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腭裂类型、年龄、性别对患者代偿性构音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尹恒;李扬;石冰;周巧娟

    目的:观察研究不同类型的腭裂患者代偿性构音的发生概率.方法:将276 例完全性腭裂和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分别按照≤5 岁、≥6 岁分组观察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再将各年龄段的患者按照性别分组观察.结果:完全性腭裂组比不完全性腭裂组患者发生代偿性构音的概率更大.≤5 岁组的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代偿性构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6 岁组的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的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代偿性构音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结论:腭裂类型、年龄与代偿性构音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 耳屏前直线切口直视下行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及其疗效

    作者:李亚娣;黄永清;乔光伟;马坚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 例(9 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直线切口,顺颞浅静脉表面向下分离,寻找面神经颞面干和颈面干,并对其加以保护后,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此手术入路暴露充分,视野较好,直视下即可操作进行手术,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经治疗术后3 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此方法是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较好方法.

  • 一个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作者:赵春晖;李午丽;崔娟娟;奥小莹;梅陵宣

    目的:探讨一个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家系内部分患者及正常成员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和家系调查,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并绘制系谱图以明确其遗传方式.结果:(1)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较高;(2)患者牙列发育异常表现在牙齿数目、形态、位置及(牙合)关系等方面,先天缺牙以第二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较为常见;(3)家系内不同个体的临床表型存在差异. 结论:该家系中,先天性缺牙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较高,表型差异较大.其临床特征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三磨牙先天缺失较为多见.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和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研究

    作者:林映荷;管东华;陆轩;满毅;戴巧群;黄萍;宫苹

    目的:从遗传学的角度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的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种植体周围炎有关.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选取的59 例种植患者根据有无探诊出血及牙槽骨吸收分为种植体周围炎组和成功种植体组;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IL-1α-889、IL-1β-511和IL-1β+3954三个位点进行基因型的测定.结果:显示携带IL-1β+3954基因型Ⅰ/Ⅱ杂合子的患者其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携带IL-1β+3954基因型Ⅰ/Ⅰ纯合子的患者.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β+3954 Ⅰ/Ⅱ基因型相对于IL-1β+3954Ⅰ/Ⅰ基因型的比值比是12.894(P<0.05),吸烟的比值比是7.718(P<0.05).结论:IL-1β+3954基因型Ⅰ/Ⅱ杂合子型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有关.

  • 哈尔滨地区青年正常(牙合)颅面三维CT测量

    作者:王梦溪;王培军;张澄;张晔

    目的:建立哈尔滨地区正常恒牙(牙合)颅面三维CT测量项目和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螺旋CT和AW4.2工作站对58 例哈尔滨地区17~25 岁正常恒牙(牙合)青年颅颌面硬组织重建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度测量项目基本无性别差异,大多数线距测量值男性组显著大于女性组.△GoL-S-GoR为近似等边三角形.面前部及颅底项目比值无性别差异,N-ANS∶ ANS-Me∶ N-Me约为0.45∶ 0.56∶ 1,SN∶ Ba-S∶ N-Ba约为0.57∶ 0.52∶ 1.左右测量项目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非对称率平均值(2.52±1.42)%.结论:建立了哈尔滨地区成年人恒牙(牙合)三维CT颅颌面硬组织正常值数据库;线距测量有性别差异,男性较大;男女2 组间角度测量值及面部比率呈较高的一致性;△GoL-S-GoR是一理想的美学三角;该方法对面部不对称性畸形分析较为可靠.

  • 涎腺多形性腺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作者:杨文军;刘应时;陈巨峰;康博;张学斌

    目的:研究多形性腺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3 例多形性腺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P<0.05);MVD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分布与正常涎腺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MVD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VEGF有较高水平表达,MVD的分布需进一步研究.

  • 两种转染方法介导质粒转染人舌鳞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伟;胡勤刚;王志勇;董伟;李淑锋;华子春

    目的:比较新型阳离子聚合物交联化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PEI-EGDMA)与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ion转染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方法:将合成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NA干扰质粒,分别通过PEI-EGDMA和TRANSfection转染入Tca8113细胞中,每组设4 种浓度.转染后24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计算各组的转染效率.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PEI-EGDMA与重组质粒质量比(W∶ W)控制在1.5∶ 1时转染效率高,约为72%,与其余浓度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RANSfection与重组质粒质量比控制在2∶ 1时,转染效率高,约为55%,与其余各浓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自佳转染条件下,PEI-EGDMA的转染效率明显提高.MTT结果显示在实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各组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毒性较小.结论:新型阳离子聚合物PEI-EGDMA与TRANSfection相比转染效率更高,细胞毒性小,有望成为人舌鳞癌细胞基因转染的有效载体.

  • 两种氟化物对乳牙釉质中氟含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平雅坤;栗兴超;焦建平;孟令强

    目的:测定氟保护漆与氟化泡沫应用前、后乳牙釉质中氟的含量变化.方法:选择30 例患者,以临床同一患者将要拔除的一对下颌乳中切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 2 组,a组为:1 颗牙拔除作为对照,另1 颗涂布氟保护漆,24 h后再拔除;b组为:1 颗拔除作为对照,另1 颗涂布氟化泡沫4 min,24 h后拔除.采用中子活化法测定a、b 组每颗牙釉质中氟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 组:实验组氟化物的含量为(142.78±42.25) μg/g,对照组为(119.62±38.62) μg/g.b 组:实验组釉质中氟含量为(162.36±31.36) μg/g,对照组为(126.56±38.42) μg/g;实验组中氟的含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保护漆、氟化泡沫的临床应用均能有效增加牙齿釉质中氟的含量.

  • 自体骨移植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磊;徐世同;徐淑兰;黄建生;宋光保;张雪洋

    目的:比较单纯块状自体骨移植与自体骨+GBR技术水平骨增量效果.方法:20 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牙槽嵴骨增量手术,其中8 例患者仅采用下颌骨颏部供骨Onlay植骨(A组),12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GBR技术(B组).骨增量后牙槽嵴的厚度分别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6 月进行了测量.结果:2 组患者皆在术后4~6月出现了移植骨的吸收,A组患者出现的骨吸收较B组患者更为明显(P<0.01).结论:自体骨移植+GBR技术骨增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自体骨移植.

  • 定量光导荧光技术评价光滑面早期龋损再矿化时间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岩;尹伟;胡德渝

    目的:检测上颌前牙光滑面早期龋损发生再矿化的时间.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成都市11~14 岁上颌前牙有早期光滑面龋的中小学生24 名参加研究.将其分为使用含单氟磷酸钠(F 1.45 g/L)牙膏和使用不含氟牙膏2 组.对受试者进行相同的口腔健康教育及刷牙方法的培训.拍摄基线前牙光滑面早期龋QLF照片,以后每周拍摄受检者前牙光滑面早期龋的定量光导荧光技术(QLF)照片,连续8 周.使用软件QLF 2.00g对病损进行分析,界定病损范围,得出每次检查的ΔF(荧光损失)、Area(病损面积)和ΔQ(总荧光损失量).结果:对24 名受检者共101 处上颌前牙光滑面早期龋损进行了为期8 周的临床研究,2 组受检者的早期龋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2 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LF所能检测到的光滑面早期龋损发生再矿化的时间为3 周;QLF难以在短期内(8 周内)对2 种牙膏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做出判断,使用QLF作为诊断手段的临床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

  • 神经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李昊;农晓琳;陈琦;农东晓;黎燕宁;黎彦;陈洪;张宏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GF和VEGF在ACC侵袭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NGF、VEGF在63 例AC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项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NGF、VEGF在ACC组织中具有较高阳性表达,Cox模型提示NGF、VEGF、神经是否有侵袭、TNM分期、复发等是预后的危险因素,腺样-管状型的预后较实性型好.结论:ACC的预后与多因素相关,其中NGF、VEGF与ACC的侵袭转移有较大关系,可望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 动态张、压应力刺激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变化

    作者:朱庆党;巢永烈;陈新民;杨艳丽

    目的:观察不同动态张、压应力刺激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的变化.方法:用Forcel四点弯曲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施加不同动态的张、压应力(强度为1 000、2 000、4 000 μstrain,加力时间为0、1、2、4、8、12 h),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施加不同动态张、压应力后细胞形态变化,细胞骨架荧光染色强度测定分析细胞骨架F-actin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加力后细胞骨架形态和微丝蛋白发生规律性变化;细胞F-actin荧光染色强度正常→下降→正常;细胞骨架对张、压应力作用的反应敏感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一定的张、压应力范围内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 种植体支抗和J钩治疗露龈微笑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张晓洁;梁芮;辜岷;付红;孙墅

    目的:研究和比较露龈微笑的正畸治疗方法中种植体支抗和J钩的治疗效果和优缺点.方法:选择9 名露龈微笑患者(年龄20~26 岁,),均表现为上颌前部牙槽骨发育过度,其中5 名患者采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4 名患者采用J钩压低上前牙.6 个月后,比较2 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以及患者微笑和侧貌的改变.结果:用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的患者,PP-U1、上切牙压低量、微笑线与龈缘距及与U1 切缘距、覆(牙合)、UL-EP等减小量均大于使用J钩的患者(P<0.01),而∠U1-SN、PTV-U1、覆盖等增大量均小于使用J钩的患者(P<0.01).结论: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能够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其压低上前牙、改善覆(牙合)和露龈微笑的作用优于传统正畸J钩,且具有操作灵活简单,不依赖患者合作的优势.

  • 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重建种植体周围附着牙龈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秀莲;林野;邱立新;李健慧;邸萍

    目的:探讨及评估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重建种植体周围附着软组织结构的临床效果及组织学特点.方法:从2005-06~2006-01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治疗伴附着牙龈缺失的患者9 例,接受了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游离移植(共26 颗种植体区域),其中男性3 例,女性6 例,年龄为26~69 岁(平均43.5 岁).9 例患者均已完成修复1 年以上(23~30 个月).临床追踪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愈合情况.HE染色和Verhoeff法VG染色观察移植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组织学特点.结果:9 例患者中除1 例在术后10 d时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发生坏死脱落,其余8 例均顺利成活.8 例在移植术后1 年复查见种植体周围均有至少2 mm宽的附着牙龈.术后1 年时移植的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收缩率为62.7%(51%~80%).组织学观察提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软组织支架真正参与了组织愈合.至后1 次复查,26 颗种植体未观察到松动或脱落.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有效地重建种植体周围附着软组织,近期效果满意,但移植后收缩率较高是其缺点.

  • 乳光瓷乳光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作者:李水根;姚江武;林昌健

    目的:测量Ceramco、Shofu、Noritake和Vita乳光瓷样本的乳光参数(OP)、光谱透射率、反射率和晶粒的大小,考察乳光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分光光谱仪测量乳光瓷样本的乳光参数和平均光谱透射率与反射率(%),绘制乳光光谱曲线.对数据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用SNK-q检验(α=0.05).乳光参数与色差、色参数差之间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α=0.05).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进行样本的物相和晶粒分析.结果:4 种乳光瓷的OP均值、光谱差值以及同品牌不同颜色的OP均值总体不等或不全相等(P<0.05).被检样本均含有白榴石、方石英晶相和玻璃相,仅Noritake LT1含有水合硅酸盐晶相;被检瓷样本的晶粒大小在58.4~73.6 nm范围内.结论:乳光效果可采用OP值和光谱反射率和透射率差值表达,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异.OP值的大小与黄蓝轴色参数(Δb*)改变密切相关;乳光瓷的白榴石晶粒大小与乳光效果没有直接关系.

  • 雷洛昔芬防治骨质疏松大鼠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实验研究

    作者:骆凯;闫福华;陈凌;郑碧琼;陈玉玲;赵欣

    目的:探讨雷诺昔芬对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防治作用.方法:选用3~4 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雷诺昔芬治疗组(RAL)及雌激素治疗组(EST),每组8 只.采用卵巢切除术及钢丝结扎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灌胃给药7 周后处死,通过体重、骨密度测量、血清生化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对药效进行评价.结果: RAL 组大鼠骨密度值明显高于OVX 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水平下降,而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增加.股骨骨小梁排列整齐,皮质骨致密,与EST 组及SHAM 组比较无明显差别.OVX 组牙周炎牙槽骨吸收(0.33±0.02) mm2,明显大于RAL、EST 组及SHAM 组[(0.18±0.02) mm2、(0.19±0.02) mm2、(0.20±0.01) mm2](P<0.01).结论: 雷诺昔芬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所致病理性牙槽骨吸收.

  • 应用电子散斑技术测量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物的固化收缩

    作者:谢仲燕;赵守亮;杨国标;刘宏伟;章彰

    目的:探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在光固化复合树脂聚合收缩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取9 颗新鲜拔除并且牙体组织完整的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中央分别制备直径5 mm深度4 mm的Ⅰ类洞,随机分为3 组:窝洞内壁脱模剂处理组,粘接剂处理组和不处理组,然后以3 M纳米树脂Z350充填窝洞,光照固化40 s后采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对树脂修复体的游离面凹陷收缩进行测量分析. 结果: 所采集的条纹图能清晰展示树脂修复体的游离面收缩状况.其中脱模剂处理组游离面凹陷收缩量小,粘接剂处理组大,而不处理组居中. 结论: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是一种能有效动态测量树脂修复体游离面凹陷收缩量的方法.窝洞表面处理状况不同,树脂修复体的收缩状况存在差异.

  • 酸蚀与未酸蚀对金属托槽再次粘接效果的影响

    作者:卫晓霞;张玉惠;黄跃;杨四维

    目的:探讨金属托槽脱落后重粘接前釉质表面的处理方法以及重粘接的时间.方法:60 颗离体牙随机分成未酸蚀组和酸蚀组,分别在即刻、24 h内、4 d进行托槽重粘接,24 h后托槽粘接强度达大时进行抗剪强度测试,记录粘接材料残余指数. 结果:即刻、24 h内托槽重粘接酸蚀组、未酸蚀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4 d托槽重粘接酸蚀组、未酸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酸蚀组中4 d托槽重粘接抗剪强度大.结论:即刻、24 h内托槽重粘接不需要酸蚀,4 d及4 d后粘接需要酸蚀;建议托槽脱落后尽早重粘接.

  • 利用核医学方法监测自体移植骨在个体化钛支架内的转归

    作者:周丽斌;刘彦普;胡曼;刘葳;王晓聪;何亚会;汪静;赵晋龙

    目的:探讨应用核医学方法监测钛支架内部移植骨的转归情况.方法:以10 只杂种犬作为实验动物.通过螺旋CT采集犬头颅CT图像,建立CAD模型,在模型上制造一侧下颌骨4 cm长的节段性缺损,并利用镜像对称重构缺损区域,设计完全匹配的个体化的植入支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获得树脂模型,再铸造得到钛植入支架.然后手术制造下颌骨缺损,植入钛支架,并在支架内充填碎髂松质骨.术后2、4、8、12、24 周进行核素骨显像检查,连续观察移植骨的核素分布情况,判断植骨是否成活.结果:术后植骨区域较对侧正常下颌骨有明显的核素浓聚.核素计数比值半定量分析发现术后2 周时,植骨区和对照侧核素计数比值大,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快速成型支架结合自体骨移植植入下颌骨缺损区后,植骨块能够成活.利用核素骨显像监测金属支架内移植骨成活的方法是可行的.

  • 异种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的作用

    作者:薛洋;胡开进;魏建华;韶波;高媛;何洁;乔倩

    目的:评价异种(牛)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及牙槽嵴形态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8 只健康成年犬,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左侧拔牙创内充填异种脱钙骨基质作为实验组,右侧拔牙创不处理作为对照组,同体对照;拔牙后分别于第4、12、24 周各处死6 只动物,头颅标本行螺旋CT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拔牙创CT值及牙槽嵴吸收值;切取拔牙创组织制作HE染色切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拔牙创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周时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低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24 周时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在4和12 周时,实验组成骨情况优于对照组,24 周时2 组无显著差异.全过程实验组均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结论:异种脱钙骨基质可以促进拔牙创的愈合,保持牙槽嵴高度,有利于后期的牙种植或义齿修复.

  • 微量元素Ce对牙科用Ti-Mo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作者:李月;刘学;刘栋材;李均钦

    目的:评价微量元素Ce对牙科用Ti-Mo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弧熔炼及吸铸方法制备含微量元素Ce的牙科用Ti-Mo合金Ti90-XMo10CeX (Ce质量分数x=0、0.3、0.6、0.8、1.0、2.0), 通过物相分析、压缩性能测定等,研究微量元素Ce对Ti-10Mo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该系列合金由β主相及少量的α相组成;少量元素Ce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合金的抗压强度,从未添加Ce样品的1 660 MPa提高到x=0.6样品的2 120 MPa;改善了合金的塑性, 压缩率从33.0%升高到43.0%, 而压缩弹性模量略为降低.合金的维氏硬度在320~342之间.结论:添加适量Ce的 Ti-10Mo合金,在牙科修复中有应用前景.

  • 雌激素对雌性大鼠颏舌肌肌质网Ca2+-ATPase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玮华;刘月华;齐娟;邵校;王飞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雌性大鼠颏舌肌细胞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SR )Ca2+-ATPase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影响颏舌肌功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0 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去卵巢组(ovariectomy,OVX)、去卵巢回补激素组(ovariectomy with 17β-estradiol, OVX+E2).术后6 周,处死动物,提取颏舌肌SR.采用定磷法检测颏舌肌SR Ca2+ -ATPase活性,荧光定量RT-PCR测定SR Ca2+-ATP酶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OVX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湿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雌二醇P<0.01;子宫湿重P<0.01),而OVX+ E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OVX组颏舌肌SR Ca2+ -ATP 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OVX+E2组较OVX组有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OVX组颏舌肌 SR Ca2+ -ATPase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OVX+E2组较OVX组有明显提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雌性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引起颏舌肌SR Ca2+-ATP 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雌激素可能通过该途径改变颏舌肌功能.

  • 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不同浓度硅溶胶改性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瑜;谢海峰;章非敏

    目的:探讨氧化锆陶瓷表面不同浓度硅溶胶涂层对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40%的硅溶胶在经喷砂的氧化锆陶瓷基片表面制备硅涂层,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分析涂层后结构变化.经烧结、抛光、喷砂的32 片氧化锆陶瓷片随机分为4 组,分别采取以下处理:(1)硅烷偶联剂;(2)20%硅溶胶涂层+硅烷偶联剂;(3)30%硅溶胶涂层+硅烷偶联剂;(4)40%硅溶胶涂层+硅烷偶联剂,制作陶瓷/复合树脂粘接体,室温下蒸馏水中放置24 h后,测定陶瓷和树脂的抗剪强度.结果:溶胶凝胶法制得氧化锆陶瓷表面纳米硅涂层.3 种浓度硅溶胶改性后氧化锆陶瓷表面硅元素含量都有明显增加.氧化锆陶瓷表面硅涂层可以提高陶瓷的粘接强度,与单纯硅烷偶联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硅溶胶处理组的粘接强度大为(5.27±0.37) MPa,与20%、4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 种浓度硅溶胶改性后氧化铝陶瓷表面硅元素含量均有明显增加.纳米硅涂层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铝陶瓷表面的粘接强度,30%浓度的硅溶胶效果好.

  • 根管预备锥度对根管桩固位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安少锋;凌均棨;高燕

    目的:评价离体牙根管预备的不同锥度对根管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成人离体上颌切牙40 颗,随机分为4 组,并按以下方法预备根管:A:SS(不锈钢手用k型锉)15~40#/0.02;B:PF(ProFile)OS 3#/0.06+PF 25#/0.06;C:PF OS 4#/0.07+PF 30#/0.06;D:PF OS 5#/0.08+PF 35#/0.06.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尖部5 mm,直接法制作铸造镍铬合金根管桩,粘固48 h 后进行固位力的测试.结果:各组间的固位力均数不完全相同(P<0.05).A 组与B 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A 组与C、D 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一定锥度范围内,根管预备锥度的增大可增强根管桩的固位力.

  • 高频电刀输出强度和电刀形状对牙龈愈合的影响

    作者:章峥;刘玉华;徐军

    目的:研究高频电刀的输出强度和电刀形状对龈切术后牙龈愈合的影响.方法:15 只杂交长耳兔随机分为3 组,每组5 只,其中1 只作为空白对照.每个样本上下前牙共4 颗,从右上中切牙起顺时针分别应用手术刀、长圈电刀、细圈电刀、针状电刀在低、中低、中等强度下切除唇侧游离龈2 mm.术后1、7、14、21 d采集不同样本制作组织切片并染色.应用组间检验方法研究不同输出强度、不同电刀形状实验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输出强度达到中等强度时,样本的炎症程度明显高于手术刀、低强度电刀、中低强度组(P<0.05).中等强度组在术后21 d仍有炎症表现,手术刀、低强度电刀、中低强度电刀样本在术后14 d达到愈合. 电刀的形状不同,样本的炎症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等输出强度的电刀切割牙龈后,观察时间应该适当延长.电刀形状对牙龈愈合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 瓷层厚度比和瓷粉混合比对饰面瓷半透性的影响

    作者:熊芳;巢永烈;朱智敏

    目的:研究瓷层厚度比和瓷粉混合比对饰面瓷半透性的影响,分析利用改变厚度比和混合比的方法调整饰面瓷半透性的可行性.方法:制作不同瓷层厚度比试件(釉瓷与体瓷试件11 组,遮色瓷与体瓷试件4 组)以及不同瓷粉混合比试件(釉瓷与透明瓷试件11 组,釉瓷与体瓷试件11 组,体瓷与遮色瓷试件5 组),测量各组试件的透射率、颜色参数(黑背景),计算平均透射率差(ΔT)、色差(ΔE).结果:透射率与釉瓷/体瓷厚度比(E/D)呈正比,与遮色瓷/体瓷厚度比(O/D)呈反比,E/D比例变化时T与L*、a*、b*之间为对数曲线关系.釉瓷中加入不超过50%的透明瓷可以增加半透性并且无明显色差;体瓷中加入不超过30%的釉瓷时透射率有限度的增加.结论:分层试件的透射率与2 种组份的透射系数及各自的厚度有关,并与厚度呈指数关系;通过控制瓷层的厚度可以调整饰面瓷局部的半透性;瓷粉混合可以有效的增加半透性且颜色基本不变,但在降低半透性的同时会产生较大的色差.

  • 低温等离子体轰击法对薄膜高分子聚合体表面特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魏建华;Masao Yoshinari;马威;张浚睿;封兴华;刘宝林;Yutaka Oda

    目的:研究使用氧和氮等离子体轰击法对六甲基二硅氧烷(硅醚)聚合体表面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薄膜等离子体聚合法在圆形盖玻片表面生成六甲基二硅氧烷薄膜聚合体,然后用低温氧和氮等离子体轰击聚合体表面,测量不同轰击时间对薄膜聚合体表面润湿性、粗糙度、表面形貌的影响,用XPS检测表面基团组成的变化. 结果:六甲基二硅氧烷薄膜聚合体表面经过氧及氮低温等离子体轰击后,随着轰击时间的延长,聚合体表面接触角显著降低,XPS结果表明O/C比例显著上升,显示COOH基团增多.结论:氧和氮等离子体轰击法可以明显增加六甲基二硅氧烷薄膜聚合体表面亲水基团的含量,表现为表面润湿性显著增高.

  • 间接性TMJ损伤的MRI表现及意义

    作者:刘桂才;赵海涛;胡开进;刘彦普;赵晋龙;周树夏

    目的:研究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及其在颞下颌关节病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用多功能生物撞击机以10 Mpa的气压推动撞击杆,使0.845 kg的钢质圆柱形抛射体以(18.46±0.31) m/s的撞击速度在开口状态下撞击山羊颏部,撞击能量为139.2~148.8 J,间接造成幼年山羊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间接性损伤,分别于3 h、7 d、 2 周、1 月及3 月行MRI检查,采用斜矢状闭、开口位梯度回波T1W/3D/WATS、自旋回波PDW/TSE、T1W/SE和T2W/TSE序列及冠状闭口位T1W/3D/WATS、PDW/TSE扫描观察TMJ结构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通过组织学观察可见间接性创伤可导致幼年山羊TMJ损伤,早期表现为髁突表面软骨碎裂,关节盘挫裂和移位,关节间隙减小及关节腔内有出血,损伤后期可见髁突表面软骨破坏,关节盘畸形,关节间隙减小.MRI可较清楚的显示上述改变.结论: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可导致幼年山羊TMJ软、硬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MRI能全面地观察TMJ损伤后组织改变,对颞下颌关节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脱敏剂对水门汀边缘封闭性的影响

    作者:李金华;王雪;朱国庆;牟建钢

    目的:评价脱敏剂对水门汀边缘封闭性的影响.方法:对48 颗离体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4组:聚羧酸锌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树脂水门汀组,每组根据脱敏剂不同再分为Gluma小组、SingleBond2小组、BisBlock小组和对照小组.应用水门汀粘固树脂被粘体于脱敏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每小组3 个样本.所有样本在50% 硝酸银溶液中渗透6 h,荧光显影12 h 后剖开,测量显微镜下记录银离子渗透距离.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值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SingleBond2组的微渗漏低;Gluma脱敏剂减少了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微渗漏;BisBlock 使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微渗漏增加.结论:SingleBond2表现出好的封闭效果;Gluma和Bisblock脱敏剂对微渗漏的影响与联用的水门汀相关.

  • 添加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对A-2186赝复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

    作者:韩颖;赵铱民;谢超;吴国锋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质量比的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A-2186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过表面有机改性的纳米TiO2分别按(质量分数)0.0%、0.5%、1.0%、1.5%、2.0%、2.5%、3.0%加入A-2186硅橡胶中,依据ASTM相关标准制作试件并测定7组硅橡胶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撕裂强度及邵氏A硬度,扫描电镜观察试样断面情况,并做能谱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纳米TiO2添加量的增加,A-2186硅橡胶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撕裂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5%、2.0%、2.5%、3.0%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邵氏A硬度逐渐增大,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当纳米TiO2添加量达到胶料的2.0%时,扫描电镜观察纳米TiO2分散良好,未发生团聚,此时A-2186硅橡胶的机械性能综合评价为优:邵氏A硬度为(31.00±0.79) U,断后伸长率为(618.00±7.58)%,抗拉强度为(6.54±0.55) MPa,撕裂强度为(16.64±0.52) kN/m.结论:表面有机改性纳米TiO2按胶料的2.0%加入时,对A-2186硅橡胶机械性能的改善为优.

  • 胫骨干骺端松质骨取骨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冲;王予江;梁凯;黎秋兰

    目的:探讨取自体胫骨干骺端松质骨对其胫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8 只3 月龄的本地山羊,随机分2 组,均采用一侧后肢做为供骨源,另一侧后肢做为自体对照.其中一组取后肢胫骨干骺端骨松质总量的1/2量,另一组取总量的2/3松质骨骨量.术后12 周取出双侧胫骨,观察生长发育指标,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并测量胫骨长度、宽度、胫骨角,并行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组间体重、实验侧与对照侧之间的胫骨长度、宽度、胫骨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显示成骨正常.结论:胫骨干骺端供骨区取骨时严格控制在其松质骨总量区的2/3之内,对胫骨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 bFG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矿化Bio-Oss胶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春明;杨春艳;王鑫;刘宝林;焦晓辉

    目的:观察经bFGF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矿化Bio-Oss骨胶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标准成年新西兰白兔12 只随机分3 组,单纯Bio-Oss骨胶原组,BMSCs+凝胶+Bio-Oss骨胶原组,bFGF基因转染BMSCs+胶原+Bio-Oss骨胶原组于术后8 周取材,行肉眼、组织学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单纯Bio-Oss骨胶原材料组:缺损区大量的未吸收的支架材料周围可见有类骨样组织;BMSCs+凝胶+Bio-Oss骨胶原材料组:缺损区大量的未吸收的支架材料周围可见有大量间充质细胞聚集、分化,有较幼稚的编织骨形成;bFGF基因转染BMSCs+凝胶+Bio-Oss骨胶原材料组:支架材料周围,大量新骨形成,新骨表面可见活跃的成骨细胞,部分区域有成熟骨组织形成,并有新生的毛细血管形成.结论:Bio-Oss骨胶原有较强的诱导成骨能力;Bio-Oss骨胶原为载体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支架材料;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表达人bFGF基因,并且经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效果佳.

  • 上颌恒切牙釉质发育不全1例

    作者:张弘;轩昆

    1 病例介绍患儿,女,11 岁,2008-06因上颌恒切牙棕色斑块不美观来我科就诊.患儿母亲诉:患儿于7 岁上颌恒切牙萌出时即发现上切牙唇面带状浅棕色斑块,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影响美观,无其它自觉症状.患儿曾于一岁半时患"猩红热";患儿母亲否认妊娠时期有患病史及服药史.

  • 心源性牙痛误诊1例

    作者:李景;张明竹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因左下后牙持续性疼痛2 d来院就诊.检查: 7 中度磨耗,未见明显龋损,探(-),冷诊(±),叩(-),松动度Ⅰ度;牙石(+),牙龈轻度红肿,舌侧牙龈轻度萎缩.给予 7 牙周洁治并碘甘油上药.2 d后复诊,查 7 牙龈红肿基本消退,但自觉疼痛症状不减,考虑为 7 逆行性牙髓炎.欲行 7 局麻下开髓.

  • 氢氧化钙诱导外伤年轻恒牙根端闭锁1例

    作者:陈月爱;宋小琴

    年轻恒牙外伤后处理不当易造成牙根发育终止,不利于患牙保存.我科曾接诊1 例患者经治疗后患牙根端封闭成功.现报道如下:患儿,女,9 岁,2006-06因上前牙外伤于他院就诊,2 周后来我院治疗.检查:上颌尖牙间不锈钢丝结扎固定,牙齿表面软垢,冠中1/3横折,牙色稍暗,髓腔已开放,内有棉捻.取出棉捻,可见棉捻上有脓血,轻微异味.

  • 下颌骨骨肉瘤因下前牙区肿痛就诊1例

    作者:孙晓强;侯本祥;杨雷;柳宏;王萌;徐珺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6 岁.2007-07-01因左下前牙区肿痛2 月就诊.2 月前患者自觉左下前牙区域出现肿痛,1 月前在外院就诊并诊断为" 21 根尖周炎、牙周炎",行"开髓,消炎治疗",但无好转,遂来我院就诊.

  • 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1例

    作者:李倜;白建文;迟春媛

    外胚叶发育不全(ectodermal dysplasia, ED)是一种以外胚层起源的组织发育缺陷为主要特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出生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1].Clouston把此病分为2 类: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hypo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HED)和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我科于2007-03发现1 例HED患者,现报道如下.

  • MTA应用于间接盖髓术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小玲;陈平

    我科自2005 年以来,将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用于间接盖髓术治疗患深龋或牙髓充血的乳磨牙或年轻恒磨牙共76 例,现将3 年的随访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选择76 例患深龋或牙髓充血的乳磨牙或年轻恒磨牙,随机分为MTA组43 个牙(其中乳牙29 颗,年轻恒牙14 颗),氢氧化钙组33 个牙(其中乳牙21 颗,恒牙12 颗),分别使用MTA和氢氧化钙行间接盖髓术,其他常规处理相同.

  • 预防根管治疗牙冠变色的临床研究

    作者:付昌平;王德飞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常因多种原因导致牙冠变色,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对此,我科在进行根管治疗中使用草酸钾这种牙本质小管封闭剂作根管及髓腔内表面处理,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3~2005 年共收集因外伤、龋齿、隐裂、牙周炎等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作根管治疗、唇颊面尚完整、牙冠表面与对侧同名牙比较未出现肉眼可见变色的牙齿120颗.男54 例,女66 例;前牙44 颗,后牙76 颗;年龄15~60 岁,平均年龄39 岁. 按就诊顺序间隔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 组,每组60 颗牙.

  • 肌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

    作者:陈婷;詹若军

    可复性盘前移位是指关节盘在闭口位时处于前移位状态,当开口及下颌滑动时,关节盘恢复其与髁突的正常结构关系.其症状以关节区开闭口弹响为主,可伴有疼痛、开口型异常等,临床首选保守性治疗方法,其中咬合板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笔者对30 例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采用肌位咬合板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珍黄溃疡膜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作者:王文宝;赵树娟;熊均平;崔丽;苑新永

    口腔溃疡临床上多以局部用药、对症治疗为主.膜剂有利于保护溃疡面,延长药物在病患局部的作用时间,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适合口腔局部给药.珍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生肌收敛的功效,用于口舌生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疱疹性口腔炎.此散剂为传统经典处方,笔者将散剂研制成膜剂,现报道如下.

  • 颌面部汗腺癌5 例

    作者:周泉;高东旺;周世英;王建国

    2 病理科汗腺癌为皮肤附件恶性肿瘤,临床较罕见,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0.05%~8.4%[1-2], 易误诊.我科20 年来收治5 例,均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男3 例,女2 例;年龄18~52 岁,平均年龄29.2 岁.

  • cyclin D1和CDK4 蛋白在良性和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定量分析

    作者:吕红兵;金岩;刘源;李媛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noma,PA)是涎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肿瘤,占全部涎腺良性肿瘤的87%以上.

  • 米诺环素对药物性牙龈增生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瑶;冯海荣;刘新平

    药物性牙龈增生影响菌斑控制,加重牙龈的炎症.米诺环素用于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易复发或顽固的牙周袋,改善由于牙龈增生而口腔卫生不易维护的牙龈环境.本文探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钙拮抗剂诱导牙龈增生的疗效.

  •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唇腭裂术后错(牙合)畸形

    作者:薛传鹏;范化琪;李亚法

    唇腭裂患者错(牙合)畸形严重,口内瘢痕较多,口腔自洁作用差,龋齿、牙周病疾患较多,给矫治带来许多困难.我科自1999年以来对20例唇腭裂患者术后进行正畸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对矫治的时机、各期的治疗特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为临床制定更理想的矫治方案提供参考.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HSP70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高颖;高文信;杨涛;谭木楠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 年轻恒牙根中1/3折断牙根继续发育的观察

    作者:吴礼安;文玲英;李淑艳;杨富生;王小竞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户外运动的兴起,由于意外引起的牙齿外伤呈明显上升趋势.牙根折断是牙齿外伤的一种类型,损伤累及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 全新的正畸概念——Damon系统第一部分 Damon系统的基本特点

    作者:牛百平

    20 世纪70 年代从Andrew的直丝弓矫治器到90 年代热激活钛丝的应用,正畸学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使得在弓丝不弯曲的情况下,完成牙齿的第一序列、第二序列和第三序列的移动,以及钛丝大性能地发挥作用.

  • 根据咬合基准点进行蜡牙形态堆塑

    作者:邓再喜;张艺权;张春宝;王宝成

    作为一名口腔修复科的技师,牙齿形态的掌握是基本的技术要求.只有掌握了牙齿的解剖形态,才能制作出形态美观的烤瓷冠桥修复体.但是,目前关于牙齿形态练习的书籍还比较少,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比较困难.本人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了根据咬合基准点进行蜡牙形态堆塑方法的体会,介绍如下,以裨益同仁.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