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口内牵引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扫描电镜研究

    作者:刘兵;朱力;李宁;梁伟;于莉华

    目的:观察分析口内牵引成骨修复下颌骨体部缺损新骨形成的超微结构特征和矿化成分,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标本取自4 条beagle实验犬下颌骨应用口内传送牵引成骨术产生的新生骨组织和邻近原骨组织,用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区的超微结构特征,并用X线能谱仪计算机系统测定新生骨Ca/P质量比.结果:①下颌骨缺损完全封闭,牵引间隙有大量新生骨组织生成,骨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传送骨盘与基骨界面骨性融合.②牵引间隙新生骨平均钙磷质量比1.80,传送骨盘平均钙磷质量比2.02,传送骨盘与对侧基骨连接部位钙磷质量比1.67.新生骨和传送骨盘与对侧已骨连接部位的钙磷比率显著低于传送骨盘.结论:beagle实验犬应用口内传送牵引成骨术在原位产生的新生骨段,术后35 周可矿化、改建为接近成熟的正常骨质结构.

  • Sj(o)gren综合征涎腺组织中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

    作者:赵云转;张英怀;张杰英;牛梦勇;赵华平

    目的: 探讨Sj(o)gren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与性激素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开展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SS涎腺组织和19 例正常涎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与SS组ER的阳性率分别为57.89%和 75.00% ,无显著性差异(P>0.05);AR的阳性率分别为84.21%和5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 ER 和 AR 主要位于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胞核内,而淋巴细胞仅偶见染色;SS 唇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组织中, 二者都为弱阳性到阳性染色,表达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SS涎腺病变与局部雄激素作用降低或丧失有关,雌、雄激素通过相应受体直接作用于涎腺上皮细胞,影响SS涎腺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 甲状旁腺激素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骨形成蛋白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新梅;肖明振;杨连甲;倪龙兴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骨形成蛋白3(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表达的影响,探讨PTH对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影响及途径.方法:细胞培养及原位杂交.结果:体外培养的人牙乳头间充质细胞BMP3 mRNA阳性杂交信号较弱;细胞经PTH作用5 d后,在细胞质内,出现BMP3 mRNA阳性杂交信号,提示PTH可提高细胞合成BMP3的能力.结论:在PTH的作用下,BMP3基因被激活、表达,可能起到类似于牙胚发育早期成釉细胞的作用,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参与牙乳头间充质细胞的诱导和分化,促进牙本质和牙本质样基质的形成.

  • 磨损对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影响的特点研究

    作者:于世宾;王美青;李永奇;张俊华

    目的:探讨磨损对下颌第一磨牙形态特点的影响.方法:选择磨损和基本无磨损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各15 颗,通过实体测量与电子测量尺辅助下影像学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量牙体外形与髓腔的有关数据.结果:①无磨损组近远中径显著大于颊舌径,但磨损组差异不显著;②无磨损组髓顶低点到牙合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磨损组;③无磨损组远中两髓角到牙合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同侧近中髓角到牙合面的距离,但磨损组无此现象;④磨损组与无磨损组均显示远舌髓角到远中邻面的距离大于近舌髓角到近中邻面的距离,无磨损组远颊髓角到远中邻面的距离大于近颊髓角到近中邻面的距离,但磨损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磨损对于同一牙齿的不同部位影响不同,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远中及远中邻面颊侧是易被磨损的部位,这可能主要与牙齿的咬合特性及其生物力学承载特征有关.

  •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泽民;于开涛;刘宝林;孙沫逸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在离体25~150 min的不同时间点,消化骨块获得细胞,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再进行活细胞计数,分析细胞存活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在离体25~150 min时间内,骨块细胞的存活率从91.96%降至9.52%.统计学检验,25 min组与70 min以前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别,P>0.05;25 min组与70 min及其以后组之间有明显差别,P<0.01.培养24 h后,以上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则从88.73%到3.88%, 组间差别与刚离体时相同,但70 min后的各组活细胞率明显下降.结论:非血管化狗游离髂骨块的离体时间对其中的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离体70 min可能是其关键点;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尽量缩短骨块的离体时间,有利于保存更多的活细胞.

  • 下颌骨骨折后颞下颌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靖虓;谷志远;方一鸣;王生;丁熙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后颞下颌功能紊乱的状况.方法:按照改良Helkimo指数对3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颞下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骨折组和正常组在主诉症状指数(Ai)、临床症状指数(Di)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咬合指数(Oi)2 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比正常人群在一定的时期内更易出现颞下颌功能紊乱.

  • 口腔鳞癌中NOS和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李晓光;王延秀;杨宪勇;王青;李毅;侯刚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三者与口腔鳞癌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一氧化氮(NO)和VEGF的相互作用及NO在VEGF促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口腔鳞癌手术切除标本VEGF、iNOS和eNOS的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39例口腔鳞癌组织表达VEGF,42例表达iNOS,45例表达eNOS;(2)VEGF与iNOS的表达正相关,与eNOS的表达无相关;(3)VEGF、iNOS的表达与口腔鳞癌MVD呈正相关, eNOS的表达与口腔鳞癌MVD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VEGF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iNOS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正相关;eNOS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 (1)iNOS对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有重要影响;(2)MVD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两者对口腔鳞癌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 IL-1β与TMD患者关节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

    作者:梁晓龙;焦国良;王永海;徐铮;修贺明

    目的: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IL-1β的水平与关节组织破坏程度的关系.方法: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抽取51 名TMD患者56 侧关节的关节液,依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单纯关节囊炎/滑膜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关节液归为轻症组,将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盘穿孔及骨关节炎的关节液归为重症组,15 名正常志愿者15 侧关节的关节液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IL-1β水平(表达为每mg蛋白质中所含IL-1β的pg数,pg/mg).结果:关节液中IL-1β水平,轻症组(52.62±42.24 pg/mg)及重症组(78.78±43.65 pg/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9.86 pg/ml),其中重症组又显著高于轻症组.结论: IL-1β参与了TMD关节组织的病理破坏过程,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IL-1β水平也随之升高.

  • TGF-β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局部表达及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诺;梁飞新;韦山良;蒙宁;覃迪生

    目的: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TGF-β1在局部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定性及ELISA定量方法检测狗下颌骨牵张成骨中不同时间点TGF-β1变化水平,并对照观察狗下颌骨骨不连中TGF-β1的变化.结果:ELISA定量检测中可见牵张组中骨痂组织TGF-β1的表达在牵张中6 d,牵张固定2 周,牵张固定8 周,均比骨不连组及正常组高;免疫组化染色可见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牵张中6d牵张区边缘活跃的成骨细胞及新生的血管壁周围,牵张固定2 周牵张区中间新形成的类骨质周围的活跃成骨细胞及基质,牵张固定8 周牵张区中间新形成与牵张力平行的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及基质.结论:对狗下颌骨进行牵张成骨的过程中,机械的牵张力刺激,可使局部牵张区TGF-β1持续较高表达;持续较高表达的TGF-β1可能参与促进了牵张区新骨的形成.

  • 口腔矫治器与射频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强;刘月华

    目的:评价口腔矫治器与双极射频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主客观疗效.方法:15 名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的OSA患者,先后行2 次软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6 周后患者再次睡眠监测.15 名患者中10 名接受下颌前移式口腔矫治器治疗,1 月后行睡眠监测.对多导睡眠图各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软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的15 名OSA患者中有8 名治疗符合有效的标准,有效率为53.3%.射频治疗后再戴用口腔矫治器疗效进一步增强,所有病例均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有效率为100%.结论:单纯软腭射频治疗对OSA有治疗作用,口腔矫治器与射频联合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射频或口腔矫治器治疗.

  • 激光照射与酸性氟磷酸盐联合应用对离体人牙齿釉质脱矿的影响

    作者:许晓燕;胡德渝;孙慧斌;于新波

    目的:研究激光照射及酸性氟磷酸盐(acidulated phosphate fluoride,APF)处理离体人牙齿釉质,对牙釉质抗酸性的影响.方法: 100、150、200 mJ 3 种能量的激光照射光滑面及咬合面牙釉质后用12.3 g/L APF处理,对照组仅用12.3 g/L APF处理.将处理过的牙齿置于人工龋液中脱矿,测量不同时间后脱矿液中的釉质钙溶出量;偏光显微镜下测量人工龋的深度.结果:酸蚀10 h后,实验组釉质钙溶出量少于对照组(P<0.05);酸蚀24 h后各组之间的钙溶出量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100 mJ激光照射咬合面组的人工龋损深度少于其他3 组(P<0.05),但150、200 mJ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mJ激光照射后再使用12.3 g/L APF可明显增强光滑面及咬合面牙釉质的抗酸性.

  • 牛血浆纤维粘连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薛明;张颖;钟鸣;艾红军

    目的: 研究外源性牛血浆纤维粘连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技术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用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血浆纤维粘连蛋白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改变.结果:AlamarBlue摄入法结果显示牛血浆纤维粘连蛋白能够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当浓度为40 μg/ml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当浓度为50 μg/ml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ELISA方法结果显示牛血浆纤维粘连蛋白能够增加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一定浓度的牛血浆纤维粘连蛋白有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

  • 微型固位钉式无冠粘结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姜婷;洪伟;张庆辉

    目的:评价微型固位钉和金属翼板辅助固位的树脂粘结固定义齿修复单个中间缺失的前牙或前磨牙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单个上颌前牙或前磨牙中间缺失患者进行无冠粘结固定义齿(crownless bridge works,CBW)系统修复,在修复后即刻、1个月及2年后对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性、美观、口腔卫生状况、牙体牙周健康等项目进行评价.同时,对20例单个中间牙缺失患者采用传统的3单位全冠固位固定义齿方法修复并给以同期评价.2组患者各评价项目的满意率之间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年后,2组固定桥修复均无脱落.所有临床评价项目均为满意或可接受,无继发龋发生.2组之间各项目的Fisher精确校正或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W树脂粘结固定修复法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无需麻醉、对牙体牙周组织影响小、易于掌握等优点.在本研究所观察的时间限度内,可作为传统固定修复的替代方法来修复中间缺失的单个前牙或前磨牙,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 腮腺癌术后放疗的评价

    作者:范风云;魏文胜;郭艳;石梅;徐德门

    目的:评价腮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86 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癌(Ⅰ期7 例,Ⅱ期28 例,Ⅲ期33 例和Ⅳ期18 例)术后采用 60Co γ线或直线加速器X线和电子束进行放射治疗,并随访5 年以上.结果:5 年生存率73.3%,5 年肿瘤局部控制率87.2%.病理类型中未分化癌、鳞癌和恶性多形性腺瘤预后差,而腺泡细胞癌和粘液表皮样癌预后较好.临床分期Ⅲ、Ⅳ期预后较差.放疗应在术后2 周开始,剂量以51~60 Gy较好,5 年生存率为82.9%.结论:腮腺癌应采用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放疗应在术后2 周开始,肿瘤剂量51~60 Gy为宜,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的关系

    作者:张桂荣;周青;钟鸣;王洁;李瑞武

    目的:探索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及免疫组化SP法对68 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34 例癌旁上皮组织和12 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67.65%(46/68);癌旁组织中端粒酶表达率为8.82%(3/34);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表达.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有关;端粒酶活性阳性的46 例癌组织和3例癌旁上皮异常增生组中PCNA阳性细胞密度为(165.31±1.82) 个/mm2,端粒酶阴性的22 例癌组织和10 例癌旁上皮异常增生组中PCNA阳性细胞密度为(96.77±1.74) 个/mm2.端粒酶活性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CNA阳性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与PCNA阳性表达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细菌学研究

    作者:曾红燕;杨圣辉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及菌群变化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细菌学厌氧培养、PCR检测技术.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以厌氧菌为主.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黑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数量随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而增加. 结论: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相关菌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细菌
  • 反复熔铸对Ni-Cr烤瓷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作者:邓再喜;王宝成;张少锋;张艺权;王忠义;沈丽娟

    目的:比较反复熔铸对Ni-Cr烤瓷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Ni-Cr烤瓷合金经过熔铸4次后,用拉伸实验对各代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机械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并作金相和断口电镜观察.结果:Ni-Cr烤瓷合金反复熔铸4次的抗拉强度、0.2%屈服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延伸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构观察显示,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铸件的树枝状晶粒明显减小,缩孔缩松数分布增多增广,有夹杂物产生,并且出现一些杂质富积区.结论:Ni-Cr烤瓷合金反复熔铸4 次后,在其机械性能方面能够满足烤瓷合金的基本要求.

  •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遗传多态性与龋病发生关系的研究Ⅱ表面蛋白V区、P区编码基因序列的测定

    作者:庄姮;刘天佳;杨德琴;刘建国;何奎芳;李颂

    目的:对不同粘附力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蛋白V区、P区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方法:实验菌株选自本实验室前期工作所获得的spaP-pv经AluI酶切后呈不同基因型的不同粘附力血清c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提取全菌DNA,经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P区编码基因spaP-pv(2 060~3 157 bp)后,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不同粘附力变链菌临床株spaP-pv经AluI酶切后呈a、b 2 种基因型的菌株测出的spaP-pv序列均有7个AluI酶切位点5′-AG↓CT- 3′.10株a型菌株序列除了几个碱基点突变外均相同,9株b型菌株序列亦如此.a型有2 个DNA片段与b型不同,经分析,这2 个变异片段均位于V区.结论:变链菌临床株表面蛋白粘附性能的差异可能是编码基因可变区域V区出现变异所致.

  • 两种磁性附着体固位的种植全口覆盖义齿光弹应力分析

    作者:白石柱;赵铱民;张铁;邹石泉

    目的:评价在种植全口覆盖义齿中应用缓冲型磁性附着体来缓冲咀嚼压力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下颌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中,采用2种不同的磁性附着体即缓冲型与非缓冲型磁性附着体作为固位体,利用光弹应力分析法比较单侧垂直和斜向加载时支持组织内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加载后,与普通型磁性附着体相比,应用缓冲型磁性附着体使种植体周围应力减小,但牙槽嵴区应力增加,同时能够将应力传导至加载对侧.结论:缓冲型磁性附着体用于种植全口覆盖义齿,具有明显的应力缓冲作用,能使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减小,应力在支持组织中分布更均匀,利于种植体骨界面的健康.

  • 涎腺肿瘤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廖建兴;光安岳志;山根聪;大关悟;大石正道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非放射性同位素端粒酶重复扩增酶标法对29 例涎腺肿瘤及5 例正常涎腺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还对其中5 例涎腺肿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6 例恶性涎腺肿瘤中13 例为端粒酶阳性,占本组恶性涎腺肿瘤的81%,2 例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和1 例腺样囊性癌示端粒酶阴性.在13 例良性涎腺肿瘤中仅1 例端粒酶弱阳性.5 例正常涎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皆为阴性.5 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显示:3 例恶性涎腺肿瘤中2 例端粒酶阳性,1 例端粒酶阴性;2 例良性涎腺肿瘤端粒酶阴性. 结论:把端粒酶作为新的肿瘤基因诊断的标志物是很有可能的.

  • 热休克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新华;冯戈;王大章;毛祖彝;冷卫东;何嘉

    目的:研究热休克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ca 8113细胞在不同加热温度下(37、40、43、45 ℃)uPA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37 ℃组相比,40、43 ℃组加热后Tca 8113细胞uPAR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45 ℃组uPAR蛋白表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热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uPAR蛋白表达,提示口腔鳞癌局部热疗可能对肿瘤的侵袭、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纳米氧化铝陶瓷对成骨细胞功能代谢影响的研究

    作者:温波;陈治清;蒋引珊;杨正文;徐勇忠

    目的: 比较纳米氧化铝(nAl2O3)和常规氧化铝(cAl2O3)对成骨细胞功能代谢方面影响.方法: 采用压制成型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nAl2O3和cAl2O3的块体材料,将体外原代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nAl2O3和cAl2O3的表面, 分别在7、14、21、28 d时检测细胞内总蛋白、ALP活性及细胞基质钙含量.结果: 所制备的nAl2O3和cAl2O3的平均粒径分别为60 nm和1.80 μm.14、21和28 d时,nAl2O3表面附着的成骨细胞ALP活性和细胞基质钙含量均高于cAl2O3.结论:与相应的cAl2O3比较,nAl2O3更能增强成骨细胞的功能及代谢活动.

  • Ⅰ类洞型设计的力学模型实验及二变量回归分析研究

    作者:陈亚明;周书敏

    目的:对洞型设计中深度和宽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预备体抗力值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力学模型对设计洞型进行静态力学加载实验,并进行二变量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修复前,深度、宽度增加,都可使牙折的发生率增加,宽度为主要因素.修复后,随着修复体宽度增加(即洞型宽度增加),载荷主要由修复体直接承担,咬合力通过修复体均匀传递到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修复体加大后,如载荷大部分直接作用在修复体上,可减轻了局部牙体组织承受的载荷. 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得出了回归方程和回归曲线.结论:牙齿修复前后的折裂与洞型深度和宽度有关.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得出洞型修复前后宽度、深度变化导致的预备体的抗力值变化趋势.回归方程为:修复前:Y= 1593.317-51.178 X1-79.489X2 修复后:Y=1802.928-192.461X1+225.128X2.

  • Er,Cr:YSGG激光照射对窝沟封闭剂粘结性的影响

    作者:乔丽艳;于静涛;王雪梅

    目的:探讨Er,Cr:YSGG激光照射作为窝沟封闭前釉质预处理方式的可能性.方法:以40 颗离体前磨牙做为标本,随机分成4 组,唇面釉质分别采用下列方式处理,A组:杯状刷处理+酸蚀,B组:钻切割+酸蚀.C组:Er,Cr:YSGG激光照射,D组:Er,Cr:YSGG激光照射+酸蚀.测试窝沟封闭剂与釉质面的抗剪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4 种方式处理后釉质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果:Er,Cr:YSGG激光照射与传统杯状刷或钻处理后酸蚀的釉质面抗剪强度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Er,Cr:YSGG激光照射后酸蚀也不增大抗剪强度.SEM观察Er,Cr:YSGG激光照射后的釉质面不规则,鱼鳞状,无玷污层.结论:Er,Cr:YSGG激光照射可代替传统杯状刷或钻处理后酸蚀,是一种较好的窝沟封闭前预处理方式.

  • 牙周膜动力分析的几个问题

    作者:潘燕环;马达;王璠;唐亮

    目的: 分析下颌切牙牙周膜的材料特性和阻尼因素对牙周膜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CT断层扫描得到的图形信息建立人类包括牙齿、牙周膜及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垂直载荷作用下不同的阻尼时牙周膜的动力响应.结果: (1)小变形假设得到的应力与大变形假设相比差别不大,两者相差不超过1.4%; (2)计算得到了阻尼系数β=0~1.2 时牙周膜的动力响应, 一个咀嚼周期结束后牙周膜内侧的残余应力大于外侧, 唇侧颈缘处大, σr = 0.34 MPa. 结论: 采用小变形假设有助于提高动力分析的效率; 一个咀嚼周期结束后牙周膜有残余应力存在,不同的阻尼系数对应不同的残余应力.

  • 口内入路手术治疗下颌角升支区颌骨囊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洋;郭传瑸

    目的:比较口内和口外2 种入路手术治疗下颌角升支区颌骨囊肿手术效果. 方法:选择2 组位于下颌角升支区的颌骨囊肿病例(分别应用口内和口外入路手术治疗),通过病历资料分析和术后复诊,调查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口内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口外入路组,术后下牙槽神经感觉优于口外入路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术后张口受限发生率、术后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口内入路手术治疗下颌角升支区颌骨囊肿可获得与口外入路手术相同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牙体预备对牙龈结合上皮损伤后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胡伟平;郭保慧;孙海涛

    目的:研究烤瓷修复体牙体预备对牙龈结合上皮损伤后,牙龈结合上皮在透射电镜下形态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将16 只家兔的32 颗上前牙分别用金刚砂车针和手术刀破坏左侧上前牙的牙龈结合上皮(JE),以右侧同名牙为对照,分别于1、2周取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合上皮的组织学改变,并对2 实验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金刚砂车针处理组和手术刀处理组2 周后牙龈结合上皮附着恢复,两处理组无明显差别,与未经手术处理的JE比较,处理组主要超微结构变化是线粒体空泡化,基膜不完整.结论:牙体预备对牙龈结合上皮的损伤,可导致结合上皮的超微结构改变.

  • P16/cyclin D1表达与舌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媛媛;王成;王玉新

    目的:研究P16蛋白,cyclin D1在舌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它们与舌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3 例舌癌的原发灶及其转移淋巴结的P16蛋白,cyclin D1表达.结果:243 例舌癌的原发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4%(137/243),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为 62.1%(151/243).P16蛋白,cyclin D1表达与舌癌的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临床分期和发病部位无关.结论:P16蛋白缺失,cyclin D1过表达与舌癌的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舌癌判断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指标之一.

  • 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作者:金作林;陈楠;王海雪

    目的:应用扩大上/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15 例,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2.5°,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2.7°,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11.8 mm,上下切牙明显唇倾,下颌磨牙明显近移;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4.1 mm和3.6 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 SY-1硅橡胶在几种外源性染色剂中色彩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张丽仙;赵铱民;何惠明;郑欣娟;段培和

    目的:研究SY-1硅橡胶在多种外源性染色剂中的色彩稳定性.方法:将SY-1硅橡胶试件浸泡在红酒、茶和咖啡中,应用美能达CS-321便携式色差仪分别测试浸泡前和浸泡16、32、48 h后的色度值,利用色差公式计算出色差.结果:红酒对赝复体有肉眼可见的红染;茶对赝复体有肉眼可见的黄染;而咖啡则可使赝复体明度下降,即变暗.结论:不同外源性染色剂对赝复体均有不同的染色影响,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但这些染色改变均位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内(△E =2~4).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牙胚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作者:谢家敏;田卫东;刘磊;李罡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人牙胚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胎龄分别为7、8、10、14周自愿终止妊娠的新鲜人胚胎各4例, 制作牙胚切片,将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牙胚切片,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bFGF在蕾状期上皮细胞强染,外胚间充质细胞少量弱染色;帽状期,bFGF在上皮细胞呈整体弱染色,牙乳头细胞染色更弱;钟状期,bFGF在内釉细胞呈强染色,牙乳头近切缘的外层细胞亦呈阳性染色,星网状层少量细胞弱染色.结论:bFGF对人牙胚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促进作用;在人牙胚的钟状期,bFGF在促进内釉上皮细胞向成釉细胞转化以及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促进牙胚发育成熟.

  • 脉冲Nd:YAG激光照射牙本质后与复合树脂粘结的初步研究

    作者:温秀杰;刘鲁川;安建平;徐晓娟;张治刚

    目的:筛选脉冲Nd:YAG激光应用于牙本质粘结的佳输出参数,并与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对照,探讨脉冲Nd:YAG激光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35 个新鲜健康的离体人前磨牙,随机分成5 组,分别用5 组激光剂量照射牙本质表面,复合树脂粘结,测定抗拉粘结强度.另选取27个离体牙,随机分成3组:激光组(前面筛选的)、磷酸酸蚀组和10-3液组.每组随机抽取2 个样本,垂直于粘结界面剖开,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的形态学;其余样本用于测定抗拉粘结强度,并观察断面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当激光输出参数为1 W、15 Hz时,抗拉粘结强度高[(5.74±2.86) MPa].在对比研究中,激光组的抗拉粘结强度均值高,但与其它2 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界面与断面结果,激光组的混合层厚(10~30 μm),激光组和10-3液组断面残留的复合树脂明显多于酸蚀组.结论:脉冲Nd:YAG激光作为牙本质表面处理方法的佳输出参数为1 W、15 Hz,但抗拉粘结强度与10-3液组和磷酸酸蚀组无显著性差异.

  •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罗礼君;顾晶晶;刘晓峰;俞瑾;束蓉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 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女性围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给补肾清火的中药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只作牙周基础治疗,并对各临床指标进行检测.结果:2 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PD)、牙周附着水平(PAL)都有显著下降(P<0.01),但2 组的下降程度无差异.实验组中药治疗1 月后龈沟探诊出血(BO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3 月后较1 月后又有下降(P<0.05),3 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在1 月时BOP比治疗前有下降(P<0.05),3 个月时较1 月时及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实验组1 月后BOP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对牙周炎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上颌第一恒磨牙80颗牙体解剖的离体研究

    作者:黄政;黄定明;谭红;周学东

    目的:了解上颌第一恒磨牙牙体解剖基础知识.方法:肉眼观察近颊根外形,牙合面磨耗程度,髓室底形态,根尖孔数目及类型;游标卡尺测量各项长度指标及根尖孔到牙根顶点的距离;透明牙标本法观察根管系统.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Ⅲ型根尖孔26.9%;双根管率为56.25%,三根管率为7.5%.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存在着较高的多根管率(63.75%),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用牛角钳拔除第三磨牙的方法介绍

    作者:吴公洛

    近20 余年来,作者用牛角钳拔除第三磨牙近千例,深感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无副作用.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狗骨髓基质细胞增殖

    作者:刘兴文;刘宏伟;张秀白;李毅

    牙周组织前体细胞在数量上的减少和功能上的衰退是老年性牙周病修复效果差的主要原因.牙周组织工程是牙周组织再生为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骨髓基质细胞(BMSCs)是牙周组织工程中较理想的种子细胞,如何在短时间内在体外获得大量的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的关键任务之一.利用其所含自身复合生长因子,将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用于牙周组织工程,促进种子细胞增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利用CT图像计算机三维重建牙齿模型

    作者:史久慧;孙达

    在计算机内建立三维数字牙齿模型,是对牙齿进行虚拟研究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医学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外已经开发出多套应用于口腔医学的虚拟现实系统,这些系统在研究与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一种简单且容易实现的三维重建牙齿模型方法.

  • 自酸蚀粘结系统用于脱敏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军卫;乔珺

    我院用自酸蚀粘结系统于牙本质敏感的脱敏治疗,经临床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临床观察病例28 人,共90 颗牙,男性8 人,女性20 人,年龄18~65 岁,所有患者全身状况正常,有清楚的判断痛觉能力,口腔状况均较卫生、清洁,其中绝大数为烤瓷冠牙体制备后敏感,有22 人,76 颗牙,另有牙颈部磨耗(刷牙不当引起)8 颗,楔状缺损2 颗,牙合面过度磨耗2 颗,釉质发育不全2 颗,临床观察患者均有冷热刺激后一过性疼痛,探诊牙体均较为敏感,但所有临床病例均无自发性痛.

  • 一种简易矫治器治疗OSAS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云事;李璐;张晓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上气道反复阻塞,以睡觉打鼾和呼吸暂停为典型症状的多因素疾病,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健康,是我们应用矫治器治疗的对象.

  • 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家伟;张改惠;胡永升;张引成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目前缺乏针对其病因的完美治疗方法.临床上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必须经过由基础试验到临床应用的研究过程,我们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观察、分析、总结和完善,才能使这种新的方法走向更加成熟.

  • 药物糊剂充填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

    作者:蔡永海;卢长寿

    根尖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一些患者虽经多次换药,但难以治愈,临床把按常规方法操作久治不愈的根尖周炎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1].如何减少复诊次数,早日治愈,一直是口腔医生研究的一大难点和热点.笔者采用自行研配药物糊剂充填根管,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浅析正畸托槽脱落原因

    作者:卢小妹;牛胜德;安志毅

    在口腔固定矫治中,正畸托槽的脱落给正畸医师增加了额外的椅旁操作时间,增加患者复诊次数,延长了正畸治疗的疗程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对2000~2003 年我院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在治疗期间托槽脱落的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 三种粘结剂粘结托槽的抗剪强度

    作者:房伯君;杨亚囡;翟俊辉

    正畸治疗过程中托槽的脱落是临床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粘结剂性能进行了研究与改进,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本研究对3 种齿科用正畸粘结剂的抗剪强度进行测定,牙面残留粘结剂指数,目的是对比3 种粘结剂的性能,用于指导临床.

  • 化疗后口腔鳞癌肿瘤退缩区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作者:段玉芹;杨继伟;陈彦平;高子彬

    自从Kim等率先建立以PCR为基础的测量端粒酶活性的TRAP法以来,端粒和端粒酶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近年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的各种人类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为高表达,相应的肿瘤旁组织为低表达;口腔颌面部组织亦有相似结果.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通常作为治疗手段之一.化疗后肿瘤范围缩小,出现肿瘤退缩区[1].本实验以端粒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ELISA方法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癌旁组织及其化疗后出现的肿瘤退缩区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探讨其在组织中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

  • 姊妹俩多数牙先天性缺失

    作者:龚晓红;蒋波

    先天性缺牙常见于恒牙列,常见的缺牙是上下颌第三磨牙,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切牙及下颌第二前磨牙.笔者诊治部分乳牙和恒牙先天性缺失的姐妹实为少见.

  • 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1例

    作者:李鹏;刘高明;胡开进

    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vol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颞颌关节炎症为主要症状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常常伴有全身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尤其以四肢小关节常受累,晚期可发生关节强直.本病临床并不少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有2%~86%可累及颞颌关节[1],患者较少首诊于口腔科,而内科医师往往忽视其颞颌关节症状.我科曾收治1 例急性RA性颞颌关节炎,现报道如下:

  • 上颌乳中切牙与多生牙融合1例

    作者:徐勇;王小竞

    1 病例介绍患者腾某,男,7.5 岁, 以上颌门牙迟迟不萌为主诉就诊.口腔检查:混合牙列,ⅠⅡ度松动. ⅠⅠ度松动,牙冠大,近远中径为对称同名牙的1.5 倍(图 1).牙冠唇面自牙颈至切缘有一纵形沟将牙冠分为2 部分,但2 部分牙冠釉质和牙本质相连接,其中近中部牙冠与Ⅰ大小、形态相似,远中部分牙冠略小于近中部分,余留牙正常.

  • 新洁尔灭致面部接触性皮炎1例

    作者:徐凯;刘丽华

    患者,男,23岁.因左下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行龈瓣切除术.术中应用φ=0.01%新洁尔灭行口周皮肤消毒.手术约20 min顺利结束,术中无不适.术后约1 h出现双唇水肿,张口不便;面部新洁尔灭消毒区域皮肤出现片状红斑,压之退色,并散在分布粟粒大小丘疹,自觉剧烈瘙痒.

  • 78 结合牙1例

    作者:季丽玢;富晓雷

    1 病例报告患者张某,女,52 岁.因左上后牙自发痛2 月余来诊.此牙2 年前曾诊治.2 月前此牙痛复发,在当地医院诊治至今,目前仍有咬合痛,偶有自发痛,来我科要求拔除.

  • 急性牙髓炎引起下肢疼痛2例

    作者:梁云霞

    急性牙髓炎引起下肢痛者较为少见,我科遇有2 例报告如下:病例1 患者李某,女,40岁.因右侧牙痛2 h,伴同侧耳颞部及小腿剧痛1 h,来我科就诊.

  • 6 慢性尖周炎引起偏头痛1例

    作者:米新峰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6 岁.右侧偏头痛2 年余,近月余加重,于2004-05 -20来我院就诊.患者曾于2002 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右侧头痛,并到市内医院就诊,经诊断按"神经性偏头痛"处理,服药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后经"CT"和"脑血流"检查,未见异常,口腔检查亦未发现明显病灶.此间,患者自述一直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但病情却时轻时重,非常痛苦,故于2004-05到我院就诊.

  • 可摘式种植体杆金沉积冠帽修复牙列缺损

    作者:宋应亮;李德华;王宝成;姜惠娟

    种植义齿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临床患者对义齿修复方式选择的要求,如多个牙缺失患者,在行种植修复时通常用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但由于患者牙槽嵴低平,固位差,加之因牙槽嵴吸收较多、牙龈萎缩较严重,使得面部软组织塌陷明显,如用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会使修复义齿的牙合龈距变大,影响美观;加之用瓷来恢复缺损塌陷的硬软组织,会使义齿重量过重.在此情况下,临床上常选择可摘式种植修复,这些内容已在上一讲中叙述[1].本文主要讲述利用种植体杆并应用金沉积技术制作冠帽解决牙列缺损部分可摘义齿固位的适应证及临床操作,并分析其优缺点与应用注意事项.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