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실용구강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3733
  • 国内刊号: 61-10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9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赵铱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前伸大鼠下颌后髁突局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作者:李江宁;陈扬熙;王正荣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给生长发育期大鼠戴用功能矫治器后,其髁突局部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免疫放射法计测大鼠髁突局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含量的变化,应用宏观、微观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长发育期的大鼠在自然状态下,其髁突局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含量存在着季节性变化规律.戴用功能矫治器后,其髁突局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仍存在,冬末春初含量高,夏季低.结论:季节变化对功能矫形治疗有影响.

  • 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二种支抗形式关闭上颌拔牙间隙

    作者:吴丽萍;贺永春;卢军

    目的:建立关闭上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2 种支抗形式在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的区别,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加强支抗方法.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计算机图象处理和CAD技术,建立关闭上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腭部种植体加强磨牙支抗、横腭杆加强磨牙支抗的加载模型.对2 种不同的支抗形式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结果:腭部种植体支抗模型中的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移均明显小于横腭杆加强支抗模型(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腭部种植支抗能明显加强磨牙的支抗,这种作用优于横腭杆.

  • 口呼吸所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矫治后上气道结构的变化

    作者: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明;王文红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口呼吸所致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对12 例恒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以牙弓夹板型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用图象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上气道结构的各项测量项目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舌咽部的小距离、喉部会厌至下咽壁距和后气道间隙等测量值分别较治疗前增大2.74 mm、2.29 mm和2.34 mm,其变化有极显著意义(P<0.01);骨性鼻咽测量值、软腭至软腭后咽壁距也发生了有意义的增大;舌骨至下颌平面、眼耳平面和蝶鞍的垂直距离等测量均较治疗前分别减少3.09 mm、2.81 mm和3.83 mm;治疗后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相对于颏棘点的水平距均和舌骨至面平面之水平距等测量值,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牙弓夹板型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在迅速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使口呼吸患者的上气道通气能力明显增加,有效维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和稳定.

  • 融合蛋白TNFR1/DED介导舌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大庆;司徒镇强;周树夏;曹云新;王成济;杨安钢

    目的:构建含FADD及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舌癌细胞后,通过体内、外实验初步观察融合蛋白TNFR1/DED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作用下介导舌癌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反转录及重组PCR构建融合基因TFL;鉴定融合蛋白TNFR1/DED在建系舌癌细胞T-TFL中的表达,通过MTT法、形态学观察、DAN片段及体内抑瘤实验,观察融合蛋白TNFR1/DED介导舌癌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体外实验观察到rhTNF-α可有效地杀伤舌癌细胞,体内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且荷瘤动物内脏器官无病理性改变.结论:融合蛋白TNFR1/DED可有效地介导舌癌细胞凋亡,为舌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前牙粘结桥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谢秋菲;张磊;张庆辉

    目的:探讨前牙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粘结桥(GFRC-RBFPD)修复方法和评价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修复门诊30 名前牙缺失病例,缺失1 颗牙者27 例,缺失2 颗牙者3 例.其中基牙不需牙体预备的16 例,少量牙体预备的14 例.采用STICK预浸透玻璃纤维强化的Sinfony复合树脂制作粘结桥.应用All-Bond 2树脂粘结材料粘结修复体.临床进行定期检查,全面评价使用效果.结果: 26 例6 个月后临床复查,23 例(88.5%) GFRC-RBFPD不松动,修复体完好,无折断、缺损或过度磨耗,无明显着色, 固位体边缘与粘结剂界面临床观察结合良好.2 例(7.7%)在使用中出现脱粘,1 例(3.8%)折断.24 例18 个月后临床复查,其中3 例(12.5%)脱粘,3 例(12.5%)折断;基牙的探诊出血与对照牙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GFRC-RBFPD是一种微介入、无金属的固定修复方法,向患者提供了传统固定桥以外另一种固定修复方式.其支架强度和粘结强度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效果应长期观察.

  • E-cad、CD44V6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健;浦剑虹;葛自力;朱丽

    目的:分析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CD44V6在口腔黏膜鳞癌及其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它们的异常表达与口腔黏膜癌变、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E-cad、和CD44V6在17 例正常口腔黏膜、6 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和52 例口腔黏膜鳞癌的不同表达. 结果:其中, E-cad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口腔黏膜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而CD44V6在正常口黏膜、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口腔黏膜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同时,E-cad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E-cad和CD44V6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同时, CD44V6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E-cad和CD44V6在口腔黏膜鳞癌的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不良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而E-cad的表达则对患者有保护趋势.

  • 不锈钢锉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评价

    作者:雍颹;高学军;雍涛;金国藩

    目的:评价不锈钢锉预备弯曲根管时的根管成形能力.方法:利用一套自主研制的<牙齿模拟根管辅助分析测量系统>软件,定量检测8 个模拟根管在用不锈钢锉预备前后的形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锈钢锉虽经预弯,仍有明显拉直根管的趋势.不锈钢锉对弯曲根管的各部位切割很不均衡.结论:弹性更好的锉和预备手法的改进是弯曲根管预备所必须的.

  • 不同牙周状态下龈下菌斑中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作者:李颖;章锦才;张蕴惠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慢性牙周炎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2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27 例,女性35 例)的牙周炎活动部位,牙周炎静止部位,以及轻度龈炎部位的龈下菌斑,使用Seek Viral DNA kit试剂盒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CMV,比较同一患者不同牙周状态的检出率并加以分析.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活动部位、牙周炎静止部位、轻度龈炎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分别为38.7%、14.5%、12.9%;HCMV在牙周炎活动部位的检出率高于牙周炎静止期部位(P<0.05),以及轻度龈炎部位 (P<0.05);牙周炎静止部位与轻度龈炎部位的HCMV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HCMV感染与慢性牙周炎及其活动性的有一定的相关性.

  • 羟基喜树碱、平阳霉素对人舌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雷德林;陈鹏;孙沫逸;刘冰;马雪

    目的:观察体外羟基喜树碱、平阳霉素单独和联合应用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透射电镜观察法、流式细胞术,TRAP-PCR-ELISA法研究.结果:羟基喜树碱、平阳霉素单用及合用对Tca 8113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以合用效果强,羟基喜树碱、平阳霉素使Tca 8113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降低,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发生明显变化,抑制端粒酶活性且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羟基喜树碱、平阳霉素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在体外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三维咬合接触观察

    作者:周振;王美青;张俊华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咬合异常特征.方法:23 名无症状全牙列大学生志愿者和101 名全牙列TMD患者,取研究模,从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三维方向观察、记录并以指数评价咬合特征;TMD患者摄许勒片及侧位体层片,弹响关节摄造影片,分析咬合指数与颞下颌关节(TMJ)影像变化的关系.结果: 66.3%的TMD患者有垂直向咬合异常,其垂直向咬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垂直向咬合异常与TMJ影像结果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垂直向咬合异常与TMD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

  • 口腔临床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清柱

    目的:比较各种牙科充填材料体外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现象,筛选出密合度良好的充填材料.方法:选择健康离体后牙,清洁备洞后,充填不同牙科材料,模拟口腔温度进行贮存,采用染料渗透实验,用测量显微镜观测染料渗入牙齿的程度及电镜测量充填体边缘的缝隙宽度.结果:3 组充填物边缘均有染料渗入,程度不等.银汞合金胶囊< Glassionomer cement FX< GI-1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充填物与牙体的间隙宽度平均值为:银汞合金胶囊(15.78 ± 11.55) μm;Glassionomer cement FX (13.76 ± 3.41) μm; GI-1型玻璃离子粘固剂(20.58 ± 13.9) μm.FX-粘固粉与玻璃离子粘固粉相比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充填物边缘密合性以 FX-粘固粉和银汞合金为佳.

  •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意义

    作者:李萍;宋琦;谢文扬;陈志芳

    目的: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其受体(laminin receptor,LN-R)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超敏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 例涎腺腺样囊性癌LN和LN-R的表达.结果:LN-R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关(P<0.05),LN的表达仅与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型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LN及其受体LN-R的表达可作为涎腺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 beagle犬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骨组织界面改建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袁林;金岩;马轩祥;胡开进;王新木;赵宇

    目的:检测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组织学反应的异同. 方法: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8 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过程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种植义齿受载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2 周时其界面绝大部分呈直接骨结合,但在界面处尤其螺纹顶部出现骨吸收,骨组织由纤维组织替代;4 周时种植体-骨界面结合良好,在界面处出现的纤维组织已逐渐通过改建形成新骨;8 周时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呈骨性界面,界面区细胞成分和毛细血管减少;12 周时所有种植体与骨组织均为骨性结合界面,结合程度较高,界面区出现典型的哈弗系统.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与埋植型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显著差异.

  • 釉基质蛋白对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和蛋白合成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柴枫;金岩;赵铱民

    目的: 了解体外研究环境中,2 种不同形式釉基质蛋白(粗提型EMPs及纯化型EMD)对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及蛋白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 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及 3H-亮氨酸掺入实验,分别测定外胚间充质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釉基质蛋白(EMPs及EMD)的培养液中增殖及蛋白质合成代谢情况. 结果:各实验组细胞增长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似, 4 d及7 d时EP3及ED3 2 组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及阳性对照组(P<0.05);EP3, ED2及ED3组细胞蛋白合成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釉基质蛋白特别是纯化型EMD能够促进外胚间充质细胞增殖及总蛋白合成代谢.

  • 五倍子水提取物对Pg LPS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6的抑制作用

    作者:岳小红;唐荣银;王志良;席清平;李燕

    目的:研究五倍子水提取物对牙龈卟啉菌(Pg)内毒素(LPS)介导的人单核细胞分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培养的单核细胞以25 μg/ml牙龈卟啉菌内毒素作为刺激因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水平,观察5 种浓度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五倍子水提取物可显著抑制牙龈卟啉菌内毒素诱导人单核细胞分泌IL-6的水平,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五倍子水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牙龈卟啉菌内毒素诱导人单核细胞分泌IL-6的水平,提示五倍子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有助于对牙周病的防治.

  • Fluor Protector抑制饮料致牛牙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兴容;周学东;靳淑凤;张静仪;张萍

    目的:研究Fluor Protector对饮料导致牛牙釉质脱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 个牛牙标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2 个亚组.实验组在Fluor Protector预处理釉质后用不同种类饮料处理,对照组未经Fluor Protector预处理而直接用饮料处理.饮料的处理是5 min/次,5 次/d,共处理7 d.采用微量化学分析法测定饮料在处理牙釉质后1~7 d饮料中钙和磷浓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经同种饮料处理后钙、磷溶出的浓度明显不同,表现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Fluor Protector对饮料所致的牙釉质脱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关键词: 饮料 脱矿 抑制
  • 上颌半口义齿金属基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者:王晓波;高勃;姚月玲;王江良;曹健

    目的:在自行重建无牙颌三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上颌半口义齿金属基托数字模型.方法:采用数控铣床及新型层析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对标准无牙颌模型的层切,二维轮廓数据获取及计算,重建无牙颌模型,在此数据基础上,通过SURFACER软件,设计上颌半口义齿金属基托.结果:获得无牙颌三维数据及上颌金属基托的数据文件.结论:通过新型层析系统可以实现对无牙颌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三维数字基托可为进一步激光立体成形制作奠定基础.

  • 壳聚糖复合药膜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作者:段开文;谭葆春;史朋;吴恩格;张明珠

    目的:制备壳聚糖口腔复合膜,并通过建立口腔溃疡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药膜对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壳聚糖作为膜载体,加入芦荟、表皮生长因子(EGF)等药物制备口腔复合膜,用动物实验验证复合膜的疗效.结果:(1)复合膜厚约0.5 mm,复合膜每平方厘米含水溶性壳聚糖0.007 g、芦荟全叶冻干粉0.051 g、EGF 40 IU、丁卡因0.533 mg. (2)不同时间复合膜组溃疡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平均愈合速度复合膜组快于其他组(P<0.05);水肿充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炎性细胞在各个时间点复合膜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成纤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复合药膜可明显促进实验性口腔溃疡愈合,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 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口周肌压力

    作者:冷军;段银钟;金军;李永明;李靖

    目的:研究骨性反牙合患者的口周肌压力特征,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方法:以20 名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姿势位时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颊(唇)舌侧口周肌压力.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了上下磨牙区舌侧口周肌压力外,骨性反牙合组中的口周肌压力大于对照组中对应区域口周肌压力(P<0.01).骨性反牙合患者同一牙弓内左右两侧口周肌压力值无显著性差异,各测量区域颊侧压力均大于相应部位的舌侧压力(P<0.01);除了尖牙区唇侧外,上下对应区域口周肌压力下颌大于上颌(P<0.01);各牙位口周肌压力中,下颌唇侧的口周肌压力大(P<0.01).结论:牙颌形态影响口周肌压力的大小,骨性反牙合患者口周肌压力的显著的特征为姿势位时下切牙唇侧肌压力值大.

  • 机械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ODF及OCIF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峰;林珠;李永明;杨美祥;袁璐

    目的:观察周期性机械牵张力对人牙周膜细胞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及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CIF)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加载系统施于人牙周膜细胞周期性牵张力,利用RT-PCR检测技术,观察人牙周膜细胞 ODF及OCIF mRNA表达的相对强度.结果: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表达ODF及OCIF,当间歇性牵张力作用6、12、24 h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ODF mRNA的表达有减弱趋势;而OCIF mRNA的表达有增强趋势.结论:机械牵张力可以调节人牙周膜细胞ODF、OCIF的表达,从而可以调节骨吸收作用.

  • 牙本质表面状态对粘结界面影响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

    作者:李潇;施长溪;赵信义;段建民;吴淑华;朱光第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状态下形成的牙本质湿粘结界面的异同.方法:以Rhodamine B为荧光剂,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别观察干燥或湿润粘结时形成的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异同.结果:湿粘结时5 种粘结系统在牙本质粘结界面都有良好的渗透.以丙酮为溶剂的粘结系统干燥粘结时形成的混合层的厚度有明显的降低,牙本质小管中树脂突较细,中断现象增多,长度缩短.结论:干燥粘结时5 种粘结剂在牙本质表面的渗透性减弱.

  • 不同种类的熔模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晓冲;王忠义;王宝成;高勃;叶晓兰

    目的: 观察磷酸盐包埋材料内部膨胀受不同种类熔模材料软化温度的作用和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模拟后牙全冠外形的标准帽状试件及圆管,于试件上制作30 个熔模,并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 个熔模.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熔模材料制作熔模.第1 组采用软质嵌体蜡制作, 第2 组采用硬质嵌体蜡制作, 第3 组采用自凝复合树脂制作,3 组均按照Dentaurum包埋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有圈包埋,采用与Dentaurum包埋材料配套的Dentaurum NiCrMo合金进行铸造.铸造冠在原标准帽状试件上试合,在扫描电镜下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前2 组间的边缘浮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 组与前2 组间的边缘浮出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熔模材料的软化温度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有影响.熔模材料软化温度越高, 铸造冠边缘浮出量越明显.

  • 胸苷磷酸化酶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付天红;耿敬姝;张乃嵩

    目的:探讨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推断其对口腔鳞癌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P和FⅧ-RA在52 例口腔不同部位(舌、口底、颊黏膜、牙龈)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无关.TP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P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P在口腔鳞癌中有促血管形成的作用,与MVD的联合检测可以预测口腔鳞癌的预后.

  • 小型猪腮腺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研究

    作者:曹钰;王松灵;司徒镇强;吴军正;刘斌;李焰;李洁;李峰

    目的:探讨实验用小型猪腮腺细胞在体外原代培养条件及观察其生物学特征.方法:摘取4 月龄实验用小型猪的腮腺组织,应用混合胶原酶多步消化、分离腮腺细胞,在含有50 ml/L 胎牛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转铁蛋白等的Ham F12培养基中培养.通过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所得细胞,并对其蛋白分泌与调节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首次在体外成功培养小型猪腮腺细胞,细胞在体外存活3 周以上.在培养液中加入50 ml/L胎牛血清适于腮腺细胞的生长.培养液中加入异丙肾上腺素能促进培养腮腺细胞的蛋白合成与分泌. 结论:成功建立了小型猪腮腺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体外培养的小型猪腮腺细胞具有蛋白合成及分泌功能.

  • TRAF6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李霞;肖明振;余擎;赵守亮;朱明慧;汪卫国;李锋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制备大鼠牙胚发育各阶段标本,进行TRAF6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TRAF6在牙胚发育中呈动态时空表达.结论:TRAF6可能是新发现的一种参与调控牙胚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牙齿发育矿化的胞内信号转导分子.

  • 乳牙菌斑液磷酸根浓度及其与患龋状况关系的分析

    作者:李斌;石四箴;梁勤

    目的:探讨乳牙菌斑液中磷酸根浓度与儿童患龋状况的关系,为乳牙菌斑液及龋病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46 名3~5 岁儿童,用离子色谱仪测定集合菌斑液的磷酸根浓度,并检查其患龋状况,统计分析乳牙菌斑液磷酸根浓度与儿童患龋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乳牙菌斑液磷酸根浓度在无龋组为(12.63±2.91) mmol/L、有龋组为(13.85±3.28) mmol/L、其中龋病高危组为(14.62±3.47) mmol/L,无龋组与有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无龋组与龋病高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菌斑液磷酸根浓度与dft、dfs、和CSI无相关性.结论:乳牙集合菌斑液磷酸根浓度与儿童患龋状况无关,菌斑液中单一成分不能反映菌斑的致龋能力.

  • 安氏Ⅰ类拥挤拔牙矫治后磨牙及切牙位置变化的研究

    作者:袁小平

    目的: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4 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后磨牙及切牙位置的变化.方法:选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患者20 例(男 8,女12),年龄14~16 岁.均采用拔除4 个第一前磨牙,用方丝弓细丝弓技术矫治,牙性支抗.在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磨牙及切牙位置进行测量比较分析.结果:上颌磨牙牙冠平均前移3.15 mm,上颌切牙牙冠平均后移2.55 mm;下颌磨牙牙冠平均前移4.3 mm,下颌切牙牙冠平均后移1.78 mm.结论:牙性支抗(弱支抗)控制下,安氏Ⅰ类错牙合牙列拥挤拔牙矫治后上下磨牙及切牙位置均有明显变化,且相对RL线磨牙前移较切牙后移更大.

  • mcpr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段晓燕;金岩;李鑫;金明

    目的:构建腭裂相关基因mcpr1与pcDNA3.1/V5-His B融合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mcpr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mcp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PCR方法,从包含有mcpr1基因全长的克隆载体T-easy/ mcpr1中,扩增出该基因外显子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 B中.对该重组体进行PCR和酶切鉴定,以及测序验证.结果:以重组体为模板扩增出400 bp左右的特异性基因片段,与mcpr1基因片段大小一致,酶切鉴定也显示有400 bp左右的基因片断.测序结果显示与已知基因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mcpr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mcpr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mcpr1 腭裂 表达载体
  • 成骨细胞在微弧氧化处理后纯钛表面的附着、增殖及ALP活性

    作者:马威;时惠英;刘宝林;魏建华;封兴华

    目的:对表面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 MAO)处理后的纯钛材料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评价改进的MAO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能性.方法:纯钛材料经过2 种MAO处理后(MAO-1和MAO-2工艺),采用MC-3T3细胞系对不同时间点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率、生长增殖情况以及ALP活性进行检测,以未经处理光滑纯钛表面作为对照,以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0.5 h、1 h)细胞附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O-1组>MAO-2组>纯钛组;2 h后,MAO-1组与MAO-2组无差异,2 组细胞附着率都显著高于纯钛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测试中,MAO-1处理组在各时间点都显著高于另外2 组.结论:MAO处理后的纯钛对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未处理组,改进的MAO-1处理工艺较一般工艺可以更有效提高成骨细胞的早期粘附、增殖及ALP活性.

  • rhTGF-β1、rhBMP-2和rhbFGF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对BMSC的ALP活性和钙化能力影响

    作者:刘宏伟;李才良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单独和联合使用,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化能力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用一定浓度的rhTGF-β1(5 μg/L)、rhBMP-2(200 μg/L)和rhbFGF(1 μg/L)单独或者联合应用,测定第12、14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加入矿化诱导液,用Vonkossa染色,检测10、20和30天的钙化情况.结果:rhBMP-2可增强BMSC的ALP活性,rhbFGF和rhTGF-β1 2 种因子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抑制BMSC的ALP活性,rhTGF-β1和rhBMP-2以及rhbFGF和rhBMP-2联合使用时,抑制BMSC的ALP活性;3种生长因子联合使用时,抑制BMSC的ALP活性,研究发现f+b组和b组可显著促进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增强细胞的矿化能力;其它各组对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矿化能力无显著作用.结论:生长因子rhBMP-2(200 μg/L)单独应用和rhbFGF(1 μg/L)在此浓度下结合使用可以提高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钙化能力.

  • 离体的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和牙根情况的研究

    作者:崔恺;汪平;张明礼;袁渝萍;范继红;王宇

    目的:观察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及根管形态.方法:115 个离体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对牙齿进行近远中向X线照像,然后从根中1/3横断,按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系统进行记录.结果:74个牙是单根(64%),41 个牙是双根(36%), 双根牙根管均是Ⅰ型(1),即每个牙均是2 个根管,每个根1 个根管,而39%的单根牙是1 个根管,61%的单根牙有2 个根管[Ⅱ型(2-1), Ⅳ型(2), Ⅴ型(1-2) ].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类型相对复杂.

  • 应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法烧结新型复合蜡粉制作鼻赝复体

    作者:李风兰;赵铱民;白培康;吴国锋

    目的: 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ed laser sintering,SLS)法烧结新型复合蜡粉(PCP1)进行鼻石膏模型的蜡模型快速成型及鼻硅橡胶赝复体的制作.方法: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鼻石膏模型获得鼻三维数据并进行三维实体重建,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法烧结蜡粉制作鼻蜡模型,并制作出硅橡胶鼻赝复体,对蜡模型及硅橡胶鼻进行测量,比较与原石膏模型的差异.结果: 取得了与原石膏模型基本一致的鼻蜡模型及硅橡胶赝复体.结论:用SLS法烧结复合蜡粉所得的鼻蜡模型符合赝复体制作的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

  • 口腔正畸用磁块镀氮化钛膜后抗腐蚀性能的定量研究

    作者:解保生;李爱霞;朱惠兰;徐芸

    目的:定量研究正畸用磁块表面镀氮化钛膜后的抗腐蚀性能.方法:以未镀膜、镀镍膜磁块作为对照,将镀TiN膜的磁块浸入人工唾液中,37 ℃恒温下浸泡2 个月,浸泡过程中,每10 d定量取浸泡的人工唾液1 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唾液内铁离子含量.浸泡结束后,检测磁块的质量变化.结果:镀TiN膜磁块释放入唾液内的铁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其它2 组,有统计学意义.浸泡前后3 种磁块的质量变化虽都有显著差异,但镀TiN膜磁块的变化小于其它2 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块表面镀TiN膜能显著增强磁块的抗腐蚀性能.

  •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评价

    作者:廖贵清;侯劲松;黄洪章

    目的: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10 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2 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及程度、2 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颌面部水肿和头晕症状程度轻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持续时间缩短.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 年和5 年生存率分别是72.6%和53.3%,局部复发率5.1%;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75.2%和57.8%,局部复发率4.8%.二者3 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临床疗效相近,术后并发症轻,且能保存颈内静脉,为可能的再次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的建立

    作者:孙伟;周力;白丁;赵美英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169 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PC、URa-ULC、URa-PP、MxAD、 LRa-TC、 LRa-LLC、 LRa-GoGn、 MdAD.结果:建立了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参考值.结论:建立的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可供临床参考.

  • 旋转腮腺筋膜瓣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

    作者:许彪;王卫红;范红渠;朱谨

    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为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后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防止该并发症,我们采用旋转腮腺筋膜瓣修复术区,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抗血管生成类细胞因子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唐震;周中华;徐晓刚;丁艳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特点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增生.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1 个月内出现,之后有7~11 个月的增生期,然后是缓慢的消退期.通常在10 岁以内,90%的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1],但仍有10%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逐渐增大,引起颌面部、肢体的畸形,视力、呼吸等功能障碍.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加速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方法,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我们以前的试验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都能够直接促进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2].在此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来进一步探讨血管瘤的治疗问题.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bFGF检测及意义

    作者:耿玉兰;李增宁;康琼英;李庆星;代丽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存在于神经组织、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胎盘以及唾液和泪液中,对造血和伤口组织愈合非常重要.我们检测了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中bFGF的浓度,并分析其在OLP发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 "局麻睁眼法"在拔牙局部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陆;王俊吉;任勤贞;王君玲

    在局部麻醉拔牙时,从注射麻醉剂至拔牙术毕,嘱患者睁着眼睛.这是分散患者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本文将此方法称为"局麻睁眼法".自2000 年以来,我们采用此法预防局麻晕厥前驱症状的出现,观察138 例初诊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Gluma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霍虹;徐睿

    近几年我科应用牙本质脱敏剂(Gluma)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门诊中选择牙齿过敏症患者230 例(670 颗牙),患牙无充填物、无龋、无隐裂及创伤,无可疑的牙髓炎症状,对冷热甜及机械刺激过敏症状明显.女性107 例,男性123 例.年龄在35~70 岁,平均年龄51.6 岁.患牙的部位分布为牙合面磨耗255 颗,楔状缺损279 颗,根、颈部外露136 颗.

  • 青少年固定正畸龋齿与牙龈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赵永丽;郭宪政;管泽民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正畸人数迅速增加.本文对200 例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在正畸前、中、后龋齿和牙龈炎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下颌骨升支截断式摘除面侧深区肿块的手术体会

    作者:王文革

    面侧深区是指下颌骨升支深面、上颌骨后面、翼外板外侧、腮腺鞘前方的解剖区域,内有颌内动脉及分支、翼静脉丛、腮腺深叶、翼外肌、翼内肌、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等组织,与颅底诸结构、咽旁诸间隙关系密切,相互贯通.其间肿块组织来源比较复杂,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常规检查手段鉴别诊断比较困难,需用CT或MRI扫描作辅助诊断,手术暴露也不理想.根据陈日亭所著的<颌面颈手术解剖>中的描述[1],笔者对6 例局限性面侧深区肿块患者行下颌骨升支截断式以摘除肿块,术中暴露理想,总结报告如下.

  •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18例

    作者:李永彦

    我们用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18 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文报告18 例,男2 例,女16 例.年龄42~68 岁.男女比例为1∶ 8.纳入标准:按欧洲标准(1993 年):(1)口干>3 个月或唾液腺反复肿胀;(2)干燥性角结膜炎>3 月或反复应用人工泪液每天3 次以上;(3)唾液腺受累状况(造影或总唾液流量和Faber's test);(4)泪腺受累状况(Shirmer试验或角膜染色试验);(5)唇腺活检(>1 灶/4 mm2);(6)自身抗体(抗SSA,抗SSB).其中有4 项标准提示阳性,可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 前牙脱位再植牙髓不同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邵继忠

    牙再植时有效的牙髓治疗方法目前研究较少,作者针对去髓的时机,根充方式进行探讨,以寻求脱位再植牙牙髓治疗的佳方法.

  • 口腔扁平苔藓及口腔鳞状细胞癌Caspase-3及Bcl-2表达的研究

    作者:韩萌;韩冰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皮肤黏膜联发疾病,1972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OLP归入癌前状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为口腔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量研究认为肿瘤的产生与细胞凋亡受阻有关,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相辅相承,很多肿瘤正是由于细胞增殖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造成的,失调的程度决定着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 方丝弓技术结合小导板矫治深覆(牙合)

    作者:张衍蓉;刘虎;马杰云;邢芝霞;周洲

    前牙深覆牙合是牙牙合畸形中较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距离关系异常,矫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咬合打开的效果.本文采用上颌前牙小导板结合方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唇腭裂患儿102例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孙嬿嬿;毛辉青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据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监测结果,我国唇腭裂平均发生率为1.82‰,而青海省唇腭裂发生率位居首位为3.07‰[1].为了进一步探讨青海地区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对102 例唇腭裂患儿情况进行了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旨在寻找和评价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根管充填术与空管药物术的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庞静;黄亚莉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主要、彻底的治疗手段.笔者比较了根管充填术和空管药物术并跟踪3 年,现报告如下.

  • 颊脂垫疝1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马斌;刘玉柱;刘涛

    所谓颊脂垫是指咀嚼脂肪垫紧贴颊肌表面的体部及颊突.当面颊部遭受钝性作用力撞击或致伤物直接在口内颊部或面颊部造成创口,使颊脂垫疝入口腔或面部,形成颊脂垫疝(herniation of buccal fat pad).自Clawson[1]等1968 年首例报道以来,国内外亦有相关报道[2~6],我科收治1例颊脂垫疝报告如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

  • 碘制剂引起固定药疹1例

    作者:刘晓菊

    患者,女,35 岁,右下后牙疼痛数天,近日加重,影响咀嚼.口腔检查见8 牙龈充血红肿严重,8 前倾、低位,龈沟有少许脓液,扪右颌下淋巴结压痛.诊断,8 智齿冠周炎.当日常规治疗,30 ml/L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上碘甘油,辅助消炎药甲哨唑,乙酰螺旋霉素.

  • 可摘部分义齿的功能性印模

    作者:赵铱民

    可摘部分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的主要形式之一.患者在应用游离端可摘部分义齿时,由于支持组织的差异,会出现义齿游离端下沉,同时会有较大侧向应力作用于基牙,造成基牙的损伤.要解决此问题,应使义齿的游离端在咬合压力下的下沉减小,采用功能性印模技术制取在咬合功能状态下的印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发达国家,在游离端可摘部分义齿制作中,功能性印模已是一种常规的印模方法.本文重点介绍游离端可摘部分义齿的功能性印模制取及模型灌制方法.

实用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