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 현대검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414
  • 国内刊号: 61-13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16
  • 曾用名: 医学检验杂志;陕西医学检验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陈学文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菌血症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结果分析

    作者:胡毓安;黄梅;王卫萍;范明;王颖;尤金炜;何伟;邵海枫

    目的 了解菌血症对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菌血症患者血培养当日(1,3)-β-D-葡聚糖结果.结果 27例非IFI的菌血症患者中8例(29.63%)为G试验阳性,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菌血症患者中4例G试验阳性(33.33%,4/12),均为葡萄球菌属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菌血症患者中4例(26.67%,4/15)G试验阳性,其中2例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1例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感染病人.金黄色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铜绿假单胞菌、霍氏肠杆菌感染可引起(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结论 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与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有交叉反应,可能会引起G试验假阳性.

  • 样本接力跟踪检测质量控制法的初步应用

    作者:魏志武;居军

    目的 建立一种以"接力"模式选取批次样本作为"质控品"," 零成本"便捷开展室内质控的方法.方法 使用BC-5500五分类血细胞仪;通过预先监测统计,选定样本能在接力间隔期间(2~4℃,1~3 d)相对稳定的项目(WBC)开展质控;在仪器校准后立即开展第1批患者样本的检测(将此批检测假定为"0"偏差%、"0"偏差),从中选取1份靠近校准品定值的样本作为"集中值质控品",在第2批(d)检测中带入复检,并在批次中选出第2份"集中值质控品",如此随日常检测批次不断延续;此编排可使"质控品"批次间的偏差%(表象偏差%)具备"交接性",以此为依据同步计算每份"质控品"的"累积差值(真相差值)",从而具备对"0"偏差的"跟踪性";根据累积差值的性质将其"移植"于s=√Σ(x-)2/n-1公式,得到"累积差值标准差公式":Sb=√Σ(0-Si)2/n-1,计算Sb,确定对累积差值的控制范围;统计偏差%组绝对值数据,确定对偏差%的控制范围;后以L-J法图形表达方式同步控制"累积差值"和"偏差%".结果 WBC数据图形模型显示:接力法既控制"真相差值"又控制"表象偏差%",可以如L-J法一样显示检测系统误差变化.结论 接力法能赋予普通血样以"质控品"属性;累积差值"移植"于L-J法统计公式后,使接力法兼具统计学优点;相对于质量差的商品质控品项目(WBC),接力法更具效果和效益.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琳;鄢盛恺;夏良裕;杨辉;金勋;李爽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148例对照组,98例2型糖尿病组和76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基因型,分析了不同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并探讨了基因多态性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间的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北方汉族人群rs17321515多态性基因型AA,AG,GG频率分别为0.151,0.500,0.349,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01,0.599,与不同国家地区间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3,P=0.471).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中AG+GG基因型患者TG水平明显高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性别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95%CI=1.032~4.742,OR=2.212,P=0.041).结论 TRIB1基因rs17321515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关联,A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PCR-HRM技术在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王芳芳;尤崇革;李光迪;潘云燕;郜莉娜;李菲菲

    目的 新研究显示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CYP2C9,CYP4F2和VKORC1可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该成果的临床应用有赖于临床快速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为此该论文建立PCR-HRM(High-resolution melting)技术检测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 采用国际前沿的基因突变筛查技术-HRM和新型荧光染料Eva Green对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CYP2C9*2,CYP2C9*3,CYP4F2 V433M和VKORC1 1173C/T四个SNP位点先进行染料法荧光PCR,接着进行PCR产物的高分辨熔解,依据熔解峰的特点进行SNP分型即PCR-HRM技术建立,后通过检测临床181例标本进行临床应用评价.结果 在181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中检测到CYP2C9*2杂合子2例,CYP2C9*3杂合子15例,CYP4F2 V433M杂合子74例,纯合子14例,VKORC1 1173C/T杂合子33例.随机选择各类基因型PCR产物共24例进行测序,验证结果与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PCR-HRM技术检测华法林佳用药剂量关联基因SNP是一种灵敏、简便、快捷的低成本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常规化分子诊断.

  • 方法学验证-常见生化项目参考区间的确认

    作者:冼江;孙朝晖;方旭成;石玉玲

    目的 对实验室现用生化指标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探讨是否适用于临床.方法 参照NCCLS C28-A2推荐方法,对健康参考个体240名采集符合本实验所需的血清标本.严格按照实验室SOP文件的操作规程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实验,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资料其参考值范围由95%可信区间表示;对偏态分布的数据资料,采用百分位数法.试验所得参考值范围与现用参考区间的对比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分组处理数据则就其分布情况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数据为偏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根据统计学结果,判断参考值范围.结果 在该实验室范围内,GLU,BUN和TC等项目的 现行参考区间保持一致,ALT,AST虽与现行参考区间保持一致,但应做性别分组处理;TP,TBIL的参考区间则与现行参考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对TP,TBIL,ALT,AST,GLU,BUN和TC等项目的 参考区间进行初步分析,对现行参考区间的设定提供建议与参考.

  • 红霉素耐药肠球菌ermB基因检测

    作者:刘晶;翟燕红;赵娟

    目的 研究北京妇产医院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基因ermB的分布特点.方法 测定肠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及采用PCR法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结果 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39株(78%),屎肠球菌11株(22%);红霉素耐药率为88%(44株/50株).在44株红霉素耐药肠球菌中,ermB基因总的携带率为84.09%(37株/44株).结论 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红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基因.

  •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临床实验室诊断策略

    作者:苏明权;杨柳;马越云;郝晓柯

    目的 探讨用于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实验室诊断的策略.方法 采用Dot-ELISA法检测流感患者中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初步明确为甲型流感或排除非甲型流感;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患者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进一步确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 对44 448例在西安地区就诊的发热伴有流感样症状者的鼻咽腔取分泌物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其阳性筛检率为28.25%;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阳性的17 714例患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41.92%.结论 首先用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排除非甲型流感病毒;进而在甲型流感病毒的范围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即加快了甲型流感病毒的排查效率,又减轻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压力;进而又减轻了大部分非甲型H1N1流感患者核酸检测的经济负担.该文认为该检测策略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提供了参考,可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控制、诊断,以及合理用药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 实验性2型糖尿病兔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清物质变化研究

    作者:万莉;王旻晋;杨秋

    目的 构建完整的、实用的、有效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病理改变过程中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只,常规饲养,实验组15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5次耳缘静脉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兔动物模型,以空腹血糖≥11.0 mmol/ L作为造模成功的标准.观察糖尿病兔血清中血糖(FBG)、血脂(TG、TC)、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饲养过程中,TG,INS,CRP水平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t为2.61,3.11,3.46,均P<0.05).首次注射STZ后2~7 d FBG,INS,CRP升高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14,P<0.01;t=3.21,P<0.05;t=3.63,P<0.01),平均FBG≥16.0 mmol/L,无动物死亡,成模率80%.结论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可建立稳定的兔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简便易行,死亡率低、成模率较高,可作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理想动物模型.

  • 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快速检测尿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吴青;李艳;汪明;顾剑;胡慧霞;徐万洲;韦传东;吴泽刚

    目的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快速检测尿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方法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NA设计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132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中段尿培养.结果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阳性的有9例,与中段尿培养比较,其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期值为90.0%,阴性预期值为100.0%.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能快速检测尿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进行快速诊断.

  • DKK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书军;刘雪峰;闫洪江;牛秀兰;田刚;崔爱荣;吴文新

    目的 检测Dikkopf 1(DKK1)在肺癌组织及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DKK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了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和10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DKK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已构建好的DKK1过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到非小细胞肺癌细胞95C中,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DKK1阳性表达率为76.2%.Western blot检测表明DKK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的正常肺组织,在10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95C中过表达DKK1,95C细胞穿过Boyden小室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结论 DKK1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在多个肺癌细胞系中表达,DKK1的过表达能够增加95C细胞的侵袭能力.

  • 结肠癌组织中胆囊收缩素B受体的表达

    作者:黄东凤;潘骅;张弘;章建国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B受体(CCK-B)在人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筛选出有效的结肠癌生物学标志.方法 收集外科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标本41例和对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CCK-B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CK-B受体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RT-PCR检测41例结肠癌组织中有36例CCK-B受体mRNA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7.8%;癌旁组织CCK-B受体mRNA有10例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4.4%.两组间CCK-B受体mRNA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41例结肠癌组织中CCK-B受体蛋白有34例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2.9%,癌旁组织CCK-B受体蛋白有6例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6%,两组间CCK-B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各组间CCK-B受体阳性表达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CK-B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CCK-B受体的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作为结肠癌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并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靶受体.

  •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BNP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研究

    作者:严海忠;王伟佳;张秀明;温冬梅;欧阳能良;李飞;阚丽娟;索明环

    目的 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B型钠尿肽(BNP)的分析测量范围(AMR)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发布的EP6-A文件要求制备实验样品,每个样品在西门子ADVIA 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上重复测定2次,利用多项式回归法确定BNP的分析测量范围;通过稀释回收试验确定大稀释度,结合功能灵敏度和分析测量范围上限确定临床可报告范围.结果 ADVIA 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分析测量范围为2.0~5 094 pg/ml,临床可报告范围为2.5~10 188 pg/ml.结论 厂商声明的ADVIA 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BNP的分析测量范围得到验证确认,但对于超过分析测量范围的高值标本建议用生理盐水做1∶2稀释.

  • 变异念珠菌常见菌落和菌体形态

    作者:苍金荣;王华;任健康;苏宝凤;张利侠;归巧娣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变异后菌落及菌体形态的变化特征.方法 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进行实验室诱导得到不同的变异株;不同培养环境下获得白色念珠菌自发变异株.从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临床念珠菌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的念珠菌变异株.将以上变异株进行培养,革兰染色,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结果 氟康唑诱导变异株菌落呈黏液状,革兰染色为阳性长杆状;伊曲康唑诱导的变异株菌落呈水滴状,革兰染色为阴性球杆状;酮康唑诱导的变异株菌落呈灰白色,革兰染色为阳性葡萄状;白色念珠菌自发变异株和临床分离念珠菌变异株菌落多产红色、黄色等色素形态为革兰阳性球菌状、革兰阴性杆状,也可呈白色毛绒状、淡粉色粉末样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念珠菌.结论 常用抗真菌药物、生长微环境改变、体内某些因素极易诱发念珠菌发生变异,变异后念珠菌无论菌落和菌体可发生类细菌样改变,因此,容易造成实验室在诊断念珠菌感染时的误诊和漏诊.

  •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唾液Cyfra21-1含量检测的对比研究

    作者:傅尧;符义富;游丽萍;李兵

    目的 检测口腔鳞癌(OSCC)患者血清、唾液中Cyfra21-1含量,探讨其在OSC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同时检测43例OSCC患者(术前和术后)和3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和唾液的Cyfra21-1水平,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OSCC组患者术前血清和唾液Cyfra21-1的含量分别为1.11±0.59 ng /ml和84.76±77 ng /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3±0.20 ng /ml(t=2.851,P<0.01)和43.11±40.96 ng /ml(t=3.112,P<0.01);并且在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是否原复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含量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下降到0.67±0.12 ng/ml和42.48±3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血清=2.007,t唾液=3.094,P<0.05).人体血清、唾液Cyfra21-1含量呈正相关(r=0.628).OSCC组血清、唾液Cyfra21-1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1%,88.6%和69.9%,94.7%.结论 血清、唾液中Cyfra21-1含量可作为OSCC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 急性髓系白血病M3与M5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莫扬;许小东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抗原表达特点.方法 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30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中细胞群较均一和明显且其SSC值较高,主要表达CD13(100%),CD33(100%),CD117(90%),CD15(75%),CD9(60%);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CD45/SSC图中幼稚细胞区几乎无细胞,而在单核细胞区出现大量细胞,主要表达CD13(100%),CD33(100%),HLA-DR(80%),CCD64(80%),CD14(53.3%).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显示出其各自独特性,免疫分型可提高诊断M3与M5的准确性.

  • 无精及少弱精症患者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研究

    作者:燕凤;张建芳;唐苗;陈必良;白洁;王德堂;任红;赵海波

    目的 探讨无精、严重少弱精患者细胞遗传学和Y染色体微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无精子或严重少弱精子患者均来自西京医院不孕不育门诊.采用G显带法分析外周血核型,多重PCR法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 60例患者中,染色体检测出大Y 2例,易位2例,倒位1例,缺失1例,克氏征1例,常染色体多态性2例,共9例核型异常.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4例,其中2例为大Y患者,1例核型为46,XY,13P+,1例核型正常.结论 大Y与Y染色体微缺失存在一定相关性.

  • 1085例深静脉导管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刘斌;刘春霞;顾猛

    目的 研究深静脉导管送检标本的病原学特征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送检的1 085例深静脉导管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及细菌耐药性.结果 1 085份标本中,临床确诊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阳性标本281份(25.90%),检出病原菌284株,G+菌、G-菌和真菌分别占50.71%,17.25%和32.04%.常见的病原菌是表皮葡萄球菌(22.89%)、金黄色葡萄球菌(15.14%)、白色念珠菌(12.68%)和鲍曼不动杆菌(7.3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Scn占83.69%,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90.70%.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有全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多以耐药菌株为主,且病原菌的耐药性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故加强病原学监测,规范导管操作及护理,是控制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键.

  • 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谈昀;李军民;曾宪飞;张树苗

    目的 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清蛋白(mAlb)比较,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tatin C)测定在2型糖尿病(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对120名健康人及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cr,Cysctatin C,β2-MG,尿mAlb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值、相关性、敏感度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按Ccr水平分为DM1组(Ccr≥80 ml/min 1.73 m2,102例)、DM2组(80 ml/min 1.73 m2>Ccr≥50ml/min 1.73 m2,144例).结果 DM1组各指标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ysctatin C与Ccr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550,-0.680,Cysctatin C与β2-MG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721,0.897,Cysctatin C与尿mAlb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676,0.852;各指标中血Cysctatin C测定为敏感(DM1组47.1%,DM2组81.2%).结论 血Cysctatin C测定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在常规Scr,Ccr检测的同时联合应用Cysctatin C检测可减低糖尿病肾病的漏诊率.

  • 西藏三个不同海拔地区男性体检者血尿酸的观察

    作者:姜南艳;侯毅;江承建;杨光;黄淮霖;陈薇薇;央娜;张惠中

    目的 探讨西藏三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驻军男性体检者血尿酸的变化.方法 选择来自海拔4 500 m(A组)、3 700 m(B组)、2 800 m(C组)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驻军男性健康体检人员71人、63人、66人,采用尿酸酶法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 A组、B组、C组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驻军男性血尿酸分别为401.38±68.85 μmol/L,377.19±57.48 μmol/L,367.05±57.12 μmol/L,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2.632,P=0.074).A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经t检验,与B组、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AB=2.192,P<0.05;tAC=3.164,P<0.05).但是B组、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BC=1.005,P>0.05).A组、B组、C组血尿酸升高率分别为46.5%,27.0%,16.7%,A组和B组、C组之间血尿酸升高率有显著性差异(χ2AB=5.62,P<0.05;χ2AC=12.81,P<0.05).但是B组、C组之间血尿酸升高率无显著性差异(χ2BC=1.48,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海拔因素所导致的血尿酸升高率及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这点在高原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 西藏 不同海拔 尿酸
  • 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异常对抗核抗体检测结果的干扰分析

    作者:余悠悠;潘秀军

    目的 探讨肝功能损伤时引起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升高对抗核抗体(anti-nuelear antibodies,ANA)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干扰,从而造成ANA(1∶40)低滴度结果出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157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为1∶40低滴度的病例,按新华医院分诊制度分12岁以上成人组125例,12岁及12岁以下儿童组32例,分析其肝功能血清学指标:主要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为主,同时分别收集成人66例,儿童42例ANA阴性的样本作为对照.结果 成人组125例ANA结果为1∶40低滴度的样本中,ALT阳性率为28.0%;AST阳性率35.2%;ALP阳性率26.4%;GGT阳性率33.6%,与ANA阴性对照组统计,P均<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组32例,ALT阳性率为31.3%;AST阳性率43.8%;ALP阳性率90.6%;GGT阳性率25.0%,与ANA阴性对照组统计,除ALP组外,其它三组均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功能损伤时引起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异常升高,均对ANA检测结果存在干扰,会产生低滴度的结果.儿童因正常生长发育而引起的ALP升高,对ANA检测结果无干扰.

  • 自主研发血清葡萄糖生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雪梅;王惠萱;王蕴峰;刘玲;王珂;贾雄飞;滕毅

    目的 进行自主研发的血清葡萄糖(Glu)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及研发试剂与进口优质Glu生化诊断试剂对血清Glu试验检测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确认研发试剂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 自主研发血清Glu己糖激酶法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做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两种试剂的比对和偏倚评估,依据美国(CLSI)EP9-A文件标准[1],科学设计试验方案,以进口德国OLYMPUS(OLYMPUS)诊断试剂为对照组(X),国内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中生)诊断试剂为试验组(Y),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AU5421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Glu含量.标本选择高、中、低值Glu含量的临床患者血清共计100份,每天10份,每份标本正序、倒序各测定1次,记录测定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主研发血清Glu生化诊断试剂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X组试剂和Y组试剂对临床标本Glu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方法内重复性检查,DX′i≤4DX′,DY′i≤4DY′、离群点检查Eij≤4E,Eij′≤4E′、线性回归r=0.999 8,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 |(B)clow,(B)chigh|<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结论 自主研发的Glu生化诊断试剂与公认的优质进口OLYMPUS生化诊断试剂两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自主研发Glu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 HCV核心抗原检测用于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价值评估

    作者:黄锦江;杨静;刘小琦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 Ag)检测用于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门诊体检人群、无偿献血人群进行HCV抗体初检、复检,筛选HCV阳性血清标本(HCV抗体初检、复检均为阳性)、HCV可疑血清标本(初检或复检HCV抗体单项结果阳性)检测HCV核心抗原;同时对单项ALT增高的标本、血液筛查合格标本进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对HCV核心抗原阳性标本做HCV RT-PCR检测.结果 56例HCV阳性血清标本检测出HCV-c Ag阳性15例,49例HCV可疑血清标本检测出HCV-c Ag阳性11例,47例单项ALT增高的标本检测出HCV-c Ag阳性1例,112例合格标本未检出HCV-c Ag阳性.HCV-c Ag阳性标本经PCR测定HCV-RNA阳性23例.结论 HCV-c Ag检出时间早于抗体,缩短了检测"窗口期",可用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 缩减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D-II试剂用量可行性研究

    作者:曾建明;钟永祥;王丽娜;陈中华;肖倩;李松;龙一飞;马骥;陈茶

    目的 通过评价缩减D-II试剂用量后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的检测性能,探索加强科学管理建设节约型实验室的新方法.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文件的要求,以正常范围的病人血浆混合血浆批内精密度试验,以质控血浆进行日间精密度试验,以高低浓度的病人标本进行线性和携带污染率试验;把乳胶试剂(DD·PL·Re)吸样量从150 μl/测试调到130 μl/测试,分析试剂用量减少前后的相关性.结果 D-II测定的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2%,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8%,线性范围为76~1 843 μg/L;携带污染率为-0.26%;D-II试剂减量前后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 0.999 1.结论 在保证仪器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检测系统的检测参数,缩减试剂用量,实现降低实验室运营成本的目的.

  • 尿沉渣分析与尿干化学分析联合检测尿红细胞的探讨

    作者:汪靖园;刘鉴;王敏娟;陈葳

    目的 探讨提高尿液中红细胞检测效率及质量的改进方法.方法 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H-500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镜检对291例尿标本中红细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UF-100尿沉渣分析、H-500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0.96%(61/291),22.68%(66/291),20.27%(59/291);以尿沉渣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UF-100尿红细胞分析符合率93.47%(272/291)、假阳性率21.31%(13/61)、假阴性率2.61%(6/230);H-500尿红细胞分析符合率91.07%(265/291)、假阳性率22.73%(15/66)、假阴性率4.89%(11/225).以尿沉渣镜检结果为对照,UF-100与H-500联合检测尿红细胞符合率达97.46%,阳性率92.16%,阴性率98.67%.结论 尿沉渣分析与尿干化学分析联合检测尿红细胞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是一种比较简便快捷检测尿红细胞的筛选方法.

  • 自主研发血清尿素生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惠萱;滕毅;佘文婕;贾雄飞;唐建国;陈忠明

    目的 进行自主研发的血清尿素(Urea)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及研发试剂与进口优质Urae生化诊断试剂对血清Urae实验检测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确认研发试剂是否符合临床要求,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 自主研发血清Urea酶偶联速率法生化诊断试剂自身的性能评价:做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两种试剂的比对和偏倚评估依据美国(CLSI)EP9-A文件标准[1],科学设计试验方案,以进口德国OLYMPUS(OLYMPUS)诊断试剂为对照组(X),国内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中生)诊断试剂为试验组(Y),在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AU5421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Urea含量.标本选择高、中、低值血清Urea含量的临床患者血清共计100份,每天10份,每份标本正序、倒序各测定1次,记录测定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主研发血清Urea生化诊断试剂空白吸光度、重复性和线性检测符合要求,X组试剂和Y组试剂对临床标本Urea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方法内重复性检查,DX′i≤4DX′,DY′i≤4DY′、离群点检查Eij≤4E,Eij′≤4E′、线性回归r=0.999 0、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 |(B)clow,(B)chigh|<允许误差,系统误差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结论 自主研发的Urea生化诊断试剂与公认的优质进口OLYMPUS生化诊断试剂两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自主研发Urea生化诊断试剂自身性能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家兔肢体缺血

    作者:韩光宇;任思坡;谭昆;拾莉;杨钦湘;房昉;耿跃春

    目的 建立家兔肢体缺血模型并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 连续4 d G-CSF7.5 μg/kg,每天皮下注射进行干细胞动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成干细胞悬液.结扎离断腹股沟韧带至膝关节所有动脉分支并剔除股动脉,制备缺血模型,将干细胞悬液分10~12个点注射于手术切口两侧.结果 术后多普勒超声显示手术肢体的血液供应阻断,模型制备成功.4 w后实验组家兔缺血部位肌肉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19.7个,对照组为12.4个,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可有效改善肢体缺血.

  • 酶标仪自检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作者:余久如;黎增文;潘桂红;鞠萍

    目的 建立酶标仪的自检方法,检定酶标仪的各项性能指标.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酶标分析仪>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对Multiskan MK3酶标仪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定.结果 Multiskan MK3酶标仪示值稳定性(0.001A)、波长示值误差(-1.0 nm)、波长重复性(0 nm)、吸光度示值误差(0.006 A)、吸光度重复性(0.17%)、灵敏度(0.018 L/mg)、通道差异(0.005A)及线性(1.88%)均检定合格.结论 具有性能优良分光光度计的临床实验室可进行酶标仪的自检.

    关键词: 酶标仪 检定
  • 联合试验对儿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的评价

    作者:姚莉琴;浦剑;邹团标;张艳;刘锦桃;赵钟鸣

    目的 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血液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步对2009年6月17日~7月24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3个县的0~7岁儿童2 635例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结果 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单项检测在儿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各单项试验在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除MCV灵敏度达97.7%、阴性预测值达97.9%外,其余指标则灵敏度不高.与单项检测比较显示,平行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系列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和正确率.结论 应用MCV,MCH,RDW-CV试验进行两两联合检测是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较合理的方法.

  • 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

    作者:邢颖;曲妍;李亚东;高华增

    目的 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性.方法 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结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血细胞镜检标准,对3 126份标本的数据分析,评价标准的可行性.结果 利用Sysmex SF-3000对3126份标本的结果分析,真阳性率12.83%,假阳性率17.79%,真阴性率66.5%,假阴性率2.88%.根据本实验室仪器性能特点,提出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涂片复检规则,通过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血液病细胞无漏检情况.结论 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能够加强血细胞检查准确度,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北京地区健康儿童PT和APTT正常参考范围的探讨

    作者:李启亮;李玉清;靳剑云

    目的 建立北京地区儿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北京地区1 111例正常儿童的PT和APTT.将所有儿童根据性别不同分成男(582例)、女(529例)两组;根据发育情况分为婴儿组(257例)、幼儿组(265例)、学龄前组(271例)、学龄组(192例)、青春发育期组(126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C28-A2文件中提供的关于临床实验室如何确定和建立生物参考区间的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正态性检验,儿童PT和APTT检测值均呈正态分布.经Z检验后发现不同性别儿童的APT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05),但P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37,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PT和APT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FAPTT=5.665,P<0.01;FPT=5.755,P<0.01).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计算APTT和PT的参考范围为:青春发育前组:PT(男)11.9~14.6 s,PT(女)12.0~14.7s;APTT 29.6~50.7 s.青春发育组:PT(男)11.3~14.6 s,PT(女)11.6~14.6 s;APTT 26.5~46.6 s.结论 初步建立北京地区儿童PT和APTT的正常参考范围,对于临床诊治和筛查凝血障碍性疾病、血栓性疾病以及临床使用抗凝剂监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尿清蛋白/尿肌酐的分析

    作者:潘云军;李莲;胡礼仪;陈娟;张国明

    目的 探讨尿清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肾脏疾病(kindney disease,DKD)患者病变程度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UACR将1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n=60)、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B)组(n=60)和临床DKD(C)组(n=79),另选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n=50),分别测定各组尿清蛋白(U-ALB)、尿肌酐计算UACR,24 尿清蛋白计算UAER,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各T2DM组UAER和UACR水平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显著高于A组(P<0.05),C与B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在DKD早期UACR优于UAER;直线回归分析UACR与UAER正相关(r=0.91,P<0.01);以38.4 mg/g为切点诊断DKD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93.3%和96.4%,诊断早期DKD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1.7%和95%.结论 UACR与DKD的病变程度相关且对DKD的诊断可以代替UAER检查.

  • 526例儿童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周颖;徐樨巍;宋文琪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2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526例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中病原菌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疾病的诊断依据,通过了解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变化,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提高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12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526例生殖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26例儿童生殖道分泌物中除50例无菌生长外共检出细菌476株,占90.5%(476/526).其中革兰阳性杆菌106株,占22.3%(106/47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7株,占18.3%(87/476),有致病意义的病原菌检出283株,占59.5%(283/47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2株17.2%(82/476),革兰阴性杆菌173株,占36.3%(173/476),奈瑟氏菌属12株,其中淋病奈瑟氏菌10株,占2.1%(10/476),真菌16株,占3.4%(16/47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100%耐药,对阿奇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8.8%,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也达31.2%;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4.6%;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也达10%,中介率为30%,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达10%和20%;流感嗜血杆菌11.6%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46.5%;淋病奈瑟菌50%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80%,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已达50%,中介敏感率达40%,对头孢吡肟、头孢呋辛酯耐药少见为10%.结论 526例儿童生殖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中致病细菌种类较多,女童细菌性阴道炎具有儿童期生长发育生理特点,淋病奈瑟菌的检出常与直系亲属关系密切,需结合临床病史.各种致病菌的检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正规合理选择抗生素后疗效明显.

  • 过敏性紫癜患儿Th17细胞表达及意义

    作者:孟凡茹;李玮;杨静慈;王秀丽;庞晓璐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55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6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期选取2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91±0.78)% vs(0.52±0.24)%,(P<0.01)];HSP患儿血浆IL-17和IL-6的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IL-17:(47.4±17.6)pg/ml vs (15.6±11.2) pg/ml;IL-6:(273.8±42.4)pg/ml vs(228.7±37.4)pg/ml,(P<0.01)].患儿血浆IL-17和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762,P<0.01).结论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和IL-6水平升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及其炎性反应过程.

  • 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彦;杜伟平

    目的 通过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分析,并与健康人群比较,探讨白细胞分类在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或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PCR核酸检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采静脉血用sysmex 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做白细胞分类,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分类与正常人群相比较,其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及嗜碱性粒细胞(BASO)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白细胞分类中单核细胞比例和计数的增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或筛检的参考指标.

  • 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意义

    作者:何思春;庞红全;焦鑫;王利君;刘兴琼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及其与良性胃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胃癌、良性胃疾病患者胃液、血清中CA724,CA199和CEA浓度.结果 胃癌患者胃液及血清中CEA,CA199和CA724阳性率与胃良性疾病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标本、三个项目联合检测敏感度为78.6%,显著高于单项、血清标本联合、胃液标本联合检测(P<0.05);两种标本、三个项目联合检测时,2项(69.0%)、3项(95.2%)、5项(100.0%)同时阳性,特异度高于1项阳性(44.2%).结论 胃液及血清CA724,CA199和CEA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利用多项目同时阳性可增加特异度.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艳兵;李从荣;郝世勇;李娟;余华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对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动态比浊法检测67例老年高危患者的血浆BG浓度,并与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7例高危患者,G试验31(46.27%)例阳性,真菌培养法21(31.34%)例阳性.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BG中位数浓度为45.97 pg/ml;非真菌感染组浓度为5.00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8,P<0.01).若以真菌培养为标准,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73.91%,61.29%和94.44%.结论 G试验对于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具有早期、快速的诊断价值.

  • 西安地区女性阴道炎念珠菌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王艳;朱静;郭振涛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年龄分布、菌株种类及药敏特性,为西安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预防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2006~2009年念珠菌阴道炎病人标本150例,进行年龄分布统计、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5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20~50岁组占总数的63.3%,年龄<20岁组占总数的6.7 %,年龄>55岁组,占总数的30.0%;菌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88.0%,其它念珠菌占12.0%;药敏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达到90%以上.结论 西安地区20~55岁女性阴道炎念珠菌检出率较高,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

  •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促甲状腺素对心肌酶的影响

    作者:李艾红;匡金石;易小艳;蒋小群

    目的 通过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促甲状腺素与血清心肌酶学的关系,以探讨促甲状腺素对血清心肌酶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测定血清中TT3,TT4,FT3,FT4,rT3,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TSH浓度;采用速率法检测心肌酶谱.根据患者TSH分布频率及水平分为三组,TSH浓度范围在4.8~8.0 mU/L为第一组,TSH浓度范围在8.1~30 mU/L为第二组,TSH浓度>30 mU/L为第三组.比较三组间心肌酶的差异.结果 第三组与第一组之间比较CK[157 nmol/L(103~677)nmol/L vs 76 nmol/L(55~119)nmol/L,P<0.01],CK-MB[19 nmol/L(14~26) nmol/ vs 12(9~19) nmol/L,P<0.05],LDH[248 nmol/L(230~329) nmol/L vs 197 nmol/L(149~246)nmol/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SH与CK,CK-MB相关系数分别为0.279(P<0.05)及0.133(P>0.05),而第二组与第一组之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H与CK-MB及CK经对数处理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TSH对数值为1.2处出现"裂孔"现象.结论控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LGTSH为1.2以下即TSH浓度在15.85 mU/L以下,对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并发心脏疾病及肌功能障碍具有较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探讨

    作者:张宝华;林秀清;陈宇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预性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72 h)肝功能、血凝检测结果指标变化,评估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08~2010年期间收治的10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实施血浆置换术患者血清肝功能、血凝检测指标变化,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72h),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钾离子(K+)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变化.结果 108例实施血浆置换术的患者治疗后(72h)TBIL,ALT,AST,GGT,LDH,HBDH,PT,APTT和INR比治疗前低(P<0.01),TP,CHOL,TG治疗后比治疗前高(P<0.01),TBA治疗后比治疗前低(P<0.05),CHE,ALB,K+治疗后比治疗前高(P<0.05),以上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发现对血浆置换术疗效更具临床检测意义的项目是TBIL,ALT,AST,TBA,CHOL,PT(s)和INR等,而其余检测项目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尚待进一步证实.10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术治疗共222次,其中1次的有39例,2次的有36例,3次的有21例,4次的有12例,观察发现,早期行血浆置换的患者存活率较高,而在晚期患者即使给予多次血浆置换,存活率往往较低.因此,应强调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结论 血浆置换术能够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水平,为肝功能的恢复和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条件,是缓解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等待肝移植手术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单项和联合检测的评价

    作者:陈红梅;居会祥;孙明忠;肖丽华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肿瘤标志物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A199,CEA含量,分析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良性胰腺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血清CA199,CE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CA199+CEA,CA199,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0,0.68.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联合检测对胰腺肿瘤诊断有显著意义.

  • 血Cystatin C与尿NAG在急性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王震炜;徐晓萍;徐磊;于嘉屏

    目的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急性肾损伤(AK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仁济医院肾脏科2009年1月起收治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88例,表面健康对照人群41例.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酐(SCr)酶法检测,尿液测定NAG(U-NAG),尿液测定肌酐(Ucr),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仪器为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结果 Cystatin C,U-NAG活性与NAG/Ucr比值,在AKI早期就已经显著升高,以Scr升高50%为诊断界限,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95%CI:0.943~1.000),NAG/Ucr与mAlb/Uc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95%CI:0.629~0.821)和0.820(95%CI:0.739~0.901).结论 血清 Cystatin C,尿NAG活性与NAG/Ucr比值等,对AKI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并可以配合血Scr,BUN的测定,用于AKI的监测和治疗.

  • 尿肾功早期损害检测指标在慢性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高军;张婧;张静;马巍;程芳;李倩;赵绒;黄晶;韦三华;张惠中

    目的 检测慢性肾病尿肾功早期损伤指标,探讨其在慢性肾病诊断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将155例经肾穿刺确诊的肾病患者根据病因分组,检测其尿中微量清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轻链κ、轻链λ,观察其升高情况,同时进行患者尿蛋白和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浓度检测,比较其诊断及监测意义.结果 五类慢性肾病患者尿中早期肾损害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常规肾功测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肾功能早期损害指标与患者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尿肾功早期损伤指标对于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 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焦西英;钱新宏;宋琳;成胜权;罗建峰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MP快速培养检测法对西安地区2007年5 59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 1047例MP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8.70%.各年龄组患儿MP阳性检出率基本相同,不同季节MP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 MP为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各年龄组儿童普遍易感,第四季度MP感染率较高.

  • 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尿素、肌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吕礼应;张敏;刘万利;杨九华;杨百侠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UREA)增高(7.14~8.0 mmol/L,>8.0 mmol/L)住院患者及体检对象血清肌酐(CRE)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87例随机住院患者(其中UREA7.14~8.0 mmol/L 20例,UREA>8.0 mmol/L 62例,UREA<7.14 mmol/L但CRE>106 μmol/L者5例)及40例体检对象(UREA<7.14 mmol/L正常健康对照20例,UREA7.14~8.0 mmol/L轻度增高体检对象20例)同时测定其血清肌酐(酶法,Roche)及胱抑素C(免疫散射比浊法,Dade behring)水平.结果 62例UREA>8.0 mmol/L而CRE正常者CysC超上限率为56%,5例血清CRE高于参考值上限而UREA正常者其CysC超上限率为100%,CysC超过参考值上限者其CRE的超上限率为54%,且CysC水平与血清UREA及CRE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与0.74;同时,UREA轻度增高(7.14~8.0 mmol/L)20例体检对象仅1例血清CRE增高,而CysC增高则有5例;UREA轻度增高(7.14~8.0 mmol/L)20例随机住院患者有2例血清CRE增高且同时有CysC升高,而CysC增高则有10例.结论 在临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方面,血清CysC水平较血清UREA及CRE敏感、特异,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UREA增高特别是轻度增高而CRE正常者不完全由肾外因素引起而多数存在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应该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 尿素 肌酐 胱抑素C
  • Sysmex XT-1800i,XS-800i和Mythic-22检测结果可比性研究

    作者:高峰;张宏杰

    目的 探讨日本Sysmex XT-1800i,Sysmex XS-800i和瑞士Mythic-2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同一份标本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以Sysmex XT-1800i为目标检测系统(对比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密度、准确度评价.以Sysmex XS-800i和Mythic-22为实验检测系统(实验方法).以门诊和部分住院患者新鲜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对WBC及分类、RBC,HGB,HCT和PLT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WBC,RBC,HGB,HCT和PLT的可比性.结果 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WBC,RBC,HGB,HCT和PLT精密度在允许范围内,质控项目中除Sysmex XS-800i RBC高值外,其余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上的测定结果均具有可比性.非质控项目白细胞分类只有嗜碱性粒细胞相关性差,分别为r=0.349和r=0.427.结论 对该室内不同血细胞检测系统定期进行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分析,以及时发现系统误差,并进行校准,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准确的可比性报告.

  • 在AU27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IgG限额参数MaxOD的设置

    作者:史连义;刘继勇;谢卫;张继领;王鑫

    对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透射比浊反应当抗原过量(出现等价带及后带反应)时,其浊度大小与抗原含量的正比关系即不存在,可能导致错误结果.现以科华公司IgG测定为例,在AU2700生化分析仪上通过设定限额参数MaxOD,来自动识别抗原过量.

  • 应用替代评价方法评价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张建忠

    目的 对Dimension 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imension X 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GP29-A文件的要求,对室间质评中不能提供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TBA分别在上述两检测系统上进行双份重复测定,样本n=20,分析浓度尽可能分布于检测项目的 整个检测范围内,计算各自检测结果的均值、均值的差值及允许差异值(D).结果 Dimension X Pand检测系统上TBA检测结果均落在Dimension RxL Max检测系统允许差异值(D)范围内.结论 Dimension RxL Max与Dimension X Pand两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BA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任选一种检测系统进行TBA测定.

  • 乙型肝炎影响孕妇产前筛查结果的研究

    作者:何亚萍;乔国昱;轩维清;刘树平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对于孕妇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14 611例正常孕妇和168例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和HBcAb阳性(简称乙肝大三阳)的孕妇、364例乙肝标志物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简称乙肝小三阳)的孕妇进行神经管缺陷(NTD)筛查,并且对筛查出的高危NTD进行B超及随访至新生儿出生,评价三组的阳性率及假阳性率.结果 乙肝大三阳的孕妇高危NTD的阳性率为5.4%,假阳性率为5.3%,均高于正常孕妇(0.75%,0.5%)及乙肝小三阳孕妇(0.3%,0.3%).结论 乙型肝炎是导致孕妇产前筛查结果假阳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建议对于乙肝大三阳的孕妇建立适合的风险判断标准.

  •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酶联免疫反应的实验评价

    作者:陆奎英;包广宇;姚颖;张敏

    目的 通过对ELISA方法影响因素的分析,对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ELISA反应外界影响因素(温度、振动频率、反应时间)的优化,以检测HBsAg为例来进行评价.结果 在ELISA反应的三个影响因素中,振频和反应时间对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无显著性意义;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检测HBsAg的低检出限与常规法都为1 ng/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能够加速反应进行,反应的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符合检测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度.

  • 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中老年人体检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陈芳华;饶万楷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中老年人体检时诊断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价值.方法 测定483例有可能肾功能受损体检者(肾病相关组)和385例其他疾病体检者(非肾病相关组)的血清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212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肾病相关组体检者血清CysC,β2-M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而非肾病相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检可提高敏感度.结论 在中老年体检时测定血清CysC和β2-MG对于及时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极重要意义.

  • AU2700生化分析仪内、外圈检测单元结果差异性的识别及比对试验

    作者:尹中;朱海波

    目的 观察AU2700内、外圈两个独立检测单元测定结果差异的可接受性,并制定有效的差异检出措施.方法 对同一测定项目分圈测定,采用R4s规则作为判定差异不可接受的检出手段,并进行内、外圈测定结果的比对试验.结果 内、外圈检测结果差值大于室内4倍常规SD时,其检测结果经比对试验证实差异不可接受.结论 AU2700内、外圈测定结果的差异呈渐进增大趋势,如不及时发现并处理纠正则结果差异不可接受,采用R4s规则可作为有效检出差异不可接受的报警信号.

  • 应用操作过程规范图设计、评价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张军;张薇薇;方超平;李闻捷;沈茜

    目的 应用操作过程规范图(Operational Process Specifications,简称OPSpecs)设计、评价保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以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计算偏倚(Bias),以近一年的室内质控CV为方法的不精密度,利用BIO-RAD公司的Unity Real Time软件制作OPSpecs图,计算、选择HBV,HCV检测项目的 TEa和室内质控规则.结果 采用两个水平的质控品,以1-3s,2-2s,R-4s,4-1s,10 Westguard多规则为质控规则,实验室50%~90%的分析质量保证水平的TEa是8.3%~20.5%.结论 目前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病毒检测的需求,在低水平的检测上,由于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不精密度.

  • 血站实验室定性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许友山;夏卫

    在血站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IQ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监测和评价实验室试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试剂的稳定性、环境的适宜性和仪器运行的状况等等.但有别于临床实验室的"参考性"信息而言,血站实验室的结论往往都是"决定性"的信息,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血站实验室的结果信息的可靠性,更好地提高血站实验室室内质控的工作水平,笔者将可能影响该过程的几个因素进行以下简单的讨论.

  • 检验科临检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陈国添

    目的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建立临检专业组管理的工作模式.方法 首先建立临检专业组程序文件作为质量保证标准和科学管理工作的依据.组长在管理和技术上,日常执行的事项包括履行组内质量和安全管理、明确制定临检组各室岗位职责、建立与落实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复检规则、临检组技能培训与能力评估、锻炼提升专业组长素质及培养专业组学风等.结果 实施管理后,临检专业组各岗位工作有序进行、质量平稳提高、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组长管理工作比较有条理.结论 临检专业组的管理模式能较好适应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实际,对其他专业组有一定借鉴价值,值得在区市级医院检验科推广.

  • 临床检验投诉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林云;周慧盈;汪先桃;张兴宗;施雄飞

    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投诉产生的原因及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分阶段总结2008年7月~2009年12月检验科完成1 370 475项临床检验项目检测工作中采集的507件投诉,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比较连续三个阶段投诉事件发生率,评定制定预防措施有效性可行性.结果 第一时段2008年7~12月,第二时段2009年1月~6月,第三时段2009年7月~12月,三阶段中投诉主要有8种,占93.49%,排列顺序为:检验结果不准确(24.06%)、增加检验项目(17.16%)、报告不及时(11.64%)、接受标本时检验人员态度恶劣(10.65%)、真空管使用过多(10.06%)、拒绝提供检验结果咨询(7.30%)、报告单应及时送达(7.10%)、漏记细菌鉴定和药敏费用(5.52%),针对投诉原因制定预防措施,三阶段投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57/万、3.40/万、1.01/万,持续降低,差异显著(χ2=407,P<0.001).前8种投诉在不同阶段排列不同,投诉多的第一阶段为"检验结果不准确"、第二阶段为"增加检测项目"、第三阶段为"采集用的真空管数量多",应加强该投诉事件的预防.结论 分析投诉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地预防措施,可进一步规范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 241938份标本的不合格情况分析与分析前质量控制

    作者:朱有森;阿曼古丽;桑国耀

    目的 通过总结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急诊室部分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科接收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 统计2009年1月~10月241 938份标本,对分析前标本采集的准确率,标本运输的时间以及不合格样本的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以发放问卷形式分析标本分析前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各科室送检标本241 938人次,不合格率0.56%,问题多集中在条码错误、血凝、溶血等方面,不合格样本分布在临床各科室.部分送检标本转运时间较长.部分人员对标本分析前状况不够重视.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各个科室送检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标本采集
  • 健康体检与检验医学

    作者:顾文莉

    目的 健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健康体检,尤其是检验医学所涉及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受到广泛关注.该文拟从多角度探讨检验医学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定位、功能及发展.方法 建立完善的体检标本采集前后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标本质量是决定检测项目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严格的体检管理规范也是保证体检工作顺利完成的决定因素,具体措施包括充分和周到的体检前准备、严格的查对制度、检验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及体检资料的保管及隐私保护等.结果 依靠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实施一体化服务,建立并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岗位职责、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标准等多项制度和规范,设计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可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提高检验医学在健康体检中的技术与服务内涵,加速学科发展.结论 检验医学应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加强自身的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建设,正确诠释"健康"的意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把守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 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系统的调节成分

    作者:李媛;胡正军

    近来研究发现,一类被称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细胞群,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病理过程,促进肿瘤的生长.这群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脾、淋巴结、骨髓及肿瘤微环境等部位,通过复杂的分子途径,对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起抑制作用.该文就MDSCs的来源、基本特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生物学作用做简要综述.

  • 凝血检测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和保存

    作者:胡丽涛;王治国

    目的 探讨对血凝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和保存方法.方法 通过仔细研究凝血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和保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探索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具体措施,并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 H21-A5及相关文件对常规方法进行优化.结果 优化后的方法在标本采集时强调了患者的隐私和抗凝剂与标本的比例;标本的运送、处理和保存方面根据标本的类型(基于血浆和基于分子两种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结论 实验室应该注意血凝检测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和保存的规范化.

  •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作者:李小平;殷俊;朱卫平

    脓毒症(sepsi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前兆,是当前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棘手问题,由其导致的脓毒症性休克仍然是ICU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休克,病死率达50%以上[1].因此早期识别、诊断脓毒性休克,并及时进行充分、恰当的治疗是减少死亡、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癌症病人循环无细胞DNA检测的意义

    作者:王继贵

    该文内容涉及循环无细胞DNA的生物学、方法学以及癌症时循环无细胞DNA(cfDNA)的定量和质量特性改变的临床意义.关键是要用标准化的、分析敏感度较高的检测方法,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现代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