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 현대검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414
  • 国内刊号: 61-13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16
  • 曾用名: 医学检验杂志;陕西医学检验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陈学文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作者:魏力强;刘万里;李忙会;詹颉;任健康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酶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以对氧磷(paraoxon)为底物测定76例正常、26例急性肝炎、45例慢性肝炎和7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基础PON-1活性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PCR扩增PON1基因,Alw I酶切PCR产物,对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基础活性水平分别为403z±145,312±83,201±114,137±99 U/ml;1 m01/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673±232,509±139,335±151,233±162 U/ml.与正常对熙比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肝硬化组下降明显.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分别为185.5±98.6,141.6±93.6,86.7±51.2 U/ml;1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308.9±161.3,227.1±116.3,124.9±78.1 U/ml.Child B组比A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Child C组又比B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在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PON1的192位R-Q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PONl活性下降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可反应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且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不影响肝硬化各组的PONl酶活性.

  • HMG-B1在人胃癌及周边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及其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丘江;张洁;王惠民;孙杨

    目的 研究比较人胃癌及癌周边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表达量变化,克隆人肿瘤HMG-B1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HMG-B1的表达量,并同时利用内参18S rRNA对肿瘤及其周边组织的HMG-B1表达量进行比较.克隆人胃癌组织HMG-B1后,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 HMG-B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远端正常组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克隆出的一特异基因产物与}IMG-B1预期长度678 bp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序列同源性为89%.结论 实验证实了文献报道的GMG-B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会升高,进而有可能作为肿瘤的诊断、生长、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成功获得了人胃癌组织HMG-B1基因编码序列,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血铅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检测结果的传递性检验

    作者:李建平;展向娟

    目的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同住素稀释-质谱方法检测牛血铅数据作量值传递性验证.方法 原则采用卫生部推荐的原子吸收光谱法.首先通过检测表达中国有证标准物质,以示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制的有证标准物质SRM955b的血铅浓度值作为确定数值制作工作曲线,检测专门研制的牛血铅物质,并与同位素稀释-质谱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三种浓度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比对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严格质量控制条件下可以进行权威检测方法的量值传递.

  • ABO血型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中微卫星序列的研究

    作者:章昊;喻琼;苏宇清;邓志辉;李茜;梁延连

    目的 研究与ABO血型基因转录机制中CBF/NF-Y调控因子黏附的ABO基因5'端微卫星序列.方法 收集且筛选出已经ABO表达编码序列测定的ABO基因型血液DNA标本共计21例,其中包括A101/A101基因型的标本2个,A102/A102基因型的标本5个,B101/B101基因型的标本5个,001/001型3例,002/002型6例,设计引物,PCR扩增AB0基因5',端-nt3949至-nt3612位,产物经肢曰收后,使用同样的引物进行直接序列测定.结果 A101和A102等位基因在CBF/NF-Y黏附区域的微卫星序列只有一个43碱基长度的重复,B101,001,002等位基因在此区域是四个43个碱基长度的重复;且A101等位基因的这个43碱基的第nt41位为A,而B101等位基因的4个重复序列中nt41均为G,001和002的第1个重复中nt41为C,另外3个重复序列的nt41为G.结论 转录调控因子黏附的ABO血型基因的微卫星增强子序列根据ABO基因的不同呈现变异,所有常见的ABO等位基因在此区域呈现多态性.

  • 应用ROC曲线分析几项生化指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魏红霞;张葵;张扬;顾光煜;王丽;罗浔阳

    目的 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等生化指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4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住院和门诊)的血样,采用速率法检测ALP,TBIL,LAP等生化指标的活性.以甘胆酸(CG)为标准,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ICP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妊娠(P<0.05),中孕组各项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LP 0.812,LAP 0.730,TBIL 0.597;晚孕组的为:ALP 0.763,LAP 0.702,TBIL 0.593.ALP,TBIL及LAP与CG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血ALP与LAP活性水平升高是反映肝内胆汁淤积的良好指标,检测方法较CG测定简便、快捷,在各级医院易于推广应用.

  • PRM1,一个新的候选结肠癌相关CT抗原基因的识别及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滕小梅;韩泽广;黄健

    目的 筛选新的肿瘤/睾丸抗原相关基因,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文献报道的大规模平行信号测序技术获得的人类33种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睾丸富集表达基因.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15种人类正常组织中对候选基因进行验证,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睾丸特异基因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15种人类正常组织中,PRM2,PRM1,TNP1,AKAP4,TCP11为睾丸特异性表达,在其它组织中均无表达.其中PRM1基因在50%(6/12)的结肠癌组织中有明显的上调(>2倍).其它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RM1可能是一个新的CT基因,结果显示PRM1基因可能会在结肠癌的分子诊断或者免疫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及黏附因子mrkD的测定

    作者:杨朵;张正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茵生物膜形成能力及黏附因子基因mrkD的分布丰,为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茵相关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生物膜形成试验采用96孔板培养法(生物膜产生戢体使用医用硅胶膜):每孔加入300 μlLB和50μ10.5麦氏浓度的过夜培养茵,同时放入无硅油的医用硅胶膜(0.2 mm)为载体,37℃静置培养48 h,取出硅胶膜待银染于电镜观察.应用银染法、扫描电镜和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现察肺炎克雷伯茵生物膜形成能力,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茵mrkD基因.结果 临床150株肺炎克雷伯茵中体外医用硅胶膜上生物膜总产生率为44.7%,不同标本来源的菌株间无显著性差异.9.3%的茵株携带mrkD基因.mrkD阳性株均来源于痰标本.结论 伴随有医用器械的使用时,肺炎克雷伯茵感染的治疗中应积极考虑生物膜的相关治疗.

  • 隐球菌保护性肽表位GMFDGLSGV多聚体重组表达及鉴定

    作者:谷明莉;钱琤;周晔;陈波;陈孙孝;邓安梅;仲人前

    目的 重组表达隐球菌保护性肽表住GMFDGLSG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以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效应.方法 选取隐球茵抗原表住GMFDGLSGV,引入Th表住PADRE及木马肤序列(RKKRRQRRR).并以RVKR序列作为接头,分别合成隐球菌保护性肽表位GMFDGLSG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全基因序列,经PCR扩增后分别插入融合表达栽体pGEX-4T-1,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氏茵BL21并以IPTG诱导表达,进一步经GST亲合层析柱纯化,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鍪定重组表达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了隐球菌保护性表位GMFDGLSGV二聚体、四聚体、八聚体的表达质粒,并经IPTG诱导表达了大小约为32 000,36 000,42 000的融合蛋白.结论 隐球菌保护性肽表住GMFDGLSGV多聚体的重组表达为进一步开发隐球菌疫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梅四清;李从荣;黄俊;吕霞;彭少华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茵的流行基因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临床分离的无重复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70株,采用NCCLS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基因型,并采用PCR-RFLP检测blaCTX-M基因分型,质粒接合试验探讨产CTX-M型ESBLs菌株的传播机制.结果 70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茵中,产CTX-M基因型的肺炎克雷伯茵有z6株(37%),PCR-RFLP及DNA测序证实其均为CTX-M-1亚组,其中CTX-M-3型常见,质粒接合试验证实CTX-M型ESBLs介导的耐药可以水平转移.结论 湖北地区存在着CTX-M基因的流行,且产CTX-M型ESBLs菌株的传播机制以质粒介导的为主,可以水平传播,应加强湖北地区产CTX-M型ESBLs茵株的分子流行病学检测.

  • 六种检测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方法的性能评价

    作者:史跃杰;王海颖;杨玉林

    目的 对MieroScan,Phoenix,VITEK 2自动化微生物系统和3种传统表型试验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参考,使用MicroScan,Phoenix,VITEK 2自动化微生物系统和纸片接近法、双纸片增效法、Etest ESBL对65株肠杆茵进行ESBLs检测.结果 Phoenix灵敏度高(97.9%),但特异性差(52.9%);VITEK 2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9.6%)和特异性(76.5%);在传统表型试验中,双纸片增效法具有高的敏感度(97.9%)和特异性(94.1%).结论 三种自动化微生物系统检测ESBLs方法性能有较大差异,特异性不高;传统表型试验特异性优于自动化系统;如果任一自动化系统筛选出怀疑ESBLs阳性,建议用双纸片增效法试验或ESBLs专用板进行确认.

  • 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HTLV-I前病毒tax基因方法的建立

    作者:伍晓菲;王华;王迅;梁辉;刘晓颖;贾尧

    目的 建立HTLV-I前病毒tax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HTLV-I tax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PCR克隆的tax片段链接入质粒载体.经筛选鉴定后,以含有目的片断的质粒为阳性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 扩增体系的敏感度可达10拷贝/反应.模板浓度在105~101拷贝/反应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阚值(Ct)之问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8 7,且模板浓度相同的反应管之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 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HTLV-I前病毒tax基因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能在疾病诊断、监测以及血液筛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飞行员血清胆红素及MDA-LDL与动脉粥样硬化水平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新民;宋明辉;刘武言;王兴华;李志武;单雷敬;卜晓红;曾媛;崔征;张宝贺

    目的 通过TBIL,DBIL,IBIL,MDA-LDL及飞行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检测,评价TBIL,DBIL,IBIL,MDA.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495名飞行员,年龄22~43岁;对照组为地勤体检人员40名,年龄25~46岁健康,禁食12 h,空腹早8点抽取静脉血用KHC3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丙二酰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MDA-LDL).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窦部粥样斑块厚度的结果,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0,1,2,3级.结果 飞行员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21.2%.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程度与TBIL,DBIL,IBIL呈负相关(r=-0.257,P<0.001;r=-0.341,P<0.001,r=-0.316,P<0.001),与MDA-LDL呈正相关(r=0.114,P<0.05);MDA-LDL与TBIL,DBIL,IBIL呈负相关(r=-0.216,P<0.01,r=-0.175.尸<0.05.r=201,P<0.01).结论 飞行员的MDA-LDL,TBIL,DBIL,IBIL不但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临床危险因素,而且可能还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HBsAg阳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吴正林;陆学东;钟小强;凌利芬;林广城;肖桂初

    目的 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用于反映HBsAg阳性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1 066例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LHBs及HBV DNA检测.结果 ①在1 066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63.23%(674/1 066),LHBs的阳性率为66.42%(708/1066),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240,P>0.05),两者总体符合率为91.93%;②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LHBs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27,P<0.001).结论 血清中LHBs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LHBs能够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关键词: HBV 大蛋白 HBsAg HBV-DNA
  • 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及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谭业克;晋红梅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抗氧化作用及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肝缺血/再灌注加葛根素治疗组(C组),分另q在肝缺血前、缺血45 min、再灌注45 min共3个时相点.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丙二醛(MDA)浓度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组,血浆X0,MDA及AL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SOD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或P<0.01);而葛根素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葛根素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增强SOD活性、减弱XO活性)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MDA浓度),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血清APRIL表达水平与非霍奇金氏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杨春兰;鞠少卿;倪红兵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氏病(NHL)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DH升高患者组(10例)和LDH正常NHL患者组(12例)血清APRIL水平,以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同时将血清APRIL水平与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HL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组(P<0.05);NHL患者组和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与LDH正相关(r=0.923,0.799,P<0.05).结论 NHL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LDH升高患者组血清APRIL水平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组,提示APRIL可能与NHL的预后及恶性程度有关.

  • IFN-γ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月;邹红岩;马云;陈洪涛

    目的 研究IFN-γ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从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Mo与GM-CSF,IL-4体外培养7 d,并于培养第5 d加入不同浓度的IFN-γ(1×106 U/L和2X106U/L)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膜表面CD83和MHC-DR表达,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 p40+p70的含量.结果 两种浓度的IFN-γ均可显著刺激DC表达CD83和MHC-DR,分泌IL-12 p40+p70,增强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尤以IFN-γ 1×106U/L作用更强.结论 IFN-γ可以有效促进MODC的功能成熟.

  • B型钠尿肽酶免疫检测的研究

    作者:谢龙山;雷均平;余秀兰;张章;范联

    目的 采用酶免疫分析技术,建立B型钠尿肽(BNP)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方法 使用纯化的对一抗(兔抗BNP抗体)特异的二抗(羊抗兔抗体)包被微孔板,然后再加入一抗.制成固相抗体.检测中往包被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BNP抗原或检测样品、生物素化抗人BNP抗体、HRP标记IgG,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液(OPD)显色,用酶标仪在492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计算样品浓度.结果 该法测定BNP的灵敏度为15 pg/m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5.3±1.3%和7.1±1.5%,平均回收率为95.9±1.4%,线性范围为25~4 000 pg/ml.该方法测定正常组(n=20)及心衰组(n=25)血浆BNP分别为56.8±25.9(0~132 pg/ml)及462.3±158.7(163.4~697.8 pg/ml),而免疫放射法测定值分别为59.3±27.2(0~140 pg/ml)及470.1±162.5(165.8~708.6 pg/ml),两种方法所测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2,P<0.01.结论 应用酶免疫技术初步建立测定BNP的ELISA法,检测范围宽,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灵敏性及特异性.

  • 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HBVcccDNA检测

    作者:吴月平;凌勇武;王世蓬;罗文明;黄松平;吴萍;刘先进;韩刚;王陆军

    目的 通过外周血HBVcccDNA与HBVDNA及HBVM的相关性检测分析,探讨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术后外周血HBVcccD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MEIA法、荧光PCR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BVM,HBVDNA,HBVcccDNA,白细胞中HBVcccDNA,部分患者进行动态监测,以3例非乙型肝炎、3例HBV携带者、3例急性乙肝(AHB)、51例慢性乙肝(CHB)、29例肝硬化(LC)、10例慢性重症肝交(CSH)、9例原发性肝癌(PHC)为对照.结果 34例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14例HBVcccDNA阳性、20例阴性,血清HBVDNA均阴性.对照组108例患者中44例白细胞HBVcccDNA阳性、68例血清HBVDNA阳性,其中37例HBVcccDNA阳性者HBVDNA亦阳性,7例HBVcccDNA阳性者HBVDNA阴性,该7例患者HBVcccDNA或HBVDNA动态检测发现,HBVcccDNA早于HBVDNA出现,晚于HBVDNA消失.对照组中17例HBV相关慢性肝病与12例肝移植患者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对照检测阳性率比分别为10/17,6/17,1/12,5/12.肝移植患者白细胞中HBVccc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HBVDNA,HBVcccD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血清HBVDNA复制不活跃,外周血HBVcccDNA的存在可能为乙肝的复发提供了基础.

  • FQ-PCR检测尿道炎病原体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作者:杨庆虹;刘蕊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次反应可同时检测由奈瑟氏淋球菌(Neissria gonorrhea,NG)、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的淋茵性尿道炎和非淋茵性尿道炎的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对不同的试剂盒进行评价、比较,优化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方法 在一次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利用任意一套标准品同时检测三种病原体,进行X2检验.将同样的标本分别用三种不同试剂盒试验,将结果进行X2检验.优化反应条件,比较结果有无差异,进行t检验.结果 用同一厂家试荆盒的一套标准品分别同时检测三种病原体,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个厂家试剂盒无明显差异,P>0.05.将某些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无显著影响,t=1.1806,P>0.05.结论 用同一厂家试剂盒的一套标准品分别同时检测三种病原体,可减少标准品的使用量,且优化反应条件后又可以节省时间,为临床提供了快速、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

  • 菌落原位杂交法检测Ⅰ类整合子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戴蕾;沈瀚;宁明哲

    目的 探讨茵落原住杂交法检测革兰阴性茵中1类整舍子的影响因素,并优化该方法.方法 制备Ⅰ型整合酶基因的特异性探针,采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茵落原位杂交法检测革兰阴性茵中的Ⅰ型整合酶基因,并与PCR扩增法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茵落原位杂交法检测整合子的结果不一致.结论 载体膜的选择,封闭剂的选用,杂交的时间和温度的设定等均对茵落原位杂交法检测整合子结果产生影响,应根据试验要求优化杂交体系,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 CG,TBA,ALP,ALT,AST测定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相关性分析

    作者:贾支俊;冯雪凤;申景涛;许守林;郭万华

    目的 探讨血清CG,TBA,ALP,ALT及AST测定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全自动生化仪对40名正常孕妇和128例IC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G,TBA,ALP,ALT,AST含量测定.结果 ICP组CG测定结果为(649.85±438.42)μg/dl.正常孕妇组CG测定结果为(118.87±37.97)μg/dl,ICP组血清C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组血清T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P组血清ALP,ALT及AS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CG及TBA测定与ICP的诊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能有效的诊断及监测ICP.

  • PDGF,TGF-β1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欧阳雁;陈凤丽;狄鹏超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肝纤雏化的关系.方法 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PCⅢ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检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后0,12,24 w时PDGF-BB、TGF-β1及PCⅢ水平.结果 实验组PC Ⅲ,PDGF-BB及TGF-β1含量在治疗的12,24 w与0 w相比有显著性下降,PDGF-BB及TGF-β1随PCⅢ的下降而减低;实验组PDGF-BB,TGF-B1与PCⅢ具有相关性.结论 PDGF-BB,TGF-β1是肝纤维化标志物,在肝纤维化检测中有重要作用.

  •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及染色体改变

    作者:谢守军;王娜

    目的 探讨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及染色体特征.方法 对8例以WHO分类标准确诊的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较大,脾大不明显,多数有贫血,血小板正常或减低,白细胞持续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多正常或减低.所有患者粒系病态造血明显,3例有多系发育异常.异常核型检出率50%,累及的染色体异常有+8,inv(3)(p26q23)以及12p,20q,9q和13q的缺失,Ph染色体阴性.结论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谱广,无复杂和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

  • 乙肝孕产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含量检测与母乳喂养安全性探讨

    作者:张春和;金艳;郭爱兰;张爱民

    目的 探讨乙肝产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含量的不同状况与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关系,从而正确指导乙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TRFIA)检测乙肝产妇血清、乳汁和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含量.结果 各种血清模式血清HBV标志物含量数略高于乳汁HBV标志物,产妇乳汁HBV标志物含量随血清HBV标志物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成正相关.结论 乙肝产妇产后能不能母乳喂养与产后产妇血清和初乳中是否存在HBV标志物及新生儿是否宫内感染有关,孕期血清HBV标志物阳性的产妇同时检测产妇血清、初乳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喂养方式,以保证分娩耍儿的安全哺乳环境.

  • 探讨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杜鹏;刘蕊;许鹏展

    目的 评价同时检测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0例健康人及170例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粪便标本分别用单克隆抗体法、转铁蛋白胶体金检测法以及化学法(匹拉米洞半定量检测法)进行检测.单克隆抗体法检测Hb,转铁蛋白胶体金检测法检测Tf,化学法检测Hb.结果 化学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5.2%,检测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57.4%,检测健康组阳性率为17.5%.单克隆抗体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8.4%,检测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6.7%,检测健康组阳性率为2.5%.转铁蛋白方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1.9%,检测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4.8%,检测健康组阳性率为2.5%.单克隆抗体法与转铁蛋白法一项为阳性即为阳性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54.8%,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70.4%,健康组阳性率为2.5%.结论 粪便中的Hb与Tf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及核酸的检测与评估

    作者:韩呈武;于雪莹

    目的 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分别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及HCV-RNA,并且采用酶促动力法检测其转氨酶水平.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抗HCV抗体阳性率为29.5%(36/122),部分患者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8.2%(10/122);HCV-RNA阳性率为27.0%(33/122).其中,6例(4.9%)抗HCV抗体阴性者可检出HCV病毒血症,10例(8.2%)抗HCV抗体阴性者可检出HCV抗原.有输血史者和透析时间校长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 HCV感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普遍,且感染率与输血、透析时间有关.同时检测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或其中二项)有助于提高HCV感染诊断的敏感度.

  • 脑外伤患者NSE和MBP含量变化及黄芪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喜民;李迎国;朱剑功;唐宗椿

    目的 现察复方黄芪注射液(complex prescription astragalus mongholicus injection)对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影响.方法 按标准选取脑外伤患者19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MBP浓度,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Iasgow outltcome scale,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治疗组在入院时的GC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1,2 w,其GCS评分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治疗3月后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黄芪能降低脑外伤患者血清NSE,MBP含量,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 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霍梅;林琳华;黄明;黄蓉;叶素丹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凝血指标,探讨其与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57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组和31例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溶酶原(PLG)并进行比较.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组PAI-1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LG活性、D-D含量则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PT,APTT,Fg,A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纤溶功能降低,其发病可能与纤溶功能受损有关.

  • 不良妊娠结局患者人类微小病毒B19的检测分析

    作者:杨艳环;杨晓文;薛承岩

    目的 了解人类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不良妊娠组106例和正常产妇组55例,采集胚胎组织和脐血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PVB19.结果 HPVB19的检出率,不良妊娠组为23.6%(25/106),正常产妇组3.6%(2/55),两者结果的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 HPVB19感染可能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8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云;唐任光;黄照河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46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4例,对照组为46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8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阃的差异.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血清IL-18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IL-18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与UAP组差异无显著性;冠心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IL-18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之一,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佛山地区2228例遗传咨询者细胞染色体异常结果分析

    作者:李晓杰;杨光;崔金环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在遗传咨询中的发生情况及异常染色体核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技术,G显带,显微镜下分析染色核型.结果 2 228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异常染色体153例,检出率6.9%;其中21三体51例,inv(9)33例,47,XXY型16例,45,XO型6例,46,Xi(Xq10;Xq10)型4例,平衡易住12例,罗氏易位3例.性逆转4例(即社会性别女性,染色体核型是46XY),其他异常核型31例,包括婚前体检和健康体检等.结论 染色体异常在遗传咨询者中较常见,且异常核型多见,对高危人群应尽早检查染色体核型,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大莲;孔繁林;吴惠玲;高晓玲;杨美兰;朱江贤;高翔;詹学良;李杰芬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Sysmex XE-2100型血液分析仪分别对80例健康体检者及206例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计数绝对值(RET#)、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进行测定.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失血性贫血组及二联性贫血组RE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ET%,MFR%,HFR%及IRF%高于对照组,LFR%低于对照组;溶血性贫血组RET%,RET#,MFR%,HFR%及IR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减低及增高的幅度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类型贫血.各贫血组IRF%增高较明显,如果以IRF>9.0%为标准诊断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及二联性贫血,其检测的灵敏度分另4为94.4%,93.5%,52.6%和96.3%,特异度均为96.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3.5%,93.2%和89.7%,阴性预测值分另4为96.3%,96.3%,67.5%和97.5%.结论 Sysmex XE-2100型血液分析仪测网织红细胞及其分类参数有助于判断红细胞的活动度,对贫血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血脂关系的超声研究

    作者:沈亚梅;邹荣莉;邱英武;刘莉;高燕华;李莘

    目的 通过高额超声检测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并探讨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临床诊断为1GT,IFG的患者各20例.同时选择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采用高频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总胆目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 IGT及IFG患者空腹血糖,TC,TG,LDL-C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在各组问无显著差异性(P>0.05).糖尿病前期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血糖、TG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着血糖、血脂异常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且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血糖、TG水平密切相关.

  • Rh阳性血换血治疗6例Rh新生儿溶血病分析

    作者:杨江存;韩宇枫

    目的 解决RhHDN换血治疗时Rh阴性血液供应困难问题.方法 采用Rh阳性血代替Rh阴性血对6例Rh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结果 6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用Rh阳性血替代Rh阴性血对Rh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方法可行.

  • 胱抑素C测定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铁成;杨小云;秦庆;张莹;徐焰;袁亚娟;郝晓柯

    目的 探讨肾功能损害及肾损伤时血清胱押素C(cystain C)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in C的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血清cystain C在对照组、肾功能不全组、肾衰组的值分别为0.63±0.41,2.59±1.32,7.13±1.68 mg/L.结论 血清cystain C是反应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应用cystain C评价异常肾小球滤过率有广泛的前景.

  • 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心得

    作者:杨丽丽

    介绍了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维护及故障处理的经验,旨在使用户能了解一些常见的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便于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该仪器快速、准确的性能.

  • UniCel DxC800生化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

    作者:栗萍

    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因其快速、准确、重复性好而广泛服务于临床.它大大扩展了检验项目,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因其高效、快速深受临床和检验科欢迎.

  • K-4500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中一些故障和解决方法

    作者:方晓

    K-4500血细胞分析仪是K-系列中的新型号,在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检验安全性等方面,又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全球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中唯一销量超过10 000台的系列产品.在我国K-4500是先进也是使用多的一款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和总结了一些经验.

  • B-C2000血细胞计数仪常见故障及处理

    作者:李彦丽

    我院于2004年初引进了BC一2000血细胞计数仪,该仪器采用末梢血检测血常规,具有用血量少,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等优点.

  • 贝克曼库尔特AC.T 5DIFF AL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作者:王崇;王喜栋;付洁

    我科于2007年1月购进Backman-Coulter AC.T5DIFF AL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一台,现将其使用1年多来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 Dade Behering x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报告上错误信息的分析

    作者:韩保良

    我科于2002年购进Dade Behering xpan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过程中,仪器检测报告上多次出现结果"不可信"的提示信息,现将经常出现的提示信息的含义及其相关操作介绍给同行,希望有助于各位的日常工作.

  •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转盘内部卡杯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作者:罗华;陈小波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美国雅培公司研制开发,1999年上市的第三代大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在优良、快速完成检测的同时,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常见故障给检测过程带来不便和成本浪费.

  • SABA-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作者:马春明

    SABA-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意大利医学分析仪器集团制造,广泛用于临床生化和免疫的自动化检测,具有性能优越、操作简便、软件功能丰富等特点,与同类生化仪器相比,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非常适合在中小医院或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MI-921D型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作者:刘明勤;秦晓燕

    我科于2003年购买的深圳越华MI-921D型电解质分析仪,它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技术(ISE),由微机控制,层级菜单式中文人机对话,具有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 ELISA-STAR全自动酶标分析仪工作计划表编辑应用

    作者:王庆国

    ELISA-STAR是瑞士HAMILTON公司生产的96孔酶标板全自动分析处理系统,它集合了标本和控制品加注、试剂加注、微板孵育、微板洗涤、条码读取和比色结果判读功能于一体,是新一代的全自动酶免分析一体机,但分析仪实验项目的工作进度、完成整个实验所需时间的安排完全依赖于工作计划表,由计划表充分体现出来.

  • 酚磺乙胺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干扰的探讨

    作者:朱继文;顾益凤

    目的 探讨酚磺乙胺对血清糖化血清蛋白、葡萄糖等生化测定结果的干扰.方法 在基质血清中加入不等量的酚磺乙胺,形成不同浓度的测定标本,以基质血清为对照组,同时测定糖化血清蛋白、尿酸、肌酐、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酚磺乙胺对糖化血清蛋白、肌酐测定产生明显的正向干扰,对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酸测定产生明显的负干扰.结论 酚磺乙胺干扰糖化血清蛋白、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尿酸的测定.

  • 普通胶水代替进口O.C.T包埋剂制作冰冻切片

    作者:李晓锋;邓元;曹培龙;李宏

    冰冻切片在组织学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在病理学中对临床手术的快速诊断起的作用也日益重要.目前恒温冰冻切片机的组织包埋剂大多使用进口的O.C.T,该包埋剂确有一定的特点,但其价格昂贵,购买不便.

    关键词: 胶水 O.C.T 包埋剂
  • 检测性激素水平变化与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的关系探讨

    作者:易红根;胡玉萍;肖金元;李扬;武靓

    目的 检测性激素水平变化与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的关系.方法 应用2010型电化学发光仪测定52例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结果 结石组与对照组比较T,PRL,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SH,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机体内存在一定的性激素代谢紊乱,揭示性激素对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的产生有一定影响,性激素检测对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北京地区儿童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范围调查

    作者:王艳;徐樨巍;宋文琪

    目的 确立北京地区儿童应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沉渣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CLINTEK-500尿干化学分析仪对北京地区397名0.25~7岁儿童的随机尿进行检测分析,对其中8份外现混浊尿标本离心后做沉渣镜检.结果 0.25~2岁男孩红细胞和细茵的参考范围是0~22.94/μl和0~770.38/μl,3~7岁男孩红细胞和细茵的参考范围是0~26.65/μl和0~1 204.48/μl;0.25~2岁女孩红细胞和细茵的参考范围是0~26.38/μl和0~466.76/μl,3~7岁女孩红细胞和细菌的参考范围是0~27.39/μl和0~1 311.42/μl.0.25~7岁男孩白细胞、上皮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的参考值为0~4.27/μl;0~6.12/μl和0~1.10/μl;0.25~7岁女孩白细胞、上皮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的参考值为0~6.76/μl.0~10.87/μl和0~1.40/μl.儿童尿沉渣结果中,与年龄有关的指标是红细胞和细茵(P<0.05),与性别相关的指标是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P<0.01);8份混浊尿标本沉渣镜检结果中含有大量草酸盐及其它结晶,其UF-100检测红细胞为32.3~350.8/μl,干化学潜血结果阴性.结论 儿童尿沉渣参考值中红细胞和细茵与年龄相关,而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与性别相关,并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因此应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儿童尿沉渣时应使用儿童参考值进行分析.此外,含大量结晶尿标本不宜应用UF-100进行尿沉渣分析.

  • 日本血液中心研修见闻和思考

    作者:冯国强

    日本是世界上无偿献血工作做的较好的国家.2007年1月~3月.笔者在日本埼玉县赤十字血液中心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研修,现将研修见闻和思考总结如下,以供各位同仁交流.

  • 粪便常规检查临床价值的探讨

    作者:陆玉静;丛玉隆;孙魁明;马骏龙

    目的 探讨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及粪便常规检查对不同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38 722例患者粪便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在粪便常规检查中,粪便白细胞、红细胞和寄生虫及虫卵检查在非消化系疾病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4%,1.72%和0.01%,在消化系疾病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4.65%,3.55%和0.10%;红细胞、白细胞和寄生虫及虫卵联合阳性率在非消化道疾病患者中为3.21%,在消化道疾病患者中为5.87%,而总阳性检出率为3.71%.结论 由于寄生虫病的减少.粪便常规检查在消化道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已经非常小了.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对于无消化道疾病症状的患者临床医生可根据病症酌情考虑,没有必要每个患者都做粪便常规检查,以保证患者获得大利益.

    关键词: 粪便常规 循证医学
  • 100例散点图异常的白细胞假性偏低的临床报道

    作者:王艳;李毅;刘兴晖;杜良琴

    雅培CD37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采用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激光散射法(WOC)和电阻法(WIC),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检测结果.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时有多例WBC散点图异常分布,基线升高而形成在其下方出现大量红色点状物,并提示(WOC)和NRBC,显示结果异常.

  • 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形态的鉴别比较

    作者:张宝华;林娟娟

    目的 比较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形态学的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住院病人新鲜晨尿136例,分别用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对尿红细胞进行形态区分.结果 在84例非肾小球病变的标本中,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判定红细胞为均一性的分别为40例(47.61%)和64例(76.19%),判定为非均一性的分别为44例(52.38%)和20例(23.81%);在52例肾小球病变的标本中,UF-100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判定红细胞为均一性的分别为12例(23.08%)和16例(30.77%),判定为非均一性的分别为40例(76.92%)和36例(69.23%).以UF-100分析仪检测尿液为非均一性作为肾小球病变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为76.92%,特异性为47.62%;以相差显微镜检测尿液为非均一性作为肾小球病变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为69.23%,特异性为76.19%.经配对X2统计,P<0.05,两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得知UF-100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形态的灵敏度高于相差显微镜;而相差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的特异性高于UF-100分析仪.结论 可以运用UF-100分析仪检测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以及速度快和相差显微镜的高特异性、干扰因素少等优点,两者结合使用,可提高对尿红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效率,并进一步发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用药的动态监测作用.

  • 张家口地区过敏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与分析

    作者:张卫杰;侯小平;温艳平;张永良;关宏坤

    目的 了解张家口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常见过敏原.方法 对769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体外过敏原检测,测定致敏过敏原.结果 769例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中526例(68.4%)有阳性反应,单一过敏原阳性48例(9.1%),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阳性478例(90.9%).526例阳性病例中动物皮屑阳性率高,为487例(92.6%),其次是尘螨416例(79.1%).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结论 应针对张家口地区常见过敏原(动物皮屑类、尘螨类),做好过敏原检测工作,提高检测准确率.

  • 芥子气中毒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44例分析

    作者:杨忠臣;王柏青;孙帅;白杰

    目的 观察血细胞形态学指标在芥子气中毒人员的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与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芥子气中毒人员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 芥子气中毒患者WBC总数进行性降低,有10名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毒早期对嗜酸性粒细胞降低严重,淋巴细胞百分率及绝对值在早期有显著性降低,中毒对外周血的PLT总数影响不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初因血液浓缩而升高.血细胞形态改变明显,WBC胞体肿大,胞质可见中毒颗粒、空泡等,有100%的中毒者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以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为主.PLT形态改变不大.结论 检查外周血血象是判断芥子气中毒患者中毒程度及愈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程度及恢复正常值的时间长短与中毒严重程度有关.

  • 血糖调节受损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血脂水平分析

    作者:汤汉红;刘生才;姚建渝

    目的 了解血糖调节受损(IGR)者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40例正常人(对照组NGT)、45例IGR者和44例T2DM患者的HbAlc及空腹血糖(FPG),TC,TG,HDL-C,LDL-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IGR组及T2DM组HbAlc,FPG,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调节受损者不同程度存在血糖、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FPG,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HbAle水平达到或超过正常参考值上线.

  • 探讨用病人标本检测结果差值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佘鸥;邓军卫;甄茗;李志芳;张福生

    目的 建立一种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为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方法 通过参比的检测系统与被监控的检测系统同时对病人新鲜标本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的差值制作质控图,对被控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监控.结果 用两个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差值制作质控图可非常直观的对被控检测系统进行监控.结论 此方法科学、经济、实用,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实验室的需要.

  • 校准和溯源在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李熙建

    目的 探讨校准和溯源在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Beckman Coulter Synchron Lx20检测系统为目标系统,以患者血清对不同自建检测系统进行几项常规生化检测,并与目标系统进行比对,计算自建检测系统Y和目标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自建检测系统B,C的所有项目与目标系统均具可比性,自建检测系统D,E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与目标检测系统不具可比性.结论 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的常规生化结果依项目不同存在不同的偏差.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中,应重视校准品、质控品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的基体效应.校准和溯源是实现自建检测系统可比性和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

  • 抗-HCV免疫测定室内质控图连续性的应用

    作者:赵宇;王永凤

    目的 探讨不同ELISA检测试剂室内质控图连续性使用的方法.方法 不同批试剂同时测定系列质控血清,得系列质控血清的S/CO值,根据系列质控血清的浓度及其S/CO值之间的关系,分别得不同批号试剂的直线回归方程(Y=a+bX),从而得不同批号试剂之间的换算关系,即可将新批号试剂测定同一批号、同一浓度质控血清的S/SO值换算回原批号试剂所测的S/CO值,可在原质控图上连续描点.结果 针对同一质控血清不同批号试剂的检测结果,应用统计学的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使室内质控图连续性使用.结论 室内质控图的连续性使用,可解决由于试剂的更换而更换质控图的问题,避免"即刻法"质控本身固有的缺陷,为室内质控工作带来方便.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质控图的应用

    作者:吕虹;闫惠平;周亚莉;张国军;方芳;王雅杰;康熙雄

    目的 制备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室内质控物,建立室内质控管理体系,利用Excel表格进行质控图的绘制.方法 取单一浓度HBV-DNA阳性血清,稀释至一定浓度后,分装数管,-70℃保存.连续检测20次,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绘制质控图,进行室内质控动态监测.结果 HBV-DNA室内质控均值的对数值为5.573,标准差为0.244,变异系数为4.4%,稳定性很好,有临床应用价值,质控图利用Excel表格标示出警告限和失控限,有利于动态监控.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BV-DNA检测的质控物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质控图操作方便,一目了然,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 免疫网络学说对ABO血型反定型试剂研制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袁应选;安娜;薛少青;王飙;郭振涛

    1974年,Jerne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的认识,在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免疫网络学说",认为任何抗体分子和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上均存在独特型,独特型可被体内另外一些淋巴细胞识别而诱发产生抗独特型抗体.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患者发展为肝癌的影响

    作者:王宗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起重要作用.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癌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有些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肝癌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该文综述了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各种机理.

  • B-型钠尿肽在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张捷;乔蕊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诊断和治疗,目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尽管近来我们对复杂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诊断心力衰竭和评价治疗措施仍然较困难.

  • 抵抗素研究与代谢综合征

    作者:刘玲玲;车至香

    抵抗素(Resis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和表达的内分泌激素,是存在于血浆中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蛋白质,属于抵抗索样分子(resistin-like molecules.RELMs),又称FIZZs(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家族成员[1].

现代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