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慎用空气清新剂

    作者:杨策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高度追求,使用空气清新剂已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宾馆还是居室或是其它公共场所,人们都可以感受到空气清新剂带来的沁人肺腑的清香.但是,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它在带给人们感官上的清香时,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危害,因为近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提醒人们:它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034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现状及监测和评价方法

    作者:董小艳;徐东群

    本文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入手,重点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污染来源、健康效应、监测方法和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目前国内外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不足和展望.

  • 小鼠血液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配系数的定量构效关系

    作者:栾锋;张海霞;刘满仓

    目的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预测100个易挥发有机化合物在小鼠的血液和空气中的分配系数.

  • 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动式个体采样器的研究

    作者:徐东群;崔九思;王斌;宋瑞金;陈国平

    研制了扩散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个体采样器,适用于对环境空气中和非职业性个体接触VOCs的监测.在风速10~260cm/s,相对湿度为30%~80%,温度为10~30℃的范围内使用,采样速率分别为苯:25.74ml/min,甲苯:25.16ml/min,四氯乙烯:25.85ml/min,对-二甲苯:8.16ml/min,苯乙烯:6.47ml/min.与主动式活性炭纤维(ACF)管采样法比较,本个体采样器测定空气中靶VOCs的总不确定度均在±25%以内.

  • 室内装修对鼻灌洗液中部分炎症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王春;曹强;张焕珠;蒋蓉芳;宋伟民

    目的探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入对鼻灌洗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并评价鼻灌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志愿者32人,其中室内装修油漆工为暴露组,水电工为对照组,测其肺功能;并采取鼻灌洗,测定鼻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含量.结果油漆工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为3.08L,比水电工明显下降.油漆工鼻灌洗液中所测炎症性生物标志物含量高于对照水电工,其中ECP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油漆工组均值为3.57μg/L,水电工组均值为2.79μg/L,两组比较P<0.05),且ECP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381,P<0.05).结论吸入有机挥发物可对呼吸道产生一定的炎症效应,增加鼻炎哮喘等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鼻灌洗方法简单易行.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作者:郝守进;康君行;周珊;崔九思;戚其平;韩克勤

    采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装置的固相涂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HS-SPME-GC)法测定了血中1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实验确定的萃取时间为10分钟,解吸时间为1分钟.经研究证明,将萃取器针头完全插入气化室时解吸效果较佳,本法的重现性好(RSD<5%),线性范围较宽,其中四氯乙烯为25~10 000ng/ml,苯甲基环己烷10~1 000ng/ml,苯乙烯和异丙苯为1~1 000ng/ml,其他6种化合物为5~1 000ng/ml.血中10种VOCs的低检出限均低于5ng/ml.

  • 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接触量监测指标的研究

    作者:冯宝海;崔九思;郝守进

    研究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接触量的监测指标.采用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中和呼出气中VOCs;采用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VOCs.实验结果表明:接触组人群所暴露的环境空气中、呼出气中以及血中VOCs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血中的VOCs特异、敏感,是评价个体接触VOCs较好的指标.

  • 热解吸与转化仪常见故障检修

    作者:钟蝶娴;苏晓舟;罗国灵

    热解吸与转化仪是一种利用隋性气体流提取固体和液体介质中的挥发物,并通过加热的方法转移到分析系统,如气相色谱仪或色/质连用仪,将介质中的挥发物组分析出来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劳动卫生、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部门和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中,可解决如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测定.

  • 医用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验

    作者:杨超

    选用Tenax TA采样管采集医用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空气,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法(TD-GC/FID)对医用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并对气相色谱条件和热脱附条件进行了优化,使9种化合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结果表明选择强极性VF-WAXms色谱柱,二次程序升温.热脱附温度为300℃,热脱附时间为4 min+1 min,冷肼低温为-20℃,冷肼高温为26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9种化合物在0.05~2.00μg时,线相关系数为0.99880~0.99973,无共流出色谱峰.浓度在0.1μg(n=5)时,RSD值为2.81%~5.43%,回收率为90.27%~101.88%;浓度在1.0μg(n=5)时,RSD值为3.56%~6.22%,回收率为92.43%~102.64%,满足检验要求.

  •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所致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肖芸;张幸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一类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至少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沸点在50℃~260℃之间,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2 Pa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是室内外空气中普遍存在且组成复杂的一类有机污染物[1],目前已经鉴定出300多种,大致可分为8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作者:李亚栋;李友;应波;谷丽华;王京京

    随着近年来家居装修业的发展,各种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室内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室内某些污染物的水平远远大于室外,特别是新居室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如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等)、酮类、醛类、氨和胺类等等,其浓度足以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1].美国肺癌协会列出了五个首要污染物为香烟烟雾、VOC、甲醛、霉菌灰尘和一氧化碳.WHO认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气溶胶,SO2,NOx,CO,CO2,氨,甲醛,VOC,PAHs,尼古丁,丙烯醛,氡,砷,汞和微生物等[2].下面对重点污染物的测定技术进行综述.

  • 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少伟;邓芙蓉;郭新彪

    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也迅速增加,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及其引起的城市环境污染持续加重,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影响.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NOx)、CO、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铅等,能够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系统和器官组织造成危害[1-2].儿童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极易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危害.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 5种疾病,5种气味

    作者:

    通过呼吸辨别健康状况由来已久,中医理论中的“望闻问切”就包括了这一诊断方法.但西医通过这种方式诊断疾病的历史却不长.美国《医学日报》刊文,总结了5种可以通过呼吸状态就能辨别出的疾病.1.肺癌.有些动物能够闻出特定的疾病,基于这一原理,研究者已经开发出了“电子鼻”技术,它能分离呼吸样本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利用这种技术,研究者已经能比较准确地识别出肺癌患者了,准确性能达到90%左右.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作者:刘虎;宋耕;秦涛;潘跃银;熊福星;顾康生;孙国平;陈振东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评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用Tedlar采样袋收集43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1份正常人的呼气样品,经固相微萃取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结果用外标法定量.通过ROC曲线评价呼气分析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早期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及肺腺癌和鳞癌之间的呼气分析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呼气中正丁醇和3-羟基-2-丁酮的浓度分别为6.36和8.28 ng/L,明显高于正常人呼气中的浓度,P<0.001.正丁醇和3-羟基-2-丁酮作为挥发性标志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呼气中的浓度和Ⅲ~Ⅳ期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它们在肺腺癌患者的呼气中的浓度高于鳞癌患者,P<0.05.结论:正丁醇和3-羟基-2-丁酮可作为肺癌呼气诊断的挥发性标志,可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腺、鳞癌鉴别诊断有帮助,但不能作为早晚期肺癌的鉴别指标.

  • 家居装修中常见化学毒物中毒与救治

    作者:王汉斌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1 000多种装饰材料中化学建筑材料占的比重相当大,如涂料(油漆、乳胶漆)、喷塑、墙纸、屋顶装饰板、胶合板、塑料地板革等.某些装饰材料、粘合剂、涂料以及稀料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一般都含有苯、二甲苯、甲醛或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这些建材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在不同室温下挥发为气体,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则不言而喻.本文就家居装修中常见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做一概述.

  • 利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技术鉴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玥;王常松

    感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感染微生物的变异率高,种类多样,以往的检测方法因步骤繁琐、检测时间长而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细胞代谢终产物,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尿液以及呼出气中,其可以用来鉴定及鉴别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检测VOCs常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对代谢物进行快速鉴定,目前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帮助.

  • 江苏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调查

    作者:李小娟;吉文亮;马永健;周长美;李放;宋金卿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情况.方法 于2006年5月采用吹扫捕集装置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的全自动恒流控制,对江苏省内15个水源地共90件水样中25种VOCs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选取的2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检出了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苯、三氯乙烯、甲苯、四氯乙烯、氯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1,2,4-三氯苯、六氯丁二烯,共14种;没有检出1,1-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异丙苯、1,2,3-三氯苯、苯乙烯.5号水源地水中的1,2-二氯乙烷的高检出浓度为27.79 μg/L,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30 μg/L).3号及4号水源地水中氯苯含量与其他水源地相比较高;1号、2号、3号及4号水源地水中的苯含量较高;1号、9号及14号水源地水中的甲苯、二甲苯含量较高;仅13号水源地水中2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均未检出.结论 江苏地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已受到一定程度VOCs的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影响.

  • 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

    作者:丁文清;王泽清;马彦燕

    目的 探讨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相关的建议与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儿童哮喘病例和对照各50例的相关信息,并测定其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结果 病例组室内VOCs浓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室内VOCs浓度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的室内VOCs平均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标准(0.60 mg/m3).总趋势OR值表明,在调整混杂因素(性别、年龄、民族、父母吸烟史、哮喘家族史)前后,室内VOCs浓度平均升高一个等级可以使儿童患哮喘的危险性分别增加0.77倍和0.78倍.结论 室内VOCs浓度的升高可以使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性增加.居室内VOCs浓度即使在空气质量标准范围内,仍有可能对敏感人群产生健康危害.

  •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小鼠的一般毒性

    作者:杨巧媛;雷毅雄;凌艺辉

    目的 研究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小鼠的一般毒性.方法 根据项目前期现场监测所得到的污染物浓度和主要成分,配制受试混合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氨),采用静式呼吸道染毒法开展小鼠吸入毒性试验.选用18~22 g健康清洁级NIH小鼠,以80.00、64.00、51.28、40.96、32.79、26.21 mg/m3的浓度进行小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每组10只,采用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D50);分别以10.75(1/5LD50)、5.38(1/10LD50)、2.69mg/3(1/20LD50)的浓度对小鼠连续染毒30 d(3 h/d),每组24只,雌、雄各半,观察吸人染毒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和血清中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采用剂量递增连续染毒法,以5.38mg/m3为起始剂量,每天连续染毒3h,以后按1.5倍递增,每4d递增1次,累计自试验开始至出现50%动物死亡的总剂量,计算蓄积系数.结果 小鼠急性吸入毒性LD50为53.74 mg/m3,95%CI为47.56~60.69mg/m3;染毒30d后,受试动物终体重下降,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剂量组肝脏脏器系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肾脏脏器系数较对照组低(P<0.05),低剂量组肾脏脏器系数改变不明显(P>0.05);高、中、低剂量组受试动物血清GSH-Px活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低剂量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受试动物血清中MDA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蓄积系数大于5.结论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小鼠的蓄积毒性较弱,但可造成毒性损伤.

  • 醇酸涂料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钱智勇;马永民;谢永玲

    目的 研究醇酸涂料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56只二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3 d染毒组,6 d染毒组,8 d染毒组,10 d染毒组,20 d恢复组,30 d恢复组),每组8只.采用动式吸入染毒的方法(醇酸涂料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为30 mg/m3),测定连续染毒期及恢复期小鼠脑组织乙酰胆碱、单胺类(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接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在染毒第3、6、8、10天,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染毒第8、10天,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鼠脑组织中甘氨酸在染毒第6、8、10天、γ-氨基丁酸在染毒第3、6天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脱离该环境后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仍然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结论 醇酸涂料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够造成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改变.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