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

中华男科学杂志

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중화남과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0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3591
  • 国内刊号: 32-157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57
  • 曾用名: 实用男科杂志;中华男科学;男科学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男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宇烽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前列腺癌相关分子研究进展

    作者:石玮;董莉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和大多数肿瘤形成一样,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分子的过程,在前列腺癌发展的过程中,肿瘤标志物、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的研究较多,本文将对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睾丸生殖细胞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蒙;何安邦

    睾丸生殖细胞瘤(TGCT)是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睾丸肿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明确,新兴的第2代测序技术(NGS)已成为TGCT发病机制研究的主流手段.本文将对多年来TGCT基因组学研究进行总结,以便从基因层面上揭示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总结发现基因表达差异、基因突变、易感基因主导的信号通路及性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改变在TGCT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睾丸肿瘤的基因组学研究意义重大,找出关键致病基因,为从基因水平上早期诊断筛查及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三叶因子1和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上皮内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铭;金仁顺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1(TFF1)及三叶因子3(TFF3)在前列腺癌(PCa)及前列腺上皮内瘤(PI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9例前列腺癌(PCa)、50例PIN及65例癌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TFF1及TFF3的表达情况. 结果:TFF1和TFF3在PCa和P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3%、48.31%和66.00%、30.00%,显著高于癌旁BPH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49.23%和13.85%,P<0.05),TFF1与PCa Gleason评分无关(P>0.05),TFF3在Gleason评分≤7分PCa组中阳性率(70.00%)高于Gleason评分>7分组(4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F1和TFF3在PCa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TFF1和TFF3可能与PCa的发生有关,并对PCa可能起促进作用,两者有望成为PCa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检测指标.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霍仲超;刘刚;王伟;何大光;玉海;范文桔;钟铮

    目的:观察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80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为缝合器组(包皮环切缝合器组,n =120)和传统组(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手术组,n=60),观察两种包皮环切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切口美观度及术后并发症(瘀斑、血肿、感染及再手术率等)等指标. 结果:缝合器组和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1.3) ml和(15.6±2.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7.1±1.4)min和(22.6±4.6) min;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2.0±2.9)d和(16.3±3.1)d;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9±1.3)分和(5.2±1.7)分;水肿程度及切口美观度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缝合器组不存在拆线疼痛,传统组需要拆线存在拆线疼痛. 结论:使用包皮环切缝合器完成包皮环切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快捷、切口美观、并发症少及痛苦小等优点.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与包皮环扎术、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缪惠东;陆佳伟;陆福年;沈锋;袁晓林;刘海涌

    目的:比较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缝合术、包皮环扎术、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A组)、包皮环扎术(B组)、传统包皮环切术(C组)对276例(每组92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4h疼痛评分(VAS),术后感染、出血(血肿)、水肿、包皮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A组、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52±2.45) min、(7.24±1.86)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3±0.82)ml、(1.51±0.72)ml;术中疼痛评分分别为(1.37 ±0.68)、(1.20±0.79)均低于C组(28.36±4.22) min、(9.52±3.29)ml、(3.06±0.75),(P<0.05);但B组术后24h疼痛评分(3.18±0.82)明显高于A组(1.85±0.63)、C组(1.82±0.75),(P<0.05);A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43%)低于B组(14.13%)(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P>0.05). 结论: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美观,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与临床推广应用.

  • 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诊治分析(附20例报告)

    作者:杨克冰;郑祥毅;罗金旦;陈善闻;孟宏舟;沈柏华;蔡松良;谢立平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PMMT)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就其诊治及预后进行讨论. 结果:20例患者中,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7例为平滑肌肉瘤,5例为横纹肌肉瘤,3例为间质肉瘤,1例为软骨肉瘤,4例为未分型恶性间叶肿瘤.12例(12/20)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中3例同时行乙状结肠造瘘,1例同时行膀胱造瘘),2例(2/20)行盆腔肿块切除术(术前均动脉栓塞),1例(1/20)行全盆器官切除术,1例(1/20)行盆腔淋巴结活检+结肠造瘘术,4例(4/20)因术前影像提示肺、盆腔、骨骼等转移而行保守治疗.本组中9例(9/20)治疗后3个月内肿瘤全身转移而死亡;3例(3/20)分别为术后6、7及14个月死亡;3例(3/20)分别带瘤存活5、11、12个月;2例(2/20)无瘤存活至今已12、24个月,均为术后行周期性化疗者;3例(3/20)失访. 结论: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仍是确诊PMMT的主要手段,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 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圆头精子症2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慧军;李梅;马水英;李城;范媛媛;刘皎婧;陈子江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症的病因、圆头精子的受精能力,以及人工激活技术在圆头精子症患者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圆头精子症ICSI治疗病例,患者配偶的卵子经ICSI处理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卵子接受钙离子载体A23187激活处理,另外1组不接受任何处理.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圆头精子症的发病原因、受精能力和治疗方案进行复习和讨论. 结果:A23187激活处理组均获得优质胚胎,而常规处理对照组的卵子则未受精、未卵裂、无优质胚胎、无囊胚形成.2例患者均移植A23187激活组的优质胚胎,获得妊娠并分娩健康婴儿. 结论:A23187可以用于圆头精子症患者的ICSI治疗,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但还应密切关注A23187的安全性问题.

  • 上皮特异性粘附分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珍玲;金仁顺

    目的:探讨上皮特异性粘附分子(EpCAM)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63例PCa、4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58例癌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EpCAM在上述组织的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EpCAM在PCa和癌旁PIN的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BPH (98.4%、97.8% vs 51.7%,P<0.01),并且在PCa的间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89.5%)高于在癌旁PIN (50.0%,P<0.01).EpCAM在有骨转移组织的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100.0%)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织(40.0%,P<0.01),但是在PCa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88.5% vs 91.9%,P>0.05).结论:EpCAM在PCa的间质细胞中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骨转移有关,有望成为PCa的早期诊断标准及PCa骨转移的预测指标.

  • 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岚;仝华;李延军;单玉喜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50例确诊为ⅢB型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同时选择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问卷表-5评分(IIEF-5)、前列腺体积及形态、排尿情况及治疗后尿液颜色、精液常规分析及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IL-6、TNF-α、IL-1β的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5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均顺利完成4次治疗.治疗前疼痛不适评分为(14.61 ±1.82)分,治疗4周后为(9.36±1.47)分,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由治疗前(6.51±1.03)降至(4.56±1.02),评分下降较明显,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NIH-CPSI评分治疗前是(25.43±1.72),与治疗后评分(18.28 ±2.3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VAS治疗前后评分分别为(6.59±1.10)、(3.02±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PS中细胞因子IL-6浓度从(55.82±6.28) ng/ml升高至(86.59±4.55) ng/ml,TNF-α浓度由(3.89±0.12) ng/ml降到(3.19 ±0.22) ng/ml,IL-1 β浓度从(3.21±1.01) ng/ml下降至(1.48±0.95) ng/ml,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液成分中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次治疗前后前列腺形态、体积及内部回声无明显改变. 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症状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高.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吻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吴刚峰;阎家骏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器械的不断发展,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或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也遵循微创手术的理念不断发展.本院较早开展了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狼和)和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商环)手术.我们对370例接受上述2中手术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 儿童阴茎生长指标超声全景测量的研究

    作者:郭丽丽;唐达星

    目前随着家长对孩子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儿童的阴茎长度也受到许多家长的关切.近年来国内外有众多学者对这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受地区、民族、人种等影响,而且不同学者常用的不同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常存在一定的差异,给日常临床上进行阴茎长度评估带来困惑[1].儿童阴茎长度的测量在小阴茎、隐匿性阴茎、尿道下裂、性别发育异常等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宽景超声测量方法,可以适用于青春发育期前各年龄段儿童阴茎形态测量,并通过比较常规手工阴茎长度测量方法,来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易行性,并试用该方法来建立正常儿童不同年龄阴茎长度的正常值.

    关键词: 阴茎长度 超声 儿童
  • 徐福松教授男科医案研究

    作者:刘承勇;徐福松

    目的:分析徐福松教授医案的疗效及用药规律. 方法:统计徐福松教授未发表的1978年~1992年间的100例完整病案,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100例病案涉及男科32个病症,多为疑难杂症;守方率95%,方均药味14味.治愈率32%,有效率85%.徐福松教授提出和验证了~些新理论和方法. 结论:徐福松教授所诊疗的男科病种面广,多为疑难杂症,辨证精准,守方率高,疗效卓著.

  • 水通道蛋白在去势大鼠精囊和前列腺的表达

    作者:姜隽;田锦成;夏纪毅;朱永生;姜睿

    目的:探讨去势大鼠精囊和前列腺分泌液体积的变化与精囊、前列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s)表达的关系.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n=18)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去势组、雄激素替代组,建立去势大鼠模型后,测定大鼠血浆睾酮水平,分别测定精囊和前列腺分泌液重量,Western印迹或/和免疫组化测定大鼠精囊、前列腺组织中AQP3、7、10~12的表达. 结果:去势组大鼠睾酮水平[(30.98 ±28.84) ng/dl]较对照组[(700.78 ±123.8) ng/dl]和替代组[(688.08±132.47) ng/dl]显著减低(P<0.05);去势组前列腺液量/前列腺重量、精囊液量/精囊重量[(1.11±0.3)%,(4.78±1.97)%]较对照组[(2.32±0.61)%,(57.36±11.86)%]和替代组[(2.13±0.56)%,(55.74±7.21)%]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发现AQP3、7分别表达于前列腺和精囊腺上皮胞膜和胞质,AQP11表达于前列腺和精囊腺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和胞质;Western印迹显示AQP3、7、10~12在去势组大鼠前列腺、精囊组织中的表达分别较对照组和雄激素替代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去势大鼠前列腺液、精囊液分泌显著减少可能与前列腺、精囊组织AQP3、7、10~12的表达减少有关.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韩广玮;刘城城;高文宏;崔栋;易善红

    目的:研究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肠埃希菌致大鼠前列腺炎的抑制作用. 方法: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BMSCs.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组、ABP+ BMSCs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CBP+ BMSC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在小动物超声引导下向大鼠前列腺两侧叶内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前列腺炎症模型,注入细菌1 ~14 d为急性炎症期,4~12周为慢性炎症期,对照组注入等量PBS.然后将BMSCs注入ABP+ BMSCs组和CBP+ BMSCs组大鼠前列腺内,观察移植BMSCs2周后大鼠前列腺病理学变化并做炎症评分,RT-PCR扩增前列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 mRNA,ELISA检测IL-1β、TNF-α蛋白含量,统计分析各组表达差异. 结果: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提示炎症组前列腺组织呈典型炎症病理变化,腺管结构改变,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而BMSCs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炎症明显减轻.PCR和ELISA分析显示ABP组IL-1β mRNA(0.829±0.121)、蛋白(271.75 ±90.59) pg/ml和TNF-α mRNA(0.913-0.094)、蛋白(105.78-19.05) pg/ml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42±0.087)、(45.76±17.99) pg/ml]、[(0.247±0.054)、(19.42 ±7.75) pg/ml](P均<0.01)及BMSCs治疗组[(0.433 ±0.072)、(51.34 ±22.13) pg/ml]、[(0.313±0.076)、(28.38 ±8.78) pg/ml] (P<0.01);CBP组IL-1β mRNA(0.975 ±0.114)、蛋白(265.31 ±71.34) pg/ml和TNF-α mRNA(0.886 ±0.084)、蛋白(107.45±26.11) pg/ml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BMSCs治疗组[(0.396±0.064)、(56.37 ±21.22) pg/ml]、[(0.417 ±0.068)、(29.21±10.22) pg/ml](P均<0.01). 结论:注入BMSCs能够减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前列腺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细胞浸润,降低IL-1β、TNF-α水平有关.

  • 浅谈用中医妇科理法方药治疗男科病症

    作者:孙一鸣;余长飞

    中医男科与妇科有相似或相同的理论基础.已有相关报道证明许多妇科理论及用方对于男科病症亦适用.然男科提法在我国不足30年,中医妇科的发展已逾千年,若用妇科的理法方药指导男科病症治疗则会事半功倍.

  • 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蒋银锋;徐林锋;李笑弓;郭宏骞

    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生长快速,极易发生浸润和转移,预后很差.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率很低,在所有前列腺癌中所占比例<1%[1].1977年Wenk等[2]首次报道了前列腺小细胞癌,之后国内外陆续有个案报道,但总体例数不多,且多数病例为前列腺小细胞癌混合前列腺腺癌,少见完全性前列腺小细胞癌病例报导,现报告我院收住1例完全性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发病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处理,现报告如下.

  • 阴茎巨大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鸿杰;韩耀东;韩渊明;杨宁刚;王军

    阴茎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of the penis)极为罕见,特别是老年人群[1].其病因尚不清楚,对其缺乏系统的研究.现将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7月收治的1例阴茎巨大表皮样囊肿患者的发病及诊治过程做如下报告,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A386G)与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关联性Meta分析

    作者:陈小艳;陈平;徐畅;张新华

    目的:探讨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A386G)与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导致男性不育的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并筛选出研究DAZL基因多态性位点A260G和A386G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查阅检索结果中所附相似文献及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1月30日.由2名评价员单独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A260G位点多态性10篇,A386G位点多态性11篇);男性不育患者共2 715例,其中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患者共2 500例,健康对照1 8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DAZL A260G位点多态性在等位基因模型、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共显性基因模型、超显性基因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AZL A386G位点多态性的分析表明,亚洲人中DAZL A386G位点多态性与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在等位基因模型、显性基因模型、共显性基因模型(AA/AG)和超显性基因模型下整体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优势比(OR) =0.15,95%可信区间(CI) 0.07~0.34,P<0.05;显性基因模型OR =0.16,95% CI 0.07 ~ 0.35,P<0.05;共显性基因模型(AA/AG) OR =0.15,95%CI0.06 ~ 0.33,P<0.05;超显性基因模型OR=0.15,95%CI 0.06~0.33,P<0.05.地区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A386G位点多态性与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患者在等位基因模型、显性基因模型和超显性基因模型下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OR =0.11,95% CI 0.04 ~ 0.28,P<0.05;显性基因模型OR =0.11,95% CI 0.04~0.28,P<0.05;共显性基因模型(AA/AG) OR =0.09,95% CI 0.03 ~ 0.26,P<0.05;超显性基因模型OR=0.09,95% CI 0.03~ 0.26,P<0.05. 结论:DAZL A260G位点多态性与精子生成或精子数量下降无相关性,而DAZLA386G位点多态性与精子生成或精子数量下降有相关性,而在地区亚种分析和人种亚组分析中这种相关性只在中国存在,因此探求DAZL A260G和A386G基因多态性与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导致的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

中华男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