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效能的影响

    作者:姜自伟;曾景奇;黄枫;王凡;李悦;余翔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的干预时间对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效能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全程用药组、牵张期用药组、牵张加矿化期用药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将骨碎补总黄酮在不同时间段应用于的各组大鼠牵张成骨模型,8周后采用Lane-Sandhu法进行影像学评分,Micro-CT进行成骨区骨密度检测,通过组织切片评价标本的成骨质量.结果:全程用药对牵张成骨区域的Lane-Sandhu评分及骨密度的影响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其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切片HE染色示各组大鼠胫骨牵张成骨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骨,而全程用药组效果佳.结论:早期、全程应用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的提高大鼠牵张成骨区域的成骨质量.

  •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赵翚;谢志坚;何剑锋;葛巍立;林坚;胡济安

    目的 探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建立25只成年健康家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在牵张中期、牵张末期、固定期第1、3、5周,检测牵张区新骨组织中HIF-1α和c-fos的分布及表达变化. 结果 HIF-1α在牵张末期和固定第1周表达为强阳性,c-fos在牵张中、末期和固定第1周表达为强阳性,两者均明显强于固定第3、5周.且均主要表达于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新埋入骨基质中的骨细胞中. 结论 在下颌骨缺损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在时间点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骨及血管的生成可能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 先天性双侧上颌骨大部分缺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赵丽;吕菊红;李变蓉;羊玉荣;马婕;雷德林;王彦亮

    总结了1例严重的颅颌面畸形--先天性双侧颧骨上颌骨大部分缺如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于治疗过程长而复杂,术前术后需制定详细的治疗、护理计划.其中,心理护理是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牵引护理是矫正畸形的重要步骤,移植辩、切口和口腔护理是保证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 牵张成骨术在唇腭裂继发重度发育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付雪飞;王青;徐卫华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治疗唇腭裂继发重度发育畸形。方法:对2例患者首先采用牵张成骨技术前徙后缩的上颌骨,2期继而采用正颌手术后退下颌骨,术后进一步正畸治疗矫正咬合关系排齐牙列。结果:2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上颌骨水平牵引距离为9~12mm,ANB由术前的~9.5°增加到~1.41°,面型及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经1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唇腭裂继发重度发育畸形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具有更强的颌骨延长能力和更理想的术后稳定性。

  • 牵张成骨治疗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宏;李波;甄莹;张洪才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在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6例,应用牵张成骨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下颌骨体均得到不同程度延长,呼吸气道间隙变宽,患者睡眠呼吸阻塞症状消失。结论:牵张成骨治疗小颌畸形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 减阻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赵玺;薛俊杰;米丛波

    目的 建立减阻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尖牙远中移动时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颞下颌关节(TMJ)、下颌骨、下颌牙列截面影像的DICOM数据.采用Mimics软件、Geomagic Studio 8.0软件、Unigraphics NX软件、Ansys11.0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常规状态下移动尖牙(模型1)、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模型2)、牙槽骨减阻牵张成骨快速移动尖牙(模型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3种模型进行力的加载,并观察尖牙、牙周膜、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 3种模型的大位移均发生在尖牙牙冠的上1/3,大位移量模型3>模型2>模型1,并且位移从尖牙牙冠到根尖逐渐减少;模型1大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尖牙远中牙槽嵴中间处,而模型2、3大等效应力集中区转移到了尖牙远中牙槽嵴偏向舌侧处.结论 在牵引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去除其部分骨阻力,能有效加速牙移动速度,同时,尖牙有远中倾斜移动趋势;在牵引力作用下尖牙向远中移动的同时有舌向旋转的趋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尖牙舌向旋转.

  • 牵张成骨在颌面外科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俊邦;史宗道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利用骨痂愈合机理产生新骨的一项新技术,是国内外颌面外科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不断涌现,展现了该技术在颅颌面整形、肿瘤术后重建、牙槽种植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上颌牵引技术在矫治唇腭裂患者面中部发育不全的应用

    作者:侯敏;柳春明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起源并广泛应用于肢体骨的延长,90年代初引入颅颌面外科,目前已成为颅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研究应用的热点.

  •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内源性硫化氢信号系统的表达

    作者:蒋校文;张翼;鲁坤;张号;陈彦泽

    目的 探讨兔下颌骨牵张过程中内源性硫化氢(H2S)信号系统的表达.方法 34只雄性新西兰兔下颌骨牵张术后5天,被随机分为A组:牵张速率为1mm (2次/d,共5d);B组:牵张速率为0.5mm(2次/d,共10d).选取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监测血浆H2S含量.牵张结束后4周及8周,利用CT及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检测牵张间隙成骨效果,收集牵张间隙组织检测局部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水平.结果 H2S信号系统在整个牵张过程中有表达,而快速牵张速率条件下,全身及局部H2S信号明显减弱,同时牵张间隙成骨不良明显.牵张结束后4周及8周B组牵张间隙组织CSE相对含量和表达强度均强于A组.结论 内源性H2S信号系统在牵张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补充外源性的H2S可能促进牵张.

  • 牵张力作用下颞下颌关节受力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李景辉;张文奎;韩培彦

    目的 研究不同方向牵张力作用下颞下颌关节的受力状况,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张力合理的方向.方法 通过建立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模拟牵张力的作用,得到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受力状况.牵张力的方向为平行于下颌骨下缘或平行于正中矢状面.分别观察牵张延长1 mm、3 mm、5 mm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 不同方向牵张力作用下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情况是不同的.当牵张力平行正中矢状面时,颞下颌关节的受力较大.结论 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张力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效果.

  • 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增高犬牙槽嵴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肖红喜;胡敏;王东胜;鄂玲玲

    目的 通过对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新生骨的组织学观察,研究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成骨质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12只,建立牙槽嵴萎缩模型后1个月,一侧下颌后牙区行牵张手术并放入2个"S"形牵张器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另一侧为对照侧,仅行牵张术,不放置ADM.术后1个月、3个月各处死6只实验犬.将牵张区骨组织进行脱钙骨组织学观察,参照Parfit方法进行定量组织学测量.动物处死后取双侧下颌第3前磨牙区骨块,直接做骨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个月时,实验侧的平均骨小梁体积分数、平均骨小梁厚度、平均骨小梁数目均高于对照侧,平均骨小梁分隔距离低于对照侧;3个月时,实验侧平均骨小梁体积分数、平均骨小梁数目高于对照侧,平均骨小梁分隔距离低于对照侧.结论 ADM阻力膜能改善牵张过程中力学的平衡,阻止周围软组织长入,改善成骨环境,提高成骨质量.

  • 有限元法探讨犬下颌不全截骨牵张的佳截骨量

    作者:李岩峰;胡敏;范丽娜;张建强;刘斌;孙鹏

    目的 利用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控制截骨程度,探讨佳截骨量.方法 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完全截骨,在加力(12N)牵张过程中观察犬下颌皮质骨逐渐加大截骨量时截骨部位的Von Mises应力,并与犬下颌骨的极限抗拉强度比较,以获得牵引时不发生断裂(骨折)的少剩余皮质骨量.结果 牵张过程中当连接处骨片剩余1mm时,滑动骨块和骨片的连接处Von Mises应力是47.76MPa,接近犬下颌骨的极限抗拉强度(约49.35MPa).结论 犬下颌行半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时,当连接骨片的剩余宽度小于1mm时,将大大增加牵张区骨折的危险性.

  • 小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在牵张力作用下骨膜蛋白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陈金勇;蒋校文;杨孝勤;陈彦泽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在动态牵张力作用下成骨分化过程中骨膜蛋白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应用多单元细胞拉伸装置对体外分离培养小鼠BMSCs施加不同长轴形变量的动态牵张力,检测成骨分化标记物及骨膜蛋白的表达变化,并予以外源性骨膜蛋白干预,探讨骨膜蛋白在牵张力下BMSCs成骨中的作用.结果 不同动态牵张力均能够促进BMSCs分泌骨膜蛋白,其中10%形变量的动态牵张力不仅促进成骨的能力强,同时促进BMSCs分泌骨膜蛋白的能力也强,加入外源性骨膜蛋白后,15%形变量下的细胞成骨能力具有明显提高.结论 适当的动态牵张力可促进MSCs分泌骨膜蛋白,外源性骨膜蛋白可以促进牵张成骨.

  • 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肖红喜;胡敏;谢旻;温伟生;周宏志

    目的:研究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的组织学变化.方法:体重20公斤以上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3只为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拔除双侧下颌所有前磨牙及第一磨牙,1个月后除去对照组外,都在一侧下颌骨植入镍钛记忆合金丝加工成的S形牵张装置.分别在牵张后1、3、6个月后处死6只动物.取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大体、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3、6个月后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双侧关节无明显变化.3个月后扫描电镜下牵张侧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部分紊乱,偶见胶原纤维破坏.凝胶状物质菲薄但基本完整.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牙槽嵴牵张成骨早期,对牵张侧颞下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轻微的、可逆的.

  • BMP-2及Smadl在兔下颌骨垂直牵张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

    目的:观察BMP-2及其信号传导分子Smadl在兔下颌骨垂直牵张后新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探讨其在新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6只兔子随机分成6组,用自制的种植型牵张器对兔下颌骨垂直牵张,以1mm/天的速度牵张4天,分别于牵后第1天、1周、2周,4周、6周取材,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下颌骨垂直牵张过程中不同时期BMP-2及Smadl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免疫组化观察,牵张结束后BMP-2及Smadl阳性信号主要在间充质细胞和新生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表达,表达高峰在牵张后1周,以后逐渐下降,牵张后4周在骨细胞微弱表达,6周时无表达.正常对照组无表达.结论:BMP-2及Smadl/5参与兔下颌骨垂直牵张过程,并在牵张成骨的早期起作用,Smadl/5可能介导了BMP-2在牵张成骨中的信号传导.

  • 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TGF-β1动态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明霞;赵华强;谈万业;刘少华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探讨TGF-β 1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行两侧下颌骨切开术,经7天间歇期后以0.5mm/12h的速度牵张,7d后固定.分别于间歇期1d、7d,牵张期1d、4d、7d,固定期1、3、5周随机处死2只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运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下颌骨标本进行TGF-β 1的检测.结果:TGF-β 1在潜伏期和固定期表达较弱,牵张期表达明显增强,在牵张第7天表达达高峰,且集中表达于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TGF-β 1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望利用外源性TGF-β 1提高牵张成骨形成骨的质和量,从而为牵张成骨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 应用螺旋扩弓器牵引兔下颌中缝后新骨的OPG及RANKL的表达

    作者:赵悦;王稚英;施健

    目的:利用螺旋扩弓器进行下颌正中联合横向牵张成骨,扩展下颌间隙,并探讨在机械张力作用下新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RANKL)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兔下颌骨正中联合牵张成骨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牵张后1d、牵张后4d、固定后1w,固定后4w、固定后12w的牵张区新生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不同时期的分布和表达.结果:下颌正中联合牵张成骨除一只外,其余实验动物均成功,牵张平均量为4mm,牵张成骨1d和牵张成骨4dOPG的阳性细胞数百分比逐渐增加,固定1w到12w组织中阳性细胞数百分比逐渐减少,RANKL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仅在牙缝关闭后与对照组有差异,其余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下颌正中联合横向牵张成骨是扩展下颌间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机械牵张力能够促进OPG表达,OPG可能在牵张成骨的早期起一定的抑制破骨并促进调节新骨形成作用,RANKL则与骨改建有关,发挥一定的作用.

  • 失感觉神经支配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冰;隋健夫;臧晓霞;吕晶;李冬霞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可行性和重复性俱佳的失感觉神经支配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大鼠先自下颌孔至颏孔切除下齿槽神经后,从升支前缘至下颌骨下缘行全层骨切开,用螺钉固定特制的钛牵张器,对照组为保留下齿槽神经的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5d延迟期后,均进行单侧下颌骨牵张,速率:0.2mm/12h,牵张期为10d,随后进入固定期.分别于固定期第14d、28d处死大鼠,进行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过程被所有24只大鼠很好的耐受,切口感染率低,无牵张器脱落.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感觉神经缺失对牵张成骨具有负面调节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一个新的可行性和重复性俱佳的失感觉神经支配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感觉神经对牵张成骨影响的分子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 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隋健夫;刘冰;邓天政;逄键粱;雷德林

    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进行单侧下颌骨牵张,速率:0.4mm/d,牵张期为10d,术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下颌骨牵张成骨牵张期第10d及下颌骨牵张成骨固定期第14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骨组织标本进行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对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新生骨组织成功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质共567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207个,其中上调≥1.5倍的47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筛选出多种与牵张成骨过程中新骨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验证与新骨形成相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

  • 下颌牙槽嵴增高术与牵张成骨

    作者:谢旻;胡敏;黄旭明

    下颌牙槽嵴严重萎缩的缺牙患者,难以进行常规义齿修复,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增高牙槽嵴.下颌牙槽嵴增高术分相对增高及绝对增高两种,前者指唇颊沟加深或牙槽嵴延伸术(ridge extension),后者指牙槽嵴增高术(ridge augmentation procedure).近几年,随着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在颅颌面的成功应用,出现了利用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方法.

419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