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用种植作牵张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斌;余占海;岑远坤;李成林

    目的:研究种植体牵张装置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杂交家犬6只,随机分为3组,拔除下颌前磨牙3月后进行手术,在术后4、9、14周依次处死两只动物,所有标本都经大体观察、X线连续检查、组织学检查、计算机定量组织学研究.结果:①X线片测得采用种植体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为(2.83±0.42)mm;②组织学切片显示术后14周时牵张区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区别,与种植体结合紧密.结论:种植体能够作为口内牵张器和固定装置,完成牵张过程;在牵张成骨后可作为义齿修复的基牙.

  • 种植型骨牵张器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王桥;何黎升;赵晋龙;刘宝林

    目的:了解种植型骨牵张器的牵张成骨效果及骨结合情况.方法:杂种犬6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12周后随机选取一侧犬下颌牙槽嵴,矩形截骨,植入种植型骨牵张器;延迟1周后垂直牵张加高牙槽嵴,1次/d,1.05 mm/次,共加力牵张4 d,固定6周,并进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除一枚牙种植型牵张器因伤口感染发生松动而取出外,其余牵张器与周围组织均愈合良好,牙槽嵴平均加高4.00mm;X线显示牵张6周牵张间隙消失,牵张器与周围骨组织密合;组织学观察牵张间隙被成熟新生骨修复,牵张器骨界面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结论:种植型骨牵张器可用于垂直牵张加高牙槽嵴,并可发生骨结合.

  • 牵张成骨序列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及继发畸形

    作者:张武阳;贾骏麒;赵天一;张玉灿;刘洋;常士平;于擘;赵晋龙;陈宇翔;马秦

    目的:回顾我院应用牵张成骨序列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及继发颌面部畸形的效果.方法:40例关节强直患者,平均年龄24.5岁(9~53岁),其中单侧强直11例,双侧29例,伴发OSAHS者27例.所有患者一期手术牵张成骨,二期手术拆除牵张器并同期行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同期或三期行正颌手术改善面部外形.通过术前术后大张口度、面型及打鼾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关节成形术后40例患者张口度基本恢复正常,面型均得到显著改善,打鼾症状全部消失.经过4~72个月(平均20.5个月)的随访,4例患者关节强直复发.结论:应用一期牵张成骨二期关节成形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及继发畸形能够精确控制面型和气道的改变.

  • 牵张成骨技术在治疗疑难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作者:陈宇轩;韩小宪;牛学刚;陈书军;林雪梅;魏晓总

    目的:探讨内置式牵张成骨技术在治疗疑难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应用内置式牵张成骨技术治疗的多类疑难牙颌面畸形临床资料。一期使用内置式牵张器,依据畸形的不同部位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骨牵引延长;二期配合正颌外科、腓骨瓣移植等手术方法进一步矫治,配合正畸、牙种植体等修复方法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牵张成骨,牵张成骨距离7~70 mm,牙颌面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经二期常规外科手术及修复方法进一步治疗后,患者的面形和咬合关系均得到满意矫治。结论:内置式牵张成骨技术是治疗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手段,可以为终重建咬合关系和实现功能性修复提供基础。

  • 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

    作者:唐贶昀;李继华;祝颂松;罗恩;冯戈;叶斌;王大章;胡静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配合正畸治疗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方法:9例双侧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患者,一期通过关节成形术解除关节强直,完成正畸治疗后,二期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矫治小下颌畸形伴OSAHS,随访8~36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张口度由术前3.1mm提高到术后36.5 mm,小下颌畸形得到有效治疗,OSAHS得到同期治愈.结论: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并配合正畸治疗,是矫治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的有效治疗方案.

  • 自制牙支持式牵张器治疗上颌骨畸形

    作者:赵苏峰;唐恩溢;杨旭东;达式金

    目的:探讨运用自制牙支持式牵张器治疗上颌骨畸形.方法:利用自制牙支持式牵张器进行上颌骨牵张,治疗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发育不足、重度上颌后缩畸形、上颌骨获得性畸形等,共28 例.结果:除2 例因牵张器松动致牵张失败需重新手术外,余者术创正常愈合,牵张过程顺利,达到预期牵张目的.结论:牙支持式牵张器可有效的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及软组织量不足的患者.

  • 两种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

    作者:刘春丽;吴彩杰;刘志辉;王博蔚;秦绪喜

    目的:研究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优化的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2种不同方向的牵引,测量小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 Mises应力、位移.结果:当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体放置时,模型中的大应力是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模型中大应力的2倍.平行于下颌骨体组模型存在明显的侧方力,使牵张后的下颌骨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关节功能的紊乱.牵引装置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时,这种反作用力可降至低程度.结论: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优于平行于下颌骨体,此项研究为牵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放置位置和牵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 放射照射后牵张下颌骨成骨犬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柳玉晓;刘彦普;马芹;朱国雄;刘桂才

    目的:建立放射照射后牵张下颌骨成骨犬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成年中国犬12只,实验组10只以60 Co 颊舌向照射下颌骨后部标定区域,照射方法为22.8 Gy、5.7 Gy/次,共4次(生物等效剂量为50 Gy/25次)。对照组2只不照射。照射完成后3个月,在动物下颌第五和第六臼齿间行骨皮质切开术,植入骨牵张器,经过1周的延迟期,2次/d,每次0.5 mm 的速率连续牵张下颌骨10 d,然后固定8周。处死动物,以放射学,组织学和 SPECT 方法对牵张区新骨进行检查,对下牙槽神经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除实验组1只动物因麻醉意外死亡,其他动物都完成了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新骨形成无明显差异。SPECT 显示实验组成骨活跃。观察到下牙槽神经修复性组织学变化。结论:放射照射后牵张犬下颌骨可形成新骨。

  • 曲线牵张成骨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张国华;商洪涛;郭宇轩;刘翔宇;何黎升

    目的:探讨下颌骨弧线式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3只大型成年犬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制造下颌骨节段性弧形缺损,植入自行研发的内置弧线式骨牵张器,牵引间歇期7 d,牵引速度0.5 mm ×2次/d,固定期3个月,共牵引约30 mm,采用大体观察、X线以及组织学观察其成骨特点。结果:实验过程中无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球形传力内置弧线式骨牵张器固位始终良好,大体观察可见骨呈现弧形愈合良好,X线影像显示:牵引结束时,骨移动盘实现显著的改向、内旋的曲线移动,与远端下颌骨呈弧线连接,HE染色显示出明显的新骨形成带。结论:球形挤压传力内置弧线式骨牵张器能够实现下颌骨后段弧线式牵张成骨。

  • PRP/nHA/Co复合材料促进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莉;边晓为;姚望;马宁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纳米羟基磷灰石(rHA)和胶原(Co)复合材料PRP/nHA/Co促进牵张成骨的效果.方法:取18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骨切开处植入PRP/nHA/Co复合膜材料,B组植入nHA/Co复合膜,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放置任何材料.术后4周、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骨,行X线照相,常规切片HE染色,BMP-2及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X线、HE组织学观察PRP/nHA/Co组新骨形成均优于其他2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牵张4周时BMP-2和bFGF表达高于其他2组,8周时表达减弱.结论:PRP/nHA/Co复合材料能够促进牵张成骨.

  • 失交感神经支配对骨牵张中成骨趋化因子PDGF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鹏;雷德林;王磊;杜兆杰;隋健夫;张雅博

    目的:探究失交感神经支配对大鼠牵张成骨骨痂内趋化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9),对照组行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实验组行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及双侧颈交感干离断术.术后分别于固定期1、14、28 d每组取材3只动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PDGF的表达情况,并运用IPP6.0软件分析骨小梁周围、未成骨区域及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平均吸光度值,所得结果用SPSS 13.0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骨小梁周围、未成骨区域PD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管内皮细胞周围PDGF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牵张成骨中,PDGF在血管周围和成骨区表达具有时空变化受到交感神经的调控.

  • 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X线分析

    作者:黄旋平;周诺;杨媛媛;江献芳;李华;谢庆条

    目的:探讨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建立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在固定期第2天,实验组于牵张间隙注射200μl的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200μl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空白组注射200μl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2、6周摄X线片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结果:通过X线观察并经过灰度值统计软件分析,在固定期2周及6周实验组牵张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移植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

  • 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建;王银龙;凌宁;陈乔尔;阚存辉

    目的:比较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不同时间点牙移动的异同,探讨牵张成骨后牙移动的佳时机.方法:以8 只beagle犬为实验对象,I组为牵张成骨后第2周进行牙移动,II组为牵张成骨后第6周进行牙移动.应用实体测量、X线片、HE染色等方法,对移动牙的牙根、牙周以及牙槽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牵张成骨后第2周和第6周用相同的力值将牙齿往新骨区牵引,第三前磨牙与第四前磨牙之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张成骨后第2周与第6周2 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力值下,牵张成骨后第2周开始牙移动的速度要比第6周快,但第2周移动牙的牙周吸收较第6周的严重.

  • 活血化淤补肾壮骨中药促进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贵云;赵虎;董福生;董玉英;石培凯;郝福良;李建英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补肾壮骨中药对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山羊16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术,以自制延长器固定.经7 d延迟期,以0.5 mm/次的速度牵张,2次/d,连续10 d.中药组动物自术后第一天口服自行制备活血化淤补肾健骨中药,1次/d,至实验结束.固定4周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中药组新生骨组织X线密度高于对照组,成熟骨质区域增大,成骨细胞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淤补肾健骨中药能有效地加速骨牵张中新生骨质的生成与成熟.

  • 两种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志辉;刘春丽;杨春英;王博蔚;秦绪喜

    目的:研究2种不同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分2组,每组5只,在动物颏孔前0.5 cm处截骨安牵张器.A组牵张器沿延伸轴放置;B组牵张器沿矢状轴放置,在牵张后4、8周时分别进行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探索出牵张器哪一种牵张方向更有利于牵张器的稳固,加快成骨速度,提高成骨质量.结果: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矢状轴放置优于平行于延伸轴放置.结论: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成骨速度快,成骨质量高.

    关键词: 下颌骨 牵张成骨
  • 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马永清;祝颂松;胡静;李继华;应彬彬

    目的:研究输送盘牵张成骨术重建下颌髁突后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3~4 月龄健康幼年雄性山羊16 只,手术切除右侧髁突(保留关节盘),在右下颌升支行反"L"形骨切开术形成骨输送盘,并安置牵张器.以每日2 次,每次0.4 mm的速率向上牵引输送盘至关节窝.在手术后当天、牵张结束后当天、牵张结束后4、12、24、48 周时行三维CT检查评价输送盘改建及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情况,并分别于12、24、48 周3 个时间点各处死动物2 只对新生髁突做组织学检查.牵张结束后48 周时处死剩余10 只动物,对下颌骨及重建髁突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左侧下颌骨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维CT显示新生髁突形态逐渐改建并接近正常髁突,牵张间隙新骨生成良好.大体观察发现新生髁突体积较正常侧明显增大,但下颌骨的生长与正常侧无显著差异.新生髁突表面有一层纤维软骨覆盖,组织学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类似.结论:输送盘牵张成骨重建髁突未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下颌运动产生的功能刺激是下颌骨继续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

  • 定量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明;杨小平;苏宇雄;杨熙;胡晓燕

    目的:探讨定量缓释rbFGF/PLGA植入片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促进作用.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建立兔下颌双侧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将定量缓释rbFGF/PLGA植入片植入实验组牵张区两侧,对照组牵张区植入空白PLGA.牵张后固定期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并测定ALP活性及骨钙素含量评估新生骨质量.结果:2组下颌骨牵张后间隙均有新骨形成,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显示实验组新骨形成速度和质量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亦优于对照组(P

  • 牵张成骨(DO)与颅颌面畸形整复和缺损重建

    作者:赵晋龙;刘彦普

    众所周知容貌对人生活的影响,但是在众多的疾病当中,影响面型的不在少数,更有一些患者因面部严重畸形而丧失生活的信心.数百年来,无数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各类组织移植技术及现代正颌外科很好地解决了这个令无数患者苦不堪言的问题,令他们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如对于下颌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直接有效的治疗就是外科手术,但手术之后某些患者会造成下颌骨缺损.我们可以采用骨移植技术进行修复,再加上现代种植外科技术的进步,基本恢复了患者的外形与功能,成为20 世纪口腔医学的一大亮点.但是,采用自体骨移植的修复方法,供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区软组织量常显不足;同时传统的组织移植技术又属拆东墙补西墙,创伤相对较大,功能与美观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 牙支抗牵张成骨中牙髓和牙周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猛;丁寅;丁宇翔;史真

    目的:研究使用牙支抗式牵张器行上颌骨牵张成骨术后牙髓和牙周的组织学改变.方法:8只杂种犬为实验组,2只为对照组,建立上颌单侧牙槽突裂模型,带环固定口内牙支抗式牵张器,沿弓丝方向加力牵张成骨,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并取支抗牙及移动牙的牙髓及牙周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移动牙牙髓受牵张力作用发生了轻度血管扩张、充血,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受损牙髓逐渐得以恢复.移动牙牙周受力后有成骨/破骨改变,未见炎症变化.支抗牙牙髓和牙周在整个牵张过程中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牙支抗上颌骨牵张成骨术中移动牙牙髓可能发生了轻度的退行性变,但这种退行性变在适宜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牙周的改变与正畸牙受力后类似.

  • 犬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恒牙胚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菲菲;丁寅;夏春鹏;张春光;刘岚

    目的:研究犬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不同时期内恒牙胚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对6只替牙期犬双侧下颌体部行骨皮质切开术,安置口内下颌牵张器,经5 d延迟期后,以 1 mm/d的速率向前牵引延长7 d(共7 mm),于牵张结束后0、1、2、4、6、8周各处死1只动物.对照组安置牵张器,但不加力牵引.对标本进行大体、X线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实验组犬牙根部牙本质有吸收现象,髓腔形成血栓、充血,但牙齿仍可以正常萌出 . 结论:牵张使牙本质、牙髓和牙周膜等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但牙齿仍可以正常萌出.

419 条记录 20/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