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网瘾"是不是病?

    作者:方舟子

    1995年3月16日,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德堡在一个心理医生网络贴了篇帖子,声称"网瘾障碍"的惠者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宣布为此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并列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网瘾"一词自此面世.

  • 电针结合心理干预对网瘾患者焦虑状态及血清NE变化的影响

    作者:朱天民;金荣疆;钟晓鸣;陈骥;李辉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互联网成瘾综合征(1AD)患者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7例IA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和电针合心理组,心理治疗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4天1次,治疗10次为一疗程;电针合心理组,选取百会、四神聪、合谷、太冲、内关、三阴交等穴,予电针治疗,隔天1次,共治疗20次,并行心理治疗同心理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IAD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结果:电针合心理组总有效率为91.3%,心理治疗组为59.1%,电针合心理组优于心理治疗组(P<0.05).2组IAD评分、SAS评分、HAMA评分、血清NE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电针合心理组均显著低于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疗法能显著改善IAD患者焦虑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NE含量有关.

  • 网瘾青少年述情障碍与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作者:林冬霓;邱鸿钟;沈家宏

    目的 了解网瘾青少年的述情障碍状况和自我接纳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Young的网络依赖诊断标准的青少年(研究组)及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研究组的网瘾总分和缺乏描绘情感能力的因子分及自我评价的因子分有显著相关(r=0.286,P<0.05;r=-0.321,P<0.05).研究组的自我接纳量表总分与述情障碍总分及外向性思维因子分(r=-0.356,P<0.05;r=-0.294,P<0.05)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自我接纳因子分和述情障碍总分、缺乏描绘情感能力的因子分及外向性思维因子分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91,P<0.01;r=-0.336,P<0.05;r=-0.313,P<0.05).结论 自我接纳程度低的青少年以及难以描述自己感情的青少年患网瘾的机会较大.自我接纳程度越低的网瘾青少年,述情障碍的症状越明显,内省性越低,对自己情感的描述能力越低.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网瘾:宿舍人际关系体验的中介作用

    作者:纪凌开;刘华山

    目的:探索完美主义、宿舍人际关系体验与网瘾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85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结果:①完美主义条理性成分(t=-7.375,P=0.000)对网瘾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期望(t=4.857,P=0.000)、担心出错成分(t=6.521,P=0.000)对网瘾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但个人标准成分对网瘾没有显著预测作用(t=0.665,P=0.0.506);②大学生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体验(t=5.341,P=0.000)对其网瘾有正向预测作用;③并且还在完美主义诸成分与网瘾的关系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角色。结论:宿舍人际关系在完美主义和网瘾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构建良好宿舍人际关系是高校大学生网瘾干预工作的重要途径。

  • 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影响

    作者:孔艳玲;张少波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的影响。方法:60名网瘾大学生,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时间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 T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26.55±23.46)分、(28.48±4.35)分,对照组 T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26.49±23.24)分、(28.35±4.29)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 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61.72±21.28)分、(35.29±3.41)分,对照组 SCS 、CSES 总分分别为(239.53±25.16)分、(30.15±4.33)分,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 =3.69、5.11,P <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 网瘾者酒精依赖、多动症、抑郁、焦虑发病风险的荟萃分析

    作者:李丹;孙静锋

    目的 分析英文发表的有关网瘾患者酒精依赖、多动症、抑郁、焦虑之间的发病风险.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WOS 2004~2015年相关文献,Jadad评分评估相关研究的质量,取得所纳入相关研究的RR及P值.STATA 11.0分析网瘾患者酒精依赖、多动症、抑郁、焦虑发病风险.结果相对于无网瘾者,网瘾者酒精依赖、多动症、抑郁、焦虑发生风险如下:(1)网瘾酒依赖发生风险:RR=2.99,95%CI 2.36~4.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网瘾者多动症发生风险:RR=2.78,95%CI 2.23~3.4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网瘾者抑郁症发生风险:RR=2.76,95%CI 2.20~3.4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网瘾者酒焦虑症生风险:RR=2.67,95%CI 1.64~4.3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瘾者酒精依赖、多动症、抑郁、焦虑发病风险较无网瘾者明显增加.

  • 网瘾倾向青少年自身及其父母的应对方式研究

    作者:郭穗君;李海双;张雪琴

    目的:了解具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应对方式特点,从网瘾青少年及其父母应对方式的关系这一角度探讨家庭系统对青少年网瘾影响,为进行青少年网络成瘾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T)和应付方式问卷对265名在校中学生进行测评,同时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这些中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40名(15.09%)青少年具有网瘾倾向,有网瘾倾向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中,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四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瘾倾向的青少年(P<0.01),而在求助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网瘾倾向青少年(P<0.05);网瘾倾向组青少年的父母的应对方式在自责因子和求助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父母组(P<0.05).结论:具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多倾向于消极应对,这与各自家庭系统下的父母应对方式有关,同一家庭系统下,很可能会对不同家庭成员的应对方式造成沿袭性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网瘾治疗要结合其父母和其家庭进行系统的治疗.

  • 网瘾青少年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作者:刘悦;王清;杨国栋;周文华;姚新民;方政华

    目的:了解网瘾青少年的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从本中心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网瘾青少年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焦虑、抑郁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结果:SAS显示:50例调查对象中,轻度焦虑22例,中度焦虑18例,重度焦虑4例.SDS显示:轻度抑郁14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2例.EPQ显示:典型内向者13人,内向倾向者22人;典型情绪不稳者6人,情绪不稳倾向者23人.结论:在网瘾青少年中,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适当、有效的引导和矫正,可能会使网瘾成为引发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一个重大因素.目前,除了对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加以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另外,本调查提示:某些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可能是网瘾的易感人群.

  • 浅析中专学生的网络心理

    作者:何小牧

  • 疗养机构开展网瘾防治工作可行性探讨

    作者:戴庆;高职全;吴以武;王建良

    网络依赖症或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网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目前国内网瘾防治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隐忧,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形成行业规范.疗养机构在亚健康防治、身心疾病治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经验,通过分析在疗养机构开展网瘾防治工作的可行性,探索以网络成瘾心理、社会学研究为基础,逐步建立网瘾防治体系,引导网瘾防治行业从粗放型向学科型转变.

  • 暴力戒网瘾:拯救还是摧残

    作者:任庆兰

    16岁少女邓森山之死2009年8月1日,又一个关于网瘾的悲剧发生.-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现实世界,也离开了网络世界.未满16岁的广西学生邓森山,父母为其冶网瘾,交纳7,000元学费,参加"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后不到一天,被训练营辅导员活活打死事件,引起全国关注.

  • 网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及对策

    作者:慕淑珍

    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使一部分大学生因上网成瘾,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文章描述了网瘾的症状、产生的原因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后提出了解决网瘾的对策.

  • 爱孩子戒除网瘾的"特效药"

    作者:

    关键词: 戒除 网瘾
  • 网瘾患者人格障碍的康复模式研究

    作者:王秀云;赵福云;李遵清

    目的 探讨改善网瘾患者人格障碍的有效措施,重建其健康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法 60例网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功能制护理,观察组给予8w的学校教育和医院护理管理相结合的矫治模式.两组采用卡氏16种人格量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16PF和SCL-90量表各因子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16PF和SCL-90量表各因子分值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学校教育和医院护理管理相结合的矫治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网瘾患者的人格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

    作者:岳欣;韦玫;李宏翰

    青少年上网成瘾具有多种严重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外部激发因素和内部心理机制分析青少年为何迷恋网络.

  • 电针配合行为疗法治疗网瘾38例

    作者:郑新杰;张霄;龚晓涛

    网瘾(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包括增强,戒断症状,情绪障碍,社会关系中断等精神障碍以及生理亚健康、自主神经功能错乱等一系列症候群.IAD患者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强烈依赖感,上网时感到愉快和满足,下网后往往出现烦躁、焦虑、失眠等戒断症状而再度上网.

  • 关注网瘾少年恢复健康青春

    作者:殷鹏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青年人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瘾就是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之一.

  • 乌梅丸煎剂对大学生网瘾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张沁园;张伯华;胡春雨;王成岗;郭公社

    目的:探讨乌梅丸煎剂对网瘾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网瘾大学生32名,以青少年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问卷、SCL-90量表、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乌梅丸煎剂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结果: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网络使用自我控制测评反强迫性、自律性、反情绪性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SCL-90总分值有极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乌梅丸煎剂有利于增强网络使用者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网瘾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 网瘾中医干预策略初探

    作者:李岳芳;张沁园

    青少年网络成瘾引发的心理生理问题主要包括负性情绪、社交障碍、戒断症状,与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相契合,目前中医干预网瘾主要包括情志疗法、耳穴、针刺、中药治疗,尚未建立完整体系,可借鉴亚健康的干预原则综合调理以恢复健康.

  • 腰围和高血压病关系更密切/服避孕药减少卵巢癌风险/网瘾可能损伤大脑

    作者: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