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肱动脉变异1例

    作者:郑威楠;姚建勇;李山泉

    解剖10%甲醛固定男性尸体标本1具,年龄约50岁.发现其上肢血管变异,报道如下.该标本左上肢腋动脉胸小肌第2段处分出内、外2支肱动脉,2支肱动脉被臂丛的各束及其主要分支包绕,其内侧有腋静脉与之伴行.肱动脉内支较粗,外径约6.0 mm, 起始段为正常的腋动脉本干,下行至背阔肌下后壁发出胸背动脉,在上臂分出旋前动脉、旋后动脉.肱动脉外支较细,外径约4.0 mm,行走约30.0 mm处分出肩胛上动脉,约50.0 mm处分出肱深动脉.内、外2支肱动脉共同沿肱二头肌内侧沟浅筋膜内下行至肘窝,两者之间无交通支;向下行与旋前圆肌表面,内、外支肱动脉分别移行为尺动脉(外径约3 mm)及桡动脉(外径约2.5 mm).

  • 胸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作者:张莉;李智贤;刘达恩;农庆文;卢月华;臧毅;张步林

    目的研究正常人胸背动脉(TDA)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120个正常人240条胸背动脉主干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胸背动脉血流参数95%参考值范围: Vmax 28.46~60.26cm/s,Vmean 6.80~22.84cm/s,Vmin 1.16~6.76cm/s,PI 1.78~3.34,RI 0.84~0.95.TDA血流参数左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血流速度高于女性(P<0.05);老年组(60~79岁)各项血流参数与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59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出了正常TDA的基础参数,为背阔肌肌瓣皮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对照标准.

  • 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及胸背动脉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

    作者:陈一武;石波;李洲;李慧莲;鄂占森

    目的 探讨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及胸背动脉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50名,其中男25名,女25名.分别进行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和胸背动脉的高频超声检查,测量胸背动脉起始段内径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肩胛下区肌肉、骨骼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胸背动脉起始段的内径为(1.46±0.09)mm,95%cI为(1.41,1.53)mm,医学参考值范围1.12~1.81 mm.收缩期流速峰值为(43.6±7.9)cm/s,95%cI为(40.1,46.2)cm/s,医学参考值范围30.4~55.9 cm/s.男、女胸背动脉起始段内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0.11)mmvs (1.43±0.09)mm,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肩胛下区肌肉、骨骼及胸背动脉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对肩胛下区病变的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爱武;杨壮群

    目的:探讨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显微外科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6年前采用扩张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14例面颈部瘢痕畸形患者,对皮瓣修复后的面颈部功能与外形,皮瓣臃肿程度与色差,瘢痕挛缩与瘢痕厚度等进行观测评估。结果有11例面颈部瘢痕畸形矫正完全且未再继发挛缩,颏颈胸部形态良好,皮瓣与面颈部颜色差异不明显,稍显臃肿需要修薄和Z改形。3例患者继发瘢痕挛缩畸形,皮瓣周缘瘢痕严重,需再行组织扩张术治疗。14例病例供区均隐蔽,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瘢痕挛缩畸形,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 胸背动脉穿支组织瓣用于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部分乳房成形术33例临床分析

    作者:汪星;何英剑;李金锋;解云涛;王天峰;范照青;霍苓;欧阳涛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 TDAP )组织瓣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部分乳房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因原发性乳腺癌拟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一期TDAP组织瓣转移乳房成形术的患者资料。共入组128例,符合手术条件并成功完成手术者3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52岁,中位年龄40岁。分析穿支血管定位、供区设计、术后并发症等资料,评价放化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前多普勒超声探查胸背动脉穿支平均直径(1?5±0?4)mm,平均皮瓣大小15 cm×6 cm。手术时间120~245 min,平均手术时间(271±72) min,平均拔除引流管时间(4?7±2?1)d。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7(12)个月[M(QR)],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TDAP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2/33)。结论 TDAP组织瓣一期乳房成形术是修复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局部乳房缺损的良好选择。此术式不影响背阔肌功能,供区并发症较少。

  • 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先成;鲁青;李晓芳;邱文奎;赵柏程;王玉银;皮立;贺吉庸;吴祖林

    目的 探讨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探测穿支点并标记,均选择第1穿支.设计将穿支点包括在内的不带背阔肌的带蒂或胸背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四肢或腋窝创面.结果 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于临床应用7例.皮瓣大小为6 cm×9 cm~12 cm×16 cm.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无血肿、血清肿等并发症发生,供区外形与对侧基本对称.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保留了背阔肌,皮瓣较薄,血运可靠,能明显降低对供区的损伤,是修复创面的一种良好选择.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

    作者:唐举玉;杜威;宋达疆;梁捷予;俞芳;卿黎明;王聪杨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和带蒂转移修复四肢及颈部、腋窝、肩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同侧带血管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颈部、腋窝、肩背部创面;选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1例四肢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创面.其中12例以胸背动静脉-外侧支-穿支为血管蒂,4例以胸背动静脉-前锯肌支-穿支为血管蒂,皮瓣不携带深筋膜、背阔肌和胸背神经.皮瓣面积小10 cm×5 cm,大26 cm×10 cm.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 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肩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质地良好、供区隐蔽、血管蒂长、血供可靠,且不牺牲背阔肌和胸背神经.带蒂转移是修复同侧颈、肩、腋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游离移植适合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 带少许肌袖的背阔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盛辉;曹东升;汪春兰;丁浩;李小静;王邦河;宁金龙

    自2000年以来,我们设计了应用带少许肌袖的胸背动脉肌皮穿支皮瓣,并保留胸背神经内侧支支配留存背阔肌功能,进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或局部转移修复大块肢体、胸壁软组织缺损10例,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5~69岁.交通事故致伤7例,受伤时间为7 d至2个月.

  • 胸背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意义

    作者:侯团结;高学宏;郑和平;宁金龙;李小静;李平松;陈啸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①在15具(30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背阔肌及其主要血供进行巨微解剖学观察.②对1具(2侧)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作背阔肌肌皮穿支皮瓣及肌瓣与穿支肌皮瓣分离的共蒂"扇形"瓣模拟手术.结果 ①在32侧标本中,共发现血管外径大于0.5 mm的肌皮穿支102支,其中来自胸背动脉内侧支的穿支数为56支(占55%),来自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穿支数为46支(占45%).每侧标本内侧支平均发出1.9支(在1~3支之间变化),外侧支平均发出1.8支(在1~3支之间变化).②胸背动脉内、外侧支的肌皮穿支外径大于0.5 mm的穿支血管主要集中在距神经血管窗下约8.5 cm(变化在6.4~9.2 cm之间)范围内.结论 胸背动脉的肌皮穿支血管位置恒定,管径粗,蒂长,适宜制作成肌皮穿支肌皮瓣或"扇形"瓣.

  • 胸背动脉—腹壁下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联合供应超长皮瓣移植一例报告

    作者:康庆林;曾炳芳;柴益民;唐剑飞;潘尧

    患者男,18岁.梳棉机致右上肢外伤5 h入院.查体:右上肢从肩峰至手背桡侧纵长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桡神经及肱三头肌桡侧半从肱骨中段至肘关节平面缺损,肱骨远段外侧皮质及外髁部分磨损,桡骨小头半脱位,桡动静脉、头静脉及桡侧腕长、短伸肌和肱桡肌从肘下3 cm至腕关节平面全长缺损,前臂指浅屈肌桡侧半缺损.

  • 高频超声在胸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瑞敏;王义成;杨海江;张淑华;郜新春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研究正常人胸背动脉(Thoracodosal,TDA)血流动力学特点,为背阔肌肌皮瓣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高频分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100例正常人200条胸背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包括内径(D)、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0条正常人胸背动脉显示率100%,TDA血流参数左右无显著性差异;男性血流速度高于女性;RI表现为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青年组,而中年组与青年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一种直观、可靠、无创的了解胸背动脉的检测方法,提供正常胸背动脉的基本参数,为背阔肌肌皮瓣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多发性动脉变异一例

    作者:马建敏;万斌;胡小令

    在尸体解剖时发现1具男尸右侧腋动脉、腹腔干和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以及左侧肾动脉多发性变异,现将变异情况报告如下.1右侧腋动脉分支变异右侧腋动脉起始处外径为6.9mm,其第1段距第1肋外缘11.5 mm处发出胸上动脉,分布于第1、2肋间隙前部.第2段距第1肋外缘29.8 mm处,发出胸肩峰动脉和一较粗大的动脉干,此干的起始处外径为3.6mm,在距此动脉干起始26.5 mm处发出胸外侧动脉至前锯肌;距起始30.5 mm处发出胸背动脉至背阔肌;距起始40.6 mm处发出旋肱后动脉和旋肩胛动脉,分别穿四边孔和三边孔至冈下窝.第3段距第一肋外缘43.3 mm处发出旋肱前动脉,绕过外科颈的前方走行.

  • 腋动脉及臂丛分支变异一例

    作者:黄子钧;谭宇鑫;张志英

    笔者在对1具中年女性尸体的解剖过程中,发现其左侧腋动脉部有较少见的变异,右侧未见变异,现报道如下.左侧腋动脉于第2段中1/3处发出一较粗变异动脉干,起始处外径为5mm,该动脉干自腋动脉发出后行向外下方,被臂丛的内侧、外侧和后束围绕,其分支有:(1)肱二头肌支,于起始1.5 cm处发出分支,行向外下,营养肱二头肌;(2)肩胛下肌支,于肩胛下动脉近侧0.3cm处发出分支,行向内下,营养肩胛下肌;(3)肩胛下动脉,自起始处3 cm发出,向内下行1 cm分出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旋肩胛动脉又分出1支旋肱后动脉;(4)旋肱前动脉,向外穿肱二头肌短头,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5)变异干终末支为另一支旋肱后动脉,与腋神经和由旋肩胛动脉分出的旋肱后动脉伴行,向后穿四边孔至三角肌深面与旋肱前动脉吻合.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庄加川;张振伟;李敏姣;陈泽华;陈乐锋;陈国荣;曾锦浩;叶学浪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对5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皮肤缺损面积约3.5 cm×5.2 cm~6.8 cm×9.5 cm,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中胸背动脉主干与手部动脉的分支吻合,皮瓣伴行静脉或皮下静脉与手背静脉吻合,重建皮瓣血液循环.胸背部供区直接缝合闭合创面.结果 术后5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皮瓣术后出现皮缘部分坏死,二次手术清创后直接缝合,2例皮瓣术后3个月行皮瓣整形术.术后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6个月,手部移植皮瓣质地好,外观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胸背皮瓣供区隐蔽,创面仅留线性瘢痕.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乳房缺损畸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先成;熊祥;方柏荣;孙杨;李晓芳;鲁青;贺吉庸;王玉银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或预扩张后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缺损畸形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8月至2014年4月,对23例乳房缺损畸形患者,采用预扩张带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5例,单纯带蒂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8例,皮瓣大小为12 cm×22 cm~7 cm×12 cm。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无血肿、血清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6个月,皮瓣成活良好,外形恢复较好。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较薄,穿支血管蒂较长且走行恒定,预扩张后可提供较大面积的皮瓣,是修复乳房浅表组织缺损畸形的良好选择。

  • 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尹玉凤;熊竹友;李光早;张莉;徐静;高嵩

    目的:探讨血管蒂周围携带部分肌肉的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应用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11例,术前皮瓣设计时应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胸背动脉外侧支主要穿支血管在体表的分布并定位,术中分离穿支血管时周围携带宽3~5 cm肌肉,供区保留大部分背阔肌及胸背神经,即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植皮或拉拢缝合修复供区,其中同侧血管蒂邻近转移4例,游离移植7例.结果:11例中仅1例游离出现血管危象后坏死,余10例全部成活.皮瓣大面积为22 cm×15 cm,小为8 cm×5 cm.随访6~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除足部切面修复者稍显臃肿外,余者外形满意.供区隐蔽,有明显瘢痕但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通过多普勒血流仪可指导术前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定位,胸背动脉的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周围携带部分肌肉蒂的改良皮瓣切取较方便,成活率高.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作者:冯云;李文婷;唐平章;徐震纲;张彬;王乃利

    目的 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珐解剖新鲜成人尸体5具,观察、测量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定位.结果 胸背动脉穿支44支,其中肌皮穿支35支、肌间隔/直接皮穿支9支.胸背动脉内侧支的肌皮穿支数占38.6%.胸背动脉外侧支的皮穿支数占54.5%,大部分位于背阔肌前缘2cm之内.粗穿支血管平均蒂长(12.41±2.84)cm.肩胛下动静脉外径(3.59±0.62)、(3.75±0.41)mm,胸背动静脉外径(2.71±0.43)、(2.98±0.18)mm.结论 胸背动脉的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 肢体远程与局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比较

    作者:林威威;施小彤;谢永果;王维;陈锡华;张辉

    目的 比较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各10只.对照组接受假手术,缺血组夹闭胸背动脉3 h后恢复血流灌注1 h,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肌皮瓣胸背动脉进行预处理,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夹闭右股动脉进行预处理.采用缺血10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10 min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结束30 min后再重复缺血组操作.检测缺血前(T0)、缺血3 h(T1)、再灌注1 h(T2)后各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术后第5天光镜下观察背阔肌皮瓣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缺血组比较,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在T1和T2时间点血清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P均<0.05),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缺血组比较,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术后第5天肌皮瓣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的病理学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均能减轻大鼠肌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肌皮瓣具有保护作用.

  • 背阔肌皮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立宇;崔英健;范元军;杨小康;肖霞;许小冬;徐江发;刘加;邢正文

    目的 研究背阔肌重要血管、神经及优势穿支血管的定位范围、大小,为临床设计背阔肌皮瓣及穿支皮瓣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缩短寻找相应血管的时间,优化皮瓣设计.方法 传统解剖组,对12具24侧(男10、女2)红色乳胶灌注成人标本的背阔肌进行解剖,在直视和手术显微镜下对胸背血管及背阔肌优势穿支血管(直径>0.5 mm,下同)、胸背神经的起止、走行、直径进行显微解剖及观测.高频彩超组,运用高频彩超对30例健康志愿者(男25、女5)双侧背阔肌穿支动脉的出肌点位置进行验证和探测,测量胸背动脉及内外侧分支的直径走行,进一步明确其体表投影位置.结果 传统解剖组测的胸背动脉及伴行静脉起始处直径分别为(2.51±0.61)mm、(2.72±0.56)mm,肩胛下动脉起点至旋肩胛动脉处、胸背动脉起始点至发出内外侧支分叉处、分叉处至内侧支远入肌点及外侧支远入肌点的距离分别为(3.31±0.81)cm、(5.26±1.95)cm、(4.5±1.13)cm、(6.76±1.81)cm.胸背动脉外侧支和内侧支起始处直径分别为(1.53±0.22) mm、(1.560.15)mm,内外侧支伴行静脉分支起始处直径为(1.71±0.16)mm,(1.52±0.24) mm.俯卧位上肢外展90°时胸背动脉起始点投影约为腋中线与第二肋间交点处或肩胛下角外上方约四横指处(笔者一横指约1.8 cm).胸背动脉内外侧分支处约为腋后线与第四肋下缘交点处.本组24侧标本中共测得外经大于0.5 mm的穿支动脉181支,其中来自胸背动脉分支以上9支,外侧支56支,内侧支49支,发自肋间后动脉67支.腋后线前后一横指与肩胛下角上一横指和下两横指的区域内、T8~T9棘突旁约三至五横指区域内、T10~T11棘突旁约两至三横指区域内、T12~L1棘突旁约两至三横指区域内易寻得穿支血管,上述定位区在高频彩超下能较快探测到理想的穿支血管.结论 通过对背阔肌的详细解剖研究对高频彩超探查胸背血管及重要穿支动脉位置、皮瓣的选择、手术操作等具有指导意义.脊柱两旁背阔肌多由肋间动脉直接供应且与胸背动脉的分支存在较广泛吻合,穿支血管较为理想且穿支点位置相对恒定,可作为理想的穿支皮瓣.

  • 右侧腋动脉变异一例

    作者:马向群;马建军;邢勇杰;岳亚辉;周晓丹;赵晓博;岑艳灵;马海燕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右侧腋动脉分支变异程度较大,较少见[1],现报道如下.右侧腋动脉第一段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变异干.胸上动脉和胸肩峰动脉其起点、分布无异常.变异干在胸小肌上缘发出,起点外径为3.84 mm,向外行于正中神经的深面.其分支有:第1支、第2支距变异干起点19.02 mm处发出,起始外径分别为1.84 mm、2.16 mm.第1支即胸外侧动脉沿胸小肌下缘走行,分支、分布均正常.第2支向内上方走行,距起点9.06 mm处发出4支,分布于肩胛下肌.第3支即胸背动脉距变异干起点28.84 m处发出,起始外径为2.90 mm,沿前锯肌外缘下行,分布于前锯肌和背阔肌.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