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신강의과대학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5551
  • 国内刊号: 65-12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8-100
  • 曾用名: 新疆医学院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新疆
  • 主编: 高发水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三重酸碱失衡28例临床分析

    作者:黎静;萨丽塔纳特·贺纳亚特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三重酸碱失衡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分析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2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三重酸碱失衡者28例,对28例患者的血气和电解质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钠离子(Na+)、氯离子(Cl-)浓度进行测定,并与32例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者进行比较,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8例三重酸碱失衡患者中,20例为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与血气正常者相比,pH、Cl-浓度降低,PaCO2、HCO3-浓度升高.8例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与血气正常者相比,PaCO2及HCO3-、Cl-浓度降低,pH升高.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者常发生三重酸碱失衡,以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为主.三重酸碱失衡的纠正是临床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 53例困难气管插管的处理

    作者:张希;DUAN Ping;段平;陈红;吴艳

    目的: 探讨困难气管插管的处理方式.方法:困难气管插管患者53例分为A组清醒插管35例,B组全麻诱导插管18例,分别比较2组插管方式、插管时间及面罩间断吸氧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大平均值.结果:2组插管方式比较,A组、B组经口明视插管分别占37.1%、33.3%,盲探插管分别占62.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SPO2大平均值达100%~95%者分别占65.7%、27.7%,94%~90%者分别占17.1%、22.2%,<90%者分别占17.1%、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盲探插管的5种方式中,联合导气管插管和逆行插管平均时间短,分别是1.6、1.4 min.结论:已预测的困难气管插管首选清醒插管,操作过程中确保患者氧合良好,无缺氧损害为首要原则.喉外部压迫为困难气管插管时首选的快捷、简单的改善喉显露方法,在危急情况下应使用逆行气管插管.

  •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文彬;李钢;蒲红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柳莉莎;李林;武秀兰

    目的:研究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8例乳腺癌的二维声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中,病灶形态不规则或有蟹足样突起者占97.0%,病灶内部回声低而不均匀者占98.2%,其中有微钙化者占51.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98.8%,其中90.9%有穿入性血流,阻力指数(RI)≥0.70者占78.3%.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诊断意义和价值.

  • 血管内介入治疗21例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作者:关玉华;胡敏芳;李慎茂;朱凤水;吉训明;张鹏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VBT)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急性VBT患者行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后对残余狭窄>70%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评价发病6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42.86%),部分再通7例(33.33%),无变化5例(23.81%),总溶通率达76.19%.2例左椎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后残余80%狭窄,采用微球囊扩张后痊愈;3例椎动脉和2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溶栓后在血管狭窄>70%处放置支架,4例痊愈,1例死亡.6个月后,除4例死亡,3例重度残疾外,其余14例GOS评分均>3分.结论: 动脉溶栓加球囊成形术或支架成形术是急性VBT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小板反应素Ⅰ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俊红;张建龙;庄菲;马敏丽;巩雪俐

    目的:研究血小板反应素Ⅰ(TSP-Ⅰ)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SP-Ⅰ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糖尿病模型,NC组大鼠尾静脉注射pH 4.6、0.1 m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饲养4周后,麻醉处死,取出心脏,制做连续冰冻切片,对2组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2组TSP-Ⅰ在左心室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DM组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增生,心肌间微血管管壁增厚,TSP-Ⅰ表达阳性心肌细胞的数目及其光密度均较NC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TSP-Ⅰ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以及心肌微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心肌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 MELD与CTP评分系统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吴岫平;田江;剧春香;葛亮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系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MELD计算公式及CTP分级分别对11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比较不同MELD评分(≤9、10~19、20~29、≥30分和<18、≥18分)组及不同分级患者(A、B、C级)3个月内的病死率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39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MELD分值10~19、20~29、≥30分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15.22%、34.48%、86.96%,明显高于MELD≤9分患者(13.33%)(χ2=34.24, P<0.01).MELD≥18分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为54.24%,明显高于MELD<18分患者(12.96%)(χ2=21.25, P<0.01).Child A、B、C级患者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2.82%、40.3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5, P<0.01).ROC曲线下面积MELD为0.896(95%CI0.84~0.95),CTP为0.890(95%CI0.83~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 439, P>0.05).结论:MELD能准确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而CTP分级也可准确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

  • 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评价

    作者:杨毅宁;马依彤;韩伟;李军;高晓明;穆玉明;陈铀;刘芬;向阳

    目的:探讨国产昆明白化(KM)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无创经胸超声方法评价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的可行性.方法:10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组80只采用开胸手术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为同期开胸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余同心力衰竭组.采用15MHz高频超声分别于术后1、2和4周行经胸检查,比较2组各器官重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Aws、Awd、Pws、Pwd、HR和梗塞面积比(IS).结果:(1)心力衰竭组手术成功率为91.2%( 73/80),4周存活率为82.2%(60/73).(2)心力衰竭组术后1、2和4周LVESD、LVEDD较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左心室内径于2周时增加为明显,4周时保持稳定;FS于术后2周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Aws术后4周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小(P均<0.05);(3)心力衰竭组术后4周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脏、左心室及心房的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肝脏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均<0.05).结论:国产远交系KM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与近交系小鼠实验结果接近,采用无创经胸超声的方法评价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切实可行,可模拟临床缺血性心力衰竭.

  • 维吾尔族青年足弓的X线解剖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阿古·哈山;阿不都吉里力·阿不都克力木;阿尔帕提·阿不力提步;宗亮;雅森江·阿不来提;杨梅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青年正常足弓X线解剖特征,为临床治疗足部骨折及其它足部疾病提供X线解剖依据.方法: 108例维吾尔族青年,男性53例,女性55例,拍摄右侧足弓X线片,观察并测量内侧纵弓角、外侧纵弓角、前弓角、后弓角、舟骨结节与地面的距离(简称舟地距离)、内侧纵弓高、外侧纵弓高、骰骨与地面的距离(简称骰地距离)及第1趾骨侧面观长度(简称第1跖长)等9项指标.结果:维吾尔族青年正常足内侧纵弓角111~130°者占90.75%,外侧纵弓角131~150°者占76.85%,前弓角16~25°者占84.25%,后弓角16~25°者占74.07%.除内侧纵弓角与外侧纵足角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以外,前、后弓角,内外侧纵弓角及舟地距离、骰地距离、第1跖长,男性均明显大于女性(P<0.05~0.001).维吾尔族青年正常足弓各指标与汉族青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维吾尔族青年足弓X线解剖具有其特点,为临床医学、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参考依据.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大权;曹卫东;宋云林;李剑;雷静;叶瑞;拜合提·克然木;王晓利;林振起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均从股动脉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于降主动脉内进行IABP治疗,手术前、后监测患者连续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和尿量.结果: IABP辅助治疗时间25~276 h,平均(98.1±103.5) h.行IABP治疗后,SABP、MABP、PaO2、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R、CVP明显下降(P<0.05),尿量增加,12例患者心功能好转而脱离IABP,11例(73.3%)存活,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应用.

  • 影像学检查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木合拜提·买合苏提;刘文亚;米日古丽·沙依提

    目的:评价X线、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均行X线检查,39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表现.结果: 53例中良性骨肿瘤11例(骨巨细胞瘤6例,骨软骨瘤5例),恶性骨肿瘤25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4例,尤文氏肉瘤2例,脊索瘤3例,淋巴肉瘤2例),转移瘤5例,肿瘤样病变1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骨囊肿4例).结论:合理应用X线平片、CT、MRI 3种影像学检查,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骨肿瘤,确定病变的良恶性、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肾的影响

    作者:孙湛;王红梅;张建龙;马琪;马小娟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对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30 min组(I组)、缺血30 min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30 min再灌注后1、2、4 h组(I/R 1 h、I/R 2 h、I/R 4 h组),测定各组血清中谷氨酰转移酶(GTP)、碱性磷酸酶(AKP)、悖劝彼嶙拿福ㄣ-GT)、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并测定血清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肝脏I/R导致肝脏、肾脏明显损伤,表现I/R各组血清GTP、AKP、悖璆T、BUN、C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I/R 1、2、4 h组肾组织MDA、ET含量明显升高,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清ET含量明显升高(P<0.05),I/R 2、4 h组血清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肾组织中AngⅡ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I/R及I/R 1、2、4 h组血清和肾组织中Al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肝脏I/R后时间的延长,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片状坏死,肾小球、肾小管细胞水肿、充血.结论:肝脏I/R损伤可造成肾功能损伤,损伤机制在自由基损伤的基础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 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妇女乳腺的影响

    作者:林琳;万晓慧;丁岩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绝经后妇女乳腺的影响.方法:90例绝经后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健康妇女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结合雌激素片剂0.625 mg+安宫黄体酮4 mg(周期方案);对照组42例 ,给予谷维素10 mg,每日2次,连续服药12个疗程.观察2组用药前、后双侧乳腺组织红外线扫描、Kupperman评分、血清生化指标、子宫内膜厚度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用药后及治疗组用药前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近红外线扫描乳腺密度及血管发生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Kupperman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LDL)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LD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3.21±1.12)、(4.67±2.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均在正常范围.结论:HRT用于治疗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时会发生乳腺结构改变,但此改变是可逆的.规范化监测及适当的疗程可降低HRT的风险.

  • 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Bcl-2、Bax、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哈尼克孜·吐尔逊;丁岩;马旭东;刘辉

    目的: 探讨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survivin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4例Ems患者,汉族22例,维族22例;30例非Ems及非内膜病变者作为对照组,汉族15例,维族1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s患者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不同族别、不同时期(增生期、分泌期)及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Bcl-2、Bax的表达,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 Bcl-2、Bax、survivin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 (1)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Bcl-2的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survivin都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Bcl-2和survivi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Bax都强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Bax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无Ems者不同,促凋亡基因表达减弱,抑制凋亡基因表达增强,有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生存和发展.维族和汉族Ems凋亡基因Bcl-2、Bax、survivin表达无差异.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9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斌;张国庆;高胜利;阿地力·萨来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对19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中8例行胸腔冲洗引流、抗炎、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4例行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肺叶切除,2例行瘘口切除修补.结果:8例保守治疗者痊愈6例,死亡2例.4例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者均痊愈.手术治疗7例中4例痊愈,3例再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其中手术治疗1例死亡,保守治疗2例中死亡1例.19例中共死亡4例(21%).结论:体型消瘦者和术前、后放、化疗及全肺切除、再次手术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采取补救方法如带蒂胸膜片等包埋支气管残端有可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

  • 肾淀粉样变性病理诊断分析

    作者:米娜娃尔·玉诺斯;胡汉华;热依汗·谢力甫;热西旦·扎克尔

    目的:探讨肾淀粉样变性的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所取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电镜检查.结果:光镜下观察结果:肾小球系膜区呈结节样改变,系膜区及内皮下见大量HE淡染的均质无细胞性物质沉积,间质小动脉管壁增厚,管壁内亦见HE淡染的均质沉积.刚果红及高锰酸钾刚果红染色均显示:肾小球系膜区、间质、间质动脉管壁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2例IgG(±)、IgM(±)、IgA(-);1例C3c(-)、C4c(-)、C1q(-),1例C3c(±)、C4c(-)、C1q(-).电镜下观察结果:肾小球系膜区无分支、紊乱排列的细纤维状结构.结论: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间质及间质小动脉,使肾小球系膜区增宽,间质小动脉管壁增厚,刚果红染色阳性,高锰酸钾刚果红抵抗是肾淀粉样变性典型的病理特点.

  • 颞浅动脉大剂量灌注化疗上颌窦癌30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耿中利;马斌林;任光辉

    目的:探讨大剂量羟基喜树碱+阿霉素+5-氟脲嘧啶(5-FU)动脉灌注治疗晚期上颌窦癌的疗效.方法:30 例晚期上颌窦癌随机分为2组,颞浅动脉灌注组15例,采用大剂量羟基喜树碱+阿霉素+5-FU进行颞浅动脉插管灌注;静脉滴注组15例,采用同样剂量作静脉滴注,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颞浅动脉灌注组完全缓解(CR)6例(40.0%),部分缓解 (PR)7例(46.7%),总缓解率达86.7%;静脉滴注组CR 1例(6.7%),PR 6例(40.0%),2组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喜树碱+阿霉素+5-FU行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上颌窦癌较好的方法.

  •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探讨

    作者:李江;王蕾;徐敏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引起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83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比较不同年龄段(<50岁、50~60岁、>60岁)、不同超滤量(<3 kg、≥3 kg)及不同并发症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比较透析中有无心律失常患者透析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离子)的差异.结果:83例患者共行血液透析2 408例次,发生心律失常758例次(31.48%) , 发生于上机后2~4 h者494例次(65.17%).随着年龄增长,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不同年龄段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量≥3 kg患者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超滤量<3 kg者(P<0.05);并发冠心病、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的患者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相应疾病者(P<0.05);透析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肾功及血清离子在透析前与透析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后血压、血清钾离子明显低于透析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年龄、超滤量、并发症、血透相关性低血压、低血钾有关.

  • 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P物质和组胺的影响

    作者:刘江;高丽;包晓铃;刘俊昌;姜孝芳;赵孟

    目的:探讨辛芷鼻敏胶囊对实验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粘膜组织P物质及组胺的影响,明确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具体环节.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卵清蛋白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然后给药物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灌服阳性药物和辛芷鼻敏胶囊,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鼻粘膜组织中P物质的阳性率及采用高效液象色谱分析方法定量测定各组大鼠组胺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1)行为学改变:模型组症状得分明显高于实验组、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实验组的P物质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药物对照组;(3) 实验组与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组胺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辛芷鼻敏胶囊可有效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中P物质及组胺的含量, 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OS、NF-κB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秀珍;胡霞;侯慧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段脑组织不同部位一氧化氮合酶(NOS)、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Pulsineui-Brierley法建立大鼠I/R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30 min组(I组)、缺血30 min再灌注后0、2、4、6、8、10、12 h组,于在脑组织臂旁核、室旁核、杏仁核、蓝斑所在部位作冠状切片,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并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脑I/R 2 h组脑组织神经细胞肿胀,少量炎性细胞浸润.I/R 8 h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核碎裂、消失,间隙增宽,结构疏松,神经细胞局部溶解、液化性坏死范围较广.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脑组织不同部位NF-κB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R 2、4、6、8、10、12 h组NOS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NOS表达于8 h时达高峰,8~12 h呈下降趋势.NF-kB表达于0~8 h呈上升趋势,8~12 h较稳定.结论:NOS、NF-kB在脑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一氧化氮(NO)在调控中起双重作用.

  • 化毒丹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作者:徐琦;顾丹今;常春波;王娜娜;杨燕;廉政君;任莉莉;廖春燕

    目的:研究化毒丹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方法:50只Balb/c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TH模型组及化毒丹高剂量组(1.0 mg/g)、中剂量组(0.5 mg/g)和低剂量组(0.25 mg/g).除空白组小鼠的左侧足垫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外,其余各组小鼠左侧足垫注射10 %绵羊红细胞的生理盐水悬液 0.05 ml,同时,对化毒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给予0.5 ml化毒丹灌胃,连续灌胃5 d后,用0.05 ml 10%SRBC.NS攻击小鼠右侧足垫(空白组注射0.5 ml 生理盐水) ,24 h后测量小鼠足垫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采用噻唑兰(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TH模型组及化毒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足垫肿胀程度明显增加(P<0.05~0.01),与DTH模型组相比较,化毒丹各剂量组小鼠足垫肿胀程度明显增加(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TH模型组、化毒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与DTH模型组相比较,化毒丹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NF水平明显增加(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化毒丹中剂量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化毒丹低剂量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活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化毒丹对小鼠DTH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新疆艾滋病患者84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鲁晓擘;张跃新;买买提艾力·吾布力;依巴古丽·艾百都拉;胡丽萍

    目的:分析新疆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84例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功能及HIV相关的机会性感染特点.结果:新疆地区84例不同民族HIV阳性率不同,其中维吾尔族占73.8%;HIV感染平均年龄为32岁;感染途径主要是静脉吸毒(54.8%)及性传播(25.0%);HIV感染者中无业人员占53.6%;机会性感染中结核病占23.8%,其次为HCV/HIV和HBV/HIV的混合感染(分别为23.8%、21.4%);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HIV感染者占85.5%.结论:新疆艾滋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年轻发病多见,维吾尔族多见,大多数因静脉吸毒和性途径而感染;结核病、HCV/HIV和HBV/HIV的混合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首次就诊时大多数患者CD-4+T细胞计数已低于200个/mm3.

  • 应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部缺损35例临床分析

    作者:阿地力·莫明;比丽克孜·玉素甫

    目的: 探讨利用邻近组织瓣修复不同程度唇缺损的方法.方法: 本组35例缺损患者,10例唇缺损在1/3以内者,行直接拉拢缝合;14例唇缺损1/3~1/2者,4例采用Abbe瓣法修复,10例用单侧唇颊滑行组织瓣法修复;8例唇缺损1/2~2/3者,采用单侧或双侧唇颊滑行组织瓣法修复;3例唇缺损超过唇长2/3或全唇缺损者,采用扇形颊瓣转移法进行修复.结果: 35例各组织瓣成活良好,手术后患者唇部功能及外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利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缺损应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程度、形状、各瓣的特点和术者的操作水平,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唇缺损 组织瓣 修复
  • 羊膜移植修复兔结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易湘龙;李丽;陈雪艺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修复结膜缺损的作用机制,为保存人羊膜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取右眼作为羊膜移植组,左眼作为对照组,2组均建立兔结膜缺损动物模型,实验组进行羊膜移植,对照组不作移植,自然愈合.观察2组羊膜生长情况,并于术后3、5、7、9、14、21 d取活体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羊膜移植组术后1周羊膜植片接近正常结膜,组织学检查证实羊膜与创伤处结缔组织紧密结合,结膜上皮沿缝合处爬行至羊膜表面,羊膜下仅有轻微的纤维增生,无瘢痕组织形成;对照组1周后创口开始愈合,组织学检查发现大量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结论: 保存人羊膜移植能有效地促进结膜上皮化的进行,减少瘢痕形成,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16例老年大咯血疗效分析

    作者:焦江;武忠炎;杨淑梅;刘宏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老年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老年大咯血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进行治疗.采用Seldinger法经皮动脉插管,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出血动脉后,用明胶海绵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14例即时止血,2例在15 h内出血停止.11例在栓塞后35 d又出现小量的咯血,2例在6个月后反复咯血,3例在1年后又出现痰血或间歇性痰中带血丝.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为治疗老年大咯血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

  • 81例胸部肿瘤患者肺功能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进盛;张瑾熔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81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常规检测基础肺功能,按常规肺功能分为基础肺功能正常组(51例)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30例),对2组患者进行5~6周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比较放疗结束后2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81例胸部肿瘤患者中17例(21.0%)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基础肺功能正常组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放疗前患者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 乳鼠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作者:钟近洁;张东辉;许永华;刘开泰;李建瑛;塔拉甫·托坎;李扬;高鑫;莫良

    目的:验证及改良成骨细胞原代培养常用方法,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取材于出生2~3 d小鼠颅骨,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并进行细胞接种与传代.细胞采用Gomori钙钴法染色并进行细胞形态观察,鉴定成骨细胞起源,根据细胞的生长曲线以及贴壁率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原代培养48 h后,大量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或有2~3个突起,胞质透亮、饱满,7 d后细胞铺满整个平皿底面.所得细胞经Gomori钙钴法鉴定,证实为成骨细胞.细胞接种后第1个24 h为细胞潜伏适应期,第2~7个24 h生长曲线基本为线性曲线,是细胞的对数生长期.细胞贴壁主要发生在接种10 h之内.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是一种可靠、简便、快速的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 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之探索

    作者:帕提古力·克里木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建立和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原居住地向城市流动,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与日俱增,一方面繁荣市场,搞活了流通,为发展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的特性,加之绝大多数都是处于生育旺盛时期的青壮年,为计划生育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目前困扰流出地和流入地计划生育部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探讨.

  • 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兼谈留法体会

    作者: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竞争将成为关键,各国也在力争多出人才、出高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各类高等学校正在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培养人才素质[1].在宏观方面,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及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并制定一系列大政方针,鼓励和促进新世纪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 浅谈加强高等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作者:李慧;李丽萍;刘春燕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队伍建设的核心,没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就不会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也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任务重,要求高,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 我校《医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涛;郭玉婷;崔长勇;张彤;马龙

    自2003年起,我校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改革,提出了"八个一贯制"的新型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课程分化与重组、课程拓展与新建"原则,构建了新型课程矩阵;按照"增新、补漏、删超"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界定和优化,于2004年起全面实施,效果显著.<医学导论>课程作为此项研究的成果之一,于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起,由教务处医学教育研究室组织教学,已在9个医学专业及专业方向,共28个本科班及七年制本硕连读班开设.本文通过5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我校开设<医学导论>课程作以下评析.

  • 我院1980~2004年医学进修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作者:于湘友;古丽菲娅·吐尔逊江;韩中华;张敏;史建平

    医学进修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正在从事医学实际工作的医生、护士、药师、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及其他卫生人员在一定期间内,为提高某项专业技术水平而进行的一种再教育.其基本职能是使各类卫生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医学进修教育,不断充实和提高医疗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有机会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跟上当今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1].

  • 浅谈骨科临床教学的体会

    作者:郭海龙;盛伟斌;曹力

    随着医学科技及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学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也是学生从基础课学习到从事临床工作的必经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并能较好沟通医患之间的关系.目前临床骨科新技术、新理论发展迅速,应在临床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骨科临床教学的体会.

  • 高校医学学报栏目的设置、完善及创新

    作者:纳毕江·玛贺穆德;崔建中

    栏目是期刊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期刊的眼睛",栏目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整体形象和质量.以往有的科技期刊不太重视栏目策划工作,栏目设置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是以不变应万变,栏目设置采用一贯不变制.

  • 胰管压力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附127例报告)

    作者:李春雷;齐格加甫;金唐林

    由胆总管下端结石、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结石、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奥狄氏括约肌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疾病引起静息时胰管压力>1.2 kPa、胰管直径>6 mm时,称为胰管压力升高,即胰高压[1,2].本文对127例胰管测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胰管压力测定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肺结核无呼吸道症状17例临床分析

    作者:古丽巴哈尔·阿布力米提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一般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而无呼吸道症状者少见.本文对我科2004年9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7例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159例儿童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作者:李雅丽;刘春明;王敏;张宏琰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文对159例接受胃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高颖;沙根德克

    冠心病是多种因素所致的复杂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有直接促炎症作用,基础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报因子[2].本文通过测定51例冠心病患者和32例健康者CRP水平,探讨CRP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 成人水痘47例临床分析

    作者:阿依古力·玉素甫;侯平;罗东;多兰

    成人水痘较为少见,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且病情较儿童严重.本文对我院2001年10月~2005年11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47例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0例疗效分析

    作者:李可

    胃酸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GERD)粘膜损伤和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食管粘膜在酸性环境暴露的范围及时间与其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GERD可明显缓解症状,但仍有些患者不能完全缓解.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纯左旋异构体,为第一个治疗酸相关疾病的单一光学异构体,是壁细胞质子泵的特异性抑制剂,可通过特异性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起效迅速,抑酸能力强,效果持久,且生物利用度广,个体差异小,具有有效促进症状消失和粘膜愈合的功能[1,2].

  • 中医治疗30例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

    作者:阿依加曼·阿不拉;海力古丽·克比尔

    各类老年期痴呆中以血管性痴呆预后较好,中医早期治疗有独特优势,能改善其近期临床症状,延缓病程,提高远期疗效.我科采用中医的方法对2000~2004年收治的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食道调搏术257例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巴音巴特;徐翀;敖由特;陈平

    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学(Tran sesophageal at rial pacing,TEAP)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特点,由于投入少,治疗费用低廉,容易掌握,且能解决很多心血管疑难问题,因此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月对257例患者进行了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现报道如下.

  • 以双手寒冷性红斑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报告

    作者:沈晓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肤受累占80%以上,皮疹多种多样,但多以光敏性红斑为主,以冬季双手寒冷性红斑为首发表现的SLE较为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3例,现报道如下.

  • 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中的意义(附45例报告)

    作者:库小平;廖晓华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亚型,是哮喘的潜在形式,又称为过敏性咳嗽或隐匿型哮喘,其主要症状为慢性反复性咳嗽,缺少哮喘的典型体征,故往往不易与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相鉴别.CVA中有部分患者随病情的迁延可以转化为典型哮喘发作[1].由于CVA是近年来才被国内外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被认为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种常见病因,多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因此正确诊治CVA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我科2003年11月~2006年4月采用支气管扩张试验检测了45例CVA患者的肺功能,旨在探讨支气管扩张试验在CV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CVA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澄明度对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许强;徐雪荣;陈辉

    呋喃西林溶液为局部抗菌外用制剂,常用于腔道冲洗、湿敷及皮肤感染,我院使用输液生产线终端微孔滤膜过滤及热压灭菌法生产的呋喃西林溶液,近年来(尤为冬季)在贮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呋喃西林溶液析出棕红色结晶,振摇结晶不溶解,经实验测定呋喃西林溶液依据结晶的多少含量下降幅度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制剂质量,使疗效降低.结晶与贮存温度有一定关系[1,2],我科实验发现澄明度对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改变呋喃西林溶液的生产工艺,可提高呋喃西林溶液澄明度,对有结晶析出的呋喃西林溶液进行二次热压灭菌,消除结晶,效果良好.

  • 老年高血压106例临床分析

    作者:阳晓东;哈力代·哈吾提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升高.1991年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75岁年龄组男、女高血压患者分别达42%、51%[1],研究表明60~69、70~79、≥80岁各年龄组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别占6%、12%、19%[2].由于高龄本身就是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高血压老年患者处于相对较高的危险状态,因此应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性并积极给予临床干预,以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本文对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与75例非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21三体综合征1例

    作者:袁芳;李灵斐;马琦;邹婷

    1 病历介绍患儿,男,5岁,因严重智能障碍就诊,疑患儿为染色体病作染色体检查.患儿面容具有典型的游离型21三体综合征容貌特征:两外眼角上翘,眼裂小,眼距宽,鼻梁扁平,舌头大常往外伸出,流涎,四肢短,手指短而粗,肌无力及通贯手,体格发育落后.染色体检查:采集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分析,计数50个分裂相,分析8个分裂相,核型均为:47,XY,+21(图1).其父母染色体检查结果核型均正常.患儿为第1胎,母亲无流产史,其余亲属未作染色体检查,双亲家族中均无类似病例.

  • 后鼻滴漏综合征误诊慢性支气管炎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庞玺惠;余志能;杨红庆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持续2个月以上,连续2年,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多、粗乱或有条索状改变,并排除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其他肺部疾患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后鼻滴漏综合征是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肥厚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等疾病所致后鼻孔分泌物下滴,常刺激咽喉部,有异物感出现慢性咳嗽,咳白或黄粘痰,多易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而贻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后鼻滴漏综合征误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

    作者:段绍斌;吾买尔江·买买提;樊晓静;居来提·艾力;杨东鹰;邓明飞;史制涛;刘洁;艾依努尔·艾提坎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其他胆囊良性疾患,急性胆囊炎由于局部炎症粘连重、手术操作困难,易出现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故一度成为LC的禁忌证[1].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熟练,急性胆囊炎行LC成功的病例逐渐增多.我科2005年1月~2006年2月对1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行LC,未发生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 单纯异丙酚快速静脉注射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高玲;曹玉琴;朱宝菊

    异丙酚复合其它药物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病人苏醒后多出现头晕、嗜睡等副反应[1~3].为寻求一种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苏醒快且无不良反应的麻醉方式,我科于2003年9月~2005年4月将单纯异丙酚快速静脉注射用于160例健康早孕妇女的无痛人工流产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松馏油糊中氧化锌的含量

    作者:热孜万古丽·司马义;托合塔吉·伊明;孙宁

    复方松馏油糊以松馏油、蓖麻油、氧化锌为原料,淀粉、液体石蜡、黄凡士林、蒸馏水为辅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具有杀菌、收敛、止痒与软化角质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效果较好.复方松馏油糊中氧化锌含量的测定常采用络合滴定法[1],需要将样品灼烧至完全灰化,同时使用浓盐酸,测定过程比较烦琐.为建立一种简便、易行测定复方松馏油糊中氧化锌含量的方法,本文根据氧化锌与锌试剂呈色的原理[2],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氧化锌的含量,为控制制剂中氧化锌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人造肛门的护理体会

    作者:洪玉芬;田建萍

    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常需切除肛门,在腹壁上作结肠造口,形成一个永久性人工肛门,术后患者改变原有的正常生理排便方式,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均会不同程度产生悲观失望、焦躁的心理反应,甚至拒绝手术.因此,术后对于人造肛门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3年3月~2006年3月共护理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人造肛门的患者62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健康教育在原发性肝癌病人行经皮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苏建萍;党春霞;古丽巴努·胡佳木;史爱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以病房为教育基地,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发展的教育活动促进护理目标的完成.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69例原发性肝癌行超声导引经皮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percutaneous ethananol injection ,PEI)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出生缺陷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熊惠玲;马艳;郑玉建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BD)也称先天异常,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器官形成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胚胎发育紊乱,包括形态结构异常、生理和代谢功能障碍、先天智力低下和宫内发育迟缓等4种类型[1].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随着人口增长和疾病模式的转变,BD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世界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有30~40万名婴儿出生后可发现患有严重、肉眼可见的BD,常见的5种依次是唇裂、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积水.我国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全国5 100多万残疾人和2 200多万各种遗传病患者中,大部分致残原因为BD,造成的年经济损失约2亿元[2].要想控制BD的危害,其病因的确定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对BD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应用于临床镇静和麻醉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兴华;郑宏

    氯胺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有关其应用效果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氯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兴奋作用、麻醉后的精神副作用以及对颅内压和眼内压影响等方面,单用氯胺酮实施麻醉可能有多方面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异丙酚用于镇静、麻醉诱导与维持时,具有其优点,但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副作用,给临床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 有些学者将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应用于临床麻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经济价值,有利于拓展氯胺酮的应用范围[1,2].本文对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应用于临床镇静和麻醉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SEN病毒感染与输血相关性肝炎

    作者:李旭;王亮;李明霞

    目前,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均可用相应的病原学方法检出,但仍有10%~20%的急性肝炎[1~3]、24%~47%的爆发性肝炎[4]、5%的慢性肝炎病原学检测为阴性[5],将其统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因此推测,除上述五型肝炎病毒外,可能存在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型肝炎病毒.1995年美国学者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1997年日本学者又报道与输血有关的输血传播病毒,但这两种病毒的致病性还缺乏直接证据[6~9].1999年意大利学者从一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新的DNA病毒,并以该病毒感染者的姓名"SEN"命名[10].有学者报道SEN病毒与输血后肝炎有关,可能是潜在的非甲-非戊型肝炎的致病病毒,但尚缺乏有力的证据[11,12].本文对SEN病毒感染与输血相关肝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免疫微环境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萍;金鑫;谷美龄;南瑛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上皮和基质)种植并生长于子宫内膜以外的组织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在这一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15%~20%[1],由此导致的不孕率高达30%~40%.对于EM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同的是经血逆流学说,研究证实月经期输卵管通畅的妇女80%有经血逆流[2],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发生EM.近年研究表明EM的发生可能同患者局部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有关,一些微环境中的"允许"因子可能参与了EM发生的病理机制[3].本文对EM与腹腔局部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现况作如下综述.

  • 部位创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正国

    创伤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孪生兄弟",从全球看,创伤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我国,创伤更是逐年增多,本文将某些部位创伤的研究进展分述如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