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下颌前磨牙Ⅴ型根管的CBCT研究

    作者:秦琨;祝旭;张东坡;王琳丹

    目的:采用CBCT探讨下颌前磨牙Ⅴ型根管的发现率及牙根和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回顾148例患者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影像,采用Vertucci(1984)提出的分类方法,诊断出Ⅴ型根管的下颌前磨牙,计算发现率,研究牙根和根管系统形态特征及其对称性.结果:下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Ⅴ型根管的发现率分别为14.58%(42/288)和1.83%(4/218).46颗Ⅴ型根管下颌前磨牙中有根面沟36颗(78.26%),根面沟多发生在近中面偏舌侧.根管分歧发生于根中1/3的占91.30%.根管分布绝大多数为颊舌向双根.18颗下颌前磨牙的根管构型对称性分布.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Ⅴ型根管的发现率远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多数牙根有根面沟并且与双根管构型有一定关系.根管分歧大多数发生在根中1/3处.根管构型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

  • 改良型FR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安氏Ⅲ类错牙合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作者:朱远平;段银钟

    目的:探讨改良型FRⅢ型矫治器(MFRⅢ)矫治儿童功能性安氏Ⅲ类错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纳入儿童功能性安氏Ⅲ类错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实验组采用MFRⅢ型矫治器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FRⅢ型矫治器矫治,对2组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其治疗前比较,SNA、ANB、ANS-Ptm、ANS-Me、U1-NA、FCA增大(P<0.01),MP-FH、NLA、UL-EP增大(P<0.05),ANS-Me/N-Me、LL-EP减小(P<0.01).与对照组的软硬组织位置比较,SNA、ANB、ANS-Ptm、ANS-Me、L1-NB,NLA、增大(P<0.05),U1-NA、FCA、LL-Sb-Pos增大(P<0.01),MP-FH、LL-EP减小(P<0.05),矫治时间缩短(P<0.05).结论:MFRⅢ型矫治器治疗儿童功能性安氏Ⅲ类错,可以使第一磨牙达到中性咬合,面型从凹面型趋于平直并与对照组比较,旋转角度有所减小,下前牙代偿性舌倾度减小、上颌长度增加,使上颌骨突度及矢状位面型的改善更为明显,并缩短了疗程.

  • 微创冠延长术保存冠根折裂磨牙和前磨牙1年后的牙周状态观察

    作者:熊萍;刘彦;王荃

    目的:观察微创冠延长术及冠修复保存折裂磨牙1年后的牙周状态.方法:纳入冠根向折裂2个磨牙和5个前磨牙,折裂线位于龈下3 mm.微创冠延长术后6周牙体预备,烤瓷全冠修复.术后1年检测患牙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I)、探诊深度(PD)、松动度检查,与近远中邻牙、对侧同名牙比较;根尖X线片观察根尖周状况,CBCT测量术牙冠边缘至牙槽嵴顶的垂直距离,手术侧与非手术侧作比较.结果:术后1年,7颗术牙PLI、PD、BI、松动度与对照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边缘距牙槽嵴顶距离患牙术区与非术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冠延长术是一种可行的保留残冠的牙周手术.

  • 3种方法去除根管玷污层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天;李桂红

    目的:比较超声、声波和Er:YAG激光去除根管玷污层能力.方法:将离体单根管的下前磨牙40个,分别用声波器械(YB组)、超声波器械(CS组)、Er:YAG激光(Er组)以及生理盐水(DZ组,对照组)行根管预备后的辅助预备(n=10).记录根尖孔碎屑溢出量.应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根管内侧壁,根据根管表面玷污层情况和牙本质小管腐蚀程度比较3种方法去除根管玷污层的能力.结果:4组根尖孔碎屑溢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去除玷污层方面,CS、YB和Er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根上、中1/3,CS、YB和Er组间比较,P>0.05;在根尖1/3,CS、Er组效果好于YB组,但差于本组根上、中1/3(P<0.05).在根管壁腐蚀程度方面,CS组在根上、中1/3出现腐蚀,多于其他组(P<0.05).结论:Er:YAG激光去除玷污层效果较音波好,与超声近似,尤其根尖1/3区,对根管壁表面结构无明显破坏,适宜临床常规应用.

  • 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任继业

    目的:通过Pancherz法对比研究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4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矫治,其中12例不使用微种植钉支抗,为C组,另外12例采用微种植钉增加下颌牙弓支抗,为T组,所有患者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颏前点位置改变(Δpg/OLp),下颌切牙变化(Δli/OLp-Δpg/OLp)和下颌磨牙变化(Δlm/OLp-Δpg/OLp)均有统计学差异.2组覆盖明显减小,C组骨因素45.8%,牙因素54.2%,T组骨因素71.2%,牙因素28.8%.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C组骨因素54.6%,牙因素45.4%,T组骨因素81.4%,牙因素18.6%.结论:2种方法矫治Ⅱ1类错均可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Pancherz分析法分析表明,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SUS2联合微种植钉支抗表现出相对更多的骨性变化.

  • 叶酸壳聚糖纳米粒携带DAC影响SCC-9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意义

    作者:刘雪莹;彭欢;林曦;徐华生;黄旋平

    目的:研究叶酸偶联壳聚糖载药携带5′-氮杂-2′-脱氧胞苷(地西他滨,5-aza-2 deoxycytidine,DAC)纳米粒对体外培养的人鳞状上皮舌癌SCC-9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的还原能力.方法:合成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粒,测定其zeta电位,证实其是稳定颗粒后,用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颗粒和DAC分别处理细胞,药物作用48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p16基因mRNA的表达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p16的蛋白表达.结果:叶酸壳聚糖载药DAC纳米颗粒组与DAC组比较,p16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结论:相同浓度下叶酸-壳聚糖载药纳米粒携带DAC比DAC具有更高效逆转SCC-9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恢复p16基因和其蛋白产物的表达.

  • 已修复唇腭裂与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颌骨差异

    作者:邱赛男;金作林;李盛;徐小明

    目的:探讨已唇腭裂手术修复后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complete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男性成人患者与骨性Ⅲ类男性成人上下颌骨位置与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36例UCLP男性成人患者及120例非裂健康人群骨性Ⅲ类男性成人;用Wincep 8.0软件对所有样本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组头影测量项目统计分析.结果:已唇腭裂手术修复后的UCLP男性成人患者的SNA角、SNB角、SND角、Go-Gn距均值较骨性Ⅲ类患者明显减小,腭平面角(SN-PP)、下颌平面角(SN-MP),面下高度(ANS-Me)、U1-SN角较骨性Ⅲ类患者明显增大(P<0.05).结论:与骨性Ⅲ类男性成人相比已修复UCLP成人男性患者的上下颌位置较靠后,下颌体长度减小,腭平面顺时针旋转,下颌平面角更高,面下高增大,上前牙更为直立甚至舌倾.

  • 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髁突位置的CBCT研究

    作者:戴微微;王秀颖;潘思思;胡荣党

    目的:用CBCT三维测量法探讨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的髁突位置特征.方法:15名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患者拍摄颌面部CBCT影像,另随机筛选15名正常替牙期儿童的CBCT影像作为对照,使用Simplant 13.0软件重建后,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上分别确定髁突长轴所在平面作为测量面,测量关节前间隙(A)、关节后间隙(P)、关节上间隙(U)、髁突矢状角、髁突冠状角、髁突水平角和髁突半径值,并计算Pullinger值,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关节前间隙在错组和对照组的均值分别为(2.15±0.53)mm和(2.79±0.58)mm(P<0.01).Pullinger值在错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55±10.29)%和(0.18±7.41)%(P<0.01),评价前者髁突位于关节窝前位,后者髁突位于关节窝中位.双侧髁突测量值、髁突矢状角、冠状角、水平角和髁突半径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替牙期功能性Ⅲ类错患者髁突位于关节窝更前位.

    关键词: 错牙合 髁突 CBCT
  •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修复方案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张国庆;王卫国;朱慧勇

    目的:比较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不同冠修复方式受力后的剩余牙体组织以及修复体应力大小及分布.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不同的下颌第一磨牙修复方案模型,模拟正常人咬合,施加垂直向及斜向载荷,记录2种载荷下不同修复形式下剩余牙体组织和修复体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结果:2种载荷下除嵌体组牙体组织EQV应力在斜向加载与垂直加载时不同外,其余实验组在两种载荷下EQV应力分布相似.斜向加载时的修复体和牙体组织EQV应力峰值均分别明显高于垂直加载时修复体和牙体组织的EQV应力峰值.2种载荷下,嵌体组牙体组织的EQV应力峰值大,2种全冠修复组的牙体组织EQV应力峰值较2种髓腔固位冠高;嵌体组的修复体EQV应力峰值小,而2种全冠修复组修复体的EQV应力峰值较2种髓腔固位冠低.结论:髓腔固位冠可以有效降低牙体组织应力,降低冠折的可能性,但对修复体的强度要求较高.

  • 舌侧矫治技术不同长度牵引钩整体内收前牙牙齿移动趋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刘代斌;方志欣;周嫣;黄敏方

    目的:分析舌侧矫治技术不同长度牵引钩条件下,滑动法整体内收上前牙时牙移动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利用所建立的舌侧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于上前牙区牵引钩(长度2~10 mm)和腭侧的微种植钉间加力1.5 N,内收上颌前牙并分析其牙列位移趋势.结果:牵引钩长度在4 mm以内时,均表现为上颌切牙牙冠的腭侧移动趋势,从6 mm开始,中切牙和尖牙牙冠出现唇侧移动趋势,并随牵引钩加长唇倾越明显.结论:随着牵引钩的加长,前牙牙冠的腭侧倾斜移动趋势减小,长牵引钩可能更有利于上前牙的整体内收移动.

  • TiF4溶液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鹏;高江红;梁爽;高震;阮建平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四氟化钛(TiF4)溶液对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将人第三磨牙切割打磨,制备3 mm×2 mm×1.5 mm的牙釉质块60个,建立早期人工龋损模型后随机分6组:1%、2%、3%、4%TiF4溶液组、1.356%NaF阳性对照组和双蒸水DDW阴性对照组.各组试件每天处理1次后浸泡于再矿化液中,14 d后进行micro-CT扫描和表面显微硬度(SMH)测试.结果:2%TiF4处理组脱矿深度变浅,显著优于3%TiF4组和4%TiF4组(P<0.05);2%TiF4组脱矿深度优于NaF阳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TiF4组处理后表面硬度与阳性对照NaF组相当(P>0.0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2%TiF4溶液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作用优于1%、3%和4%TiF4.

  • Nd:YAG激光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志闻;何海波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在牙齿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7例患者148颗前磨牙唇颊侧Ⅲ度楔状缺损纳入研究,随机将同一牙列中的左、右侧同名牙分别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用粘接剂XenoⅢ及复合树脂Z350常规粘接充填治疗,实验组在涂布粘接剂后使用Nd:YAG激光照射牙体粘接面,再光固化粘接剂,树脂充填治疗.18个月后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标准评价随访结果,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个月时实验组固位率94.1%,对照组固位率80.88%(P<0.05)实验组总成功率94.1%,对照组总成功率77.9%(P<0.05).结论:在光固化粘接剂之前用Nd:YAG激光照射粘接界面,能够提高自酸蚀粘接剂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

  • 白花丹素通过PI3 K/AKT/mTOR通路增强PF方案杀伤舌鳞癌细胞

    作者:周凡;潘淑婷;邱嘉旋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plumbagin,PB)在PF方案中对舌鳞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CAL27,分为空白组、白花丹素(PB)组、顺铂+5氟尿嘧啶(PF)组、PB+PF组.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yto ID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及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PB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凋亡率(P<0.05);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自噬水平(P<0.05);PB联合PF方案较单独PF方案作用,CAL27细胞中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分别应用PI3K/AKT激动剂IGF-1、mTOR激动剂MHY1485作用后,该激动剂能够逆转PB对PF方案CAL27细胞中PI3K、p-AKT、p-mTOR蛋白的下调作用(P<0.05),同时抑制了PB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凋亡与自噬作用.结论:白花丹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诱导凋亡和增强自噬作用从而增强PF化疗方案杀伤舌鳞癌CAL27细胞.

  • 不同冲洗(气)条件对机用镍钛锉预备能力的影响

    作者:孙一丹;李岩峰;孙小雪;柴光全;刘坦然;胡品;杨椿浩;施婷婷

    目的:比较4种连续冲洗(气)法条件下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效率.方法:建立机用镍钛锉折断的控力预备模型,使用机用ProTaper Universal(PTU)F1型锉,记录干钻、干气、水气与水流4种不同冲洗(气)条件下每1支F1预备根管数量和预备1个根管的提拉次数.SPSS 21.0统计分析.结果:每1个F1预备根管数(x-±s)为:干钻组3.80±2.24;干气组3.77±1.73;水气组5.73±3.00;水流组7.71±2.07.1个F1预备1个根管的平均提拉次数(x-±s)分别为:干钻组22.74±8.23;干气组20.43±3.90;水气组14.83±1.90;水流组14.65±2.56.结论:水流连续冲洗法预备根管数量更多且效率更快.

  • 3种金属成形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全冠表面质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勇;李月;赵静

    目的:评价不同金属成形技术对钴铬金属全冠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蜡铸造、计算机数控铣削(CNC)和选择性激光熔融(SLM)3种金属成形技术分别制作10个钴铬合金全冠,采用3D光学轮廓仪测量全冠自然表面和研磨抛光后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显微形貌,结果进行多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磨抛光前后,3种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Ra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磨抛光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全冠表面的Ra值(P<0.05);扫描电镜显示CNC组自然表面呈现规则磨痕,铸造组和SLM组自然表面粗糙且不规则;研磨抛光后3组全冠表面都更加光滑,特别是SLM组改变显著.结论:金属成形技术对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质量有显著影响,研磨抛光可以有效改善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质量,计算机数控铣削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质量优于选择性激光熔融和失蜡铸造技术.

  • 表面酸蚀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牙齿强度的影响

    作者:张晓;邓青完;谢静;张杉;姬洋;刘进忠

    目的:研究对比磷酸酸蚀牙釉质与牙本质前后,RelyX U200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对Vita MarkⅡ陶瓷与牙的粘接强度.方法:分别制备20个牙釉质块(A组)和20个牙本质块(B组),各组随机分成2组;制备40个瓷块,随机分成4小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小组样本表面用磷酸酸蚀(AEH组和BDH组),另外一小组不酸蚀(AE组和BD组),用RelyX U200将各小组牙块与Vita MarkⅡ陶瓷进行粘接,测量其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其断裂界面.结果:AEH组和AE组的剪切强度(MPa)分别为22.20±2.85和12.37±2.98(P<0.05),界面破坏分别为1例和5例,混合破坏分别为9例和5例;BDH组和BD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7.30±2.43和10.71±2.02,界面破坏分别是8例和7例,混合破坏分别为2例和3例.结论:表面酸蚀可增强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釉质的粘接强度,降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牙釉质界面破坏主要为混合破坏,牙本质界面主要为粘接界面破坏.

  • 季铵盐包裹溴化银纳米复合物改性树脂基质的抗菌及机械性能评价

    作者:陈银燕;张瑜;柴治国;沈丽娟;邢晓东;肖玉鸿

    目的:探讨季铵盐包裹溴化银纳米复合物(AgBr/BHPVP)改性树脂基质的抗菌及机械性能.方法:将变形链球菌分别培养在含有0(对照组)、0.5%、1.0%和1.5%AgBr/BHPVP的树脂试件表面,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检测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存活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试件表面细菌生物膜活/死菌染色情况,再分别检测试件挠曲强度、维氏显微硬度.结果:老化处理前后,1.0%AgBr/BHPVP组CF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自身老化前后CFU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LSM观察可见改性组试件表面黏附的活菌量少于对照组,1.0%组试件挠曲强度及维氏显微硬度值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1.0%AgBr/BHPVP改性的树脂基质对变形链球菌具有稳定、长效抗菌活性,且机械性能无显著影响.

  • 液泡分选蛋白4B在小鼠牙胚发育的时空表达

    作者:陈栋;李晓聪;鲁方丽;王莹莹;李强

    目的:研究液泡分选蛋白4B(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4B,VPS4B)在小鼠磨牙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方法:取胚胎13.5、14.5、16.5 d的胎鼠头部及出生后2.5、7 d的幼鼠下颌骨组织,石蜡包埋后获取第一磨牙牙胚组织切片,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各组牙胚的发育时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牙胚中VPS4B的表达分布.结果:胚胎13.5、14.5、16.5 d小鼠第一磨牙牙胚分别处于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早期,出生后2.5、7 d分别处于分泌期和矿化期;VPS4B表达于小鼠磨牙发育的整个过程,并在构成牙胚的多种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发育的进行,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VPS4B呈强阳性持续表达,而牙囊细胞表达逐渐减弱.结论:VPS4B表达于正常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且随发育进行表达发生改变,VPS4B可能参与牙胚的正常发育.

  • 环境湿度和温度对石膏材料的固化膨胀、压缩强度及表面硬度的影响

    作者:赵鹏;陈昕;王天璐;黄炎;姜春萍;王瑞林;余丽霞;杨征

    目的:探讨环境湿度和温度对普通石膏P、混合石膏H、硬质石膏Y和超硬石膏C的固化膨胀、压缩强度及表面硬度的影响.方法:按湿度10% ~90%和温度5℃-35%分成8组,每组制取4种石膏材料的试样,测量其固化膨胀、压缩强度及表面硬度.结果:普通石膏的表面硬度和压缩强度、硬质石膏的固化膨胀不受温度的影响(P>0.05),普通石膏的表面硬度也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P>0.05).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于4种石膏的固化膨胀均有影响;4种石膏在25℃以上、湿度30%以下和90%以上环境中均会发生收缩(P<0.05),压缩强度和表面硬度也受到温度和湿度影响(P<0.05),在上述环境下均表现以下规律:普通石膏<混合石膏<硬质石膏<超硬石膏.结论:为保证较高的表面硬度和压缩强度,应尽量避免模型暴露于高温(25℃以上)、高湿或低湿(高于90%或低于30%)环境中.

  • 褪黑素-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对骨质疏松动物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宏润;秦浩;林云红;徐倩

    目的:研究褪黑素(MT)-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对骨质疏松动物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30只雌性SD大鼠经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10只为假手术对照.在模型大鼠的胫骨干骺端植入钛种植体、细胞膜片+钛种植体、MT+细胞膜片+钛种植体,分别于4、8周取带种植体的胫骨干骺端标本,行种植体拉力测试,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染色来综合评价其骨结合.结果:种植术后4、8周,实验结果均显示含MT的植体拔出时的大力值、植体周围骨量、骨结合率均明显高于未含MT的2组,且含MT的植体大拔出力值和骨结合率均为8周时大于4周时.结论:褪黑素-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质量.

  • 吡咯喹啉醌在抗腮腺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黄元清;苗登顺;陈宁

    目的:研究吡咯喹啉醌(PQQ)通过对全身辐射(TBI)诱导的C57BL/6J小鼠腮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30只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分成3组(n=10):未治疗组;4 Gy TBI组;4 Gy TBI加正常饮食添加PQQ组.4周后,取腮腺组织进行病理学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PQQ部分纠正了TBI诱导的腮腺损伤,主要通过多个方面发挥对受损腮腺的辐射保护作用,如促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衰老、上调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减少DNA损伤.结论:PQQ可能通过上调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参与DNA损伤修复作用,从而发挥对TBI诱导腮腺损伤的辐射保护作用.

  • 初步探讨石蜡标本制备方案的选择及ALK2在小鼠牙胚中的表达

    作者:张雪;赵欢;李媛;张琦;胡月;史册;孙宏晨

    目的:探讨ALK2在小鼠牙胚中的表达及牙胚标本和切片的制备方案.方法:取E12.5-E18.5的小鼠胚胎,4%多聚甲醛于4℃固定24 h后,按脱水总时间23 h和8.5 h两种方案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观察标本制备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LK2在牙胚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体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胚胎形态和文献所述一致.脱水总时间8.5 h的脱水方案所制备的石蜡切片平整、完整、无裂痕,染色质量良好,牙胚形态完整,结构清楚.免疫组化染色发现,ALK2广泛地表达于蕾状期的口腔上皮和间充质,帽状期及钟状期的成釉器、牙乳头.结论:减少脱水时间,不影响切片和染色质量,可提高实验效率.ALK2广泛表达于牙胚早期,可能在牙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 高正加速度对口腔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朱晓茹;邓天政;逄键梁;刘冰;柯杰

    目的:采用动物模型观察高正加速度环境对口腔种植术后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6组,拔除其双侧下颌切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各1颗,术后1周开始每周对实验组加载高正加速度(+Gz)3次,对照组不加载+Gz,常规饲养.在术后3周(加载+Gz 2周)、5周(加载+Gz 4周)、12周(加载+Gz 4周+常规饲养7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处死3只白兔,取种植体及周围骨质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重建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然后制作不脱钙种植体-骨磨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计算种植体-骨结合率(BIC).结果:3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间隙(Tb.Sp)以及BIC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5周时,实验组BV/TV、Tb.N以及BIC明显低于对照组,Tb.Sp高于对照组(P<0.05);12周时,实验组BIC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体术后早期就进入高+Gz环境对种植体术后骨结合有不利影响.

  • 冠厚度对前牙美学氧化锆全锆冠抗压缩破坏力的影响

    作者:董少然;廉云敏;高岚;王璞

    目的:比较不同面厚度绚彩前牙氧化锆全锆冠(MAT crown)抗压缩破坏力.方法:通过CAD/CAM系统扫描代型预备体,设计制作出形态相同、 面厚度分别为1.0、1.5、2.0 mm的绚彩AT氧化锆全冠(AT全锆冠)共18个,设为A、B、C组(n=6),以面厚度为1.0 mm的SHT(super high transluceny)普通氧化锆全锆冠(SHT全锆冠)以及厚度为2.0 mm的SHT氧化锆饰瓷冠为对照组,设为D组、E组(n=6),通过万能材料测试机检测其抗压缩破坏力.结果:A、B、C、D、E组试件抗压缩破坏力值分别为(1202.02±51.81)N、(2244.59±51.19)N、(4723.61±126.21)N、(2383.96±96.40)N、(2148.14±103.79)N.B、D、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面厚度对绚彩AT全锆冠的抗压缩破坏力,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临床上使用绚彩AT全锆冠修复时建议磨牙区面牙体预备量不小于1.5 mm,而前磨牙及前牙区预备量可减小到1.0 mm.

  • 基牙肩台宽度对全锆固定桥抗折破坏力的影响

    作者:任伯义;廉云敏;高岚;王璞

    目的:研究基牙不同肩台宽度对全锆固定桥抗折破坏力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制作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的三单位全锆固定桥,设计第二磨牙肩台分别为刃状(A组)、0.5 mm(B组)、1.0 mm(C组)肩台(n=6),通过万能试验机检测抗折破坏力,使用SPSS 2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 3组试件抗折破坏力分别为(4457.33±564.06)N、(6439.65±551.32)N、(6513.00±609.38)N.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组抗折破坏力显著小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锆固定桥基牙肩台宽度应大于0.5 mm.

  • 成人龋病患者饮食、口腔卫生习惯与人口学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四燕;刘丽丽;金友良;程蕙娟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成年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性别、糖、 巧克力、咖啡是成人龋病显著的影响因素,应针对性的开展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及口腔护理技能培训,减少龋病的发生.

  • SMAS修饰的PEGDA载电凝胶对MC3 T3-E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马廷廷;张漫;朱佳妮;王卫卫;刘杰;谈飞

    在PEGDA前体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甲基丙烯酸磺酸钠(SMAS)小分子,制备出携带不同电量的新型载电凝胶.检测细胞在凝胶表面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SMAS浓度的增加,凝胶表面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成骨分化能力不断增强.

  • 茶叶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明;黄晶晶;于皓;程辉

    研究安吉白茶、铁观音、大红袍不同浓度的茶浸泡液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使用琼脂稀释法,制作含不同浓度的3种茶浸泡液平板浓度分别为1.25、2.5、5、10、20 mg/mL(n=10).以不含茶浸泡液平板作为空白对照组.将白色念珠菌点种于各平板上,进而通过菌落计数观察实验抑菌结果.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两两比较采用小显著差数法(LSD法).发现,10 mg/mL安吉白茶浸泡液(P=0.025),2.5 mg/mL大红袍浸泡液(P=0.046)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余茶浸泡液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安吉白茶与大红袍抑制白色念珠菌有效,但其有效性与茶浸泡液浓度有关,可能是潜在的义齿清洁剂.

  • 口腔结核性溃疡1例

    作者:冉丽;靳大力;蔡扬

    本文对1例口腔结核性溃疡进行了报道,指出诊断性治疗在口腔结核性溃疡的诊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 上颌中切牙三根三根管1例

    作者:王佳;卢冠凡;张文怡

    该文报告上颌中切牙独立三根三根管罕见病例1例.此类病例诊断容易遗漏根管,牙根表面的根面沟导致炎症扩散,对临床医生而言在诊断和技术上都具有挑战性.

  •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四)——CT的诊断价值与应用

    作者:丛丙峰;张凯;石利强;郭军;郭威孝;张浚睿;陆斌;李云鹏;曹强;孔亮

    CT检查作为口腔颌面部骨与软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及时准确研读CT影像对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感染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对CT窗位及窗宽选择、关键层面选取、CT影像研读及气道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CT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检查中的特点,推荐扫描时设置窗宽350 Hu,窗位40 Hu为常规参数,重点关注5大关键层面,依据软组织肿胀、脓液形成及气体积聚的影像特点判断病情,建议在气道受压时及早切开引流减压,术后留置气管插管至气道危象解除,当气道狭窄大于1/2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癌变的早期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梁甲武;卫明慧;刘青

    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是一类发生在口腔黏膜、具有癌变潜能的疾病总称.OPMDs癌变率约为5% ~18%.为阻断癌变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生对其进行早期筛查诊断.无/微创筛查技术用于OPMD癌变的早期诊断,对患者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即对近年常用早期诊断OPMD癌变的无/微创筛查技术进行综述.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