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侧腋动脉血栓超声报告1例

    作者:道图娅;苏龙高娃

    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8 岁,因高血压入院.主诉:左侧手指瘙痒、麻木 20 余天,末端颜色略青紫,皮肤温度低于正常,疼痛 2 d.查体:⑴ 体温正常;⑵ 左侧上肢血压未测出;⑶ 左侧手指屈伸活动正常,桡动脉、尺动脉搏动减弱;⑷ 右侧上肢血压为 150/100 mm Hg(1 mm Hg =0.133 kPa),皮肤温度低于正常,触觉、痛觉正常;⑸ 右侧前臂温度低于正常;⑹ 右侧手的皮肤温暖、感觉和活动正常,桡动脉、尺动脉搏动正常;⑺ 双侧下肢感觉和活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⑻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否认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病史.

  • 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栾继霞;刘恩娟;胡德玉;吕晓静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方法:通过50例患儿腋静脉穿刺的临床观察.结果:腋静脉穿刺发生外渗的机率小,留置时间长.结论:经腋静脉穿刺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长时间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留置针经济价格与普通头皮钢针输液耗材基本相等,比较经济实用.

  • 腋动脉损伤致上臂筋膜室综合征一例

    作者:边劲松;曹希武;刘国栋

    患者,男,23岁,3天前被人用水果刀刺伤左肩,在当地卫生所行清创缝合.当夜左上臂出现胀痛,且逐渐加重,遂来我院诊查,门诊以"伤口深部感染"收住外科.给抗生素治疗2天不见好转,且患肢出现麻木,转入我科.查体:体温37.8℃,血压120/75mmHg,左肩外侧三角肌区可见1cm长伤口,已缝合,无炎症.左肘关节被动屈曲位,上臂明显肿胀,触之坚硬,肱二头肌隆起部可触及搏动,左手苍白,皮温低,感觉减退.肘关节被动伸直时疼痛难忍,左侧桡动脉搏动较对侧减弱.据以上初步考虑为搏动性血肿致上臂筋膜室综合征.立即行切开减张术.手术情况:切开上臂深筋膜,肱二头肌肌腹随即膨出,呈暗紫色,部分肌束断裂,将该肌牵开,即见搏动性肿物,包膜甚薄,迅猛膨出,破裂,大量暗红色血液及血块自内涌出,纱布压迫无效,改用拇指用力压迫腋部血管,出血暂被控制,上延切口至腋部,于高位分离出腋动脉,向下寻找,于腋动脉第三段外侧发现5mm纵行裂口,搏动出血.血管夹夹闭裂口两端,用8-0无创缝合线间断缝合8针,放血后无外渗,冲洗伤口,探查无其它损伤,原位缝合各组织,包扎伤口,长臂石膏托肘关节屈曲位固定.术中患者血压曾降至50/30mmHg,经补充全血及补液,血压回升至105/75mmHg.

  • 四肢动脉损伤的晚期修复

    作者: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

    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0月共收治9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后一期处理不当的患者,行二期动脉重建手术,术后肢体均得以保留,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6~42岁.损伤原因:锐器伤6例(刀刺伤4例,骨折断端刺伤1例,骨折闭合穿针固定损伤1例),钝性损伤3例(挤压伤2例,绞轧伤1例).血管损伤部位:股动脉4例,动脉3例,锁骨下动脉1例,腋动脉1例.

  • 芒针治疗胸长神经麻痹20例

    作者:戴萦萦

    胸长神经由颈5~颈7神经根纤维组成,起自臂丛根,在臂丛和腋动脉后方人腋,沿前锯肌表面下行,支配前锯肌.胸长神经受伤后,前锯肌瘫痪,上肢做向前推送动作时,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离开胸廓而耸起,形成翼状肩胛,臂外展至水平位后不能再向上举起.笔者于1990年4月~2000年6月期间,观察芒针治疗胸长神经麻痹20例,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 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腋动脉损伤

    作者:徐荣华;杨善华;王涛;吴其彬;黄建华;熊传芝

    目的:探讨腋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例腋动脉损伤患者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结果:10例均存活,未出现患肢坏死;1例出现缺血性肌挛缩并发症.结论: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腋动脉损伤是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腋动脉 损伤 修复
  • 超声平面外技术联合神经刺激器腋路动脉旁注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研究

    作者:李惠洲;仝烨峰;石娜;吴川;王秀丽

    目的 探讨超声平面外技术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腋路动脉旁注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单侧肘关节下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平面外技术联合神经刺激器行腋路动脉旁注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超声平面内技术联合神经刺激器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对止血带耐受情况、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刺破血管、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6.0±1.2)min,短于对照组的(11.5±2.1)min;麻醉起效时间(13.0±1.7)min,长于对照组的(7.8±1.5)min;运动完全阻滞率为53.3%(16/30),低于对照组的90.0%(2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64、-12.781,χ2=9.932,P值均﹤0.01);而两组感觉阻滞效果、止血带耐受、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超声平面外技术联合神经刺激器腋路动脉旁注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确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位桡动脉1例

    作者:洪虹;唐洗敏;潘开超;刘志坚

    女尸1具,年龄约30余岁.在手术解剖其右上肢时,发现桡动脉从肱动脉高位分出,现报道如下.腋动脉行于腋窝深处,于大圆肌下缘续于肱动脉.肱动脉起始部外径为4.2mm.该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正中神经的内侧下行,至肱二头肌中上1/3、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上方11. 5cm处分为外侧的桡动脉和内侧的尺动脉(见图1).

  • 腋动脉变异1例

    作者:郑威楠;李山泉;姚建勇

    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解剖1具甲醛溶液固定男性尸体,年龄约50岁左右,发现其右上肢血管变异,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腋动脉 解剖 变异
  • 肱动脉变异1例

    作者:郑威楠;姚建勇;李山泉

    解剖10%甲醛固定男性尸体标本1具,年龄约50岁.发现其上肢血管变异,报道如下.该标本左上肢腋动脉胸小肌第2段处分出内、外2支肱动脉,2支肱动脉被臂丛的各束及其主要分支包绕,其内侧有腋静脉与之伴行.肱动脉内支较粗,外径约6.0 mm, 起始段为正常的腋动脉本干,下行至背阔肌下后壁发出胸背动脉,在上臂分出旋前动脉、旋后动脉.肱动脉外支较细,外径约4.0 mm,行走约30.0 mm处分出肩胛上动脉,约50.0 mm处分出肱深动脉.内、外2支肱动脉共同沿肱二头肌内侧沟浅筋膜内下行至肘窝,两者之间无交通支;向下行与旋前圆肌表面,内、外支肱动脉分别移行为尺动脉(外径约3 mm)及桡动脉(外径约2.5 mm).

  • 腔内隔绝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闭塞1例

    作者:刘向东;赵家宁;邵新中;吕鹏飞;梁玉龙;张英泽

    患者男,29岁。因“左锁骨骨折术后左上肢麻木、活动受限5 d”,于2014年9月10日入住我院手外科。患者2014年9月5日不慎摔伤左上肢,当即肿胀疼痛,于当地医院行“左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出现左上肢麻木、活动受限、间断性左后背痛5 d。查体:左上肢诸肌肌力Ⅲ级,未见明显萎缩;左肘关节及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受限;左手“爪形手”畸形,鱼际肌及内在肌萎缩,小鱼际区皮肤及环指尺侧和小指皮肤干燥、感觉迟钝;2~5指内收外展活动受限,环小指末节屈曲力弱;左尺、桡动脉搏动减弱,左手皮温稍低。患者入院时提供的当地医院检查资料如下:(1)左锁骨正位 X 线片,提示左锁骨中段骨折术后、断端复位欠佳;(2)左上肢动脉彩超,提示左上肢动脉血流频谱异常、血流速度低;(3)左上肢动脉造影片,提示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假性动脉瘤合并局部动脉闭塞。患者入院后于2014年9月1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锁骨下血管、臂丛神经探查修复加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术中可见:左锁骨至胸小肌后方腋动脉处局部膨大,可触及搏动,表面光滑菲薄,与臂丛神经束支部粘连,远端动脉未触及搏动。考虑假性动脉瘤形成致局部动脉闭塞,拟行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但术中发现瘤体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分离暴露血管困难;为免发生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术中请血管外科医师急会诊并协助手术,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改行择期血管腔内隔绝术,故对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暂未作处理,复位锁骨骨折。患者于2014年9月23日局部麻醉下行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开通术+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中动脉造影可见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假性动脉瘤致局部动脉闭塞(图1)。顺行开通闭塞段时由于导丝反复进入假性动脉瘤瘤体内,未能通过闭塞段;为避免导丝刺破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经左桡动脉鞘逆行穿入导丝,成功通过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段及假性动脉瘤建立通路(图2)。利用导丝通路将5F 右股动脉导管鞘置换为10F 动脉鞘,沿导丝置入8 mm ×60 mm 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导管(Bard Rival)对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段扩张(图3)。撤出球囊导管,沿导丝置入10 mm ×80 mm 血管覆膜支架(Fcmluency Plus Bard),根据造影结果及骨性标记将支架释放覆盖假性动脉瘤,再行造影可见支架位置适当,假性动脉瘤未见显影,左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血流通畅(图4)。右股动脉10F 动脉鞘拔出后用2把6F 血管缝合器(Perclose ProGlide Abbott )缝合右股动脉穿刺部位。术后第5天复查:左上肢麻木、左上肢活动受限有缓解(左上肢抬高>90°~<120°),左背部疼痛消失,左手2~5指伸展幅度增大,但仍不能完全伸展,左侧尺、桡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术后4个月随访,患者左上肢麻木、左上肢活动受限缓解(左上肢抬高>120°~<180°),左手不能完全伸展,左尺、桡动脉搏动正常。

  • 青年人急性右腋动脉起始段损伤救治一例

    作者:刘扬波;王健;张怀保;陈雷

    患者男性,31岁,车祸致右胸壁刺伤,右上肢肿痛,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入院查体:贫血貌,嗜睡,双肺呼吸音清,经充分扩容后血压仍无法维持在70/40 mmHg(左上肢,1mmHg =0.133 kPa)以上;右胸前锁骨下两处创口,加压包扎后外侧创口仍有明显活动性出血;右上肢肿胀,未及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消失,肌力Ⅲ级,感觉麻木;右上肢远端血氧饱合度为0,心率110次/min。

  • 免疫性动脉炎伴多发真性动脉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李红丽;李凤华;李萍

    患者男,26岁.低热、头痛3个月,伴下肢疼痛2个月.双侧上肢、下肢动脉及腹主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1)右侧腋动脉起始部呈瘤样扩张,内膜毛糙增厚,厚处为1.5 mm(图1),瘤腔内可见湍流血流信号;(2)腹主动脉内径15 mm,内膜厚5 mm,腹腔干近肝总动脉分叉处可见囊状膨出,大小为30 mm×21 mm,囊壁厚4 mm,囊腔内血流紊乱;(3)右侧腘动脉胫腓干下方17mm处远端血流信号中断,近端管壁增厚.

  • 二维血流显示(B-flow)诊断腋静脉瘤1例

    作者:魏然;毛文娟;孙家英

    患者男,49岁.俯卧撑锻炼时发觉右侧腋窝肿块1天就诊,否认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肿块位于右侧腋窝近上臂侧,无痛,约鸽蛋大小,可变小消失,质软,有波动感,无搏动性,患肢未见静脉曲张.超声(仪器为GE Logiq 700型)所见:于右侧腋窝近上臂侧皮下深层位于腋动脉及腋静脉浅面可见一液性暗区,大小约35 mm×17 mm×26 mm,边界清晰,探头加压后肿块可变小消失,肿块内呈无回声,可见肿块与腋动脉及腋静脉间均有部分回声缺失.彩色多普勒未见腋动脉或腋静脉内彩色血流进入肿块内(图1).在二维血流显示(B-flow)模式下:可见腋静脉血流从回声缺失处进入肿块内(图2),腋动脉血流位于管腔内,与肿块不相通.超声诊断:右侧腋静脉瘤.并为手术证实.

  • 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误入腋动脉致动脉痉挛的处理

    作者:文辉;李晓庆

    报告了1例孕32周早产儿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误入腋动脉,引起腋动脉痉挛致上肢缺血的处理经过.分析讨论了动脉痉挛发生的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提醒穿刺时应注意谨慎操作,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 腋肱动脉真性动脉瘤诊治体会

    作者:郑纲;寇镭

    目的:总结腋、肱动脉真性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3年3月3例腋动脉,2例肱动脉真性动脉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手术方式等.结果:5例腋、肱动脉真性动脉瘤未发现明确病因.均表现为局部肿物,1例伴患肢麻木感.4例术前通过彩超和多普勒测压确诊,1例伴海绵状血管瘤者行动脉造影检查.5例均行手术治疗,血管重建.无手术死亡,除1例术后患肢轻度缺血外,其余4例血运良好.结论:腋、肱动脉真性动脉瘤表现为局部肿物,辅助检查可先使用无创性检查,必要时进行动脉造影.治疗上应根据病变特点采用不同术式,以瘤体切除、血管重建为首选.

  • 肱动脉完全闭塞介入治疗一例

    作者:李彬;毛静远;牛子长;邵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右上肢乏力伴发凉1年,加重1个月伴疼痛,于2012-08-03人院.查体:血压左上肢120/70mmHg(1mmHg=0.133 Pka),右上肢测不到,心率64次/min,律齐,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腋动脉搏动良好,但右侧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搏动未触及,右手及前臂皮温减低,皮肤颜色正常,右前臂肌张力、肌力、痛觉均正常.吸烟20余年,每日20余支.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3.58 mmol/L,甘油三酯2.1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3 mmol/L;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右上肢动脉超声提示:右侧肱动脉渐进性狭窄,中段闭塞;右侧桡动脉、尺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右上肢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提示:右侧肱动脉中段闭塞.诊断:右侧肱动脉闭塞,予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手术过程:经右股动脉路径行血管造影示:右侧肱动脉中段完全闭塞,由桥侧枝为远端血管供血,远端管腔未见狭窄.置入6F JR 4.0指引导管至腋动脉,使用Miracle 6导丝,Finecross MG微导管作为支撑,导丝通过病变到达尺动脉,先后予Ryujin 1.25 mm×15.0 mm、Sprinter Legend 2.0mm×15 mm球囊10标准大气压(atm),60 sec扩张,肱动脉血流开通,残余狭窄.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右肱动脉搏动良好.术后5个月随访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

  • 白塞病并发冠状动脉和腋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熊长明;蒙淑红;戴军;陈白屏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间断发热3月余"入院.患者于2002年4月10日出现间断畏寒、发热,抗炎治疗无效.4月16日突发意识不清,血压下降[60/50mmHg(1mmHg=0.133kPa)],超声心动图示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内肿物,紧急开胸心脏探查术.

  • 左颈胸部滑膜肉瘤一例分析

    作者:赵国栋;朱兵;姚建华;吴军;李小强;陈金宝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颈部左侧胀痛、不适2个月人院.曾于外院就诊,行CT、X线片、B超相关检查,报告为左锁骨下实质性肿物;遂行手术,记录如下:术中见肿物粘连紧密,活动性差、质硬,横径约5cm,高约2cm呈暗紫色,因切除肿物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放射痛,为避免损伤神经及腋动脉,未全部切除;术后病理:找到癌细胞,不排除神经鞘瘤;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会诊外院病理片示:梭形细胞肉瘤(Ⅰ-Ⅱ级),免疫组化结果:C.D99(+)、bcl-2(+)、CK19(+),actin弱(+),S-100、CD68、CD34、EMA、SMA、calponin、desmin均阴性;结合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病变符合单相型滑膜肉瘤.

  • 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救治慢性重症下肢缺血

    作者:邓洪儒;吴庆华;寇镭;陈忠;杨宝钟

    目的探讨腋-股动脉转流救治慢性重症下肢缺血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11月的63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行腋-单股和腋-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的临床资料. 结果 44例出院时静息痛消失,19例患者间歇跛行消失,平均踝/肱比从术前的0.18(0~0.49) 提高到0.68(0.29~1.04).本组肢体救治率87.4%,截肢率7.9%.3例死亡,手术死亡率是4.7%.1、3、5年通畅率分别为93.2%、79.8%、64.1%. 结论因主髂动脉闭塞导致慢性重症下肢缺血的高危患者,通过腋-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可有效的挽救肢体和生命.

13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