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磨牙修复体与磨牙根分叉病变

    作者:葛久禹;王铁梅;张军;季骏;陈霞

    目的:调查冠类修复体,邻面修复体与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4个患者,有无修复体均可,调查内容包括:修复体状况、有无牙髓治疗、有无根分叉病变、松动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结果:修复组的根分叉患病率以及牙周附着丧失水平均明显高于未修复组.结论:做过冠修复,邻面洞修复的磨牙更易形成根分叉病变及牙周附着水平丧失.

  • 人工合成多肽防龋疫苗HDS的研究--Ⅰ多肽HDS序列合成和鉴定

    作者:丁芸;凌均棨;陈罕

    目的:人工合成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第549~567位多肽序列HDS.方法:应用固相多肽合成仪合成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上549~567位氨基酸序列HDS,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碎片结构分析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准确合成了19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HDS,纯度达97%.结论:成功合成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多肽片断为多肽防龋疫苗研究提供了基础.

  • 电腭图在异常构音训练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青云;袁文化;王国民;蒋莉萍

    目的:尝试在腭化构音、侧化构音患者语音治疗中使用电腭图视觉化训练,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为电腭图进一步应用于语音训练及推广提供经验.方法: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良好,腭化构音(伴/不伴侧化构音)患者4名,其中3名女性,1名男性,平均年龄12.5岁.采用电腭图视觉反馈诱导训练加常规语音训练方法,对比治疗前后语音清晰度和腭图表现.结果:治疗后语音清晰度提高,腭图治疗后表现为舌与腭前部接触增加,与腭中、后部接触减少,接近于正常腭图.结论:电腭图作为常规语音训练的补充手段,借助其视觉反馈效应可诱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舌位反馈,在对腭化构音、侧化构音这类异常构音训练中.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传统的一对一语音训练,也缩短了语音治疗的疗程.

  • 种植体周Ⅰ、Ⅲ型胶原的分布及与骨整合的关系研究

    作者:宫苹;王磊;谭震;宋扬

    目的:了解种植体周骨整合形成后在骨质改建过程中胶原的作用.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及偏振光显微镜的观察,考察了天然牙周、种植体周及拔牙窝的颈、中、底不同部位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及与骨整合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种植体周的Ⅰ和Ⅲ型胶原纤维具有和天然牙、拔牙窝不同的分布特点.在牙种植体周牙槽窝的中部和底部Ⅰ、Ⅲ型的胶原纤维的数量及其比值高过天然牙和拔牙窝;而在同一牙窝内的分布较均匀.结论:提示二者对骨整合具生物学及力学意义.

  • 鼠MyoD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作者:秦瑞峰;顾晓明;邢雪荣;毛天球

    目的:对鼠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D基因扩增、鉴定,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其成熟肽.方法:MyoD cDNA基因原始质粒转化,提取质粒,酶切鉴定.然后将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非融合表达载体pBV220,受控于启动子PRRL,重组质粒ppBV-my以大肠杆菌DH5α为宿主菌,在42 ℃进行温度诱导.结果:序列酶切鉴定完全正确;含重组质粒的工程菌经诱导后在SDS-PAGE上出现一条新生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5ku,与预期成熟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致,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结论:成功地鉴定了 MyoD cDNA序列,通过基因克隆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BV-my,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的关系

    作者:邹敏;周洪;李银霞;周军

    目的:为了验证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先天性牙异常如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多生牙、易位牙、尖牙阻生和缺牙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年龄12~42岁未经历正畸治疗的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病史、口内、X片和牙模型进行检查,并进行样本百分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牙异常者占50.00%.7.00%的患者上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28.00%过小侧切牙,4.00%尖牙阻生,9.00%下切牙缺失,易位牙为2.00%,无一例多生牙.30.00%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过小侧切牙、釉质发育不良、先天缺牙密切相关.Ⅱ类2分类错(牙合)前牙Bolton比值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是过小侧切牙和下切牙缺失.

  • 釉基质蛋白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束蓉;邬春兰

    目的:观察釉基质蛋白(EMPs)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EMPs促进牙槽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MPs,用酶动力学方法和MTT法作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同位素掺入结合细菌胶原酶消化法测定Ⅰ型胶原的合成.结果:EMPs能明显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合成以及Ⅰ型胶原合成.结论:EMPs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提示这可能是EMPs促进牙槽骨再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牙本质涎磷蛋白在小鼠牙胚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作者:张蓉;肖明振;赵守亮;徐平西;张春宝;汪平

    目的:探讨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mRNA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测小鼠牙齿发育各阶段标本中DSPP mRNA的表达.结果:DSPP在成牙本质细胞的表达始于钟状中期,并贯穿以后的各个时期;此阶段,它还在前成釉细胞及成釉细胞中具有一过性表达.结论:DSPP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它可能在牙齿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实验性大鼠舌癌p16CDKN2A外显子1甲基化状态研究

    作者:程斌;洪筠;李春阳;夏鸿彬;杨灵澜;叶萍

    目的:检测实验性大鼠舌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16CDKN2Z基因exon 1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关键基因甲基化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0.02g/L4-硝基亚氧喹啉(4NQO)饮水饲养清洁级SD大鼠30只,分别于第13、1 6、24周切取其正常组织、中重度异常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上述组织中p1 6CDKN2A基因exon 1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所有实验标本均扩增出123bp的非甲基化产物,但未检测出甲基化产物.结论:应用4NQO成功建立实验性SD大鼠舌癌模型;抑癌基因p16CDKN2Aexon 1在该实验性大鼠舌癌模型中末发生甲基化现象.

  • 神经端侧缝合术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琪;顾晓明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端侧缝合术的修复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只SD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切断右侧腓总神经,将远侧断端以端侧缝合方式吻合到同侧胫神经外膜开窗部;B组:切断右侧腓总神经,并将两断端分离,术后1.5月作足迹分析、组织学及电镜检查.结果:腓总神经指数达到一41.634,新生轴突密度51.437±12.041个/1 000μm2,突触素达正常的40%~60%.结论:神经端侧缝合术后,可诱导健康神经发出大量侧支,到达受体靶肌肉,并与之建立新的神经肌肉接头,从而部分恢复靶肌肉功能.神经端侧缝合术可通过供体神经的代偿作用,部分地恢复受体神经及靶肌肉功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 硫喷妥钠和得普利麻对颌面部全麻术后清醒程度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刘蕊;徐礼鲜;李晓青;王艾

    目的:探讨得普利麻作为一种短效麻醉剂对全麻苏醒期清醒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得普利麻和硫喷妥钠组,以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苏醒程度、躁动情况、低氧血症、给药局部血管刺激反应等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药物全麻后的安全性.结果:得普利麻组患者苏醒期清醒程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硫喷妥钠组.结论:颌面部全麻手术中应用得普利麻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对减轻全麻手术后低氧血症,提高清醒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Nd:YAG激光对猴牙牙髓的影响

    作者:陈新梅;张亚庆;肖明振;丁蓉民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猴牙牙髓的影响,比较牙面涂布60 g/L美蓝和经常规硝酸银脱敏后对激光照射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以1 592、3 185、4 777 mJ/mm2 3种能量水平的Nd:YAG激光照射3只猴的30个牙面,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牙髓变化情况.结果:1 592 mJ/mm2照射组,不论牙面经何种处理,牙髓反应均与对照组相似,为0级;3 185 mJ/mm2照射组,牙髓出现轻度改变;大能量、高频率的4 777 mJ/mm2照射则出现广泛性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照射面色素的存在增加了激光对牙髓的刺激,氨硝酸银加丁香油酚还原成银沉淀,隔绝了外界刺激对牙本质和牙髓的影响,同样参数的Nd:YAG激光造成的牙髓损害在3组中小.结论:大能量Nd:YAG激光可造成牙髓组织损伤性反应,照射面经不同的处理可影响Nd:YAG激光的照射效果.

    关键词: 恒河猴 激光 牙髓
  • 口腔鳞状细胞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张庆元;李金荣;李武修;吴淑华;吕增华;孙小云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的关系,并评价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34单抗标记血管内皮细胞,VEGF多抗标记VEGF蛋白,检测了45例口腔鳞癌的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情况.结果:①VEGF主要在胞浆表达,血管生成在癌巢周边的间质内;②VEGF阳性者MVD明显增高;③高MVD和VEGF阳性者的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明显增高;④高MVD和VEGF高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①口腔鳞癌组织表达VEGF,它参与促进肿瘤的微血管形成;②口腔鳞癌的MVD和VEGF对颈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③MVD和VEGF可以指示患者的预后情况.

  • 粘附分子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探讨

    作者:孙睿;董玙;晁海英;孙晓震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的sVCAM-1、sICAM-1浓度.结果:ROU患者的sVCAM-1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ROU患者的sICAM-1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sVCAM-1、sICAM-1两者浓度在活动期与静止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VCAM 1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 雌激素对去势大鼠颌骨和股骨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晓红;赵献银;朱晓姝;郭三萍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颌骨和股骨结构影响的相互关系.方法:切除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腹腔注射雌二醇,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取颌骨和股骨标本,对组织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势后的大鼠颌骨、股骨骨小梁呈疏松化改变,股骨骨量减少明显多于颌骨;雌二醇治疗后可明显抑制颌骨、股骨骨质的吸收,颌骨骨量变化更为明显.结论:雌激素治疗对于骨质疏松的颌骨、股骨骨小梁结构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治疗效果颌骨优于股骨,可能与扁骨、长骨本身结构和功能不同有关.

  • 狗牙周膜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鲁红;吴织芬;田宇;陈书军

    目的:探讨异体脱矿松质骨基质(CBM)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nHAC)两种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为建立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模型及下一步进行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实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于CBM和nHAC 2种三维支架上,体外继续培养3 d,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狗牙周膜细胞在2种支架材料上均能形成良好贴附并增殖,扫描电镜可见2种支架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结论:CBM和nHAC均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 颌骨动脉畸形的治疗分析

    作者:张杰;赵福运

    目的:探讨颌骨血管畸形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3例颌骨中心性血管畸形的病史、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33例颌骨血管畸形诊断明确,单一栓塞的6例患者,有效率33.3%;行搔刮术的共有12例,有效率为91.7%;行颌骨切除的共有10例患者,无一复发.结论:栓塞配合颌骨血管畸形的搔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可避免颌骨的切除和减少出血.

    关键词: 血管畸形 颌骨 栓塞
  • 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军正;周威;刘斌;万玲;杨宏林

    目的:观察1g/L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单纯性牙龈炎患者48例,随机均等分为2组,用随机双盲法,分别给予1g/L西吡氯铵含漱液或爱诺天健含漱液.患者用含漱液漱口,每天晨起、睡前、饭后各一次,每次含15 ml,持续漱口60 s,漱口后1 h内禁饮食,7 d为一疗程.就诊当天(第1天)、第4天、第8天测定观察患者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患者自行确定口臭(OS)值.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布无组间差异(P>0.05),基线检查GI、SBI、OS值无组间差异(P>0.05),中期检查GI、SBI、OS值分别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终点检查GI、SBI、OS值分别显著低于中期检查值(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 g/L西吡氯铵含漱液可减轻单纯性牙龈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机械牵张作用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冯雪;陈富林;林珠;段银钟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作用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自行研制的细胞加载系统对PDLFs施以频率为6次/min(每次为5 s牵拉、5 s松弛),幅度12%的牵张力,于加载24、48、96h后,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PDLFs增殖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在不同的时间点,加力组及对照组的细胞数均不断增加,在48 h及96 h时加力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加力组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培养的人PDLFs施加频率为6次/min、幅度12%的牵张力时,对细胞的增殖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Balb/c胎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邓蔓菁;金岩;史俊南;吕红兵;刘源;赵宇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对小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含10 6u/LLIF的DMEM/F12培养小鼠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MTT法、Brdu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进行增殖及生长曲线测定;免疫组化鉴定分化状况.结果:含LIF的培养液使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处于未分化状况.结论:106 u/L的LIF对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分化.

  • 微囊技术用于体外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研究

    作者:段小红;李峰;李焰;李洁;徐可为

    目的:建立微囊化肿瘤细胞体内外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模型.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包裹舌癌细胞Tca8113,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对微囊内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求其IC50.将微囊包裹的舌癌细胞接种于成年雄性昆明鼠的腹腔内,尾静脉注射氟尿嘧啶,2周后回收微囊并做组织学观察.结果:舌癌细胞在微囊内呈集落样生长,随着氨甲蝶呤和氟尿嘧啶药物剂量的加大,囊内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IC50分别为200μmol/L和0.85 mg/ml.体内实验结果发现,微囊内细胞坏死,微囊发生纤维包裹,加药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将微囊包裹的舌癌细胞用于体外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可行的,其实验结果可反映抗癌药物对立体生长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临床舌鳞癌N0患者的颈部处理

    作者:孙明磊;温玉明;王昌美;李龙江;代晓明

    目的:探讨舌鳞癌N0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1986~1998年间145例舌鳞癌N0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T1患者切除原发灶,颈部观察,对于T2以上患者或无法随访者采取选择性颈清扫,术后随访3年以上或至死亡.各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END),33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2例颈部观察组中4例出现颈淋巴转移.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25.52%,且随临床T分期的增高而增高.总体颈部失控死亡率,观察组(18.18%)与END组(5.6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1期观察组和END组的颈部失控死亡率分别为7.69%和4.5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将T2、T3期作为中期病变合并,观察组(33.33%)和END组(0%)差异显著(P<0.001).结论:舌鳞癌颈部隐匿性转移率较高,对T2期以上N.舌鳞癌患者应考虑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可提高其颈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枪弹和爆炸所致犬面神经损伤特点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彦亮;雷德林;周树夏;白振西;王昭领;李兵仓;张良潮;吴国萍

    目的:比较面神经枪弹伤和爆炸伤的损伤及恢复情况间的差异,为临床上分类处理不同致伤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战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成年犬40只,随机分为枪伤组和爆炸伤组,每组各20只.麻醉下爆炸伤组在距犬面部10 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并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而下部以模拟破片伤.枪伤组不放置雷管,分别于伤后即刻、6 h、1 d、3 d、7 d取两组面神经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伤后6 h、3 d、7 d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观察面神经的病理改变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后即刻大体观察两组动物面神经干水肿,枪伤组神经外膜下有散在出血和小血肿;爆炸伤组外膜下弥散出血,血肿范围也较大.镜下观察爆炸伤组面神经全颅外段轴突均发生广泛断裂,神经干内高度水肿,断裂的轴突呈小片段或碎片样,大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只有少量轴突神经纤维细丝蛋白阳性;而枪伤组在距伤道2 cm以内神经可见散在结构破坏,距伤道2~3 cm结构改变很轻.结论:枪弹所致面神经伤随距伤道的距离增加而减轻,爆炸所致损伤与距伤道的距离没有明显关系,损伤程度更重,范围更广.提示临床救治神经火器伤过程中应参考致伤因素确定神经受损伤的范围.

  • 对瓷贴面粘结层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作者:樊聪;冯海兰;刘莉

    目的:对可能影响瓷贴面粘结层应力分布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MSC/NASTRAN有限元大型结构分析软件系统建立6种不同牙体缺损及瓷贴面修复体实验模型,并应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分析6种瓷贴面修复模型在不同功能负荷条件下粘结层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瓷贴面粘结层应力主要集中于切端粘结点及颈部粘结点.在同一条件下切端加载时粘结层应力值高,当载荷从牙切端移向牙颈部时,应力值逐渐降低.尤其当加载位于修复体边缘时粘结层压应力值明显升高.常规修复设计模型粘结层各项应力值随加载角度水平加大也有增加,剪切应力值可高达51.38 MPa.当加载条件相同时,各相同切端减少组粘结层Von Mises应力值变化不大,但当切端减少大于4 mm时粘结层拉应力有明显增高.结论:应重点注意粘结层边缘的处置,尤其当修复体边缘位于加载部位时,更应注意调整咬合,尽量使牙齿在功能活动时与瓷贴面边缘少有接触.在瓷贴面临床设计时应避免选择切端对刃接触;在制作及粘结后还应调改好咬合,尽量引导患牙沿牙长轴方向受力.在需切端重建的瓷贴面修复设计中无论包绕型设计或对接边缘设计对粘结层应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当切端牙体缺损大于4 mm时,应慎重挑选粘结剂.

  • 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膜药敏实验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鸣宇;刘正;朱彩莲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口腔保健品体外药敏实验模型.方法:以瑞典LKB2023液相层析系统的恒温操作箱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口腔保健品体外药敏实验模型.以茶多酚、鞣酸、氟化钠为实验药物,比较了纸片法、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的药敏,再以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法比较这些药品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抑菌实验结果全部阴性,琼脂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比较,液体稀释法比较敏感.而生物膜法则需要较高浓度的药品才能起到抑菌作用,与液体稀释法相比,对于NaF两者相差32倍,对于茶多酚和鞣酸相差16倍.结论:人工口腔牙菌斑生物膜药敏实验模型是一种较接近人口腔状况保健品基础实验模型.

  • 高三尖杉酯碱、甲氧沙林对粘液表皮样癌Mc3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焰;吴军正;司徒镇强;刘斌;段小红;陈金武;李峰;李洁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甲氧沙林(8 MOP)以及二者联合作用于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观察其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检测法、细胞计数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等方法观察Mc3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细胞数与A值关系以及HHT及8-MOP单独或联合应用作用于M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Mc3、MEC-1生长稳定,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6.4 h和30 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4.6%和1.2%.HHT与8-MOP2种药物分别单独作用于Mc3细胞,在小剂量情况下对细胞杀伤作用较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明显抑制,其作用特点表现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两种药物对Mc3细胞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79.43和75 980 ng/ml,RAA值分别为20.14和1.7.浓度为1~320 ng/ml的HHT分别与800、4 000、20 000 ng/ml的8-MOP联合应用时HHT的CI50值分别为0.76、0.33和0.15,RAA则分别为25.36、31.92和160,显示了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作用.结论:HHT及8-MOP联合应用方案,可有效抑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的增殖.

  • 老年牙周炎牙龈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研究

    作者:毛钊;杨俭;吴织芬;赖仁胜

    目的:观察慢性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例慢性老年牙周炎患者、10例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10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和10例健康老年人牙龈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布进行了检测并比较研究.结果:(1)牙周炎时牙龈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主要在鳞状上皮细胞胞浆核周区颗粒状阳性表达,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老化的胶原纤维及上皮下基底膜共同形成了一种乳头状轮廓样阳性表达形态,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中各类炎症细胞也显阳性表达:(2)慢性老年牙周炎组血管壁内皮细胞、结缔组织内炎症细胞、上皮乳头阳性表达例数明显低于青少年牙周炎组和慢性成人牙周炎组(P<0.05).血管壁内皮细胞和胶原纤维阳性表达例数低于健康老年人组(P<0.05).结论:慢性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明显降低,造成了局部一氧化氮(NO)合成减少,引起了局部牙龈组织免疫功能降低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 错(牙合)类型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长霞;李春雷;朱双林;吴丽萍;王大为

    目的:探讨错(牙合)类型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选用108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的病例,按Angle分类法分为Angle Ⅰ、Ⅱ、Ⅲ 3个组,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片上的每个牙位的牙根进行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将牙根等级及其等级改变的频数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ngle Ⅰ、Ⅱ、Ⅲ错(牙合)的病例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分布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个组之间牙根吸收的组间差异表现各不相同,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中不同错(牙合)类型对牙根吸收程度有显著的影响.错(牙合)类型是影响牙根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 纯钛铸造支架在中空式义齿中的应用

    作者:贾二曼;常青;赵铱民

    当上颌骨一侧由于肿瘤切除、外伤等原因造成缺损后,缺损空间较大,手术后均需采取中空式义齿修复,以恢复患者的外形及部分咀嚼功能.

  • 几种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唐休发;温玉明;付风华

    近二十年来,由于各种组织瓣的应用,使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我院1981年以来应用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前臂皮瓣、肩胛瓣和背阔肌肌皮瓣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期选择出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组织瓣.

  • 综合疗法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瘤319例分析

    作者:郭起;王俊莲;高莺;刘宏鹏;彭燕;王慧茹;李林

    1991年7月~2001年7月我们用综合疗法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瘤3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319例患者中男192例,女127例.年龄5个月~62岁.

  • 不同预成桩钉在离体牙根内的固位力比较

    作者:张翼;马轩祥

    桩冠是利用金属冠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冠修复体.由于牙髓治疗广泛而有效地开展,使大量严重缺损的患牙和残根得以保留和修复,桩冠修复有了可靠的基础.

  • 不同脱敏方法脱敏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凌;潘春玲;温竹

    牙本质过敏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牙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据调查,有32%成年人患有此症.其治疗方法很多,现常用的有药物脱敏,激光脱敏,树脂封闭等.本文就激光脱敏和极固宁药物脱敏进行对比研究.

  • 复合树脂贴面的透光率

    作者:夏春明;施长溪;禹杰;张素芳;王威;王莹;王军力;刘戈边

    复合树脂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变色牙的美容治疗,临床治疗变色牙一般采用直接法贴面或间接法贴面.间接贴面法是将已成型固化的复合树脂贴面置于变色牙上,再用光固化树脂或自凝树脂将贴面粘结于牙面上,复合树脂贴面对光具有一定的折射和反射作用.本文应用日立(Hitachl)-370分光色彩分析仪对几种常用复合树脂贴面的透光率进行了测试.

  • 机用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后一次性根充的疗效评价

    作者:池学谦;吴兰华;陈惠珍

    本文以Profile机用镍钛根管锉采用逐步深入法(crowndown technique)预备根管后进行一次性根充(治疗组),以手持器械常规法预备根管后进行一次性根充作为对照(对照组),经过2年观察对比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 去卵巢大鼠骨缺损骨痂的超微结构分析

    作者:耿华欧;周磊;蔡俊才;谭耀文

    由于肿瘤、修复前整复、创伤等致病因素多发生在中老年阶段,因此,探讨骨缺损修复同机体衰老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骨代谢机制及有效地进行促进骨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意义.本实验通过在去卵巢所得的低雌激素状态大鼠基础上建立骨缺损模型,观察骨创修复情况.

  • FX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明;黄虹;左亚新

    FX玻璃离子水门汀(以下简称FX)是一种具有很高抗压强度和较强粘结性的无创伤性牙体修复治疗(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材料,使用操作简便,牙体组织去除少,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就应用Fx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老年患牙根管治疗术后反应初步观察

    作者:郭大红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因此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就两年来所诊治的60岁以上老年患牙病者182人,240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在行根管治疗术中及术后的反应作一初步观察,以期探索出其特性,以达到防治之目的.

  • 义龈修复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作者:赵辉;何勇;吕文君;李康

    牙龈退缩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患,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存在不利的影响.义龈修复是治疗牙龈退缩的有效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弹性义齿材料制作义龈,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软弹性膜(牙合)垫治疗TMD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文化;杨体林;谢玲琴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是口腔科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磨牙症是其继发性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1].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下颌软弹性膜(牙合)垫对17例由磨牙症引起的TMD病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自制成形片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简波;刘伟

    牙体重度缺损涉及龈下、游离端残根,根管治疗完毕后行冠恢复术在临床上有一定困难,常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成形片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固定,充填过程中不敢用力、不易成形,很难做到充填严密、无悬突.我科采用自制成形片进行修复,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临床随访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 恒定磁场无创伤治疗面瘫166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平;麻明歌

    周围性面瘫多发于20~50岁青壮年,早期病变表现为面神经急性非炎症性水肿和脱髓鞘,此期治疗得当与否,往往决定面瘫的预后.本病发病突然,影响面容,早期治疗不当易成顽疾并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及心理健康.

  • 正畸关闭第一恒磨牙缺失间隙的支抗控制

    作者:张京剧;曹阳;陈扬熙;乔鞠;李苹

    第一恒磨牙是正畸矫治中的重要支抗单位.但很多正畸患者就诊时已经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恒磨牙缺失或仅存留残冠残根.第一恒磨牙缺失后正畸治疗方案制定,支抗控制方法与常规治疗相比有何不同?本文通过对15例错(牙合)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 亚历山大技术矫治程序

    作者:邵金陵

    亚历山大(Alexander)医生是美国著名的临床正畸专家,他有一段令人难忘的话:什么是好的矫治技术?好的矫治技术应为:①好的治疗结果;②短的治疗时间;③简单的治疗技术.为此,他本人努力了几十年.亚历山大认为,他所倡导的技术是由临床上的许多小事构成,但正是这些小事构成了希望达到的整体.

  • 特别优惠赠书行动

    作者:

    关键词: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