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邹丽君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酒依赖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内观认知疗法8周,于8周末对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 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艳杰;毛富强;陈玉辉;曲鸿儒;高雅

    目的 对内观认知疗法进行改进.缩短治疗周期从7天到3天半, 提出短程内观认知疗法, 评价其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改进法对1例心理亚健康状态者应用,治疗前确定主要心理问题, 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主题绘画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的SCL-90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主题绘画内容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呈显著差异,事前设定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结论 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对心理亚健康状态有肯定疗效,由于缩短了疗程,扩大了适应人群,对内观认知疗法的推广普及具有积极意义.

  • 内观认知疗法对医学生非理性信念干预研究

    作者:刘霞;毛富强;刘宏伟;张晓菲;刘佩佩;侯筱菲;柳雷

    目的 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改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疗效.方法 对78例医学生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及元认知问卷,评价非理性信念情况,分别予以内观认知疗法、内观疗法干预,在干预结束时和1年后进行复测,与治疗前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干预后,内观认知组非理性信念总分(t=7.632,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4.516,P=0.000)、低挫折忍耐(t=6.007,P=0.000)、绝对化要求(t=3.571,P=0.001)、糟糕至极(t=3.457,P=0.001)显著性降低,内观组非理性信念总分(t=2.721,P=0.010)及低挫折忍耐分(t=3.303,P=0.002)量表分有显著性降低.干预1年后,内观认知组非理性信念(t=5.955,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2.440,P=0.019)、低挫折忍耐(t=4.945,P=0.000)、绝对化要求(t=5.569,P=0.000)、糟糕至极(t=3.140,P=0.003)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与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观组概括化评论分量表分(t=-2.603,P=0.013)较干预前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非理性信念总分(t=-3.932,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3.250,P=0.002)、低挫折忍耐(t=-2.603,P=0.013)、糟糕至极(t=2.706,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观认知组干预后元认知总分(t=3.096,P=0.004)、认知自信(t=2.726,P=0.010)、失控和危险感(t=3.409,P=0.002)、思维的控制需要(t=3.673,P=0.001)显著降低,内观组干预前后元认知失控和危险感(t=3.224,P=0.003)分量表分显著降低.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能矫正医学生非理性信念,降低元认知水平.

  • 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影响

    作者:孔艳玲;张少波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的影响。方法:60名网瘾大学生,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时间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 T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26.55±23.46)分、(28.48±4.35)分,对照组 T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26.49±23.24)分、(28.35±4.29)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 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61.72±21.28)分、(35.29±3.41)分,对照组 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39.53±25.16)分、(30.15±4.33)分,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 =3.69、5.11,P <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 内观认知疗法对40名大学生心身症状的影响

    作者:曹桐;毛富强;田红军;赵朋;梁瑞华;冯秀娟;李振涛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适用性.方法:使用招募海报的方法招募46名在校大学生,用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进行为期7天的治疗,40人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男13名,女27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参与动机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参与动机调查显示主动接受心理治疗的大学生多数认为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并对心理治疗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完成治疗者中治疗前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42.5%,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在内观认知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如SCL-90总分:治疗前为(160.8±44.9),治疗后为(123.2±31.0),P<0.001].结论:改良后的内观认知疗法可行性高,治疗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可进一步推广和验证其疗效.

  • 内观认知疗法对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干预分析

    作者:李净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干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5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正常服药+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单独服药。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亲密度、适应性、自尊、自知力、信任与容纳等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不满意程度、自尊、自知力、信赖他人、容纳与被容纳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对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干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

    作者:范玉江;张洁

    目的: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内观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动思维问卷(ATQ)和应对方式问卷(CSQ)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T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SQ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回避、自责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抗抑郁剂治疗基础上,内观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应对方式及抑郁情绪.

  • 抗抑郁剂联合内观认知疗法治疗伴有功能性 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作者:周璇;张峰

    目的:探究抗抑郁剂联合内观认知疗法治疗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17例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均给予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研究组在接受2周的药物治疗后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17评分(20.86±5.72)明显低于对照组(23.32±5.47);②治疗后研究组的TAS-20总分、因子1、因子2、因子3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研究组的PHQ-15评分(14.62±4.80)明显低于对照组(16.53±4.72).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改善伴有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述情障碍,并能减轻患者躯体症状的感受.

  • 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PCI治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董艳妮;李玉玲

    目的 观察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PCI治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PCI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分散内观认知疗法,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的评分上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改善PCI治疗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上,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优于对照组;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应用于PCI治疗患者的护理中.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海渊;康慧敏;王丽

    目的: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认知偏差的影响,来探究其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山西省太原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住院的符合试验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治疗后两个组的患者CGI-S评分经样本t检验后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是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关键作用是可以在抑郁症复发时,辨认出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帮助患者从这样的心理状态中进行解脱。

  • 内观认知疗法对男性酒依赖患者康复期心理渴求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震韬;杨宇;高丽娟;俞翠芳;梁智沣

    目的 研究内观认知疗法对男性酒依赖患者康复期心理渴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连续7d给予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强制性饮酒问卷(the Obsessive Compulsive Drinking Scale,OC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进行评估.结果 经NCT治疗后,研究组OCDS评分(45.08±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7.64±0.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中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各维度及量表总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NCT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总评(GI)维度得分(3.15±0.25)分、病情严重程度(SI)维度得分(3.08±0.23)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得分GI(4.14±0.22)分,SI(4.23±0.23)分,疗效指数(EI)指标得分比较,研究组患者得分(0.50±0.0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得分(0.41 ±0.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可显著降低男性酒依赖性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渴求程度,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

  • 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大学生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作者:彭睿;毛富强;苏阳雪;张志浩;李蔓薇;李一波;李静

    目的:内观认知疗法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内观认知疗法(NCT)干预,对照组保持与研究组相同时间的安静独处,治疗周期均为1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1月后对两组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自我和谐量表(SCCS)等心理量表评估,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1月智能手环(SB)睡眠监测,比较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和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成分1(睡眠质量)、成分2(入睡时间)、成分4(睡眠效率)、成分7(日间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SAS、SES、SCCS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SB监测结果治疗前后3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所有量表及SB监测结果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非器质性失眠症有治疗作用.

  • 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社会功能的研究

    作者:程娟;徐小童;毛富强;刘霞;曹桐;杜建艳;马宏筠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6月-12月间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0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服用原有药物基础上给予内观认知治疗4周,在入组时及4周末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自尊量表(SE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信赖他人量表、容纳他人量表评估.结果:89例进入结果分析,其中研究组40例,对照组49例;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生活质量总分(t=10.00)、心理社会因子(t=7.79)、精力/动机因子(t=5.61)、症状/副反应(t=3.46)、自尊量表(t=-3.65)、实际亲密度(t=-9.02)、实际适应性(t=-4.49)、理想适应性(t=-2.80)、信赖他人评分(t=7.80)、容纳他人(t=-3.20)与被他人容纳评分(t=-6.48)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SQLS总分(t=-4.63)、SES(t=2.80)、实际亲密度(t=5.91)、实际适应性(t=2.96)、理想适应性(t=3.28)、信赖他人评分(t=-6.99)、容纳他人(£=3.43)及被他人容纳评分(t=2.78)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药物合并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自尊水平、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对他人容纳度均有显著改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 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李慧慧;毛富强;韩邵明;常琦;程娟

    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予以8周内观认知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同时予以8周工娱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半年时进行PANSS、ITAQ及MARS测试.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PANSS、ITAQ和MAR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8周后及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PANSS、ITAQ和MAR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可以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 特大爆炸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作者:马宏筠;毛富强;张勇辉;杜建艳;顾培;张家瑞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天津港8.12爆炸引起的PTS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舍曲林(50 mg,1次/日)药物进行抗焦虑治疗,研究组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连续4周每天3h的分散内观认知治疗,对照组给予同等周期和时间的工娱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结束(4周)后各进行1次PTSD症状会谈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估,由2名主治医师完成;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由患者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由患者主管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填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总分、躯体化焦虑、精神性焦虑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TSD症状会谈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疾病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且病情明显改善(P<0.01),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各量表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社会功能.

  • 内观认知疗法改善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社会功能研究

    作者:张晓菲;毛富强;庞海珠;刘雅南;庞继松

    目的 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社会功能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原有药物基础上,给予内观认知疗法4周,在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Ⅱ-CV)的测评.结果73例进入结果分析,研究组36例,对照组37例,治疗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以及各分量评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总分以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量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结合内观认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社会功能.

  • 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曾文娟;黄锦燕;谢美雪

    目的 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知力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应用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其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作者:杨玉婷

    目的 分析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平均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内观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GI、SFRS、SDS、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四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 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作者:陶彩霞;陆萍华

    [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择120例精神科病人,实施内观认知疗法,在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及病人配合度评价方法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病人 NOSIE 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及个人卫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内观治疗后病人满意度及配合度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观疗法可有效改善精神疾病病人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及个人卫生,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对康复护理的配合度。

  • 内观认知疗法在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作者:孙洪梅;钱卫平;李思特;梁桂玲;刘波澜;林冬霞;许丽燕

    目的 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在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内观认知疗法的治疗组(研究组)和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感平衡量表(ABS)和容纳他人量表(AOS)得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ABS总得分较前降低(P>0.05),而两组的AOS得分较前增加(P>0.05).结论 对于首次行IVF-ET助孕患者,实施内观认知疗法可能促进情感平衡和提高容纳他人的能力.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