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중화로동위생직업병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391
  • 国内刊号: 12-199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丰富环境和贫瘠环境对锰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郭忠信;李文宇;李骏然;李洪霖;韦轲;杨伯宁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与贫瘠环境对锰染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环境染锰组(模型组)、丰富环境染锰组(丰富组)以及贫瘠环境染锰组(贫瘠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锰的方式制造小鼠锰中毒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丰富组的逃避潜伏期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瘠组与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丰富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则比模型组多,贫瘠组比模型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贫瘠组海马CA1区CRE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丰富组海马CA1区CREB蛋白表达量明显比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丰富环境干预可改善锰中毒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海马内CREB的表达;丰富环境干预改善锰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CREB的表达有关.

  • 过氯酸铵对甲状腺细胞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琴;丁淼鸿;张娆;陈红霞;周星星;徐慧芳;陈卉;彭开良

    目的 探讨过氯酸铵(AP)对甲状腺细胞的毒作用机制.方法 将甲状腺体外细胞培养到一定阶段,分别给予AP浓度为0、5、10、20、40、60 mmol/L的培养液进行细胞染毒,收集培养的细胞和上清液做以下指标测定.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法测定细胞凋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用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60 mmol/L AP染毒组细胞12、24、48、72 h时,存活率分别为74.93%、42.26%、2.66%和0.99%,40 mmol/L AP染毒组细胞24、48、72 h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3.15%、30.91%和3.03%,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染毒组细胞总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40、60 mmol/L剂量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5.70%、15.84%和16.96%,较对照组(9.54%)明显增加(P<0.05或P<0.01);60 mmol/L剂量组细胞晚期凋亡率为16.54%,较对照组(6.11%)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0 mmol/L染毒组细胞LDH活力为0.70 U/ml,较对照组(0.55 U/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mmol/L染毒组细胞MDA含量为1.08 mmol/L,较对照组(2.36 mmol/L)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可明显改变细胞形态,降低细胞存活率,这可能与AP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诱导甲状腺细胞凋亡,破坏甲状腺细胞膜完整性有关.AP对甲状腺细胞氧化损伤并不明显.

  • XRCC3基因多态性与铅作业男工铅毒性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刘祥铨;张忠

    目的 研究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XRCC3)多态性与铅作业男工铅毒性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集某蓄电池企业326名铅作业男工外周静脉血和晨尿样品,检测血铅、尿铅、血锌原卟啉(ZPP)、血钙和血铁等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XRCC3基因型,分析铅作业男工不同基因型与铅毒性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326名铅作业男工XRCC3基因分布呈现多态现象,各基因型(野生型XRCC3-241CC、杂合突变型XRCC3-241CT、纯合突变型XRCC3-241TT)的分布频率符合遗传学的Har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不同基因型组(野生型XRCC3-241CC与突变型XRCC3-241CT/TT)工人尿铅、ZPP、血钙、血铁水平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RCC3-241CT/TT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平均值高于XRCC3-241CC基因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铅水平1.90μmol/L为界,经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铅组XRCC3-241CT/TT基因型的比例大于低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RCC3-241CT/TT基因型组工人较XRCC3-241CC基因型组工人高血铅发生率的风险明显增高(OR=2.34,95%CI=1.61~5.1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XRCC3-241CT/TT基因型工人血铅水平高(β=0.116,P<0.05)、有吸烟习惯工人铅吸收明显(β=0.188,P<0.05),良好个体防护可以减少铅吸收(β=-0.247,P<0.05)、血清Ca2+低的个体的血铅水平高(β=-0.145,P<0.05).结论 在相同职业铅暴露环境下,XRCC3-241CT/TT基因型工人血铅水平增高,对铅毒性易感.

  • 泛素连接酶Ring2在苯并[a]芘致DNA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杨瑾;王志武;刘承芸;殷金珠

    目的 探讨泛素连接酶Ring2在苯并[a]芘(B[a]P)致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NA干扰方法降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Ring2表达.以0、1、2、4、8、16、32 μmol/L B[a]P染毒16HBE和siRNA-Ring2细胞24 h;以16 μmol/LB[a]P染毒16HBE和siRNA-Ring2细胞0、1、2、4、8、12、24 h.染毒结束后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 采用RNAi 36 h后,目的基因Ring2的表达量与正常细胞相比下降了72%,达到后续实验要求.经协方差分析,分组因素和染毒浓度都对Olive尾矩值有影响,P=0.032和P<0.001.正常细胞和siRNA-Ring2细胞组的修正均数相比,siRNA-Ring2组OTM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分组因素(是否进行RNAi)和染毒时间都对Olive尾矩值有影响,P=0.031和P<0.001.正常细胞和siRNA-Ring2细胞组的修正均数相比,siRNA-Ring2组Olive尾矩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结论 Ring2低表达的细胞DNA对B[a]P的敏感性增加,可能与降低Ring2表达后致H2A单泛素化水平降低有一定关系.

  • 396名基层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现状

    作者:崔金环;张松峰;王琛;邢秀伟;徐颖;崔月;叶珊珊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的数据[1]显示,截至2011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确认HIV感染者51956人,居全国第3位,其中现症患者29175人,死亡15932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地区,尤以驻马店、周口、南阳和商丘4市为严重,感染人数约占全省的70%.由于超过90%的感染者和现症患者都在农村,意味着基层医务工作者与他们有较密切的接触机会,发生HIV职业暴露的风险也大.有报道,截至2001年12月,美国医护人员中共发生因HIV职业暴露而导致的HIV感染57例[2].我国虽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报道,但暴露屡有发生[3].为了解这些地区基层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进一步做好HIV职业暴露的防护,我们于2012年7-8月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 聚醚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傅旭瑛;于彬;张春平;郑冠华;白兰;张盼盼

    目的 调查同时接触丙烯腈、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苯乙烯的聚醚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将某聚醚生产企业70名一线工人作为接触组,同一企业行政管理人员5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工作现场空气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同时接触丙烯腈、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苯乙烯的接触组女工自然流产率、男工配偶自然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血尿素氮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接害工龄组DNA损伤定量分析的均数分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龄≥5,<20年组和≥20年组微核率的均数分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接害工龄组之间染色体总畸变率、DNA损伤定量分析的均数分布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害工龄≥5,<20年组和≥20年组微核率的均数分布高于接害工龄<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醚生产工人同时接触丙烯腈、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苯乙烯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有影响.

    关键词: 聚醚作业 职业健康
  • 铝工业接氟工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阳益萍;段鹏;李保秀;覃丽琳;陆继培;韦嘉兴;韦小敏

    目的 了解铝工业接氟工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 以铝电解废气净化车间为中心,在不同半径距离的工作位点设采样点检测空气中的氟、铝和苯并[a]芘浓度,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并[a]芘.通过问卷和医院病历调查该厂职工1995至2009年肿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氟排放源不同半径距离的工作位点空气中的氟和铝浓度依次降低,与中心距离呈负向趋势,各点苯并[a]芘均未检出;厂区工人肿瘤粗发病率为117.95/10万(标化率为58.81/10万),标化发病率女性比男性高(男∶女=1∶2.64).肿瘤发病年龄高峰为40~49岁,前2位肿瘤男性为肝癌和肺癌,女性为乳腺癌和肺癌,与企业所在市非暴露人群比较,工人的氟暴露使女性肿瘤发病率升高,为该市的2.14倍,肿瘤发病年龄提前,肿瘤构成基本相同.结论 铝工业接触氟有使女性工人肿瘤发生率增高的趋势.

  • 电视塔电磁辐射对神经行为的影响

    作者:石玉琴;宋世震;张玲;叶方立;梅勇;彭晓武

    目的 探讨电磁辐射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2名距电视塔500m处某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作为暴露组,另在距电视塔12 km处以另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73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计算机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4)中6个行为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暴露组学生情感状态中忧郁-沮丧测试结果(10.03±0.90)明显高于对照组(7.73±0.83),对照组的符号译码的正确数(20.88±0.75)明显高于暴露组(18.49±0.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塔电磁辐射长期低剂量暴露可能对小学生情感状态、感知-运动速度有一定影响.

  • 电视塔频段电磁辐射对血清中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

    作者:顾缨缨;梅勇;王桠男;刘婕;张瑞;代浩;彭晓武

    目的 观察电视塔频段的射频电磁辐射对小学生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9~14岁的健康小学生588名,其中以距离电视塔500 m学校的356名学生为观察组,另距电视塔12 km学校的23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现场监测各学校电磁场强度,分别对两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射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血清中SOD活力[(79.99±21.44)U/ml]明显低于对照组[(94.00± 18.27) U/ml],MDA含量[(1.83±1.73) n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8±1.31)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T-AOC的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辐射与小学生血清中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的调查

    作者:窦金露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将传统的静脉药物分病配制方式改为集中统一配制,使开放的配制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由于环境因素对药物造成的污染,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药物毒性对配制者的危害[1-2].但PIVAS护士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繁重,接触危害性药物的机会多,使PIVAS护士易发生疲劳性损伤等职业危害.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PIVAS护士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职业性危害,为制定护理人员职业性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 374名货运司机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郑涛;张丽;田广永;于巧莲;廖瑞恒;粱丽娜

    目的 调查广州市货运司机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5家物流公司374名货运司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可疑鼾症或OSAHS者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推算此类人群中鼾症及OSAHS的发病率;并对OSAHS发生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实际完成调查人数335名,应答率90%;习惯性打鼾125名(37.3%),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标准,调查人群中OSAHS发病率为42名(12.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饮酒、打鼾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及上气道异常是O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2级打鼾者及OSAHS者在白天行车过程中经常感到睡意的占65.4%,因嗜睡发生过交通意外或险些发生交通意外的占42%,此外95.5%(320/335)司机认为打鼾不是病;98%的调查者不认为行车出现的意外可能会和打鼾有关.结论 货运司机鼾症的患病率为37.3%,OSAHS的患病率为12.5%.应根据其流行特点制定相应防治策略,加强货运司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疲劳驾驶导致嗜睡、鼾症对驾驶安全的威胁的认识,降低其患病率,自觉参与并认真接受监管,将此类职业危害降到低程度.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二氯乙烷中毒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晓丹;刘薇薇;杜伟佳;梁凤鸣;刘移民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使用醒脑静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共有19例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除对照组1例(女,20岁)死亡外,经过1~4个月治疗,病情明显好转.从头颅CT征象缓解及消失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临床治疗效果.

  • 以颅压升高为主的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紫嫣;刘薇薇;张程;刘雪萍;杨志前;杜伟佳;刘移民

    目的 探讨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中以颅内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和2012年我院收治的14例以颅内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均为急性起病,病情可突然恶化.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反应迟钝,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临床症状多于1~2个月内逐渐缓解,但仍持续存在颅内压升高,时间长者可持续8个月之久.结论 由1,2-二氯乙烷中毒所引起的脑脊液压力升高临床表现出持续时间长,临床症状与颅内压升高情况不符的特点.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作者:王丽莉;金玉坤;姚敏;夏俊娣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尘肺并发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治疗组增加针灸治疗,疗程为2个月并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MRC、BorgCR-10及SGRQ指数积分均降低,6MWT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MRC、Borg评分及SGRQ指数积分明显降低,6MW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对改善尘肺并发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 乌司他丁联合长托宁治疗重度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玉法;苏立军;周翠兰;孙守田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长托宁救治重度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1例重度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面罩吸氧,静脉注射甲泼尼龙(80 mg,1次/6 h),限制性液体管理;试验组25例,加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脉滴注,2次/d),长托宁(1 mg,肌肉注射,1次/12 h),3d后减半应用,观察两组治疗后肺水肿消失时间,氧合指数变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应用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年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6±0.5)d]及住院时间[(9.5±0.4)d]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1.6±1.3)、(13.2 ±0.8)d],氧合指数[(235.7 ±12.8)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198.6 ±13.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应用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刺激性气体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与长托宁能有效减轻肺水肿,改善低氧血症,减少有创机械通气几率,降低病死率.

  • 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肺损伤分析

    作者:娄克俭

    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气肿在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和病理生理上各有特点,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能并存的独立性疾病.Cottin等[1]提出了肺纤维化并发肺气肿的概念,认为肺气肿与肺纤维化共存是一类独立的疾病.我们对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的肺损伤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抽取我院2010至2012年依据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为尘肺Ⅰ期的患者95例,其中尘肺并发肺气肿35例(石棉肺并发肺气肿12例、滑石尘肺并发肺气肿11例、煤工尘肺并发肺气肿7例、铸工尘肺并发肺气肿5例),年龄48~68岁,平均(56.7±4.5)岁;60例单纯尘肺患者为对照(石棉肺22例、滑石尘肺15例、煤工尘肺12例、铸工尘肺11例),年龄45~67岁,平均(57.7±5.5)岁.所有对象均为男性.两组的年龄、接尘年限、吸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排除有明显的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疾病患者.

    关键词:
  • 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作者:巴怡平;陈育全;刘薇薇;林毓嫱;余卫;梁嘉斌;杜伟佳;张维森;刘移民

    目的 探讨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37名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为病例组,选无接触1,2-二氯乙烷的某有机试剂生产企业员工29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分析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对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结果 (1)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心肌酶指标异常率病例组和对照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率异常和T波改变,异常率分别为27.0%和13.5%,高于对照组(13.8%和3.4%,P=0.047).结论 职业性1,2-二氯乙烷中毒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轻度影响.

  • miRNA及其在职业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飞飞;周倩倩;朱宝立;龚伟;张恒东;张正东

    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家族成员之一,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体[1].它通过与靶基因的结合来抑制mRNA的翻译或诱导其降解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2],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miR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肿瘤领域,近年来miRNA在职业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增多.

    关键词:
  • 1,2-二氯乙烷对健康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邓燕君;周旋;刘移民

    二氯乙烷结构上有非对称体1,1-二氯乙烷和对称体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DCE).非对称体毒性低,对称体DCE为高毒性化学物,是广泛存在于工业和生活环境的有机溶剂,可作为生产氯乙烯单体的原料、黏合剂、溶剂,广泛应用于制鞋、皮具、玩具、箱包生产行业,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之一.DCE职业暴露情况令人担忧,2006-2010年,DEC急性职业中毒是广东省急性职业中毒的第二位,占15.79%(15/95)[1].

    关键词:
  • 工作场所空气中对甲苯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作者:杨晓松;余辉菊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对甲苯磺酸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用浸渍过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对甲苯磺酸,用2%异丙醇-水洗脱滤膜,洗脱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对甲苯磺酸标准溶液浓度在5.0~10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方法检出限为0.59 mg/L,空气样品中对甲苯磺酸的低检测浓度为0.10mg/m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0%~100.2%,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5.0%.结论 本方法样品前处理方便、快捷,易于推广应用.

  • 工作场所空气中3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

    作者:李小娟;马永建;吉文亮;吴健;周长美;朱宝立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3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丙酮、乙酸甲酯、已烷、丁酮、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环己烷、四氯化碳、苯、庚烷、丙烯酸乙酯、三氯乙烯、乙酸丙酯、甲基环已烷、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异丁酯、甲苯、辛烷、丙烯酸丙酯、乙酸丁酯、四氯乙烯、氯苯、乙苯、乙酸异戊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壬烷、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邻二甲苯、乙酸戊酯、环己酮、二异丁基甲酮、异佛尔酮、苯醚]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方法 采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用二硫化碳解吸后以HP-VOC毛细管柱分离,质谱全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除苯与四氯化碳、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外,其他化合物都达到基本分离,能同时定性定量.利用苯与四氯化碳各自的特征离子和定量离子的不同,他们的定性及定量不受影响.而二甲苯的职业接触限值是以总量计,因此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的是否分离无影响.3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低、精密度及准确度好.结论 方法准确、简单、灵敏,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 工作场所空气中1-溴丙烷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作者:邬春华;徐甫;常秀丽;徐鑫;刘建成;周志俊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溴丙烷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应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1-溴丙烷,二硫化碳溶剂解吸后,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结果 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50~500.00μg/ml,回归方程为y=3553.4x-10064,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25 μg/ml,1-溴丙烷低检出浓度为0.14 mg/m3(以采集1.8L空气样品计).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102.6%,平均解吸效率为93.2%~104.4%,批间和批内相对标准偏差<10%,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5d.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溴丙烷的测定.

  • 高频稳态噪声对雌性大鼠体重和血压的影响

    作者:薛来俊;张大军;晓开提·依不拉音;寿玺;姜涛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交通噪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学者对5万多名50~64岁的自愿参与者进行的5.3年的随访队列研究结果认为,公路交通噪声每升高10 dB,收缩压增加(0.26~0.59)mmHg,并有明显相关性,而与舒张压无关[1].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噪声对大鼠血压的影响与某些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关,大鼠接触100 dB(A)噪声一定时间后,血压明显升高,同时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升高,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则降低[2].我们通过复制高频稳态噪声暴露的雌性大鼠来观察其对大鼠体重和血压的影响,探讨影响机制.

    关键词:
  • P0与P2蛋白引发的自身体液免疫介导正己烷周围神经病的作用

    作者:周伟;易娟;何家禧;黄先青

    目的 研究P0与P2蛋白引发的自身体液免疫在介导正己烷周围神经病髓鞘损害中的作用,探究正己烷职业接触工人血清P0抗体、P2抗体的水平与尿中2,5-己二酮含量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6名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病例组)、269名正己烷接触1年以上工人(接触组)和104名未接触正己烷工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0抗体、P2抗体的水平.测定接触组工人尿2,5-己二酮的含量,并依据WS/T 243-2004《职业接触正己烷的生物限值》,分别设为高接触组和低接触组.结果 病例组血清P0抗体(IgG、IgM)、P2抗体(IgG、IgM)阳性率为100%,血清P0抗体、P2抗体水平在病例组、接触组和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尿中2,5-己二酮含量均值为(3.10±1.35) mg/L,高接触组血清P0抗体、P2抗体水平与低接触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0与P2蛋白引发的自身体液免疫介导正己烷周围神经病髓鞘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血清P0抗体、P2抗体的表达水平与尿2,5-己二酮含量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 预防狭小空间晕动病中药水凝胶贴剂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琳;张天龙;闫菁华;豆婧婧;郝保华

    目的 建立模拟狭小空间的小鼠晕动病模型,以此研究有效的预防晕动病中药水凝胶贴剂及其体外透皮效果.方法 以振荡器为模型,致晕后爬杆用时及粪便、尿液、立毛、颤抖等生理指标为评价标准;筛选有效防晕中药并制成复方水凝胶贴剂,进行体外透皮研究.结果 生姜、丁香、菊花等水凝胶实验组的小鼠爬杆用时和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茶苯海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速率与累积渗透量明显高于单方水凝胶贴剂,复方水凝胶贴剂6-姜酚的累积透过量约为单方水凝胶贴剂的9倍.结论 振荡器处理可作为建立狭小空间晕动病小鼠的有效模型;以生姜为君药的复方水凝胶贴剂的体外透皮效果良好.

  • 对硝基氯化苄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22例

    作者:闫学文;周可

    对硝基氯化苄(4-NBC)是一种新型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中间体,多用于医药、酶生物催化剂、炭黑改性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抗菌剂、杀虫剂等.4-NBC相对分子质量为171.58,属低分子半抗原物质,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可能与蛋白或细胞结合成全抗原进入机体后致敏导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ystem contact dermatitis,SCD).SCD是在个体已接触致敏状况下,半抗原经口服、静脉滴注、吸入或皮肤穿透等途径进入循环系统而发生的皮肤炎症性疾病[1].我们于2012年10月接诊了22例4-NBC致SCD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特殊职业接触化学性损害鉴定一例

    作者:张君

    2011年12月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提出的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鉴定和诊断原则,报道一例特殊职业病损害的诊断鉴定,希望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解决提供参考.1.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1955年4月出生,北京某星级宾馆地毯清洗工,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从事地毯清洗工作,接触地毯清洗液.双脚经常侵泡在地毯清洗液和水的混合液中,每天清洗5至6间客房,工作8h.2年后双下肢行走困难,持续1年多,因怀疑与职业接触有关到北京某医院进行职业病诊断,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周围神经损害.2002年12月16日,该院对患者进行了职业病诊断,结论为"目前无职业中毒".患者不服诊断结论,认为每年都做健康体检,双腿从未出现问题,怀疑单位出具的地毯清洗液成分不准确,要求对原清洗液成分重新鉴定,并向上一级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提出申请,要求重新鉴定.

    关键词:
  •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应用评析

    作者:张巡淼;阮艳君;严蓉;孙道远

    所有外源性化学物在大量、短期内作用于人体后,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性中毒.GBZ 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以下称《总则》)颁布已10年,是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我国职业性各系统或化学物急性中毒诊断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收集相关文献发现,其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评估少见报道.近年来随着对急性化学物中毒毒理、临床、治疗等认识的提高,该标准的某些名词及内容已不能反映急性化学物中毒的临床特点,并在实际操作方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专用名词的关系值得商榷[1-4].我们根据收集相关文献,对《总则》近年来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设想,供更科学、更合理修订标准作为参考.

    关键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4 05
1998 01 02 03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