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 현대검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414
  • 国内刊号: 61-13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16
  • 曾用名: 医学检验杂志;陕西医学检验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陈学文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的动态测定及价值

    作者:李大鹏;王永清;吕春雷;张永军;王凤娇;郑文哲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中血浆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动态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成年大鼠19只,通过急性失血方式建立收缩压下降曲线,形成THS动物模型,测定收缩压基础值(T1),记录收缩压降至基础值3/4(T2),基础值1/2(T3),基础值2/5(T4),基础值1/5(T5),10 mmHg(T6)时失血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各时间点血浆LDH含量水平.结果 T2~T3及T4~T5时间段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T6时间段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段组内LDH含量水平显著性升高,T4~T5时间段组内LDH含量水平显著性下降.结论 选择收缩压下降曲线建立THS模型评估失血量变化,结合血浆LDH含量水平动态监测,可对THS过程中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进行有效评估,LDH含量水平可作为判断组织细胞损伤反应的血清学指标.

  • 血清PTX-3,CYFRA21-1和TP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易甲其;范艳平;周宁加;潘旭霞

    目的 探讨血清穿透素-3(serum penetrates-3,PTX-3)、细胞角蛋白片段(cytokeratin fragment 1,CYFRA21-1)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58例NSCLC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组及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PTX-3,CYFRA21-1和TPS水平,采用受试者特异曲线(ROC)评价血清PTX-3,CY-FRA21-1和TPS在早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NSCLC组血清PTX-3,CYFRA21-1和TPS水平分别为9.86±2.56 g/L,4.98±0.85 g/L和181.25±45.36 U/L,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的3.36±1.45 g/L,1.21±0.45 g/L,84.25±8.45 U/L和健康对照组2.18±0.78 g/L,1.12±0.25 g/L,62.32±5.9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63,5.778,15.963,均P<0.05).NSCLC组患者中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PD)患者血清PTX 3,CYFRA21-1和TPS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123,21.236,均P<0.05).经ROC分析可知,PTX-3,CYFRA21-1和TPS联合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高.结论 血清PTX-3,CYFRA21 1,TPS水平在NSCLC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三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NSCLC早期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骨标志物关系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旭;张会英;吴俊;邱爽;徐东江;孔卓

    目的 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关系,以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排除影响维生素D(VD),PTH以及骨代谢的情况,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门诊就诊的757例研究对象,年龄52.88±14.23岁.按照25(OH)D浓度不同分成4组,按照PTH水平不同分成2组.检测血清中25(OH)D,PTH,Ca,P,tPINP,β-CTX和OC的水平.对25(OH)D与PTH进行相关分析,对不同分组方式下各参数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在整个研究范围内25(OH)D浓度介于3.07~42.46 ng/ml,血清25(OH)D与PTH均呈现负相关关系(r=-0.214,P<0.001).但是对于25(OH) D<30 ng/ml的研究对象,其PTH升高的比例是10.30%;<20ng/ml的研究对象,其PTH升高的比例仅有10.91%;<12 ng/ml的研究对象,其PTH升高的比例也只有13.04%.随着25(OH)D缺乏程度的加重,PTH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的比例并没有明显增加.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协方差分析显示两种分组方式下骨标志物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01~3.951,P值均>0.05).根据IOM的分类标准,VD的缺乏率高达52%,VD的不足率达到34%,能达到VD充足标准的比例只有14%.结论 25(OH)D与PTH的水平呈负相关.PTH在反映25(OH)D缺乏程度方面作用有限.VD缺乏现象较普遍,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 白细胞介素4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

    作者:陈晓露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3例结直肠癌患者及107例健康对照者的IL-4内含子3及启动子-589位点基因型.结果 结直肠癌组IL-4内含子3的RP1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9% vs 86.4%,x2=16.300,P<0.01),RP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0.1% vs 13.6%,x2=16.300,P<0.01).RP1.1,RP1.2基因型的优势比值分别为0.28(95%CI,0.15~0.50)和3.28(95 %CI,1.77~6.07).IL-4-589位点在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内含子3位点频率分布一致,连锁不平衡.结论 结直肠癌与IL-4基因多态性相关联.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血脂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作者:赵佳;姚创利;左林;黎阳;姜小建;杨军乐;辛渭川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脂水平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0月期间入住西安市中心医院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应用终点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Ⅰ (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Mn-SOD活性,将Hcy水平与血脂水平和Mn-SOD活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P<0.05).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TC,TG,HDL-C和L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ApoA Ⅰ和ApoB水平呈负相关(r=-0.276,P<0.05;r=-0.239,P<0.05).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与Mn-SOD活性呈负相关(r=-0.218,P<0.05).结论 高Hcy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Hcy可能通过影响ApoA Ⅰ和ApoB参与脂质的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高Hcy可能通过抑制Mn-SOD的活性而削弱机体抗氧化的能力,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佩勇;谢梅;纪玉强;赵朝;程曼丽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viral myocarditis)血清中microRNA-155(miR-155)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3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3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155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水平,统计分析miR-155与cTn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miR-155水平为1.72±0.59,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miR-155水平(1.27±0.3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4,P<0.01);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miR-155水平与cTnT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5).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miR-155水平增高,且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提示miR-155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苗玉迪;魏绪仓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慢粒K562细胞株进行研究,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单独使用达沙替尼和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率,以及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诱导K562细胞的抑制率.根据金氏方程计算2种药物联合的抑制率及凋亡情况的协同作用及治疗效果.金氏公式为:q=D1+2/(D1+D2-D1×D2),q表示2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抑制率,D1和D2是单独用药作用的抑制率.当q值>1.15表示为协同作用.经过不同浓度的达沙替尼(1,5,10 μg/L)和氟达拉滨(1,2.5,5 ng/L)单独处理后或联合处理(1 μg/L达沙替尼+1ng/L氟达拉滨),(5μg/L达沙替尼+2.5 ng/L氟达拉滨),(10 μg/L达沙替尼+5 ng/L氟达拉滨)24 h后,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且达沙替尼和氟达拉滨具有协同效应.结果 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氟达拉滨和达沙替尼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由于5 μg/L达沙替尼和2.5 ng/L氟达拉滨均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作用,因此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选择该浓度作为细胞处理的终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998,P<0.05).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存在协同抑制慢粒K562细胞的作用(q>1.15,P<0.05);低浓度(1μg/L)达沙替尼对慢粒K562细胞p-BCR/ABL水平的下调作用(31.8%±1.9%)明显优于高浓度(10 ng/L)氟达拉滨(15.2%±2.1%),联合药物更明显下调慢粒K562细胞p-BCR/ABL水平的表达(49.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4,P<0.05).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能改善白血病,提高凋亡细胞的数量.结论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作用于白血病慢粒K562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加速慢粒K562细胞的凋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CHB患者HBV基因型及耐药突变基因联合检测临床研究

    作者:李步荣;张彤;李丽华;高宁;张彦平;张西英;雷柯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布特征,监测HBV发生耐药突变基因状况.方法 随机收集CHB患者血清样本共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反向斑点(reverse dot blot,RDB)杂交技术联合检测HBV基因型以及多位点耐药突变基因,并对受检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所用软件为GraphPad Prism 5.0.结果 男性患者平均HBV DNA含量5.38±1.15 lg IU/ml,女性患者平均HBV DNA含量5.05±1.59 lg IU/ml.不同性别组之间HBV 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5 0,P=0.3857>0.05).HBV C基因型检出率高48.08% (25/52),其次为B基因型36.54%(19/52).总耐药突变率30.77%(16/52),rt204位点发生突变率高50.0%(8/16).HBV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同位点发生耐药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7.286,P=0.6982>0.05).结论 C型为优势流行基因型;rt204为易产生耐药突变基因位点;联合检测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2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作者:张阳东;陈洁;楚瑞雪;王利营;云洁;安娟;方靓

    目的 观察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2013年3月~7月就诊于第二炮兵总医院的95例T2DM患者和11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RNA,应用荧光标记技术检测LDLR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酶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结果 T2DM组LDLR基因表达水平为1.988±1.158,正常对照组为2.601±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T2DM组LDL-C为2.828±0.806,正常对照组为2.889±0.8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1),两组的LDLR基因表达和LDL-C水平间无相关性(r=0.070,P=0.503).结论 受体途径可能不是T2DM患者LDL的主要代谢途径,LDLR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T2DM的诊断指标.

  • 2013年西安地区风疹病毒的分离与基因特征研究

    作者:吴瑞;杨杨;朱贞;司源;刘继锋;马超锋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风疹病毒基因特征,为风疹控制工作提供分子流行病学的基线数据.方法 采集西安地区2013年3起农村学校风疹暴发疫情中27个病例的27份咽拭子标本及6份尿液标本,利用RT-PCR法检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者接种Vero SLAM细胞分离病毒,并利用RT-PCR方法鉴定分离到的毒株,对分离到的风疹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利用BIOEDIT,MAGA6.0软件进行风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27份咽拭子标本中共25份风疹核酸阳性,6份尿液标本均为风疹核酸阳性;从风疹核酸阳性标本分离病毒,25份咽拭子标本和6份尿液标本分别分离到18株和5株风疹病毒株.9株测序成功,经鉴定全部属于1E型基因型.结论 2013年西安地区分离到的风疹病毒株与我国的主要基因型一致,应加强对西安地区风疹血清学诊断、病毒学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

    作者:吴子安;谢清娇;徐宁;谭志容;尹芳芳

    目的 探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PAC/PRC以下简称AARR)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为原醛症)的价值.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2例原醛症和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卧位醛固酮和肾素浓度,计算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ARR),构建AARR对原醛症的ROC曲线,确定AARR筛查原醛症的佳切点.结果 原醛症患者组立位肾素浓度为4.55 (15.67) pg/ml,卧位为2.85(5.34) pg/ml,立位醛固酮浓度为213.70 (237.38) pg/ml,卧位为207.52(137.90)pg/ml,立位AARR为61.53(182.84),卧位为100.69(254.0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立位肾素浓度为6.80(11.90)pg/ml,卧位为4.79(8.36) pg/ml,立位醛固酮浓度为121.20(31.94)pg/ml,卧位为112.47(23.99) pg/ml,立位AARR为17.49(28.57),卧位为22.67(37.43).立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ROC曲线AUC为0.802,Youden's指数提示佳切点为54.40 pg/ml,灵敏度为0.719,特异度为0.852;卧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ROC曲线AUC为0.848,佳切点为64.18 pg/ml,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18.卡方检验提示立、卧位AARR筛查原醛症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行筛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立、卧位AARR诊断效果相当.

  •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姚亚洲;郑引索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3月,利用三色法流式分析法检测76例老年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及其特点.结果 ①AML中主要表达的抗原是MPO,CD13和CD33,表达率分别为98.2%,98.2%和7.2%.47.3%有淋系抗原表达,其中CD7(19.3%),CD56(26.3%)为常见.②老年B-ALL中,CD19的表达阳性率高为100%,其次是cCD79a,CD10和CD2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9%,46.2%和66.7%.纯B系抗原表达者77.8%,伴T系抗原表达者22.3%,髓系相关抗原CD13,CD3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4%和22.3%.③所有老年T-ALL中均表达CD3与CD7,CD5(+)细胞占66.7%,干祖细胞CD34,HLA-DR阳性率分别为33.3%和0%.结论 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检测手段,有助于老年白血病的精确诊断.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瑞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81例和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cy浓度,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的Fa和VitB12浓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Hcy,Fa和VitB12浓度分别为28.42±7.69,6.97±3.12和326.41±128.53 μg/ml;健康对照组Hcy,Fa和VitB12浓度分别为12.23±3.87,12.66±5.89和449.75±196.34 μg/ml;脑梗死患者组Hcy,Fa和VitB12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4,P<0.01;t=9.58,P<0.01;t=5.57,P<0.01).男性脑梗死患者Hcy,Fa和VitB12水平分别为31.46±6.06,6.37±3.01和327.66±129.63μg/ml;女性脑梗死患者Hcy,Fa和VitB12水平分别为23.12±7.05,8.02±3.49和24.23±133.47 μg/ml.脑梗死患者中男女Hcy和Fa水平存在差异(t=8.39,P<0.01;t=3.29,P<0.01),VitB12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和低血浆Fa,VitB12有密切的相关性.

  • Celldiff BCM-2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白细胞分类能力的初步验证和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孙晓冰;黄晓春;徐健;孙懿;周道银;邓安梅;郭杰

    目的 对celldiff BCM-2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的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评估.方法 celldiff分析仪及人工镜检分别对379例需显微镜复检的住院患者血涂片、46例健康体检者血涂片进行白细胞分类.通过celldiff预分类结果与审核后结果符合性分析,审核后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关性分析以及celldiff分析仪和人工镜检分类白细胞耗费时间比较评价该仪器对白细胞识别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住院患者标本Celldiff预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原始细胞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28%,98.09%,76.81%,68.80%,47.49%和41.55%.健康体检标本分别为98.53%,95.40%,88.72%,81.89%,62.50%和0.00%.经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患者标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仪器审核后结果与人工分类结果相关性较好(r=0.914,r=0.900),嗜碱性粒细胞相关性较差(r=0.380).健康体检标本相关系数较高.人工镜检平均耗时4.89 min/例,celldiff分析仪平均耗时3.20 min/例.2名检验者按日常工作流程分类计数80例患者标本,使用仪器平均耗时分别为2.89 min/例和2.50 min/例,人工镜检平均耗时分别为3.58 min/例和2.40min/例.结论 Celldiff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实现白细胞分类的自动化与标准化.

  • 慢性丙型肝炎男性患者体内雌雄激素与抗黏病毒基因表达的关系

    作者:邓刚;张平安

    目的 探讨血清雌雄激素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黏病毒基因A(MxA) mR-NA表达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丙型肝炎男性患者51例,健康人群49例.采用酶法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检测雌雄激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xA基因mRNA表达.结果 CHC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ALT,AST和MxA基因mRNA表达量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11.34,7.79,7.87,4.28;P<0.05).对CHC患者MxA基因表达量与血清中雌雄激素、肝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MxA基因表达量仅与雌二醇呈反比(r=-0.479,P<0.05).结论 HCV患者雌雄激素发生紊乱并且雌激素与MxA基因表达呈负相关.

  • 血清炎性标志物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王媛;田应选;杨春芳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IL-6和CRP等分子标志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水平变化,观察其与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关系.方法 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住院AECOPD老年患者102例,应用ELISA法及乳胶比浊法检测血清和肽素、IL-6和CRP等分子生物标志的血清表达水平变化,与正常患者及患者组间比较,观察各个指标与患者急性加重程度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AECOPD患者中,疾病治疗前后,其血清中和肽素、IL-6和CRP水平分别为2.68±2.14 pmol/L,1.02±0.60 pmol/L;73.22±28.62μg/ml,14.64士8.49 μg/ml,47.64±15.48 mg/L,10.57±6.56 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1±0.46 pmol/L,6.21±4.20 μg/ml,5.14±3.72 mg/L),组间比较t值分别为2.96,5.71和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AECOPD患者自身对照发现治疗后血清和肽素、IL-6和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配对检验t值分别为3.02,8.20和9.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和肽素、IL-6和CRP等分子标志物可作为判断AECOPD疾病病程,及在治疗过程中感染被控制的客观指标,对正确判断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伍香梅

    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荆门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6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17及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23与IL-17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04,P<0.001).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5.31±18.75pg/ml vs 121.53±31.19 pg/ml,t=10.710,P<0.001).以治疗后IL 17水平的中位数(66.79 pg/ml)为界,将患者分为A(IL-17<66.79 pg/ml),B(IL-17≥66.79 pg/ml)两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后1年,A组患者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79%,(4/29) vs 37.93%,(11/29) Log-rank x2=4.344,P=0.037].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IL-23表达升高,且可以一定程度判断预后.

  • 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杀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娜;饶国洲;朱勇;李子夏;唐成芳;娄鸣;王丹杨

    目的 探讨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在设定佳参数下,作用不同时间的杀菌效果及机理.方法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37℃进行活化培养24 h,挑取菌落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05 cfu/ml细胞悬液,取10μl均匀涂布在无菌载玻片上,设对照组(照射前)和实验组(照射后),每个作用时间设3个复片,采用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参数设置为10 W,10 KV,10 KHz,He/O2=2%,2 L/min)对其进行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5,10,40,60,300,600,720和900s,通过菌落计数法计算杀灭率,检测不同照射时间的杀灭效果,电镜观察照射前后的细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1 798 cfu/10 μl;大肠埃希菌总数2563 cfu/10 μl.实验组:5,10,40,60,300,600,720和900s,其存活菌数和杀灭率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45 cfu/10μl(47.4%),823 cfu/10 μl(54.2%),731 cfu/10 μl(59.3%),586 cfu/10 μl(67.4%),324 cfu/10 μl(81.9%),107 cfu/10 μl(94.0%),6 cfu/10 μl(99.7%),0 cfu/10 μl(100%);大肠埃希菌:1 546 cfu/10 μl(39.7%),1 389 cfu/10 μl(45.8%),1 282cfu/10-μl(49.9%),1 085 cfu/10 μl(57.7%),579 cfu/10 μl(77.4%),228 cfu/10 μl(91.7%),11 cfu/10 μl(99.6%)和0cfu/10 μl(100%).结果表明不同照射时间其存活菌数和杀灭效果有所不同,其中照射900s时杀灭率达100%.电镜下观察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破裂、模糊、溶解、胞浆内容物外流,失去完整性,胞内染色变浅,核质疏松;大肠埃希菌长度缩短、边缘粗糙、胞壁溶解、胞内出现空泡样改变.结论 单极射频低温等离子体能有效地杀灭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杀灭率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机理与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破坏细菌胞壁、脂蛋白、脂多糖及DNA的作用有关.

  • Bcl-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雷秦;王娟

    目的 探讨Bcl-2和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46例2004年1月~2014年6月经行淋巴结活检初诊的DLBCL病例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BCL患者组织中Bcl-2及Bcl-6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免疫组化指标与DLBC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46例DLBCL中行Bcl-2检测,阳性表达率为63.04%(29/46例),行Bcl-6检测,阳性表达率为73.91%(34/46例).②Bcl-2和Bcl-6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全身症状、有无结外侵犯及PS评分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和IPI评分呈正相关(P<0.05).③Bcl-2和Bcl-6表达阳性患者其近期疗效和预后(总体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和Bcl-6阳性表达提示近期疗效与预后不佳,其水平可被视为独立的DLBCL分析因素,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发展的预测、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 新型肿瘤标志物人PF4重组表达、活性鉴定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王红梅;陈晔洲;田晶晶;刘欢;段生宝;丁少华;蒙青林;李勇

    目的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F4,诱导表达重组人PF4 (rhPF4),制备rhPF4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将pUC-57-PF4质粒中的PF4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上,在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MTT法检测rhPF4对对数生长期EA.hy92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rhPF4为免疫原,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rhPF4的单克隆抗体.结果 重组质粒在BL21菌株中高效表达,rhPF4占总蛋白的19%,表达蛋白分子量约14 KDa,与商品化人PF4单抗呈阳性反应;rhPF4可抑制内皮细胞EA.hy926的生长繁殖;建立的杂交瘤细胞株能稳定产生抗rhPF4单克隆抗体.结论 建立的BL21菌株可高效表达可溶性的rhPF4,该rhPF4能抑制EA.hy926的生长繁殖,制备的抗rhPF4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新型肿瘤标志物PF4的检测试剂的开发.

  • 补肾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武敏;艾文婷;李小凤;王养维

    目的 观察补肾健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炎性因子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0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补肾健骨胶囊,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6个月后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骨碱性磷酸酶(BLAP),骨钙蛋白(BGP),骨保护素(OPG),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密度水平.结果 用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骨代谢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比较,试验组用药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用药后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试验组用药后IL-6和TNF-α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BLAP,BGP,OPG和骨密度检测值较用药前升高,TRAP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用药后,试验组OPG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补肾健骨胶囊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异常,在抑制炎性因子发生和提升OPG水平方面作用优于传统钙剂.

  • 青年献血人群HBV/OBI感染者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的分析

    作者:景媛媛;李锦;段勇;蔡斌;叶世辉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者外周血中IL-10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陕西省血液中心采集的年龄范围在20~40岁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选择HBsAg阳性标本作为HBV组;选择HBsAg阴性/HBV DNA阳性,同时经随访排除窗口期的血液标本作为OBI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8例OBI感染者,37例HBV感染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并分析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BI组血清IL-10含量为21.9±0.7 pg/ml,显著低于HBV组40.4±10.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62,P=0.047);OBI组、HBV组血清中ALT含量分别为18.3±1.3 U/L和18.4±1.5 U/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1,P=0.992).根据ALT水平的高低,进一步将HBV组和OBI组献血者分为ALT≤20U/L和20 U/L<ALT≤40 U/L两组,比较两组间IL-10表达水平的高低,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87,P=0.056;F=1.34,P=0.25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OBI组IL-10水平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性(r=0.331,P=0.02,2-tailed),HBV组IL-10水平与肝损伤程度亦呈正相关性(r=0.322,P=0.05,2-tailed);HBeAb与HBcAb阳性的OBI组IL-10表达水平(22.3±0.55 pg/ml)低于相同模式的HBV组(84.3±17.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74,P=0.018),其余各组模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0在OBI持续感染中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参与OBI的发病机制,其含量变化与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性,与HBeAb和HBcAb的表达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 应用ROC曲线确定流式细胞术髓过氧化酶检测结果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佳临界值

    作者:洪俊;饶永彩

    目的 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法,评价流式细胞术髓过氧化酶检测(fMPO)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预测和诊断价值,并确定其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佳临界值(Cut-off).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血液科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ALS)患者198例,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54例和急性未分类白血病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细胞化学技术对MPO进行测定,以细胞化学法MPO(CMPO)≥3%和/或≥两种泛髓细胞标准物表达作为鉴别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金标准.并用SSPS软件绘制ROC曲线确定佳临界值,并将其与fMPO临界值为3%和10%时的诊断效能指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进行初步对比.结果 AML组和急性未分类白血病组fMPO水平显著高于ALL组(U=40,41;P均<0.05).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标准误0.04,95%置信区间为0.85~1.0,依据Youden指数大原则,确定fMPO佳临界值为5.5% ,此时灵敏度为98.7%,特异度为92.1%,其特异度明显高于fMPO为3%时的22.2%和10%时的70%(x2=11.23,8.11;P均<0.05),而灵敏度3%时的98.6%和10%时的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0.61;P均>0.05).结论 fMPO临界值5.5%作为急性白血病分类的诊断界值比较合适,可以提高临床的诊断.

  • CVVHDF联合HP治疗蜂蜇伤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作者:刘振国;王婷;卢晓娥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蜂蜇伤患者中临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红蛋白(Mb)、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及CVVHDF联合HP在蜂蜇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5例蜂蜇伤患者,分为常规组(局部处理、抗感染、抗过敏、抑制炎症反应、营养心肌、保肝保肾、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10例和CVVHDF联合HP治疗组(上述常规综合治疗+CVVHDF联合HP)1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 h的血清CK-MB,TBil,ALT,AST,Mb,BUN和Scr.结果 常规组经48 h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CVVHDF联合HP治疗组经24,48 h治疗后上述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DF联合HP治疗蜂蜇伤患者早期血清CK-MB,TBil,ALT,AST,Mb,BUN和Scr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能尽早恢复患者各脏器功能,是临床治疗蜂蜇伤患者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人巨细胞病毒pp150-gp52蛋白原核可溶性表达与IgM捕获ELISA方法建立和应用

    作者:孙卫国;孙雯娜;侯江厚;杨秉芬;张灵霞

    目的 原核系统内表达并纯化巨细胞病毒pp150-gp52融合蛋白优势抗原表位,建立IgM捕获ELISA方法并应用.方法 通过重叠PCR技术扩增获得巨细胞病毒pp150-gp52优势片段核酸序列,在原核系统内可溶性表达DsbCpp150-gp52融合蛋白并纯化,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融合蛋白的特异性和应用价值.结果 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DsbC-pp150-gp52经酶标记建立IgM捕获ELISA方法,检测60份临床阳性血清和60份健康人血清.其中以酶标记DsbC-pp150-gp52蛋白建立的捕获ELISA法阳性检出率96.7%,阴性检出率100%,初步验证DsbC-pp150-gp52融合肽具有非常好的抗原特异性.结论 融合蛋白DsbC-pp150-gp52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可溶性表达形式存在,获得的高纯度重组融合蛋白具有抗原性和特异性强的特点,采用IgM捕获ELISA的实验方法,可开发检测试剂盒用于风疹病毒的早期检测.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痰菌定植的影响

    作者:邹远妩;李芬;刘尚武

    目的 研究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痰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经痰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为耐药性肺结核的住院患者92例实施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及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各46例,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整体疗效,在治疗不同时期(1,3,6及12个月)收集患者痰标本进行涂片抗酸染色获得痰菌定植转阴率,观察治疗后的病灶及空洞变化,以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满12个月观察组痰涂片阴性44例,阳性2例,阴转率95.65%,对照组痰涂片阴性38例,阳性8例,阴转率82.61%;观察组治疗1个月~12个月的痰菌定植转阴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449,4.423,6.571,4.039;均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是58.70%,总有效率是97.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96%及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6,7.180;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病灶及空洞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37,0.211,0.746,0.123;均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9%,与对照组的32.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72;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痰菌定植的状况,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 ICUs分离的三种重要病原菌的耐药特性与基因型分析

    作者:辛毅娟;史皆然;杨柳;杨玉琪;徐修礼;周珊;郝晓柯;马越云

    目的 了解西京医院重症监护室分离的3种重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和同源性.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4年3月收集西京医院重症监护室分离到的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鲍曼不动杆菌和22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感染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Diversilab基因分型系统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A1,A2,B,C等4型;24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A和C型两型.2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为A1,A2,A3,A4,A5,B,C型等7型.相同菌株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不同的耐药性;来自不同区域的同型菌株存在不同的耐药性.结论 同源区域明显相关,综合分析有助于了解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趋势和感控效果.

  • 血清miR-25和miR-100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研究

    作者:王静;王成;张春妮

    目的 探讨血清miR-25和miR-100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4年5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及徐州市肿瘤医院63例ESCC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血清,并收集6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癌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25和miR-100含量.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ESCC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miR-25和miR-100表达水平的差异,配对t检验分析ESCC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miR-25和miR-100的表达量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miR-25和miR-100对ES-CC的诊断价值,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对ESC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ESCC患者血清miR-25(0.40±0.20 vs 0.02±0.01)和miR-100的相对含量(0.10±0.02 vs 0.04±0.00)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885.0和1 006.0,P值均<0.01);血清miR-25和miR-10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大于癌胚抗原;ESCC患者术后血清miR-100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0.07±0.01 vs 0.1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67,P=0.021);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血清miR-25和miR-100表达阴性的ESCC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高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 血清miR-25和miR-100可作为ESC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 MSCT引导TBNA联合LCT技术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亚洁;陈凯

    目的 探讨胸部CT影像学(MSCT)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液基细胞学(LCT)技术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4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224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评价该技术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 ①224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394组淋巴结,TBNA穿刺成功788针(96.10%).②1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结果阳性180例(94.74%),其中64例患者TBNA结果是惟一病理学依据.③44例TBNA阴性患者中,除12例经过TBNA确诊为结节病外,其余经开胸手术确诊,2例为淋巴瘤,8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22例阴性.在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76%,100%和95.54%.④64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参考,TBNA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⑤小细胞肺癌TBNA的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10.24,P<0.01).直径≥3 cm淋巴结TBNA的阳性率稍高于<3 cm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为1.72,P>0.05).结论 MSCT引导TBNA联合LCT技术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敏感度、准确度等均大大提高,且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CEA,AFP,CA125,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在鉴别卵巢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詹颉;常宁宁;李小侠;李芒会;张利侠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CA199及CA72-4对卵巢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已经确诊的卵巢疾病患者132例,其中卵巢癌患者44例,卵巢良性肿瘤58例,卵巢囊肿30例,选择同期均排除其他妇科疾病的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罗氏cobas601仪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研究对象中5项标志物,同时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在不同卵巢疾病的差异.结果 在各类卵巢疾病中,血清CEA,CA125和CA72-4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46~24.947,P=0.000),AFP和CA199在不同组中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051~4.611,P>0.001);血清CEA,CA125和CA72-4的含量在卵巢癌和卵巢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0~4.932,P=0.000~0.007).5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囊肿的阳性率分别为75.0%,53.4%和53.3%,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CA125和CA72-4在卵巢癌与卵巢良性疾病中敏感度较高分别为54.5%和56.8%;CEA和AFP对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囊肿的特异度较高为100%.结论 CA125,CA72-4是卵巢癌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但对卵巢疾病的筛查诊断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卵巢疾病,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其检出率.

  • 儿童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月芳;马芳莲;朱亚宁;王伟;杨丽芳;归巧娣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治疗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预防抗生素所致肠道不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儿科共60例患儿,对Hp阳性患儿使用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抗Hp菌治疗10天后,留取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分别称取患儿治疗前后的新鲜粪便1.0g,进行肠道菌群培养,鉴定肠道菌群的菌种,将其数量和检出率等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杆菌在抗Hp感染治疗前后患儿肠道的检出率均为100%.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45~49.19,P<0.01),其余肠杆菌、肠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酵母菌五类菌种治疗前后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值(B/E值)0.69±0.33,较治疗前1.18±0.44降低(t=7.715,P<0.05).结论 抗Hp感染治疗易引起患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菌群紊乱,患儿肠道定植抗力降低.故抗菌药物治疗Hp感染时须注意及时补充以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为主要成分的益生菌制剂.

  • 尿羧肽酶B和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刘斌;龙延滨;刘栋;刘倩

    目的 评估尿液中羧肽酶B激活肽(carboxypeptidase B,CAPAP)水平和尿胰蛋白酶原(trypsinpgen activation peptide,TA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因腹痛24~72 h就诊的病人,终将23例SAP患者和38例急性轻症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纳入研究,使用EPS速率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尿液中TAP水平,使用胶体金法检测尿液中CAPAP水平,分别计算其诊断效能进而确定诊断效能高的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共纳入61例患者,根据实验结果分析,SAP组尿液中CAPAP和TAP水平较MAP组均明显升高,CAPAP水平SAP组82.61%,MAP组为7.89%(P<0.05),TAP水平SAP组为93.62±14.61 nmol/L,MAP组为67.50士6.2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my水平SAP组(744.31±689.64 u/L)与MAP组(549.32±338.33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生化指标中,尿CAPAP对SAP具有诊断价值(敏感度86.4%,特异度89.7%,准确度88.5%,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和78.8%).结论 相对于血清Amy和尿TAP,尿CAPAP可作为诊断SAP的一项可靠生化指标,血淀粉酶不适宜作为一项SAP的筛查指标.

  • 血清S100A6检测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福利;张颖;王建

    目的 探讨血清S100A6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及疾病进展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S100A6的浓度.结果 卵巢癌与良性卵巢肿瘤,正常对照患者相比,S100A6血清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中晚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S100A6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卵巢癌患者(t=4.68,P<0.001).与高分化和中分化相比,低分化的卵巢癌患者S100A6血清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中S100A6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的卵巢癌患者(t=4.02,P<0.01).S100A6血清平均浓度与病理类型无关(t=1.8,P>0.05).结论 血清S100A6的血清浓度与卵巢癌病情发展相关,S100A6有望成为监测卵巢上皮性癌病情发展的分子标志物.

  •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健;崔蕾蕾;刘连庚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侵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达的调控,初步探讨姜黄素在防治皮肤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可能存在的新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侵袭性皮肤鳞癌细胞株A431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MTT法检测5,10,15,20,25,30,35,40和50 μmol/L姜黄素作用24,48和72 h对细胞的毒性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法检测5,10和15μmol/L姜黄素对细胞的侵袭能力,黏附试验法检测对细胞的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5,10和15 μmol/L姜黄素作用后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PCR法检测对细胞中STAT3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浓度<15 μmol/L,作用时间24 h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懒性(P>0.001),当姜黄素浓度15 μmol/L,作用时间为24 h时,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存活率85%;细胞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15 μmol/L姜黄素浓度处理效果明显(P>0.05);姜黄素可明显抑制STAT3基因mRNA转录水平,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高度依懒性(P>0.05).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及该信号通路靶基因STAT3的表达降低皮肤鳞癌A431细胞的侵袭性.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

    作者:洪骏;王锋;印中鹏;汪俊军;牛冬梅

    目的 分析冠心病(CA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方法 分别检测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8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4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Lp-PLA2,Fbg水平及CAD病变程度,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较,CAD患者Lp-PLA2,Fbg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6,8.095;均P<0.01);与SAP组相比较,ACS组的Lp-PLA2,Fbg,Gensini积分以及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7,2.126,3.286;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D患者血浆Lp-PLA2,Fbg均与Gensini积分(r1 =0.356,r2=0.348;均P<0.01),cTnI水平(r1=0.262,r2=0.213;均P2<0.05)呈正相关,且Lp-PLA2与Fbg亦呈正相关(r=0.20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AD患者血浆Lp-PLA2和Fbg(β=0.263,0.204,均P<0.05)水平共同决定了10.70%的Gensini积分变化;cTNI和Fbg(β=0.484,0.293;均P<0.01)共同决定了35.00%的Lp-PLA2变化,而Lp-PLA2是Fbg的唯一显著的独立预测因子(β=0.368,P<0.01).结论 CAD患者血浆Lp-PLA2,Fbg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 三种检测方法在胃液隐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王永志;王宏;申亚丽;李馨;贺斌

    目的 探讨并评价转铁蛋白法、血红蛋白胶体金法、化学法测定胃内容物隐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对103例患者胃液同步使用检测转铁蛋白(TF)法、血红蛋白胶体金法和化学法进行检测.以内窥镜检测为金标准,探讨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化学法灵敏度(阳性率)为35.9%,特异度为36.0%;血红蛋白胶体金法灵敏度(阳性率)为41.0%,特异度为72.0%;转铁蛋白法灵敏度(阳性率)为52.7%,特异度为76.0%,转铁蛋白法优于化学法和血红蛋白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66,P<0.05;x2=9.346,P<0.05).转铁蛋白法和血红蛋白胶体金法联合应用灵敏度(阳性率)为62.8%,特异度为84.0%.结论 检测胃液隐血时转铁蛋白法优于化学法和血红蛋白胶体金法,联合应用转铁蛋白法和血红蛋白胶体金法检测更符合临床诊断,是筛检胃内容物隐血更理想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两种定量试剂检测D-二聚体的评价

    作者:汪建军;余艳丽;任超杰

    目的 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两种定量试剂(西门子,九强)检测D-二聚体(D-D)的准确度、精密度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新鲜凝血标本50份,应用两种不同试剂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D-二聚体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对质控品的测定来比较两种试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 准确度通过检测自身质控品和对方质控品进行评价,西门子试剂检测D-二聚体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0%和-8.7%,九强试剂检测D-二聚体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2%和26%;精密度通过20次室内质控结果进行评价,西门子试剂的检测均值为4.9±0.19 mg/L,CV为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7,P>0.05),九强试剂检测的均值为4.5±0.17 mg/L,CV为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05);检测结果一致性的对比显示:在D-D<0.5 mg/L时,两种定量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5 mg/L<D-D<5 mg/L时,九强试剂所测得的结果均低于西门子试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D-D>5 mg/L时,九强试剂显著高于西门子试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试剂的精密度良好,准确度在检测对方质控品时结果不令人满意,九强试剂在D-D>5 mg/L时的准确度尚需进一步论证.

  • 人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

    作者:鲁燕飞;姚尧

    目的 评价深圳市晋百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人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系统(简称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方法 以罗氏PCT检测系统为参比系统,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为待评系统.在待评系统连续测定两浓度质控品(0.5 ng/ml,10 ng/ml)20次计算其变异系数(CV)评价其重复性,连续测定20个工作日计算其CV评价其天间不精密度;根据EP6-A文件配置不同标本浓度(0,0.5,1,2,5,10,20,50 ng/ml)计算其线性范围.收集200例患者血清标本,根据EP9-A3文件在待评系统与参比系统进行比对试验判断两者的可比性.结果 待评系统重复性为不同浓度质控品的CV分别为3.59%,1.57%,天间不精密度分别为7.02%,3.82%;在0~50 ng/ml范围为线性.比对试验线性决定系数R2 =0.968 6(Pearson相关分析α=0.05,P<0.001),在有医学意义浓度0.5 ng/ml处相对偏差为9%.结论 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精密度好,检测范围宽,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 梅毒实验诊断中增强化学发光技术与其它血清学比对以及在急诊筛查流程的探讨

    作者:于连辉;崔京涛;贾妍;闫文娟;王巧凤;许少侠;张伟红;陈倩;倪安平

    目的 通过分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比对试验,探讨增强化学发光技术(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technologies,ECT)在急诊化验室筛查流程.方法 增强化学发光技术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同时检测2013年4月~2014年5月间257例患者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二者不相符的检测结果,使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进行验证.结果 ECT与TP-PA比对敏感度为98.9%,特异度为88%,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921,P<0.05);二者结果不符标本11例(4.28%),ECT阳性TP-PA阴性的不符标本9例中,FTA-ABS IgG抗体9例均为阴性,RPR检测阳性1例;ECT阴性TP-PA阳性的不符标本2例,RPR检测与FTA-ABSIgG抗体均为阴性.经FTA-ABS验证后的ECT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8.3%.结论 ECT敏感度高,特异度较好,且简便快速的方法学适用于急诊化验室梅毒血清学试验筛查.ECT阳性时,建议使用RPR检测以确定疾病的活动性.

  •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李秋馨;付玉梅;梁志舜;方育群;植海欣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集537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血液、粪便等标本,综合应用胃黏膜组织染色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法、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法和粪便抗原HpSA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观察各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与诊断标准的吻合度.结果 537例受检者中共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327例,占60.9%;男性患者感染率为61.4%、女性患者感染率为6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7,P=0.067).5种检测方法中,组织染色检测的灵敏度高,为0.979;血清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低,为0.896,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65,P=0.027).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特异度高,为0.900;血清抗体检测特异度低,为0.81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33,P=0.000).13C尿素呼气试验的准确度高,达0.946,各方法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753,P=0.007),5种方法的吻合度κ值为0.789~0.913,13C尿素呼气试验高,血清抗体低.结论 5种方式均能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价值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

  • 胆红素对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

    作者:杨伏猛;刘倩;王文军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质控血浆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胆红素的质控血浆为实验组(A,B,C,D,E),分别测定PT,APTT,TT和FIB,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检测结果,并通过二项回归方程得出校正公式.结果 当胆红素浓度低于17.20 μmol/L时,对血浆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胆红素浓度低于34.30 μmol/L时,对血浆TT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胆红素对血浆FIB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PT,APTT和TT的检测结果随之降低.结论 血浆胆红素浓度轻度升高对ACL TOP700检测PT,APTT和TT结果影响不大,但血浆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可能会导致PT,APTT和TT结果降低;不同浓度血浆胆红素对ACL TOP700检测FIB的结果没有影响.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脂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检测的意义

    作者:克依木江·吾卜力卡司木;吐尔逊江·司拉木;阿地拉·苏力坦;廖洪利

    目的 探讨血脂和α1-酸性糖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MM患者60例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α1-酸性糖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组患者TC,LDL-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4~6.851,均P<0.01),而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3,P>0.05).MM组治疗前患者和治疗后有效者TC,HDL-C,LDL-C和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1~34.157,均P<0.01).结论 检测血脂和α1-酸性糖蛋白变化可作为预示MM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 总胆汁酸和前清蛋白在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利芬;赵冬;李慧;王兴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胆汁酸(TBA)、前清蛋白(PA)在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7~12月感染病科住院并确诊的肝病患者97例为观察组,其中肝炎组53例,肝炎后肝硬化组44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分别进行TBA和PA检测,TBA采用循环酶法,PA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肝炎组TBA水平(15.20±20.22μg/L)和肝炎后肝硬化组TBA水平(39.40±34.09 μg/L)均高于对照组(3.15±2.37μg/L),二者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3.89,11.11,P<0.05);肝炎后肝硬化组的TBA高于肝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7.17,P<0.05).肝炎组PA水平(224.23±69.34 mg/L)和肝炎后肝硬化组PA水平(167.37±62.41 mg/L)均低于对照组(294.44±38.44 mg/L),二者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8.69,15.03,P<0.05).肝炎后肝硬化组TBA,PA的阳性率(65.91%,77.27%)明显高于肝炎组(20.75%,39.6%)和对照组(2.00%,4.00%)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TBA,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和PA水平直接反映肝脏功能减退与损伤程度,其阳性率可作为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 儿童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及早期鉴别诊断

    作者:王玲;尹春燕;肖延风;席朝霞

    目的 分析并比较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c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外周血及骨髓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依据,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为不典型AA组;同期初诊的急性ITP 30例为ITP组.入院后均行血常规、骨髓涂片,自身抗体系列,抗血小板抗体等检查.所有病例入组前排除白血病,MDS,典型AA等血液疾病.结果 不典型AA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为2.17±1.07 (ANC),血红蛋白为93.23±32.11g/L(HB)显著低于ITP患儿(ANC为2.73±0.39 g/L及HB为111.11±42.23 g/L),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TP患儿血小板计数为(30.38±2.22)×109/L,显著低于不典型再障患儿(47.14±2.17)×109/L,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AA患儿巨核细胞数为17.83±7.83明显低于ITP患儿225.3±64.23,两组间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典型AA和ITP存在许多相似性,容易发生误诊,当患儿出现血小板降低时,应仔细分析其他血细胞的特点,并参照骨髓穿刺结果,必要时进行骨髓活检以明确诊断.

  • 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分析研究

    作者:张鹏;施瑞洁;刘文康;王华;李博;李玲

    目的 检测住院病人血清中输血前四项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抗-TP),获得病人输血前感染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12~2014年共71 043例受血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抗体,其中男性29 626例,女性41 417例.结果 2012~2014年受检者四项传染病指标总阳性率为7.5%(5 309/71 043),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x2=64.701,P=0.000);HBsAg总阳性率为4.51%(3 207/71 043),男性血清中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x2=23.512,P=0.000);抗-HCV总阳性率为1.56%(1 106/71 043),阳性率呈逐年下降(x2=15.517,P=0.000),男性血清中HC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x2=56.554,P=0.000),并且阳性率呈逐年下降(x2=14.153,P=0.001);抗-TP总阳性率为1.25%(888/71 043),各年度TP抗体阳性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x2=11.587,P=0.003),女性血清中抗-TP有明显差异(x2=8.978,P=0.011);抗-HIV总阳性率为0.15%(108/71 043),男性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x2=104.6,P=0.000).结论 检测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不但可以获得各个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医疗纠纷,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保障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安全.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价值比较

    作者:徐晓嵘;章晓鹰;张珏;吕佳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DNA (HBV-DNA)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252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血清学转换组(83例)与未转换组(169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2周与24周HBeAg分别以90 S/CO与25 S/CO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治疗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0.852,0.639,0.680,0.828与0.899,0.663,0.763,0.845,24周的HBV-DNA载量与较基线下降幅度也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结论 HBeAg血清定量值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转换佳预测指标,此外,治疗24周HBV-DNA载量与较基线下降幅度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血清TPOAb和TGAb阳性在正常人群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肖倩;许振杰;李有强;王丽娜;张轩;陈茶

    目的 研究正常人群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特点.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14年5月~10月731例正常人群的血清TPOAb和TGAb,分析其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特点.结果 731例正常人群TPOAb和TGAb同时阳性占25.03%,仅TPOAb阳性占7.93%,仅TGAb阳性占4.51%,且女性普遍高于男性.结论 正常人群血清TPOAb和(或)TGAb存在一定阳性率.

  • 血清AFP,CEA,CA-199与TA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芳胜;熊敦勇;寇辉;任光玉;张剑锋;朱皓皞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与糖链糖蛋白(TA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9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各肿瘤标记物(T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率等指标.结果 肝癌确诊患者中,TAP,CEA,AFP,CA-199及联合检测敏感度分别为88.40%,40.60%,53.6%,34.80%和95.60%;阳性率分别为68.40%,40.54%,46.84%,34.23%和75.67%.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敏感度(95.60%)和阳性率(75.67%)明显高于其他各单项检测指标,特别是在继发性肝癌中,联合检测起到明显弥补作用.结论 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优于AFP,CEA,CA-199和TAP各单项检测,是一个很好的肝癌筛查方法.

  • HLA-B27表达量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状况中的作用

    作者:王平均;孙灵迪;武晓茜;邵先安

    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蛋白表达量,结合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探讨HLA-B27表达量可能在AS疾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临床疑似AS病例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对所收集病例的全血采用磁珠酶联免疫法检测HLA-B27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0例疑似AS患者中,临床终确诊为AS患者55例,其中人类HLA-B27检测阳性者53例(96.36%);50例健康对照组中筛查HLA-B27检测阳性2例(4%).53例HLA-B27阳性AS患者HLA-B27表达量与BASDAI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BASDAI评分与HLA-B27蛋白质表达量(吸光度A值)呈正相关性(r=0.562,P=0.000).结论 在AS患者中HLA-B27表达量与AS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为疾病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亚群细胞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唐玉蓉;王际亮;孙婷婷;伊心浩

    目的 研究外周血Th亚群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1在急、慢性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FN-γ和IL-4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ELISE)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生成的TGF-β1水平,并与24例正常对照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aITP患儿Th1细胞因子IFN-γ阳性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ITP患儿Th1细胞因子IFN-γ阳性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ITP患儿Th2细胞因子IL-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TP患儿Th2细胞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ITP和cITPTh3细胞因子TGF-β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cITP较aIT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急、慢性ITP中Th细胞因子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抗CCP抗体,AKA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辉

    目的 评价抗CCP抗体,AKA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RA患者、103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散射比浊法检测抗CCP抗体,AKA和RF.结果 ①抗CCP抗体,AKA和RF在非RA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1.9%和22.3%,RA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46.3%和8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3.4,17.7,24.1,P<0.05);②单独检测时,抗CCP抗体,AKA和RF敏感度分别为71.3%,46.3%和80%,特异度分别为96.2%,98.5%和80.5%.联合检测时,抗CCP+ RF对RA的敏感度高(48.8%),两两联合或三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显著提高(98.5%~100%).结论 抗CCP抗体,AKA和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RA早期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

  • 腹腔镜与ERCP手术后血清CRP和PCT检测比较分析

    作者:周玉宝;陈芦斌;刘芳;武易;房欢;简佩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方法 将2015年1月~4月100例胆石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ERCP组50例,分别于术后24h对其血清进行CRP和PCT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PCT水平(0.13±0.04 ng/ml)显著低于ERCP组(10.18±1.23 ng/ml)(P<0.01,t=3.347),CRP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1.433).结论 PCT在评价患者手术后创伤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时较CR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过程能力指数在临床生化实验室中的运用

    作者:丁思意;蒋媛媛;刘琴;蒋洪敏

    目的 通过调查临床生化实验室11个检测项目的过程能力指数,将已在工业生产、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能力指数(Cp及Cpk)引入临床实验室.方法 运用过程能力指数公式,结合Minitab软件计算11个生化检查项目两个质控浓度从2014年8月~2015年2月连续7个月的Cp及Cpk.结果 低浓度质控血清中77个Cp中有16个Cp≤1.33,61个Cp> 1.33;高浓度质控血清中77个Cp有9个Cp≤1.33,68个Cp>1.33.结论 过程能力分析是一种以数据和事实为决策依据的管理方法,是一种更为客观、全面、科学的管理方法.

  • 2013年全国175家临床实验室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比对分析

    作者:宋宁;张蜀澜;胡朝军;邓垂文;李萍;白依娜;李丽君;董晓娟;吴子燕

    目的 通过全国多中心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比对活动,了解国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水平现状,以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以下称"项目组")制备自身抗体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向全国175家自愿报名参加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品.比对品包含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或阴性、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阳性或抗蛋白酶3(PR3)抗体阳性,共计1组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ANCA,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检测比对工作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134家,148家和148家.ANCA,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比对品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8%,98.0%和98.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4.4%,96.1%和98.8%.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国内实验室检测ANCA的主要方法,但回报的结果符合率参差不齐,荧光模型回报率尚不理想,仅为77.9%.结论 2013年全国实验室检测ANCA比对品的阳性符合率尚不理想,且应用ⅡF法检测ANCA时荧光模型回报率不高.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比对结果较为满意.ANCA检测质量仍有待提高.

  •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作者:丁春梅;胡志德;刘晓斐;胡成进

    BNP和NT-proBNP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心力衰竭诊断标记物,但二者并非完美无缺.MR-proAN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已有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其在心力衰竭的诊断方面具有和BNP和NT-proBNP相媲美的临床价值,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BNP和NT-proBNP互补.该文就MR-proANP的由来及其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现代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