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改建过程中IL-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晓红;司红羚;刘啸晨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骨质疏松牙槽骨改建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IL-1)的分布及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对骨质疏松牙槽骨改建影响的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卵巢切除术制成骨质疏松模型,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半定量分析,观察IL-1在骨质疏松及雌激素治疗后的牙槽骨中的表达变化.结果:IL-1在骨质疏松牙槽骨中的表达明显增强,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破骨细胞、部分成骨细胞中,而经雌激素治疗后,IL-1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中IL-1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应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和升支骨折

    作者:王彦亮;刘彦普;何黎升;王大章;薄斌;陆斌;郑安;周树夏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 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 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中有1 例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动度,还需辅以颌间固定;口外入路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有2 例需行术后颌间固定.没有术后感染发生,没有出现需要行切开引流或需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和穿颊入路行坚强内固定适用于不伴有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 低浓度洗涤血小板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段建民;汪维健;菊地宽高

    目的:探讨低浓度洗涤血小板促进人牙髓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从成年男性志愿者静脉采集、制备的洗涤血小板(washed platelet,WPLT)作用于人牙髓细胞,人牙髓细胞增殖和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采用细胞和PGE2测定试剂盒测定;表达的细胞内环氧酶-2 (COX-2)mRNA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测定.结果:50 ml/L WPLT诱导人牙髓细胞COX-2 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3 h达到高峰,而诱导PGE2的产生快于IL-1β;50 ml/L WPLT诱导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可以被消炎痛和地塞米松抑制,而添加PGE2可以逆转这种抑制作用;WPLT诱导的PGE2量随着其浓度的成倍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而PGE2在适当浓度范围内明显促进了人牙髓细胞的增殖.结论:低浓度WPLT可能通过诱导产生的PGE2促进了人牙髓细胞的增殖.

  • HSP70在大鼠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毛靖;齐娟;李平;谢晖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 在牙周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特点,推测其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牙移动的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磨牙移动1、3、5、7、14 d 内诱导型HSP70 在牙周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 HSP70 的表达在牙周膜受力早期呈强阳性,随后表达逐渐减弱,至14 d为弱阳性;同一时期牙周膜的张力侧和压力侧诱导型HSP70的表达存在差异.结论: HSP70 在大鼠磨牙受外力移动过程中呈现由强到弱的动态变化及区域性变化,这可能与牙周组织损伤的应激保护和改建过程中蛋白合成的需要有关.

  • 髁突骨折分型与治疗效果关系的研究

    作者:尹晓东;陈东;焦晓辉

    目的:分析髁突骨折的分型、治疗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对58 例髁突骨折以不同标准分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再分别以影像和临床标准(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中线偏斜、咀嚼力、咀嚼痛、外形)评价治疗成功率,分析疗效,研究所选治疗是否佳.结果: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均在90%以上,手术治疗稍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正确进行髁突骨折分型,是髁突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依据分型选择佳治疗措施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 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对托槽粘结强度影响的离体实验研究

    作者:章利;吴建勇;唐镇;方刚

    目的:比较经过不同釉面酸蚀处理及污染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托槽的抗剪强度及粘结剂残留指数. 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108 个,分别经过3 种不同的釉面酸蚀处理后,在干、湿性环境下完成粘结,在Instron力学测试机上测定抗剪强度并记录粘结剂残留指数.结果:经Transbond plus SEP+ RMGICs+唾液处理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面粘接后抗剪强度大;无论用何种方法处理釉面后,RMGICs在水或唾液污染时较干性环境下釉面抗剪强度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Transbond plus SEP处理釉面后RMGICs的抗剪强度大;RMGICs的粘结强度不会因水或唾液污染而降低.

  • BMP-7基因促进大鼠下颌牵张成骨的研究

    作者:胡静;戚孟春;韩立赤;李继华;周海孝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7(BMP-7)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大鼠下颌牵张骨痂形成的可行性.方法:选用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2 组.建立大鼠下颌DO模型;于牵张结束后1 d,实验组大鼠牵张间隙内注射转染重组质粒pEGFP-BMP7的自体骨髓MSCs;而对照组大鼠注射转染pEGFP-N1空质粒的MSCs.分别于固定期第2、4、8 周分3 批处死大鼠,进行放射学、组织学观察,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和骨痂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计量学分析也显示各时间点实验组新生骨量(NBV1 和 NBV2)和新生骨小梁宽度(TN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基于MSCs的BMP-7 ex vivo基因治疗可有效促进DO新骨形成,从而缩短固定期,为临床颅颌面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修复策略.

  • 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后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作者:白石柱;李涤尘;赵铱民;岳进

    目的:探讨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后在牙合力作用下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建立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种植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计算机模拟的不同修复方式以及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骨组织中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无论何种加载方式,在单纯健侧种植修复时,1 位种植体周围骨皮质应力值均很高;双侧种植修复后无论何种加载方式 1 位种植体周围骨皮质的应力值都大大降低.结论:患侧植入种植体能够降低单纯健侧种植时邻近缺损处的种植体周围骨皮质应力,使支持组织中应力分布均匀合理,提高修复成功率.

  • 牙科激光焊钛固定桥适合性的研究

    作者:卢军霞;郭天文;王宝成

    目的:比较整体铸造钛固定桥与分部铸造后激光焊接钛固定桥的适合性.方法:机械加工2 个标准金属全冠模型,用硅橡胶制取阴模并灌注13 个超硬石膏模型.浸蜡压塑成形法完成统一规格的蜡型,桥体用同一规格的塑料棒代替.共分为3 组,即单冠铸钛组、分部铸钛焊接组、整体铸钛组.铸件完成后分别置于各自的石膏代型上,用环氧树脂包埋、片切,在Hitachi S-2700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颈缘特定位置铸件与代型之间的间隙.结果:整体铸钛组颈缘间隙明显大于分部铸钛焊接组和单冠铸钛组(P<0.05), 分部铸钛焊接组和单冠铸钛组的颈缘间隙无明显区别.结论:分部铸钛焊接组的适合性优于整体铸钛组.3单位整体铸钛组的颈缘间隙小于100 μm,也符合临床要求.

  • 丁丙诺啡对齿科治疗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国良;李强;陈强;张铁;陈新梅

    目的:临床评价丁丙诺啡舌下含片辅助齿科治疗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500 例口腔治疗患者,其中牙体病科350 例,口腔修复科50 例,预防科100 例.治疗前患者舌下含化丁丙诺啡0.2 mg,治疗结束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和行为学反应,并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科VAS值和行为学测量值为3.99±2.34、1.98±1.23,牙体病科组为2.72±1.67、2.66 ±1.04,修复科组为2.78±1.55、2.03±0.93.未见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丁丙诺啡含片可有效地缓解口腔牙齿治疗时的疼痛,但对抑制开髓治疗时的疼痛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丁丙诺啡 镇痛 牙齿
  • 放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冷卫东;王大章

    目的:探讨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放疗对其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Tca 8113和Tca 8113/CBDEA细胞的放疗成活曲线,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放疗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基因(mrp1 )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基因(gst-π)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Tca 8113/CBDEA对放疗的ID50是Tca 8113的1.24 倍(P<0.01).Tca 8113/CBDEA细胞在放疗后4 h mdr1,mrp1,gst-π耐药基因表达无明显上升,24 h耐药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Tca 8113细胞的耐药基因表达在4 h和24 h时均有明显上升(P<0.01).放疗以后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有明显下降.结论:耐药的舌鳞癌细胞表现放疗耐受性,放疗可引起舌鳞癌细胞的耐药.对舌癌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此点.

  • 类骨质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诗美;鲜苏琴;廖运茂

    目的:了解类骨质羟基磷灰石(OHA)的生物相容性,初步探讨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12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在双侧股骨内侧髁形成9 mm×4 mm×5 mm大小的缺损,分别植入OHA和对照材料,术后2、4、8、12 周取标本,进行大体标本、X线、组织学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及成骨面积的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成骨细胞易于粘附、生长、增殖,骨小梁形成钙化早,新骨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骨质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实验性龈炎的细菌成分变化的分析

    作者:赵亦兵;孟焕新;陈智滨

    目的:观察实验性龈炎发展过程中细菌成分的变化,分析细菌成分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 名受试者,在其停止口腔卫生措施后21 d内(第0、2、4、7、14、21 天)和恢复口腔卫生措施1 周后(第28 天)取龈下菌斑作刚果红涂片,分析细菌成分;同时记录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实验性龈炎发展过程中,螺旋体的百分含量在基线时低,随着停止刷牙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达到峰值,与基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刷牙后迅速降低.其百分含量与各临床指标(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有显著性正相关(P<0.01),杆菌和球菌所占比例在试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螺旋体的百分含量在基线、停止刷牙和恢复刷牙1 周后存在显著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有显著性正相关,其变化与牙龈炎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致.

  • TGFα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志萍;孙宏晨;欧阳喈

    目的:探讨TGFα基因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取5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NSCLP)、26例单发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 CPO)及28例单纯颌骨骨折患者的全血DNA,于TGFα基因3'端未翻译区序列(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及TGFβ3第5外显子(5th exon)序列设计引物,PCR法扩增目的片段,单链构像多态性技术分析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之间分布的差异.将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寻找其多态位点.结果:56 例NSCLP、26 例CPO和28 例对照组全血中均扩增出345 bp TGFα和193 bp TGFβ3目的片段.共发现TGFα 3 种等位基因A1、A2和A3及TGFβ3 2 种等位基因B1和B2.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在NSCLP、CPO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测序表明TGFα存在3 处多态位点和TGFβ3存在1 处多态位点.结论:TGFα及TGFβ3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NSCLP和CPO的发病无显著相关.

  •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DPC4的表达特征

    作者:林闽;高文信;孙淑芬

    目的:研究dpc4基因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3 例金黄地鼠颊囊正常上皮、21 例单纯增生上皮、27 例异常增生上皮、25 例鳞癌组织中DPC-4的表达.结果:DPC-4在正常黏膜上皮组织的细胞质内呈稳定性、强阳性表达,在细胞质内出现棕褐色颗粒;在单纯增生上皮中表达与正常黏膜组织相似;在上皮异常增生组织表达降低,阳性率为74.1%;在鳞癌中的表达亦明显降低,阳性率为48%,且与正常黏膜、异常增生黏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mad4的缺失促进了口腔黏膜鳞癌发生发展.

  • 直丝弓排齐阶段两种远移尖牙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曦;李锦标;徐宝华;李洪发

    目的:比较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2 种远移尖牙的方法即尖牙向后结扎法和弹性链状圈牵引法的优缺点. 方法:将5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随机分为2 组,均使用同种国产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分别采用上述2 种方法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磨牙颊尖之间、下颌磨牙的4个牙尖之间的宽度变小、尖牙牙冠远中倾斜角度、尖牙远中移动距离和速度、下颌磨牙牙冠近中倾斜角度以及上、下切牙的舌向倾斜内收的变化,牵引法均大于结扎法;上、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的变化,牵引法小于结扎法;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变化2 种方法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2 种方法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均取得了远移尖牙的效果,然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支抗的措施以避免其各自的不利影响.

  • 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语音效果评价

    作者:冯云枝;冯海兰;吴汉江;李运良

    目的:评价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语音康复效果.方法:测量21 例上颌骨缺损患者不戴赝复体和戴赝复体1 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和元音声学特点.结果:患者不戴赝复体时的语音清晰度平均为(23.2±7.4)%,戴赝复体1 月后上升至(81.8±9.4)%(P<0.000 1),戴赝复体与不戴赝复体相比,元音共振峰频率值有变化,其中发元音/i/时第二共振峰(F2)显著升高.结论:赝复体能明显改善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

  • 标准牙片持片器的设计及临床评价

    作者:武建潮;黄吉娜;赵士芳;徐学军;张君超;夏冰;董月芳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标准牙片持片器的设计、工作原理,并评价用该持片器拍摄牙片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具有健康、完整牙列志愿者20 例.同一牙位拍摄2 组牙片,一组为咬翼片,另一组为标准牙片投照装置拍摄的定位牙片,拍摄间隔为1 h,获得2 组20 对牙片.测量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距离(CEJ-AC)及邻牙釉牙骨质界点间距离(CEJ-CEJ).结果:主观评价显示该投照装置的可重复性好,传统咬翼片可重复性较差,前后2 次投照咬翼片CEJ-AC及CEJ-CEJ差值比标准牙片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标准牙片持片器拍摄的牙片可重复性好于咬翼片,可明显提高牙片图像的可重复性.

  • 用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白塞病50例疗效观察

    作者:万玲;赵瑞芳;周威;袁乃梅

    目的:观察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白塞病的疗效.方法:对1995~2004 年间50 例确诊白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病情况、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白塞病以男性多见,好发于青壮年,初发部位以口腔多见,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均可受累,但以口腔、生殖器、皮肤、眼和关节常见,针刺反应对白塞病特异性较高.26 例采用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24 例采用左旋咪唑对照治疗.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组取得显著效果(P<0.01).结论:白塞病的临床谱广,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针刺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治疗效果显著.

  • 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改变的研究

    作者:谢敏;黄世光;吕芳丽

    目的:探讨NO在牙周炎病理进程中的作用. 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共72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每组36 只.参照Di Paola法复制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4和8 周时处死动物,每个时间点每组处死动物12 只.采用分光光度仪测量大鼠牙龈组织中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的含量,以间接确定NO含量;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牙周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Tiger细胞图象仪测量附着丧失(AL).结果:术后 4周和8周时,牙周炎组牙龈组织NO2-/NO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牙周炎组,术后8 周牙龈组织NO2-/NO3-含量明显高于术后 4周(P<0.01).在牙周炎组,术后4 周和8 周与术后1 周比较,AL显著增加(P<0.01);术后8 周与4 周比较,AL显著增加(P<0.01).结论:NO2-/NO3-含量与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AL直接相关.NO的合成在牙周组织疾病的进程中发挥作用,提示在牙周炎的治疗中控制NO的合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五倍子对菌斑生物膜内细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席清平;唐荣银

    目的:应用人工口腔观察五倍子对菌斑生物膜内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与致龋病关系较密切的4种细菌的小抑菌浓度,并进一步在人工口腔中形成各实验菌的单一细菌菌斑生物膜,应用菌落计数技术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对菌斑生物膜内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血链球菌、口腔链球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C)为64 mg/ml,口腔链球菌为8 mg/ml;不同浓度的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各实验菌形成的单一细菌菌斑生物膜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即使采用大于MIC的浓度,也不能把釉质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完全抑制,釉质表面仍有细菌生长.结论:五倍子水提取物对菌斑生物膜内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浮游细菌相比,生物膜中的细菌对五倍子水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 GP-084泡沫硅橡胶和SY-1硅橡胶之间粘结性能的测定

    作者:韩影;赵铱民;邵龙泉;邹石泉

    目的:评价GP-084泡沫硅橡胶和SY-1硅橡胶之间的粘结性能.方法:分别测试有无Adhesive-A GP-084泡沫硅橡胶和SY-1硅橡胶之间的粘结强度;并采用电镜观察2 种材料之间的粘结界面.结果:使用Adhesive-A GP-084泡沫硅橡胶和SY-1硅橡胶之间的粘结强度为(1.31±0.09) Mpa,无Adhesive-A GP-084泡沫硅橡胶和SY-1硅橡胶之间的粘结强度为(1.29±0.11) Mpa,2 组测试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2 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界面,完全融合在一起.结论:GP-084泡沫硅橡胶和SY-1硅橡胶2 种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效果,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无明显界面形成.

  • 牙尖斜度对套筒冠义齿基牙位移的影响

    作者:杨涛

    目的:探讨人工牙牙尖斜度对单侧游离端套筒冠义齿基牙位移的影响.方法:建立肯氏Ⅱ类塑料模型,制作不同牙尖斜度的套筒冠义齿,在食片介在的咬合状态下垂直加载29.4、49、68.6 N时,测量基牙位移值,通过计算求出各方向的位移、扭转量,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解剖式人工牙与25°半解剖式人工牙相比,两基牙在颊舌向及垂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解剖式人工牙与12°半解剖式人工牙相比,基牙在各方向的位移、倾斜、扭转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无尖人工牙与25°半解剖人工牙相比,除近远中向外,基牙的位移、倾斜、扭转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无尖人工牙与12°半解剖人工牙相比,基牙水平扭转程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随负荷力增加,基牙位移量、倾斜角度、水平扭转角度也随之增加,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套筒冠义齿修复下颌牙列单侧游离端缺损时,减小人工牙牙尖斜度,基牙在各轴向的位移、倾斜、扭转程度随之减小;基牙的位移量与负荷力大小有关.

  • ADAM28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时空表达

    作者:赵征;金岩;文玲英

    目的:研究ADAM28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时空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ADAM28在小鼠牙胚发育各期的表达分布及差异.结果:ADAM28在牙胚发育各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帽状期开始即在口腔上皮及成釉器星网层细胞、基底膜、牙乳头细胞和牙囊细胞表达强阳性,到钟状晚期,成釉细胞、釉基质、上皮根鞘和牙乳头细胞阳性表达;至冠根硬组织发育期,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上皮根鞘、成牙骨质细胞、牙乳头细胞、牙囊细胞阳性表达.结论:ADAM28作为上皮和间充质间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了从蕾状期到钟状晚期、从基质分泌到硬组织形成的牙冠、牙根形态发生过程,它可能在牙源性间充质细胞的早期形成、增殖与分化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与评价

    作者:黄永清;薛新明;李亚娣;鲁大伟;乔光伟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评估该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效果.方法:应用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对40 例单侧唇裂患者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鼻畸形的修复.在术后第7 天全麻下拆线的同时,由3 名专科医师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40 例患者手术后均7 d拆除缝线,伤口Ⅰ期愈合.取得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唇下1/3外翘,患侧唇峰下降合适,健患侧唇峰对称,唇红饱满,干湿线(红线)恢复整齐.表示健患侧对称性的客观评价数值大多数在0.91~1.10之间,接近正常人群.结论: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定点明确具体,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 5-FU聚乳酸纳米微球对人舌癌Tca8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程越;赵宏波;李曦光;艾红军

    目的: 探讨5-FU聚乳酸纳米微球抑制人舌癌Tca83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5-FU聚乳酸纳米微球、5-FU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Tca83细胞,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5-FU与5-FU聚乳酸纳米微球组自第3 天起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异随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5-FU组持续到第7天其后差异的变化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5-FU聚乳酸纳米微球组则一直持续到第11天且差异的增加始终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自第7天起与同条件下5-FU各浓度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5-FU聚乳酸纳米微球可抑制Tca8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作用时间较5-FU延长、作用效果较5-FU提高.

  • COX-2、bFGF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作者:王君洁;刘玉艳;高文信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进而探求COX-2、bFGF在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COX-2,bFGF多克隆抗体对25 例口腔白斑(癌前病变)(oral leukoplakia,OLK)、23 例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检测,另取10例口腔正常颊、舌黏膜组织为对照组,做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COX-2在正常口腔黏膜不表达,bFGF在正常口腔黏膜仅为弱表达或不表达,COX-2、bFGF在口腔白斑中有一定的表达,染色强度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COX-2、bFGF在口腔鳞癌中高表达,其染色强度强于口腔白斑(P<0.01),口腔鳞癌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为82.61%,bFGF的表达阳性率为86.96%,二者共同表达阳性率为78.26%,r=0.8,P<0.0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OX-2、bFGF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表达显著相关,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COX-2可促进bFGF的形成.

  • 人成釉细胞瘤中蛋白激酶C-α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作者:钟鸣;张陆荘;张波;候琳;张允凯;王洁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人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及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AB中hTERT mRNA及PKCα蛋白的表达.同时选取牙源性角化囊肿(OKC)16 例,正常口腔黏膜7例做对比研究.结果:hTERT mRNA在AB中阳性率为94.4%(51/54), OKC中为87.5%(14/16)及1/7正常口腔黏膜有hTERT mRNA表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hTERT的表达逐渐增高.PKCα在AB中阳性表达为85.1%(46/54),OKC中为56.2%(9/16),4/7正常口腔黏膜有PKCα阳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伴随AB的复发与恶变PKCα阳性表达也随之增高(P<0.05).hTERT阳性表达与PKCα阳性表达之间经Kendall相关分析rk=1.000,P=0.005呈高度正相关.结论:hTERT与AB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端粒酶活性的释放激活与PKCα的高表达可能正相关.

  • Hero642镍钛锉断裂损伤的形态研究

    作者:袁理;岳林;王嘉德

    目的:观察Hero642镍钛根管锉临床损伤的形态特点,探索形变与折断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用肉眼、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临床使用致变形、折断的Hero642镍钛器械71支.结果:Hero642镍钛根管锉损伤的形态特点为:断裂、螺纹旋紧、松解,一些螺纹工作刃的细微缺损或裂纹仅在35 倍以上立体显微镜下才可发现.扫描电镜下,断口形貌呈现典型的"韧窝花样".结论:Hero642镍钛根管锉的断裂主要发生在工作刃尖端4 mm以内区段,属于韧性断裂,断裂前的形变应以35倍以上放大镜仔细检查,以减少临床器械折断的发生.

  • 大鼠脂肪源性内皮细胞成脂潜能的研究

    作者:林云锋;田卫东;陈希哲;阎征斌;乔鞠;李智勇

    目的:研究脂肪源性内皮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潜力和过程.方法: 获取4只雄性SD大鼠鼠蹊部皮下脂肪,通过机械分割和组织消化法获取脂肪基质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培养7 d后,经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鉴定证实95%以上细胞已具内皮细胞表型特征,再将这些细胞进行成脂(DMEM/F-12培养基内加入0.5 mmol/L 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1 μmol/L 地塞米松,10 μmol/L 胰岛素,200 μmol/L 吲哚美星)定向诱导7 d,形态学观察和油红O特殊染色鉴定诱导后的细胞.结果:SD大鼠脂肪源性内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单层融合贴壁生长;Ⅷ因子、W-P小体阳性;在此基础上经成脂诱导,发现约85%内皮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中有大量脂滴形成.结论:从SD大鼠皮下脂肪获取的脂肪源性内皮细胞经过成脂诱导后可转化为脂肪细胞,这对研究脂肪细胞的来源和形成以及脂肪组织工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镧盐处理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内超微结构及镧元素分析

    作者:林娟;王小平;刘海江;余优成;蒋欣泉;张秀丽;周曾同

    目的:探讨镧离子(La3+)能否进入体外成骨化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并对其超微结构与金属成分产生影响.方法:取杂种犬第3 代体外成骨化诱导培养的BMSCs,于培养基中分别加5.564×102、5.564、5.564×10-2 μg/ml La3+干预,设无La3+干预对照组.用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波谱(EMWS)及高分辨透射电镜能谱(HRTEM)观察BMSCs超微结构与金属成分.结果:TEM下观察3 种浓度La3+作用后BMSCs溶酶体内有电子致密物质存在,对照组无此现象;3 组BMSCs的部分细胞器有轻微变性现象,与对照组相似;EMWS检测到5.564×102 μg/ml的 La3+作用后BMSCs中有镧元素存在;3 种浓度La3+作用后HRTEM检测BMSCs内均未测出镧元素.结论:一定浓度下La3+可能进入BMSCs.

  • 不同材料暂时冠戴用后牙龈组织中Ki67、P53蛋白的表达

    作者:苏剑生;俞懿强;张志升;乔广艳

    目的:研究4 种常用暂时冠戴用后Ki67、P53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4 种暂时冠材料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给犬进行自凝塑料、热凝塑料、DMG-TEMP复合树脂和松风SWIFT-TEMP树脂暂时冠修复,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戴冠前、戴冠后1 周、2 周及1 月时Ki67、P53蛋白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HE切片.结果:自凝塑料暂时冠和热凝塑料暂时冠戴用后,牙龈组织中Ki67、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戴冠1 周后达到高,随后逐渐降低;而DMG-TEMP树脂暂时冠和SWIFT-TEMP树脂暂时冠戴用后,Ki67、P53的阳性表达率与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随时间延长亦无明显改变.结论:自凝塑料暂时冠和热凝塑料暂时冠戴用后,牙龈组织中Ki67、P53蛋白表达明显,而DMG-TEMP和SWIFT-TEMP树脂暂时冠戴用后表达不明显.4 种材料暂时冠并未造成长时期的牙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

  • 烤瓷固定基底桥CAD系统标准桥体数据库的研究

    作者:孙玉春;吕培军;王勇

    目的:建立烤瓷固定基底桥标准桥体三维图形数据库,为基底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Surfacer 10.5软件平台上,对国人标准牙冠进行编辑和修改,平缓后牙牙合面和前牙舌面上过陡的沟、窝、尖、嵴,定量预留外部瓷层三维空间.结果:创建了28 颗恒牙烤瓷固定基底桥标准桥体三维图形数据库,编辑完成的桥体表面光顺,结构平缓,预留的瓷层空间均匀,符合临床要求. 结论:数据库中的标准桥体数据是烤瓷固定基底桥CAD的模板,为自主开发烤瓷固定基底桥CAD/CAM系统奠定了基础.

  • 釉基质蛋白对猪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根面附着生长的影响

    作者:宋爱梅;束蓉;谢玉峰;吴安平;刘晓峰;张秀丽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体外培养的猪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增殖和在根面附着生长的影响,为EMPs联合应用BMSCs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猪髂骨骨髓,全血培养法获得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EMPs的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 μg/ml,以不加EMPs为对照.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实验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法组间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制备猪自体牙根片,以200 μg/ml EMPs处理组为实验组,对照组不用EMPs处理.接种BMSCs后培养7 d,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选取800 倍下标准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的细胞数,取4 个视野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法作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猪BMSCs在含有EMPs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EMPs对BMSCs的促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00 μg /ml浓度的EMPs从实验的第3天开始显著促进猪BMSCs增殖.HE染色显示BMSCs在根片表面附着良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实验组附着生长的BMSCs数量较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EMPs在 200 μg /ml浓度时可显著促进猪BMSCs增殖,并促进其在根面的附着生长,提示EMPs和BMSCs可以联合应用以修复牙周组织缺损.

  • 切牙移位托槽固定法的临床应用体会——附46例临床报道

    作者:陈永贤;李有海;宋容;黄玉梅;张斌

    在口腔颌面部外伤中,因前牙的解剖特点和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当面下1/3受到较重的外力时,前牙极易发生损伤,尤其是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切牙,常常出现牙齿移位.

  • 钛镍方丝正畸弓丝调节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力

    钛镍方丝矫正器是一种高性能、回弹性好、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牙齿矫正器,对各种类型的牙牙合畸形具有良好的矫治效果[1].但是,在扩大牙弓,解除拥挤,打开咬合或矫治开牙合时,需要在弓丝两侧各焊接一个"U"型簧,才能行使其功能[2,3].由于焊接处理,使U型簧焊接处的弓丝会变软而失去弹性,并易折断而影响矫治效果.因此,作者根据正畸需要,设计一种钛镍方丝正畸弓丝固定调节器,并应用于临床,报告如下.

  • 碘仿糊剂根管充填加碘仿纱条局部填塞综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评价

    作者:周卫兵;范红渠;郝鲁峰;邵磊;王智勇

    牙周病和牙髓病彼此可相互影响,出现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称之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它是有着不同来源、不同预后的一组疾病,多发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疗程较长,预后较差.笔者自1999-09~2006-05通过对230 颗中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进行碘仿糊剂根管充填加碘仿纱条局部填塞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 后牙区减数推磨牙向远中矫治Angle Ⅱ类错(牙合)9例

    作者:武广增;李圣辉;吕泽锋

    Angle 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例,凡上颌轻度前突或牙列拥挤,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者,临床多采用不拔牙矫治,主要方法有扩弓、邻面去釉、推磨牙向远中;但对于一些拥挤较严重的病例,单纯不拔牙矫治,难以使牙量与骨量达到协调,患者面型突度改善有限.

  •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牙列缺损三维数据的获取

    作者:吴琳;王勇;吕培军;赵一姣;艾红军

    准确、快速、完整地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三维数据是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重要前提,所得点云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建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获取牙颌模型数字信息的方法,学者们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由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软硬组织的倒凹,对其三维数据的完整性要求就更加严格.本实验以下颌KennedyⅡ类2 亚类牙列缺损为例,采用多次多角度线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利用基本像素法将多视角下测量的数据拼合在统一坐标系下,数据预处理,构建牙列缺损的三维模型,为后续的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基础.

  • 苔藓药膜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观察

    作者:杨文静;綦秀芬;何丽;邓婧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原因不明,治疗方法虽多,却无特效疗法.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OLP的首选,但其存在较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本文采用丹参、芳香族维甲酸乙酯、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自制苔藓药膜,治疗OL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84例

    作者:杨平;杨华

    干燥综合征(Sjogern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破坏涎腺和泪腺,临床以口、眼干燥为主要特征,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笔者1998~2004 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4 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口内入路治疗陈旧性髁突骨折

    作者:王晓军

    髁突骨折的治疗是颌面骨折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无明确绝对的手术适应证,对于陈旧性髁突骨折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可能继发关节强直,多采用手术治疗.作者选择合适病例,利用口内入路髁突游离回植治疗陈旧性髁突骨折,取得良好疗效.

  • 羟基磷灰石+医用胶原膜在颌骨囊肿骨腔中的应用

    作者:翟军;韩淑芬;翟元恩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新型骨代用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引导骨组织再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的修复,如颌骨囊肿术后骨腔填塞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科自1995 年以来,对27例颌骨囊肿骨腔充填HA, 经5年临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黄芩苷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窦永青;李庆星;王瑶;董自杰;张金廷

    牙周炎是由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菌斑细菌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是其发生的始动因子.研究发现黄芩对牙周可疑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长期以来黄芩在中医辩证治疗牙周炎中常用,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局部应用黄芩主要提取物黄芩苷治疗牙周炎,结果报告如下.

  • 根管长度测定器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菊妹

    本人应用ROOT ZX根管长度测定器对576 例患牙根管进行根管工作长度测定,旨在探讨根管长度测定器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扩弓簧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引起的错(牙合)畸形

    作者:代全红

    上颌骨位于面中1/3,呈锥体形,其解剖结构复杂,骨质厚薄不一,有许多腔窦与管道,骨折后易造成移位,如不能正确复位,就会影响其功能与形态的恢复[1].

  • 光固化瓷化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牙楔状缺损疗效的观察

    作者:莫清波

    近年来我们用FUJI-Ⅸ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光固化瓷化树脂夹层材料,修复楔形缺损并与单用光固化瓷化树脂或FUJI-Ⅸ玻璃离子水门汀直接充填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 上颌中切牙双根畸形并发根管侧穿1例

    作者:黎石坚;王少英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3 岁,汉族.1 年前因外伤致左上前牙切缘部分缺损而行光固化复合树脂贴面修复,1 个月后出现疼痛,院外治疗1 年余仍反复肿痛而就诊.

  • 三氧化二砷糊剂造成下颌骨部分坏死1例

    作者:林海金

    复方三氧化二砷糊剂(牙髓失活剂)是口腔科常用的一种牙髓失活药物,一般取约粟米粒大小一粒放置于露髓处,严密封闭.放置时间一般在24~48 h内必须取出,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 颈椎病误诊为牙痛1例

    作者:时延利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9岁,突发左下颌牙痛0.5 h就诊.患者于午餐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颌牙痛,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逐渐放射到左侧下颌部,无颈部及上肢疼痛、麻木等不适感.

  • 罕见巨大舌先天性浸润型脂肪增殖症1例

    作者:樊丽娜;傅升;姚丽青

    先天性浸润型脂肪增殖症,又称为脂肪过多症,好发于婴幼儿或青少年.头颈部可见一个或多个区域脂肪组织大量增生,并向周围组织尤其肌内浸润,可引起面部严重畸形.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