰岛素分泌特征调查又无不在提醒β细胞功能非凡的重要性.

    关键词:
  • 补碘和补碘引起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丹麦全国性研究

    作者:王薇薇;滕卫平

    强化补碘项目已经覆盖了包括丹麦在内的全世界亿万人群.在强化补碘项目执行前,丹麦是一个轻至中度碘缺乏地区.由于丹麦法律要求持有专门许可证才可销售强化食品,而在当时并没有颁发可以销售加碘盐或者其他强化碘制品的许可证,所以一直以来丹麦人在市场中购买不到加碘盐.

    关键词:
  • 出生体重及婴儿期体重与成年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5619例男、女性从胎儿期到成年期的随访观察

    作者:王双;李秀钧

    以低出生体重为标志的胎儿生长不良与成年后冠心病风险增高相关.虽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这种关联可能是经由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或血脂异常所介导.此外,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的胰岛素抵抗也有关,后者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也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也可能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有一种共同因子,使他们在成年后冠心病和糖尿病风险增高.

    关键词:
  • 睾酮及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可改善老年男性机体组成及肌肉功能

    作者:赵雅洁;赵咏桔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组成、功能及代谢均发生变化.骨骼肌量的减少,使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巴尔的摩衰老研究显示,股四头肌力量在50~70岁间下降约30%.

    关键词:
  • 活动期肢端肥大症患者TSH分泌减少且不规则但仍有昼夜节律

    作者:陈适;曾正陪

    肢端肥大症患者常合并甲状腺肿,其大小与生长激素分泌过量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些可演变为有自主分泌功能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但显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则罕见.

    关键词:
  • 儿童非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新进展

    作者:乔洁;陈名道

    目前,在全世界各不同种族、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均急剧上升.这种情况已影响到未成年人,有人甚至将儿童和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称之为"流行病",但其他人并不认为已达到如此程度.

    关键词:
  • 食欲随食物内容而变,而胃促生长素、瘦素和胰岛素通路变化则取决于能量供应状况

    作者:周丽斌;陈名道

    由于近年来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使能量供应如何影响人类食欲备受关注.目前认为有两种稳态负反馈机制控制人类食欲以及动物和人类的摄食.首先,机械刺激和胃肠道激素通过引发饱足感控制进食量;十二指肠的胆囊收缩素(CCK)和远端肠道的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YY肽引发饱足感,而激素受体的缺失或被药物阻断可阻挡该作用.

    关键词:
  • 动态血糖监测仪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先令;陆菊明

    自胰岛素问世以来,1型糖尿病的治疗便成为一道难题.许多现今的治疗方案不能完全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事实上,对于如何使用胰岛素才能使寿命更长,至今还未进行过适当的随机对照试验,更不用说其他许多医生和患者都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前的观点现在已不再正确,但由于过去治疗方案的原理又是今天临床处理的基础,这就使得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变得更为困难.许多人所秉持的胰岛素治疗基本概念已不可能用今日的临床试验标准来研究.

    关键词:
  • 胰升糖素样肽1及其相关肽的胰外作用

    作者:王川;程桦

    胰升糖素样肽1(7-36)酰胺(GLP-1)是小肠L细胞分泌的含29个氨基酸的激素,由前胰高糖素原经位点选择性裂解产生.Bell等在阐明仓鼠和人类前胰高糖素原基因序列后,提出存在GLP-1和GLP-2两个相关肽.

    关键词:
  • 血清睾酮及雌二醇低水平可预测老年男性死亡率

    作者:赵雅洁;赵咏桔

    男性体内睾酮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睾酮对男性的肌肉、骨骼、脂肪组织及大脑功能等均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睾酮水平的下降可导致衰老的症状及体征,如肌肉减少、肌力下降、躯体及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力下降;跌倒、骨密度降低及骨折风险增高;并常伴有体脂增加、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在喜迎祖国六十周年庆典之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也迎来了她的金秋硕果.2009年2月28日顺利完成了第七届与第八届委员会的交接工作,通过充分民主的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地选举了新的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

    关键词:
  • 我国糖尿病足病防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足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足病学组近期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学组常务副组长许樟荣教授主持,与会的各家医院汇报工作.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学组组长于德民教授做了讲话.本文仅就各家医院所汇报的足病情况做一简述.

    关键词: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研究——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王爱红;姬秋和;徐向进;张胜兰;李强;薛耀明;邱明才;王长江;冉兴无;夏结来;许樟荣

    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阳性对照药物,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陕西正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的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发现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步行距离、减轻下肢疼痛和提高ABI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2型糖尿病足部振动感觉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怡昆;薛元明;张永红;赵仁华;苏恒;马杉;牛奔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足部振动感觉损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振动感觉分析仪对3270名2型糖尿病患者行振动感觉检查,分为振动感觉减退的研究组及无振动感觉减退的对照组,测定尿蛋白、血脂、体重指数、血糖、HbA_(1C)、血清果糖胺、C肽、血压等及眼底检查.结果 研究组年龄平均为(59±12)岁,病程≥5年、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d、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症状及男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清C肽(0.56±0.45)nmol/L、餐后2 hC肽(1.81±0.95)nmol/L均低于对照组[(0.65±0.56)和(2.14±0.82)nmoL/L,P<0.05].Lo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足部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糖尿病病程与振动感觉减退明显相关.结论 24h尿蛋白量、糖尿病病程、足部症状是2型糖尿病振动感觉损伤的危险因素.

  • 血清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文俊;李卫平;倪连松;汪大望;沈飞霞;陈以勒

    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外周动脉结果分组,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组(T2DM-PAD组)47例、2型糖尿病无外周动脉疾病组(T2DM组)40例、正常对照组25名,结果显示,T2DM-PAD组、T2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63.85±15.94和54.96±12.58 vs 46.29±6.70)ng/ml,均P<0.01],T2DM-PAD组显著高于T2DM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内脂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腰臀比、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

  • 5-羟色胺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联

    作者:杜馥曼;刘晓民;马丽芳;吴长君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杳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程度,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光检测法测定血清5-羟色胺水平.结果 提示病变组5-羟色胺显著高于无病变组(P<0.01),重度病变组5-羟色胺显著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1).

  • 436例糖尿病足截肢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肖婷;王爱红;许樟荣;王玉珍;姜玉峰;顾洪斌;姬秋和;兰颖

    目的 研究与糖尿病足溃疡截肢相关的重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糖尿病及相关疾病治疗、足溃疡严重程度、溃疡大小、是否合并感染和血生化结果.根据是否截肢将436例患者分为未截肢组和截肢组.结果 436例患者中有97例患者被截肢,截肢率为22.2%.与未截肢组患者相比,截肢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足病病程和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截肢组的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94.8%vs 86.1%,P<0.05),血白细胞计数[(10.80±6.03 vs 8.09±3.59)×10~9/L,P<0.01]、超敏C反应蛋白[(10.2+6.2 vs 6.9+6.1)mmol/L,P<0.01]明显增高,血浆白蛋白[(35.0±5.1 vs 36.8±5.0)g/L,P<0.01]、血红蛋白[(104.3±18.9 vs 114.1±21.0)g/L,P<0.01]、血清总胆固醇[(4.2±0.9 vs 4.7±1.3)mmol/L,P<0.01]、甘油=三酯[(1.2±0.5 vs 1.6±1.3)m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5 vs 1.2±0.3)mmo/L,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0.8 vs 3.0±1.0)mmol/L,P<0.05]明显降低.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管病变、血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同醇、超敏C反应蛋白为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足溃疡严重程度、外周血管病变、炎症因素和营养不良可能是截肢相关的重要因素.

  • 沙格雷酯与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王玉珍;李翔;许樟荣;朱平;兰颖;史琳涛

    目的 观察沙格雷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33名患者按2:1随机分配进入沙格雷酯治疗组(22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11例).沙格雷酯用量为300 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共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其组间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能耐受疼痛的大行走距离和踝/肱血压指数(ABI).结果 沙格雷酯治疗组增加大行走和无痛行走距离,部分改善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流速、阻力指数和ABI指标.结论 沙格雷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能有效增加患者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改善下肢供血.

  • 严重下肢动脉病变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秋;张海清;陈青;梁波;廖琳;管庆波;赵家军

    目的 调查住院病人糖尿病足(DF)和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发病情,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23例住院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HbA_(1C)血脂分析和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等.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估所有糖尿病住院病人PAD病情,检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血管狭窄<50%)和重度病变组(血管狭窄≥50%).糖尿病足诊断按照Wagner标准.结果 在凶糖尿病住院523例病人中,DF 95例(18.2%).PAD 311例(59.5%),其中重度PAD 131例(25.0%).95例DF病人中重度PAD 55例(57.9%).Log9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PAD(OR=5.00)是DF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结论 严重PAD是DF主要的危险因素.

  • 中国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外周动脉狭窄的筛查策略

    作者:张丹丹;母义明;安力春;王良宸;吕朝晖;窦京涛;陆菊明;潘长玉

    94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971例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颈动脉狭窄>50%的独立危险凶素为:纤维蛋白原≥4g/L、糖尿病病程≥10年、冠心病.下肢动脉狭窄>50%的独立危险岗素为:年龄≥60岁、纤维蛋白原≥4g/L、糖尿病病程≥10年、高血压.不符合以卜危险因素者可暂不筛查外周动脉.

  • 糖尿病足病病情严重性与全身情况和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关系

    作者:张杉杉;顾雪明;刘宏;周云飞;蔡慧丽;顾俊义;施建元;徐茜;汤正义;宁光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病病情严重件与全身状态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足病不同状态的严重性和需要注意的指标.方法 95例糖尿病足病和31例足病高危患者,根据Wagner分级分为6组,分别统计分析他们的糖尿病病情、血浆白蛋白、 血液中血红蛋白、尿蛋白、血清肌酐和甲状腺功能指标,观察这些指标与Wagner分级的关系.结果 随着糖尿病足病Wagner级别增加,平均HbA_(1C)水平上升,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血液中自蛋白与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尿蛋白排出逐级上升,血液中T_3、T_4、FT_3水平也不断下降.这些指标在各Wagner级别组间有显著差别(均P<0.05):到Wagner4级以上,它们具体数值改变更显著,与Wagner0和1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等级相父性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Wagner分级呈显著相关性(均P<0.05);其中HbA_(1C)和甲状腺功能是糖尿病足病病情严重性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Wagner4级以上糖尿病足病患者病情已经达到危重状态,提示需要全面干预.

  • 沉痛悼念邱鸿鑫教授

    作者:

    关键词: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年被引频次高的前86篇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

    关键词:
  • 调控β细胞,直击糖尿病——GLP-1利拉鲁肽的基础与临床

    作者:高妍

    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阐述了胰升糖素样肽1(GLP-1)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促进β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β细胞凋亡的分子信号转导机制.并对GLP-1的长效类似物利拉鲁肽的近完成的一系列临床研究进行了介绍.

中华内分泌代谢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