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 현대검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414
  • 国内刊号: 61-139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116
  • 曾用名: 医学检验杂志;陕西医学检验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陈学文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菌尿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轶雯;史振伟

    目的 探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0年9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门诊就诊的114名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7.7±10.21岁,采集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尿细菌计数、肾小球过滤率(Ccr)和24 h尿蛋白定量等资料.114例患者分为2组,ASB阳性组(n=30)和ASB阴性组(n=84).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入选病例中,ASB的患病率是26.32%(30/114),ASB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56.4±10.3岁 vs 60.3±9.6岁,t=-1.74,P=0.080),BMI(24.6±3.4 kg/m2 vs 25.0±4.0 kg/m2,t=-0.50,P=0.723),Ccr(87.03±37.8 ml/min vs 77.6±31.5 ml/min,t=1.18,P=0.242)及24 h尿蛋白定量(420.3±104.2 mg vs 452.7±101.3 mg,t=1.41,P=0.1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HbA1c[(7.7±1.4)% vs (8.4±1.6)%,t=-2.15,P=0.032],糖尿病病程(7.1±8.2 年 vs 11.4±8.5年,t=2.33,P=0.022),空腹血糖(9.5±3.8 mmol/L vs 12.2±5.6 mmol/L,t=-2.73,P=0.007)和尿细菌计数(1 470.4±1 690/μl vs 2 765.4±2 458/μl,χ2=-2.96,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糖尿病是否并发ASB为二分类因变量,入选年龄,BMI,糖尿病病程,HbA1c,空腹血糖,尿细菌计数,Ccr和24 h尿蛋白定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ASB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OR=1.23(1.11,1.36),P=0.013],HbA1c[OR=1.54(1.41,1.71),P=0.011]、空腹血糖[OR=1.36(1.24,1.49),P=0.017]、尿细菌计数根据不同计数值分段分析[OR=1.78(1.69,1.90),OR=1.83(1.73,1.97),OR=2.01(1.82,2.11),OR=2.23(2.06,2.26),OR=2.32(2.10,2.43),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病程、高HbA1c、高血糖、尿细菌计数可能是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ASB的危险因素.

  • 汉中地区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丁珂;徐强

    目的 研究汉中地区血清学方法检测表现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RhD阴性表型的个体,对特殊样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在351例样本中,检出d/d基因型248例,占70.7%;DEL型67例,占19.1%;RHD-CE(2-9)-D/d融合基因型22例,占6.3%;DⅥ,Ⅲ型7例,占2.0%,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弱D-15型、弱D25型和Dva型各1例;弱D33型和RHD711delC各2例;DEL血型个体中具有C抗原者比例较高,但亦有C抗原阴性表型存在;首次在中国报道发现弱D25型和弱D33型.结论 阴性表型个体中主要的RHD基因阳性个体是DEL型,对汉中地区Rh阴性无偿献血者D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揭示了Rh阴性个体D基因多态性,既有临床意义,也有遗传学意义.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的真核表达及其在抗体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邹玉涵;朱祖怀;闫佩毅;朱元;黄德魁;朱晴晖;金姝

    目的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方法 用EcoR I和BamHⅠ双酶切pGEMT-mecA重组质粒DNA,回收目的 基因mecA,与pFastBac1质粒连接转化入含有穿梭载体bacmid的大肠埃希菌DH10Bac中,筛选重组穿梭载体Bacmid-mecA并转染Sf9细胞,获取完整的重组杆状病毒.用免疫荧光(IFA),Western blot法进行蛋白鉴定.结果 成功地获得含mec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形态变化明显,能够表达出与PBP2a多克隆抗体相结合的蛋白.结论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PBP2a蛋白.

  • 抗果糖二磷酸醛缩酶抗体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颖;陆静芬;李芳秋;史利宁;黄梅;王卫萍;邵海枫

    目的 利用重组白念珠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Fba1)抗原,建立测定人血清中抗白念珠菌Fba1 IgG抗体的ELISA法,评估其在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血培养确诊的各类IC患者(110例)、念珠菌定植者(50例)、细菌感染者(147例)及健康体检者(200例)血清,用重组Fba1包被ELISA微孔板,测定血清中的抗Fba1抗体,确定cut off 值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特异度进行考察.结果 以重组Fba1抗原建立的ELISA法精密度良好,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1.81%,批间CV=14.85%;阻断率=88.8%,证实此法对抗白念珠菌Fba1抗体具有特异性.依据ROC曲线,选择吸光度(absorbance,A)值0.61作为cut-off值.IC患者阳性率为74.5%(82/110),念珠菌定植患者阳性率为12% (6/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P<0.01);健康体检者及细菌感染患者的抗体检出与IC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建立了检测抗白念珠菌Fba1抗体的ELISA法,在IC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2011年川西地区细菌耐药监测及分析

    作者:刘敏;邓瑛;张峻梅;杨莉莉

    目的 了解川西地区细菌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川西地区18家医院2011年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临床分离菌20 0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 625株,占28.0%,革兰阴性菌14 454株,占72.0%.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共1 867株,占阳性菌的33.2%;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共3 185株,占阴性菌的22.0 %.排名前5位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统计分析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46.3%和87.1%;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7%和4.0%;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整体耐药率较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9%和19.7%.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喹诺酮类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85%.结论 川西地区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但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具有地域差异性.

  •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育龄妇女全血五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作者:冯瑶;黄钰君;赵旦;伍绍国

    目的 了解各种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育龄妇女全血中Cu2+,Zn2+,Ca2+,Mg2+,Fe2+5种金属元素含量,为评价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育龄妇女营养状况及孕前合理补充金属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6月~2012年3月经基因诊断的52例静止型、68例标准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2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杂合子育龄妇女以及80例健康育龄妇女全血的Cu2+,Zn2+,Ca2+,Mg2+,Fe2+含量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间全血F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全血Cu2+,Ca2+,Mg2+各组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Zn2+含量除标准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杂合子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育龄妇女相比于正常妇女更容易缺铁和缺锌,应加强全血Fe2+和Zn2+的营养监测与干预.

  •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中的作用

    作者:刘小玲;李峰;王萍;刘媛;赵婵媛;曹团平;王梦涛;卢春利

    目的 探讨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西安市第五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的AS患者119例为疾病组,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NY)"诊断标准,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LA-B27(磁珠酶免法)和血清ICTP(ELISA法)浓度对照研究;并将119例AS患者按骶髂关节X线检查分为0级42例,I级19例,Ⅱ级15例,Ⅲ级25例和Ⅳ级18例给予醋氯芬酸片0.1g 2次/天,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1.0g 3次/天,甲氨蝶呤片7.5 mg/周,叶酸片10 mg 3次/天联合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血清ICTP浓度,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清ICTP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HLA-B27阳性组(n=77,11.06±4.88 ng/ml)与HLV-B27阴性组(n=42,8.73±5.70 ng/ml)的ICTP浓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治疗前0,Ⅰ,Ⅱ,Ⅲ,Ⅳ级ICTP浓度(8.67±5.45,14.87±8.38,10.13±5.28,11.06±8.88,6.52±2.27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59±1.97 ng/ml;t=3.08,4.74,3.25,3.61和2.76,P<0.01).治疗前Ⅰ,Ⅱ和Ⅲ级ICTP浓度较0级显著升高(t=3.14,2.33和2.41,P<0.01或P<0.05);而Ⅳ级ICTP浓度较0级已显著下降(t=2.15,P<0.05).AS患者骶髂关节炎X线0,Ⅰ和Ⅱ级治疗后较治疗前ICTP浓度显著下降(t=3.27,2.17和3.48,P<0.01或P<0.05),而Ⅲ,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和0.13,P>0.05).结论 ICTP能够较好地评价AS患者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早期AS患者的疗效评价更有意义.

  • 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秀学;刘跃;王鹏;何月;李鑫;高波;杜娟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GST-π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3例新鲜胃癌组织标本(实验组)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GST-π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53例胃癌组织中GST-πmRNA的表达(0.56±0.27)要高于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0.18±0.13) (t=5.30,P<0.001).②GST-π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而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大小之间、是否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 ①GST-π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胃癌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②GST-π的检测对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 多黏菌素B、氨曲南和万古霉素药敏纸片在细菌分离及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王华;苍金荣;张利侠;苏宝凤;归巧娣;刘文康;任健康

    目的 利用多黏菌素B、氨曲南和万古霉素特殊的抗菌机制,拓展其在细菌分离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将直接涂片或增菌后革兰染色疑似肠杆菌和肠球菌共存的标本,直接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粘贴多黏菌素B 药敏纸片;对变形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混合培养物则粘贴氨曲南药敏纸片;对于形态不典型、革兰染色性不定的难以鉴定的菌株,采用KB药敏实验方法,同时粘贴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药敏纸片.35℃培养18~24 h观察结果.结果 多黏菌素B抑菌环内肠球菌生长良好而肠杆菌不生长,氨曲南抑菌环内革兰阳性球菌生长良好而变形杆菌不生长.取多黏菌素B、氨曲南抑菌环内细菌转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从而达到快速分纯菌株的目的.13份肠杆菌和肠球菌共存的胆汁及脓液标本,采取该方法仅需一代就可以将肠杆菌与肠球菌分离;5份变形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培养物也仅需一代就可将革兰阳性球菌分纯,而采用传统的方法,6份胆汁标本需2~3代才能分纯,剩余7份均未分离出肠球菌;5份变形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培养物采用传统的分纯方法也均未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对于形态不典型,革兰染色性不定的难以鉴定的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多黏菌素耐药的多为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多黏菌素B敏感的多为革兰阴性细菌.结论 利用多黏菌素B、氨曲南药敏纸片可将难以分纯标本中的肠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快速分纯;另外,对于形态不典型、革兰染色染色性不定的难以鉴定菌株,利用其对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可为待鉴定细菌选定正确的鉴定方向.

  • 尿液干化学分析人工显微镜复检筛选规则中亚硝酸盐项目存在意义的探讨

    作者:任军伟;陈建魁;丛玉隆

    目的 利用Urisys24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分析探讨亚硝酸盐项目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人工显微镜复检筛选规则中存在的意义.方法 ①对参加实验的两位检验师进行随机标本双盲法人工显微镜检查,评价两者一致性.②用Urisys24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KOVA尿液专用计数板人工显微镜检查同时对每日随机尿液标本进行检查.③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McNemar检验和Kappa检验评价两个检验师人工镜检一致率;用χ2检验进行三联组合(红细胞-ERY,白细胞-LEU,尿蛋白-PRO)和四联组合(红细胞-ERY,白细胞-LEU,尿蛋白-PRO,亚硝酸盐-NIT)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漏检率)、假阳性(复检率)差异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 ①两位检验师显微镜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κ>0.70).②Urisys24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三联组合和四联组合筛选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09,P>0.05).③检查结果中NIT和LEU同时阳性者230例(占NIT阳性总例数的74.2%);NIT和ERY同时阳性者95例(占30.6%);NIT和PRO同时阳性者90例(占29.0%);单NIT阳性者70例(占22.6%).结论 亚硝酸盐项目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人工显微镜复检筛选规则中存在的意义不大,选用四联规则与三联规则相比,灵敏度没有提高,特异度有所降低,复检率增高.

  •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与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薇;尹志农;程珍;王俊文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发病风险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84名唐氏综合征初筛高危孕妇,100名低危孕妇和80名对照组正常非孕女性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β-HCG和uE3水平.比较不同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血清标志物水平.结果 ①经χ2检验高危组、低危组、对照组MTHFRC677T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140,0.021;P值均>0.05).②高危组、低危组AFP,β-HCG和uE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危组AFP(22.79±18.27 μg/L),uE3(0.80±0.41 g/L)含量明显低于低危组(t值分别为2.721,8.849;P值均<0.01),而β-HCG(52.26±33.34 μg/L)及年龄(30±5)岁则明显高于低危组(t值分别为9.031,4.976,P均<0.01).③经logistic分析,年龄,β-HCG,AFP,uE3与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相关(P均<0.01),OR值分别为:20.690,80.553,2.887和3.785.结论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无相关性.年龄以及血清AFP,β-HCG,uE3水平对唐氏综合征风险判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高β-HCG对唐氏综合征高危危险性大.

  • 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毒载量与病毒学应答及肝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方超萍;张薇薇;孙小波;张军;卫涛;秦琴;张倩;谷明莉;贾音;邓安梅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载量与病毒学应答及转氨酶、胆红素含量的变化,探讨其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3月间长海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103例丙型肝炎患者资料,其中男64例,女39例,年龄18~70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12,24和48周血清中HCV RNA水平,肝功能酶学和胆红素指标(ALT,AST及TBIL,DBIL).根据治疗前HCV RNA含量高低与病毒学应答与否分为高载量应答组、高载量无应答组和低载量应答组.结果 18例低HCV RNA载量的患者治疗后均有病毒学应答.高载量应答组ALT,AST治疗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治疗后迅速下降,而后保持在正常水平;低载量应答组ALT,AST始终在正常范围内;而高载量无应答组ALT,AST治疗前后下降不明显,始终在高于正常范围波动.高载量无应答组治疗前DBIL显著高于有应答的两组(P<0.01),且治疗期间持续高于正常范围;TBIL虽也升高,但与高载量应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与低载量应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高HCV RNA载量的患者,伴ALT,AST显著升高,病毒学应答较好;而ALT,AST轻微升高,且伴有DBIL显著升高者病毒学应答常常较差.低HCV RNA载量的患者均有病毒学应答,其病毒学应答与肝功能酶学和胆红素值无明确相关.

  • 铅暴露对大鼠体内离子浓度及相关PKC信号通路分子的影响

    作者:徐焰;赵芳;柯涛;张建彬;净锦飞;袁亚娟;郝晓柯;陈景元

    目的 通过观察铅暴露大鼠体内不同离子浓度含量的改变,阐明铅通过破坏不同离子浓度在体内各系统的平衡状态,影响离子介导的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 C,PKC)信号通路分子的调控作用,为探讨铅毒性作用机制的生物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只断乳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0.1,0.2和0.3 mg/ml醋酸铅(PbC4H6O4·3H2O)浓度组,通过饮水建立大鼠铅暴露模型,利用大鼠血铅浓度确定建模成功;通过观察铅暴露大鼠血中离子Ca2+,Fe2+,Mg2+,Zn2+,Cu2+和P3+浓度的变化以及Western blot验证铅暴露大鼠脑组织离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PKC的表达改变,探讨离子浓度变化对铅暴露大鼠脑组织信号通路分子PKC表达的影响.结果 铅暴露大鼠血Zn2+,Fe2+,Ca2+和P3+离子浓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铅暴露大鼠血Cu2+离子浓度减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铅暴露大鼠血Mg2+离子浓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铅暴露大鼠脑组织信号通路分子PKC磷酸化增加显著(P<0.05).结论 慢性铅暴露可以竞争性抑制大鼠体内部分离子的吸收和利用,且铅暴露诱导的体内离子浓度改变可活化PKC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

  • 临床化学酶学指标实验室间结果互认的探讨

    作者:李栋;包安裕;宋霖;陈振

    目的 通过在20家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检验科间开展酶学指标的实验室间比对,探讨临床化学酶学检测的实验室间结果互认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将来开展检验结果全国互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各实验室在各自的检测系统上检测统一发放的罗氏临床化学复合校准品和血清标本的6项酶学指标(ALT,AST,ALP,GGT,LDH,CK)上报检测结果;统计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比较以罗氏校准品对各实验室结果进行公式校准前后的结果,从而探讨实验室间酶学指标互认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果 汇总检测数据,从稳健Z比分数、校准前后百分差值、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等指标反映检测结果.ALP,AST呈现显著的系统偏倚,公式校准前的结果显著高于靶值水平;ALT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小,离散程度亦低;GGT,LDH和CK的偏倚在适合的偏倚水平内.结论 临床化学酶学指标在实验室间互认尚不成熟,需要保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良好,努力实现酶学检测的标准化,才能实现检验结果实验室间互认的目标.

    关键词: 临床化学 酶学 互认
  • 化学发光法检测低水平HBsAg性能及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计玉仙;张志明;姜小建;肖改娥;马莹;舒放;姜立茹;王鑫;李雅

    目的 评估化学发光法检测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性能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西安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间门诊及住院的8 408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患者,初筛出少见模式标本438例,再次对初筛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化学发光检测过程中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低水平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检出的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标本再进行中和确认试验.结果 438例初筛标本经化学发光法分23次不同批次检测出27例低水平HBsAg分布于4种乙型肝炎模式中,其中包含21例原ELISA检测为HBsAg阴性标本.测定中标准物质阳性符合率和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为100%,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两者符合率为94.7%,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的低灵敏度分别为0.1 μg/L,0.4 μg/L.结论 化学发光法产品性能指标符合临床要求.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化学发光法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助于低水平HBsAg的检出,对低水平HBsAg的人群的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 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作者:曹晶晶;彭俊华;殷瑞鹏;朱晓红;王正;常亚丽

    目的 探讨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同时用4种临床常用真空抗凝管空腹采集38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血,在HLC-723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测定不同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及用新鲜蒸馏水、生理盐水及5 g/dl葡萄糖水按1∶1稀释后的HbA1c水平.结果 EDTA-K2、肝素锂、枸橼酸钠1∶4和枸橼酸钠1∶9抗凝后的全血即时HbA1c水平分别为(8.37±2.43)%,(8.62±2.63)%,(8.78±2.53)%和(8.31±2.49)%,不同抗凝剂采血管间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室温-20℃保存至72 h血中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但用新鲜蒸馏水、生理盐水及5 g/dl葡萄糖水按1∶1稀释后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稀释前(P<0.05).结论 用患者近3日内的抗凝血检测HbA1c没有明显影响,临床一定要按规范程序采血,否则,标本稀释后检测HbA1c结果明显偏高.

  • 不同分析原理的凝血仪检测PT和INR值的研究

    作者:李芒会;李亚娥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原理的凝血仪检测PT和INR值的差异.方法 以Sysmex1500凝血仪为比对方法,Stago compact凝血仪为实验方法,检测50例体检健康者和患者新鲜血浆的PT和INR值,判断两个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种不同原理的凝血仪PT值在11~16 s范围内,PT值的相对偏倚(SE%)分别为6.2%和7.3%,INR值在1.5处的相对偏倚为4.3%,<1/2允许误差;但在医学决定水平20 s处PT值的相对偏倚(SE%)为7.8%,INR值在3.0处的相对偏倚为14.4%,>1/2允许误差,偏倚不能接受.结论 实验室应定期对凝血仪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估并建立不同原理凝血仪的参考值范围,好对来自临床不同科室的样本固定仪器检测,以免两仪器间的结果不同而误导临床诊断治疗.

  • 生理性抗凝物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宁;左萍;尹世玉

    目的 评价生理性抗凝物判断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及其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 对2012年2月~4月住院治疗,乙肝表面抗原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6例(62例诊断为肝硬化)及正常对照34例,检测其入院时生理性抗凝物及肝功能相关指标:蛋白C活性(PC)、抗凝血酶活性(AT)、蛋白S含量(PS)、凝血酶原活动度(P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和乙肝病毒(HBV)DNA,同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按Child-Pugh改良分级法对肝硬化患者分级.结果 肝硬化和无肝硬化乙肝患者间,PC(U=58.5,P<0.001),AT(U=58.5,P<0.001),PT%(U=71.0,P<0.001),AST(U=153.5,P<0.05),TBIL(U=202.0,P<0.05),ALB(U=92.5,P<0.001),PLT(U=179.0,P<0.05)水平有显著差异,各指标判断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以PC(ROC曲线下面积AUC=0.914,s=0.039)和AT(AUC=0.914,s=0.045)高;校正临床因素的影响后,仅PC为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独立预测指标(OR=0.907;95%CI为0.849~0.968;P<0.005);仅ALB在3个Child-Pugh分级间均有显著差异(H=13.63,P<0.05).结论 生理性抗凝物PC可用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发生肝硬化,其预测能力优于常用的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

  • IL-6和TNF-α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性损伤的应用研究

    作者:秋楠;党小军;刘晓斌;王继军;黄卫东;缪星宇;许彦钢;杨军;张越林

    目的 使用地塞米松干预,动态观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水平,并对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常规治疗组IL-6:134.73±29.64 μg/L,TNF-α:57.62±5.13 μg/L,地塞米松治疗组IL-6:136.65±31.56 μg/L,TNF-α:56.84±5.03 μg/L,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06,1.14,P>0.05);与正常对照组(IL-6:27.84±7.76 μg/L,TNF-α:40.27±4.85 μg/L)相比差异显著(t=5.29,4.41,P<0.001);术后第3天常规治疗组IL-6:120.51±30.75 μg/L,TNF-α:59.24±4.72 μg/L,地塞米松治疗组IL-6:108.47±26.73 μg/L,TNF-α:46.75±4.64 μg/L,二者相比差异显著(t=2.42,2.35,P<0.05);第7天常规治疗组IL-6:70.65±17.73 μg/L,TNF-α:50.62±5.11 μg/L,地塞米松治疗组IL-6:58.16±14.65 μg/L,TNF-α:41.64±5.01 μg/L,二者相比差异显著(t=2.81,2.76,P<0.05);第10天常规治疗组IL-6:34.52±8.92 μg/L,TNF-α:46.27±4.43 μg/L,地塞米松治疗组IL-6:28.17±7.45 μg/L,TNF-α:40.89±4.27 μg/L,二者相比差异显著(t=2.34,2.56,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常规治疗组37.12±4.56,地塞米松治疗组38.05±4.72)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常规治疗组67.35±8.95,地塞米松治疗组69.02±7.74,差异无显著性(t=0.98,0.79,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NDS(常规治疗组26.13±3.89,地塞米松治疗组16.74±3.26)和ADL(常规治疗组45.43±6.77,地塞米松治疗组38.64±5.49)比较差异显著(t=3.54,2.96,P<0.01).结论 IL-6,TNF-α介导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炎性反应,有效控制其含量,对于减少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脑损伤和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 连云港地区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基因检测

    作者:张丽;茆海丰;王春梅

    目的 了解连云港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为临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PCR检测88株分离自连云港地区的大肠埃希菌株的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和aac(6')-Ib-cr,将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确认,并通过将aac(6')-Ib序列与Genbank登记序列比对以确定aac(6')-Ib-cr;分析基因阳性菌株的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 在检测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共检出qnr基因阳性7株(7.95%),其中qnrB基因2株(2.27%),qnrS基因5株(5.68%),未检出qnrA基因阳性菌株.检出aac(6')-Ib基因阳性菌株12株(13.64%),经测序确定其中6株(6.82%)为aac(6')-Ib-cr基因.检测出的12株qnr和aac(6')-Ib-cr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中,8株对喹诺酮类耐药,3株对喹诺酮类敏感,1株对左旋氧氟沙星敏感但对环丙氟派酸耐药;有11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结论 连云港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存在qnr和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的流行,喹诺酮类敏感菌株与耐药菌株中均有qnr基因和aac(6')-Ib-cr基因的存在.qnr和aac(6')-Ib-cr基因往往和ESBLs同时存在,应加强临床分离菌株的质粒介导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监测,以防止其传播与流行.

  • 无锡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实验观察

    作者:杨小娟;吴国荣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4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HBeAg,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B基因型组82例,C基因型组66例,分别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用药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14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出B基因型82例(55.4%),C基因型66例(44.6%),未发现混合型.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12,24周时,B基因型组和C基因型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11.0%,10.6%和34.1%,31.8%,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5,2.07,P>0.05);治疗48周时B基因型组、C基因型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42.7%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P<0.05).B基因型与C基因型者血清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感染B基因型者治疗效果优于感染C基因型者;血清HBeAg转换率与HBV基因型无明显关系.

  • 氟达拉宾联合格列卫诱导K562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苗玉迪;焦红侠;王晖;魏绪仓

    目的 研究氟达拉宾(fludarabine,FDB)联合格列卫(STI571)诱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562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逐步增加STI571的浓度诱导培养耐药性K562-R细胞,在STI571存在的情况下,用不同浓度(0,1,2,3,4,5 μmol/L)的FDB药物处理K562-R细胞,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Hoechst细胞染色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 bcr-abl融合基因,细胞形态观察,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得到K562-R细胞株,该细胞可以在浓度为0.8 μmol/L的STI571中稳定生长并且可以快速增殖,经过FDB药物处理K562-R细胞24 h后发现,实验中任何浓度的FDB均可降低K562-R细胞的耐药性,抑制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36%,47%,78%和93%,抑制率与FDB浓度呈正相关,并促使细胞进入凋亡期,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均能检测到,同时可以降低MDR-1和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细胞形态观察也显示细胞出现大量死亡,K562-R的耐药性明显降低.结论 FDB联合 STI571 诱导K562 细胞,可以明显降低K562 细胞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路.

  • IL-35在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

    作者:丁春梅;张军;胡成进

    目的 检测IL-35在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方法 80例诊断为进展期肺结核患者全部采用支气管镜检查,收集肺泡灌洗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其中的单个核细胞,经50 μg灭活的结核杆菌提取物刺激36 h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35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35的两个亚单位IL-12a和EBI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L-35的亚单位EBI3的蛋白表达水平;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进展期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IL-35的水平是76.6±20.1 pg/ml,显著高于患者的外周血(t=23.07,P<0.01),Western blot能够检测到肺泡灌洗液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EBI3的条带,而外周血培养上清中未能检测到.IL-12a的mRNA水平较外周血增高约6倍(t=18.02,P<0.01),EBI3的水平较外周血增高约9倍(t=17.85,P<0.01).肺泡灌洗液中Treg细胞的比例(12.6%±3.3%)显著高于外周血(4.2%±1.8%),(t=12.24,P<0.01).肺泡灌洗液中Treg细胞表达EBI3的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Treg.结论 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单个核细胞(主要是Treg)分泌表达IL-35,IL-35可能在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中起到调节作用.

  • HBV感染者血清中HBeAg,HBeAb与Pre-S1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叶芳丽;张平安;杨相升;肖守平;祝成亮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HBeAg,HBeAb与Pre-S1抗原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3月HBV感染者血清1 0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Pre-S1抗原,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HBeAg,HBeAb与Pre-S1抗原的相关性.结果 在1 080例HBV感染者中,HBeAg阳性240例,HBeAg阴性840例,HBeAg阳性者和阴性者Pre-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1.25%和70.12%,HBeAg阳性者Pre-S1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4,P<0.05).在840例HBeAg阴性者中,HBeAb阳性者636例,HBeAb阴性者204例,HBeAb阳性者和阴性者Pre-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5.72%和83.82%,HBeAb阳性者中Pre-S1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HBeAb阴性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5,P<0.05).结论 血清HBeAg,HBeAb与Pre-S1抗原存在相关性.Pre-S1抗原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Pre-S1抗原阴性可作为HBV被清除和感染趋于恢复,病情趋向好转的标志.

  • 福州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

    作者:林伟;徐桂秋;刘洁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型别,为福州地区宫颈癌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对2010年8月~2011年8月769例门诊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以了解福州地区HPV感染的年龄和亚型分布.结果 769例妇女中HPV阳性381例,阳性率49.5%,HPV感染的高峰年龄段为36~40岁,各年龄段HPV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33.02,P<0.01).23种HPV亚型中,检出21种.单亚型感染主要为HPV16,58,6,多亚型感染主要为HPV16,52,58.高危型HPV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6亚型占21.0%;58亚型占17.6%;52亚型占13.4%;18亚型占8.7%;31亚型占5.8%.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为6亚型,占12.1%和43亚型占11.5%.结论 福州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以16,58,52,18,31亚型为主,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以6,43亚型为主.36~40岁妇女为易感人群.

  • 2种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作者:汪丽儿

    目的 评价两种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系统性能,为实验室合理选择降钙素原检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EP9-A2收集血清标本测定批内精密度、线性、相关系数.结果 检测系统A和检测系统B的低中高值测定结果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01%~4.44%和1.11%~8.77%之间;PCT测定结果相关系数为0.997 7.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相关性,但存在一定的偏差,临床实验室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测系统.

  • 白血病患者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假性增高及原因探讨

    作者:王跃国;王峰;张志泉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出现的假性升高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运用Sysmex XE-21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14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得出各自的IRF,并对RET散点图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中有6例IRF明显增高,均大于30%,且RET散点图分布异常,其中有4例仪器出现 "Flag"报警提示"RET Abn Scattergram";对6例中的4例白血病患者临床经去白细胞治疗后,IRF均小于20%,且RET散点图分布未见异常,仪器也未出现 "Flag"提示"RET Abn Scattergram".结论 白血病患者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导致不充分的荧光着染,产生大量的低荧光细胞,被仪器误认为不成熟的RET,从而引起IRF的假性升高.临床检验工作者须认真检查网织红细胞散点图形,从而对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 血清标本冷藏保存时间对梅毒TRUST试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小妹;佘尚扬

    目的 探讨血清标本冷藏保存时间对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9月收集45份有临床症状且TRUST试验阳性的梅毒感染患者新鲜血清标本,3 000 r/min离心4 min,血清保存于2~8℃冰箱,连续7天进行TRUST试验.将研究对象分为混合组(45份),效价≥1∶16组(20份),效价<1∶16组(25份).①3组检测结果做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②分别统计效价≥1∶16组和效价<1∶16组,1~7天转为阴性的比率(转阴率)、效价降低比率及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组内多重比较.结果 ①3组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组间效应比较、组内效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重复检测时间无交互作用(P=0.961).②3组检测时间多重比较,仅第1天与第2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③效价≥1∶16组,转阴率7天均为0;效价降低率2~4天均为5%,后3天均>30%;组内多重比较,第2~4天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效价<1∶16组,转阴率前4天均为0,后3天均>8%;效价降低率7天均>16%;组内多重比较,仅第2天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结论 将血清标本保存于2~8℃冰箱,TRUST试验结果2天内稳定(效价≥1∶16的可稳定至第4天),滴度效价从第2天起开始下降.进行TRUST试验,尤其是滴度效价测定时,好使用新鲜血清标本.

  • 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DNA提取方法

    作者:康毓芝;王永兴;杨宝珍;韩恩善

    目的 探讨一种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乳腺癌组织DNA提取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无自溶、退变或组织结构不清、大片出血的70例10 ml/dl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在避免交叉污染的情况下,经过TES溶液水浴脱蜡后,先后用PBS缓冲液(pH7.2)及无水、95 ml/dl,75 ml/dl浓度梯度的乙醇60℃温浴4 h;加入含蛋白酶K的裂解液56℃消化72 h后,酚氯仿法抽提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A260nm/A280nm值,分析所提取DNA的质量.结果 62例(88.57%)石蜡组织标本DNA获得成功提取,所得DNA样本A260nm/A280nm比值为1.78±0.16,采用此条件处理的样本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完整DNA,抽提率高,可满足后续临床研究需要.结论 改进的石蜡包埋组织提取DNA方法简单、经济,是较理想的非试剂盒法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

  • 需氧菌阴道炎联合测定试剂盒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唐燕

    目的 探讨需氧菌阴道炎(AV)联合测定试剂盒(AV法)对AV的诊断效能及临床价值.方法 用AV法和AV评分标准法对妇科门诊就诊1 15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测定,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 以AV评分标准法作为金标准,AV法检测AV的敏感度为90.30%,特异度为97.93%,准确度为97.04%,阳性预测值为85.21%,阴性预测值为98.71%,经χ2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44,P>0.05),二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86).结论 AV法简便、快速,其结果与AV标准法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诊断AV的常规方法.

  • 液流荧光技术在AFP和CEA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胥萍;陈慧;周晓玲;吴敏娟;陈永井

    目的 探讨液流荧光技术在临床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中的应用,并与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 利用Luminex200和Cobas e-411两台仪器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清中AFP与CEA含量,计算两种方法的检测阈值,同时检测41例乙肝患者的AFP与CEA含量,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性.结果 Luminex200与Cobas e-411的AFP与CEA的正常检测限分别为6.57,2.81 ng/ml与4.19,2.38 ng/ml.t值分别为2.799和1.485,P值分别为0.007和0.142 9.以Cobas e-411仪器作为参考仪器,Luminex200的AFP与CE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97.1%,95.8%与97.3%,88.2%,92.9%.两台仪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FP的相关系数达0.9以上,CEA的相关系数0.8左右.结论 AFP和CEA在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有各自的正常检测限,检测结果虽相关性较好,但不同仪器不同试剂不同溯源,必须使用各自的正常值范围,检验单必须注明仪器方法,检验结果的互认好建立在同类仪器同种方法相同溯源的基础上.Luminex200以Cobas e-411为参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而且该仪器具有高通量特性,可以根据检测项目的 需求进行组合,在临床检测和科研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实际操作上简便快捷,标本用量少,便于推广.

  • 抗CCP抗体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曹团平;齐进康;王梦涛;刘小玲;郑杰;王利;刘丹

    目的 探讨抗CCP抗体在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6例确诊为RA且RF阴性(<20 IU/ml),38例非RA其他风湿病、3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成人进行抗CCP抗体检测.结果 抗CCP抗体在RF阴性的RA组阳性率为62.8%,非RA风湿性疾病组2.7%,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0%.RA组与非RA其它风湿病组、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χ2值分别为44.30,39.83和50.23,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抗CCP抗体对RF阴性的RA患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 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携带污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国军;张军阳

    目的 分析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项目间的试剂携带污染及其规避措施.方法 除脂肪酶为强盛生物试剂外,余均采用迈瑞试剂,根据方法学原理和试剂成分将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分为六组,各组分别选择几对疑似污染物和被污染物,按照B,A,B,B,B的测试顺序测定(A为疑似污染物,B为被污染物),观察A对B的影响,B值在偏倚允许范围内为影响不显著,否则为影响显著,P值>0.05表示A测试对B测试的差异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表示A测试对B测试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K(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A)→Mg(镁,magnesium)(B)偏倚率50%,P<0.05;Lip(脂肪酶,Lipase)(A)→TBA(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B)偏倚率338%,P<0.05;T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A)→Lip(B)偏倚率80%,P<0.05;余偏倚率均在4%以下,P值均>0.05.结论 ①测试试剂中含有高浓度(10倍以上)的另一测试待测成分时对该一测试结果影响显著,6倍以下影响微小;②其余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日常工作中,合理设置测试顺序,经常注意保养维护仪器,保证各清洗功能良好,是保证分析结果可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方法决定图评价迈瑞BC-5300血细胞分析仪性能

    作者:万延川;周雪宁;权志博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的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方法.方法 依据CLIA'88规定的实验结果总允许误差(Tea%),用室间质量评价平均偏倚(Bias%)和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在Excel中用X,Y轴散点法作方法决定图(MD)、方法决定总图.结果 5个评价项目X,Y数据点分别为:红细胞(0.95%,2.05%)、血细胞比容(1.44%,0.63%)、血红蛋白(0.96%,3.63%)、白细胞(1.95%,0.19%)、血小板(5.45%,5.93%);方法决定总图5个数据点分别为:(15.83%,34.15%),(24.00%,10.47%),(137.10%,51.83%),(13.00%,1.24%),(21.80%,23.74%).结论 方法决定图评价仪器性能简单、准确,值得临床推广,迈瑞BC-5300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良好.

  • 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作者:郭华;张海祥;孙丽君;王海芳;赵院利;梁导艳;刘杨;胡军

    目的 检验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可靠性.方法 根据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原理,通过对HLA数据库上HLA-B位点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选择出B27特异序列合成引物,进而对PCR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摸索优化,自制HLA-B27基因检测试剂盒,同时以北京思而成B27基因检测试剂盒为对照试剂盒,对254例疑似强直性脊椎炎、急性葡萄膜炎等患者EDTA抗凝血的B27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和对照试剂盒进行比较,分析其一致性.结果 自制试剂盒疑似患者的HLA-B27阳性检出率为35.8%,对照试剂盒的检出率36.6%,经配对χ2检验,χ2=0.125,P=0.727>0.05,两试剂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试剂盒的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实验室研究应用价值.

  • 糖化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常同;黄萍

    目的 比较糖化清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24例疑似糖尿病患者,应用WHO诊断标准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HbA1c和GA的诊断糖尿病佳切点及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GA的ROC曲线佳切点为17.02%,敏感度63.2%,特异度95.6%,曲线下面积0.856;HbA1c的ROC曲线佳切点为6.48%,敏感度60.5%,特异度83.7%,曲线下面积0.772.结论 GA可作为一个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代谢情况的指标,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大意义.

  • 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张莹;周铁成;岳乔红;童开;郝晓柯

    目的 初步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GUM和QUAM的要求,采用A,B类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评定肌酸激酶(CK)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以长期重复性和方法学偏倚(方法学偏倚为参考方法与临床常规方法间的偏倚)为分量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长期重复性和方法学偏倚均是构成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结论 采用A,B类评定方法,以长期重复性和方法学偏倚为分量进行评估可能更能真实地反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线索.

  • 富血小板血浆量、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对血小板聚集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祖兰;马长生;陈兴明;邹有丽;白洁;邓新立;李健;杨亮程;陈冠军;丛玉隆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量、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对血小板聚集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72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标本,枸橼酸钠抗凝(1∶9),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2只血小板聚集杯分别加PRP 300 μl和500 μl,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采集同量枸橼酸钠抗凝不同量静脉血(1∶10~1∶3)14例,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采用血浆比浊法,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所得数据分别采用单因素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花生四烯酸(AA)诱导,PRP 300 μl和500 μl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7.0±33.6)%和(58.3±35.3)%,二磷酸腺苷(ADP)诱导,PRP 300 μl和500 μl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62.3±18.7)%和(59.6±18.7)%,均P>0.05;血浆Ca2+浓度在0.11~0.04 mmol/L时,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1.1±3.9)%~(26.4±27.01)%和(67.3±17.8)%~(8.6±11.1)%,血小板聚集率随Ca2+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其中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明显,在Ca2+浓度0.08 mmol/L时聚集率明显下降.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用300 μl测血小板聚集率对血小板聚集检验结果影响不明显;Ca2+浓度对血小板聚集检验结果有明显影响,血小板聚集率随Ca2+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常规血小板聚集实验血浆Ca2+浓度应在0.09~0.11 mmol/L之间.

  • 家兔多次间断大量采血方法的优化

    作者:王庆美;任思坡;耿跃春

    目的 对家兔多次间断大量采血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采血的成功率.方法 家兔50只,均为雄性,每只体重3~3.5 kg,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每组25只,每间隔1周采血1次,共采血4次,每次采血量30 ml,取血部位为耳中央动脉.常规组运用30 ml注射器采血,取耳中央动脉采血.优化组利用30 ml注射器去掉针头与7号头皮针连接的自制采血器采血,其余方法相同.计录采血成功的次数,计算两组采血成功率,行卡方检验,运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组和优化组的家兔分别采血100次,常规组仅12次采血量可达30 ml,采血成功率为12%,其余采血量5~20 ml不等;优化组有98次采血量可达到30 ml,成功率为98%,两组数据行卡方检验,优化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6,P<0.01).同时,优化组采血时间缩短且很少有刺穿家兔血管情况发生.结论 运用自制采血器采血的成功率明显优于直接运用注射器采血.

  • 2007~2011年安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会英;李宏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探讨血液报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安康地区2007年~2011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4.01%,ALT异常2.06%,HBsAg阳性率1.16%,抗-HCV阳性率0.17%,梅毒-TP阳性率0.50%,抗-HIV阳性率0.12%,ALT超标和HBsAg阳性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和献血前征询,开展ALT,HBsAg和梅毒-TP 献血前快速筛检并做好质量控制可降低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报废.

  • 八段锦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晓琨;沙鹏

    目的 探讨八段锦对绝经后妇女骨形态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绝经女性志愿者36例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用xR36型双能X射线、ELISA法,BT 2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实验对象骨密度、骨矿含量、骨代谢指标相关指标.应用统计软件SPSS 16.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运动组腰椎(L2-4)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同部位的骨密度高,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运动组Ward三角和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也有升高但不具统计学意义.运动组的第二腰椎和股骨颈的骨矿含量高于对照组,特别是第二腰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运动组第三腰椎、第四腰椎和大转子的骨矿含量较对照组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组的血清骨钙素和AL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U-HOP,U-Ca和U-HOP/U-Cr,U-Ca/U-Cr比值运动组虽然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八段锦运动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和骨状态,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潇潇;洪炜;马海梅;孟昭扬;安晓霞;张贺秋;葛艳玲

    目的 观察分析73例病毒性肝炎引发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象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瑞氏染色法(Wright's staining)对73例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进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分级及分类计数.结果 在73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象中,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的5例,增生明显活跃的16例,增生活跃的44例,增生减低的8例;骨髓细胞分类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的增生、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的成熟障碍.结论 骨髓象分析是造血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病毒性肝炎所引发的肝硬化并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对于排除患者造血系统疾病及进一步临床诊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

  • 换血治疗重症Rh抗-E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李凤春;夏爱军;张秋会;张献清

    由于血型抗原、抗体的复杂性,以及多次妊娠、母婴血型不合等因素导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水肿、死胎、新生儿贫血、黄疸、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存质量.ABO血型系统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时有报道,但Rh血型系统和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较少.近我们发现抗-E抗体引起的重症新生儿溶血病一例,随后进行换血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检测AT-Ⅲ的意义

    作者:廖洪利;蒋小丽;田刚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的意义.方法 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COPD急性缓解期患者75例,以及100例健康人群.PT和TT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仪,FDP检测采用ELISA法,AT-Ⅲ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结果 对照组和COPD各分期组间的PT和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FDP水平与缓解期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AT-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T-Ⅲ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的常规检测指标之一.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帕提古丽·吾甫尔;阿依古丽·阿布列孜;巴提木·依明;魏春霞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住院观察的脑梗死患者8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中h-FABP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h-FABP水平,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65,7.943,均P<0.05),且患者的h-FABP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923 1,P<0.05).结论 h-FAB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 骨关节结核病原菌的菌型及耐药结果分析

    作者:胡强;赵和平;陈伯伦

    目的 探讨骨关节结核的病原菌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结核液体快速培养基法对2009~2011年143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进行结核杆菌培养检测.结果 143例标本中,培养阳性标本71例,阳性率49.7%.其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52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1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3例.药物全部敏感38例(53.5%),耐1种药6例(8.5%),耐2种药3例(4.2%),耐3种药8例(11.3%),耐4种药16例(22.5%).结论 骨关节结核感染病原菌以人结核杆菌为主,耐药尤其耐多药、全耐药状况严重,应对耐药结核菌株依据药物敏感测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四种抗生素对西安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作者:王华;苍金荣;张利侠;归巧娣;苏宝凤;刘英;李彦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对西安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该地区临床MRSA感染的治疗选择药物.方法 采用KB药敏试验方法,测定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抗菌药物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80株非重复统计的MRSA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91.7%和90.5%,但对克林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四环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低,仅为44.6%~10.1%.结论 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对西安地区分离的MRSA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提示可选择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作为MRSA感染时的治疗药物,氯霉素在必要时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 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

    作者:张玲玲;孙文利;张献清

    目的 研究分析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血型鉴定准确率,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应用ABO 血型正反定型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和谱细胞鉴定试验等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结果 2011年1月~12月西安地区56 536例无偿献血者血型鉴定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者74例,经血型确认试验检测分析鉴定,其中冷凝集素18例、亚型7例、确定不规则抗体49例,分别为:抗-M 14例,抗-N 10例,抗-Pl 1例,抗-Lea 2例,抗-Leb 10例,抗-Mur 1例,抗-S 5例,抗-HI 1例,抗-Jka 1例,抗-Dia 1例,抗-Dib 2例和抗-I 1例.结论 对于健康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冷凝集素和亚型是造成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血站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疑难血型鉴定方法,分析各种复杂血型产生的原因并熟知其解决方法,以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 2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华;苏宝凤;苍金荣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200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用WHONET软件对239株SA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9株SA重症监护室分布多,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35.6%,20.9%,13.8%;标本来源以痰液及脓液为主,分别为65.7%和23.4%;SA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为86.5%,其次为青霉素及红霉素,分别为86.2%和86.28%,该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都为0%,其次是阿米卡星,但耐药率高达60.1%.结论 SA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核酸实时荧光PCR检测室内质控品研制及应用

    作者:裴兵

    目的 研制HPV(6/11),(16/18)型核酸质控品应用于实时荧光PCR检测分析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HPV(6/11)型和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FQ-PCR检测.提取双阳性分泌物,经适当灭活后,将HPV(6/11),(16/18)型核酸模式的阳性混合标本经过回收、防腐、调剂及分装等流程,制成中、高值各3个批次的质控品,完成校准和比对试验.分别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室内质控检测,观察其稳定性,确定其靶值,计算s,CV,绘制质控图.结果 各批次质控品前6个月的HPV(6/11),(16/18)型核酸质控品相对稳定(P<0.05),质控物高低值的变异范围分别为1.99%和2.61%(CV<5%),批间差CV<10%,稳定性好.结论 HPV型模式的阳性混合标本制备定量检测的HPV(6/11),(16/18)型核酸质控品的稳定性好,可用于HPV(6/11),(16/18)型核酸荧光定量的PCR诊断的室内质量控制,测定结果能反应标本的真实性,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自制HBV-DNA质控物的稳定性评价

    作者:邓演超;李全双;沈红艳;徐湛;任思坡

    目的 制备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质控物,评价其稳定性.方法 收集HBV-DNA阳性新鲜血清及HBV-DNA阴性新鲜血清,去除其他阳性指标(HAV-Ab,HCV-Ab,HIV-Ab和梅毒抗体)的标本后,分别充分混合,使用HBV-DNA阴性混合血清将HBV-DNA 阳性混合血清稀释至一定浓度后,灭活、分装,随机分为5组,即A,B,C,D和E组.A组:立即在佳条件下和常规条件下,应用HBV-DNA荧光实时定量PCR 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20次;B组:放置4℃冰箱48h后检测;C组:放置4℃冰箱48 h后,再置-20℃冷冻24h后复融检测;D组:在满足C组条件后,置-20℃冰箱冷冻24h后二次复融检测;E组:置-20℃保存12个月复融后检测.各组质控物均在常规条件下检测20次,分别计算各组均值的对数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 A,B,C,D,E组HBV-DNA质控物均值的对数值分别为4.611,4.590,4.600,4.638和4.571,经方差分析F=2.32<F0.05(4,95)2.47,P>0.05,均值的对数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标准差分别为0.211,0.198,0.221,0.191和0.214;变异系数分别为4.5%,4.3%,4.8%,4.1%和4.6%,标准差、变异系数之间差异很小.结论 HBV-DNA质控物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适合临床检验中心进行室间质评(EQA)或现场EQA.

  • 6σ方案评估临床定量检验质量及室内质控规则设计

    作者:赵建忠

    目的 应用6σ质量管理体系对临床定量检验项目质量进行评估,根据sigma水平可以对质控规则进行合理选择,为医学实验室提供了质量改进的客观依据.方法 对该实验室常规开展的32项临床化学项目,利用室内质控得到的平均CV和卫生部EQA获得的偏倚计算sigma值.结果 该室参加质控的32个检验项目其中18个检验项目的 性能达到6σ水平,占检验项目的 56.3%;5个项目达到5~6σ水平,占总项目的 15.6%,5σ水平以上可以采用单一的质控规则;3个项目达到4~5σ水平,占总项目的 9.4%;6个项目在4σ水平以下,占总项目的 18.7%,需采用westgurd多规则控制质量.结论 应用6σ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临床定量检验质量及室内质控规则设计等以实现实验室质量改进的过程中,6σ体系依据数据进行决策,以实际调查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在建立目标、确定关键因素以及提出改善方案上有更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关键词: 质控规则
  • 检验科样品批量编号程序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作者:李永利;朱姗薇;刘立明;马洪滨;王雪飞;王海滨

    目的 通过程序设计软件实现样品号码编辑的批量生成,用软件代替手工编写样本号码表和仪器手工输入样本号.方法 利用Visual Basic与Microsoft Access 2003程序建立实验室需要的样本号码批量生成和输出打印程序.结果 样品号码批量生成程序可以实现样品号码表格的快速准确编辑和输出以及文本导出.结论 程序的应用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发生几率,可作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

  • 用Excel做药敏自动判读软件

    作者:郑枭剑

    利用Excel表格,做一套微生物实验室K-B法药敏自动判读软件,输入药物的抑菌环直径时,软件会自动判断该药物的敏感度.纸片扩散法(K-B)法,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常规药敏试验时使用多的方法.其优点:技术简单,重复性好;试验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特殊设备;药物选择灵活;结果(敏感、中介和耐药)临床医生易理解.其缺点之一是:在判断药物的敏感度时,要查CLSI表,费时费力,且易产生错误.该文基于K-B法查CLSI表比较费时,且容易产生错误的缺点,做一款自动判读软件,当输入抑菌环直径时,计算机根据预设公式自动判读,方便、快捷、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药敏试验 EXCEL
  • miRNA载体构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琼芝;王玉明;段勇

    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的3' UTR端(非翻译区)互补匹配,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向调控,导致mRNA翻译抑制或降解.在基因调控的研究中,大量使用miRNA,其主要的工具是miRNA的表达载体.miRNA真核表达载体广泛运用于各种生物体内基因的功能研究,该文就近年来miRNA载体构建方法给予综述,为各种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石.

  • NO与红细胞保存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王文婷;穆士杰;张献清

    血液输注已成为现代医疗救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是红细胞的输注.在各种血液病、慢性失血、慢性贫血等患者救治过程中,红细胞输注可有效纠正贫血和改善机体携氧状况,提高机体循环代谢功能.

  • 固相吸附核酸提取法及其在丙型肝炎病毒RNA提取中的应用

    作者:张宝华;王开宇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目前检测临床标本的HCV RNA含量是判断HCV感染的"金标准".但在RNA提取过程中,广泛存在的RNA酶对HCV RNA的有效提取影响较大.固相吸附法提取临床标本中的核酸成分操作简便,核酸产量高、质量好,采用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材料,目前该方法已在临床HCV RNA检测中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固相吸附核酸提取法的原理及其在HCV RNA提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糖尿病自身免疫标志物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继贵

    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形成的糖尿病,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疾病,它发生于遗传上易感的个体.此病同一系列抗胰岛自身抗体有关,此抗体可在高血糖发生前数年出现.该文将集中介绍临床和研究工作感兴趣的几种主要自身抗体,它们是:胰岛细胞胞浆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胰岛素瘤2有关的自身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以及锌转运蛋白8自身抗体等.

现代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