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疗效分析

    作者:韩冬;李会;卢庆国;严文俊;薛东明;王伟林

    目的 分析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所接收的支架近端锚定区缺少的胸主动脉病变患者共20例(9例为B型夹层,2例为假性动脉瘤,5例为动脉瘤,4例为穿透性溃疡),其中18例病变位置距离左锁骨细动脉锚定区<15 mm,2例>15 mm.应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治疗,对脑部以及上肢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手术完成后对内漏以及左锁骨下动脉显影的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的植入覆膜支架,同时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烟囱支架1个,手术完成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状以及左上肢缺血反应.手术7~90 d进行复查后,主动脉覆膜支架形态良好,未出现I型内漏情况,烟囱支架内的血流处于通畅状态.结论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中的近端锚定区缺少时,可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能够对锚定区进行延长,同时保证左锁骨下动脉处于通畅状态,临床安全价值更高.

  • 右侧锁骨下动脉活动血栓型斑块超声表现1例报告

    作者:刘婷婷

    患者,男性,68岁。2016年5月6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持续8 min,后无其他不适症状。当日行头颅 CT 示:右侧侧脑室后角腔梗。2016年5月7日于临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查体无明显异常。

  • 经颅多普勒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作者:樊长站

    本院2007年5月~2008年5月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21例.其中锁骨下动脉狭窄13例占62%,锁骨下动脉闭塞8例,占38%.现以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进行探讨.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5例分析

    作者:任香顺;尹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采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颅外段、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的灰阶、彩色、频谱多普勒检查,同时检测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血流参数,并行束臂加压-减压试验.结果:5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中,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53例,由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2例.完全盗血9例;不完全盗血46例,其中锁骨下动脉近心端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38例.左侧盗血37例(发生率约67%);右侧盗血18例.束臂加压、减压后轻、中度狭窄患者,血流由正向变为反向;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反向血流速度增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病因查找及治疗效果的评估、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 论斜角肌综合征的综合治疗

    作者:傅佳

    临床多年发现许多斜角肌综合征被当作颈椎病进行治疗,或者由于症状繁杂让针灸推拿科的医生理不清头绪,只好对症治疗.斜角肌综合征来自西医,而中医的推拿学针灸学教科书中未加论述.我科医生在理论上认识不清,临床上又不够重视,致使此类病症迁延难愈.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结合西医解剖学,认真分析了生理、病理下功能、血供、神经支配等因素,运用中医、针灸、推拿经络穴位的辨证配穴,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详细介绍,希望能得到针灸推拿科同行的指正.

  • 经皮穿针治疗肩锁关节半脱位

    作者:何建军

    我院对15例肩锁关节半脱位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获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56岁;就诊时间2小时~5天。依据明显外伤史,局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双侧X光片对比患侧锁骨远端较健侧突起而明确诊断,但突起不超过0.5cm和全脱位相鉴别。2 治疗方法  颈丛阻滞麻醉,端坐位,局部消毒,铺巾。患肘屈肘90°,前臂置胸前。一助手站于健侧,双手分别放在患肩前后,一手掌部推肩胛骨下角向外,另一手拇指按压锁骨外段向下,余四指托肱骨上段向上,触摸锁骨外断端部与肩峰相平即达到复位。术者用2.0cm克氏针自肩锁关节外下方3cm处,沿肩峰中点进入锁骨内,进针约3cm。固定满意后,针尾埋于皮下,无菌包扎3~5天,三角巾悬吊3周,适当活动肘、腕关节。6周后拆除克氏针,练习肩关节活动至正常范围。3 治疗结果  15例治疗后拍X光片,13例复位满意,固定良好,2例复位欠佳。2例克氏针穿过锁骨皮质,即退针至适当长度。经2个月~2.5年随访,除3例病人肩部有酸痛不适外,外观及活动范围均达正常范围,针孔无一例感染。4 讨论  经皮穿针治疗本病,关节固定可靠,生活方便,对皮肤无压迫,对患肢活动限制少,产生肩周炎的可能性小,因此认为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介于保守与手术之间的较理想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除正确复位外,进针时针尖在肩峰上下滑动找到中点进针,进针方向与肩峰外缘垂直,待针尖部分进入皮质骨时改为锁骨水平方向沿锁骨外端中点进入松质骨,一般进入3cm,不宜过长或方向偏差太大,以免伤及锁骨下动脉或导致外伤性气胸,固定过程中3周内练习肘、腕关节,3周后可适当练习肩关节,以利各关节不致僵硬。对于全脱位,我们仍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韧带修补。(编辑:连智华)

  • 闭合穿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9例

    作者:马善军;张振亭;张宏

    1995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X光电透镜下行闭合穿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病人,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青壮年男性。Ⅱ型6例,Ⅲ型3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0.5~96h。分型标准见文献[1]。2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于透视及手触摸到肩峰后,在其中前1/3交点处用7号刀片切开皮肤及皮下约0.5cm,然后进针。进针时应将针紧顶住骨质,防止滑移。因肩锁关节间隙自外上向内下有-50°左右的倾斜角,进针时针尾斜向后下方缓慢进针,穿透肩峰骨质进入关节面,穿入锁骨腔内,进针角度应严格掌握,以免损伤锁骨下动脉及胸膜。针体进入肩峰骨质后,在透视下复位。让助手在病人上方用手或较硬物体将锁骨外端用力下压,使肩锁关节完全复位后并保持,术者用钻将克氏针缓慢钻入,穿过肩峰、肩锁关节,直达锁骨髓腔内约3~4cm,透视下见复位固定成功后剪除多余克氏针,并将其外露的远端弯成一小钩,埋于皮下,防止克氏针移位及滑脱。术后抗生素治疗5~6d,病人固定2周可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固定8周后拆除克氏针。

  • 四肢动脉损伤的晚期修复

    作者: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

    我院自1988年6月~1997年10月共收治9例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后一期处理不当的患者,行二期动脉重建手术,术后肢体均得以保留,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6~42岁.损伤原因:锐器伤6例(刀刺伤4例,骨折断端刺伤1例,骨折闭合穿针固定损伤1例),钝性损伤3例(挤压伤2例,绞轧伤1例).血管损伤部位:股动脉4例,动脉3例,锁骨下动脉1例,腋动脉1例.

  • 1例急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

    作者:陈娟;杨小芳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置入在降主动脉上段,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一种容量置换术.其作用机理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前(主动脉关闭时)充气,加大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养;在心脏收缩前(主动脉开放时)放气,降低主动脉舒张压及收缩压,减轻左室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1].

  • 左锁骨下动脉药物盒植入术的护理

    作者:赵琳

    通过对16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左锁骨下动脉药盒植入术(PSPI)治疗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术前护士应熟悉PSPI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与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以保证手术质量和预防事故.术后着重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及做好栓塞后综合征的护理工作,泵内注药时须确保化疗药物注入血管内,防止皮下渗漏.另外还须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 锁骨下动脉远段血流频谱变化对近段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蕾;宋奕宁;李建国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远段血流频谱变化对近段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锁骨下动脉近段狭窄患者的超声表现,对照CTA,对比分析重度狭窄组与非重度狭窄组锁骨下动脉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健侧与患侧收缩期峰值流速之比(PSV1/PSV2)、加速时间(AT)、加速度(AV)、健侧与患侧加速度之比(AV1/AV2)等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发现锁骨下动脉近段狭窄85例,均为单侧,其中,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20例,重度狭窄35例.重度狭窄组与非重度狭窄组对比,PSV、PSV1/PSV2、AT、AV、AV1/AV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在诊断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的指标中,AV1/AV2、PSV1/PSV2、AT曲线下面积均>0.9.AV1/AV2=2.44时,诊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100%;PSV1/PSV2=1.395时,诊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7.7%; AT=0.1 s时,诊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3.0%.结论 锁骨下动脉远段血流频谱分析对近段重度狭窄有较高诊断价值.

  • 左椎动脉走行异常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郭敏;刘武岩;张运吉

    患者男,42岁.因体检来院.超声检查见:左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分出约2.8 cm处突然折向椎静脉前上方行进约1.5 cm后折向后下方,其夹角约呈40°,整个椎动脉管径无明显变化(图1).CDFI见左椎动脉内呈红蓝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示左椎动脉内先呈收缩期正向双峰频谱,后转为收缩期负向双峰频谱,血流参数无明显差异.超声诊断:左椎动脉走行异常.后经血管造影证实.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TCD表现与早期诊断研究

    作者:孟璇;瞿学栋;王欣

    目的: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TCD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2例患者应用TCD结合束臂试验检测VA、BA、PCA、MCA、SUBA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和频谱,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TCD发现43例有椎动脉血流反向,肢体束臂试验时反向血流增加.9例血流方向正常,束臂试验血流方向倒转或血流速度下降.DSA显示50%的患者有反向血流,椎动脉反向血流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结论:TCD为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盗血途径及盗血程度的敏感方法.VA、BA、PCA的血流反向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主要依据.TCD对早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优于DSA,并能评价治疗效果和随访研究.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应用

    作者:赵伟华;陆恩祥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诊断,并得到了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结果:13例中11例为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即无名动脉近端狭窄或阻塞,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严重狭窄或闭塞7例).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超声明确诊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良好依据.

  • 超声观察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硬化

    作者:尹翠芬;钱忠德;丁云川;陈明;张伟华;杨芳;雷芸

    目的:探讨颈动脉(CCA)及锁骨下动脉(SA)超声检测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82例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与54例健康人作对照,用高频超声同时检测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面积(IMS)、斑块指数、管腔内径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各患病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组,以心脑血管疾病组增高尤其显著,各患病组管径较健康组增宽,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增加.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可作为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参考指标.

  • 误穿左锁骨下动脉与左上腔静脉影像学鉴别及处理

    作者:韩宏伟;苏晞;李振;张劲林;蒋萍;唐成;李继文;程光辉

    目的 分析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误入左锁骨下动脉与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451例射频消融术及152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资料,分析穿刺时导丝走行异常的影像学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 78例误穿左锁骨下动脉,77例明确判断,1例误判;23例为PLSVC.误穿左锁骨下动脉被误判为PLSVC而置入鞘管的1例患者,24 h后锁骨上窝按压联合球囊封堵,成功闭合动脉破口.结论 进入左锁骨下动脉的导丝易顺畅通过心脏到达膈肌以下;而进入PLSVC的导丝常受阻于右心房下部.误穿左锁骨下动脉时可拔出导丝按压,如误判置鞘则需谨慎,PTCA球囊封堵与锁骨上窝按压止血并用,可安全拔除左锁骨下动脉鞘管.

  • 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行腔内再通术中医源性B型主动脉夹层1例

    作者:田锦林;李云松;郭跃辉;王伟;陈硕飞;王海峰;李春雷

    患者男,51岁,半月前出现左上肢无力,活动后头晕;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挠动脉、肱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双上肢收缩压差45 mmHg.经颅多普勒检查:左椎动脉血流反向;CTA: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伴明显纡曲,闭塞段长约14 mm(图1).入院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天后,经股动脉穿刺入路行闭塞段开通、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

  • 锁骨下动脉瘤1例

    作者:王贤明;张文君;刘建新;吴磊

    患者女,59岁,甲状腺癌术后1年余,高血压病史15年,头晕、头痛10年.颈部超声:于横切面见左锁骨下动脉前壁瘤样结构向外突起,约8 mm×6 mm,距椎动脉开口约13 mm(图1).CDFI于瘤体内见丰富血流信号(图2).超声诊断:左锁骨下动脉瘤.CTA:左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起始段局限性隆起,约0.7 cm×0.5 cm,边界清晰,距离椎动脉开口约14 mm(图3);锁骨下动脉其余部分及其分支未见明显异常.CTA诊断与超声一致.

  • 右锁骨下动脉发出肺动脉分支1例

    作者:韩红;王文平;毛枫

    患者男,20岁.因法乐四联症于2000年行"法四症纠治术",体检时发现右颈部震颤感,但无脑缺血及心衰症状,当时未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001年7月来我院就诊时,拟"右锁骨下动静脉瘘"收住入院.查体:右颈锁骨上区可扪及震颤感,有连续性吹风样血管杂音,右胸上部可扪及收缩期Ⅱ级杂音.

  • 超声诊断肾移植术后夹层颈动脉瘤

    作者:郭瑜林

    患者女,49岁,尿毒症行肾移植术后5年,一直服用抗排斥药物,因右侧颈部持续疼痛2周,胸闷,端坐呼吸4天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端坐位,无紫绀,右侧颈部无红肿及颈静脉怒张,上颈部(平下颌骨处)局部压痛明显,无包块.血压:120/80mmHg(右上肢),150/60mmHg(左上肢),心率87次/分,律不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偶发房颤.心电图检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房颤.胸片提示:心影增大,心功能不全.B超检查:右侧髂窝处可见移植肾回声,大小53mm×114mm,结构回声清晰.CDFI:血流树显示清楚,肾动脉峰值流速68cm/s,RI:0.69.右肾30mm×65mm,左肾46mm×77mm,实质回声增强,与集合系统分界不清.右侧颈部检查,横切时见颈总动脉内径11mm,无名动脉内径19mm,内带状强回声,将动脉分成内侧大外侧小的两个腔,纵切时该强回声带从无名动脉一直延续到颈总动脉分叉处,随动脉血流而波动(如图).两个腔内可见不同时期的血流信号,外侧的腔内先充盈血流,强回声带向内侧移动,然后内侧的腔内充满血流,血流速度降低,频谱形态尚正常,外侧的腔与右侧锁骨下动脉相通.左侧颈动脉未见异常回声,诊断:右侧颈动脉夹层(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或主动脉).MRI检查:无名动脉到右侧颈动脉分叉处内侧壁见条状信号,约占管径的1/3.提示:夹层动脉瘤.四天后因心衰而死亡.

308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